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3705-2019

船用无线电通信设备一般要求

Generalrequirementsforshipboardradiocommunicationinstallation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船用无线电通信设备一般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船用无线电通信设备一般要求的编号:GB/T13705-2019。船用无线电通信设备一般要求共有29页,发布于2020-01-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U66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47.020.70
  • 实施日期2020-0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9页
  • 文件大小1.99M

以图片形式预览船用无线电通信设备一般要求

船用无线电通信设备一般要求


国家标准 GB/T13705一2019 代替GB/T13705一1992 船用无线电通信设备一般要求 Generalrequirementsforshipb0ardradiocommunicationinstallations 2019-06-04发布 2020-0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币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13705一2019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凡 3 术语和定义 缩略语 S 设备类型 技术要求 6.1设计与结构 6.2外观与颜色 6.3尺寸与重量 6.4标志 6.5操作与指示 6.6设备电性能 6.7电源适应性 6.8环境适应性 6.9电磁兼容性 6.10安全性 13 试验方法 13 13 7.1外观与颜色 7.2尺寸与重量 7.3标志 14 操作与指示 7.4 7.5 14 电性能 电源适应性 7.6 15 环境适应性 7. 7.8 16 电磁兼容性 17 7.9安全 17 检验规则 8.1检验分类 17 18 8.2检验条件 18 8.3检验项目和顺序 20 8.4型式检验 20 8.5出厂检验 20 随行文件 20 9.1文件种类 21 9.2文件编写及内容要求
GB/T13705一2019 21 10包装、运输、贮存 0.1包装 21 0.2运输 21 0.3贮存 21 1 备件及附件 21 22 附录A规范性附录船用甚高频无线电设备频道与频率对应关系 24 参考文献
GB/13705一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3705一199?(船用无线电通信设备- 一般要求》,与GB/T13705一1992相比,主 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缩略语”(见第4章) a 修改了“设备类型”(见第5章,1992年版的第4章)》. b 增删了表1所列设备(见表1,1992年版的表1) 增加了表注(见表1,1992年版的表1) “技术要求"见第6章,1992年版的第5章). 修改了 将“设计与制造”修改为“设计与结构”,增删了条目内容(见6.l,l992年版的5.1) 增加了“外观与颜色"“尺寸与重量”“标志”“操作与指示”等条目(见6.2一6.5). 修改了“电性能”(见6.6,1992年版的5.3) 增加了“电源适应性”见6.7 修改了“环境条件”见6.8,1992年版的5.2) 修改了“温度”“湿热”“冲击”“碰撞”“倾斜和摇摆”“振动”“长霉”“盐雾”等要求(见 6.8.11,1992年版的5.2.15.2.8); “热冲击”“雨和喷水”“浸水”“短时浸水”“太阳辐射”“耐油”“风”“沙尘”和“跌 落”等要求 6.8.19 修改了“电磁兼容”见6.9,1992年版的5.4) 将原标准5.4 -5.4.3概要表述的电磁兼容要求,修改为“传导发射”“外壳辐 射”“射频传导骚扰抗扰度”“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电快速瞬变抗扰度”“浪涌抗扰 度”“静电放电抗扰度”等条目(见6.9.l一6.9.7,1992年版5.4.15.4.3); 增加了“设备与磁罗经间安全距离”见6.9.8) 增加了“安全性”(见6.10). d 修改了“试验方法”见第7章,1992年版的第6章) e 修改了“检验规则”(见第8章,1992年版的第7章): 增加了“检验分类”“检验条件”和“检验项目和顺序”(见8.18.3); 增加了“检验时机”,将原标准中7.2.4修改后移至此条目下见8.4.1,1992年版的7.2.4); -增加了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的“检验样品数量”和“出厂检验项目和顺序”(见8.4.2,8.4.3 8.5.18.5.2); -删除了原标准的“一般检验”“通电检验”“产品组批及抽样方法”和7.2.4(见1992年版的 7.1.1.1、7.1.1.2、7.1.3、7.2.4) 增加了随行文件(见第9章) f 删除了“标志”(见1992年版的第8章) 8 h) 修改了“包装、运输、存贮"(见第10章,1992年版的第9章 i 修改了“备件、附件”见第11章,1992年版的第10章)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A“船用甚高频无线电设备频道与频率对应关系” 本标准由全国船舶电气及电子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八研
GB/T13705一2019 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黎柯、许传农、严巍、张同、姜凌、覃欢、陈超君、葛莉华、王倩、李建刚、国代新、 吴超望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37051992 IN
GB/T13705一2019 船用无线电通信设备一般要求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船用无线电通信设备(以下简称设备)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随行文件,包 装、运输、贮存和备件及附件 本标准适用于在船舶上使用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12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h,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4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十 2h循环 GB/T2423.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2423.