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9493.8-2013

纺织染整助剂中有害物质的测定第8部分:聚丙烯酸酯类产品中残留单体的测定

Determinationofharmfulsubstancesintextiledyeingandfinishingauxiliaries-Part8:Determinationofresidualmonomersinpolyacrylat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纺织染整助剂中有害物质的测定第8部分:聚丙烯酸酯类产品中残留单体的测定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纺织染整助剂中有害物质的测定第8部分:聚丙烯酸酯类产品中残留单体的测定的编号:GB/T29493.8-2013。纺织染整助剂中有害物质的测定第8部分:聚丙烯酸酯类产品中残留单体的测定共有4页,发布于2013-12-012013年第10号公告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G7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1.100.40
  • 实施日期2013-1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4页
  • 文件大小263.61KB

纺织染整助剂中有害物质的测定第8部分:聚丙烯酸酯类产品中残留单体的测定


国家标准 GB/T29493.8一2013 纺织染整助剂中有害物质的测定 第8部分:聚丙烯酸酯类产品中 残留单体的测定 Determinationofharmfulsubstaneesintextiledyeingandfinishingauxiliaries- Part8:Determination ofresidualmonomersinpolyacrylate 2013-07-19发布 2013-12-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监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9493.8一2013 前 言 GB/T29493《纺织染整助剂中有害物质的测定》分为九个部分 -第1部分:多溴联苯和多嗅二苯腿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第2部分全氟辛烧碱酰基化合物(PFOS)和全氟辛酸(PFOA)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质 谱法; 第3部分;有机锡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第4部分.稠环芳经化合物(PAHs)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第5部分:乳液聚合物中游离甲醛含量的测定 第6部分:聚氨酯预聚物中异酸酯基含量的测定 第 7部分;聚氨酯涂层整理剂中二异氢酸酯单体的测定; 第8部分;聚丙熔酸酯类产品中残留单体的测定; 第9部分;丙烯酰胺的测定 本部分为GB/T29493的第8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印染助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134/sc1)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传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林云周、赵婷,赵立慧、张海婴、罗巨涛
GB/T29493.8一2013 纺织染整助剂中有害物质的测定 第8部分聚丙烯酸酯类产品中 残留单体的测定 范围 GB/T29493的本部分规定了纺织染整助剂聚丙熔酸酯类产品中残留单体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聚丙烯酸酯类涂层整理剂、黏合剂等产品中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让目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逼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1一2002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3一2002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682一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IsO3696:1987,MOD GB/T8170一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原理 在试样溶液中加人过量的澳酸钾-澳化钾溶液,在酸性介质中澳酸钾和澳化钾反应生成的澳与试样 中的双键发生加成反应 反应完成后,加人过量的碘化钾还原未反应的澳而生成碘,最后用硫代硫酸钠 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碘 KBrO十5KBr+6HCl3Br十6KCl+3H.O CH,-CHcOOR十Br --CHBrCHBrCOOR --2KBrI Br+2KI I十2Na,S.O-Na,S,O2Nal 试剂和溶液 除非另有规定.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6682一2008中规定的三级水 四氯化碳 4.2澳酸钾-化钾溶液(KBrO.)=0.05mol/L称取12.5【澳化钾和1.了其误酸钾于200ml烧 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并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贮存于棕色瓶中待用 4. 3 十 二 二炕基硫酸钠溶液,2%质量分数) 4.4碘化钾溶液,10%质量分数) 4.5 盐眼溶被+1(体积比 4.6碗代碗酸纳标准溶液.(Nas,O))=0.1molL按照GBy/T601一2002的规定配制和标定
GB/r29493.8一2013 4.7淀粉指示剂溶液,10g/L按照GB/T6032002的规定配制 仪器和设备 5.1电子天平,感量0.0001g 5.2碘量瓶,250mL 单刻线移液管,25mL 5.3 5.4碱式滴定管,50mL 5.5量筒,25mL 测试方法 称取约0.5g样品(精确至0.000lg),置于已装有30mL的十二烧基硫酸钠溶游液(4.3)的250mL 碘量瓶中,再加人30mL水,摇匀,用移液管准确加人25ml的澳酸钾-澳化钾溶液(4.2),沿瓶壁慢慢 加人10mL盐酸溶液(4.5),将瓶塞塞紧,摇匀,水封 于暗处放置30min后加碘化钾溶液(4.4) mL.立即用0.1mol儿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4.6)滴定,将近终点时再加人2mL淀粉指示剂溶液 10 (4.7),然后继续滴定至棕色完全消失为终点(如样品在滴定过程中有1 析出,再补加10mL四氯化 碳) 同时做一空白试验 注:达到滴定终点后,因样品本身的差异,溶液会呈现乳白色或微黄色 结果计算 试样中残留单体的含量以溴值w计.按式(1)计算 V 一V×c×0.0799 X100% ze= 0 式中: 空白试验消耗Na,s.,O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 V 样品消耗NaS.O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Nas.O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样品的质量,单位为克(g): 0.0799 -每毫摩尔澳的克数 取两次平行测定的算术平均值,按GB/T8170一2008修约至小数点后两位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 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0.3%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至少应给出以下内容: a)试样的描述 b 本标准的编号; 与本标准的差异; 试验结果; d e)试验日期

