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8884-2020

高温不锈轴承钢

Hightemperaturestainlesssteelsforbearing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高温不锈轴承钢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高温不锈轴承钢的编号:GB/T38884-2020。高温不锈轴承钢共有11页,发布于2021-01-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H4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7.140.10
  • 实施日期2021-0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1页
  • 文件大小733.80KB

高温不锈轴承钢


国家标准 GB/T38884一2020 高温不锈轴承钢 Hightemperaturestainlesssteelsforbearing 2020-06-02发布 2020-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涯花警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8884一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钢铁研究总院、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天马轴承集团有限公司洛阳轴承 研究所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宝钢特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俞峰、孙立国、陈康胤、雷建中、戴强、曹文全、李涛、王妍妍、贾利星、王心禾
GB/T38884一2020 高温不锈轴承钢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温不锈轴承钢的分类与代号、订货内容、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 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制造可耐300C400C高温的不锈轴承用热轧或锻制圆钢、冷拉圆钢及钢丝(以下 简称钢材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2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223.5钢铁酸溶硅和全硅含量的测定还原型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223.11钢铁及合金铬含量的测定可视滴定或电位滴定法 GB 223.1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硫酸亚铁胺滴定法测定饥含量 GB 223.23钢铁及合金镍含量的测定 二酮肪分光光度法 丁 GB 223.26钢铁及合金钼含量的测定硫氛酸盐分光光度法 GB 223.5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铜量 GB 223.62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乙酸丁酯萃取光度法测定磷量 GB 223.6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碘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量 GB 223.85钢铁及合金硫含量的测定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 GB 223.86钢铁及合金总碳含量的测定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 224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 GB 226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GB 228.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 231. 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 02一2017热轧钢棒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 905 1994冷拉圆钢、方钢、六角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 908一2019锻制钢棒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 2101 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 2103钢丝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 2975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GB 3086一2019高碳铬不锈轴承钢 GB/T3207一2008银亮钢 GB/T4162一2008锻轧钢棒超声检验方法 GB/T6394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GB/T10121钢材塔形发纹磁粉检验方法 GB/T10561一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GB/T38884一2020 GB/T11170不锈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谐法(常规法 GB/T13298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14979一1994钢的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评定法 GB/T15711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检验塔形发纹酸浸法 GB/T20066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GB/T20123钢铁总碳硫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 