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8037-2008

带电作业工具基本技术要求与设计导则

Technicalrequirementsanddesignguideforliveworkingtool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带电作业工具基本技术要求与设计导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带电作业工具基本技术要求与设计导则的编号:GB/T18037-2008。带电作业工具基本技术要求与设计导则共有40页,发布于2009-08-012009-08-01实施,代替GB/T18037-2000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K47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9.240.20
  • 实施日期2009-08-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40页
  • 文件大小1.53M

以图片形式预览带电作业工具基本技术要求与设计导则

带电作业工具基本技术要求与设计导则


国家标准 GB/18037一2008 代替GB/T18037一2000 带电作业工具基本技术要求与设计导则 Iechniealrequirementsanddesignguideforliveworkingtools 2008-09-24发布 2009-08-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8037一2008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带电作业工具选材原则 机械设计原则及要求 电气设计原则及要求 工艺结构设计要求 包装设计要求 20 工具库房的设计 l0 工具试验 20 附录A(规范性附录 21 机械验算 附录B(规范性附录主要工具的系列 33 附录c资料性附录)带电作业间隙的海拔校正 35
GB/T18037一2008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B/T18037一2000《带电作业工具基本技术要求与设计导则》. 本标准与GB/T18037一2000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了防潮绝缘绳索和高强度绝缘绳索的指标要求; -增加了有关750kV交流线路的带电作业工具电气设计原则及要求; -增加了制作绝缘防护用具材料的选材原则设计原则和要求; 对工具库房设计部分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带电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淮主要起草单位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锦州供电公司,葫芦岛供电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年安,胡毅,薛岩,肖坤,王力农、徐莹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80372000.

GB/T18037一2008 带电作业工具基本技术要求与设计导则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交流10kV750kV、直流士500kV带电作业工具应具备的基本技术要求,提出了 工具的设计验算、保管、检验等方面的技术规范及指导原则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11.1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311.1一1997,negIEc60071-1:1993) GB/T14286带电作业工具设备术语(GB/T14286一2008,IEC60743;2001,MOD)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DL409 DL/T974带电作业用工具库房 术语和定义 GB/T14286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 工具名称 3 3.1.1 硬质绝缘工具insulatngrigidtool 以硬质绝缘板、管、棒及各种异型材为主构件制成的工具,包括通用操作杆,承力杆,硬梯、托瓶架、 作业平台、滑车、斗臂车、抱杆等 3.1.2 软质绝缘工具insulatinglexithetol 以柔性绝缘材料为主构件制成的工具,包括各种绳索及其制成品和各种软管、软板、软棒的制成品 3.1.3 防护用具proteeltingtool 带电作业人员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具的总称,包括绝缘遮蔽用具、绝缘防护用具和电场屏蔽用具 3.1.4 绝缘防护用具insulatingproteetingtowl 用绝缘材料制成的供带电作业人员专用的安全防护用品,包括绝缘手套、绝缘袖套、绝缘鞋、绝缘 毯等 3.1.5 电场屏蔽用具electriefieldshieadingtool 用导电材料制成的屏蔽强电场的用品,包括屏蔽服装、防静电服装,导电鞋、导电手套等 3.1.6 绝缘遮藏用具imstimg cOVer 用于隔离操作者与带电体,并满足一定绝缘水平的遮蔽用具,包括各种软,硬质的遮蔽罩、挡板、绝 缘覆盖物等
