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9656-2003采

汽车安全玻璃

Safetyglazingmaterialsforroadvehicle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汽车安全玻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汽车安全玻璃的编号:GB9656-2003采。汽车安全玻璃共有22页,发布于2004-04-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Q34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81.040
  • 实施日期2004-04-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2页
  • 文件大小1.42M

汽车安全玻璃


国家标准 GB9656一2003 代替GB9656一1996 车 汽 安 全 玻 璃 Safetyglazingmaterialsforroadvehicles 2003-04-23发布 2004-04-01实施 出,旋金贴是 发布国家标准
GB9656一2003 前 言 本标准第4.1条、第5章为强制性的,其他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与欧洲经济委员会法规ECER43一2000《安全玻璃材料的统一规定》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 效,主要技术差异为: -本标准未对塑料安全材料及经过处理类夹层玻璃进行规定; ECER43规定风窗夹层玻璃应同时满足制品人头模型冲击及试样片人头模型冲击试验要求 本标准规定风窗夹层玻璃只需满足上述两种人头模型冲击试验要求之一即可 本标准将塑玻复合材料耐燃烧试验速率降为l00mm/min 本标准代替GB9656一1996《汽车用安全玻璃》,与GB9656一1996相比主要技术差异为: 取消了第3章中对具体术语的解释,所有术语均采用相关的汽车玻璃术语标准及汽车术语 标准; -取消了A、B类夹层玻璃分类,统称为夹层玻璃; -限制使用风窗用区域钢化玻璃; -增加了风窗及风窗以外用塑玻复合材料; 增加了风窗以外用中空安全玻璃; 允许时速低于40km/h的机动车风窗使用钢化玻璃; 对生产汽车安全玻璃的原片质量提出了要求; 增加了塑玻复合材料的耐温度变化性、耐燃烧性、耐化学侵蚀性试验; 增加了一般技术要求条款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安全玻璃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科学与特种玻璃纤维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建军,莫娇,石新勇、韩松、王文彪、张大顺、王睿、,周军艳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96561988,GB96561996
GB9656一2003 汽车安全玻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安全玻璃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安全玻璃也适用于农用车及其他道路车辆用安全玻璃 规范性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216外径千分尺(GB/T1216一1985,neqIsO3611-78) GB/T5137.1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第1部分;力学性能试验(GB/T5137.1一2002,ISO 3537;1999,MoD) GB/T5137.2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第2部分;光学性能试验(GB/T5137.2一2002.Iso 538;1997,MoD) GB/T5137.3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第3部分;耐辐照、高温、潮湿、燃烧和耐模拟气候试验 GB/T5137.32003,IS(O3917:1999,MOD GB8410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GB11614浮法玻璃 GB/T17339汽车安全玻璃耐化学侵蚀性和耐温度变化性试验方法 GB/T18144玻璃应力测试方法 GB180452000铁道车辆用安全玻璃 C/T512汽车安全玻璃包装 分类 3.1按加工工艺分类 夹层玻璃" a b)区域钢化玻璃, c 钢化玻璃; d)中空安全玻璃 塑玻复合材料 3.2按应用部位分类 3.2.1风窗玻璃前风窗玻璃 夹层玻璃 -适用于所有机动车; a 区域钢化玻璃 -适用于不以载人为目的的载货汽车(N类汽车),不适用于以载人为目的的 bb 轿车及客车等; 塑玻复合材料 -适用于所有机动车; d 钢化玻璃 -适用于设计时速低于40km/h的机动车