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b和导则;碰撞 GB/T21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i试验方法试验Fe;振动(正弦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1及导刚,长霉 GB/T2423.l62008 GB/T2423.18一2012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 GB/T2423.24一201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Sa;模拟地面上的太阳辐射及其试 验导则 GB/T2423.37一200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L:沙尘试验 GB/T2423.41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风压 GB/T2423.1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倾斜和摇摆 GB/T2900.1电工术语基本术语 GB/T2900.54电工术语无线电通信:发射机、接收机、网络和运行 GB/T3047.6电子设备台式机箱基本尺寸系列 GB/T3181 2008漆膜颜色标准 GB/T4208一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4365电工术语电磁兼容 GB4943.1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5465.1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第1部分:概述与分类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第2部分;图形符号 GB/T5465.2 GB/T6113.201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第2-1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 度测量方法传导骚扰测量 GB/T6113.203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第2-3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 度测量方法辐射骚扰测量
GB/T13705一2019 GB/T6994一2006船舶电气设备定义和一般规定 GB/T7188办公机器和数据处理设备数字应用的键盘布局 无线电发射设备安全要求 GB9159 GB/T9174 -般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0250-2007船舶电子与电气设备的电磁兼容 GB/T1l464电子测量仪器术语 GB/T1180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术语 GB/T12267船用导航设备通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13306标牌 GB14391卫星紧急无线电示位标性能要求 GB15216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GMDSs)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性能要求 GB/T15304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GMDSS)船用无线电通信设备技术要求 GB/T15868一1995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CMDSS)船用无线电设备和海上导航设备通用 要求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 GB/T16725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船用单边带收、发信机技术要求 GB/T16927.1高电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 GB/T16982国际海事卫星C船舶地球站技术要求 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8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一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迷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18766奈伏泰斯系统技术要求 GB/T19520.16电子设备机械结构482.6mm(19in)系列机械结构尺寸第3-100部分;面板、 插箱、机箱、机架和机柜的基本尺寸 GB/T28561一2012船舶电气设备专辑控制和测量仪表 JT/T76VHF应急无线电示位标 GD22一2015电气电子产品型式认可试验指南 EC60945;2002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与系统通用要求试验方法与试验结果要求 onandradiocommunicationequipmentandsystems GeneralrequirementsMeth Maritimena ANigO odsoftestingandrequiredtestresult) IMOA.694(17)号决议附件关于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GMDSs)和电子导航救援中的船用无 线电设备一般性要求的建议[Recommendationongeneralrequirementsforshipborneradioequipment GMDsS)andforelectronienavigational forminpartoftheglobal maritimedistressandsafetysystem aid 术语和定义 GB/T2900.1,GB/T2900.54,GB/T4365,GB/T11804和GB/T1146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 义适用于本文件 3. 一般通信generaleommunieatons 用于港务,交通管制、船与所属公司间业务联系以及公众通信等方面的通信
GB/13705一2019 3.2 遇险报警distressalarmm 遇险船舶向岸上救助协调单位、岸上救助单位或附近船舶发送的包括船名、,遇险种类和与救助有关 的其他信息的呼救报告 3.3 rescueeollaborationcommunicationm 搜救协调通信 搜救过程中船与船、船与飞机间进行协作所进行的通信 3.4 现场通信 on-sitecOmmunication 遇险船舶或生存者与救援者间为遇险救援进行的通信 3.5 驾驶台对驾驶台通信comunieationbetweenbridges 船舶之间在驾驶台操船位置进行的相互通信 3.6 船舶保安报警shipseeurityalert 船舶遇恐怖袭击时,由船上有关人员通过船用无线电通信设备向外发出的报警 示位信号po msitionindicationsigmal 为指示遇险船舶或生存者位置而发出的符合有关规定的无线电信号 3.8 海上安全信息 maritimesecurityinformmation 由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岸站向船舶播发的与航行安全有关的信息,包括航道上漂浮物、沉船、航 行警告、气象报告、气象预报等 3.9 静水压力释放器hydrostaticreleaseunit 与无线电示位标组合安装于舱室外,并在船舶沉水至一定深度时,自动释放无线电示位标上浮的机 械装置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PsK二进制相移键控(BmaryPhaseShifKeyng) DsC;数字选择性呼叫(DigitalSeleetiveCall EIRP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quivalentIsotropieRadiatedPower) G/T:系统品质因数(Gain/Temperature NBDP;窄带直接印字电报(NarowBandD)irectPrintergram) VDR,航行数据记录仪(voyageDataRecorder) VHF:甚高频(VeryHighFrequeney) 5 设备类型 典型船用无线电通信设备类型见表1