GB/T18037一2008 3.1.7 绝缘杆imsthatinsple 杆状结构的绝缘件,分为承力杆及操作杆两类 承力杆是承受轴向导,地线水平张力或垂直荷重的工具,例如紧线拉杆、吊线杆等 3.1.8 载人器具worker-bearingtool 承受作业人员体重及随身携带工具重量的承载器具,例如软梯,硬梯、吊篮、斗臂车等 3.1.9 牵引机具towingtl 手动或机动产生机械牵引力、起吊力的施力机具,例如紧线丝杠、液压收紧器,卷扬机等 3.1.10 固定器具(卡具holdimgtool 在承力系统中起错固作用的非运动器具,例如翼型卡,夹线器,角钢固定器等 3.1.11 载流器具cwrentpasimgtool 导通交、直流电流的接触线夹及导线的组合体,例如接引线夹、直联线等 3.1.12 消弧工具aresuppressiontool 具有一定载流量和灭弧能力的携带型开合器具,例如消弧绳、气吹消弧棒等 3.1.13 雨天作业工具rainingworkingtool 能在一定淋雨条件下带电作业时使用的专用工具,例如雨天操作杆,防雨吊线杆,水冲洗杆等 各类系数 3.2.1 安全系数(n)safetycefrfieient 材料的极限应力与许用应力之比,即为安全系数 3.2.2 分配系数K;distributioncoeffieient 两个或两个以上并列受力部件,理论上分配总荷载的系数 3.2.3 不均衡系数(K,unbalancecoefficient 修正均匀分配荷载中可能出现不均衡受力的系数 3.2.4 冲击系数(K.shoekcoefieient 在静荷载基础上考虑因运动、操作而产生横向或纵向冲击作用力叠加效果的系数 带电作业工具选材原则 4.1绝缘材料电气性能指标要求 本导则推荐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和蚕丝绳、锦纶(尼龙)绳等作为制作带电作业工具 的主绝缘材料;推荐橡胶,硅橡胶、塑料及其制成品等作为带电作业工具的辅助绝缘材料,表1表9列 出了部分绝缘材料的主要电气性能指标 绝缘板材 绝缘板材的主要电气性能指标见表1
GB/T18037一2008 表1绝缘板材电气性能指标要求 常态>1.0×10 表面电阻系数/Q 浸水>1.0×10 常态>1.0x10" 体积电阻系数/ 0cm >1.0×1o 浸水 常态>1.0×10" 平行层向绝缘电阻/Q 浸水>l.0×10" 50H2介质损失角正切 0. .01 厚度0.5mm1mm >22 厚度1mm2mm >2o 垂直层向击穿强度" kV/mm 厚度2.1mm一3mmm >18 厚度>3mm >17 平行层击穿强度"/kV >30 置于90C士2C的变压器油中 4.1.2绝缘管材 绝缘管材的主要电气性能指标见表2 表2绝缘管材电气性能指标要求 常态>l.0X10 体积电阻系数/Qem 浸水>1.0X10 常态>l.0×10" 平行层向绝缘电阻/Q 浸水>1.0×10” 50Hz介质损失角正切 <0.01 >7” 壁厚1.5mm >12 >l0" 壁厚2.0mm >l4 垂直层向5min耐受电压"/ kV/mm >13" 壁厚2.5mm >l6 >15" 壁厚3.0mm 18 置于90C士2C的变压器袖中 绝缘管材内径为6mm25mm: 绝缘管材内径不小于26mm, 4.1.3泡沫填充绝缘管 泡沫填充绝缘管的主要电气性能指标见表3
GB/T18037一2008 表3泡沫填充绝缘管电气性能指标要求 干燥状态泄漏电流"” 4A 168h受潮后泄漏电流" nA h淋雨试验 无滑闪、击穿、烧伤及明显温升 100 kv,管径32mm,管长300mm; 100kV,管径32mm,管长300mm; 100kV,管长1m,雨量1mm/min一l.5mm/mim,水电阻率100nm 4.1. 绝缘棒材 绝缘棒材的主要电气性能指标见表4! 表4绝缘棒材电气性能指标要求 常态>l.0X10" 平行层向绝缘电阻 浸水>1.0×10 平行层击穿强度"/ >15 kV 置于90C士2C的变压器油中 4.1.5绝缘绳索 绝缘绳索的主要电气性能指标见表5 表5绝缘绳索电气性能指标要求 常规型绝缘绳索高湿度下泄漏电流"/ 300 HA 防潮型绝缘绳索持续高湿度下工频泄漏电流"/ s100 A 防潮型绝缘绳索浸水后工频泄漏电流"/ s500 4A 防湖型绝缘绳索淋雨工频闪络电压" >60 lkV 防潮型绝缘绳索50%断裂负荷拉伸后,高湿度下工频泄漏电流" s100 防潮型绝缘绳索经漂洗后,高湿度下工频泄谢电流" S100 防潮型绝缘绳索经磨损后,高湿度下工频泄漏电流 s100 HA 工频干闪电压" >170 kV 相对湿度90%,温度20c,24h,施加工频电压100kV,试品长度0.5m; 相对湿度90%温度20C,l68h,施加工频电压100kV,试品长度0.5m 水电阻率100nm,浸泡15min,抖落表面附着水珠,施加工频电压100kV,试品长度0.5m; 雨量1mm/in~1.5mm/min, 水电阻率100Q m 试品长度0.5m
GB/T18037一2008 4.1.6绝缘橡胶 绝缘橡胶的主要电气性能指标见表6. 表6绝缘橡胶电气性能指标要求 厚度1.4mm士0.3mm >l0 交流耐受电压 厚度2.2mm士0,3mm >20 kN 厚度2.8mm士0.3mm >30 >40o 厚度1. 4mm士0.3mm 直流耐受电压/ 厚度2.2mm士0.3mmm >40 k 厚度2.8mm士0.3mm >70 4.1.7热塑性塑料 热塑性塑料的主要电气性能指标见表7 表7热塑性塑料电气性能指标要求 表面电阻系数" >l.0×10 体积电阻系数 >l.0×1o 2,cm 50Hz介质损失角正切 0.01 击穿强度 15 kV/mm) 4.1.8高分子聚合物塑料薄膜 高分子聚合物塑料薄膜的主要电气性能指标见表8 表8高分子聚合物塑料薄膜电气性能指标要求 体积电阻系数 >l.0×10 ncm 4.1.9绝缘漆 绝缘漆的主要电气性能指标见表9 表9绝缘漆电气性能指标要求 表面电阻系数 >l.0×103 常态>1.0X1o" 体积电阻系数 Q”cm 浸水>1.0×10 4.2绝缘材料理化指标要求 4.2.1密度 带电作业常用的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增强复合型绝缘材料的密度,是间接反映同类型材料机电性能 的综合性指标 制作带电作业工具的这类材料的密度,一般不得低于表10的要求 表10绝缘材料密度要求 板材 >1.8 承力、载人器具的主绝缘部件 >1,6 管材 g/em' 棒材 >1.7