纺织染整助剂中有害物质的测定第8部分:聚丙烯酸酯类产品中残留单体的测定GB/T29493.8-2013

在纺织染整助剂中,可能含有一些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测定和控制。GB/T29493.8-2013标准规定了聚丙烯酸酯类产品中残留单体的测定方法。

该标准适用于聚丙烯酸酯类产品中残留单体的测定,包括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等化合物。

测定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分析。具体操作步骤包括:

  • 样品的制备:将待测样品称量后溶解并稀释,以得到合适的浓度。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设置: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选择不同的柱、检测器等。
  • 进样和分析:将样品注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进行分离和检测。

通过该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聚丙烯酸酯类产品中残留的单体成分,为控制有害物质的含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总之,纺织染整助剂中的有害物质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而且必须使用准确的测定方法来确定其成分和含量,以保障人体健康。

和纺织染整助剂中有害物质的测定第8部分:聚丙烯酸酯类产品中残留单体的测定类似的标准

胶粘剂粘度的测定单圆筒旋转粘度计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胶粘剂粘度的测定单圆筒旋转粘度计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胶粘剂粘度的测定单圆筒旋转粘度计法的编号:GB/T2794-2013。胶粘剂粘度的测定单圆筒旋转粘度计法共有5页,发布于2013-12-012013年第10号公告
反应染料耐碱稳定性的测定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反应染料耐碱稳定性的测定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反应染料耐碱稳定性的测定的编号:GB/T29597-2013。反应染料耐碱稳定性的测定共有4页,发布于2013-12-012013年第10号公告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标签
化工专用仪器仪表 橡胶、塑料用机械 非金属化工机械设备 化工设备 化工机械 化工机械与设备零部件 化工机械与设备综合 火工产品 工业气体与化学气体 其他化工产品综合 照相级化学药品 磁记录材料 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水处理剂 水处理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催化剂 催化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学助剂 化学助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生化试剂、临床分析试剂 一般有机试剂、有机溶剂 一般无机试剂 化学试剂综合 染料 染料中间体 染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颜料 颜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涂料辅助材料 涂料 涂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炭黑 再生胶 其他橡胶制品 医用和食品工业用橡胶制品 胶乳制品 橡胶密封件 胶管、胶带、胶布 轮胎 橡胶制品综合 胶粘剂 胶粘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塑料型材 合成树脂、塑料 合成树脂、塑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材料综合 农药 农药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肥、化学土壤调理剂 化肥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煤焦油加工产品 一般有机化工原料 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有机化工原料综合 其他无机化工原料 氧化物、单质 无机盐 无机酸、碱 无机化工原料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电子计算机应用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技术管理 标准化、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