GB9656一2003 3.2.2风窗以外玻璃(前风窗以外玻璃 夹层玻璃 适用于所有机动车 a b)钢化玻璃 -适用于所有机动车; 中空安全玻璃 -适用于所有机动车; c d塑玻复合材料 -适用于所有机动车 注风窗以外玻璃包括车门角窗、侧窗、后窗及顶窗玻璃等 总则 用于生产汽车安全玻聘的原片应符合GB11a14汽车级玻璃的要求 4.1 4.2技术要求分主要技术要求和一般技术要求 主要技术要求为安全性能指标,必须符合本标准相关 条款的规定;一般技术要求的检验项目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主要技术要求 应用于汽车不同部位的不同种类安全玻璃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相应条款的规定,中空安全 玻璃应由安全玻璃材料构成,构成中空安全玻璃的安全玻璃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表1主要技术要求及其试验方法条款 风窗玻璃 风窗以外玻璃 验 试 试验方法 区域钢 塑玻复 塑玻复 中空安 夹层玻璃 钢化玻璃夹层玻璃钢化玻璃 合材料 合材料 化玻璃 全玻璃 厚 度 5,1 5.1 5.l1 5.1 5.1 5,1 5.1 5.1 可见光透射比 5,2 5.2 5.2 5,2 5.2 5.2 5.2 5.2 7.2 5. 3 5.3 5.3 5.3 7.3 副像偏离 5.4 7. 光畸变 5.4 5.4 5.4 颜色识别 5,5 5,5 5.5 5,5 抗磨性 5.6 5,6 5.6 5,6 耐热性 5.7 5.7 5.7 5.7 耐辐照性 5.8 5.8 5.8 5.9 5.9 5.9 耐湿性 5,9 人头模型冲击 5.10 5.1o 5.10 5.10 5.10 5.10 7.10 抗穿透性 5.11 5.11 7.1 5.12 5.12 5.12 5.12 5.12 5.12 抗冲击性 7.12 碎片状态 .13 5.13 5.13 5.13 耐温度变化性 5.14 5.14 7.14 耐燃烧性 5.15 5.15 7.15 耐化学侵蚀性 5.16 5.16 7.16
GB9656一2003 5.1厚度偏差 按7.1进行检验,制品的厚度及其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厚度及厚度偏差 单位为毫米 公称厚度 种 类 厚度及偏差 原片玻璃与中间层的总厚度 夹层玻璃 '士0.2" 原片玻璃、塑料材料及中间层的总厚度 '士0.2" 塑玻复合材料 区域钢化玻璃钢化玻璃 '士0.2 构成中空安全玻璃的安全玻璃与 构成中空安全玻璃的安全玻璃的厚度及 中空安全玻璃 间隔层的总厚度 偏差应符合上述要求 注:"为构成夹层玻璃或塑玻复合材料的原片玻璃层数 5.2可见光透射比 5.2. 风窗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 按7.2进行试验,风窗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风窗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 种 类 汽车种类 区 试验 可见光透射比 夹层玻璃 M B或b 区域钢化玻璃 709 塑玻复合材料 以外 M I或a 钢化玻璃 注1,M类汽车是指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九座的载客车辆 注2:试验区B、l,a、b及后面提到的试验区A见附录A 风窗以外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 按7.2进行试验,风窗以外玻璃用于驾驶员视区部位的可见光透射比应大于70%,其余风窗以外 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注:风窗以外玻璃驾驶员视区部位是指驾驶员驾驶时用于观察后视镜的部位 副像偏离 按7.3进行试验,风窗玻璃的副像偏离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风窗玻璃的副像偏离 汽车种类 验 副像偏离最大值 种 类 试 区 15 A或a 夹层玻璃 M 区域钢化玻璃 B或b 25 塑玻复合材料 钢化玻璃 M以外 I或a 15 注1,制品边缘100m范围内包含的试验区A及1的部分允许为25' 注2:制品边缘有装饰边时,装饰边不得进人试验区 后视镜粘块不得进人A区或I区 注3,距风窗玻璃周边25mm及装饰边内侧25m区域不作试验要求
