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2413-2008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Technicalguidelinesfor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ofseawatermulti-purposeutilizationengineering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海水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海水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编号:GB/T22413-2008。海水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共有44页,发布于2009-05-012009-05-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Z04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13.020.30;07.060
  • 实施日期2009-05-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44页
  • 文件大小1.20M

以图片形式预览海水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国家标准 GB/T22413一2008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Ieehnicalgutdelinesftorenvirommentalimpaetassessmentofseawater mmulti-purp0seutilizationengineering 2008-10-20发布 2009-05-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2413一2008 目 次 前言 引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总则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与工作阶段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内容与范围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 其他内容的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编合评价 措施和建议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 海洋水动力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资料收集与使用 现状调查与评价 5.4环境影响预测 环境影响评价 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 资料收集与使用 现状调查与评价 6. 环境影响预测 环境影响评价 海洋水质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资料收集与使用 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影响预测 7.5环境影响评价 海洋沉积物环境影响评价 8.1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8 资料收集与使用 8. 3 1 现状调查与评价 18 8.4环境影响预测
GB/T22413一2008 19 8.5环境影响评价 19 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9 9.1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19 9.2资料收集与使用 19 9.3现状调查与评价 21 9.4环境影响预测 9.5环境影响评价 2 21 9.6生态的保护恢复及替代方案 22 9.7经济损益分析 23 附录A规范性附录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格式与内容 21 附录B规范性附录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格式与内容 ++++ 38 附录C规范性附录)潮流数值模拟法
GB/T22413一2008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伟斌、刘娜、韩庚辰、徐学仁,赵仕兰 业
GB/T22413一2008 引 言 为贯彻《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海域 使用管理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和《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 例》,控制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对海洋环境的损害,维护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指导海水综合利用工 程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制定本标准
GB/T22413一2008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主要内容、,工作程序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管辖海域内从事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工作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097海水水质标准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T12763.1海洋调查规范第1部分:总则 GB/T12763.2海洋调查规范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 GB/T12763.3 海洋调查规范第3部分:海洋气象观测 第4部分;海水化学要素调查 GB 12763 海洋调查规范第5部分海祥声,光要素调查 GB" 12763 第6部分;海祥生物调查 GB 12763 GB 12763 海洋调查规范第7部分;海洋调查资料交换 第8部分;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 GB 12763.8 海洋调查规范第9部分;海洋生态调查指南 GB/T12763.9 海洋调查规范第10部分;海底地形地貌调查 GB 12763.l0 GB/T14914 海洋监测规范第1部分:总则 GB17378.1 GB17378.2海洋监测规范第2部分;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 GB17378.3海洋监测规范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GB17378 第4部分;海水分析 GB17378.5海洋监测规范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 GB17378.6海祥监测规范第6部分;生物体分析 GB17378.7海洋监测规范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 GB/T17108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则 GB18421海洋生物质量 GB18486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 GB18668海洋沉积物质量 (GB/T19485一2004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UJ/T2.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2 HJ/T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T2.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GB/T22413一2008 HJ/T2.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T1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 术语和定义 GB/T19485一2004确立的海湾、河口、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海洋生态环境亚敏感区、 海洋生态环境非敏感区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 eawatermultipurpose utilizationengineering 将海水水体作为资源以各种方式进行有效利用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 注;本标准中海水综合利用工程主要指海水淡化工程、海水冷却工程、海水脱硫工程、大生活用海水工程、海水化学 资源利用工程以及其他一切利用海水水体资源的工程,不包括盐田制盐和海水养殖工程 海水淡化工程 eawaterdesalinatonengineering 将海水经脱盐处理转化为渎水的海水利用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 海水冷却工程 seawatercoolingengineering 以海水作为冷却工艺用水的海水利用工程,包括海水直流冷却和海水循环冷却的新建、扩建、改建 工程 3 海水脱硫工程 seawaterdesulfurizationengineering 利用天然海水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海水利用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 大生活用海水工程 domestieseawaterengineering 将海水作为生活杂用水的海水直接利用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 3. 6 seawaterchemicalresourceutilization 海水化学资源利用工程 engineering 从海水中提取各种化学元素(化学品)及其深加工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 总则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与工作阶段 4.1.1评价工作程序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在项目的立项或可行性研究阶段,委托具有工程建设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开展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组织编制海水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报 告书 4.1.2评价工作阶段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见图1)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研究有关环境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划,研究与建 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有关的其他文件;开展建设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搜集历史资料,开展现场踏勘;筛 选出主要环境影响要素、环境敏感区、环境敏感目标和主要环境保护对象,确定主要环境影响评价要素、 评价因子及评价内容;确定主要污染物质的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等级和建设项目 的评价等级;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编制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进行详细的工程分析;按照已明确的环境影响评价 内容、评价范围和重点评价项目,组织开展环境现状调查;依据环境质量要求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