GB/T13705一2019 表1典型船用无线电通信设备类型 序号 频率范围 设备主要用途 名称 1. 一般通信 遇险报警 2. 156.025MHz162.025MHz 甚高频无线电设备 3 搜救协调通信 4 现场通信 5. 驾驶台对驾驶台通信 -般通信 2. 遇险报瞥 中/高频无线电设备 1,605kHz~27.5kHz 搜救协调通信 3. 现场通信 -般通信 2. 遇险报警 国际海事卫星C船舶地球站 530.0MHz1646.5MHz2 船舶保安报警 3. 4 海上安全信息接收 88kH ,518kHz 奈伏泰斯接收设备 海上安全信息接收 1.搜救协调通信 固定式现场航空)双向VHF无线电话 121.5MHz、,123,1MHz 2. 现场通信 VHF应急无线示位标 156.525MHz 遇险报警 406.025MHz、121.5MHz 卫星紧急无线电示位标 遇险报警 搜救雷达应答器 9200MHz9500MHz 示位信号 1.搜救协调通信 156MHz174MH2 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话 2.现场通信 1.搜救协调通信 便携式现场航空)双向VHF无线电话 121.5MHz、123.1MHz 10 2. 现场通信 注1:设备按其是否可携带使用,可分为便携式设备和固定式设备 注2设备按其安装和工作于舱室内还是舱室外,可分为舱内设备和舱外设备 注3,设备按其使用的电源,可分为使用外部电源的设备和使用电池的设备 6 技术要求 6.1设计与结构 设备的设计与结构应满足下列要求 设备应进行可靠性设计并满足其指标要求; a b 设备的设计应使主要部件易于更换而无需仔细地重新校准或调整 c 设备的构造、安装方式应便于在船上进行检查和检修; d 设备的控制及显示元件应可在正常操作位置看清和识别,按功能分组布置,数字输人面板上数 字“0”到“g”的排列应符合GB/T7188的规定;
GB/13705一2019 控制元件的尺寸,功能和操作方式设计应有助于简单,快速操作,防止误操作 e fD 设备应具备防止因天馈系统开路、短路、失谐、强信号输人和误操作等造成设备损坏,系统或软 件崩溃的保护装置或措施; 设备散热装置、电缆连接器座的布置形式和位置,应有利其在预定安装、使用方式下的良好散 8 热和线缆敷设; h)有舱外固定安装要求的无线电示位标,应可与其配套的自浮式机架或机箱一起安装于驾驶室 外的栏杆上,满足沉船时自动浮离的要求,并可由船员不借助工具快速取用 6.2外观与颜色 设备的外观与颜色应满足下列要求 S 设备表面应整洁,无污迹、锈蚀、霉斑、镀涂层剥落、毛刺和明显的擦、碰痕迹,塑料件应无起泡 开裂、变形; b)设备的控制、显示元件应完整,无机械损伤; 便携式遇险救生设备的外席应采用圆边、圆角,无可能伤及人员及救生艇筏的尖锐突出物; c d)便携式遇险救生设备的表面漆膜应采用GB/T3181一2008规定的橘黄色,并配有反光材料 6.3尺寸与重量 设备的尺寸与重量应满足下列要求 a 台式安装的设备.机箱宜采用GB/T3047.6规定的尺寸系列 柜式安装的设备,应采用GB/T19520.16规定的结构尺寸; b 设备的外廓尺寸、安装尺寸和设备的重量应标示于设备随行文件中,其实物尺寸及重量应与文 c 件标示尺寸一致,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由若干较大分立单元组合成的设备,应分别标示每个单 元的尺寸及重量 6.4标志 设备应满足下列标志规定和要求 设备的开关、,旋钮、按键、指示灯和电缆连接器座等元件的附近,应有表明其功能、参数增减方 a 向,通断状态等的文字或符号,文字、符号应符合GB/T5465.1和GB/T5465.2的规定 用于设备危险电压部件安全防护的防护盖或防护罩上应设标志,标志应符合GB/T5465.,2的 b 规定 设备的遇险报警启动按钮和其保护盖上应有“DSTREss"标记 用于对飞机通信的设备,应标示“仅用于与飞机紧急通信”文字 d 与无线电示位标配套安装的静水压力释放器应标示有效期 e 设备机身上应标注与磁罗经间的安全距离; 使用电池的设备,应在安装电池处标明正负极性,若电池为一次性使用的,还应在机身明显位 g 置标示电池更换时间; h 设备应在显著位置设置铭牌,铭牌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并包括以下内容 产品名称,型号 1 2 制造厂名及厂址; 产品编号及出厂日期; 3 4 额定工作电压及功率; 55 设备重量 在设备寿命期内,标志应清晰可辨,使用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清洁剂擦拭清洁后,文字、符号仍应
GB/T13705一2019 清晰可辨,粘贴标牌不应出现松脱或卷边 6.5操作与指示 6.5.1通用操作与指示 6.5.1.1操作 设备应满足下列操作要求 触摸屏操作响应区域的高度和宽度应不小于15mm,操作所需的力应不大于1.5N; a b 开关、旋钮、健盘等在操作时应手感干脆,平滑,无卡滞; 设备对每个操作均应及时给出反馈,反馈延迟明显时应有等待指示; d 设备应支持插人默认值完成所需操作,支持用功能键加速操作过程 个动作从任何操作步骤回到初始状态; 设备应可通过 f 设备对重要操作或检测到的可能错误的操作,应给出确认和重操作选项; 向用户开放的任何操作都不应造成设备软件的修改或崩溃; g h 设备应具备防止因旋钮,按键误碰或误操作改变通信参数或状态的镇定功能,并有锁定状态提 示和解锁操作提示; 具有多行文字、符号显示界面的设备,宜提供设备操作在线帮助功能 6.5.1.2视觉指示 设备应满足下列视觉指示要求 设备显示内容应简洁,任何数据都带有测量单位,文字、符号尽量使用航海术语; a 以毫米计的字符高度应不小于以米计的阅读距离的3.5倍; b 所有信息都应显示在对比度强的背景上,设备上的透明覆盖物不应引起降低可辨认性的反射; 除报警、设备开/关和重置指示灯外,设备显示部分的亮度应可调节至无光状态 d 指示灯、显示屏等工作时发光应稳定,闪烁只用于发出警报信号; e 设备应能观察到与当前操作有关的信息,并可同时观察到涉及设备整体工作的收发状态、,功率 等级、信号强度、收发频率等信息; 显示器菜单应按任务分组,菜单采用多层结构时,应有菜单当前所处层级指示 g 6.5.1.3语音播报 设备使用语音向用户播报有关信息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语音播报用语应简洁,尽量使用航海术语; a 语音播报的音量应保证正常环境下清楚听懂,并能调节,不发生突然变化 b) 语音播报最大音量应不超出报警信号音量 c 6.5.2遇险报警操作与指示 设备的遇险报警操作与指示应满足下列要求 设备应可在本机和遥控启动遇险报警,并以视觉和听觉信号指示设备发送或接收到遇险报警 a 信号的状态; 任何时候都应能启动报警,中断重复的警报; b 遇险报警启动按钮应为专用按钮,采用可清楚识别的红色,布置于突出位置 c 遇险报警启动按钮应装设弹簧保护盖,保证启动遇险警报经过至少两次独立操作; d 操作遇险报警按钮至激活发送报警信号之间应有至少3s的延迟;