GB9656一2003 5.4光畸变 按7.4进行试验,风窗玻璃的光畸变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风窗玻璃的光畸变 汽车种类 光畸变的最大值 种 类 试验区 A或a 夹层玻璃 M 区域钢化玻璃 B或b 塑玻复合材料 钢化玻聘 M以外 1或a 注1,制品边缘100mmm范围内包含的试验区A及!的部分允许为6' 注2:制品边缘有装饰边时,装饰边不得进人试验区 后视镜粘块不得进人A区或I区 注3,距风窗玻璃周边25mmm及装饰边内侧25mm区域不作试验要求 5.5颜色识别 在风窗玻璃试验区内带色的情况下,按7.5进行试验,其颜色识别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风窗玻璃的颜色识别 种 类 汽车种类 试验 区 颜色识别 夹层玻璃 M B或b 区域钢化玻璃 能识别白、黄、红、绿、 塑玻复合材料 蓝、琥珀各色 M以外 l或a 钢化玻璃 5.6抗磨性 按7.6进行试验,夹层玻璃及塑玻复合材料的抗磨性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抗磨性 种 类 验面 试 因磨耗而引起的雾度 夹层玻璃 外表面 2% 外表面(玻璃面) 塑玻复合材料 内表面(塑料面 5. 耐热性 按7.7进行试验,夹层玻璃及塑玻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应符合表8的规定 表8耐热性 试验后的状态 种 夹层玻璃 允许试样有裂口存在,但超出边部15mm(新切边部25mm)或超出裂口10mm的部分不能 塑玻复合材料 产生气泡及变色等其他缺陷 5.8耐辐照性 按7.8进行试验,夹层玻璃及塑玻复合材料的耐辐照性应符合表9的规定
GB9656一2003 表9耐辐照性 适用部位 汽车种类 试验区 紫外线照射后的状态 种 类 M B或b Y/X×100%>95%; 风 窗 M以外 l或a 2,Y70% 夹层玻璃 塑玻复合 X为紫外线照射前的可见光透射比;Y为紫外线照射后的可 材料 见光透射比 风窗以外 用白色背景检查时.不可有显著变化(变色、出泡浑浊等) 注:Y>70%的要求仅适用于驾驶员视区部位 5.9耐湿性 按7.9进行试验,夹层玻璃及塑玻复合材料的耐湿性应符合表10的规定 表10耐湿性 耐湿试验后的状态 种 夹层玻璃 超出边部10mm(新切边部15mm)的部分不可有显著变化(变色、出泡、浑浊等 塑玻复合材料 人头模型冲击 风窗玻璃的人头模型冲击试验,符合5.10.1和5.10.2任意一条为合格;风窗以外玻璃的人头模型 冲击试验,符合5.10.2为合格 5.10.1以制品为试样 按7.10.1进行试验,风窗玻璃的人头模型冲击应符合表l1的规定 表11制品的人头模型冲击 种 类 落下高度"n 冲击后的状态 试样必须破坏,并以冲击点为中心产生许多环状和放射状裂纹, 离冲击点最近的环状裂纹的半径不得大于80 m; 玻璃必须粘附在中间层上,在以冲击点为中心的60mm直径圆 夹层玻瑞 外,允许宽4mm以下的碎片剥离; 在试样的冲击侧不允许有面积大于20mm的中间层棵露" 中间层的裂口长度在35mm以下 1.5 玻璃层必须破坏 并以冲击点为中心产生许多环状和放射状裂 纹,离冲击点最近的环状裂纹的半径不得大于80mm; 塑玻复合材料 玻璃必须粘附在中间层上,在以冲击点为中心的 直径圆 60mm 外,允许宽4mm以下的碎片剥离; 中间层的裂口长度在35mm以下 区域钢化玻璃 试样必须破坏 落下高度是指从试样上表面到人头模型下端点的高度 5.10.2以试验片为试样 按7.10.2进行试验,风窗及风窗以外玻璃的人头模型冲击应符合表12的规定
GB9656一2003 表12试验片的人头模型冲击 适用部位落下高度/m 冲击后状态 种 类 试样必须破坏,并以冲击点为中心产生许多圆形裂纹; 风窗 夹层玻璃 允许中间层破裂,但人头模型不得穿透试样; 1.5 风窗以外 无大碎片剥离 玻璃必须破坏,并以冲击点为中心产生许多圆形裂纹; 风窗 塑玻复合 允许中间层破裂,但人头模型不得穿透试样; 材料 风窗以外 1.5 无大碎片剥离 1.5 风窗 试样必须破坏 区域钢化玻璃 由两层钢化玻璃构成时,两层均必须破坏; 由夹层玻璃和/或塑玻复合材料构成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两层构件均应破裂并以冲击点为中心产生许多圆形裂纹 中间层允许撕裂,但人头模型不得穿透试样 无大碎片剥离; 由 中空安全 层钢化玻璃和一层夹层玻璃或塑玻复合材料所构成时应满足以 风窗以外 .5 下要求 玻璃 钢化玻璃必须破碎; 夹层玻璃或塑玻复合材料应破裂,并以冲击点为中心产生许多圆 形裂纹 中间层允许撕裂,但人头模型不得穿透试样; 无大醉片剥离 注:对结构不对称的中空安全玻璃,三次冲击在一侧,三次冲击在另一侧 5.11抗穿透性 按7.11进行试验,风窗玻璃的抗穿透性应符合表13的规定 表13风窗玻璃的抗穿透性 落下高度/m" 冲击后状态 种 类 夹层玻璃 冲击后5s内钢球不可穿透试样 塑玻复合材料 5.12抗冲击性 5. .12.1风窗玻璃的抗冲击性 5.12.1.1按7.12.1进行试验,夹层玻璃及塑玻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应符合表14、表15的规定 表14风窗玻璃的抗冲击性 种 类 冲击后的状态 钢球不可穿透试样 夹层玻璃 试样不允许断成几儿块 2 塑玻复合材料 如果胶片无裂口,从冲击面反侧剥落的碎片总质量不可超过表15的规定 3, 钢化玻璃 试样不可破坏 塑玻复合材料不适用