GB/T32548钢铁锡、饼、铺,铅和泌的测定电感稠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GB/T36026一2018油气工程用高强度耐蚀合金棒 YB/T4395 钢 钼、钯和钨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YB/T4396不锈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3 分类与代号 3.1钢材按使用加工方法分为下列两类 压力加工用钢UP; a b)切削加工用钢UC 3.2钢材按最终用途分为下列两类 滚动体用G a 1钢球用GQ; 滚子用GZ 2 套圈用T b 订货内容 按本标准订货的合同或订单至少应包含下列内容: 本标准编号; a b) 产品名称; 牌号或统一数字代号; c d 重量和(或)数量; 使用加工方法(见3.1,未注明按切削加工用钢供货); e 最终用途(见3.2,未注明按套圈用钢供货). fD) 尺寸外形及允许偏差(见5.1); 日 交货状态(见6.3); h 其他特殊要求(必要时 5 尺寸、外形和重量 5.1尺寸,外形及允许偏差 5.1.1圆钢的尺寸、外形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圆钢的尺 寸,外形及允许偏差也可按其他尺寸精度执行
GB/T38884一2020 表1圆钢的尺寸,外形及允许偏差 钢材种类 尺寸,外形及其允许偏差 热轧圆钢 GB/T7022017中第2组 锻制圆钢 GB/T9082019中表1第1组 冷拉圆钢 GB/T905一1994中ll级 剥皮和磨光圆例 GB/T3207一2008中hl1级 钢丝的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中的h1级规定 经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并在合同中注明,也 5.1.2 可按其他尺寸精度级别执行 表2钢丝的尺寸及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允许偏差级别 钢丝公称直径 h8 hs h10 l1 h12 允许偏差 0.30一0.60 -0,008 -0,018 -0,.026 -0.036 -0.06o 0.60<1.00 -0,010 -0,.022 -0,036 -0.046 -0,070 0 3.00 1.00 -0.014 -0.024 -0,.040 -0.060 -0.100o 门 3.00<6.00 -0.018 -0.030 -0.048 -0.074 -0.120 门 6.00l0.0 -0.022 -0.058 -0.090 -0.150 -0,036 门 0 0 10.016.0 -0,026 -0,042 -0,.070 -0.l10 -0.18o 5.13根据需方要求,并在合同中注明,也可供应其他尺寸规格的钢材 5.1.4钢材不应有明显扭转 钢材端头应锯切整齐,不应有飞边、毛刺及超过公称直径之半的切斜 钢材不得气割 5.2重量 5.2.1圆钢按实际重量交货 5.2.2钢丝按实际重量交货,钢丝每盘由一根组成,每盘重量应不小于1.5kg 技术要求 6.1牌号及化学成分 6.1.1钢的牌号、统一数字代号及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表3的规定 6.1.2钢材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GB/T222的规定
GB/T38884一2020 表3牌号及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统 数 牌号 字代号 Si Mn Mo N Cu 1.00~ 0.20 0.30- 13.00~3.75~ S0.0150.010 S0.20 C0.25s0.20 B21440 G105Crl4Mo4 1.10 0.8o 0.80o 15.00 4.25 1.10 0.20 0.30 3.75 1.10~ l4.00 B21441Gl15Crl4Mo4V S0,0150,010 S0,25 0.20 l.20 0.40 0.60 15.00 4.25 1.30 注,本标准牌号与国外牌号对照参见附录A 6.2冶炼方法 钢应采用电渣重熔冶炼 6.3交货状态 钢材交货状态应符合表4规定,具体交货状态应在合同中注明 表4钢材的交货状态 钢材种类 交货状态 代号 wHR十SA 退火 热轧圆钢 退火剥皮 wHR十SA十SF 退火磨光 wHIR+SA十SP 退火 WHF十SA 锻制圆钢 退火剥皮 WHF+SA+SF 退火磨光 WHF十SA+SP wcCD十SA 冷拉退火 冷拉圆钢、钢丝 wcD+SA+SP 冷拉退火磨光 6.4力学性能 6.4.1公称直径大于16mm的钢材退火硬度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退火硬度 牌号 退火硬度/HBw G105Crl4Mo4 255 G115Crl4Mo4V <269 6.4.2公称直径不大于16mm的钢材抗拉强度应符合表6的规定
GB/T38884一2020 表6抗拉强度 抗拉强度R/MPa 牌号 退火状态 磨光、剥皮和冷拉状态 G105Crl4Mo4 <835 918 G115Crl4Mo4V <956 二869 6.5低倍 钢材的横向低倍酸浸试片上不得有缩孔、皮下气泡、白点、翻皮及裂纹 低倍酸浸组织应符合表7" 的规定 表7钢材低倍缺陷合格级别 低倍缺陷类型 暗斑 白斑 径向偏析 环状花样 R R B 合格级别/级,不低于 对于公称直径不大于30mm的钢材,可在钢坯上检验低倍组织 6.6发纹 对于公称直径不小于16mm的圆钢应检验塔形发纹 公称直径大于150mm圆钢的塔形试样尺 寸可参照GB/T10121或GB/T1571l的规定 试样上不应有发纹,发纹起算长度为0.6mm 6.7 非金属夹杂物 钢材应检验非金属夹杂物,其检验结果应符合表8的规定 表8非金属夹杂物合格级别 B 夹杂物类型 DS 细系 粗系 细系 粗系 细系 粗系 细系 粗系 合格级别/级,不大于 1.0 1.5 0.5 1.0 2.0 1.0 0.5 l.5 1.0 6.8显微组织 退火钢材的显微组织应为均匀分布的细粒状珠光体,允许存在分散的一次碳化物,但不应存在李晶 状碳化物典型图片见GB/T30862019图B.1) 6.9晶粒度 钢材应检验奥氏体晶粒度,合格级别应为7级或更细 热处理制度;淖火温度1120C士10C、保 温时间不小于30min,油淬 6.10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 6.10.1钢材应检验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按GB/T14979一1994中第五级别图评定,其最恶劣视场的 合格级别应符合表9的规定
