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棒材, 盘条, 表面质量等级, 技术条件

热轧棒材和盘条表面质量等级交货技术条件GB/T28300-2012

添加时间:2023/8/11 15:00:15 阅读次数:

热轧棒材和盘条是常见的建筑用钢材,其表面质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使用效果。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国家制定了《热轧棒材和盘条表面质量等级交货技术条件》(以下简称《技术条件》),该标准于2012年正式实施,适用于生产、检验、交货和使用热轧棒材和盘条。

根据《技术条件》,热轧棒材和盘条的表面质量等级分为A、B、C三个等级。其中A级表面质量最高,B级次之,C级最低。表面质量等级是依据缺陷总面积占总检测面积的百分比确定的。具体而言,下表列出了各表面质量等级的缺陷总面积占比要求:

表面质量等级 缺陷总面积占比要求
A 小于等于5%
B 小于等于10%
C 小于等于20%

除了缺陷总面积占比要求外,不同表面质量等级还有不同的缺陷种类和数量要求。例如,A级只允许出现少量的疤痕、锈斑、裂纹等缺陷,B级则相对宽松一些。

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的表面质量等级符合《技术条件》的要求,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定期清理轧辊、检测设备、调整轧制工艺等。同时,在交货时也需要按照标准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产品的表面质量符合要求。

相关标准
滑动轴承质量特性机器能力及过程能力的计算
上一篇 本文介绍滑动轴承质量特性机器能力及过程能力的计算方法,基于GB/T28280-2012标准,旨在提高轴承制造厂家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和保证。
游乐设施安全防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T28265-2012
本文将介绍游乐设施安全防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T28265-2012的相关内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