GB9656一2003 表15抗冲击性的冲击高度及碎片质量 落下高度/m 类 公称厚度,/mmm 碎片质量/g 种 室 温 -20C士2C 40C士2C 12 <4.5 8.5 l0 15 4.5<<5.5 夹层玻璃 5 5.516.5 9 11 20 12 <25 10 s4.5 8.5 .5<1<5.5 10 塑玻复合材料 5,5<6,5 9.5 11 6 10 12 钢化玻璃 2 5.12.1 按7.12.2进行试验,钢化玻璃的抗冲击性应符合表16的规定 5.12.2风窗以外玻璃的抗冲击性 按7.12.3进行试验,风窗以外玻璃的抗冲击性应符合表16的规定 表16风窗以外玻璃的抗冲击性 种 类 公称厚度,t 落球高度/m 冲击后状态 5.5 俐球不可穿透试样; 2. 试样不能断裂成几块; 5.53.5 2.5 碎片状态 5.13.1区域钢化玻璃的碎片状态 按7.13.1进行试验区域钢化玻璃的碎片状态应符合表17的规定 表17区域钢化玻璃碎片状态 区 片 态 碎 状 在任一50mm×50mm的正方形内,醉片数不少于40块不多于350块 在少于40块的情况下,如果 周边区 含有该部分的100mm×100mm正方形内的碎片数不少于l60块也是允许的; 2. 在上述规定中,横跨正方形边界的碎片应计半块 3. 制品边缘20mm范围内的碎片不作检查,以冲击点为圆心半径75mm圆内的碎片数也不作检查 超过3cm的醉片不多于3块但在直径100mm的圆内不允许有2块以上大于3cm的碎片; 允许有长条形碎片,其长度不超过75mm,且其端部不是刀刃状,延伸至玻璃边缘的长条形碎片与边缘 5. 形成的角度不得大于45”
GB9656一2003 表17(续 区 片 碎 状态 主视区 大于2cm碎片的累计面积应不小于评价区500nmmxX200mm长方形面积的15%;但如果风窗玻璃的 高度小于440mm或风窗玻璃的实车安装角不大于15",大于2cm碎片的累计面积应不小于评价区 长方形面积的10%; 2. 不得有大于16cm的碎片 在以冲击点为圆心半径10cm的圆内允许有3个大于16cm,小于25cn碎片 碎片形状应基本规则且不带尖角 但在任一500nmm×200mm矩形中允许有不多于10块不规则碎 片,整个风窗玻璃不规则碎片数不多于25块 但按注'定义的尖角长度大于35mm的碎片不允许 存在; 允许有长条形醉片存在,但其长度不得超过100mm" 过渡区 碎片状态必须处于两相邻区的碎片允许状态之间 当试样的高度尺寸小于440mm时,评价区取500mm×150mm长方形;当试样高度尺寸为440mm以上时 评价区取500mm×200mm长方形 不规则碎片是指不能容纳于直径40mm的圆内且至少有一个长度大于15mm的尖角,以及有一个或一个以 上顶角小于40°的尖角的碎片 尖角长度是指尖角顶部到尖角宽度等于玻璃厚度那部分的长度 5. 13.2钢化玻璃的碎片状态 按7.13.2进行试验,钢化玻璃的碎片状态应符合表18的规定 表18钢化玻璃的碎片状态 类 碎 片 状态 种 在任一50mmX50mn的正方形内,碎片数不少于40块,但不多于400块 若厚度不大于,.5mm,则 碎片数在40块以上,450块以下 在上述规定中,横跨正方形边部的碎片应计作半块; 2 3. 钢化玻璃 制品边缘20mm范围内的碎片不作检查,以冲击点为圆心半径75mm圆内的碎片数也不作检查 除上述第3条规定的部位外,不允许有超过3cm的碎片; 5. 允许有少量长条形碎片,其长度不超过75mm,且其端部不是刀刃状,延伸至玻璃边缘的长条形碎片与 边缘形成的角度不得大于45 5.14塑玻复合材料的耐温度变化性 按7.14进行试验,塑玻复合材料的耐温度变化性应符合表19的规定 表19塑玻复合材料的耐温度变化性 种 类 应用部位 试验后状态 风窗 塑玻复合材料 试样不可有明显的裂纹、浑浊、,脱胶或其他显著的变质现象 风窗以外 5. 15塑玻复合材料的耐燃烧性 按7.15进行试验,塑玻复合材料的耐燃烧性应符合表20的规定 表20塑玻复合材料的耐燃烧性 应用部位 燃烧速率不超过 代 风 窗 塑玻复合材料 l00m/min 风窗以外 5. 16塑玻复合材料的耐化学侵蚀性 按7.16进行试验,塑玻复合材料的耐化学侵蚀性应符合表21的规定
GB9656一2003 表21塑玻复合材料的耐化学侵蚀性 必 类 应用部位 试验后状态 窗 风 塑玻复合材料 试样不可有软化、胶粘、龟裂或明显失透现象 风窗以外 -般技术要求 应用于汽车不同部位的不同种类安全玻璃的一般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2相应条款的规定 表22一般技术要求及其试验方法条款 风窗玻璃 风窗以外玻璃 验 试 试验方法 塑玻复 塑玻复 中空安 夹层玻璃 钢化玻璃夹层玻璃 钢化玻璃 合材料 合材村 全玻璃 边缘应力 6.1 6.1 6.1 6.1 7.17 表面应力 6.2" 6."2 7.18 耐模拟气候性 6.3 6.3 7.19 6.4 7.20 露 点 6.5 加迷耐久性能 7.21 注边缘应力试验仅适用于弯型夹层玻璃及塑玻复合材料 边缘应力 按7.17进行试验,夹层玻璃及塑玻复合材料的边缘应力应符合表23的规定 表23夹层玻璃及塑玻复合材料的边缘应力 种 类 适用部位 边缘应力/MPa 风 窗 夹层玻璃 边缘张应力7 边缘压应力>4 塑玻复合材料 风窗以外 6. 2 表面应力 按7.18进行试验,钢化玻璃的表面应力应符合表24的规定 表24钢化玻璃的表面应力 种 类 适用部位 表面应力/MPa 风 窗 钢化玻璃 表面压应力>l05 风窗以外 耐模拟气候性 按7.19进行试验,塑玻复合材料的耐模拟气候性应符合表25的规定 表25塑玻复合材料的耐模拟气候性 种 类 适用部位 试验后状态 试验后试样的可见光透射比值的降低不超过5%,风窗及风窗以外玻 风 窗 塑玻复合材料 璃用于驾驶员视区的部位试验后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70% 风窗以外 可以出现变色,但不应出现变色以外的缺陷,如气泡、脱胶等 6. 露点 按7.20进行试验,中空安全玻璃的露点应<一40C