GB/T38884一2020 表9钢材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合格级别 公称直径/mm 合格级别/级,不大于 公称直径/mm 合格级别/级,不大于 12 2.0 6080 6.0 >12~22 >80100 3.0 7.0 >22一40 4.0 >100 双方协议 >40一60 5.0 6.10.2公称直径不大于40mm的钢材,其共晶碳化物最大尺寸(长轴和短轴之和的平均值,放大倍数 为500倍)应不超过384m;公称直径大于40mm的钢材共品碳化物合格尺寸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6.10.3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检验试样为热处理状态,其热处理制度为;淖火温度1120C士10C油 ,525C士10C回火 供方也可在退火状态的试样上进行检查 6.10.4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在钢材半径的二分之一处检验 根据需方要求,经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 注明,也可从半径二分之一处至中心区检验最恶劣视场 6.11显微孔隙 钢材不应有显微孔隙 在淬火后纵向试样磨光面放大100倍检验 6.12脱碳层 6.12.1热轧和锻制钢材表面每边总脱碳层深度应符合表10规定 表10钢材脱碳层深度 单位为毫米 公称直径 总脱碳层深度,不大于 公称直径 总脱碳层深度,不大于 1015 0.40 5070 1.30 >1530 0.,75 >70~100 1.50 >3050 0,95 >100 协商 6.12.2冷拉圆钢和钢丝表面每边总脱碳层深度应不大于公称直径的1.5% 6.12.3剥皮和磨光钢材表面不应有脱碳层 6.13超声检测 钢材应逐支按GB/T4162一2008进行超声检测,符合A级要求 6.14表面质量 6.14.1热轧锻)圆钢表面不应有裂纹、折叠、拉裂、结疤、,夹杂及其他对使用有害的缺陷,并应符合下 列要求 压力加工用钢表面有害缺陷从实际尺寸算起的清除深度,公称直径不大于80mm的圆钢应不 a 超过该尺寸公差之半,公称直径大于80mm的圆钢应不超过该尺寸公差; 切削加工用钢表面有害缺陷从公称尺寸算起的清除深度,公称直径不大于80mm的圆钢应不 b 超过该尺寸公差之半,公称直径大于80mm的圆钢应不超过该尺寸公差 6.14.2冷拉圆钢表面应洁净,光滑,不应存在裂纹、结疤、折叠、锈蚀和氧化皮等有害缺陷 表面允许 存在从实际尺寸算起深度不超过尺寸公差的麻点、刮伤、拉痕、黑斑、凹面、清理斜痕、,润滑剂痕迹和深度
GB/T38884一2020 为尺寸公差之半的个别小发纹 6.14.3钢丝表面不应有裂纹、折叠、结疤等对使用有害的缺陷,允许存在个别机械刮伤及凹坑,其深度 应符合表11的规定 表11钢丝表面缺陷允许深度 单位为毫米 表面缺陷允许深度,不大于 公称直径 钢球用 滚子用 0.06 0.03 >36 0.08 0.04 >6~10 0.10 0,.05 10l16 0.12 0.06 制造滚子用的钢丝应在合同中注明 未注明时,按钢球用 6.14.4剥皮圆钢、磨光圆钢表面应符合GB/T32072008的规定 试验方法 7.1化学分析方法按GB/T11170,GB/T20123,GB/T32548,YB/T4395,YB/T4396等通用方法进 行,仲裁时按GB/T223.5,GB/T223.11、GB/T223.13、GB/T223.23、GB/T223.26、GB/T223.53、 GB/T223.62、GB/T223.63、GB/T223.85、GB/T223.86进行 7.2检验项目与试验方法应符合表12的规定 表12钢材的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部位和试验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取样数量" 取样部位 试验方法 化学成分 1个/炉 GB/T20066 见7.1 GB/T231. 硬度 2个/批 不同支(盘)钢材 GB/T228.1 拉伸 2个/批 不同支(盘)俐材,GB/T2975 GB/T226,GB/T360262018中附录c 低僧 2个/批 相当于俐锭头尾位置 塔形 GB/T15711、GB/T10121 2个/批 相当于钢锭头尾位置 非金属夹杂物 2个/批 不同支盘)钢材 GB/T10561一2005 显微组织 2个/批 不同支盘)钢材 GB/T13298,GB/T30862019图B.l 1个/批 晶粒度 任意支盘)钢材 GB/T6394 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 2个/批 不同支(盘)钢材,见6.10. GB/T14979一1994 不同支(盘)钢材 0 显微孔刚 2个/批 GB/T13298.GB/T3086一2019图B2 GB/T224 脱碳层 2个/批 不同支(盘)钢材 1 12 超声检测 逐支 GB/T4162一2008 表面质量 13 逐支 目视和无损检测 14 尺寸,外形 逐支 卡尺、千分尺等适宜精度量具 当订货量少于上述取样数量时,应在钢材上逐支取样检验
GB/T38884一2020 8 检验规则 8.1检查和验收 钢材的检验和验收由供方技术质量监督部门进行 需方有权按本标准规定进行验收 8.2组批规则 钢材应按批提交检查和验收 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子炉号、同一加工方法、同一尺寸、同一交货 状态和同一热处理炉次的钢材组成 8.3取样部位和取样数量 钢材各项检验项目的取样部位和取样数量应符合表12规定 8.4复验和判定规则 若检验项目中有任一项目不合格时(白点非金属夹杂物除外),可重新取相同数量试样对不合 8.4.1 格项目进行复验,复验结果仍不合格,则该批钢材判为不合格 8.4.2钢材的脱碳层,布氏硬度、晶粒度及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不合格时,供方可重新进行处理并作为 新的一批钢材提交检验 8.4.3钢材的尺寸,外形,表面质量、超声检测不合格时,应按支判为不合格 对于尺寸、外形,表面质 量检验不合格的钢材允许重新逐支返修、矫直或研磨,重新进行检验,合格者交货 8.4.4供方若能保证钢材的低倍、非金属夹杂物、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检验合格,允许以坯代材,以大 代小 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9 9.1圆钢的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应符合GB/T2101的规定 9.2钢丝的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应符合GB/T2103的规定
GB/T38884一2020 录 附 A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牌号与旧牌号及国外牌号的对照 表A.1给出了本标准所列高温不锈轴承钢的牌号对照表 表A.1牌号对照表 序号 本标准牌号 旧牌号 国外牌号 (G105Crl4Mo4 Crl4Mo4 440CMOD Gl15Crl4Mo4V UNSS42700