GB/T22413一2008 标,分析所获数据、资料,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环境影响评价;并对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及环 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第三阶段为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组织开展公众参与调查;依据环境质量 现状调查和预测分析结果,按照环境质量要求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 评价结论;给出建设项目的选址和环境影响是否可行的明确结论;给出环境保护的建议和措施;编制海 水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建设单位提供已批准的建设项目建议书或相应文件 第 研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建设项目的其他文件 阶 2,确定建设项目各单项环境评价内容和范围 3,辩选重点评价内容 段 确定特殊污染物质的评价项目 5. 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和综合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6. 根据建设项目工程特点编制工作方案 第 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进行单项环境影响预渊 阶 进行单项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预测综合分析和评价 段 环境保护措施的经济技术论证及环 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第 建设项目环独影明综合评价与可行性结论 1, 抛出环境保护的建议和措施 编制海水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阶 段 图1海水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流程图 4.2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内容与范围 4.2.1评价内容 依照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的具体类型及其对海洋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评价内容包括海洋水动力、海洋水质、海洋沉积物、海洋生态及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等 4.2.2评价范围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应按照本标准第5章至第9章的具体要求确定各单项评价内容的评价 范围 建设项目的总评价范围应覆盖各单项评价范围
GB/T22413一2008 4.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4.3.1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等级,依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工程规模和所在区域的环 境特征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划,将各单项评价内容和综合评价划分为1级、2级、3级三个评 价等级 属1级、2级和3级评价等级的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应按照评价工作程序的要求,编报海 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对于单项评价工作等级均低于3级的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只需填写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 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对于建设项目中个别评价工作等级低于3级的单项影响评价,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简单的叙述,分 析或不做叙述、分析 4.3.2评价工作等级的判定 海洋水动力、海洋水质、海洋沉积物、海洋生态的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级别以及综合环境影响评价 级别,依据工程类型、,工程规模,工程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按照表1判定 同一建设项目中包含多个工 程类型时,应分别判定,并以对海洋环境产生最大影响的工程类型为评价等级判定标准 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的影响评价等级按表2判定 4.3.3评价工作等级的调整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较为特殊或对环境质量有特殊要求时,经海洋行 政主管部门审核后,各单项评价内容的评价等级可作适当调整,调整幅度应为一个等级 4.4环境影响评价标准 应采用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97、GB18421、GB18668、GB3838、 GB11607)作为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也可采用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作为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采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中的某项(某要素)质量指标不一致时,应以要求最严格的指 标为准 采用国际标准及其他参考标准时,应明确所采用的标准名称,类别和标准值 4.5其他内容的环境影响评价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涉及放射性、冷污染、热污染、大气、噪声,“珍贵”景观等内容的环境影 响评价时,应按照GB/T12763.2,GB/T12763.5、HJ/T2.12.4等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进行调查与 评价 4.6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应在各单项内容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形成 编制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时,应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形成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结论;编制建 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时,可直接在表中形成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的结论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综合分析海洋水动力,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海洋水质,海洋沉积物,海 洋生态和其他内容的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环境影响综合评价范围应覆盖各单项评价范围 综合评价应 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级和2级评价项目应做到;综合评价内容齐全,应包括建设项目导致的评价海域各环境要素 的变化、特征与影响的结论,分析评价和预测方法科学合理,评价和预测范围覆盖全部敏感目 标,综合评价结论明晰; b)3级和3级以下评价项目可适当简化综合评价内容;
GB/T22413一2008 综合评价中应阐明建设项目各单项评价内容的环境影响范围和程度的定量或定性结论, 应给出建设项目各单项评价内容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应给出建设项目在各个阶段能否 满足环境质量要求的评价结论,应给出建设项目的规模和选址是否满足环境保护法规政 策的评价结论 综合评价结论中应就建设项目运行过程中的环境监测实施方案、环境保护管理措施和环境防 护与恢复措施等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如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含各单项评价内容)表明该项目会对海洋水动力,海祥地形地貌 与冲淤、,海水水质、海洋沉积物、海洋生态和其他评价内容产生严重影响,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目标的要求 时,应给出明确评价结论,应建议该建设项目进行重新设计或重新选址 重新设计或重新选址后的建设项目的海祥环境影响评价应重新进行 表1海洋水动力、海洋水质、海洋沉积物和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判据 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工程 工程所在海域和 综合环境影 工程规模 海洋 海洋 海洋 海洋 类型 生态环境类型 响评价等级 水动力 水质 沉积物 生态 海湾、河口海域或生态环境敏感区 日排放量大于 近岸海域或亚生态环境敏感区 20000m/d 其他海域或非生态环境敏感区 海湾,河口海域或生态环境敏感区 日排放量 20000m/d 近岸海域或亚生态环境敏感区 水 10000m'/d 其他海域或非生态环境敏感区 谈 海湾、河口海域或生态环境敏感区 日排放量 10000m'/d 近岸海域或亚生态环境敏感区 程 5000m/d 其他海域或非生态环境敏感区 海湾、河口海域或生态环境敏感区 日排放量小于 近岸海域或亚生态环境敏感区 5000m/d 其他海域或非生态环境敏感区 海湾、河口海域或生态环境敏感区 日排放量大于 近岸海域或亚生态环境敏感区 1000000m'/d 其他海域或非生态环境敏感区 海湾、河口海域或生态环境敏感区 日排放量 海 000000m'/d~近岸海域或亚生态环境敏感区 水 400000nm/d 其他海域或非生态环境敏感区 冷 却 海湾,河口海域或生态环境敏感区 日排放量 工 400000m/d~ 近岸海域或亚生态环境敏感区 程 l00000m'/d 其他海域或非生态环境敏感区 海湾、河口海域或生态环境敏感区 日排放量小于 近岸海域或亚生态环境敏感区 100000m'/d 其他海域或非生态环境敏感区
