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1709.14-2009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4部分:鍉针

Standardizedmanipulations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Part14:Diacupunctur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4部分:鍉针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4部分:鍉针的编号:GB/T21709.14-2009。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4部分:鍉针共有9页,发布于2009-08-012009-08-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C05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11.120
  • 实施日期2009-08-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9页
  • 文件大小531.95KB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4部分:鍉针


国家标准 GB/T21709.14一2009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4部分针 Standardizedimanipulationsofaeupunetureandmoxibustion- Part14:Diacupuncture 2009-02-06发布 2009-08-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I21709.14一2009 前 言 GB/T21709(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分为21个部分 第1部分:艾灸; 第2部分:头针; 第3部分:耳针; 第4部分;三棱针 第5部分:拔罐; 第6部分:;穴位注射; 第 7部分;皮肤针; 第8部分:皮内针; 第9部分:;穴位敷贴; 第10部分:穴位埋线 第 11部分电针; 第 12部分火针 13部分;芒针 第 14部分鳗针; 第 第 15部分;眼针; 第 16部分:腹针; 17部分;鼻针 第 第 18部分;口唇针; 19部分;腕踝针 第 第20部分:毫针基本刺法 第21部分;毫针针刺手法 本部分为GB/T21709的第14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 本部分由针灸学会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顺,胡丙成、张缮、东贵荣,蔡玉颖、卢金荣 本部分参加起草人;梅成、王东升,桑鹏、周振坤,尚艳杰、膝雨虹、董建萍
GB/I21709.14一2009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4部分键针 范围 GB/T21709的本部分规定了键针的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及禁忌 本部分适用于键针技术操作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1709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2346喻穴名称与定位 GB/T21709.20一2009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20部分:毫针基本刺法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21709的本部分 3.1 键针Di-needle 针为古代“九针”之一,长10cm13cm ,前端有黍粟样大小圆钝针头,直径约0.2 cm一 0.3cm 在经络、喻穴上激发经气以治疗疾病 3.2 电键针eleetrieDineedlle 电锯针是键针结合电脉冲技术研制而成的一种针具 其针头端同键针,针尾通过导线连接于电脉 冲治疗仪上,既有键针的治疗作用又有电脉冲的治疗作用 3.3 声电键针eleetroacoustieDi-needle 声电键针是将电键针的电信号用声频信号代替,在经络、喻穴上激发经气以治疗疾病 操作步骤与要求 施术前准备 4.1.1根据操作要求准备相应的针针具、仪器、75%乙醇,0.9%氯化钠、消毒脱脂棉 针具的要求参 见附录A 4.1.2部位选择 临床上根据疾病的不同选取适当的经络或喻穴 喻穴定位应符合GB/T12346的规定 4.1.3体位选择 应选择医生能准确取穴,方便操作,病人舒适、安全,能够持续治疗的体位 4.1.4环境要求 室温适宜,环境清洁,安静舒适 4.1.5消毒 针具、术者及所选经络、喻穴处消毒参照GB/T21709.202009的4.1.7的规定
