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9491-2004

国际移动卫星B船舶地球站技术要求

TechnicalrequirementsforINMARSATBshipearthstation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国际移动卫星B船舶地球站技术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国际移动卫星B船舶地球站技术要求的编号:GB/T19491-2004。国际移动卫星B船舶地球站技术要求共有45页,发布于2004-12-012004-12-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U66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3.060.30
  • 实施日期2004-1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45页
  • 文件大小2.91M

以图片形式预览国际移动卫星B船舶地球站技术要求

国际移动卫星B船舶地球站技术要求


国家标准 GB/T19491一2004 国际移动卫星B船舶地球站技术要求 Technicalreguirementsfor INMARSATBshipearthstation 2004-04-28发布 2004-12-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国家标雅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9491一2004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缩略语和定义 NMARSAT-B系统信道 总要求 接收信号特性 发射信号特性 天线系统要求 12 接收系统要求 15 发射系统要求 10 19 11 接续控制 电话通信 12 31 36 3电传通信接续控制
GB/T19491一2004 前 言 本标准是参照国际海事卫星组织《B标准通信系统定义手册》制定的 本标准的相关标准有: GB/T13711一1992国际海事卫星A船舶地球站技术要求 GB/T169821997国际海事卫星C船舶地球站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交通部提出 本标准由交通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海运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永康、汤旭红、杨建华
GB/T19491一2004 国际移动卫星B船舶地球站技术要求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国际移动卫星B船舶地球站的接收和发送信号特征,天线、接收和发送系统技术要 求,以及接续控制 本标准适用于G:/T值等于或大于一4dBK的国际移动卫星B船舶地球站的设计、制造和设备生产 前的型号批准及启用申请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3711一1992国际海事卫星A船舶地球站技术要求 GB/T16982一1997国际海事卫星C船舶地球站技术要求 缩略语和定义 3.1缩略语 3.1.1GB/T13711一1992和GB/T16982一1997中的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3.1.2sCPC(Singlechannelpercarrier)单路单载波 3.1.3BPSK(Binm inaryphaseshiftkeying)二进制相移键控 3 4OQPSK(Offsetquadraturephaseshift keying)参差四相相移键控 3.1.5FEC(Forwarderrorcorrectiom) )前向纠错 APC(Adaptivepredictivecodin g)自适应预测编码 commonchannel)网络协调站公共信道 3. channel)网络协调站分配信道 asSIgnment 3. registrationacknowledgementchannel)网络协调站登记确认信道 3. 10 dhannel)网络协调站卫星点波束信道 Spot-beam 3. chan nnel)地面站分配信道 3. 12SESRQ(SES channel)船站申请信道 3. 13SESCASEScallacknowledgement channel)船站呼叫确认信道 3. 14SESRR(SESregionregistration channel)船站祥区登记信道 3. 15SESRP(SESresponsechannel)船站响应信道 3. hanne)话音子带信令信道 16 VSUB(Voicesub-bandsignalling 3 17DsUB(Datasubbandsignallingcehannel)数据子带信令信道 18CESV(CESvoicechannel)地面站话音信道 3.1.19CEST(CEStelexehannel)地面站电传信道 3.1.20CEsD(CESdataehannel)地面站数据信道 3. .1.21SEsv(SESvocechannel)船站话音信道 3. .1.22SEST(SEstelexchannel)船站电传信道 3.1.23SESD(SESsdatachannel)船站数据信道
GB/T19491一2004 3.2术语和定义 GB/T13711一1992和GB/T16982一1997中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NMARsAT-B系统信道 4.1INMARSAT-B系统物理信道构成由图1规定 4.2信令信道 NCscC:; aa NCSA; D) NCRA d NCSS CESA; SESRQ; sEsCA g Es8 hh) EsRP VsUB DsUB k3) 43通信信道 CEsV a cET bb cEs c sEsV d SEST e SESD f NCS NCs NCSTDM SESRQ CESTDM SESCA SESRR SEsv包括VsUB NCSsTDM SESRP SESDMI SESD包括DSUB SES CESs CESV包括VSUB SESRQ,SESCA、SESRR CESD包括DSUB SEs CESDM CESDM 信令信道 通信信道 图1 nmarsat-B系统物理信道结构 S 总要求 5.1整体功能 5.1.1船站应能在下列频段的任意一个通信频率对上工作 接收频段;1525000MHz1545.000MHz;发射频段;1626500MHz1646,500MHa 通信频率对的信道号码由表1给出: 起始频率:(接收)1525.000MHz、(发射)1626.500MHz;
