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 诊断, 血液系统疾病, GB17058-1997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

添加时间:2023/10/18 18:10:58 阅读次数: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是指在工作环境中接触到化学毒物后,短时间内引起全身或局部组织损伤和临床表现的急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早期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乏力等非特异症状,随后可能出现皮肤黏膜刺激、神经系统损害、呼吸系统损害、消化系统损害以及血液系统损害等症状。

针对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GB17058-1997给出了详细的诊断标准。这些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流行病学史:对患者的职业、工作环境、接触毒物种类和程度等进行调查,以了解有无可能存在职业性中毒的危险因素。
  • 临床表现:如发热、贫血、白细胞减少等,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是否为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
  • 实验室检查:包括化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并可根据具体情况开展其他辅助检查。

除此之外,还需要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如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恶性肿瘤等。同时,在诊断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保护医务人员自身避免接触有毒物质。

总之,对于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手段,以求尽早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减少患者的损伤程度和治疗时间。

相关标准
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GB/T17296-2009
上一篇 本文介绍了中国土壤分类的体系和GB/T17296-2009代码,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土壤分类标准。
电动工具型号编制方法GB/T9088-1988
本文介绍了电动工具型号编制的方法,以及相关标准GB/T9088-1988。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