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食用豆粕, GB/T21494-2008

低温食用豆粕GB/T21494-2008介绍

添加时间:2023/10/15 16:50:43 阅读次数:

一、定义

低温食用豆粕是以黄豆或者黑豆为原料,在低温条件下脱脂后得到的具有一定粗蛋白质含量的豆粕。

二、技术要求

1. 外观与色泽

低温食用豆粕的外观应为松散状或颗粒状,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应为浅黄色至淡棕色。

2. 气味和味道

低温食用豆粕应具有特有的豆香气味和味道,无异味。

3. 营养成分

低温食用豆粕的粗蛋白质含量不低于45.0%,粗脂肪含量不高于1.5%。

4. 理化指标

  • 水分(%):不高于10.0
  • 灰分(%):不高于6.0
  • 胶质含量(%):不高于10.0
  • pH值:7.0~8.5
  • 总酸(以乙酸计)(%):不高于0.35

三、检验方法

1. 外观与色泽

取适量低温食用豆粕样品,置于白色背景下观察。外观应为松散状或颗粒状,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应为浅黄色至淡棕色。

2. 气味和味道

将样品置于室温下静置10分钟后,闻其气味和尝其味道,应具有特有的豆香气味和味道,无异味。

3. 营养成分

参照GB/T 5009.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和GB/T 5009.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脂肪的测定》进行测定。

4. 理化指标

  • 水分:取样品约5g,称重并放入105°C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称重并计算。
  • 灰分:参照GB/T 500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进行测定。
  • 胶质含量:取适量低温食用豆粕样品,按照GB/T 5009.3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胶质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 pH值:取适量低温食用豆粕样品,按照GB/T 12456.1-2008《食品中pH值的测定》进行测定。
  • 总酸(以乙酸计):取适量低温食用豆粕样品,按照GB/T 5009.24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四、结论

低温食用豆粕GB/T21494-2008标准规定了低温食用豆粕的定义、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对于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该标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低温食用豆粕GB/T21494-2008介绍的第1页的缩略图

低温食用豆粕GB/T21494-2008介绍的第2页的缩略图

低温食用豆粕GB/T21494-2008介绍的第3页的缩略图

低温食用豆粕GB/T21494-2008介绍的第4页的缩略图

低温食用豆粕GB/T21494-2008介绍的第5页的缩略图

低温食用豆粕GB/T21494-2008介绍的第6页的缩略图

相关标准

低温食用豆粕

酒类及其他食品包装用软木塞GB/T23778-2009
上一篇 本文介绍了酒类及其他食品包装用软木塞GB/T23778-2009的标准规范,涵盖该规范的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
电子成像数字数据光盘存储数据验证用介质错误监测与报告技术GB/T19729-2005
本文将介绍电子成像数字数据光盘存储数据验证用介质错误监测与报告技术GB/T19729-2005。该标准规范了数字数据光盘存储介质的错误监测和报告技术,旨在提高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