GB/T19491一2004 终止频率:(接收)1545.000MHz、(发射)1646.500MHz 频率间隔:l0kHz; 信道号码为4的整数倍 表1lnmarsat-BSEs信道号码和频率 信道号码 接收频率/MHn 发射频率/MH 十六进制数 1770 1525.000 626.500 1774m 1525.010 1626.510 36B0 1545.000 1646.500 5.1.2接续控制功能: 当船站处于空闲状态时,应能连续接收NCSC信道的信令信息; a b)船站应能对包含在信令信道内(包括通信信道的子带信令信道)的可用信令进行自动辨别并 作出反应 c 船站应能在合适的信令信道和话音信道的子带信令信道上发射信令信息; d)船站应能在船站电传信道上发射带内信令(对于第一类B船站. 通信功能 第一类B船站应能用电传和电话方式与地面站进行可靠通信 5.2.2第二类B船站应能用电话方式与地面站进行可靠通信 船站应满足GMDss(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的有关性能要求 5.3环境条件 5.3.1气候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 甲板上设备 一25C十50c a 甲板下设备 0C45C; b)阳光辐射;最大红外线通量500w/nm',最大紫外线通量54w/m',(甲板上设备) 相对湿度;最大95%(40C); ce d 喷射:任何方向的固态飞沫(甲板上设备): 冰冻;最大冰厚为25mm(甲板上设备); e 降雨;最大为100mm/h(甲板上设备); 风:在平均相对风速达50m/s时,能正常工作(甲板上设备) g 5.3.2机械环境条件 振动 a 甲板上设备;频率范围/Hz 幅值/mm 410 2.54 10~15 0.76 1525 0.40 2533 0.23 甲板下设备频率范围/H 幅值/mm .76 415 0. 1525 0.40 2533 0.23 3340 0. 13 40~50 0.07
GB/T19491一2004 b)船舶运动 周期 甲板上设备最大切线加速度 运动 幅度 横摇 8s 士30°" 0.5g 纵摇 6s 士10" 0.5g 50s 偷 士8r 纵楼 士0.2E 懒梭 士0.2s 起伏 士0.5g 转向速度士6"/s 1deg/s 航浊 15m/s 5.3.3供电电源变化范围 5.3.3.1交流电源 频率;士6%; a b)电压;士10% 5.3.3.2蓄电池电源 电压;蓄电池标称值的0.91.3倍 接收信号特性 6.1 -般要求 6.1.1船站应能在NCSC,NCSA,CESA,NCSs,NCRA,VSUB信道接收接续控制信令 船站应能接收CEsV和CEST信道 6.2接收信号的射频特性 6.2.1接收信号电平 在地球表面,接收信号的通量密度为 a 每单个O-QPSK载波的通量密度;一152dB(w/mi)~一131dB(W/m'); b)每单个BPSK载波的通量密度;一159dB(w/m')~一126dBw/m'); 覆盖区中心的最大混合通量密度;一105dB(w/m') c 6.2.2接收信号的相位噪声 单个边带功率谱密度不超过图2所示的包络 如果含有超过此包络的离散相位噪声分量,则从 10Hz到100kH么的频带分为一些邻接的子带,每个子带所含的离散分量不超过一个,含有离散分量的 子带的带宽不超过F/5,其中F是离散单元的偏离频率 6.3TDM信道特性 TDM信道包括NCsTDM(信道格式见图3)和CESTDM(信道格式见图4),它们的信道特性为: 调制;滤波BPsK; a b 信道发射速率;6kbit/s; 信息速率:3kbit/s; d NCs与CES发射载波频率误差的差值;<1632Hz; 相位模糊度;差分编码; 长:l584bits: FEC编码前信息率:768bits/framer g h)FEC编码后发射率;1552bits/frarme;
GB/T19491一2004 -30 LI0Hz,-33,.5dBc -40 -50 00.-60.5dBe -60 -70 (kz,-74.5dBc a0kHz,-79dBe -80 00kHz,-8dBe (20kHz,-86.5dBe -90 -100 10Hz 100Hz" 1kHtz 10kHiz 100kHa 载波偏离 图2接收信号相位噪声 械时长=264.00ms FEC编码后FB 编码率为1/2的FEC编码 FB 32 32 552 山 FEc编码前 时队 时队 时歇 队 时陈 时除 时陈 时 96 96 96 96 96 96 96 96 FB -顿同步码 图3NCSTDM1信道格式 0.264s 信息比特 FEC编码后 FB FB 1/2FEC编码 32 32 1552 No.2 多懒 时隙o|电报码时除2时除3时除4时除5时除6时除7 FEC编码前 标记 时限1 96 96 96 96 96 96 96 96 LE时E1 子时防0 子时陈7 字符字符字符字符 字符字符 信息 FB 顿同步码 图 CEsID信道格式 4
GB/T19491一2004 畸变前加权滤波器 Sin.Z 发射滤波:40%升余弦滚降的平方根; k 加密/解密;符合ITU-RM.384-3规定; 每个时隙信道数:8; m)载波频率精度;士925Hz n 数据时钟精度;士3.5×10; 帧同步码;32bits,其组成: 100100001o1o111o110001111100110(最左比特先发送); 0 每帧时隙8 p 多帧标记;8bits/Irame; g 编码;FEc(1/2,7)卷积码,生成多项式为 G1:l1十X'十X十X十X" G2:1XXX+X 三个连续的输人比特产生六个输出比特,输人、输出之间的关系是: 输人比特 输出序列 G1G2 G1G2 G1G2 编码器方框图示于图5; 顿同步码不加密,不进行差分编码和FEC编码 GI(133octalD) 输入数掘 比特 3/4卷积码 选择器 G2(171octaD G1生成多项式输出 G2生成多项式输出 1=发射比特 0-制除比特 过程重复 注:所有比特均发射为1/2卷积码 图5卷积编码器框图 6.4通信能力 6.4.1电传信道(CEST)特性(对于第一类B船站 电传信道属于TDM信道,帧格式见图4,信道特性除了符合6.3的规定,还具有下列特性 每帧字符数:2个国际No.2电传字符码 a b)字符发射率;6kbaud. 6.4.2电话信道 电话信道(CSEV)帧结构由图6规定,其信道特性为 调制;滤波0QPSK; aa b)发射方式;突;