GB/T22413一2008 表1(续 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工程 工程所在海域和 综合环境影 工程规伙 海洋 海洋 海洋 海洋 类型 响评价等级 生态环境类型 水动力 水质 沉积物 生态 海湾、河口海域或生态环境敏感区 日排放量大于 近岸海域或亚生态环境敏感区 1000000m/d 其他海域或非生态环境敏感区 海 海湾、河口海域或生态环境敏感区 水 日排放量 脱 近岸海域或亚生态环境敏感区 000000m/d 确 500000m'/d 其他海域或非生态环境敏感区 程 海湾、河口海域或生态环境敏感区 日排放量小于 近岸海域或亚生态环境敏感区 500000m'/d 其他海域或非生态环境敏感区 海湾.河口海域或生态环境敏感区 日排放量大于 近岸海域或亚生态环境敏感区 5000m/d 大 其他海域或非生态环境敏感区 生 海湾、河口海域或生态环境敏感区 活 日排放量 用 近岸海域或亚生态环境敏感区 5000m/d" 海 1000m'/d 其他海域或非生态环境敏感区 海湾、河口海域或生态环境敏感区 日排放量小于 近岸海域或亚生态环境敏感区 1000m'/d 其他海域或非生态环境敏感区 海湾、河口海域或生态环境敏感区 日排放量大于 海 近岸海域或亚生态环境敏感区 300000m m/d 水 其他海域或非生态环境敏感区 化 学 海湾、河口海域或生态环境敏感区 日排放量 资 300000m'/d~ 近岸海域或亚生态环境敏感区 激 100000m/d 其他海域或非生态环境敏感区 用 海湾河口海域或生态环境敏感区 r 日排放量小于 近岸海域或亚生态环境敏感区 程 100000m/d 其他海域或非生态环境敏感区
GB/T22413一2008 表1(续 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工程 工程所在海域和 综合环境影 工程规伙 海洋 海洋 海洋 海洋 响评价等级 类型 生态环境类型 水质沉积物 水动力 生态 海湾河口海域或生态环境敏感区 日排放量大于 近岸海域或亚生态环境敏感区 20000m'/d 其 其他海域或非生态环境敏感区 他 海湾、河口海域或生态环境敏感区 日排放量 海 20000m/d 近岸海域或亚生态环境敏感区 水 10000m/d 其他海域或非生态环境敏感区 综 海湾、河口海域或生态环境敏感区 日排放量 10000m/d- 近岸海域或亚生态环境敏感区 用 5000m'/d 其他海域或非生态环境敏感区 工 海湾、河口海域或生态环境敏感区 程 日排放量小于 近岸海域或亚生态环境敏感区 5000m'/d 其他海域或非生态环境敏感区 表示评价等级低于3级 注: 表2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影响评价等级判据 工 评价等级 程类型 面积50hm以上的围海、填海等工程,严重改变海岸线、滩涂、海床自然性状和产生较严重冲刷、淤积的 工程项目 面积50hm20hm的围海、填海等工程,严重改变岸线、滩涂、海床自然性状和产生冲刷、淤积的工程 项目 面积20hm=一10hm的围海,填海等工程,改变海岸线、,滩涂,海床自然性状和产生较轻微冲刷、淤积的 工程项目 4 措施和建议 应详细分析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和污染与非污染环境防治措施 应有专门的章节评价环境保护措 施、污染物处置措施,环境保护或环境恢复方案能否满足环境质量要求并给出评价结论 应根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结果,提出项目建设阶段、生产阶段的污染与非污染环境防治措施和建 议,提出的防治措施和建议应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4.8海水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总体要求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全面、准确地反映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部工作 文字应简洁,资 料数据应来鄙请楚.准确论点明确,利于同读和审查;必要的原始数据和计算过程可编人附录,参考文 献按其发表的时间次序由近至远列出目录 评价内容较多的报告书,其重点评价项目可另编分项报告 书,主要技术问题可另编专题技术报告 4.8.2海水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格式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格式(包括章节条目)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GB/T22413一2008 4.8.3海水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 4.8.3.1总论 总论应全面、概要地反映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任务的由来和评价目的,报告书 编制依据,评价所采用的法规与技术标准,环境质量标准与要求,环境敏感目标与环境保护目标和控制 目标,环境影响要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原则和方法,评价的范围与评价重点,评价工作等级,主要评价 方法等 4.8.3.2工程概况 应详细阐明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的名称,地点,地理位置应附平面图,建设规模与投资规 模(扩建项目应说明原有规模、总体布置(应附平面图,包括附属工程);占用海域面积,涉及的沿海陆域 面积,占用海岸线和滩涂等情况;利用海水的方式和工程类型,取、排海水海域的海洋功能区类型;工程 建设方案,生产工艺及水平,取水量及排水量,运行成本;工程施工方案、工程量及建设周期;生产物流特 点与工艺流程,原(辅)材料、燃料及其储运等概况 4.8.3.3工程分析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见表3 4.8.3.4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现状 应详细阐明和分析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及其周围海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现 状 主要包括 海岸线、滩涂与海域的地质、地形,地貌状况.海域的水动力情况,区域的气候与气象状况,自然 a 保护区、自然景观和自然地理状况,重要的政治文化设施状况,人群健康状况等 b 现有城市(或城镇)规模,行政区划及人口,现有工矿企业和生活居住区的分布状况.人口密 度,交通运输状况及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等状况 海祥自然资鄙(主要包括渔业资源.油气资源.矿产资腺.景观资课.湿地朋滩涂资源、野生生物 资源等)现状和各种海祥资源环境开发利用类型和程度;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主要包括海洋水动力环境现状,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现状,海域水环境现 状,海域沉积物质量现状,海洋生物分布现状等; 明确所在区域内及周边的环境敏感区现状与分布,明确环境敏感目标和主要保护对象的类型 现状与分布; 海域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环境保护规划,海洋经济开发利用的内容、,类型和程度,海域开发使用 现状,现有海洋工程和设施的分布状况等 表3海水综合利用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主要内容 建设项目类型 工程分析主要内容 生产工艺流程(附工艺流程图),取、排海水量及方式,产污环节和各种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 增量),排放去向和排放方式,废物《料)的治理,回收和利用措施以及工程运行与污染物排放间 的关系,核算各阶段的污染源强,列出污染要素清单,重点分析盐度的变化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方 海水淡化工程 式,影响范围和可能产生的结果,分析,筛选出建设项目施工,生产等各阶段的环境影响要素和 评价因子,筛选出主要环境影响要素、环境敏感区、敏感目标和主要环境保护对象,确定主要环 境影响评价因子 内容和方法等 艺流程(附工艺流程图),取、排海水量及方式,产污环节和各种污染 产生量、排放量 的 生产 、排放去向和排放方式,废物(料)的治理、回收和利用措施以及工程运行与污染物排放间 的关系,核算各阶段的污染源强,列出污染要素清单,重点 点分析温度的变 化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海水冷却工程 式、影响范围和可能产生的结果,分析、筛选出建设项目施工、生产等各阶段的环境影响要素和 评价因子,筛选出主要环境影响要素、环境敏感区、敏感目标和主要环境保护对象,确定主要环 境影响评价因子,给出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内容和方法等
GB/T22413一2008 表3(续 建设项目类型 工程分析主要内容 生产工艺流程附工艺流程图,取、排海水量及方式,产污环节和各种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 增量)排放去向和排放方式,废物(料)的治理、 、回收和利用措施以及 工程运行与污染物排放间 的关系,核算各阶段的污染源强,列出污染要素清单,重点分析硫酸根、酸碱度的变化对海洋生 海水脱碗工程 物的影响方式、影响范围和可能产生的结果,分析、筛选出建设项目施工、生产等各阶段的环境 影响要素和评价因子,筛选出主要环境影响要素,环境敏感区,敏感目标和主要环境保护对象 确定主要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给出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内容和方法等 生产工艺流程(附工艺流程图. ,产污环节和各种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 ,取、排海水量及方式, 增量,排放去向和排放方式,废物(料)的治理、回收和利用措施以及工程运行与污染物排放间 的关系,核算各阶段的污染源强,列出污染要素清单,重点分析细菌、病原体等对海洋生物的影 大生活用海水 响方式、影响范围和可能产生的结果,分析、筛选出建设项目施工、生产等各阶段的环境影响要 工程 要素、环境敏感区、敏感目标和主要环境保护对象,确定主 要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给出环境影响评 评价的范围、内容和方法等 生产工艺流程附工艺流程图,取,排海水量及方式,产污环节和各种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 增量)、排放去向和排放方式,废物(料)的治理、回收和利用措施以及工程运行与污染物排放间 海水化学资源 分析各提取工艺中添加药剂对海祥生 核算各 的关系, 阶段的污染源强,列出污染要素清单,重点 利用工程 物的影响方式、影响范围和可能产生的结果,分析、筛选出建设项目施工、生产等各阶段的环境 敏感目标和主要环境保护对象 ,筛选出主要环境影响要素、环竟做区 确定主要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给出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内容和方法等 生产工艺流程附工艺流程图),取、排海水量及方式,产污环节和各种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 增量 ,排放去向和排放方式,废物(料)的治理、回收和利用措施以及工程运行与污染物排放间 其他海水综合 的关系,核算各阶段的污染源强,列出污染要素清单,重点分析污染物的变化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利用工程 方式、影响范围和可能产生的结果,分析、筛选出建设项目施工、生产等各阶段的环境影响要素 和评价因子,筛选出主要环境影响要素、环境敏感区、敏感目标和主要环境保护对象,确定主要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给出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内容和方法等 4.8.3.5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详细阐明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周围海域及环境敏感区的海祥环境质量现状的调 查方法,调查项目,调查范围,站位布设、调查时间、调查频率和调查结果 详细分析与阐明各单项评价内容的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范围,评价要素、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结 果和结论等 给出各环境敏感区的功能方位、距建设项目的距离,详细叙述环境敏感区与重点保护目标(例如渔 业资源区、海水养殖区或珍稀濒危物种分布区等)的调查内容、评价范围、评价要素、评价标准、评价方 法、环境质量现状的评价结果和结论等 详细阐明环境质量现状的评价结论 4.8.3.6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应详细阐明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各单项评价内容(包括海洋水动力环境、海洋地形地貌与冲 淤,海洋水环境海洋沉积环境,海洋生态等)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方法(包括边界条件、初始条件、 计算域、计算参数等计算条件的选取及简化,有关参数的估值方法等),给出预测范围、预测因子(要索)、 预测时段、预测结果和评价结论,重点包括 详细阐明重点评价要素的环境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 详细阐明建设项目各阶段中各预测因子(要素)对环境的影响内容、影响范围、影响程度 -详细阐明建设项目各阶段中污染与非污染预测要素(因子)对环境的影响内容、影响范围与影
GB/T22413一2008 响程度 详细给出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 4.8.3.7环境事故风险分析与评价 有环境事故风险的建设项目,应进行环境事故风险评价,制定环境事故风险评价实施方案,明确以 下内容: 提出环境事故风险分析内容和方法的要求,包括对建设项目各阶段环境事故发生概率的分析 a 要求,对自身和非自身环境事故叠加的风险概率的分析要求,对发生各类环境事故时各种污染 物排放规模与源强的分析要求,对污染物迁移扩散路径与范围的预测要求,对可能造成的各类 环境影响和潜在影响的分析要求等; b)明确环境事故影响预测的结果,包括预测范围、主要预测因素、污染物扩散浓度、面积、污染物 影响时间等时空要素; 明确环境事故造成的环境损害程度、生物量减少及经济损失; 提出环境事故处置程序与方案,包括应急设施和器材,配置地点、机动性能、通信联络、应急组 D 织,应急反应程序、各阶段拟采取的防范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性等 4.8.3.8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在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区域和海域,应详细阐明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和生 产阶段的污染物排海方式和排海总量,阐明环境质量控制要求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预测、分析和控制方 法,给出应受控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纳污混合区时空分布,给出应控制的污染物质和污染物排放削减方 式和方法的建议,给出受控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措施和方法,明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和建议 4.8.3.9清洁生产与污染防治对策 应针对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包括污染与非污染环境影响)特点和环境影响分析 评价结果,详细分析建设项目各阶段的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防治对策及措施,主要包括清洁生产的目的 与要求,清洁生产的工艺与流程清洁生产的控制与管理;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的原则,环境保护的目 标、对象,环境保护防治对策及措施的详细内容;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具体措施和方案的科学性、先进性 及技术、经济可行性等 4.8.3.10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刚明环境经济损益的分析方法,详细分析环境保护设施和环境保护投资(包括环保设施、管理和监 测机构的建设及运行费用等),给出环境保护设施投资和运行费用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估算环境直接、 间接经济损益;详细分析评价环保措施的经济可行性、合理性等;给出环境经济损益的分析与评价结论 4.8.3.11公众参与 应采用便于公众知悉的方式,向公众公开有关海水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制定公众参 与实施方案,闸明公众参与的调查目的,调查范围,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和调查形式,详细列出对单位团 体及个人的调查范围,调查表格设计、调查样本数量及回收率,给出被调查对象的分类方法及调查结果, 刚明调查结果的分析方法和分析结论 4.8.3.12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阐明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包括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内容、任务,环 境管理机构设置,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设施及人员配置等;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与预测结果,阐明环境监 测计划,明确环境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监测频率等;详细评价建设项目拟采取的环境保护管理和环境监 测计划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提出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建议 4.8.3.13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结论及对策建议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结论及对策建议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结论; -建设项目各阶段各单项评价内容的环境质量现状的综合分析与评价结论; 10
GB/T22413一2008 -建设项目各阶段各单项评价内容的环境影响预测的综合分析与评价结论 -建设项目污染与非污染环境影响的综合分析与评价结论; -建设项目的区域环境影响、社会经济环境影响的综合分析与评价结论 -明确给出建设项目是否符合海祥环境保护规划和海祥功能区划的结论 -明确给出在实行海祥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海域,建设项目是否符合总量控制目标的评 价结论 -明确给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结论 -明确给出建设项目的选址是否可行和环境影响是否控制在环境质量目标要求之内的结论 提出具体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建议 -阐明环境监测计划,明确环境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监测频率等; -详细评价建设项目拟采取的环境保护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提出环境管理 与环境监测建议 4.8.3.14环境影响报告书附件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的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附件应满足附录A的要求 4.9海水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 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低于3级的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应由建设 单位委托有资质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编制和填报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简 要的海洋水动力,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海祥水质,海洋沉积物,海洋生态和其他内容的环境影响分析、 预测与评价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内容和编制格式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 海洋水动力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根据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所在海域的环境特征、工程规模及工程特点,海洋水动力环境影响 评价等级划分为1级、2级和3级 依据表1的评价等级判据,确定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的海洋水动力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5.2资料收集与使用 应收集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尽可能长时间的历史监测调查资料和最新图件 图件应标明等深线周 边海域、主要岛屿、港口、航道,海岸线和海上建筑物等内容,应涵盖评价范围和调查范围,并能容易地识 别工程项目所在位置 收集的资料应包括:水温、盐度、潮流(流向、流速)、波浪、潮位、气象要素(气压、气温、降水、湿度、风 速、风向,灾害性天气)等 冰区还应包括冰量、冰型、冰表面特征、冰状,最大浮冰块水平尺度、浮冰密集 度,冰期,冰范围、冰脊等项目的海冰要素资料 引用历史资料时必须注明来源和产生时间,并按GB17378.2和GB/T12763.7中海洋调查资料处 理的方法和要求处理后方可使用 现状调查与评价 55 3 55 3.1调查评价范围 评价建设项目的水动力环境调查和评价范围,应符合 垂向(垂直于工程所在海区中心点潮流主流向)距离:一般不小于5km,3km和2km; a b)纵向(潮流主流向)距离;1级和2级评价项目不小于一个潮周期内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 平距离的2倍,3级评价项目不小于一个潮周期内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 1级评价项目应进行水动力环境现场调查; d)2级评价项目在三年内的历史资料不能详尽全面地表明评价海域水动力环境现状时,应开展 1l