GB/T18037一2008 4.2.2吸水性 绝缘材料的吸水性要求见表11. 表11绝缘材料吸水性要求 绝缘板、棒材 s0,1% 绝缘管材 0.2% 雨天作业工具的外表材料 <0.02% 4.2.3 马丁耐热性 绝缘材料的马丁耐热性要求见表12 表12绝缘材料马丁耐热性要求 承力,载人器具的绝缘材料/ >200 非承力工具的主绝缘材料 >100 4.2.4绝缘绳索的初始延伸率 软梯、滑车组、保护绳用绝缘绳索的初始延伸率要求见表13 表13绝缘绳索初始延伸率要求 天然纤维绳索 <20%一44% 合成纤维绳索 <40%一58% <20% 高机械强度绝缘绳索 满足上述初始延伸率的绳索,应施加2.5倍以上使用荷载拉出初伸长,卸载后的残留延伸率不得超 过下列数值 表14绝缘绳索残留延伸率要求 软梯,滑车组用绝缘绳索 10% <15% 保护绳、传递绳 拉、吊绳 20% 4.3绝缘材料机械性能指标要求 4.3.1制作承力及载人工具的绝缘板材 制作承力及载人工具的绝缘板材的机械性能指标要求见表15 表15绝缘板材机械性能指标要求 纵向>35000 抗张强度/ N/cm 横向>2500 纵向>40000 抗弯强度 N/em) 横向>8 3000 纵向>1500 抗冲击强度/ Ncm/cem') 横向>1000 4.3.2制作承力及载人工具的绝缘管材 制作承力及载人工具的绝缘管材的机械性能指标要求见表16
GB/T18037一2008 表16绝缘管材机械性能指标要求 抗张强度 >18000 N/em 抗弯强度 >1500 N/cm 抗压强度/ >7000 N/em' 4.3.3制作承力及载人工具的绝缘棒材 制作承力及载人工具的绝缘棒材的机械性能指标要求见表17 表17绝缘棒材机械性能指标要求 抗张强度 >20000 (N/em' 抗弯强度 35000 N/em 4.3.4绝缘绳索的抗张强度 绝缘绳索的抗张强度要求见表18 表18各类绝缘绳索抗张强度要求 天然纤维绳索 >8300 N/em 合成纤维绳索/ >l1000 N/em 高机械强度绝缘绳索/ >22100 (N/cm' 4.3.5制作绝缘防护用具的高分子聚合物塑料薄膜 高分子聚合物塑料薄膜的机械性能指标要求见表19. 表19高分子聚合物塑料薄膜机械性能指标要求 抗张强度/(N/enm >1000 4.4选材原则 4.4.1承力工具 用于承力工具的层压绝缘材料,其纵向和横向都应具有较高的抗张强度,但横向强度可略低于 纵向,两者之比可控制在1.5:1以内 用于承力工具的绝缘材料,应具有较好的纵向机械加工和接续性能,在连接方式确定后,材料 应具有相应的抗剪、抗挤压及抗冲击强度; 绝缘承力部件只能选用纵向有纤维骨架(玻璃纤维或其他高强度不导电纤维)的层压及模压、 卷制及引拔工艺生产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严禁使用无纤维骨架的纯合成树脂材料(例如塑 料硬板)制作承力部件; 用于承力工具的金属材料,除高强度铝合金外,不允许使用其他脆性金属材料(例如 D 般 铸铁
GB/T18037一2008 4.4.2载人器具 承受垂直荷重的部件(例如挂梯、软梯、蜈蚣梯)应选用有较高抗张强度(抗压强度)的绝缘材料 a 制作,承受水平荷重的横置梁型部件(例如水平硬梯、转臂梯)则应选用具有较高抗弯强度的绝 缘材料制作; b 硬质载人工具,推荐采用环氧树脂玻璃布层压板、矩形管及其他模压异形材制作,严禁使用无 纤维骨架的绝缘材料制作载人工具; 软质载人工具及其配套索具,推荐采用具有一定阻燃性、防水性的桑蚕丝绳索、锦纶绳索及锦 纶帆布制作; 载人工具的承力金属部件也应按4.4.ld)的要求选材; 斗臂车的动力底盘应有良好的稳定性、越野性在海拔1000m以上地区使用的斗臂车还应具 备在高原行驶和作业中不会熄火的性能 斗臂车的绝缘臂应选择绝缘性能优良、吸水性低的整体玻璃钢管(圆型或矩型)制作;在高原地 区使用的斗臂车,海拔每增加1 l000m,整体绝缘水平应相应增加10% 斗臂车的液压动力装置应具备回转,伸缩,变幅等两种以上同时工作的操作性能.各种操作具 g 有良好的微调性和稳定性 4.4.3托瓶工具 制作托瓶工具材料的选用原则,可参照4.4.2a)的有关要求 4.4.4牵引机具 金属机具的承力部件(例如丝杠的螺旋体和螺线;液压工具的话塞杆)应选用抗张强度高,有- a 定冲击韧性及耐磨性的优质结构钢制作,其他非承力部件(例如外壳、手柄),可选用较轻便的 铝合金制作 b)绝缘机具应按其发力方式(例如杠杆装置、扁带收紧装置、滑车组),选用有相应机械强度的绝 缘材料制作主要发力部件(例如滑车的承力板及带环板应用3240绝缘板制作) 4.4.5固定器具(卡具 凡具有双翼力臂的卡具,除个别荷载较小的允许使用绝缘材料制作外,一般都应选用高强度铝 a) 合金或结构钢制作 b) 由塔上电工和等电位电工安装使用的卡具,应优先选用轻合金材料例如高强铝合金)制作; e)无强力臂作用或塔下电工安装使用的各类固定器,可选用一般金属材料制作,但不允许使用铸 铁等脆性材料(可锻铸铁除外) 4.4.6绝缘操作杆(含绝缘夹钳) a)较长的操作杆可选用不等径塔型连接方式的环氧树脂玻璃布空心管及泡沫填充管制作,短的 操作杆则可用等径圆管制作; b 绝缘操作杆的接头及堵头应尽可能使用绝缘材料例如环氧树脂玻璃布棒)制作 一般也允 许使用金属制作活动接头,其选材应注重耐磨性及防锈蚀性 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手持操作杆应考虑全部使用绝缘材料制作(销钉等较小部件除外 4 通用小工具 -般小工具应根据工具的功能选用金属或绝缘材料制作 有冲击性操作的小工具(例如开口销拔 出器)应选用优质结构钢制作 1kV及以下电压等级通用小工具应尽可能使用绝缘材料制作,或者采 用金属骨架外包覆绝缘护套的方法制作 4.4.8载流工具 接触线夹应按其接触导线的材质分别选用铸造铝合金或铸造铜基合金制作,接触线夹的螺栓 a 部件可选用防蚀性较好的结构钢制作 b)载流导体通常选用编织型软铜线或多股挠性裸铜线制作 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载流引线