GB/T19491一2004 话音编码方法;自适应预测编码(APC); c d)话音编码速率;16kbit/s 帧长度:80ms e f 信令比特数:96bits/frame B空比特;28bits/frame; 帆同步码:48bits,由I信道和Q信道两个相同的24bits组成 h 111110101111001100100000(最左比特先发送). 信道传输速率;24kbit/s 畸变前加权滤波器: isin2 发射滤波:60%升余弦滚降的平方根; k 加密/解密;符合ITU-RM.384-5规定; 字符发射率:12kbaud; m n)数据时钟精度;士3.5×10-" 编码:FEC(3/4,7)卷积码,它由(1/2,7)卷积码派生,数据序列由1/2卷积码的六个输出比特 o 去掉两个获得,输人、输出之间的关系是: 输人比特 输出序列 G1G2 G1 G2 80ms -nX80ms "-0,l,2,3 前文Uw 结束码 FB FB 射频信道 3/4FC编码后信息 24bits 80 48 432 448 872 子带信令 FEC编码前 子带信令 语产 子带信令 语音 子带信令 语产 子带信令 语齐 320 320 24 320 24 24 320 子带信令 信母单死 96bits F 同步码; 载波和比特定时 CBT Uw 独特字 图6电话信道格式 发射信号特性 7.1一般要求 船站应能在SESRQ、SESCA,SESRR,SESRP和VSUB信道发射接续控制信令 7.1.2对于第一类B船站,应能在SESV和SEST信道上进行发射;对于第二类B船站,应能在SEsV 信道上发射 发射载波的射频特性 EIRP;船站的标称EIRP值以4dB为间隔,可在25dBw~33dBw范围内选择 EIRP的选 a
GB/T19491一2004 择由船站根据接人控制信令自动完成 卫星方向单载波的EIRP值应该为标称的EIRP值,容许偏差 为十1dB一2dB; b)24kbit/sO-QPsK调制载波的杂波输出;船站在任何4kHz频带内辐射的寄生和噪声混合输 出EIRP(不包括任何谐波,但包括相位噪声和调制边带),频谱包络应低于表2给出的数值; 谐波EIRP输出:在任何方向辐射的谐波的EIRP,在18GHHz以下的任何频率上均低于 c -23dBW; 频率精度;在任何时候最大不超过标称载波频率的士200Ha,需要调整的次数为每三个月不 d 超过一次; 相位噪声:单个边带功率谱密度不超过图7所示的包络 如果含有超过此包络的离散相位噪 e 声分量,则从10Hz到100kHz的频带分为一些邻接的子带,每个子带所含的离散分量不超过一个,含 有离散分量的子带的带宽不超过F/5,其中F是离散单元的偏离频率 表224kbit/s0-QPSK调制载波的杂波输出要求 EIRP/4kHz/dBw 频率/MHz <1530.0 -6o 161l.5 一55 1626.4 -27 在1626.4MHz~1646.6MHz内除了在分配的发射机载波频率的士100kH频带外 船站在4kHz频带辐射的寄生和噪声混合输出EIRP至少比未调制载波低60dB 在分配 1626,41646,6 的发射机载波频率的士100kHz频带,相位噪声和发射频谱的要求适用 1646.6 -27 1661.5 -55 >1750.o -60 -30 (0Hz,-40dBe -40 -50 (400Hz,-57dBo) -60 0Hz,-70dBo -70 2iHz,-70dB07 -80 100kHz,-90dBo -90 0AH,,-9dBe -100 0Hz. 100Hz 1kHz 10kH 100kHz 载波偏离 图7发射信号相位噪声 7.3信令信道特性 7.3.1信令信道包括SESRQ、SEsCA,SESRR和SESRP,信道格式符合图8规定,信道特性如下
GB/T19491一2004 30.67ms CB7 Uw 1/2FEC编码后 射频信道 嵌入比特 80 448 192 空 信号单元 FE编码前 96 CBT 载波和比特定时 UW 独特字 图8SEs信令信道格式 调制O-QPSK; a b)信道比特率;24kbit/s FEC编码:(1/2,7); c d 前文长度:448bits; 每次突发嵌人比特数;1l6; 突发时长;736bits(约30.67ms); 加密/解密;符合ITU-RM.3843规定 g 空比特;8bits,全0 h 发射滤波.60%升余弦滚降的平方根 独特字长度:80bits; k)独特字由l和Q信道两个相同的40个比特组成: 0000011101111o111111o00101l01o1100100010(最左边比特先发); 载波频率精度;土200H2; ID m)数据时钟精度;士4×10-? 7.3.2船站信令信道发射载波的EIRP值分为33dBw,29dBw25dBw三档,见11.4.1 7.4通信能力 7.4.1电传通信 电传信道(对于第一类B船站 电传信道(SEST)的格式符合图9规定,信道特性如下 调制方法:滤波0QPSK; u b 接续方法;TDMA; 帧长度;2.376s; 突发赖长度:796bits; d FEC编码:(1/2,7) 独特字;80bits 独特字结构:同7.3.1规定; g 信道发射速率;24kbit/s; 畸变前加权滤波器 sin.2r 发射滤波:40%升余弦滚降的平方根 k)字符发射率;12kbaud 加密/解密:符合ITU-RM.384-3的规定; l
GB/T19491一2004 m)数据时钟精度:士4×10-了; n)字符码;国际No.2电传字符码 第N 第N+8赖 接收到的已编码 TDMCEST载波 2.376s(9TDM械结构 TDMA顿格式 " 在在在 CBT 电传电文 突发格式 Uw 448 80 252 字符字符 字符 SEsID 信总 24 男 帧同步码; FB CBT 载波和比特定时; Uw 独特字 图9SEsTDNIA信道格式 7.4.1.2船站电传信道发射载波的EIRP值分为33dBw、,29dBw,25dBw三档,见11.4.1 7.4.1.3电传字符码 7.4.1.3.1国际海事卫星B电传系统采用的字符码以国际No.2字符码为基础 它包括5bits国际 No.2字符码,外加一个(第一个比特)定义比特 当第一个比特为“1”时,后5bits为国际No.2字符 码 当第一个比特为“0",它定义该字符表示线路状态 只有“空号”和“传号”两种线路状态 空号,用 000000表示;传号,用011111表示 用“0”开始的其他字符没有定义和使用 如果收到一个未被定义 的字符,则应译为传号 如果线路正在占用,但暂时空闲,应置“传号”状态 7.4.1.3.2船站应填充“传号”字符,以满足字符速率要求 填充字符在时间上应均匀,任一个TDMA 倾不应超过两个填充字符,不应有两个连续的帧包含两个填充字符 2 电话通信 7.4. 7.4.2. 电话信道特性 电话信道(SESV)格式见图6,电话sCPC载波的信道特性为 调制方式:滤波OQPSK aa b发射方式;连续; 话音编码方法:自适应预测编码(APC) c 话音编码速率;l6kbit/s; d 帧长度80ms; e 信令比特数:96bits/frames l0
