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综合征, WSD, 组织病理学诊断法, GB/T28630.4-2012

白斑综合征(WSD)诊断规程第4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GB/T28630.4-2012

添加时间:2023/8/9 10:45:45 阅读次数:

什么是白斑综合征?

白斑综合征是一种口腔黏膜疾病,其特点为口腔内出现不同形态、大小、数量和分布的白色斑块或红斑,严重者可发展为癌前病变或癌变。该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紊乱、遗传和环境因素等多个因素有关。

组织病理学诊断法

组织病理学诊断法是WSD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通过对患者口腔黏膜组织标本的显微镜检查来确定病变类型、程度和分布情况。国家标准GB/T28630.4-2012对该诊断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下面将对其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标本获取

标本获取应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可采用局部麻醉后切取口腔黏膜病变组织或用钳夹取表浅溃疡、白斑等组织标本,并尽可能保持完整性和代表性。

处理与染色

所得组织标本应立即放入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液中固定,经过去水化、脱脂、透明、浸渍、包埋等多道工序处理后,制备成为可以供显微镜观察的薄切片。根据需要,可使用常规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杂交等染色方法。

诊断结果解读

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包括病变类型、程度和分布情况等信息,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后,可做出最终的WSD诊断和治疗计划。

总结

WSD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家标准GB/T28630.4-2012对该诊断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医生应根据标准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诊断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白斑综合征(WSD)诊断规程第4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GB/T28630.4-2012的第1页的缩略图

白斑综合征(WSD)诊断规程第4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GB/T28630.4-2012的第2页的缩略图

白斑综合征(WSD)诊断规程第4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GB/T28630.4-2012的第3页的缩略图

白斑综合征(WSD)诊断规程第4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GB/T28630.4-2012的第4页的缩略图

白斑综合征(WSD)诊断规程第4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GB/T28630.4-2012的第5页的缩略图

白斑综合征(WSD)诊断规程第4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GB/T28630.4-2012的第6页的缩略图

白斑综合征(WSD)诊断规程第4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GB/T28630.4-2012的第7页的缩略图

白斑综合征(WSD)诊断规程第4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GB/T28630.4-2012的第8页的缩略图

白斑综合征(WSD)诊断规程第4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GB/T28630.4-2012的第9页的缩略图

白斑综合征(WSD)诊断规程第4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GB/T28630.4-2012的第10页的缩略图

白斑综合征(WSD)诊断规程第4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GB/T28630.4-2012的第11页的缩略图

白斑综合征(WSD)诊断规程第4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GB/T28630.4-2012的第12页的缩略图

相关标准
白斑综合征(WSD)诊断规程第3部分:原位杂交检测法GB/T28630.3-2012
上一篇 本文将介绍白斑综合征(WSD)的诊断规程中的一种原位杂交检测方法——GB/T28630.3-2012标准,探讨其在WSD的诊断中的应用。
白斑综合征(WSD)诊断规程第5部分:新鲜组织的T-E染色法GB/T28630.5-2012
对于白斑综合征(WSD)的诊断,新鲜组织的T-E染色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本文将结合国家标准GB/T28630.5-2012,介绍该方法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