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6428-1996

粉尘云最小着火能量测定方法

Determinationoftheminimumignitionenergyofdustcloud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粉尘云最小着火能量测定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粉尘云最小着火能量测定方法的编号:GB/T16428-1996。粉尘云最小着火能量测定方法共有9页,发布于1997-04-011997-04-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D09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实施日期1997-04-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9页
  • 文件大小534.60KB

粉尘云最小着火能量测定方法


国家标准 GB/T16428一1996 粉尘云最小着火能量测定方法 Determinationoftheminimumignition energyofdustcoud 1996-06-04发布 1997-04-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 发布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 GB/T16428一1996 粉尘云最小着火能量测定方法 Determinationoftheminimumignition ofdustcloud energy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悬浮在空气中的可燃粉尘(以下简称粉尘云)最小着火能量的测定系统、测定步骤和 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依赖空气中的氧维持其氧化反应的可燃粉尘 本标准不适用于炸药或具有爆炸性质的物质 2 术语 gnition 2.1最小着火能量 minimum energy 能够点燃粉尘并维持燃烧的最小火花能量 2.2火花放电sparkdischarge 在两个不同电位导体之间的瞬间放电 23着火igaution 在测定过程中,如出现下述现象之一,则认为着火: 在密闭的试验罐内,用电火花做点火源时,测得的压力上升值至少为0.2×10Pa b 在开口的试验管内,火焰离开火花位置传播至少为60 mm 2.4着火延迟时间ignitiondelaytime 开始喷尘与出现火花放电之间的间隔时间 试样 制备用的试样状态应与实际相一致 试样的粒度应与现场可能存在的最细的粉尘相同或更细 对比试验时,试样的制备应采用同一方法,以确保试样的颗粒分布和水分含量一致 在不了解粉尘粒度时,应采用粒度小于75m的试样进行试验 测定系统 4.1电火花发生系统 电火花发生系统可采用附录A所列的几种形式,所有的这些系统都应具有下述特性 放电回路的电感12mH 当使用这个值来评价静电的危险性时,放电回路的电感应不超过 25AHH: 放电回路的电阻;应不超过5n: b 电极材料;不锈钢、黄铜,紫铜或鹤 c. 电极直径和形状;2.0士0.5mm,电极尖端呈半球状;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06-04批准 1997-04-01实施
GB/T16428一1996 电极间距;>6mm; 储能电容器;低电感类,并能承受反复的脉冲电流 电极排列形成的电容量;应尽可能小 h 电极之间的绝缘阻值,应足够高,以防止漏电 4.2试验装置 采用20L球形爆炸试验装置和哈特曼管(Hartmanntube) 其他的装置如能满是本标准5.3条的 要求,也可使用 4.2.1哈特曼管(Hartmanntube 该装置结构见图1.其容积为12L,装置上部为石英玻璃管,便于观察粉尘的着火悄况 扩散器为 伞状形,用以扩散粉尘 图1哈特曼管 1一石英玻璃臂;2一点火电极;3-扩散器;4一铜套; 一底座;6一点火电极接头座;7一储气罐 5- 42220L球形爆炸试验装置 读装冒结构见围2 爆炸罐承压能力为3.0MPa 爆炸罐壁外装有控起用水套,下都安有粉尘扩散 器,通过管路和电碰阀与储尘罐相连通,储尘罐容积为0.6L.,承压能力为2.5MP爆炸罐上安有压力 传感器,传感器与记录仪相连
GB/T16428一1996 图220L球形爆炸试验装置 1排气口;2一点火源;3--扩散器;4-压力传感器; 5一 -压力表;6一储尘罐 测定步骤 5.1电火花能量的计算 试验用粉尘应在常温、常压下,均匀地喷入悬浮于试验装置内,并用电容电火花点火 电容电火花的能量值用式(1)计算 E=0.5C.U 电火花能量,J; 式中 E C 电容量,F U 充电电容器的电压,V 当火花能量大于100mj时,可采用式(2)计算 E=()U(6)dr 式中:I(: 放电时,实际测得的电火花电流,A; U(e)放电时,实际测得的电火花电压,V 注:电火花能量计算的详细说明见附录A 5.2粉尘云最小着火能量的测定 首先在给定的粉尘浓度条件下,用一个能可靠点燃粉尘云的能量值的电火花开始,然后改变粉尘浓 度、着火延迟时间和喷尘压力,并通过调节电容器电容和(或)电容器上充电电压,逐次减半降低火花能 量值,直到连续20次试验均未出现着火为止 注,当使用20L球形试验装置时,着火延迟时间应为120ms. 粉尘云最小着火能量Emm介于E(连续20次试验均未出现着火的最大能量值)和E,(连续20次试 验均出现着火的最小能量值)之间,即