GB/T19491一2004 空比特28bits/frame; g hb) FEC编码:(3/4,7); 帧同步码;48bits,同6,4.2规定 信道传输速率;24kbit/s; k)字符发射率;12kbad: 畸变前加权滤波器 sin.2 发射滤波:40%升余弦滚降的平方根; m n 加密/解密;符合ITU-RM.384-5的规定; o)数据时钟精度:士4×10-" 7.4.2.2船站电话信道发射载波的EIRP值分为33dBw、29dBw,25dBw三档,见11.4.1 天线系统要求 天线系统特性 8.1.1增益 在接收和发射频率上,应满足9.1给定的G/T和7.2给定的EIRP要求 8.1.2旁瓣 峰值不超过下列表达式所描绘的包络 G=8dBi(16”57”) 其中;G旁瓣包络相对于全向天线的增益; -主波束与所考虑方向的夹角度数 A 8.1.3轴比 小于2dB. 8.1.4极化 接收和发射都是右旋圆极化 8.2天线的指向和跟踪 8.2.1在卫星的轨道倾角不超过士5,经度偏移不超过士1时,天线波束应能指向任何方向上的地球 静止卫星 天线波束应以足够的精度自动对准卫星,使G/T和:IRP的值能连续得到满足 8.2. 天线能自动和不间断地指向卫星.在卫星的仰角从5°到90、方位角360"范围内船站应满足 2 G/T和EIRP值的稳定性 8.2.3天线位置的确定: 天线相对于地平线的仰角应能连续确定,精度要求是士3",并在船站状态记录中得到更新 aa bb 天线相对于正北方向的方位角应能连续确定,精度要求是士5°,并在船站状态记录中得到 更新 8.2. 天线的方位角和仰角在船站状态记录中更新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30min 但当船站启动或重 新指向另一颗卫星的时候,天线的方位角和仰角应在船站接收机获得NCsC信道帧同步的5min内,更 新船站状态记录 8.2.5船站在关闭电源超过24h后开启,或者在5.3环境条件下开启,应在30min内获得对NCsC 信道的帧同步 8.2.6如果由于电缆缠绕或其他的原因使天线不能旋转,天线“解开”并恢复对卫星跟踪的时间不能超 过2min 11
GB/T19491一2004 接收系统要求 g.1增益与噪声温度比 9.1.1在下列条件下,船站接收系统射频设备在卫星方向的总增益与噪声温度比(G:/T)应等于或大于 4dBK: 天气晴朗; a b 天线仰角大于或等于5°; 由于稳定系统性能不完备而残留有天线定向误差 d 包括接收机低噪声放大器所产生的噪声; 发射机功率放大器工作在指定最大输出电平; 包括干嫌的天线罩产生的损耗和晚声温度, 包括天线反馈系统及相关的电缆和滤波器产生的损耗和噪声温度 g 9.1.2天线增益G在1530MHz1545MHz频率范围内测量,用相对于全向天线的分贝数表示 接收系统的噪声温度T用相对于1K的分贝数表示 9.2接收机一般性能 9.2.1接收机调谐;船站接收机可以以10kHz为间隔在1525MHz一1545MH2内调谐 9.2.2接收机数量 配备具有BPSK/OQPSK切换功能的解调器的船站,只需一个接收机 船站也可以配有二个接收 机,其中一个接收机用作接续控制和通信信道的接收,另一个接收机用作对卫星的跟踪 9.3BPSK接收机性能 9.3.1BPSK信道单元结构由图10规定 去中频 BPsK 来自基带设备 FEC 复用 加密器 倾同步器 差分编码 调制器 编码器 发射端 去基带设备 来自中须 突发/倾 BPSK FEC 差分 解密器 解复用 解调器 同步器 解码器 献码器 接收端 图10BPSK信道单元结构 9.3.2BPSK接收机的选择性应满足下列要求 除了在标称频率士25kHz范围内的信号,拒绝接收所有在1525.0MHz~1559.0MHa频带 aa 内的相对于接收信号至少为40dB的其他信号; bb 满足C/N,的要求,相邻信道干扰引起的损耗不超过0.5dB 9.3.3相位定义:当接收到的L波段载波有180°的相移,则差分解码器输出二进制“1” 9.3.4帧同步:当载波频率的偏移为士925Hz,时钟频率误差为士3.5X10'和cC/N 为40dBHz时, 恢同步器应能足够快地获得同步,并满足指定的调谐和同步的时间要求 9.3.5FEC解码:使用8值软判决维特解码法 9.3.6解密器;解密器框图如图11所示,每帧的开始,解密器的初始矢量为6959n 9.3.7差分解码;差分解码器位于解密器之后,见图10. 9.3.8比特错误率;解密后,有加性白高斯噪声和c/N,=40.7dBHz时,在任一小时内的信息比特错 误率80%应小于10- 12
GB/T19491一2004 2 #15 #14 #13 移位寄存器中 缺省加密解密 矢量的位置 输出 缺省加密矢量是;lm 1010010101l001 图11加密器/解密器结构图 电传接收机性能 电传接收机应能对接收到的电文进行半永久或永久性的记录,每行至少显示69个字符 9.4.2字符错误率;解密后,有加性白高斯噪声和C/N=40.7dBHlz时,字符错误率应小于或等于 8×10 24kbit/s0-QPSK接收机性能 9.5.1O-QPSK信道单元结构由图12规定 O.OPSK 来自基带设备 FEC 去中颊 复用 加密器 桃同步器 编码器 调制器 发射端 来自中顿 去基带设备 O.QPSK FEC 倾同步器 解密器 解复用 解调器 解码器 接收端 图120-QPSK信道单元结构 9.5.224kbit/sO-QPSK接收机的选择性应满足下列要求 除了在标称频率士50kHz范围内的信号,拒绝接收所有1525.0MHz~1559.0MHz频带内 a 的相对于接收信号至少为40dB的其他信号; b)相对于要求的c/N,,相邻信道干扰引起的损耗不超过0.8dB 9.5.3相位定义 24kbit/sO-QPSK解调器接收到信号的相移与I信道和Q信道输出的关系如下 信道 Q信道 L波段相对相移 十45° 十135” -45” -135" 9.5.4载波和时钟的获得 24kbit/s0-QPsK解调器能从连续和突发方式的发射中获得载波和时钟的同步 a)突发模式下;当c/N,=47.2dBHz时获得帧同步的可能性大于80%;当c/N,=48.6dBH2 时.获得帧同步的可能性大于98% 13
GB/T19491一2004 b)连续模式下:当接收中断后,能从随机的一段连续发射调制载波中重新获得载波和时钟的同步 9.5.5相位模糊度;船站用前向载波中的同步码解决接收到的0QPSK信号的模糊度 9.5.6FC解码;使用8值软判决维特解码法 9.5.7解密器;解密器框图见图11 9.6电话接收性能 9.6.1基带衰减频率响应如图13所示 60 50 30 10.0 3.0,+10 4.4 2.8,+4.4 2.6 1.2 1.2 3.2 4.0 ss3 频率/Hz 图13基带衰减/频率响应 9.6.2基带群延时失真如图14所示 9.6.3比特错误率 解密后测得的带加性白高斯噪声的比特错误率应满足下列要求 当C/N,=47.2dBHz,测量时间大于10s时,小于10的概率为98%; 当c/N,=48.6dBHz,测量时间大于1o00s时.小于10'的概率为80% 9.6.4接收帧同步器 当载波频率偏移为士925Hz,时钟频率误差为士3.5×10'时,帧同步器获得概率95%的帧同步所 需的时间是;在C/N,=47.2dBHa时,应小于20s;在C/N,一48,6dlBH2时,应小于5s 9.6.5噪声插人 船站应装有随机噪声发生器,在接收话音突发信号的间隙和信号衰碱期间,插人白噪声,噪声 发生器或插人机制可以结合在话音解码器里; l14