GB9656一2003 6.5加速耐久性能 按7.21进行试验,中空安全玻璃的加速耐久性能应符合GB18045一2000第5.3.7条的规定 试验方法 7.1厚度的测量 使用符合GB/T1216规定的千分尺或与此同等精度的器具测量玻璃每边的中点,每边测量结果的 算术平均值作为厚度值,测量值应精确到0.01" mm 7.2可见光透射比的测定 取3块试样按GB/T5137.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后3块试样全部符合规定时为合格 7.3副像偏离 取4块试样按GB/T5137.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后4块试样全部符合规定时为合格 7.4光畸变 取4块试样按GB/T5137.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后4块试样全部符合规定时为合格 7.5颜色识别 取4块试样按GB/T5137.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后4块试样全部符合规定时为合格 7.6抗磨性 对每一试验面,各取3块试样按GB/T5137.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后3块试样全部符合规 定时为合格 7.7耐热性 取3块试样按GB/T5137.3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后3块试样全部符合规定时为合格,l块试 样符合时为不合格 当2块试样符合时,再追加3块新试样,块全部符合规定则为合格 7.8耐辐照性 取3块试样按GB/T5137.3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后3块试样全部符合规定时为合格,l块试 样符合时为不合格 当2块试样符合时.再追加3块新试样,3块全部符合规定则为合格 7.9耐湿性 取3块试样按GB/T5137.3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后3块试样全部符合规定时为合格1块试 样符合时为不合格 当2块试样符合时,再追加3块新试样,3块全部符合规定则为合格 7.10人头模型冲击 7.10.1取4块试样按GB/T5137.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4块试样全部符合规定时为合格,2块或2 块以下符合时为不合格 当3块试样符合时,再追加4块新试样,如果4块全部符合规定则为合格 7.10.2取6块试样按GB/T5137.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6块试样全部符合规定为合格,4块或4块 以下符合时为不合格 当5块试样符合时,再追加6块新试样,如果6块全部符合规定则为合格 7.11抗穿透性 取6块试样按GB/T5137.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6块试样全部符合规定时为合格,4块或4块以 下符合时为不合格 当5块试样符合时,再追加6块新试样,如果6块全部符合规定则为合格 7.12抗冲击性 7.12.1风窗用夹层玻璃或塑玻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 按GB/T5137.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在40C及一20C下各取10块试样进行试验,每组8块或8 块以上试样符合规定时为合格,7块或7块以下符合时,再追加10块新试样,如果10块全部符合规定 则为合格 7.12.2风窗用钢化玻璃的抗冲击性 取6块试样按GB/T5137.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5块或5块以上试样符合规定时为合格,3块及 3块以下试样符合时为不合格 当4块试样符合时,再追加6块新试样,如果6块全部符合规定则为合 l0
GB9656一2003 格 适用时,可用制品代替试验片进行试验 7.12.3风窗以外玻璃的抗冲击性 取4块夹层玻璃及塑玻复合材料试样按GB/T5137.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4块全部符合规 定时为合格,1块试样符合时为不合格 当2块或3块试样符合时,再追加4块新试样,如果4块全部 符合规定则为合格 取6块钢化玻璃试样按GB/T5137.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5块或5块以上试样符合规定时 b 为合格,3块及3块以下试样符合时为不合格 当4块试样符合时,再追加6块新试样,如果6块全部 符合规定则为合格 适用时,可用制品代替试验片进行试验 7.13碎片状态 7.13.1区域钢化玻璃的碎片状态 7.13.1.1区域钢化玻璃的分区 周边区:;离玻璃周边至少70mm宽的区域 a b. 主视区:司机目视前方至少为高200mm、长500mm的长方形 过渡区;主视区与周边区之间的区域一般宽度不超过50 mm 7.13.1.2区域钢化玻璃的冲击点位置 冲击点位置如图1所示 宽度最小7em 过渡区 主视区 [宽度最大5cm 周边区 过区 周边区 主视区 4 宽度最小7m 宽度最大5cnm 图1区域钢化玻璃试样冲击点位置 点1:在主视区的中心 点2;位于过渡区最接近主视区的横边中心线上 点3及点3';在试样最短中心线上,距边30n mm; 11