GB/T13705一2019 fD 距声源1m处的报警声信号强度应不小于75dB(A),同时不大于6.10.4a)规定的强度 g 遇险救生通信设备应可在夜间无照明条件下操作,并设置在夜间向附近落水者和救助飞机、救 助船舶指示位置的灯光信号 6.6设备电性能 6.6.1甚高频无线电通信设备 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 工作频率:156.025MHz162.025MH2 a 5 工作模式:F3E或G3E(话音),F1B或J2B(DSC); 天线极化方式;垂直极化; c d 频道编号与频率对应关系:各频道编号与收发频率的对应关系应符合附录A中的表A.1的规定 设备应可与VDR设备接口并实现话音信号传输; e 符合GBTl5304相应条敬所规定的其他爱求 f 6.6.2中/高频无线电通信设备 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 工作频率;1.605MHz27.500MHz; a 工作模式:J3E(话音),F1B或J2B(DsC,NBDP); b 符合GB/T16725和GB/T15304相应条款所规定的其他技术要求 6.6.3国际海事卫星C船舶地球站 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 工作频率 -发射:1626.5MHz1646.5MHz; -接收:1530.0MHz1545.0MHz b)调制方式;BPsK G /T值:一24dB/K c EIRP值:12dBw d 天线极化方式:右旋圆极化 e fD 设备应可与保安报警装置接口,提供船舶保安报警 符合GB/T16982和GB/T15304相应条款所规定的其他技术要求 g 6.6.4奈伏泰斯接收设备 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 接收频率:486kHz、518kHz a b) 工作种类;F1B 符合GB/T18766和GB/T15304相应条款所规定的其他技术要求 c 固定式现场(航空)双向VHr无线电话 6.6.5 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 工作频率:121.5MHz、123.1MH2; aa b 发射功率;50mw一1.5w 工作种类:A3E c
GB/T13705一2019 6.6.6卫星紧急无线电示位标 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 发射频率;406MHz,121.5MH2; a b) 调制方式:相位调制1.1rad士0.1rad峰值; 输出功率5w士2adB(406.025MHz2),100mw(121.5MH2): e 天线极化方式;右旋圆极化或线极化; d e 符合GB14391和GB/T15304相应条款所规定的其他技术要求 6.6.7VH应急无线示位标 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 发射频率:l56.525MHz; a 调制方式:G2B b EIRP,不低于100mw c d 天线极化方式:垂直极化; 符合JT/T76和GB/T15304相应条款所规定的其他技术要求 6.6.8搜救雷达应答器 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 频率范围;9200MHHz~9500MHz a b) EIRP:400mw; 接收机灵敏度(含天线增益)优于一50dBm; c d 天线极化方式:水平极化; 符合GB15216和GB/T15304相应条款所规定的其他技术要求 e 6.6.9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话 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 工作频率;156.025MHz162.025MHz a 频道编号与频率对应关系;见附录A中的表A.1: b) 工作种类:F3E或G3E; c 调制频偏;士5kHz; d e 符合GBT1530!相应条敦所规定的其他技术要求 6.6.10便携式现场(航空)双向VH无线电话 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 工作频率:121.5MHz、123.1MHz; a b) 发射功率:50nmw1.5w 工作种类;A3E c 6.7电源适应性 6.7.1电制 使用外部电源的设备应适用于以下交流或直流电源 交流;:220V,50Hz,单相双线绝缘系统 a D)直流:24V,双线绝缘系统
GB/13705一2019 6.7.2稳态波动 设备经历表2所规定的电源波动作用试验,试验中和试验后,设备应按预期要求连续运行,无性能 降低和功能失效 表2电源条件 电压变化 频率变化 电源 交流 士10% 士5% 十 -30%~ l0% 直流 碱性或锂电池 额定电压一0.8倍额定电压 水银电池 额定电压0.9倍额定电压 镐电池 1.2倍额定电压0.9倍额定电压 其他电池 额定电压制造商声明的终止电压 6.7.3瞬时波动 使用外部电源的设备经历GB8T102:0一207中表4规定的交流电源瞬时波动作用试验,试验中 和试验后,设备应按预期要求连续运行,无性能降低和功能失效 6.7.4电源异常 设备经历过电压、过电流和直流电源极性反极性作用试验,试验中和试验后,设备应按预期要求连 续运行,无性能降低和功能失效,不应出现操作软件崩溃或基础数据丢失 电源故障 6.7.5 使用外部电源的设备经历GB/T28561一2012中表1第4b项规定的电源故障作用试验,试验中和 试验后,若出现性能降低或功能失效,应能自我恢复或通过控制器操作恢复,不应出现操作软件崩溃或 基础数据丢失 6.8环境适应性 6.8.1低温 设备经历表3规定的低温作用,其性能检查应膊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产品技术规范规定的爱 求,绝缘电阻值符合6.10.l的要求 表3低温条件 温度 持续时间 设备状态 设备类型 低温存储 便携式设备 -30士3 16 低温工作 便携式设备 -20士3 16 低温工作 舱内设备或设备单元 一15士3 l6 -25士3 16 低温工作 舱外设备或设备单元
GB/T13705一2019 6.8.2高温 设备经历表4规定的高温作用,其性能检查应满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产品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 表4高温条件 温度 持续时间 设备状态 设备类型 高温存储 便携式设备,舱外设备 70士3 16 高温工作 全部设备 55士3 16 6.8.3恒定湿热 设备经历以下规定的恒定湿热作用,其性能检查应满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产品技术规范规定的 要求,绝缘电阻值符合6.10.1的要求 a)温度:40C士2C; b相对湿度:(93士3)%; 持续时间;48 c 6.8.4交变湿热 舱外设备或设备单元,经历以下规定的交变湿热作用,其性能检查应满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产 品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绝缘电阻应符合6.10.1的要求 a)温度:25C55C25C; b相对湿度:(93士3)%; 持续时间;48h c 6.8.5热冲击 便携式设备经历由70士3笔空气环境到+25C士3笔水中环境的热冲击作用,应无损坏和渗 水,其性能检查应满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产品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 6.8.6冲击 设备经历规定的冲击作用,应无机械损坏,性能检查应满足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产品技术规范 规定的要求 根据设备情况,选择以下a)或b)规定的冲击作用 峰值加速度100m/s,脉冲持续时间11ms,沿3个垂直轴的每个方向各连续进行3次冲击 a 共计18次; b)峰值加速度300m/s,脉冲持续时间6ms,沿3个垂直轴的每个方向各连续进行3次冲击,共 计18次 6.8.7碰撞 设备经历以下规定的碰撞作用,应无机械损坏,其性能检查应满足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产品技 术规范规定的要求 一般船舶使用的设备;峰值加速度为50m/=,脉冲持续时间16ms,相应的速度变化量 a 0.453m/s,1000次 b) 小型高速船舶使用的设备;峰值加速度为100m/s,脉冲持续时间16ms,相应速度变化量 1.021 m/s,1000次 10