GB/T19491一2004 (0.钱,3600 3600十 (2.6,3600 I0.5,3600 2.8,3600 1800- 1.0,1800 0.6.1800 600- 1.0,600 2.6,600 2.6 d,6 2,8, 2.5 H3.0 0.5 .5 2.0 频率/Hz 图14基带群延迟失真 船站应能在前向电话信道中检测到结束码的出现,一旦检测到结束码,用白噪声代替话音解 码器的基带输出; -旦在地面站话音信道接收到干扰信号,应用噪声发生器的输出代替话音解码器的输出,使畅 丢失引起的噪声影响减至最小 在任何情况下,相关基带输出口接收测试电平点的总噪声电平为(一45士3)dBmo d -旦话音解码器的输出由噪声发生器代替,噪声插人过程应一直保持到船站重新获得帧同步; e -旦获得或重新获得同步,在电话输出接口应用话音解码器的输出代替噪声发生器 该过 f 程应在从第一个同步帧上获得的解码电话信号到达话音解码器输出口后尽快完成; 用噪声发生器代替话音解码器输出,不应产生噪声突发;反之亦然 g 10发射系统要求 10.1发射机性能 10.1.1功率输出监测 为了避免因船站EIRP控制系统的失效导致过大的EIRP使卫星转发器超负荷运行,船站应对发 射机的高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进行监测 船站应满足下列要求 监测系统尽量独立于控制船站EIRP的处理系统和硬件; 监测器从高功率放大器的输出获得射频输人 b c 功率监测器的上升时间小于0.2ms,平均时间小于10ms; d 一旦高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峰值超过规定值2dB以上,船站的发射机应立即失效,清除所有呼叫 10.1.2突发时长监测 为了避免申请、响应和TDMA信道被一些潜在的失败模式所阻塞,船站应对突发时长进行监测 船站应满足下列要求 15
GB/T19491一2004 监测系统包括计时器应独立于产生突发的系统和完成突发的硬件; a b)监测器从高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得到它的射频输人,从而确定任何超过标称EIRP4dBw的发 射的时长 如果发射的时长超过下列限值,船站的发射机将失效,清除所有呼叫; 突发时长极限 信道类别 标称时长 SESRQ 30.667ms 60ms SESsCA 60ms 30.667ms 60ms 30.667ms SESRR SESRP 60ms 30.667ms SEST 60ms 33.167ms d)监测器用来判别时长限值的信道类别信息来自船站的接续控制处理器,当信道类别改变时, 信道类别在呼叫建立过程中进行更新; 如果信道类别信息丢失,监测器假定突发时长极限为60ms 0.1.3发射机关闭时的电平 发射机在非工作状态下,船站天线在任何频率上的EIRP不超过下列值: 个连续单载波时为一22dBw 4kHz谱密度的混合寄生输出和噪声时为一60dBw bb 0.1.4发射机的调谐 船站发射机可以以10kH2为间隔在1626.5MHz一1646.5MHz内调谐 10.224kbit/s调制器性能 10.2.1船站发射的功率谱密度不应超过图15所示的包络 -1dB 3kz +10 +1dB,7AHHz 12dB,9.6k -10 -22dB.20kz -20 -22dB,15kH -30 -40dB,35kHH -40 -50dB,50NHz To-60dB, -50 100kz. -60 10 20 30 40 50 60 7o 频偏离/H2 图1524kbit/s发射载波频谱密度 l6
GB/T19491一2004 0.2.2能进行编码率分别为1/2和3/4的FEC编码和发射 0.2.3船站调制器输出端产生的相对相位与9.5.2规定的一致 0.2.4加密器框图如图11所示,顿同步码和独特字不进行加密 每帧和每次突发的开始,加密器的 初始矢量为6959n 0.2.524kbit/s发射机的调制滤波特性 标称滤波响应如图16所示 aa bb 群延时失真不超过图17所示的包络; 相对相位精度:I信道和Q信道载波以土士2°的精度直交 ce d)相对振幅精度;调制前1信道和Q信道载波的相对振幅差值不超过士0.1dB 10.3电传发射性能 10.3.1电传字符速度;平均有效电传字符率为每分钟397一403个字符 10.3.2发射周期;发射周期至少7.4个单元(标称值为7.5),结束部分至少占1.4个单元(1个单元为 20ms 10.3.3遇险电文发生器(对于第一类B船站;船站应装有能自动生成遇险电文的遇险电文发生器, 遇险电文发生器用于遇险等级的双工电传发射 如果允许遇险电文发生器进行实际发射的遇险试验, “遇险性质”应被设置为10,以便搜救协调中心辨别该发射为试验 10.3.4船站应能从与电传终端连接的键盘激发遇险电文发生器或建立遇险等级的呼叫 当船站正在 进行其他等级的呼叫时,遇险模式的激发将自动终止其他呼叫 10.4电话性能 10.4.1基带衰减频率响应如图13所示 10.4.2基带群延时失真如图14所示 10.4.3APC话音编码器原理框图见图18. 1.2 1.0 =0.4 a=0.6 0.8 a=0.6 G 0.6 a=0.4 0,4 H) 0." 0.0 0.0 0.2 0.4 0.6 0.8 .0 载波频率; 耐奎斯特频率 a为滚降系数,0,.6对应OQPSK信道,0.4对应BPSK信道 图16标称滤波响应 17
GB/T19491?2004 7kHHz2 0 20 12.5 ==-n ??AHz -10 -12.5 -20 -30 ?17???? ? ? ?? ? ? ?18APC?? l18