GB/T21709.14一2009 4.2施术方法 4.2.1锯针操作方法 4.2.1.1持针法 4.2.1.1.1四指持针法:以拇指、中指和无名指挟持针身,食指抵针尾部 4.2.1.1.2执笔式持针法;用拇指、食指、中指捏持针身中上部,无名指抵住针身下部 操作方法:按四指持针法或执笔式持针法持针,拿持力度适中,将键针针头垂直按压在所选 取的经络或喻穴上,以得气为度 留针时间参见附录B 电针操作方法 使用前将各调节旋钮调至零位 将电针导线连接到脉冲电针治疗仪上,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将无关电极导线连接于所取经络喻穴的同侧肢体上(宜在腕踝上部) 在相应的经络喻穴部位涂以导电液或导电膏 将键针针头按压于相应经络胸穴上,调节仪器输出旋钮,刺激强度以病人可耐受为度 4.2.2.5 4.2.2.持针与操作参照4.2.1的方法 留针时间参见附录B. 治疗结束后将治疗仪器控制旋钮置回零位,取下电极,关闭电源开关 4.2.3声电针操作方法 把音量及各参数开关调至零位 4.2.3. 4.2.3.2使用交流电者将声电针仪接通电源,使用直流电者安装好电池 将电鳗针导线连接到声电治疗仪器上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2.3.3 将无关电极导线连接于所取经络喻穴的同侧肢体上(宜在腕踝上部》. 4.2.3. 2. 3. 5 在相应的经络喻穴部位涂以导电液或导电膏 4.2.3.6将键针针头按压于相应经络喻穴上,调节仪器输出旋钮,选取相应的乐曲,打开播放乐曲开 关,输出的刺激强度以病人耐受为度 4.2.3.7持针与操作参照4.2.1的方法 留针时间参见附录B 4.2.3.8治疗完毕,应先将输出功率调节旋钮转至零位,取下电极,关闭电源 适应证 参见附录C 注意事项 患者过饥、过饱或过于疲劳时慎用针,避免刺激过强,以免发生晕针 6 6 针操作时宜垂直按压,不宜斜按 注意压力要适度,过强易产生疼痛,过弱影响疗效,每穴按压 的时间宜适度 电针、,声电龊针使用时应注意检查仪器是否漏电 6 6 灼伤的处理参见附录D. 6 电伤的处理参见附录E 禁忌 7.1出血倾向、骨折部位及有高血压危象、心功能衰竭等严重疾病时禁用. 感染的部位、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禁用 7.3皮肤对金属过敏者禁用 骨骼脏器内有金属内置物及装有心脏起搏器者禁用电针和声电针
GB/I21709.14一2009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针 具 A.1键针针具 针常用不锈钢制成,针身呈圆柱形,直径0.8em1.2em,长10cm13em,针头圆钝呈黍粟状 直径约0.2cm~0.3cm A.2电键针针具 针身与针头端同针,表面覆以绝缘材料,针尾配有导线接口,可通过连接导线,用于连接脉冲电治 疗仪 声电针针具 .3 A 针身与针头端同针,针尾配有导线接口,可通过连接导线,用于连接声电脉冲治疗仪
GB/T21709.14一2009 B 附 录 资料性附录 留针时间、疗次与疗程 B.1键针 每穴2min/次一5min/次,每日或隔日1次,10d~15d为1个疗程 B.2电键针 每穴2min/次一5min/次,每日或隔日1次,10d一15d为1个疗程 B.3声电键针 每穴2min/次一5min/次,每日或隔日1次,10d~15d为1个疗程
GB/I21709.14?2009 c ? ?? ? ? ???:з硢???,???????桢θ???? ?,????С?????,?(,漡 Ρ?????
GB/T21709.14一2009 D 附 录 资料性附录 灼伤的处理 D.1迅速脱离热源 D.2若灼伤处皮肤尚完整,应尽快局部降温,浅l度烧伤水泡应予保留 D.3用消毒软垫包扎患处,注意不要过紧 D.4将灼伤处用消毒敷料覆盖,减少感染 D.5若局部出现水泡,应用消毒针刺破水泡排出泡内液体并保持皮肤完整 D.6若烧伤严重(浅l度以上)或大面积烧伤(30%以上)应立即送往专科治疗
GB/I21709.14一2009 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电伤的处理 E.1首先关闭电源 E.2病人神态清醒,但有乏力,头昏、心慌、出冷汗、恶心呕吐等症状,应使病人就地安静休息,注意观 察病情变化 E.3病人处于休克状态,应立即对症施心肺复苏术(CPR),送专科治疗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7部分:鼻针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7部分:鼻针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7部分:鼻针的编号:GB/T21709.17-2009。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7部分:鼻针共有8页,发布于2009-08-012009-08-01实施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2部分:火针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2部分:火针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2部分:火针的编号:GB/T21709.12-2009。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2部分:火针共有6页,发布于2009-08-012009-08-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