GB/13705一2019 6.8.8倾斜和摇摆 固定式设备经历以下规定的倾斜与摇摆作用,应无机械损坏,其性能检查应满足其国家标准、行业 标准或产品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 a)静态倾斜;纵、横倾斜角士22.5',倾斜试验持续时间不少于15min; b) 动态摇摆;纵、横摇摆幅度士22.5°,频率0.1Hz,试验持续时间不少于30nmin 6.8.9振动 设备经历以下规定的正弦垂直振动作用,应无机械损坏,其性能检查应满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 产品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 2Hz13.2Hz,位移士1mm,13.2Hz的最大加速度为7m/s a b)13.2Hz~100Hz,最大恒定加速度7m/s 6.8.10 长霉 暴露持续时间28d,长霉程度应不超过GB/T2423.16一2008中12.3等级2b规定的要求 6.8.11盐雾 设备经历GB/T28561一2012中表1第9项规定的盐雾作用,其性能检查应满足国家标准、行业标 准或产品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金属部件应无过度损害或腐蚀,绝缘电阻符合6.10.1的要求 6.8.12雨和喷水 舱外设备或设备单元,应符合GB/T4208一2017规定的IPX6防护等级要求,经历相应试验作用 后,应无可见外部损坏或渗水,其性能检查应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产品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 6.8.13浸水 便携式设备应符合GB/T4208一2017规定的IPX8防护等级要求,经历相应试验作用后,应无可见 外部损坏或渗水,其性能检查应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产品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 6.8.14短时浸水 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话和便携式现场航空)VHF双向无线电话应符合GB/T4208一2017规定的 IPX7防护等级要求,经历相应试验作用后,应无可见外部损坏或渗水,其性能检查应符合国家标准、行 业标准或产品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 6.8.15太阳辐射 便携式设备及舱外设备或设备单元,经历GBT6994-2006中表B2第3.2项规定的太阳辐射作用 后,设备及标签应无有害变质迹象,其性能检查应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产品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 6.8.16耐油 便携式设备在满足以下规定特性的矿物油中经历温度+19C士5C,持续时间3h的浸没作用,其 整机或构件应无收缩,破裂、膨胀、分解或机械特征改变,其性能检查应符合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产 品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 苯胺点;120C士5C; a b燃点:不小于240笔; c 黏性;99C时为10cSt25cSt 6.8.17 风 舱外设备或设备单元,经历30m/s平均风速和45m/瞬间风速作用,应正常工作无故障;经历 11
GB/T13705一2019 40m/s 平均风速和60m/、瞬间风速作用应无破环,其性能检查应符合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产品技 术规范规定的要求 6.8.18沙尘 舱外设备或设备单元,经历GB/T6994一2006表B.4中2.2.3项规定的沙尘作用,其性能检查应符 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产品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 6.8.19跌落 便携式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 a 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话和便携式现场航空)VHF双向无线电话经历1m高度的自由跌落,设备应 无影响功能的外部损坏,其性能检查应符合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产品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 除a)项所列以外的其他便携式设备,经历自距水面20m高度自由落人水中的跌落,设备应无 b) 外部损坏或渗水,其性能检查应符合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产品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 6.9电磁兼容性 6.9.1传导发射 固定式设备应满足GB/T10250-2007中6.2.1表2规定的发射限值要求试验,试验中和试验后 设备应按预期要求连续运行,无性能降低和功能失效 6.9.2外壳辐射发射 设备应满足GB/T102502007中6.2.1表2规定的发射限值要求 6.9.3射频传导骚扰抗扰度 固定式设备经历GB/T102502007中表4规定的射频传导骚扰作用,以及在2MHz,3MHz 4MHIz、6.2MHz、8,2MHz、12.6MHz、16,5MHz、18.8MHz22MHz和25MHz频率点以10Vr,m.s, 调制深度80%,调制频率1kHz调幅的附加射频传导骚扰作用试验,试验中和试验后,设备应按预期要 求连续运行,无性能降低和功能失效 6.9.4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设备经历GB/T102502007中表4规定的射频电磁场辐射作用试验,试验中和试验后,设备应按 预期要求连续运行,无性能降低和功能失效 6.9.5电快速瞬变抗扰度 固定式设备经历GB/T10250一2007中表4规定的电快速瞬变作用试验,试验后设备应能按规定 要求连续运行,无功能、性能降低或失效;试验中允许自我恢复降级或失效的功能或性能但应无实际的 运行状态或储存数据的改变 6.9.6浪涌抗扰度 固定式设备经历GB/T102502007中表4规定的浪涌电压作用试验,试验后设备应能按规定要 求连续运行,无功能、性能降低或失效;试验中允许自我恢复降级或失效的功能或性能,但应无实际的运 行状态或储存数据的改变 6.9.7静电放电抗扰度 设备经历GB/T10250-2007中表4规定的静电放电作用试验,试验后设备应能按规定要求连续 运行,无功能、性能降低或失效;试验中允许自我恢复降级或失效的功能或性能,但应无实际的运行状态 12
