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制图, 数字化, GB/T32738-2016, 1:50000, 1:100000

土壤制图数字化规范

添加时间:2023/6/28 11:48:17 阅读次数:

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化已经成为土壤制图的必要手段。GB/T32738-2016《土壤制图数字化规范》是我国土壤制图数字化的标准规范,它规定了数字化过程中所需遵循的一些原则和标准。下面我们将结合实际案例,详细介绍1:50000和1:100000土壤图的数字化制作方法。 一、数据采集与整理 任何地理信息系统(GIS)工程都离不开数据采集与整理。其中数据采集通常是通过现场勘测和实验室分析等方式获取土壤信息,而数据整理则是将采集到的各种数据统一处理,以备后续制图使用。在进行土壤图数字化前,需要先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辑和加密等处理,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二、预处理 数据采集和整理后,需要进行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验证、数据转换、数据投影和数据重采样等步骤。其中,数据验证是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检查,如检查其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等,以保证数据质量。数据转换则是将数据从原始格式转化为GIS软件能够读取的格式,这样才能进行后续制图工作。数据投影是指将数据投射到地理坐标系上,以便后续分析和制图。数据重采样则是将高分辨率的数据转化为低分辨率的数据,以适应特定比例尺的制图需求。 三、数字化 预处理完成后,即可开始数字化工作。数字化是指将纸质土壤图转化为数字形式,通常使用的工具是专业的制图软件,如ArcGIS和MapInfo等。数字化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土壤图的比例尺和精度,进行详细的划分和标注,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应用。数字化时应该注意,不同比例尺的土壤图所要求的精度不同,1:50000的土壤图需要更高的精度。同时,数字化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误差的产生。 四、制图与输出 数字化完成后,即可进行制图和输出。制图是指将数字化后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加工,生成最终的土壤图像。需要注意的是,制图时应该选择合适的比例尺、符号尺寸、字体大小等参数,以确保制图效果的良好。制图完成后,即可进行输出,这通常包括打印、文件导出和数据存储等步骤。 总之,土壤制图数字化是一项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本文介绍了1:50000和1:100000土壤图的数字化规范和制作方法,希望能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土壤制图数字化规范的第1页的缩略图

土壤制图数字化规范的第2页的缩略图

土壤制图数字化规范的第3页的缩略图

土壤制图数字化规范的第4页的缩略图

土壤制图数字化规范的第5页的缩略图

土壤制图数字化规范的第6页的缩略图

土壤制图数字化规范的第7页的缩略图

土壤制图数字化规范的第8页的缩略图

土壤制图数字化规范的第9页的缩略图

土壤制图数字化规范的第10页的缩略图

土壤制图数字化规范的第11页的缩略图

土壤制图数字化规范的第12页的缩略图

土壤制图数字化规范的第13页的缩略图

相关标准
图书馆馆藏资源数字化加工规范第5部分:视频资源GB/T31219.5-2016
上一篇 了解图书馆馆藏资源数字化加工规范第5部分:视频资源GB/T31219.5-2016的内容和标准,为图书馆数字化馆藏提供参考。
土壤科学数据元数据GB/T32739-2016
本文介绍了我国土壤科学数据元数据标准GB/T32739-2016的内容和应用,探讨了其在土壤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