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精矿, 化学分析, 锑量, 测定, 氢化物发生, 原子荧光光谱法, GB/T3884.10-2012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10部分:锑量的测定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GB/T3884.10-2012

添加时间:2023/7/31 15:38:10 阅读次数:

GB/T3884.10-2012标准中规定,铜精矿中锑量的测定应当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

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试样制备:先将铜精矿样品研磨成200目以下的粉末,然后取1g左右的样品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5ml盐酸和10ml硝酸,用水稀释至刻度,并摇匀备用。
  2. 氢化物发生:将试样溶液转移到50ml封闭瓶中,加入1g锌粉,在恒温水浴中反应2小时左右,使其充分产生氢气。
  3.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取适量的氢化物发生产物,倒入原子荧光光谱仪中进行测试。测试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析条件,如氩气流量、激发波长等。

根据GB/T3884.10-2012标准的规定,使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铜精矿中锑量时,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1. 试样制备时应当避免其他杂质的干扰;
  2. 氢化物发生过程中应当控制温度和反应时间,以确保产生足够的氢气;
  3. 在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时,应当选择合适的分析条件,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总之,GB/T3884.10-2012标准中规定的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10部分,即锑量的测定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是一种可靠、准确的测试方法。在进行铜精矿中锑量的测定时,应当严格按照GB/T3884.10-2012标准中的规定进行操作,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相关标准
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试验方法GB/T29416-2012
上一篇 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是现代建筑中常用的保温方式之一,其防火性能评估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介绍GB/T29416-2012标准中规定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试验方法。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铜量的测定碘量法GB/T3884.1-2012
本文介绍了铜精矿的化学分析方法之一——铜量的测定碘量法GB/T3884.1-2012。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