GB/T22413一2008 现场调查 3级评价项目在现有历史资料不能详尽全面地表明评价海域水动力环境现状时,应开展现场 调查; f 评价范围应大于现场调查范围,历史监测调查资料范围应大于评价范围; 当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有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自然保护区时,调查评价范围应适当扩大,将生态 g 环境敏感区和自然保护区涵盖其中,以满足评价和预测敏感区和自然保护区所受影响的需要, h)调查与评价范围应以平面图方式表示,并给出控制点坐标 5.3.2 调查内容与方法 调查内容视工程情况应包括水温、盐度、水深,潮流(流向,流速,波浪、潮位、悬浮物、气压、气温、降 水,湿度、风速、风向,灾害性天气等项目 冰区还应包括海冰冰量、冰型冰表面特征、冰状,最大浮冰块 水平尺度、浮冰密集度、冰期、冰范围,冰脊等项目的调查 调查方法应按照GB/T12763.1,GB/T12763.2,GB/T12763.3和GB/T14914等的要求执行 5.3.3调查断面和站位布设 根据随机均匀、重点代表的站位布设原则,调查断面和站位的布设应基本均匀分布于整个评价海域 或区域,同时应重点考虑有代表性的位置 沿主潮流方向布设的断面,1级评价项目应不少于3条,每 条断面应不少于2个站位;2级评价应不少于2条,每条断面应不少于2个站位;3级评价可适当减少调 查断面和站位 5.3.4资料分析与整理 监测调查资料的分析与整理应满足GB/T12763,2和GB17378.2中的要求 5.3.5环境现状评价 应详细分析和评价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所在海域的海洋水动力环境现状,详细、全面地阐述 海洋水文、气象要素的分布与变化特征 主要应包括各季节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平面分布、垂直断面分 布及周日变化;潮汐性质及类型;潮流,余流性质及类型,涨、落潮流和余流的最大值及方向,涨、落潮流 和余流历时,涨、落潮流和余流随潮位(涨、落潮)变化的运动规律及旋转方向;最大风速、最小风速、平均 风速及变化规律,主导风向、风速、频率及典型日平均风速等,并附以图表说明 5.4环境影响预测 5.4.1基本要求 应重点预测潮流和余流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与变化包括涨、落潮流和余流的最大值及方向,涨、 落潮流和余流历时,涨、落潮流和余流随潮位涨、落潮)变化的运动规律及旋转方向等 应预测建设项 目施工阶段和生产阶段水动力环境的变化可能对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海洋水环境、,海洋生态等的影响 内容、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 5. 4.2预测方法 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海洋水动力环境影响预测 a)模型实验法,包括数值模拟法和物理模型实验法;可根据建设项目条件和需要任意选择一种或 两种方法 潮流数值模拟法的具体要求见附录C D 近似估算法,适用于评价等级较低的影响预测项目 5.5环境影响评价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海洋水动力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结果应符合以下要求: a)评价建设项目导致的评价海域水文环境要素的变化与特征; 根据建设项目引起的流场,水位场、波浪场等变化情况,结合泥沙冲淤、污染物浓度时空变化 b 等预测结果,评价和给出项目建设对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海洋水质、海洋生态等可能产生的 环境影响范围、影响程度的定量或定性结论; 12
GB/T22413一2008 给出建设项目对海洋水动力环境影响的评价结论,给出建设项目是否满足预期的水动力环境 要求的结论 应根据海洋水动力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提出水动力环境的保护措施和建议 若评价结果表明建设 项目对海洋水动力环境产生较大影响时,应提出修改建设方案或重新选址等建议 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6 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影响评价等级划分为1级、2级和3级 依据表2的评价等级判据,确定海水 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的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影响评价等级 6.2资料收集与使用 应详尽收集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和海域的地形地貌与冲淤资料 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资料主要包括 地形地貌现状;海岸线、海床、滩涂、潮间带和海岸带地形地貌资料,各种海岸类型地形地貌的 特征及分布范围资料,地面沉降和海岸线、海床、滩涂,海岸等蚀淤资料 海祥地质现状;地质类型、沉积类型与构造,硫化物、有机质、附着生物等资料 b 引用历史资料时必须注明来源和产生时间,并按GB17378.2和GB/T12763.7中海洋调查资料处 理的方法和要求处理后方可使用 6.3现状调查与评价 6.3.1调查评价范围 调查范围应与水动力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保持一致,同时应满足建设项目评价范围的要求 调查与评价范围应以平面图方式表示,并给出控制点坐标 6.3.2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应包括工程海域和区域的地形地貌与冲淤特征 1级和2级评价项目应开展海洋地形地 貌与冲淤现状调查,包括海祥地形地貌,海岸线、海床、滩涂、海岸等蚀淤,海底沉积环境和腐蚀环境等环 境现状调查 3级评价项目以收集历史和现状资料为主,辅以必要的现状调查 6.3.3调查方法 海祥地形地貌与冲淤现状的调查方法应按照GB/T12763.8和GB/T12763.10中的调查要求执 行;腐蚀环境调查方法应按照GB17378.4的要求执行 6.3.4调查断面和站位布设 布设的调查断面和站位应基本均匀分布并覆盖于整个评价海域或区域 海域调查断面方向大体上 应与海岸垂直,海岸调查断面方向大体上应与海岸平行,在预计建设项目主要影响范围和对环境产生主 要影响的区域应设调查主断面,在其两侧设辅助断面 1级评价应不少于3条调查断面,每条断面应不 少于2个站位;2级评价应不少于2条断面,每条断面应不少于2个站位;3级评价可适当减少调查 站位 6.3.5调查时段 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要素的调查一般不受年度丰、枯水期的限制,可与海洋水动力,海水水质,海洋 沉积物、海祥生态等评价内容的调查时段一并考虑 6.3.6现状评价 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现状分析与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重点分析与评价建设项目所在海域的海岸、滩涂、海床等地形地貌的现状 a b)重点分析与评价建设项目所在海域的冲刷与淤积的现状; 13
GB/T22413一2008 铺设海底管线的建设项目应增加对海洋腐蚀环境的分析与评价 环境影响预测 6. 预测建设项目对海岸、滩涂、海床等地形地貌的可能改变,并分析评价其产生的影响和程度 预测方法可采用模拟实验法包括数值模拟和模型实验)和近似估算法 1级评价应重点对评价海域的形态变化包括海岸,滩涂,海床等地形地貌),评价海域的冲刷与淤 积,泥沙运移与变化趋势等的范围和影响程度进行预测评价 6.5环境影响评价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影响评价内容和结果应符合以下要求 a)评价建设项目导致的评价海域工程地质环境要素的变化特征; b)根据建设项目引起的海岸线、滩涂、海床等地形地貌变化和泥沙冲淤,运移与变化趋势等预测 结果,结合海祥水动力、污染物浓度时空变化等预测结果,评价该建设项目对海域地形地貌、海 岸线、滩涂,海床等稳定性和冲刷或淤积的影响; 给出建设项目对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影响的评价结论,给出建设项目是否满足预期的地形地 貌与冲淤影响要求的结论和对影响程度的定量或定性结论 应根据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影响评价结果,提出地形地貌与冲淤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 若评价 结果表明建设项目对海岸、滩涂,海床等的地形地貌与冲淤产生较大影响时,应提出修改建设方案或重 新选址等建议 海洋水质环境影响评价 7.1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海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为1级、2级和3级 依据表1的评价等级判据,确定海水综合利用 工程建设项目的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7.2资料收集与使用 应尽量利用调查区内已有的近三年内的水质监测数据资料 监测数据资料应由长期从事与海洋调 查和监测相关的业务工作,具有完备的海上调查、监测或测量等设备,通过国家级计量认证或合格 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组织的CNAs实验室认可的单位提供 引用历史资料时必须注明来源和产生时间.并按GB17378.2和GB/T12763.7中海洋调查资料处 理的方法和要求处理后方可使用 7.3现状调查与评价 7.3.1调查评价范围 海洋水环境现状的调查评价范围,应与水动力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保持一致,应能覆盖建设项目的评 价区域及周边环境影响所及区域,并能充分满足环境影响评价与预测的要求 调查评价范围应以平面图方式表示,并给出控制点坐标 7.3.2调查方法 海洋水环境的现状调查和监测应按照GB17378.3中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和GB/T12763.4及 GB17378.4中海水化学要素观测与分析的有关要求执行 7.3.3调查内容 水质调查参数包括两类;一类是常规水质参数,另一类是建设项目特征水质参数 常规水质参数应 根据建设项目所处海域的环境特征,建设项目的工程规模、工程特点,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环境影响要素 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结果进行选择 特征水质参数则根据建设项目的排污特征、海域功能及评价等级 选定 表4列出不同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类型的水质调查参数,可根据建设项目具体要求适当 增减 14