GB/T18037一2008 应使用有绝缘外皮的多股软铜线制作 4.4.9消弧工具 a 消弧绳一般选用具有阻燃性、防潮性的桑蚕丝绳索或锦纶绳索制作,其引流段应选用编织软铜 线制作,导电滑车应全部选用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作; D 自产气消弧棒的产气管体一般选用有机玻璃管或其他产气管(例如刚纸管)制作 依靠外施 压缩空气消弧者,应采用耐内压强度高的绝缘管材制作绝缘储气缸 4.4.10索具 作主绝缘的索具应选用桑蚕丝绳索或锦纶复丝绳索制作;专用绝缘滑车套推荐选用编织定型圆绳 制作;地面使用的围栏绳可采用塑料绳或其他绳索 4.4.11水冲洗工具及雨天作业工具 可使用玻璃纤维引拔棒-硅橡胶复合型绝缘管制作工具主体,主体工具上的防雨罩可选用硅橡胶等 材料制作 4.4.12绝缘遮蔽用具 a硬质绝缘隔板推荐采用环氧树脂玻璃布层压板及玻璃纤维模压定型板制作 软质绝缘隔板、罩及覆盖物,推荐采用绝缘性能良好、非脆性、耐老化的橡胶制作 b 低压 220V及以下)隔离套可用一般绝缘橡胶制作 4.4.13电场屏蔽用具 屏蔽服装及防静电服装应选用不锈钢纤维(或其他导电纤维、导电细金属丝)与阻燃性良好的 a 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的衣料制作; b)屏蔽服装的上衣、裤子、帽子、手套、袜子及导电鞋垫,均应选用屏蔽效率高、电阻小、有足够载 流量的屏蔽衣料制作 导电鞋的鞋底应采用导电橡胶制作; 屏蔽服装各部的导电连接线应采用有足够机械强度、足够载流量及防锈蚀性好的多股软铜线 制作 4. .4.14绝缘防护用具 a)绝缘服、绝缘披肩、绝缘毯外表层应选用憎水性好、防潮性能好、沿面闪络电压高并具有足够机 械强度的材料;内衬材料应选用高绝缘性能(特别是层向击穿电压高)、憎水性好,柔软并具有 -定机械强度的塑料薄膜材料; 绝缘袖套、绝缘手套,绝缘靴、橡胶绝缘毯(垫)一般应选用绝缘性能良好、耐老化、具有足够机 b 械强度的橡胶类材料制成 机械设计原则及要求 带电作业气象条件组合 5 组合气象条件是带电作业工具机械设计的主要依据,合理选择气象条件组合,可提高工具的通用 性,降低工具的重量 带电作业工具一般按下列三类组合气象区进行机械设计,特殊地区可按具体情况另行组合 全国 通用的带电作业工具,则应按三个气象区中最苛刻的气象条件作设计 表20各气象区气象条件 气象区域 皿 最低气温 -25 -15 最大风速 10 10 10 m/s
GB/T18037一2008 使用在覆冰地区的带电作业工具,机械设计中还应适当考虑一定厚度的覆冰后的综合风压 5.2工具额定设计荷重 工具的机械强度按额定设计荷重设计、验算 额定荷重按工具预期适用范围确定,并尽可能形成系 列 不能形成系列的额定设计荷重按5.2.15.2.4推荐的方法确定 5.2.1紧线工具的额定设计荷重(P, 本标准推荐按导线机械特性曲线确定常规紧线工具额定荷重的计算方法(一般情况下,可不再考核 过牵引引起的附加荷重. 代表档距(Lp) 按工具的预期通用范围(以导线总张力为基础)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线路或 a 线段,根据其线路档距明细表选取满足95%通用范围(除个别孤立档外)并最接近临界档距的 代表档距LD,作为确定带电作业中最大导线应力(ai)的依据 b 导线应力及其修正 若导线特性曲线中"安装条件"下的气象条件与带电作业组合气象条件 相差无几时,可直接使用安装曲线按L,确定最大导线张力 .(N/mm=),若两种条件相差较 大,则将两种气象条件的参数代人导线状态方程修正应力,如式(1): Dd (1 o -"-一量4一" 24o 式中: 1:d、ga、和a、g、分别为“带电作业”和“安装条件”两种组合气象条件下的应力、导线比 载、气温;a和8为导线温度线膨胀系数和弹性伸长系数 悬挂点应力修正,导线弛度点的应力一般较导线悬挂点低6%一8%,可乘以1.1系数予以 修正 工具额定设计荷重P,按式(2)计算并取为整数 P,=1.lnSodN 式中: -条导线的全截面积(钢芯铝绞线则为铝部与钢芯两部分截面之和,即综合截面积); 作用于工具上的导线根数 孤立档或大跨越档紧线工具特殊荷重的确定原则;一般孤立档的张力不会超过紧线工具的额 定设计荷重(但应经过验算),该工具可在孤立档上通用 特殊大跨越耐张段的工具,应根据大 跨越段的实际张力确定设计荷重,设计专用的紧线工具 5.2.2吊线工具的额定设计荷重(g. 本导则推荐按线路最大垂直档距中的垂直及水平荷重确定吊线工具额定设计荷重的方法(即水平 荷重不按水平档距确定 垂直档距(Le)按吊线工具预期通用范围选择典型线路或线段(大跨越除外)的最大垂直档距, a 作为确定导线最大垂直荷重及水平荷重的依据; 垂直荷重按导线自重比载g1或覆冰时的综合比载g1十)依式(3)计算 3 G=gL 或G gi十g)LeN - 风压荷重按10m/s风速计算导线的风压比载g.含覆冰层增加的风压比载)依式(4)计算 T= (N gslc D 工具额定设计荷重按式(5)计算取整数 Q=vG干 N 大跨越档内使用的吊线工具,按实际荷重参照以上步骤确定额定设计荷重,设计专用吊线 e 工具 5.2.3载人工具的额定设计荷重(g. 人体重量:按每人Gi=700N标准体重计算; a b)携带工具用品的重量:按每人G=150N计算; 10
GB/T18037一2008 载人工具的冲击系数K. 一般按表21取值; 表21载人工具冲击系数 垂直攀登 1.6~2.0 1.5 水平迁移 骑飞车 1.8 2.5 机动提升 载人工具的荷重按Q=(70+15)n一85n计算 其中,n为工具允许载人的个数 d 载人工具的额定设计荷重按式(6)计算取整数 e Q =K.Q.(N) 6) fD 斗臂车的额定设计荷重在考虑以上人体和随身携带工具的荷重外,还应考虑作业斗的自重 斗臂车若兼作起重吊车(包括允许带电起吊导线工作),应按照额定起吊重量和冲击系数的乘 积作为额定设计荷重 5.2.4托瓶架的额定设计荷重(g 绝缘子串自重按预期通用范围内的最高吨位绝缘子的自重G,及最大串长片数n,按式(7)计算 a 取整数; b)冲击系数K 按表22取值; 表22托瓶架荷重冲击系数 在托瓶架上单个更换绝缘子 1.1 在托瓶架上整串拖动绝缘子(滚动) l.2 在托瓶架上整串拖动绝缘子(滑动) 1.6 随托瓶架整体起落绝缘子 1.82.0 托瓶架的额定设计荷重按式(7)计算取整数 Q =K,nG (N 5.2.5其他工具的额定设计荷重 与承力工具配套的牵引机具,按5.2.1及5.2.2确定的额定设计荷重加大1.2倍确定额定设 a) 计荷重,其他牵引机具可向有关工具的系列额定荷重标准靠拢确定 b)与承力工具配套的卡具、夹具,按5.2.1及5.2.2确定的额定设计荷重确定,其他卡具、夹具向 有关工具的系列额定荷重标准靠拢确定; 手持操作工具的额定冲击荷重根据经验按表23取值 表23手持操作工具额定冲击荷重 1000Ncm 拔开口销 敲击性工作 500Ncm 手持操作工具额定扭转荷重根据经验按表24取值; 表24手持操作工具额定扭转荷重 拆装螺母 1000Nenm" 拧绑线结 300Ncm 取弹簧销(旋转型 300N em 2500Nem 扳动紧线丝机 ll