GB/13705一2019 或储存数据的改变 6.9.8设备与磁罗经间安全距离 设备应按GBT12267的规定测量与磁罗经间的安全距离,并将测量结果标注于设备机身和说明书中 6.10安全性 6.10.1绝缘 在电源开关冒于接通位冒时设备电原输人端子与机党之间的绝缘电阻应满足GB/T285i 2012中表1第5项的规定 6.10.2视频显示单元电磁场辐射 设备所属视频显示单元所产生的静电场、电磁场、磁场应满足表5的要求 表5视频显示单元电磁场辐射值 电磁场类型 显示器对角线 显示器对角线 测量距离 测量距肉 与频率范围 尺寸 0.5nm 尺寸>0 0.5m (5士0.5)kV/nm" (5士0.5)kV/nm 静电场" 距受试设备正面 l00mm 电磁场" 距受试设备正面300mm" 5Hz~2kH2 10V/mr.m.s. <15V/mr.m.s. 2kHz400kHz 1V/mr.m.s" 距受试设备侧面500mm及正面<10V/mr.m.s 测量距离记 300mm 录于测试报 告中 磁场 距受试设备侧面500mm及正面 5Hz2kHz 200nTr.m.s. 250nTr.m.s. 300mm 2kHz一400kHz 25nTr,m.s 距受试设备侧面500mm <150nTr.m.s 6.10.3最大声信号强度 设备产生的最大声信号强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在距离设备1m处,报警声信号强度应不大85dBA): a b)在距离设备1m处,噪声信号强度应不大60dB(A) 6.10.4意外接触危险电压防护 设备对意外接触危险电压的防护应满足下列要求 设备外露的金属部件应接地 aa b)用于保护设备危险电压部件的外壳、防护盖或防护罩应满足IP2xX防护等级要求,且应使用扳 手或螺丝刀等工具才能打开或移除外壳、防护盖或者防护罩 6.10.5其他 设备的抗电强度、漏电流、防热灼伤、防电灼伤、电离辐射限值等应满足GB4943.1和GB9159的规定 试验方法 7.1外观与颜色 用目视法对受试设备进行检验 13
GB/T13705一2019 7.2尺寸与重量 用目视法结合使用量具、衡器对受试设备进行检验 7.3标志 针对6.4中i)项的要求,用布沾上设备说明书规定的清洁剂对标牌擦拭30s进行试验;针对其余各 项,用目视法进行检验 7.4操作与指示 7.4.1通用操作与指示 7.4.1.1操作 按产品说明书操作设备,并用目视法结合使用量具、手指压力传感器,对受试设备进行检验 7.4.1.2视觉指示 按产品说明书操作设备,并用目视法结合使用量具,对受试设备进行检验 7.4.1.3语音播报 按产品说明书操作设备,并用耳听法结合使用声压计对受试设备进行检验 7.4.2遇险报警操作与指示 按产品说明书操作设备,并用目视、耳听法结合使用声压计,计时器,对受试设备进行检验 7.5电性能 按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产品技术规范的规定对设备电性能进行检验 7.6电源适应性 7.6.1设备电制 查阅受试设备说明书,对其所适用电源的说明文字和图示进行检验 7.6.2电源稳态波动 按表2中交流电源的电压、频率上下限的各种组合和直流电源,电池电压的上、下限,设置试验电 源,并在常温和6.8.1、6.8.2规定的低温、高温工作条件下,分别向受试设备供电15min对受试设备进 行试验 7.6.3电源瞬时波动 一2007中表4给定的交流电源电源波动试验值中,选择电压、频率的各种组合,并按每 在GB/T10250一 种组合试验持续时间10min,每分钟出现1次的频率,设定程控试验电源参数,对受试设备进行试验 7.6.4电源异常 按产品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对受试设备进行过电压、过电流和接人反极性直流电源试验 7.6.5电源故障 按GB/T28561一2012中表1第4项的规定对受试设备进行试验 14
GB/13705一2019 7.7环境适应性 7.7.1低温 按GB/T2423.1的规定对受试设备进行试验 对低温存储设备,在设备恢复常温后进行性能检 查;对低温工作设备,在持续时间结束时开启设备的气候调节装置30min,然后设备进人并保持运行状 态2h进行性能检查 试验前,应测量受试设备的绝缘电阻;试验结束恢复后,再次测量受试设备的绝 缘电阻并进行性能检查 7.7.2高温 按GB/T2423.2的规定对受试设备进行试验 对高温存储设备,在设备恢复常温后进行性能检 查;对高温工作设备,开启设备的气候调节装置并升高温度至要求值,在持续时间结束时保持温度进行 性能检查 7.7.3恒定湿热 按GB/T2423.3的规定对受试设备进行试验 试验前,应测量受试设备的绝缘电阻 试验结束恢 复后,再次测量受试设备的绝缘电阻并进行性能试验 7.7.4交变湿热 按GB/T2423.4一2008中7.3方法2[图2b)]的规定对受试设备进行试验,温度变化范围(25C士 C)(55C土3C),在试验前,应测量受试设备的绝缘电阻,试验结束恢复后,再次测量受试设备绝 缘电阻并进行性能试验 7.7.5热冲击 将受试设备置于70C士3C的空气中lh,然后立即将该受试设备浸没于25C士3C水中,使该受 试设备最高点到水面的深度为100mm士5mm,浸没1h后,对受试设备进行性能检查 7.7.6冲击 按GB/T2423.5的规定对受试设备进行试验 7.7.7碰撞 按GB/T2423.6的规定对受试设备进行试验 7.7.8倾斜与摇摆 按GB/T2423.101的规定对受试设备进行试验 7.7.9振动 按GB/T2423.10的规定对受试设备进行试验 试验中按0.5octaves/min速率,从垂向、纵向和横 向方向分别对受试设备进行1次一3次扫频试验,在每一个Q>5的共振频率点持续进行2h耐振试 验,无共振频率点时,对30Hz频率点进行2h耐振试验,在每个耐振测试期间以及结束前至少进行 次性能检查 7.7.10长霉 按GB/T2423.16一2008的规定进行试验 7.7.11盐雾 按GB/T2423.18一2012中6.2严酷等级(l)的规定对受试设备进行试验,试验前,应测量受试设备 15
GB/T13705一2019 的绝缘电阻 试验结束后,应将受试设备置于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4h6h,紧接着应进行绝缘电阻测 量和性能试验 7.7.12雨和喷水 按GB/T42082017中表8规定的方法,按试验持续时间为30 ,,喷嘴距离设备外壳表面为 min, 3m,对受试设备进行试验 7.7.13浸水 按GB/T42082017中表8规定的方法,向受试设备施加持续时间5min、大小为100kPa的水 压,对受试设备进行试验 7.7.14短时浸水 按GB/T42082017中表8规定的方法,按受试设备最高点低于水面的距离为1m,试验持续时 间5min,对受试设备进行试验 7.7.15太阳辐射 按GB/T2423.24一2013中表1的条件对受试设备进行试验 7.7.16耐油 将设备浸没在满足6.8.16规定条件的下列之一的油类中,浸没3h进行试验 ASTM油1号; a D)AsTM油5号; Is0油1号 c 7.7.17 风 按GB/T2423.41的规定对受试设备进行试验,有关试验细则由产品技术规范规定,当受试验条件 限制不能进行风压试验时,可根据设计资料、选用材料,结构工艺等进行审查,评定设备抗风能力 7.7.18沙尘 根据GB/T2423.37一2006中第5章,按沙尘沉降量为3mg/m' h),对受试设备进行试验,持续 时间3d 7.7.19跌落 按GB/T15868一1995中4.4.6.1和4.4.6.2的规定对受试设备进行试验 7.8电磁兼容性 7.8.1传导发射 按GB/T6113.201的规定对受试设备进行试验 7.8.2外壳辐射发射 按GB/T6113.203的规定对受试设备进行试验 7.8.3射频传导骚扰抗扰度 按GB/T17626.6的规定对受试设备进行试验 16