GB9656一2003 点4:在试样最长中心线上的曲率最大处: 点5;在试样的角上或周边曲率半径最小处,距边30mm 7.13.1.3取6块区域钢化玻璃试样按GB/T5137.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6块全部符合规定时为合 格,3块及3块以下试样符合时为不合格 当6块试样中有1块不符合规定,但碎片状态没有超过以下范围 周边区;长度为75150mm的长条形碎片不多于5块 主视区;以冲击点为圆心半径100mm的圆外,面积16cnm'一20cm之间的碎片不多于3块; 过渡区:长度为100 mm~175mm的长条形碎片不多于4块 此时,再追加试验1块新试样,进行相同冲击点的重复试验,如符合规定,或在上述范围内时则为 合格 当6块试样中有2块不符合规定,但其碎片状态没有超过上述规定的范围时,再追加试验6块新试 样,如果6块都符合规定,或不多于2块在上述范围内时则为合格 7.13.2钢化玻璃的碎片状态 7.13.2.1钢化玻璃的冲击点位置 冲击点的位置如图2a、图2b及图3所示 图2平型或单曲面试样冲击点位置 图3复合曲面试样冲击点位置 点1;试样角部曲率半径最小处,从角顶沿角平分线向中心30mm的点,左侧右侧皆可; 点2:在试样最长或最短中心线上距边30mm处; 12
GB9656一2003 点3:试样的中心点; 点4;位于试样最长中心线上的曲率最大处 图中某冲击点如有两处以上时,可选择满足上述条件的任一点 7.13.2.2对于平型钢化玻璃或单曲面弯型钢化玻璃,取3块试样按GB/T5137.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 验,3块试样全部符合表18的规定则为合格 7.13.2.3对于复合曲面弯型钢化玻璃,取4块试样按GB/T5137.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如果4块 试样全部符合规定则为合格,1块符合时为不合格 当7.13.2.2或7.13.2.3所述一组试样中有一块不符合规定,但其碎片状态不超过下述范围 60 75mm长的长条形碎片不多于5块; mm 75 l100 mm长的长条形碎片不多于4块 mm 此时,再追加试验1块新试样,进行相同冲击点的重复试验,如符合规定,或在上述范围内时则为 合格 当一组试样中有2块不符合规定,但其碎片状态没有超过上述规定的范围时,对一组新试样重复进 行所有冲击点试验,如符合规定,或此组新试样不多于2块在上述规定范围内时则为合格 7.14耐温度变化性 取2块试样按GB/T17339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2块试样全部符合规定时为合格 7.15耐燃烧性 按GB8410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7.16耐化学侵蚀性 对每种用于试验的化学物质,取2块试样按GB/T17339进行试验,2块试样全部符合规定时为合 格;当1块试样符合时,再追加2块新试样,如果2块全部符合规定则为合格 7.17边缘应力 按GB/T18144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7.18表面应力 按GB/T18144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7.19耐模拟气候性 按GB/T5137.3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7.20露点 按GB18045一2000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7.21加速耐久性能 按GB18045一2000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注:当用制品作为试样进行试验时,如果检验项目对其性能不产生影响,则该试样可以用来继续进行其他项目的检 验 当用试验片进行试验时,试验片必须是与产品同样材料,同等条件下生产出来的 检验规则 8.1检验分类 8. .1.1型式检验;检验项目为本标准第5章规定的主要技术要求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a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正常生产时,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后,应周期性进行一次检验; c d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13