GB/T18037一2008 手持操作工具(夹钳)的额定握力为1000N 5.3各种材料的许用应力 5.3.1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 按材料延伸率心的数值划分,0<5%的为脆性材料,>5%的为塑性材料 带电作业经常使用的玻 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一般作为脆性材料对待,绝缘绳索和塑料薄膜为塑性材料,LCC 铝合金的 8 -5%,视为脆性材料 5.3.2各种安全系数取值 塑性材料取屈服极限a.,(或条件屈服极限)为极限应力计算许用应力,即[]=a./n,(n,为 塑性材料安全系数),可按表25取值; 表25塑性材料安全系数 轧.锻件 1.52.2 1.8~2.5 铸钢件 当构件承受动荷重或冲击荷重时,n.取值还应再增加1.52倍 b 脆性材料取拉伸破坏强度n为极限应力计算许用应力,即[a]=o/n.为脆性材料安全系数 般取n=2.03.5 当构件承受动荷重或冲击荷重时,n取值还应再增大1.5倍2.0倍 绝缘绳索因延伸率较大,一般安全系数取n=4一5,取绳索的额定拉断应力为极限应力计算许 用应力 分配系数取值 5.3.3 在n个并列件均匀分配总荷重时的取值为K/=1/n;2个并列件不均匀分配总荷重时,K;按并列件 的计算力臂比取值 5.3.4不均衡系数取值 -般取K=1.1,受力部件按总荷重作"次分配时,取K,=1.1" 5.3.5冲击效应一般可在确定材料安全系数时考虑(详见5.3.2) 个别情况下也可在确定构件荷重 时考虑 冲击受力特别严重的部件必要时可作双重考虑 冲击系数一般取值为K =1.21.8 5.3.6金属材料的剪切、挤压、弯曲、扭转等许用应力一般应按照生产厂家或有关技术手册提供的具体 数据计算确定 特殊情况可按拉伸许用应力与这些应力间的近似关系参照表26 表26许用应力近似关系 材料性质 弯曲[ow] 剪切[x啊] 挤压[ 扭转[n] 塑料材料 0.60,8[a 0,5~0.6[a 1.0~1.2[a l.52.5[ 脆性材料 1.0[a 0.6~0.8[] 0.9~1.5[a] 0.8~1.0[a] 5.3.7绝缘层压板、卷制管、引拔棒及其他异型材,如果制造厂已给出拉伸、挤压、弯曲、剪切强度指标 其相应的许用应力可按极限应力值除以安全系数的方法推算;制造厂没有给出这些指标时,不可草率参 照5.3.6的有关近似关系推算,必须按绝缘材料的实际受力情况作强度试验,按试验数据确定这些材料 的许用应力 5.4机械强度验算 本标准的附录A提供了部分带电作业常用工具构件的机械强度验算项目及公式(详见附录A. 特殊构件的机械强度验算项目(例如斗臂车的稳定性计算)可参照有关机械设计手册进行 电气设计原则及要求 6.1电气强度设计中的有关参数 气象参数 标准气象条件;带电作业绝缘工具的绝缘强度及有关作业距离的电气试验,均在标准气象条件 下进行,标准气象条件如表27所示; 12
GB/T18037一2008 表27标准气象条件 20g 气温 0.1013MPa 气压 I 湿度 g/m 在非标准条件下使用的带电作业绝缘工具的绝缘强度,应按GB311.1修正试验数据 D)雨天带电作业工具电气试验的淋雨条件如表28所示 表28带电作业工具电气试验淋雨条件 20C时,100Qm士15nm 雨水电阻率 mm/min~2.0mm/min1 淋雨强皮 垂直与水平分量平均值各为1.0 淋雨角度 淋雨方向与水平面近似成45"角 6.1.2人体感知电流水平 人体感知电流水平如表29所示 表29人体感知电流水平值 稳态交流电 lmA 稳态直流电 5mA 6.1.3人体感知工频电场水平 人体感知工频电场水平2.4kV/cm m 6.2带电作业工具的电气强度设计依据 注:6,2中的数值适用于海拔1000m及以下地区,海拔1000m以上地区应作相应的海拔校正 6. .2.1设计中起控制作用的内部过电压水平 设计中起控制作用的内部过电压水平如表30所示 表30各电压等级内部过电压水平 电压等级 内部电压水平 kV 10及以下 44kV 35一66(非直接接地系统 4U, 110(非直接接地系统 3.5U, 1l0220(直接接地系统 3U、 330 2.38Um 500 2.18U 士500(DC) 1.7U 750 1.8U, 注:U、为系统最高运行相电压;U为最高运行极电压 6.2.2空气间隙的安全值 单间隙如表31所示; 13
GB/T18037一2008 表31各电压等级安全距离值 电压等级 相对地安全距离/ 相间安全距离/ kV cm cmm 40 60 6~10 35 60 80 63(66 70 90 1l0 100 140 22o 180 250 350 330 260 500 340 500 士500(C) 340 750 430 650 b)组合间隙如表32所示; 表32各电压等级组合间隙值 电压等级 组合间隙 kV em 110 120 220 210 330 310 500 400 士500(DC) 380 750 440 电位转移间隙如表33所示; 表33各电压等级人体面部对带电体最小距离 人体面部对带电体最小距离 电压等级 kV cm 20 3563(66 1l0220 30 330~500 40 士500(C 4o 750 50 保护间隙整定值如表34所示; 表34各电压等级保护间隙整定值 电压等级 间隙尺寸 kV cmm 220 708o 330 100~110 160250 500 14