1996 GB/T16428 E GB/T16428一1996 附 录 A 电火花发生系统 参考件) A1概述 第A2.A3.At.A了相AG章叙述的是在本标难中可果用的几种电火花发生系统 在使用较大的试 验容器时,皮果用适当的精施,以防止边壁效应 在进行能屉计算时,应采用放电回路的总电容值和敢电时的电压值 A23-电极辅助火花触发系统 图A1是试验装置布置方式 图A1 辅助电极;2E火花隙电极;3一辅助电路;4控制装置;5-电磁阀 -储器罐;7充电装置;8截流阀;9电容器10-充电电阻;l1一电感 该系搅的王爱组成部分是个了电极火花脱 其中主火花隙的两电校直轻为32mm,长度超过 am以上的而分直轻战怎mn 辅助电极的自由糊向丰火花默糊斜,其倾料段长度是2D 该 mnm 条统不仅用于上蹦开口的听特曼管thr ,也可用于其他试验装置 iartmanntube 电容器9(容量为20一1000p)通过一个充电装置7进行充电 充电装置回路串有一个充电电肚 0,将允电电谎限制到1mA.粉尘云的着火试脸由控制装置4完成 .其步骤是;由控制装置4打开电数 阀5.使粉尘喷入试验装附,形成粉尘云,同隔预先确定的时间后,触发辅助火花,从而使电容器放电,形 成主火花,提供试验用点火源
GB/T16428-1996 辅助电路的能量不得超过主放电电路能量的10% 电极移动触发系统 A3 图A2是试验装置的布置方式 当当 图A2 螺旋千分尺;2-固定座;3-电极;4-哈特曼瞥;5-聚四氟乙婚 绝缘件;6一双作用气动活塞;7一电容器;8-电压表;9一高压发生器" 10-时间继电器;1l1--储气罐 两电极通过聚四氟乙烯固定座安置于顶端开口的哈特曼管中.两个固定座都钻有小孔,电极可以移 动 其中一电极(接地)与测量用的螺能千分尺的测杆相连 该千分尺固定在哈特曼管上 另一电极(接 高压)与一个熊杆相连 该推杆受双作用气动活塞(活塞直径为3弱mm,操作压力800k内)控制,工作行 程为10mm,通过一聚四城乙希绝缘件与电极相连 高压电极与电容量为28Pp一3的电容器相 迷 当高压发生嚣从电容器电路中断开后,由电-气动装假捡制有一定气压的储气罐,释放压缩空气,使 粉尘扩散形成粉尘云,延迟一定时间(由时间控制器设定)后,将高压电极推到规定位置,使电容器放电 产生电火花 A4电压增加(涓流充电电路)触发系统 图A3是该试脸装置的布置方式
GB/T16428一1996 lmH 图A3 一试验装置;2一直流电源;3一去耦电阻 高的直流电压使电容器的电位缓慢升高,直至产生火花.重复相同的操作可得到一系列相等的能量 值 电路中有一个阻值为1010'Q的限流电阻 电容器的电压是用电压表来测量的,与该电压表串联 一个阻值为10'~10'Q的去耦电阻 通过调节电容器电容和放电电压,可得到能量值超过1.0mJ的电 火花 试验时,首先应确定所需的火花能量值 选择一合适值的电容器,调节电压(在10一30kV之间调 节)和电极间距,直到在电极处产生按0.5Ur(C为电极处于高电压时放电回路的总电容,该电容可用 交流电桥测得;U为产生火花时的电压值)计算所需能量值的电火花,接着将高电压电极接地,并把一定 量的粉尘试样装入喷尘杯中 然后将直流电源接入电路中 当电极间刚产生火花时,将粉尘试样用压缩 空气喷入试验装置,形成粉尘云 这时,观察是否出现着火,并观察火焰的传播情况 通常,第一次试验都是用较高的火花能斌(如500mJ)来进行的 如果出现着火,然后逐步地降低火 花能量再进行试验,直至没有出现着火为止 A5 辅助火花杜发的双电极系统 图A4是试验装置的布置方式
GB/T16428一1996 图A4 1一火花隙;2电容器;3一开关;4-变压器;5-主电容器 本电路不能用于无电感的试验 由于电容器的容量在40PF以下可调(以10的倍数调节),电压在 1000V以下也可调(一般到400~500V为最低值),所以火花能量可调范围较宽 火花放电在预定的 时刻由触发电路激发完成.在触发电路中,包括有电容器2,开关3和变压器4的初级线圈 当开关闭合 时,在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中,感应产生峰值约为15kV的高电压脉神击穿火花隙1,从而使主电容器5 放电,产生电火花 试验表明,这种触发方式难于产生低于2~5m的电火花 通过测量放电时火花隙处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和电压,便可获得所需火花能量值 二极管的作用是使 ? 1 放电仅能单向进行 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自感量应为! 2mH A6方形波火花发生系统 该系统的电容器容量较大,一般由几个大电容器或数十个小电容通过串,并联方式组成 电容器充 电电压最高为1500V 在放电回路中串有可调电阻 该系统的特点是;放电电流和放电电压在整个放 电过程中呈方形波,使其在整个放电时间内,电火花的强度保持不变,从而避免放电过程的无功火花产 生,使所洲数据更椎确 通过调节充电电压,可调电眼以及放电特续时间,可方便调节电火花的能斌值 该系统的技术特征为;敢电火花持续时间调节范围为a.99990ms,火花能量调节范围为0.25一2.0x 10'mJ,可调电阻范围为0- 990Q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起草和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朝远,田仁曲,张引合,苑洪溯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精度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精度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精度的编号:GB/T16445-1996。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精度共有11页,发布于1996-12-011996-12-01实施
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测定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测定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测定方法的编号:GB/T16429-1996。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测定方法共有7页,发布于1997-04-011997-04-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