GB/T19491一2004 0.4.4电话送话器侧音参考当量应大于17dB 0.4.5回声抑制和稳定性要求 若船站提供二线电话接口,船站应满足下列要求 装置一个符合ITU-TG.161建议的半回声抑制器或等效设备即回声抵消器). b)船站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音频增益分配应与ITU-TG.437建议一致 当回声抑制器失效. 以及相关的二线输人/输出接口被误短路或断路时,由反射功率引起的话音编码器输人端的 话音电平应该比话音解码器输出端至少低7dB 0.4.6测试电平点的提供和使用 船站应在AC话音编码器前和APC话音解码器后提供标准化测试电平点,用作测量和核准电路 除 这些测试点应该方便船站安装,启用和维护时使用它们的相对电平应清楚地标示于设备上 调整 标准化测试电平点外,船站也可以提供其他测试点 测试点的位置,相对于0dBm0的相对电平dBr) 和绝对电平(dBm)应清楚地在船站手册里说明 1 接续控制 11.1信令信道 11.1.1船站对NCsC、,NCSA和NCRA信道的接收 11.1.1. NCsC,NCSA和NCRA信道格式相同,信道特性见6.3 船站应满足以下要求 船站空闲时应接收NCSsC信道的信息; a b 船站具有对8个洋区的主要NCsC信道NCsC(0)和替代NCSC信道NCSC(1)的永久存储功 能 主要和替代NCSC信道的编号由表3给出 船站应利用信令单元的CRC自动检测信息差错,凡不满足CRC检测的信息船站应视为无效 表3NCSC信道 洋区 NCSC(0) NCSC(1 2BFOH 30F8 2C18 3108n 2c1C 31ot" 2C08m 3100. 2BEon 3120m 2C20m 3128 2C24n 312Cm 2C28m 3130 11.1.1.2船站初始化记录 船站应保持和更新初始化记录 初始化记录含有的初始化参数有:来自用户输人的每个工作洋区 的备用地面站ID,在NCS故障时使用;来自用户输人的每个洋区的地面站ID,在船站作遇险等级接续 申请时使用 11.1.1.2.1双NCSC信道工作 每个洋区指配了两个NCSC信道,分别记为NCs(0)和NCS(1) 在某一洋区的任一时间仅由 NCSC信道在发射,两个NCSC信道的使用没有等级 若船站检测到工作的NCSC信道例如NCSs(o))长期中断(见11.1.1.3),船站应立即开始将接收 机调谐到另一个NCSC信道(相应的为NCS(1) 若在船站开始将接收机调谐到另一个NCsC信道 19
GB/T19491一2004 5,50s时间内取得帧同步,船站将这一NCSC信道认为是工作的NCsC信道;若在5.50s内不能取得 顿同步,则船站认为NCS故障,并按下面的11.1.1.2.2工作 11.1.1.2.2NCS故障和恢复 检测到NCS故障时,船站将接收机调谐到初始化记录中的备用地面站的CESA信道,并认为这个 CESA信道同时执行NCSC,NCSA和CEsA信道的功能 在下列情况之一发生时,船站应立即将接收 机调谐到工作的NCSC信道 接收到“NCS工作”的信息 aa 在连续接收CESA信道30s时间里没有接收到“NCS不工作”的信息 bb 检测到CESA信道长期中断见11.1.3.1) c 11 1 1.2.3船站使用NCSC信道作为初始化卫星捕获 11.1.1.3NCSC信道中断 TDM帧同步丢失130s以上,或接收机已开始调谐到NCsC信道、但在130s内仍未捕获,船站认 为NCSC信道发生长期中断 11.1.1.4NCsC信道信令信息 船站调谐到NCsC信道时 连续监视信道的所有时隙; a b 立即接受以下所列信令信息 呼叫通告(01m 布告板信令单元(oEn 布告板信令单元(oFn 布告板信令单元(10n) 布告板信令单元(1ln 选择拆线(l4 群呼识别码记录更新(16H 布告板信令单元(lBn 布告板信令单元(1Cn 呼叫通告(区域群呼)(ID 带地址)区域拆线(20n 11.1.2网络协调站分配信道(NCSA)和网络协调站的登记确认信道(NCRA NCsA和NCRA信道格式如图3所示 a NCSA和NcRA的信道特性同NCsC信道(见6.3). b NCSA和NCRA的信道编号由NcsC的布告板得到 C 11.1.2.1NCSA信道信令信息 船站调谐到NCSA信道时 连续监视信道的所有时隙 a 立即接受NCSA信道信令信息 b 呼叫失败指示(05n sCPC信道分配(o6 选择拆线(14m SCPC信道分配(区域群呼)(1Em (带地址)区域拆线(2on 11.1.2.2NCRA信道信令信息 船站调谐到NCRA信道时 20
GB/T19491一2004 连续监视信道的所有时隙 立即接受“登记确认(25n)”信令信息 b 11.1.3地面站信令信息 地面站发射的岸一船TDM载波: a)CEST信道用于电传通信和相关信令的发射: bb CESA信道用于“TDM/TDMA信道分配”信息的发射 11.1.3.1CESA信令信道信息 船站调谐到某一CESA信道时: 连续监视信道的所有时隙; aa 立即接受CESA信道信令信息 呼叫通告(01n 呼叫失败指示(05 SCPC信道分配(06H TDM/TDMA信道分配(07n 布告板信令单元(oEn 布告板信令单元(oF 布告板信令单元(10u 布告板信令单元(1ln STANDALONE状态(13n 选择拆线(l4H 群呼识别码记录更新(16n 布告板信令单元(1BH 布告板信令单元(1C 呼叫通告(区域群呼)(1D sCPC信道分配(区域群呼)(lE TDM信道分配(区域群呼)(IFn 带地址)区域拆线(20n 11.1.3.2CESsA信道中断 TDN倾同步丢失130s以上,或接收机已开始调谐到CESA信道,5.50.s内未获得赖同步,船站认 为CEsA信道发生长期中断 11.1.4船站随机接续信道(SESRQ.SEsCA和SESRR) 船站使用三种随机信道SESRQ.SEsCA和SEsRR 它们有相同的信道和射频特性,见7.3.1 船站使用的sEsRQ.sSEsCA和sEsRR信道为每祥区各2个(最大容量为海洋区各16个). 船站 可以使用的SESRQ,SEsCA和sESRR信道由NCsC的布告板信令单元(10,ll)给出 11.1.4.1船站接续申请信道(SESRQ 船站接续申请突发格式如图8所示,用来发射单一信令单元,以获得通信信道的分配和通信线路的 建立 通常等级的接续申请,若第一次申请尝试不成功,经随机延时后,船站将自动重复申请尝试; b)遇险等级的接续申请,不管第一次申请尝试是否成功,船站立即自动重复申请尝试 11.1.4.2申请突发发射要求 船站按图8格式和特性发射接续申请突发; aa b)用于初始接续申请突发的SESRQ信道,从可用的SESRQ中随机选取 需要重复接续申请突 发的SESRQ信道,同样应随机选取; 21