GB/T18037一2008 自恢复绝缘(空气间隙)放电危险率(R)的安全指标 e 带电作业工具若涉及空气间隙的安全考核,一般以R=10-"为判据 间隙在过电压下经过海拔修 正后的放电危险率R<10-时被认为是安全的 6.2.3有效绝缘长度 绝缘工具 a 绝缘工具的有效绝缘长度见表35 表35绝缘工具有效绝缘长度 电压等级 操作杆/" 支,拉,吊,紧线杆及绳索" kV cm cmm 7o 10 40 90 6o 35 63(66 100 70 11o 130 100 220 210 180 330 310 280 500 400 370 士500(DC) 370 340 750 500 500 良好绝缘子最少片数 D 各电压等级良好绝缘子最少片数见表36 表36良好绝缘子最少片数要求 电压等级/ 良好个数要求 绝缘子型号 片 kV XP70 35 63(66) xXP-70 l1o xP70 220 XP70 16 330 XP-100,XP-160 500 XP160、XP210 23 士500(DC) XZP1-160 22 750 wP21T0mm) 26 注:其他型号绝缘子片数可根据良好绝缘子总长进行换算 6. 绝缘工具的电气强度设计计算 3 6.3.1绝缘工具的操作冲击耐受水平 330kV及以上交流系统绝缘工具的操作冲击耐压强度,按耐受15次操作冲击电压设计220kV 及以下绝缘工具不考核操作冲击强度) 操作冲击的峰值电压,按式(8)计算,计算结果向标准系列电压 值靠拢取整 U UKK(kV,幅值 8) /3K 15
GB/T18037一2008 式中: UH 系统额定电压; 过电压倍数,按6.2.1节规定取值; -海拔修正系数,例如1000m时取K =0.91; R 安全裕度系数一般取K,=1.1 6.3.2绝缘工具的工频耐受水平 220kV及以下绝缘工具的工频耐压强度按1 工频耐受电压设计 1min工频耐受电压为 a min 250kV/m平均电位梯度和有效绝缘长度的乘积 b 330kV及以上绝缘工具的工频耐压强度按5 工频耐受电压设计 5min工频耐受电压按 min 式(9)计算,向系列电压值靠拢取整 Un .(9 Up= -K,K,K K 式中: K -工频动态过电压倍数,均取K;=1.5 K、 型式试验系数,取K、=1.1 6.3.3绝缘工具长度的设计 绝缘工具的总长度按式(10)设计 L么=L十L 十L十L (10 式中: 有效绝缘长度,按6.2.3规定取值: I L 握手长度,操作杆的握手长度一般取60cm为基本长度,随电压等级上升按绝缘工具的总长 度适当加长(参照附录B) 绝缘紧线杆、绝缘吊线杆等承力工具,不考虑握手长度; 金属接头长度(包括端部金具长度) 纯绝缘接头不计接头长度,可作为有效绝缘对待; I 调整长度,在杆塔净空距离较大的地方,为方便工具安装、操作而增加的工具长度 虽然这 l 部分长度并不作为有效绝缘长度,但仍需使用绝缘材料制作 6.3.4绝缘工具表面泄漏距离的设计 -般按6.3.3设计的绝缘工具,其表面泄漏距离都能满足正常气候条件(无雨、雾)的安全要求(泄 漏电流远远小于1mA) 为了提高绝缘工具作业中遇到意外降雨时的湿闪电压,通常采用绝缘工具加 装防雨罩,来增大绝缘杆泄漏距离,提高绝缘工具的湿闪电压 防雨绝缘承力工具及操作杆可在一般绝缘杆件(管或板)外表包裹硅橡胶外套并加装硅橡胶防 a 雨罩,按1.6cm/kV泄漏比距设计防雨罩个数 b 塑料绝缘件加装防雨罩(一般在“短水枪”水冲洗工具中采用),即在用聚碳酸醋工程塑料制作 的水枪上加装若干个聚乙烯防雨罩,可降低水冲洗组合绝缘的泄漏电流 6.3. 5 载流工具的设计 a 以载流工具预期适用的最大截面导线的允许工作电流(工作温升不超过85C)为载流工具的 额定流量,按额定载流量选择过引线截面积 b 接触线夹按被接最大导线的外径设计活动接触面,该接触面的宽度应大于该导线直径的 1.5倍 线夹与过引线的固定接触面按照载流工具采用的导线截面设计,一般采用13枚螺 栓视导线载流量大小而定)压紧; 载流工具的规格应形成系列,按适用导线截面积分段确定型号,前一规格与后一规格的适应范 围应适当重叠 6.3.6绝缘遮蔽用具的绝缘设计 以绝缘板、管作为主绝缘的绝缘遮蔽用具,其直接接触带电体的绝缘部件的层间绝缘水平应满 a 16
GB/T18037一2008 足6.2.1的要求 橡胶、塑料等材料的击穿强度随其厚度的增加而提高,但应注意击穿强度的 提高小于材料厚度的变化比例 绝缘道散用具的外表面,应标明允许作业人员接触的区域,该区域至带电体的消面闪络电压 b 也应满足6.2.1的要求; 与带电体保待一定距离的绝缘隔离用具,该距离(空气间隙)的绝缘与绝缘板、管的层间绝缘组 成了组合绝缘,其绝缘强度应满足6.2.1要求; D 使用塑料薄膜叠层作绝缘覆盖物,应尽量采用同一种材料制作,需要使用不同材质叠层(即串 联组合)时,应注意这些材料的介电常数不要相差太大 保护间隙的绝缘设计 6.3.7 a)固定型保护间隙的对地绝缘水平应满足6.2.1要求,其保护间隙的尺寸可按6,2.2d)整定试验; D) 携带型保护间隙投人前后,操作人员握手点至保护间隙与带电体接触点间的绝缘水平,应满 足6.2.1的要求; 根据保护间隙放电试验数据,计算带电作业加装保护间隙前、后的危险率(R与R),R应满 足带电作业的安全水平要求[参照6.2.2e)的要求];保护间隙本身的放电危险率R 的数值也 不可太低,避免增加电力系统的跳闸率 在逐步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完善保护间隙动热稳定设计及指标 D 6.3. 8 绝缘梯的绝缘设计 绝缘梯的绝缘水平除满足一般绝缘工具的要求外,还应考虑作业人员在等电位过程中,人体短接并 不断移动的尺寸和电位转移时的火花放电距离,即绝缘梯的最小长度Lm应满足式(11)的要求 (1l L>L+L,+s 式中: L 有效绝缘长度,参照6.2.3a)的数值 人体在绝缘体短接的尺寸,在水平梯上L=60cm;在软梯等垂直状态绝缘梯上L,=180cm ! 电位转移距离,参照6.2.2e)的数值 S 6.3.9绝缘工具接头的电性能设计 绝缘接头在电气上不直接降低绝缘工具的绝缘水平 空心绝缘管的绝缘接头应尽量采用封闭 式接头,封闭式接头应能防止潮气及灰尘侵人;如采用开敞式接头,其接头结构应方便于管内 的定期清扫及管内壁的干燥工作,必要时应设计配套的专用检测装置 b 金属接头的纵向尺寸应尽可能地短,接头的结构应尽可能防止发生尖端放电和电晕;接头的 体积也应尽可能地小,减轻杂散电容造成的分布电压不均匀程度; 绝缘板的螺栓式接头上的金属螺栓,其两端的棱角应尽可能光滑,螺栓在绝缘板两侧不要过于突 出,处于带电体一端的螺栓部件,必要时可加装屏蔽环,防止绝缘端部电场过强而出现局部放电 6.3.10屏蔽工具的设计 a)屏蔽服的屏蔽效率按40dB屏蔽面罩屏蔽效率按20dB设计制作; 屏蔽服的载流量按5A进行设计制作 b) e)屏蔽服加筋线在满足载流量要求的基础上,还应考虑足够的机械强度 6.3.11绝缘防护用具的绝缘设计 对于成品绝缘服,为了防止因连接而造成局部的绝缘性能下降,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电气绝缘性 能,可以采用特殊的压接工艺或采用复叠方式 工艺结构设计要求 器具的工艺设计要求 搬运长度 根据作业人员携带工具在高杆农作物田地、树林等地区行走方便的需要,对工具正常分解后的纵向 17