GB/13705一2019 7.8.4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按GB/T17626.3的规定对受试设备进行试验 7.8.5电快速瞬变抗扰度 采用GB/T17626.42018表1中的第x级,按电源端口试验电压峰值为2kV,重复频率5kHz; 信号、数据和控制端口试验电压峰值为1kV,重复频率2.5kHz,每一极持续时间5min,对受试设备进 行试验 7.8.6浪涌抗扰度 根据GB/T1786.了一2a08的规定,选择表2中根据GB/T189271规定的参数,重复率按1脉冲 min,持续时间按每次正极和负极脉冲持续5nmin对受试设备进行试验 7.8.7静电放电抗扰度 根据GB/T17626.2的规定,选择受试设备运行中人员通常触碰到的点和面,以及接地平面各边距 受试设备0.lm处,对每位置进行10次正负放电试验 7.8.8设备与磁罗经间最小安全距离 按GB/T12267的规定对受试设备进行试验,记录结果并标示于设备机身和说明书中 7.9安全 7.9.1绝缘 -2015中2.3的规定对受试设备进行检验 按GD22 7.9.2视频显示单元电磁辐射 按IEC60945:2002中12.3.3的规定对受试设备进行测试,试验细则由设备技术规范规定 7.9.3声信号强度 将受试设备以与船上安装一致的方式,安装于吸声环境的吸声支架上,使用标准声级计对设备工作 时的噪声和报警声进行测试,试验细则由设备技术规范规定 7.9.4意外接入危险电压防护 用目视法并按GB/T42082017规定对受试设备进行试验 7.9.5其他 按GB4943.1,GB9159的规定对受试设备进行测试 检验规则 8.1检验分类 本标准规定的检验分类如下 型式检验 aa b)出厂检验 17
GB/T13705一2019 8.2检验条件 8.2.1环境 除试验方法另有规定外,一般在下述条件下对受试设备进行检验 温度:15C35C; a 相对湿度:20%一75%; b) 气压;测试现场的大气压力 c 8.2..2场地 满足测试项目要求的实验室、开阔地或安装被测设备的船舶舱室及甲板 8.2.3电源 除试验方法另有规定外,使用受试设备说明书规定的额定电源 8.2.4仪表及设备 测试所用仪器仪表及设备应处于检定合格期内,精度高于被测指标精度一个数量级或误差小于被 测参数容许误差的1/3 8.2.5资料 设备承制单位应在检验前提供以下资料 适用于被测设备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产品技术规范" a 经有关各方评审或国家相关主管机关审核通过的试验大纲及细则 b) 设备随行文件 c d 设备备件及附件; e 检验所需的各种记录表格 8.3检验项目和顺序 检验项目和顺序见表6 表6检验项目和顺序 型式 检验方法 出厂 适用的设备或单元 序号 检验项目 要求章条号 检验检验 章条号 外观与颜色 6.2 7.1 全部 除6.8.19a)规定设备以外的全 尺寸与重量 7.2 6.3 部设备 标志 全部 6.4 7.3 操作 6.5,1.1 7.4.1.1 全部 视觉指示 6.5,1.2 7.4.1.2 全部 操作 除6.8.19a)规定设备以外的全 6.5.1.3 7.4.1.3 语音播报 与指示 部设备 除6.8.19a)规定设备以外的全 6.5.2 7.4.2 遇险报警操作与指示 部设备 电性能 6.6 7.5 全部 18
GB/T13705一2019 表6(续) 型式 出厂 检验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要求章条号 适用的设备或单元 检验 检验 章条号 设备电制 6.7. 7.6.1 使用外部电源的设备 1o 6.7.2 7.6.2 全部 稳态波动 电源 l 瞬时波动 6,7.3 7,6.3 使用外部电源的设备 12 电源异常 6.7.4 7.6.4 全部 电源故障 6.7.5 7.6.5 使用外部电源的设备 13 7.7.1 全部 低温 14 6.8.1l 正 6.8.2 7.7.2 高温 全部 7.7.3 l 恒定湿热 6.8.3 全部 7.7.4 交变湿热 舱外设备或设备单元 6.8.4 7.7.5 热冲击 便携式设备 6.8.5 7.7.6 冲击 I 6.8.6 全部 7.7.7 20 碰撞 全部 6.8.7 7.7.8 固定式设备 1 倾斜与摇樱 2 振动 全部 6.8.9 7.7.9 23 环境长霉 7.7. 0 全部 6.8.10 盐雾 全部 24 6.8.1 7.7.l1 25 雨和喷水 7.7.12 舱外设备或设备单元 6.8.12 浸水 26 便携式设备 6.8.13 7.7.13 27 短时浸水 便携式设备 6,8,14 7.7.14 太阳辐射 舱外设备或设备单元 8 6.8.15 7.7.15 29 耐油 6.8.16 7.7.16 便携式设备 风 6.8.17 舱外设备或设备单元 30 7.7.17 31 沙尘 6.8.18 7.7.l8 舱外设备或设备单元 32 跌落 6.8.19 7.7.19 便携式设备 33 传导发射 6.9.l 7.8.l 固定式设备 34 外壳辐射发射 6.9.2 7.8.,2 全部 35 射频传导骚扰抗扰度 6.9.3 7.8.3 固定式设备 36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6.9.4 7.8.4 全部 电磁 兼容 6.9.5 7.8.5 37 电快速瞬变抗扰度 固定式设备 38 浪涌抗扰度 6.9.6 7.8,6 全部 39 静电放电抗扰度 6.9." 7.8.7 全部 40 设备与磁罗经间安全距离 6.9.8 7.8.8 全部 41 绝缘 6.10.l 7.9.1 固定式设备 42 7.9.2 舱内设备或设备单元 6.l0.2 视钢显尔单元电磁辅时 43 安全 声信号强度 6.10.4 7.9.4 舱内设备或设备单元 44 意外接人危险电压防护 6.10.5 7.9.5 固定式设备 其他 66.10.6 7.9.6 固定式设备 45 注: 必检项目;o可选项目;一不检项目 19
GB/T13705一2019 8.4型式检验 8.4.1检验时机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鉴定或定型时 a 老产品转厂生产时; b) e 产品停产两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成批连续生产的产品每间隔两年时 d 正常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设备性能时 e f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g 8.4.2检验样品数量 型式检验的样品数量一般每次不少于两套,或由产品技术规范予以规定 8.4.3检验项目和顺序 型式检验项目和顺序见表6 8.4.4判定规则 型式检验时,各项目的合格判定依据第5章各项要求进行判别,所有检验项目均符合要求,方可认 为设备通过型式检验 若试验中有某个项目不合格,应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进行改进,消除缺陷后再进 行复验 当采取的措施影响了其他项目指标时,则受影响的试验项目也应同时进行复验 有关复验的 具体细则由设备技术规范规定 8.5出厂检验 8.5.1检验样品数量 设备出厂检验一般采取逐件检验,对成批生产的设备,其组批及抽样规则由设备技术规范规定 8.5.2出厂检验项目和顺序 出厂检验项目和顺序见表6 8.5.3判定规则 当所有检验项目均符合要求时,判定设备的出厂检验合格 当任何一个检验项目不符合要求时,允 许在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纠正措施消除缺陷后,对不合格项及受纠正措施影响的关联项目进行复验,若 复验项目均符合要求时,则仍判定设备的出厂检验合格 若复验仍不符合要求时,则判定设备的出厂检 验不合格 随行文件 9.1文件种类 设备应在其包装中提供以下随行文件 产品合格证; a b)产品说明书 20
