控制中心, 人类工效学, 设计, 布局原则, GB/T22188.3-2010

控制中心的人类工效学设计第3部分:控制室的布局GB/T22188.3-2010

添加时间:2023/8/22 18:23:21 阅读次数:

随着科技的发展,控制室成为各行业的重要部分。作为控制中心的核心区域,控制室不仅需要满足高效、安全的操作需求,还需要考虑到人体工效学原则,以保证操作员能够舒适地进行长时间的工作。《控制中心的人类工效学设计第3部分:控制室的布局GB/T22188.3-2010》便是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规范和指导意见。

布局原则

1. 控制室应该按照功能进行布置,不同的功能区域要明确划分,并且合理分配面积,以避免拥挤和混乱。同时,在控制室内应当留有足够的空间供操作员移动,以及为后续设备升级和维护留有充裕的空间。

2. 控制室内应当保持良好的照明,并且要避免直接照射到操作员的眼睛,以减轻眼部疲劳。此外,照明也应该根据控制室内不同区域的功能进行分配,以最大程度地保证照明质量。

3. 操作台的高度应该与操作员的肘部高度相当,这样可以减轻操作员颈椎和腰椎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操作员座位应该具有可调节性,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操作员。

4. 声学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在控制室的设计中,需要采取措施来降低噪音水平,例如采用隔音材料或者调整声源位置等。此外,在控制室内设置合适的通讯手段,也可以有效降低噪音对操作员的影响。

5. 控制室内应当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操作员的舒适度和健康状态。同时,还应当根据控制室内设备的要求,设置合适的空调系统和通风设施。

总结

以上就是GB/T22188.3-2010《控制中心人类工效学设计 第3部分:控制室的布局》的主要内容。针对不同行业的实际需求,具体的控制室设计还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和适当的改进。

但无论如何,人类工效学原则应当始终贯穿在控制室的设计过程中,为操作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舒适的工作体验。

相关标准
控制中心的人类工效学设计第2部分:控制套室的布局原则GB/T22188.2-2010
上一篇 本文将介绍控制中心的人类工效学设计第2部分——控制套室的布局原则GB/T22188.2-2010。
人类工效学计算机人体模型和人体模板第2部分:计算机人体模型系统的功能检验和尺寸校验GB/T23702.2-2010
本文主要介绍了GB/T23702.2-2010标准中关于计算机人体模型系统的功能检验和尺寸校验的内容。通过对该标准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计算机人体模型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功能和性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