GB/T18037一2008 长度如表37的要求 表37可搬运工具长度要求 单人携带(包括乘公用交通车辆 <1.8m <2.5m 两人搬运(普通货车运输 7.1.2单元工具质量 为了减轻作业人员负重行走、登坡和高空作业的体能消耗,工具正常分解后的单元工具质量如表 38的要求: 表38单元工具质量要求 单人使用及安装 <100N 两人使用及安装 <150N 高空等电位人员使用及安装 <50N 7.1.3高空作业状态下单人使用、组装的工具,其部件的连接结构应设计成易于装拆并在连接过程中 不出现分离件例如螺栓、螺母、开口销等,地面使用或两人以上共同安装使用的工具可不受此限 7.1.4铝合金工具的结构尺寸变化宜圆弧过渡,避免尺寸直角过渡造成应力集中 7.1.5设计使用绝缘子卡具应避免采用瓷件直接受压、受挤的工况 绝缘子钢帽受集中压力的区域. 应验算钢帽的挤压应力,防止因钢帽局部变形损伤内部瓷件或浇铸物 7.1.6以导线或绝缘子连接金具的销杆为支持点的卡具,必须验算卡具工作中给该销杆增加剪切荷重 是否超载(与销杆承受的起始荷重叠加后判断 直接卡在导线上的握着型夹具,必须验算夹具产生的挤压力是否会导致导线线股的永久变形, 7.1.7 同时判断夹具是否会发生沿面滑动而刮伤导线 7.1.8各种杆塔上使用的工具,设计中应有意识地预留供传递绳索捆绑的孔或钩 设计高强度铝合金Q型翼形卡具,应提出锻造工件毛坯的技术要求,保证金属纤维不会因机械 切割而发生断裂,其他铝合金翼形卡具,应根据卡具造型确定是否需要锻造毛坯 通用性与轻便化原则 通用性体现“一具多用、一具广用”的原则,轻便化体现“单元工具或组合工具重量轻,安装使用方 便”的原则,工具的通用性与轻便化应按以上原则综合考虑 7.2.1功能相近的工具(例如紧线拉杆与吊线杆;同一吨位的瓷质绝缘子卡具与玻璃绝缘子卡具;双串 直线绝缘子的前、后卡具与耐张二联串绝缘子的前、后卡具等),应尽量设计成通用型工具 .2.2功能相同,纵向尺寸不同的工具(例如不同长度绝缘子串上使用的紧线拉杆),应尽量设计成积 7 木式组合工具,用调整组合件数的方法做到一具广用 7.2.3纵向尺寸长、横向尺寸宽的工具,应尽量采用折叠式结构,在不增加装拆工作量前提下方便工具 组装,运输和保管 7.2.4绝缘结构件以减轻重量为目的的“漏空”设计应慎重采用 只有在不降低受力件截面机械强度、 不过多增加受力件横切割面的条件下才能考虑使用这种减轻办法 7.2.5带电作业工具的金属部件,在满足机械强度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轻合金材料例如超硬铝合 金)制作 7.2.6各种通用工具的接口例如操作杆前端工具座和接头),应尽量采用耐磨性好、结合缝隙小、接拆 快捷、互换性强的标准接口件(例如锁销型、花键型接头). 7.2.7在机械强度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适用范围广,便于携带的绳索一滑车组作为牵引装置 工具的表面处理 黑色金属部件的表面处理按不同部位可采用表39的处理工艺 18
GB/T18037一2008 表39金属部件的表面处理工艺 公差配合精的部件(例如丝杆有丝母 发兰或发黑 经常触摸的部件(例如操作把,柄) 镀铬抛光 热镀锌 卡具及绝缘构件的配件等 经常接触地面的部件(例如地杆 热镀锌 铝合金工具的表面处理,接不同部位可采用表40的处理工艺 表40铝合金工具的表面处理工艺 耐磨工作面 硬质阳极化 -般卡具、器具 彩色阳极化 腐蚀环境用的器具 涂防腐漆 绝缘工具的表面处理 7.3.3 a)绝缘板经机械切割的断面,应涂刷浸溃1次一2次绝缘漆,绝缘材料未受破损的原有光滑表 面,不作浸漆处理; b) 绝缘管、棒的车削加工面,不论内壁、外壁需作1次一2次浸漆处理(视原表面状况而定): e)玻璃纤维引拔棒的表面一般应采用硅橡胶密封处理,也可采用浸溃绝缘漆处理工艺 d) 工程塑料模压件的表面去除毛刺后,不需再作表面处理 操作杆上的安全警戒标志线,应采用绝缘性能好的红色绝缘漆喷刷在绝缘杆表面处理后 喷刷 工具系列化要求 7.4 7.4.1型号的标志法 定型工具的型号用三位及三位以下汉语挑音字母和二位及二位以下数字表达工具名称和规范,组 成型号的首部 在“”号后由不超过三位的数字和字母表达工具的特征,组成型号的尾部,其结构如下 名称规范特征 名称举例:操作杆-CZG 测试杆-CsG; 绝缘滑车一JH 绝缘子自封门卡具一]2K 三角紧线器sQ. 型号举例;“CsG22-3.4Z”表示220kV测试杆,长度3.4m,锥型管, “JH5-1B” 表示5t绝缘滑车,单滑轮,闭合金属钩; “SIQ25-70” 表示三角紧线器,适用于25mm~70 mm导线 7.4.2通用性强的绝缘操作杆、测试杆、按电压等级、标称长度、管型形成系列详见附录B). 7.4.3通用性强的绝缘滑车,按额定荷重、滑轮个数、挂钩型式形成系列(详见附录B). 7.4.4通用性强的绝缘子卡具,按额定荷重、封门方式形成系列;用于首,末端绝缘子的配套卡具按额 定荷重、适用金具型号、封门方式归人绝缘子卡具系列内(详见附录B) 7.4.5通用性强的三角紧线器,按适用导线截面区域形成系列(详见附录B) 7 .4.6其他通用型工具可参照7.5.1一7.5.5原则形成系列 类别繁多、通用性差的工具暂不形成 系列 包装设计要求 绝缘工具、轻合金工具及具有活动部件的机具,在设计工具时应同时设计其包装物 19