GB9656一2003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f 8.1.2认证检验;检验项目为本标准规定的该产品主要技术要求中除厚度偏差以外的全部性能要求 8.2型式检验组批、抽样、判定规则 8.2.1型式检验组批、抽样规则 对于产品所要求的主要技术性能,若用制品检验时,根据检验项目所要求的数量从该批产品中随机 抽取,当该批产品批量大于500片时,以500片为一批分批抽取;若用试验片进行试验时,试验片数量按 照检验项目要求的数量制作 8.2.2型式检验判定规则 按本标准第5章规定的相应条款进行产品单项性能合格判定 如果5.15.16条各项性能中有一 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产品 8.3认证检验组批规则 8.3.1风窗玻璃的认证检验组批规则 8.3.1.1风窗玻璃的形状参数 展开面积; a 拱高; bb) 曲率半径 c 8.3.1.2同一厚度风窗玻璃组成一组 8.3.1.3按展开面积的大小分为A,B两系列,其编号如下 A系列: B系列 1"为展开面积最大的 1"为展开面积最小的 2#为展开面积小于1"的 2=为展开面积大于1”的 3#为展开面积小于2的 3=为展开面积大于2=的 4#为展开面积小于3”的 4"为展开面积大于3"的 5=为展开面积小于4=的 5=为展开面积大于4=的 8.3.1.4在A系列及B系列中分别按拱高编号如下 1#为拱高最大的 2=为拱高小于1=的 3#为拱高小于2”的 等等 8.3.1.5在A系列及B系列中分别按曲率半径编号如下; 1#为曲率半径最小的 2#为曲率半径大于1“的 3#为曲率半径大于2*的 等等 8.3.1.6将A系列及B系列中每种风窗玻璃三个参数的编号分别加在一起 对A系列中编号相加总和最小的风窗玻璃和B系列中编号相加总和最小的风窗玻璃应进行 a 本标准规定的全部主要性能试验,其中夹层玻璃的人头模型试验应同时符合5.10.1和5..10.2 的规定 b)A系列及B系列中剩余的风窗玻璃只进行本标准规定的光学性能试验 注,对区域钢化玻璃A,B系列所有样品应进行全部主要性能试验 8.3.1.7对于拱高及曲率半径与选出的两个系列的风窗玻璃有显著差异的风窗玻璃,根据情况也需进 行光学试验 8.3.1.8根据风窗玻璃的展开面积确定其分组范围,如果扩大认证的风窗玻璃的展开面积超出已批准 l4
GB9656一2003 的范围和(或)拱高过大曲率半径过小,则应重新按8.3.1.38.3.1.5的方法分系列,并按8.3.1.6中 D)及b)决定试验项目 8.3.2风窗以外玻璃的认证检验组批规则 8.3.2.1钢化玻璃 a 试样选取:每种形状及每个厚度试样应按下列准则选取 1) 平型玻璃,应提供下列两种试样 第 -组;面积最大; 二组,两相邻边之间夹角最小 第 弯型玻璃,应提供下列三种试样 第 -组:展开面积最大 第二组;两相邻边之间夹角最小; 第三组;拱高最大 试样数量:按风窗以外玻璃的形状分类,每类玻璃的试样数量如表26所示 表26 种 常 试验组数×试样数量/片 平型(2组 2×4 弯型(3组) 3×5 8.3.2.2除钢化玻璃以外的其他安全玻璃 夹层玻璃、塑玻复合材料及中空安全玻璃按每一厚度及结构进行组批检验 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9.1包装、标志、运输 每片出厂产品需印有企业名称或注册商标等标志,标志应清晰,牢固,不易擦去,具有永久性 产品 最终包装、标志,运输应符合JC/T512的规定 9.2贮存 产品应垂直贮存在干燥的室内 15
GB9656一2003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风窗前风窗)安全玻璃试验区的确定 根据V点及o点决定的试验区A,B、I A.1 A.1.1适用范围 本附录规定的是与V点及0点相关的风窗玻璃试验区的决定方法 以下所规定的试验区的决定 方法适用于左驾驶盘的车辆,对右驾驶盘的车辆,调换Y轴的正负方向即可适用 A.1.2定义 A.1.2.1H点;H点是指乘客舱内坐着的乘客的位置,是根据有关标准规定的人体模型的躯干和大腿 之间的理论旋转轴线与纵向垂直平面的交点 A.1.2.2R点或座位基准点;R点是制造厂规定的基准点,该点具有与车辆结构相关的固定的坐标, 对应于驾驶员座位在正常的最低及最后位置时的躯干和大腿旋转点(H)点的理论位置,或各座位在车 辆制造厂规定的使用位置时的H点理论位置 A.1.2.3车辆中心线;汽车俯视平面图图A.1)上符合下列要求的直线 对四轮以上的车辆,通过左右前车轮及后车轮各自的设计中心点连接线的垂直平分线 对三轮车辆,连接左右后(前)车轮的设计中心点的线的中点和前(后)轮设计中心点的直线 对有履带的车辆,与左右履带中心线等距离的直线 通过R点的纵向面 通过R点的横向面 通过R点的水平而 支撑面 图A.1汽车俯视平面图 A.1.2.4车辆中心面:包含车辆中心线的垂直面, X轴;通过R点,且在R点所在的水平面.与车辆中心线平行的轴 A.1.2.5 十x;汽车的后方向,一X汽车的前方向 Y轴通过R点,且在R点所在的水平面,与x轴垂直的轴 A.1.2.6 十Y;汽车行驶方向的右侧;-Y;汽车行驶方向的左侧 A.1.2.7乙轴;通过R点,且在R点所在的垂直面,与X轴及Y轴垂直的轴 16