高温不锈轴承钢GB/T38884-2020

高温不锈轴承钢是指在高温下能够保持一定强度和韧性,且不易生锈的特种钢材。这种钢材广泛应用于高温、高压、腐蚀等恶劣环境下的轴承、机械密封件、汽车零部件等领域。

为了规范高温不锈轴承钢的生产和使用,我国于2020年发布了最新的标准GB/T38884-2020。该标准明确了高温不锈轴承钢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加工性能、检验方法等方面的要求。

首先,标准规定了高温不锈轴承钢的化学成分,包括碳(C)、硅(Si)、锰(Mn)、磷(P)、硫(S)、铬(Cr)、镍(Ni)等元素的含量要求,确保钢材的稳定性和耐腐蚀性。

其次,标准要求高温不锈轴承钢在高温下具有一定的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冲击韧性、硬度、疲劳性能等指标。这些指标对于高温不锈轴承钢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最后,标准还规定了高温不锈轴承钢的检验方法和技术要求,包括取样、化学成分分析、机械性能测试、表面质量检查等方面的内容。这些要求有助于确保高温不锈轴承钢的质量可靠,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

总之,GB/T38884-2020为我国高温不锈轴承钢的生产和使用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指导,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效果,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和高温不锈轴承钢类似的标准

一般用途高温合金管

高温合金冷拉棒材

高碳铬不锈轴承钢

高温不锈轴承钢

高温不锈轴承钢

无损检测主动式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无损检测主动式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无损检测主动式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的编号:GB/T38883-2020。无损检测主动式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共有15页,发布于2021-01-01
超高洁净高碳铬轴承钢通用技术条件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超高洁净高碳铬轴承钢通用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超高洁净高碳铬轴承钢通用技术条件的编号:GB/T38885-2020。超高洁净高碳铬轴承钢通用技术条件共有13页,发布于2021-01-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

耐热钢棒

不锈钢棒

钢产品标记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