GB/T18037一2008 1 防潮包装 8. 8.1.1绝缘工具,铝合金工具及具有活动部件的机具在出厂时应用聚乙烯或其他吹塑薄膜的热合封口 包装 8.1.2每件绝缘工具均应设计与工具外形相适应的、便于装取的帆布工具袋 工具袋应备有封口盖及 供使用者背、扛、提、拿的背带或提梁 8.1.3两件及以上部件组成的细长工具,在7.1.2的质量范围内按整套组合工具设计工具袋,每件工 具间应设隔离垫,工具袋展开后可兼作现场铺地的苫布使用 8.1.4绝缘绳索应具有背包型软包装袋,其容积应按7.1.2的质量要求设计 8.1.5绝缘绳索还应配备供现场使用的防潮、防污塑料硬桶,作业人员可将地面上多余的绳索盛人桶 内 塑料桶应设提梁,用完后能叠套在一起运输、保管 8.2运输包装 绝缘工具长途运输(包括汽车,火车托运)应使用专用的木箱包装,按长度及有关运输规章所限 8.2.1 定的质量设计木箱的容量 每件工具在箱内应加以固定,包装箱上应有明显的“防潮”、“轻放”标志 出 厂运输的包装箱上还应标明工具名称、规范、数量.出厂日期、质量等 8.2.2 钳合金工具.表面硬度较低的卡具,夹具及不宜瞌醒的金属机具(例如丝缸),运输时应有专用的 木质或皮草工具箱,每箱容量以一套工具数量为限,零散部件在箱内应予固定 一般金属器具,可使用草绳作运输包装,有条件时也可设计通用的木质包装箱 8.2.3 8.2.4通用小工具的包装物应设计成便于操作者在杆塔上使用的背带包,包内能定位摆放整套的小工 具 工具袋使用后可兼作运输包装物 工具库房的设计 设计成套带电作业工具时要配套设计工具库房,工具库房的设计应满足DL/T974的规定 10 工具试验 10.1带电作业工具产品试验分为型式试验,出厂试验及抽查试验 10.1.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工具应进行型式试验 a)新产品定型, b) 定型产品转厂生产; e) 结构设计有重大变动的产品 10.1.2出厂试验应逐件进行,试验合格后出具产品合格证书 10.1.3用户购买产品发现有质量问题,有权要求生产厂家进行抽查试验,在用户的参与下由有关技术 监督部门仲裁结论 10.2带电作业工具试验项目及方法按有关试验标准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工具设计要求 20
GB/T18037一2008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机 械验 算 本标准仅提供常用工具构建机械验算项目及公式,其他项目的验算可参照有关机械设计手册进行 螺栓联接承拉板件的强度验算 单孔联接 H 危险断面积s 强度条件 示 图 项目 意 拉伸 S=(一d)a P,/S[d] 挤压 S.=adl P,/s,GB/T18037一2008 双排四孔联接 示 意 图 项目 危险断面积S 强度条件 S=(/-d) a11=P./S1Lo 拉伸 S=(b-2d)a 出=3P./4S. KP 挤压 =4ae <[r] KiP 剪切 S,=14an <[ 注:双排四孔联接对降低材料的剪切应力效果明显,但会降低电性能,故应慎用 螺栓联接承拉管材的强度验算 圆管双孔联接 强度条件 图 示 意 项目 危险断面积S "(D 拉伸 S -dl一dlD一dD [a om K! 挤压 S,=(D一d)d [o -1断面 K 剪切 S,=4(D一d)t 二<[门] S b 扁管双孔联接 项目 危险断面积S 强度条件 示 意 图 拉伸 -d')(b一d)(D一 [a] s=(D- K/P 挤压 S =(D-d)d -[o们 KP 剪切 s,=4(D-d)t <[ 22
GB/T18037一2008 螺扣联接承拉棒材强度验算 图 项目 危险断面积s 强度条件 示 意 拉伸 S= " 是GB/T18037一2008 弯曲杆件的强度验算 a 弯曲梁集中受力 图 项目 强度条件 意 公式 示 Q.r(L一? Q.I 弯矩 M= M W 断面 bh l eE 盛[rw] 截面 积及 截面 系数 E 材料弹性模量; -(-d ;D一d 而 断面的惯性矩 BH3一h BH一bM 剪力 <[n Q. 挠度 f<[门 8E 214
GB/T18037一2008 该方法适用于两端有支持物的水平梯及水平轨道等工具的验算 b 简支梁均压受力 公 式 强度条件 意 图 项目 小 -贸 M g M. 弯矩 [ow] W " Mm L Q <[ 吴 截面积及 参照A.5a 截面系数 5oL 挠度 f<[门 384EJ. 注:该方法适用于桥式托瓶架等工具 悬臂梁集中受力 图 项目 强度条件 示 意 式 M= Q.r 弯矩 Mmx Q.L. M. IAx <[w] <[ 截面积及 参照A.5a) 截面系数 QL 挠度 .GB/T18037一2008 6 兼受两种负荷杆件的强度验算 A 弯曲组合受力 a 拉伸 项目 强度条件 图 式 示 意 L 力矩 Mmx” 半会<[刚 罢<[] 截面积及 参照A.5a) 截面系数 挠度 参照A.5b f<[C门 注该方法适用于紧线拉杆兼托瓶架形式的工具 拉伸 扭转组合受力 项目 强度条件 式 意 心 公 示 断面 w ol M <[了 W 截面积及抗 扭截面模数 于小 量

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的编号:GB/T1002-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共有13页,发布于2009-08-012009-08-01实施,代替GB1002-1996根据2017年第7号公告和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自2017年3月23日起,该标准转化为推荐性标准,不再强制执行。
交流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计算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交流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计算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交流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计算方法的编号:GB/T19185-2008。交流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计算方法共有8页,发布于2009-08-012009-08-01实施,代替GB/T19185-2003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