GB9656一2003 十Z:汽车的上方向;一Z:汽车的下方向 A.1.3试验区的决定办法 A.1.3.1由V点'确定的试验区A及B 注1);V点适用于M类汽车 A.1.3.1.1V点的位置 A.1.3.1.1.1以三元直角坐标系XYZ轴表示,以R点作为原点的V点的位置示于表A.1及表A.2 A.1.3.1.1.2表A.1表示设计靠背角度25"的基准坐标 图A.4表示其坐标的正方向 表A.t 单位为毫米 V点 68 665 V 68 589 表A.2表示设计靠背角度不是25时,对于各个V点x乙坐标应进行的修正值,其坐标 A.1.3.1.1.3 的正方向表示在图A.4中 单位为毫米 表A.2 靠背角/(") 横坐标xX" 纵坐标Zn 靠背角/(") 横坐标X/mnm 纵坐标Zn /mm /mmm nmm -186 28 -17 23 -176 214 25 167 26 157 -3 o5 -147 -5 1 10 26 137 s 1 -128 -1 4s -l18 -14 1 3 -109 -17 32 S 14 -99 2 6t 15 心 心 90 28 -8 1s 76 16 11 17 8 -31 1 18 心 一35 19 -53 1 00 39 20 一44 07 一3 39 -47 21 -35 l15 22 26 40 123 -52 A.1.3.1.2试验区 A.1.3.1.2.1试验区A是从V点向前方扩展的以下四个平面包围的风窗玻璃外表面的区域(见图 A.2 通过V、V 在-Y轴方向,且与车辆中心面成18"角的垂直面 a b)通过V,平行于Y轴,在水平面上方,且与水平面成3"角的平面 通过V.,平行于Y轴,在水平面下方,且与水平面成1"角的平面 c d)通过V、V.,在Y轴方向,且与车辆中心面成20"角的垂直面 试验区B是从V点向前方扩展的以下四个平面包围的风窗玻璃的外表面的区域(见图 A.1.3.1.2.2 A.3) 通过V,平行于Y轴,在水平面上方,且与水平面成7"角的平面; 通过V,平行于Y轴,在水平面下方,且与水平面成5"角的平面 n
GB9656一2003 试验区A 车辆的纵向中间面; S 通过R点,平行于s的面; 通过V,V.,平行于s的面 S 图A.2试验区A 25 十X 验区 8 -车辆的纵向中间面; 通过R点,平行于s的面; S, S 通过V、,V.,平行于s的面 图A.3试验区B 通过V、V 在一Y铀方向,且与车辆中心面成17"角的垂直面; c d)对于车辆中心面,与上述第3个平面对称的垂直面 A.1.3.2由O点》确定的试验区I A.1.3.2.1O点的位置 18
GB9656一2003 0点是通过方向盘的中心,且位于平行于车辆中心面的垂直平面内,从座位基准点R向上,在乙方 向625mm的点 A.1.3.2.2试验区 试验区I是下述四个平面包围的风窗玻璃的区域 P通过O点,且与车辆纵向中间面的左侧成15"角的垂直面 P在车辆中心面的右侧,且与P对称的垂直面 P通过直线OQ',且在水平面上方,与水平面成10"角的面; P 通过直线oQ.且在水平面下方,与水平面成8角的平面 1 O点适用于M类以外汽车, 2 OQ直线为通过O点垂直于车辆纵向中间面的水平直线 十7 a=68mm b= 5nm 589mm d=665mm -车辆的纵向中间面; 通过R点,平行于s的面; S -通过V、V,平行于S的面 图A.4靠背角度25°时的V点 A.2不适用V点及o点时的试验区a,b A.2.1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不能适用V点及O点时的风窗玻璃试验区的决定方法 注:本试验分区适用于不在公路上行驶的车辆 A.2.2试验区a及b 将试样以实车安装角状态安置时,通过司机的目视位置E作平行于车辆纵向中间面的直线与试样 相交于G点,以这一点为中心作如图A.5规定的试验区a及b 注1:从G点上下各100mm,司机席侧250mm,助手席侧500mm,该部分为试验区a,但是,当进人试样周边 100mm以内(斜线部)时,该部分不作为试验对象 注2:对于试验区A、B、I或a、b的位置和尺寸,由汽车制造厂在风窗玻璃图纸上标出
GB9656一2003 单位;mm 试样 周边100除外 G点 试验区b 试险区a 侧视圈 风窗玻璃在实车安装角下的投影图 实车安装角 图A.5

铝压力锅安全及性能要求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铝压力锅安全及性能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铝压力锅安全及性能要求的编号:GB13623-2003采。铝压力锅安全及性能要求共有18页,发布于2004-01-01标准文本附1号修改单
熟黄麻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熟黄麻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熟黄麻的编号:GB/T12945-2003。熟黄麻共有8页,发布于2003-09-012003-09-01实施,代替GB/T12945-199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