GB/13705一2019 装箱清单; c d)产品随机备附件清单; 安装图 e 9.2文件编写及内容要求 文件的编写及内容应符合GB/T9969的规定和lMOA.694(17)号决议附件中8.3的要求;对设备 的外部照明要求应在随行文件中加以说明 10包装、运输、贮存 10.1包装 设备的包装应满足下述要求 设备的包装应符合GB/T9174的规定 a b)设备包装储运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包含下述内容 1) 产品名称,型号 制造厂名及厂址; 2 33 产品出厂日期; 4)产品外包装尺寸; 5 产品毛重; 6 防雨、雪,水溃标识; 77 堆放标识 10.2运输 设备应能适应航空、,水上及陆上运输 0.3贮存 10.3.1环境条件 设备应储存在具有良好的通风防尘措施并保持清洁的库房内 库房应符合下列大气条件 温度;5一30 a b)相对湿度:50%70% 10.3.2维护保养 贮存时间超过6个月的,应每6个月给设备加电一次,每次加电时间不少于2h 备件及附件 1 设备应具备足够数量和品种的备件、附件 其种类、规格、数量应满足设备海上维修的需要,由设备 技术规范或订货合同规定 21
GB/T13705一2019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船用甚高频无线电设备频道与频率对应关系 船用甚高频无线电设备频道与频率对应关系见表A.1 表A.1船用甚高频设备频道与频率对应关系 频率 MHz 频道编号 发射 接收 60 Ha05 160,625 156.050 160.650 0 156.075 160.675 6l 156.100 160.700 62 156.125 160.725 03 156.150 160.750 63 156.175 160.775 156.200 160.800 156.225 160.825 64 05 160.850 156.250 65 156.275 160.875 S 156.300 160.900 66 156.325 160.925 07 156.350 160.950 67 156.375 156.375 156.400 156.400 08 156.425 156,425 68 09 156.450 156.450 69 156.475 156.475 156.500 156.500 70 156.525 156.525 1 156.550 156,550 156.575 156.575 12 156.600 156.600 72 156.625 156.625 13 156.650 156.650 73 156.675 156.675 22
GB/13705一2019 表A.1续) 频率 MHz 频道编号 发射 接收 156.700 156.700 14 77 156.725 156.725 15 156.750 156.750 75 156.775 156.775 l6 156.800 156.800 76 156,825 156,825 17 156.850 156.850 771 156.875 156.875 18 156.900 161.500 19 156.950 161.550 7g 156,975 161.575 20 157.000 161.600 80 157.025 161.625 157.050 161.650 21 157.075 161.675 81 22 157.100 161.700 82 157.125 161.725 23 157.150 161.750 83 157.175 161.775 24 157.200 161.800 157.225 161.825 84 25 157.250o 161.850 85 157.275 161.875 26 157.300 161.900 86 157.325 161.925 27 157.350 161.950 87 157.375 161,975 28 157.400 162.000 157.425 162.025 88 23
GB/T13705一2019 参 文献 考 [[1]GB/T12572一2008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 [[2]GB/T15215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GMDSS)数字选择性呼叫(DsC)设备性能要求 transmittersandreceiversforthemaritimemobile [3]As/NZS4415.2;2003Radiotelephone serviceoperatingintheVHFbands-technicalcharacteristicsandmethodsofmeasurement一Part2 Majorcoaststations,limitedcoaststations,shipstationsandhandhedstations(nonDsC)ETs300 62;1998,MOD) 24

船用无线电通信设备一般要求GB/T13705-2019解读

船用无线电通信设备是指船舶上使用的各种无线电设备,如雷达、GPS、VHF电台等。这些设备在保障航行安全、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船舶无线电通信设备的生产和使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标准。其中,最新发布的船用无线电通信设备一般要求GB/T13705-2019是其中之一。

该标准规定了船用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等方面。其中,针对常见的雷达、GPS、VHF电台等设备,也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此外,该标准还规定了船用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安装和使用要求,以便使用者正确安装和使用这些设备。同时,该标准还提出了对船用无线电通信设备的质量控制要求,以确保产品质量。

总的来说,船用无线电通信设备一般要求GB/T13705-2019的发布,进一步规范了我国船用无线电通信设备的生产和使用,有助于提高航行安全、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的能力。

和船用无线电通信设备一般要求类似的标准

水文仪器系列型谱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水文仪器系列型谱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水文仪器系列型谱的编号:GB/T13336-2019。水文仪器系列型谱共有24页,发布于2020-01-01
远动终端设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远动终端设备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远动终端设备的编号:GB/T13729-2019。远动终端设备共有29页,发布于2020-01-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