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荒地治理, 技术规范, GB/T16453.2-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GB/T16453.2-2008详解

添加时间:2023/9/30 6:03:56 阅读次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荒漠化、沙化、水土流失等问题日益突出。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GB/T16453.2-2008是针对这些问题发布的一项技术规范。下面我们来详细解读它的内容。

1. 应用范围

GB/T16453.2-2008适用于荒漠化、沙化、水土流失等荒地地质环境恶劣,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无法进行普通农业生产的地区或场地的治理工程。其中,荒漠化指植被退化,土地质量恶化;沙化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导致地表植被和土壤的破坏,沙子暴露在地表上,形成沙地;水土流失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造成水土严重流失,丧失了原有的生产力。

2. 基本原则

GB/T16453.2-2008规定,在进行荒地治理时,应该采取综合治理、科学规划、技术先进、效益显著、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治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并注重环境保护。

3. 治理方法

本部分主要介绍了荒地治理的具体方法,包括土地改良、植被恢复、林果业发展、草畜平衡等方面。例如,对于荒漠化地区,可以通过人工灌溉、施肥、翻耕等方式改善土地质量;对于沙化地区,则可以通过进行固沙造林或播种绿色植物等方式恢复植被覆盖。

4. 技术要求

GB/T16453.2-2008还详细规定了荒地治理的技术要求,包括植被覆盖率、水土流失量等方面。例如,对于荒地治理后的植被覆盖要求,不同区域应制定不同的要求,其中南方山区为20%以上,中部丘陵区为30%以上,北方平原区为40%以上。

总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GB/T16453.2-2008是我国当前针对荒漠化、沙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发布的一项重要标准。在实践中,需要根据该标准的规范执行,采取综合治理、科学规划的方法,通过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荒地治理,从而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总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GB/T16453.2-2008是我国当前针对荒漠化、沙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发布的一项重要标准。在实践中,需要根据该标准的规范执行,采取综合治理、科学规划的方法,通过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荒地治理,从而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相关标准
灯头、灯座检验量规第2部分:插脚式灯头、灯座的量规GB/T1483.2-2008
上一篇 本文介绍了插脚式灯头、灯座的量规,包括其标准和检验方法。
感官分析方法“A”-“非A”检验GB/T12316-1990
本文介绍了感官分析方法“A”-“非A”检验及其在产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