GB/T22413一2008 表4水质调查参数表 建设项目类型 常规水质调查参数 特征水质调查参数 pH、悬浮物、BOD、cOD.DO、硝酸盐水温、盐度、溶解性总固体(TDS),游离 海水谈化工程 氮、亚硝酸盐氮、氨氮、活性磷酸盐,重氯,总叙、多环芳姬,多氯联苯、有机氯 金属等 农药等 pH,盐度、悬浮物、BOD,COD,DO、重 海水冷却工程 水温、游离氯、总叙等 金属等 HH,水盖、盐度.悬浮物,以D..coD 海水脱硫工程 sO,总硫、酸度、碱度等 D(O,重金属等 浊度、色、臭、味、表面活性剂、大肠菌 pH,悬浮物,I!以oD,coD,D0,硝酸盐 大生活用海水工程 群,粪大肠菌群,病原体、游离氯、总 氮,亚硝酸盐氮、氨氮、活性磷酸盐邻 氧等 pH,水温,悬浮物、BoD,coD,DG硝 海水化学资源利用工程 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活性磷酸盐度、游离氯、总氯等 盐,重金属等 H.水温.盐度.悬浮物.D.cD.O.确般盐氮、亚稍酸盐氮、皱氮、活性碎股 其他海水综合利用工程 盐、重金属等 7.3. 调查断面和站位布设 1级评价一般应设4~6个断面,2级评价一般应设3一4个断面,3级评价一般应设23个断面, 每个断面应设置3~8个测站 断面方向大体上应与主潮流方向或海岸垂直,在主要污染源或排污口附 近应设主断面,在主断面外侧设辅助断面;调查项目的站位布设尽可能一致 1级和2级水环境评价项目的调查站位布设应满足环境评价数学模型计算的需要,除设置调查断 面和站位外,评价海域内主要排污口应设站位;同时,应设置较为均匀分布的覆盖整个评价海域的水质 调查监测站位,站位数量以能反映评价海域内污染物浓度分布的趋势为宜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在不同海域的海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调查范围和站位布设应满足表5 的要求 表5水质调查范围和最少调查站位数量 调查范围 最少调查站位数量/个 评价等级 调查区直径/km 调查面积/km 海湾及沿岸海域 近岸海域 其他海域 8~15 80~150 15 12 l0 10 5~10 50~100 46 30一60 7.3.5调查时段 应根据当地的水动力特征并考虑环境特征,依照表6确定河口,海湾、沿岸海域、近岸海域和其他海 域的水环境现状的调查时段 当河口和海湾海域的调查区域面源污染严重,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时,应尽量进行丰水期调查或 收集丰水期有关监测资料 15
GB/T22413一2008 表6各类海域在不同评价等级时水质调查时段 海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海域类型 1级 2级 3级 应进行丰水期和枯水期的现场调 应进行全年各季度的现场调查;若 查;若时间不允许,至少应进行枯 河口、海湾海域时间不允许,至少应进行丰水期和 应进行一次现场调查 水期的大潮期和小潮期的现场 枯水期的现场调止 调查 应进行全年各季度的现场调查;若应进行丰水期和枯水期的现场调 时间不允许,至少应进行丰水期和查;若时间不允许,至少应进行枯 沿岸海域 应进行一次现场调查 枯水期的大潮期和小潮期的现场水期的大潮期和小潮期的现场 调查 调查 应进行全年各季度的现场调查;若应进行丰水期或枯水期的现场调 近岸海域 时间不允许,至少应进行丰水期的查;若时间不允许,至少应进行丰应进行一次现场调t 现场调查 水期的现场调查 应进行全年各季度的现场调查;若 其他海域 时间不允许,至少应进行一次现场至少应进行一次现场调在 应进行一次现场调在 调查 7.3.6 污水排放与总量控制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所排放的污染物浓度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486等) 在国家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的海域,建设项目排放的污染物质浓度和总量 应符合当地主要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指标,同时应符合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和海洋功能区划的环境质量 要求 7.3.7污染源现状调查与评价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位于海湾、河口、沿岸海域或生态环境敏感区,且为1级评价时,应开展 污染源现状调查与评价 污染源现状调查的范围、内容和评价方法等,可参照GB/T19485一2004中附 录E的要求 7.3.8环境现状评价 水环境现状评价宜采用主要污染物浓度梯度的平面图表示方式,并辅以文字分析、描述和数学表达 式 在文字分析与描述中,也可采用检出率和超标值等统计值,但应阐明调查站位的平面分布 评价标准应采用GB3097 有些内容国内尚无相应标准的,可参照国际和国外先进的相关标准进 行评价,同时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般采用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方法,即标准指数法 有特殊需要时,可采用多项水质参数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见H]/T2.1一2.3. 7.4环境影响预测 预测方法 预测方法可按下列内容选择 -模拟实验法,包括数值模拟法和物理模型实验法,,一般可采用海洋污染物输运扩散的数值模拟 方法; 近似估算法,适用于3级和3级以下评价项目 7.4.2预测项目和内容 预测项目和内容主要包括: 16
GB/T22413一2008 在施工及正常生产条件下,分别定量预测分析各评价因子在评价海域的浓度增加值及其分布; a b) 列出各评价因子预测浓度增加值与现状值的浓度叠加分布表(图); e)1级和2级评价应绘出叠加现状值和预测值后的各评价因子等浓度曲线及平面分布图 应考虑由建设项目引起的海岸形态、海底地形地貌的改变对评价因子在评价海域浓度分布时的 影响 7.4.3数值模拟 可采用二维浅海环境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和海洋污染物输运扩散方程的数值模拟方法等成熟的数 值模型和方法进行预测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预测时,应采用调查或最近监测的实测数据予以验证 7.5环境影响评价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海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结果应符合以下要求 a)评价建设项目导致的评价海域水环境要素的变化与特征; b 根据各评价因子的平面分布等值线说明其影响范围、位置和面积,同时说明主要影响因子和 超标要素 给出评价海域水环境影响的现状与评价结论 d)给出评价海域水环境影响预测的结果与评价结论 给出建设项目是否满足预期水环境质量要求的结论和对环境影响程度的定量或定性结论 e 应根据海洋水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提出水环境影响的保护措施和建议 若评价结果表明建设项目 对所在评价海域的海水水质产生较大影响,或不能满足环境质量要求时,应提出修改建设方案或重新选 址等建议 海洋沉积物环境影响评价 8.1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海洋沉积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为1级、2级和3级 依据表1的评价等级判据,确定海水综合利 用工程建设项目的沉积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资料收集与使用 2 8. 沉积环境质量现状应充分利用评价区域内或邻近区域已有的近十年内的调查监测数据资料 监测 数据资料应由长期从事与海洋调查和监测相关的业务工作,具有完备的海上调查、监测或测量等设备, 通过国家级计量认证或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组织的CNAS实验室认可的单位提供 引用历史资料时必须注明来源和产生时间,并按GB17378.2和GB/T12763.7中海崔调查资料处 理的方法和要求处理后方可使用 8.3现状调查与评价 8.3.1调查评价范围 依据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的评价等级设计环境现状的调查评价范围时,应将建设项目可能 影响海洋沉积物的区域包括在内,并能充分满足环境影响评价和预测的需求,一般情况下应与水动力环 境影响评价范围保持一致 调查与评价范围应以平面图方式表示,并给出控制点坐标 8.3.2调查内容 沉积物调查参数包括常规沉积物参数和特征沉积物参数 常规沉积物参数应根据建设项目所处海 域功能类别、环境特征,建设项目的工程规模,工程特点,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和评价 因子筛选结果进行选择 特征沉积物参数则根据建设项目的排污特征、海域功能及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和要求选定 表7列出不同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类型的沉积物调查参数,可根据建设项目具体 17
GB/T22413一2008 要求适当增减 表7沉积物调查参数表 建设项目类型 常规沉积物调查参数 特征沉积物调查参数 海水淡化工程 pH、有机碳等 温度、氯度等 pH,碗化物、有机碳,石油类,重金属等E,温度,氯度,电阻率等 海水冷却工程 海水脱硫工程 pH,硫化物、有机碳,重金属、石油类等E、温度、硫酸盐等 色、臭、氯度、总氮、总磷、大肠菌群、粪 大生活用海水工程 pH、有机碳、硫化物等 大肠菌群、病原体等 海水化学资源利用工程 pH,有机碳、硫化物、石油类,重金属等温度、氯度等 pH、E、温度、色、臭、总氮、总磷、有机碳,硫化物、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病原体、 其他海水综合利用工程 石油类,重金属等 8.3.3样品的采集、保存和分析方法 沉积物现状调查时样品的采集应遵照GB17378.3中表层样品的采集有关规定执行;样品的保存 与运输应遵照GB17378.3中的有关规定执行;样品的分析方法应遵照GB17378.5中的有关条文 执行 8.3.4调查断面与站位布设 3级评价项目的沉积环境调查站位布设应覆盖污染物排放后的达标范围,一般可设23个断面 每个断面设置2~3个测站 断面方向大体上应与主潮流方向或海岸垂直,在主要污染源或排污口附近 应设主断面 1级和2级评价项目的沉积环境调查断面设置可与海洋水环境现状调查相同,调查站位宜取水质 调查站位量的40%~60%,站位应均匀分布且覆盖整个评价海域,评价海域内的主要排污口应设有 站位 调查断面和调查站位的设置以能反映调查区域内各要素的浓度分布趋势为宜,最少调查站位数量 可参照本标准表5取用 8.3.5调查时段 沉积物调查可以与海洋水动力、海洋水质和海洋生态调查同步进行,一般进行一次现状调查 8.3.6数据处理、分析的质量控制 沉积物样品所得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应遵照GB17378.2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实验室内部质量控 制应遵照GB17378.2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8.3.7环境现状评价 评价参数应包括全部调查参数 评价标准应采用GB18668,同时应按GB/T17108中所对应的类别要求进行评价 沉积物质量现状评价应采用标准指数法,按评价参数逐项计算出指数值后,再根据指数值的大小评 价其污染水平 根据沉积物参数实测值,逐项绘制浓度等值线分布图,并评述调查海域的沉积物污染水平及其分布 状况,阐述该区域现存的主要沉积环境质量问题 8.4环境影响预测 8 4.1预测方法 采用的沉积环境质量影响预测方法应满足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 1级评价应尽量采用定量或半定 量预测方法,2级和3级评价可采用半定量或定性预测方法,3级以下评价可采用定性预测方法 8.4.2预测因子 应根据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结果,结合沉积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进行预测因子 18