GB/T19491一2004 申请突发序列启动后,船站立即计算申请间延时随机因子(D). c d)申请突发序列启动后初始接续申请突发发射前,船站应保持将接收机调谐到对应的NCSA 信道; 初始或重复)接续申请突发真正发射前,船站应将发射机调谐到sESRQ信道, e 船站接收机调谐并获得TDM帆同步,发射机调谐并满足频率精度要求(见11.5.2)后才能真 正发射接续申请突发; 船站应能限定操作员或外围设备发起的接续申请突发启动的时间间隔 时间间隔不小于最 g 小申请序列启动间隔(见11.1.4.3); h)船站应能识别“初始”或“重复”突发; 接续申请突发在天线发射时应能在图19所示的定时界限内 2.0ms EIRPdBW E+2) E+1 (E-2> -22 参考时间 标称ERP E 图19SES突发定时 其中:T=(736/24)ms(最小值)例如30.667ms) T一T=(756/24)ms(最大值)(例如31.50ms) 接续申请突发前,船站应按11.4.1设置发射机的EIRP值; j 船站接受(来自操作员电话机的操作)“井”字符或(来自操作员电传设备的操作)“”字符后 到接续申请信息的发射间的延时不应超过1540ms 11.1.4.2.1通常等级sCPC呼叫的特别要求 通常等级接续申请突发的“成功”发射定义为发射后3.15s内,船站接收到“sCPC信道分配” a 信息或“呼叫失败指示”信息; b 如果初始申请突发不成功,船站应能随机选择一个SEsRQ信道,自动作重复申请突发发射 开 始重复申请突发的时间应为开始上一次申请突发后的(3500+10D)ms,其中D(见11.1.4.2e)) 为063(含63)的随机正整数; 若重复申请突发未成功,船站立即开始返回到空闲状态 若在接续申请突发发射后3.15s内,接收到“呼叫失败指示”信息船站应认为接续申请突发 成功,但应立即开始返回到空闲状态; 若在初始接续申请突发发射前,接收机表明丢失TDM帧同步,l1.1.4.2f)将阻止初始接续申 22
GB/T19491一2004 请突发的发射 在这种情况下,船站应认为初始接续申请突发的发射不成功,而应开始进行重 复突发发射的处理 通常等级T/M呼叫的特别要求 11.1.4.2.2 通常等级接续申请突发的“成功”发射定义为发射后1.60s内船站接收到“TDM/TDMIA信道 a 分配”信息或“呼叫失败指示”信息 b 如果初始申请突发不成功,船站应能随机选择一个SESRQ信道,自动作重复申请突发发射 开始重复申请突发的时间应为开始上一次申请突发后的(2000+1oD)ms,其中D为063 含63)的随机正整数 若重复申请突发仍未成功,船站应立即开始返回到空闲状态 若在接续申请突发发射后1.60s内船站接收到“呼叫失败指示”信息,船站应认为接续申请突 发发射成功,但应立即开始返回到空闲状态; 若在初始接续申请突发发射之前,接收机表明丢失TDM同步,船站应阻止初始接续申请突 发的发射 在这种情况下,船站应认为初始突发发射不成功,而应开始进行重复突发发射的 处理 11.1.4.2.3遇险等级电话呼叫的特别要求 a -对遇险等级接续申请突发的“成功”发射定义为发射后15.00s内船站接收到“sCPC信道分 配”信息或“呼叫失败指示”信息; b 如果遇险等级申请突发不成功,船站应随机选择一个SESRQ信道,自动重复申请突发发射 开始重复申请突发的时间应为开始上一次申请突发后的(1000十10D)ms,其中D为063 含63)的随机正整数 一对接续申请突发发射不成功,船站应立即开始返回到空闲状态; 若 c 若在一对接续申请突发发射后15.00s内船站接收到“呼叫失败指示”信息,船站应认为接续 d 申请突发发射成功,但应立即开始返回到空闲状态 对于遇险等级电话接续申请突发发射,若在操作人员选择遇险等级15、内,即使没有输人 “#”字符,船站应认为已输人该字符并立即进行接续申请处理 11.1.4.2.4遇险等级电传呼叫的特别要求 -对遇险等级接续申请突发的“成功”发射定义为发射后10.80s内船站接收到“TDM/TD a MA信道分配”信息或“呼叫失败指示”信息 如果遇险等级申请突发不成功船站应随机选择一个SESRQ信道.自动重复申请突发发射 b 开始重复申请突发的时间应为开始上一次申请突发后的(1000十10D)ms,其中D为063 含63)的随机正整数 -对接续申请突发发射不成功,船站应将接收机调谐到备用地面站的CEsA信道 发射后 若 25.00、内如果没有接收到“TDM/TDMA信道分配”信息,船站应立即开始返回到空闲状态 d 在进行上面c)的处理时船站应不再接受任何的申请序列 若在一对接续申请突发发射后10.80s内船站接收到“呼叫失败指示”信息,船站应认为接续 申请突发发射成功,但应立即开始返回到空闲状态 11.1.4.3最小申请序列启动间隔(MRSIn) 允许用户启动申请序列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定义为最小申请序列启动间隔,它的取值为 MRs1=(R十16)s 其中:R为申请序列间隔随机因子,为0~2:Rt(含2'R十)随机正整数 RRI为申请序列间隔随机指数,由NCSC布告板信令单元(1CH)给出 遇险等级呼叫的MRS船站应取16s 23
GB/T19491一2004 11.1.4.4操作员选择的申请信息输入 除遇险测试外,下面接续申请信息数据可以由船站的操作员选择输人: 地面站ID 等级(日常、安全、紧急、,遇险 业务种类(16kbit/s电话;9.6kbit/s电话;电传;传真等取决于船站的通信能力 业务性质(双工 陆地网络ID 遇险测试旗标(测试/实际发射 11.1.4.5默认的申请信息输入 操作员未作选择的项,船站应以默认值作为申请信息输人 地面站ID 等级(日常 业务种类(16kbit/s电话 业务性质双工 陆地网络ID(0Ou 遇险测试旗标(实际遇险,并取信道参数为01n 11.1.4.6单工呼叫确认信息发射 SEsCA信道由船站用来发送对单工呼叫的确认信息,SEsCA信道使用与接续申请突发相同的 格式 船站发射的单工呼叫确认信道特性与SESRQ相同 a b 用于初始单工呼叫确认突发的SEsCA信道从可用的SEsCA中随机选取,作重复单工呼叫确 认突发的SEsCA信道也从可用的SESCA中随机选取 单工呼叫确认发射启动后,船站立即计算申请间延时随机因子D; d 在整个单工呼叫确认发射过程,船站应将接收机调谐在NCSC信道; 任何初始或重复)单工呼叫确认真正发射前,船站应将发射机调谐到SEsCA信道并满足频 率精度要求; 船站应能识别“初始”或“重复”突发; 接续申请突发在天线发射时,应能在图19所示的定时界限内 g 其中:T:=(736/24)mms(最小值)例如30.667ms T,=(756/24)nms(最大值)(例如31.50ms) h)接续申请突发前,船站应按11.4.1设置发射机的EIRP值 单工呼叫确认信息发射定时 初始突发发射后,船站随机选择一个SEsCA信道,并自动进行重复发射 实际开始重复突发 a 发送时间为初始突发后的(2o00+1oD)ms,其中D为0~63(含63)随机正整数; b)若在初始突发之前船站接收机表明失去TDM帧同步,突发发射应停止,并处理重复突发发射 重复突发发射后,船站开始返回到空闲状态 发送后到船站开始返回之间的延时不超过 250ms 11.1.4.7启用申请 船站处于“启用申请”模式时,应遵循正常的接续申请处理并要求 船站用“启用申请”(2l)信息代替通常的“接续申请”(03n)信息; a bb 船站将MRS取为默认值,即16s; 启用申请信息的“业务性质”“业务种类”和“信道参数”应取双工16kbit/s电话业务(分别为 c On,01和01n 24
