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观测卫星,光学遥感器,轨道场地辐射定标,可见光近红外,GB/T34509.1-2017

陆地观测卫星光学遥感器在轨场地辐射定标方法第1部分:可见光近红外GB/T34509.1-2017

添加时间:2023/6/4 20:29:20 阅读次数:

随着陆地观测卫星的发展,其所搭载的光学遥感器已成为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由于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条件下地球表面的反射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对光学遥感器进行场地辐射定标,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光学遥感器在轨场地辐射定标的方法,特别是针对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GB/T34509.1-2017标准。

一、可见光近红外GB/T34509.1-2017标准

GB/T34509.1-2017标准是针对光学遥感器在轨场地辐射定标的一项重要标准,其中涵盖了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实验中需要使用的设备、测量方法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来说,该标准要求在进行场地辐射定标时,应选取代表性场地进行测量,并在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条件下进行多次观测,以获取相对应的反射率数据。同时,还需要利用Calibrated Radiance/Reflectance(CAL/R)数据进行定标系数的计算,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

二、可见光近红外场地辐射定标方法

针对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场地辐射定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选择合适的代表性场地,进行现场勘察和测量设备的设置。
  2. 利用辐射源产生已知辐射值的光谱信号,对设备进行定标,得到Calibrated Radiance/Reflectance(CAL/R)数据。
  3. 对选定的代表性场地进行多次观测,获取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反射率数据。
  4. 利用CAL/R数据和反射率数据计算出定标系数,并对光学遥感器数据进行处理。

三、总结

光学遥感器在轨场地辐射定标是保证数据准确性和可比性的基础工作之一。GB/T34509.1-2017标准为该过程提供了详细的规范,特别是针对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定标方法,有助于提高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

陆地观测卫星光学遥感器在轨场地辐射定标方法第1部分:可见光近红外GB/T34509.1-2017的第1页的缩略图

陆地观测卫星光学遥感器在轨场地辐射定标方法第1部分:可见光近红外GB/T34509.1-2017的第2页的缩略图

陆地观测卫星光学遥感器在轨场地辐射定标方法第1部分:可见光近红外GB/T34509.1-2017的第3页的缩略图

陆地观测卫星光学遥感器在轨场地辐射定标方法第1部分:可见光近红外GB/T34509.1-2017的第4页的缩略图

陆地观测卫星光学遥感器在轨场地辐射定标方法第1部分:可见光近红外GB/T34509.1-2017的第5页的缩略图

陆地观测卫星光学遥感器在轨场地辐射定标方法第1部分:可见光近红外GB/T34509.1-2017的第6页的缩略图

陆地观测卫星光学遥感器在轨场地辐射定标方法第1部分:可见光近红外GB/T34509.1-2017的第7页的缩略图

陆地观测卫星光学遥感器在轨场地辐射定标方法第1部分:可见光近红外GB/T34509.1-2017的第8页的缩略图

陆地观测卫星光学遥感器在轨场地辐射定标方法第1部分:可见光近红外GB/T34509.1-2017的第9页的缩略图

陆地观测卫星光学遥感器在轨场地辐射定标方法第1部分:可见光近红外GB/T34509.1-2017的第10页的缩略图

陆地观测卫星光学遥感器在轨场地辐射定标方法第1部分:可见光近红外GB/T34509.1-2017的第11页的缩略图

陆地观测卫星光学遥感器在轨场地辐射定标方法第1部分:可见光近红外GB/T34509.1-2017的第12页的缩略图

相关标准
紫外辐射表GB/T34048-2017
上一篇 本文将介绍紫外辐射表GB/T34048-2017,解读该标准的内容和意义,以及其在生产、科研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陆地观测卫星光学遥感器在轨场地辐射定标方法第2部分:热红外GB/T34509.2-2017
本文将介绍陆地观测卫星光学遥感器在轨场地辐射定标的热红外方法,包括使用GB/T34509.2-2017标准进行场地辐射定标,以及影响温度测量精度的因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