GB/T22413一2008 参数)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为:预测因子的数目既要能说明问题而又不宜过多,所选取的预测因子应能 反映建设项目对沉积环境的影响状况. 8.4.3预测时段 应对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和生产阶段的沉积环境质量影响进行预测 8.4.4预测内容 沉积环境质量影响预测的内容应包括: 预测分析各预测因子的影响范围与程度,应着重预测和分析对敏感目标和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a 的影响程度 b)有污染物排放人海的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例如海水化学资源利用工程等),应重点预 测和分析对排污口混合排污区和周围海域沉积物质量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 8.4.5预测结果 1级和2级评价项目应给出预测因子的趋势性分布描述,阐述影响范围与程度 3级评价项目应定 性地阐述影响范围与程度 8.5环境影响评价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海洋沉积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和结果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D评价建设项目导致的评价海域沉积环境要素的变化与特征 根据各评价因子的平面分布预测情况说明其影响范围、位置和面积同时说明主要影响因子 b 和超标要素, 给出评价海域沉积环境影响的现状与评价结论; d)给出评价海域沉积环境影响预测的结果与评价结论 e给出建设项目是否满足预期的沉积环境质量要求的结论; 给出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程度的定量或定性结论 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9 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为1级、2级和3级 依据表1的评价等级判据,确定海水综合利 用工程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9.2资料收集与使用 应尽量收集评价范围及其邻近海域已有的近五年内的生态监测数据资料,包括海域生物种类和数 量、外源物种种类数量、渔业捕捞种类及产量、海水增养殖种类与面积、自然保护区类别与范围、珍稀濒 危海洋生物种类与数量等 用于生态现状评价和预测的数据资料应由长期从事与海洋调查和监测相关的业务工作,具有完备 的海上调查、监测或测量等设备,通过国家级计量认证或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组织的CNAs 实验室认可的单位提供 引用历史资料时必须注明来源和产生时间,并按GB17378.2和GB/T12763.7中海洋调查资料处 理的方法和要求处理后方可使用 渔业资源的调查一般可以收集资料为主 9 现状调查与评价 9.3.1调查评价范围 海洋生态的调查评价范围,主要依据评价区域与周边区域的生态完整性以及敏感生态目标的保护 需要确定 1级、2级和3级评价,以主要评价因子受影响方向的扩展距离确定调查和评价范围,一般情 况下应与水动力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保持一致 调查与评价范围应以平面图方式表示,并给出控制点坐标 19
GB/T22413一2008 9.3.2评价因子筛选 应依据对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现状和潜在生态问题的分析,以及对建设项目性质和区域生 态基本特征的分析,在环境影响评价准备工作阶段识别生态的关键问题,用列表法对主要海洋生态评价 因子进行初步筛选 在评价阶段,应进一步筛选并确认主要评价因子 9.3.3调查内容 海洋生态现状调查内容的选择应根据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态特征,建设项目 的工程规模、工程特点,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和要求等 表8列出不同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类型的 生物调查参数,可根据建设项目具体要求适当增减 3级及3级以下评价项目应以收集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所在海域近五年内的生物数据资料 为主,资料不足时进行补充调查 表8生物调查参数表 建设项目类型 生物调查参数 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游泳动物、颗粒有机物(OM)、经 海水淡化工程 济与珍稀动物卵子和幼体等种类与数量,重要经济生物中重金属及石油妊的富集等 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游泳动物、污损生物、经济与珍稀 海水冷却工程 动物卵子和幼体等种类与数量,重要经济生物中重金属及石油妊的富集等 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游泳动物、污损生物、颗粒有机物 海水脱硫工程 (oM,经济与珍稀动物卵子和幼体等种类与数量、重要经济生物中重金属及石油姬的 富集等 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游泳动物、污损生物、颗粒有机物 大生活用海水工程 (POoM,病毒,细菌(包括粪大肠杆菌、异养细菌、弧菌等、经济与珍稀动物卵子和幼体等 种类与数量等 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游泳动物、经济与珍稀动物卵子和 海水化学资鄙利用工程 幼体等种类与数量,重要经济生物中重金属及石油经的富集等 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游泳动物、颗粒有机物(POM,病 其他海水综合利用工程 毒、细菌包括粪大肠杆菌,异养细菌,弧菌等、经济与珍稀动物卵子和幼体等种类与数 量,重要经济生物中重金属及石袖姬的富集等 g.3.4调查方法 6 海洋生态的现状调查和监测方法,应按照GB/T12763.6,GB/T12763.9和GB17378. GB17378.7中海洋生态调查和监测的有关要求执行 9 3. 5 调查断面和站位 布设的调查断面和站位应均匀分布和覆盖整个调查评价海域和区域,生态敏感区应适当增加断面 和站位数量;调查断面方向大体上应与海岸垂直,在影响主方向应设主断面 各级评价项目调查断面的 布设数量应与水质调查相同,调查站位数量应不低于水质调查站位的40%,最少调查站位数量可参照 本标准表5取用 9.3.6调查时段 海洋生物的调查时间应选择在主要调查对象的成熟期 1级和2级评价项目一般应在春、秋两季分别进行调查,有特殊物种及特殊要求时可适当调整调查 次数 调查时间与水动力,水质和沉积物调查同步,但处于非生物成熟期时,应尽量收集主要调查对象的 生物成熟期的历史资料给予补充 20
GB/T22413一2008 9.3.7生态现状评价 应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海洋生态现状进行评价 评价的内容包括: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海洋生态 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海洋生物生产能力是否受到损害或潜在损害;海洋生物资源的特征及其对干扰的承 受能力;生境破坏,珍稀濒危动植物损害,海祥经济生物产卵场破坏或损害、生物多样性减少,外来生物 危害等重大海洋生态问题 海洋生态现状评价方法按照H/T19采用图形叠置法、生态机理分析法、类比法、列表清单法、质 量指标法、景观生态学法、系统分析法、生产力评价法、数学评价方法等 在现状评价基础上可以采用生态机理或类比法对重要生态因子进行再确认,也可以借助数学方法 进行要素的重要性分析 得到的再确认评价因子应参与预测过程 9.4环境影响预测 应对建设项目建设阶段和生产阶段的影响分别做出预测,预测的内容包括;建设项目施工活动使海 洋生境变化的定量程度,以及由于此种变化导致生态因子的变化而使自然生物资源受到影响的范围、程 度和时间;建设项目生产运行改变的生态区域空间格局和水体利用的影响状况,以及由此而影响的海洋 生物资源的范围、程度和时间,生产阶段的预测时段应不少于五年 预测的重点为分析海岸线变化、海 底地形变化、栖息地变化、海床(滩涂)冲刷与淤积、污染物排放等对海洋动物产卵场、索饵场和育幼生长 区的影响,对珍稀濒危动植物、底栖动植物、浮游生物、水产养殖、渔业捕捞、生态群落与结构等产生的 影响 区域生态影响的预测内容应包括;建设项目所产生的各种干扰对评价区域内的生物是否带来某些 新的变化,是否使某些生态问题严重化,是否使生物发生时间与空间的变更,是否使某些原来存在的生 态问题向有利的方向发展等 1级评价项目要对所有重要评价因子进行单项预测,还要对区域性全方位的影响进行预测;2级评 价项目要对所有重要评价因子进行单项预测;3级及3级以下评价项目要对关键评价因子(如珍稀濒危 物种,海洋经济生物等)进行预测 对海洋生态影响的预测分析和定性描述可采用类比分析、生态机理分析、景观生态学等方法,可建 立或选用数学模型进行定量预测 9.5环境影响评价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海洋生态影响评价内容和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a)评价建设项目导致的评价海域生态要素的变化与特征; b) 根据各评价因子的定量或定性结果说明其影响范围、位置和面积,同时说明主要影响因子和 超标要素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评价是否会产生重大生态问题,评价海域生态功能、稳定性和承受干扰能力 等关键生态问题; d)给出评价海域生态影响的现状与评价结论 给出评价海域生态影响预测的结果与评价结论 f 给出建设项目是否满足预期的生态保护要求的结论; g)给出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程度的定量或定性结论 若评价结果表明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对所在评价海域的海洋生态产生较大影响,或不能满 足环境质量要求时,应提出修改建设方案或重新选址等建议 9.6生态的保护,恢复及替代方案 9.6.1原则与要求 应根据海洋生态现状评价和预测结果,结合区域的资源特征和环境特征,按照资源的可承载能力. 论证项目的合理性,对建设开发方案提出必要的修正,使海洋生态得到可持续发展 针对生态的短期不 利影响、长期不利影响、潜在不利影响和复合影响,制定具体的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与监测方案 21
