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石竹环斑病毒,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PCR, ELISA

香石竹环斑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GB/T31787-2015

添加时间:2023/7/8 11:38:09 阅读次数:

香石竹环斑病毒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毒,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该病毒会感染多种植物,如香石竹、勿忘草、番茄等,导致植株叶片出现环形斑点,在重度感染下还会引起植株畸形、凋萎等严重症状,对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

为了更好地控制香石竹环斑病毒的传播,开发出一种高效、准确的检测方法非常必要。目前,基于分子生物学的检测方法已经成为主流。其中,PCR和ELISA技术是两种被广泛使用的方法。

PCR技术检测香石竹环斑病毒

PCR技术是一种通过扩增目标序列使其达到可以检测的水平的方法。基于PCR技术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快速性,能够准确、迅速地检测出香石竹环斑病毒。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提取植物组织总RNA:从叶片或芽组织中提取总R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或纳米分光光度计检测RNA的完整性和纯度。
  2. 合成cDNA:将总RNA逆转录得到cDNA,反应体系包括RNA模板、随机引物、dNTPs、M-MLV逆转录酶、RNase抑制剂和逆转录缓冲液。
  3. PCR扩增:在cDNA模板基础上进行PCR扩增反应,反应体系包括cDNA模板、Taq DNA聚合酶、PCR缓冲液、引物和dNTPs。
  4. 检测扩增产物:将PCR扩增产物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或其他方法进行检测。

ELISA技术检测香石竹环斑病毒

ELISA技术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等特点。相比PCR技术,ELISA技术操作简单、快速、易于批量化,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香石竹环斑病毒的检测。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制备抗原:将从感染植物中提取的病毒颗粒进行纯化和浓缩,制备成ELISA检测的抗原。
  2. 涂布抗原:将制备好的病毒抗原溶解在适当的缓冲液中,涂覆在微孔板上固定。
  3. 加样本:将待检样本加入到微孔板中,并充分混合,使其与固相抗原发生反应。
  4. 添加检测抗体:加入经过标记的检测抗体,使其与已结合在固相抗原上的目标病毒抗原形成复合物。
  5. 洗涤:通过洗涤步骤去除未与固相抗原结合的物质,保留目标病毒抗原和检测抗体的复合物。
  6. 添加底物:加入含有酶标记的底物,使其与检测抗体形成反应,生成可检测信号。
  7. 测定结果:通过检测底物反应产生的颜色或荧光等信号来判断样本是否为阳性,从而确定是否存在香石竹环斑病毒。

综上所述,基于PCR技术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和基于ELISA技术的免疫检测方法是目前常用的香石竹环斑病毒检测方法。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对于准确快速地检测出香石竹环斑病毒、控制其传播非常重要。

香石竹环斑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GB/T31787-2015的第1页的缩略图

香石竹环斑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GB/T31787-2015的第2页的缩略图

香石竹环斑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GB/T31787-2015的第3页的缩略图

香石竹环斑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GB/T31787-2015的第4页的缩略图

香石竹环斑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GB/T31787-2015的第5页的缩略图

香石竹环斑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GB/T31787-2015的第6页的缩略图

香石竹环斑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GB/T31787-2015的第7页的缩略图

香石竹环斑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GB/T31787-2015的第8页的缩略图

香石竹环斑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GB/T31787-2015的第9页的缩略图

香石竹环斑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GB/T31787-2015的第10页的缩略图

香石竹环斑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GB/T31787-2015的第11页的缩略图

香石竹环斑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GB/T31787-2015的第12页的缩略图

香石竹环斑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GB/T31787-2015的第13页的缩略图

相关标准
日用陶瓷材料耐酸、耐碱性能测定方法GB/T4738-2015
上一篇 本文介绍了日用陶瓷材料耐酸、耐碱性能测定方法GB/T4738-2015的相关内容。
松球果锈病菌检疫鉴定方法GB/T31788-2015
松球果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林木,但是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锈病菌的侵害。为了保障松球果的质量和安全,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检疫。本文将介绍松球果锈病菌检疫鉴定方法GB/T31788-2015。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