GB/T19491一2004 11.1.4.8洋区登记信息发射 SESRR信道用于船站的“洋区登记”信息的发射 a 船站发射的洋区登记信息突发的信道特性与SESRQ相同 b 用于初始或重复“洋区登记”信息突发的SESRR信道应从可用的SESRR信道中随机选择 洋区登记信息发射启动后,船站即应计算申请间延时随机因子D, d 初始洋区登记信息突发发射前,船站应将接收机调谐到NCRA信道; 初始或重复涕区登记信息突发发射前,船站应将发射机调谐到sESRR信道; 接收机调谐并获得TDM帧同步,发射机调谐并满足频率精度要求(11.2.2f))后,才能真正发 射洋区登记突发; 船站应能识别“初始”突发或“重发”突发; g h)祥区登记信息突发在天线发射时,应能在图19所示的定时界限内: 其中:T,=(736/24)ms(最小值)(例如30.667ms) T =(756/24)ms(最大值)例如31.50 ms 洋区登记信息突发前,船站应按11.4.1设置发射机的EIRP值 11.1.4.8.1登记信息发射定时 “洋区登记”信息突发“成功”发射定义为发射后1.60s内接收到“登记确认”信息 aa 若初始发射不成功,船站应随机选取另一个可用的SEsRR信道自动作重复突发发射,两次 b 发射间的间隔为(2000+10D)ms,其中D为063含63)随机正整数; 若重复突发发射仍不成功,船站将自动开始返回空闲状态 若初始突发发射前,接收机表明失去TDM帧同步,船站将终止初始突发发射,并认为初始突 发发射不成功而进行重复突发发射的处理; 接收到“登记确认”信息,船站开始返回到空闲状态 船站接收到“登记确认”信息与返回到空 闲状态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超过250m1s 11.1.4.8.2登记信息发射延时 每开始一次登记信息发射处理,船站应计算一个新的RMTD RMTD是l00ms的倍数,范围为 16R(含R)的随机正整数,R的取值为66或3000 每一次开始登记信息发射处理,船站应等待RMTD时间 a b)RMTD结束到天线发射登记信息的延时不超过250ms 11.1.5sSEsRP信道 11.1.5.1SESsRP信道特性 船站的响应突发用来发送单一信令单元,格式如图8所示 响应信道TDMA的同步方案如图20所示 信道和射频特性与SEsRR信道相同 SESRP 11.1.5.2船站的要求 a 船站发送单一TDMA响应突发,响应突发含有“响应”信息或“呼叫失败指示”信息 b 响应突发仅在接收到一个有效的“呼叫通告”信息后才发射 有效“呼叫通告”应是一个双工 呼叫,且发往地址是本船站的独特前向ID; 发射响应突发前应检查船站装备的终端是否能提供"呼叫通告"中涉及的通信业务船站评估为 不能接受该呼叫时,发射的响应突发中含有“呼叫失败指示”信息;船站评估为可以接受该呼叫 时,在发射的响应突发中设置接受响应的终端ID; SESRP信道号码和突发时隙选择按图20自动执行 25
GB/T19491?2004 E 8o 8" % Sm ? 8 [? ue -mW S ? ? " - 8 ? 8 8 ? 衰 8 ? 8 8 8 ? 8 26
GB/T19491一2004 11.1.5.3响应突发同步 TDMA响应突发定时应同步于接受的NCsC信道TDM帧中的帧比特,如图20所示; a b)响应突发定时的基准时间定义为接收的TDM帧比特到达天线的瞬间,该TDM赖是在含有 “呼叫通告”信息帧后的第二帧,如图20所示; 响应突发第一比特开始发射时间为基准时间后(10.0十32N)ms,其中N为突发的编号;0,1. 2.3 7 TDMA突发在天线发射时应落在图19所示的定时界限内,对第N号突发: T=(234/24十32N)ms T=(246/24十32N)ms T=(736/24)ms T=(990/24十32N)ms 响应突发发射前,船站按11.4.1设置发射机的EIRP值 e 11.1.5.4船站在没有捕获或失去TDM帧同步将不发射响应突发 11.1.6子带信令信道 11.1.6.1sCPC通信信道的子带信令格式如图6所示 11.1.6.2在调谐于sCPC信道(CESV,CESD或CESH)时,船站应满足以下子带信令要求: 船站应连续处理并严格按接收到信令信息的顺序执行; aa b 在船站发起的sCPC呼叫建立时,船站应使用子带发射业务地址和加密矢量信息 在SCPC呼叫清除时,船站应使用子带发送sCPC信道释放信息 c 对于SCPC业务,在“加密矢量确认”信息接收、接收或发射首次“连接”信息之间的时间里,船 d 站应使用子带连续发送“返回载波识别”信息 11.1.7I帧同步 整个TDM比特丢失;所接收的TDM帧比特中有多于5个比特不同于正确的比特; a 部分TDM帧比特丢失;所接收的TDM帧比特中有多于3个比特不同于正确的比特 bb TDM帧丢失:在连续接收的两个TDM帧的比特中出现整个TDM帧比特丢失; ce d)TDM同步捕获(或重新捕获);接收的两个连续TDM帧的比特中,第一个比特未出现部 分TDM帧比特丢失;第二个帧比特未出现整个TDM帧比特丢失 11.2信道调谐 11.2.1接收机调谐 船站空闲时应调谐NCSC信道;若船站援收机被要求调谐到信道编号1770n一3Bo以外的信道 接收机应重新调谐到NCsC信道 11.2.1.1对岸发起的双工sCPC呼叫接收机的调谐 a 船站发射“响应”信息后1.5s内将接收机调谐到NCsA信道,并达到帧同步 b 船站由NCSA信道接收到有效的SCPC信道分配信息,立即开始将接收机调谐到分配的 sCPC信道并达到帧同步 船站接收机调谐到分配的SCPC信道并达到帧同步所需的时间约 sCPC颤内的子带信令单元 642ms,以使船站能正确接收地面站发射的第二个S 船站在发射“响应”信息后3.20s内未接收到sCPC信道分配,应开始重新调谐到NCcsc 信道 11.2.1.2对岸发起的双工DM/ID1A呼叫接收机的调谐 船站发送“响应”信息后1.5s内完成接收机对CESA的调谐并达到帧同步 a 船站在CESA信道接收到有效的“TDM/TDMA信道分配”,1.5s内完成对分配的TDM信 b 道的调谐并达到帧同步; 船站在发射“响应”信息后4.25s内没有接收到有效的分配,应立即开始将接收机重新调谐到 27

水上移动业务通信规则总则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水上移动业务通信规则总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水上移动业务通信规则总则的编号:GB/T19490-2004。水上移动业务通信规则总则共有9页,发布于2004-12-01
转基因产品检测通用要求和定义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转基因产品检测通用要求和定义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转基因产品检测通用要求和定义的编号:GB/T19495.1-2004。转基因产品检测通用要求和定义共有12页,发布于2004-04-212004-04-2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