GB/T22413一2008 海洋生态的保护、恢复与替代方案应遵循以下原则 -凡涉及珍稀濒危物种和敏感生态因子发生不可逆影响时,必须提出可靠的生态保护措施和 方案; -凡涉及需要保护的海祥生物物种和生态敏感海域,必须制定生态补偿措施和保护方案加以 保护; -对于普遍存在的再生周期较短的海洋生物资源损失,当其恢复的基本条件没有发生逆转时,应 制定临时补偿措施 对海洋自然生态资源有不利影响的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应依据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明确生 态保护与恢复方案的具体实施措施,制定生态补偿实施措施 其措施应进行有效性评估论证,经方案比 较后择优选择 9.6.2生态管理措施 应遵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海洋自然资源保护的法规和标准,对建设项目采取合理的选址、优化工程方 案、优化施工方案以及加强工程的环境保护管理等措施以减少生态环境影响;制定并落实生态防护与恢 复的监督管理措施;制定并实施生态监测计划 生态监测计划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应按建设项目的施工期和运营期,分别制定适当的监测计划 监测计划内容应包括监测范围、监测项目、监测频率与时间、监测断面与站位布设、调查及分析 方法等 监测计划中调查和分析方法应按照GB/T12763 6、GB/T12763.9和GB17378.6、 (GB17378.7中的有关要求执行; 监测项目应根据需要在现状调查项目中选择; 监测计划中调查断面和站位布设应尽可能与现状调查保持一致 监测计划所采用的分析方法、预测模型等,应尽量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阶段所采用的方法 -致 9.6.3替代方案与比选 替代方案是指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在规模、选址方面的可替代(比选)的方案,包括项目的生 态保护措施的多方案比较 替代方案原则上应达到生物资源和生态保护的最佳效果,在方案比选中应 评价各方案的优点和缺点 对海洋生态有明显影响的1级、2级评价项目须进行替代方案比选,并应对关键的单项生态问题和 保护措施进行多方案比较,择优选择 9.7经济损益分析 g.7.1分析原则 生态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原则包括 -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应对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对关系密切的一般影响因子适当进行综合 分析 终极影响原则,只考虑那些与人类经济活动或生态直接相关的终极影响后果; -次性估价原则,只考虑依经济寿命年限进行折现分析,使分析结果具有可比性 g.7.2分析方法 可采用恢复和防护费用法、影子工程法、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调查评价法等方法进行经济损益 分析,根据影响因子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分析方法估算经济损益 应以投资所得到利益的固有比率形 式比较所有效益和成本的当前价值和纯当前价值 环境保护投资的有效性分析要单独进行,列出环境保护投资及所占总投资的比例 22
GB/T22413一2008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格式与内容 文本格式 A.1.1文本规格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文本外形尺寸为A!纸型(210mmX297mm) A.1.2封面格式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封面格式如下: 第一行书写项目名称;××××工程(居中,不超过30个汉字); 第二行书写:环境影响报告书(居中): 第三行落款书写:编制单位全称(居中,加盖公章); 第四行书写:××××年××月(居中); 第五行书写;地名(居中) 以上内容字体字号应适宜,各行间距应适中,保持封面美观 A.1.3封里1内容 封里1为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证书彩印件,同时应写明证书持有单位的全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 系电话、传真电话电子信箱等 A.1.4封里2内容 封里2中应写明;环境影响评价委托单位全称,环境影响评价承担单位全称,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等 级与编号,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负责人姓名、职务、职称,技术负责人姓名、职务、职称,评价机构部门)负 责人姓名、职务、职称,项目负责人姓名、职务、职称,审核人姓名、职务、职称,主要参加人员的姓名、职 务,职称和证书编号等 A.1.5封里3内容 封里3应写明环境影响评价参加单位及主要参加人员情况,包括参加单位全称,参加的环境影响评 价工作内容,负责人姓名、职务、职称,主要参加人员的姓名、职务、职称和证书编号等 A.1.6封里4内容 封里4为技术签署页,应写明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编写制人员和校核、审核、审定和批准等人 员的姓名、职务、职称,证书编号等内容并签名 A.2报告书章节内容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包括以下全部或部分章节内容(依据建设项目特点 和环境影响评价具体内容,可对下列章节及内容适当增设或删减;如有需要,其中的有关章节内容可另 行编制成册). 总论 评价任务由来与评价目的 1.2报告书编制依据 1.2.1法律、法规依据 1.2.2技术依据 23
GB/T22413一2008 1.3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标准 1.3.1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其他标准与规范 环境敏感区与环境保护目标 4 环境敏感区及其分布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其分布 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 1.5. 环境影响要素识别 评价因子筛选 1.5.3建设项目各阶段环境影响要索分析 污染与非污染环境影响要家清济巾 1.5.4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与评价重点(含各单项评价内容) 1.6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含单项评价内容与评价等级》 工程概况 建设项目名称、性质、工程与投资规模及地理位置 2.2建设方案概述 2.3占用(利用)海岸线、滩涂和海域状况 2.4取、排海水海域的海洋功能区类型 2.5生产工艺、取水量及排水量 2.6施工方案、工程量及建设周期 2.7生产物流与工艺流程等 工程分析 3.1生产工艺与过程分析 3.2工程各阶段污染环境影响分析 3.3工程各阶段非污染环境影响分析 3.4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 3.5环境敏感目标和主要环境保护对象分析 3 工程各阶段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内容和评价方法 6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现状 工程区域自然环境现状 工程区域社会环境现状 工程区域海洋资源和海域开发利用与保护概况 工程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5 环境敏感区,环境敏感目标和主要保护对象的现状与分布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5 水动力现状调查与评价 地形地貌与冲淤现状调查与评价 214
GB/T22413一2008 3 5 海水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沉积物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5.5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含渔业资源现状调查与评价 5.6其他环境要素现状调查与评价包括大气、噪声等 5.7 环境敏感目标和重点保护对象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 水动力影响预测与评价 地形地貌与冲淤影响预测与评价 水质影响预测与评价 6 沉积物影响预测与评价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含渔业资源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其他环境要素影响预测与评价包括大气、噪声等) 环境事故风险分析与评价 事故危害识别与事故频率估算 7.1 7.2环境事故影响预测方法、预测主要因素和预测准确度 7.3污染物迁移扩散路径、范围和扩散浓度,时空分布预测分析 7.4事故后果分析(后果估算与风险计算 7.5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方法与对策分析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8.1污染物排放种类、排放方式与排放量分析 8.2主要受控污染物筛选与预测分析方法 受控污染物排放削减方法 受控污染物纳污混合区的位置与面积 8 8.5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与建议 清洁生产与污染防治对策分析 建设项目各阶段清洁生产与污染防治对策及措施 9. 9.2环保措施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 1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0.1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方法 10. 环境保护设备与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2 10.3环境直接、间接经济损失估算 10.4环境直接间接经济收益估算 10.5环境经济损益综合分析与评价 11 公众参与 11.1公众参与的方法与形式 1.2公众参与的调查范围与内容 25

船舶舱室设备术语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船舶舱室设备术语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船舶舱室设备术语的编号:GB/T8241-2008。船舶舱室设备术语共有13页,发布于2009-04-01
船用法兰焊接座板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船用法兰焊接座板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船用法兰焊接座板的编号:GB/T11693-2008。船用法兰焊接座板共有12页,发布于2009-04-012009-04-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