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4774-2013

过滤与分离名词术语

Terminologyoffiltrationandseparation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过滤与分离名词术语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过滤与分离名词术语的编号:GB/T4774-2013。过滤与分离名词术语共有83页,发布于2014-10-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J77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3.120
  • 实施日期2014-10-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83页
  • 文件大小1.20M

过滤与分离名词术语


国家标准 GB/T4774一2013 代替GB/T4774一20o4 过滤与分离名词术语 Ierminologyoffiltrationandseparationm 2013-12-17发布 2014-10-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监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4774一2013 目 次 前言 范围 过程与原理 物料性质 预处理技术 助过滤技术 过滤介质 后处理技术 20 离心机 离心萃取机 36 10过滤机 32 11过滤器 4! 12旋流器 45 13膜过滤 46 索引 53 参考文献 80
GB/T4774一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4774一2004《分离机械名词术语》,与GB/T4774一200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见封面,2004年版封面) 删除了过滤介质部分的某些术语见2004年版:5.1.4.2,5.1.4.5到5.1.8,5.1.6.9,5.1.10, 5.1.1l,5.1.12.2,5.1.14); -删除了过滤机部分的某些术语(见2004年版:4.1.14.4,4.1.19,4.1.20,4.2.25) 过滤器部分的某些术语(见2004年版:4.1.31,7.2.13); 旋流器部分的某些术语见2004年版:7.2.13); 膜过滤部分的某些术语(见2004年版:6.3.6,6.3.ll,6.1.16,6,1,17); -增加了过程与原理部分的某些术语见2.1l,2.15,2.17,2.35,2.36); 物料性质部分的某些术语(见3.4,3.12到3.34,3.40,3.41,3.47,3.48,共27条; ,4.3.7,4.3.9,4.3.10,共6条); -增加了预处理技术部分的某些术语见4.3.3,4.3.4,4.3.6,4.3.7 了助过滤技术部分的某些术语(见5.1,5.3,5.4,5.4,5.5,5.7到5.14,共13条) -增加了过滤介质部分的某些术语(见6.3,6.4.7到6.4.12,6.6,6.6.2到6.6,12,6.7.2,6.7.3 6.7.5到6.7.10,6.8.1到6.8.4,6.9.1,6.9.3,6,9.4,6.9.5,6.9.7,6.9,9到6.9.14,6.9.16,6,.9.17 6.9.20到6.9.25,共50条); 增加了后处理技术部分的某些术语(见7.1,7.6到7.14,共9条); 增加了离心机部分的某些术语(见8.1.5,8.2.8到8.2.17,8.3.17.3,共12条); 增加了离心萃取机部分的某些术语(见从9.1.1到9.3.3,共22条); 增加了过滤机部分的某些术语(见10.1.9.1.2,10.1.12,10.1.15,10.1.16.4,10.17.2,10.1.19,1o. 11.26,10.1.29,10.4.18,10.4.31,10.4.50,共11条); 增加了过滤器部分的某些术语(见11.5到11.10,共6条); 增加了旋流器部分的某些术语(见12.2.16,12.2.17,12.2.18,12.2.19); 党 加了膜过滤部分的某些术语见13.1.3,13.1.10,13.2.2,13.2.4,13.2.5,13.2.6,13.3,13.3.8. 13.3.9,13.3.12,13.3.13,13.3.17,13.3.19,共13条); 增加 参考文献(见参考文献第13到第22) 请注意本文件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 1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分离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2)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化工研究院将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天津大学,四川大学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山东景津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厦门厦迪亚斯环保过滤技术有限公司、石家庄 工大化工设备有限公司、重庆江北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都丽红,张德友,许莉、陈志、王士勇、周进、康勇、褚良银、李文苹,李秋萍、,朱企新、 李建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4774一1984,GB/T4774一2004
GB/T4774一2013 过滤与分离名词术语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连续相为液相的过滤与分离过程专业基础及相关设备的构造、性能通用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液固分离原理与过程,物料性质,预处理技术(包括增浓、澄清、沉降,气浮、凝聚与絮 凝、助滤技术等),过滤介质,后处理技术(包括洗涤,脱液等),膜过程;以及离心机,分离机,离心萃取设 备,过滤机,压榨过滤设备,过滤器,膜过滤,气浮设备,旋流器等机械、设备与零部件及有关操作过程控 制、机械结构等的设计、生产;也适用于过滤与分离过程与设备的科研、教学等领域 本标准不包括实验室用离心机及气体过滤器 过程与原理 2.1 过滤filtration 在外力作用下悬浮液中的液体透过过滤介质,固体颗粒及其他物质被截留,使固体颗粒及其他物质 与液体分离的操作 2.2 滤饼过滤ceakefiltration;surfacefiltration 滤液通过过滤介质,颗粒等固相物被截留在过滤介质表面形成滤饼的过滤,也称表面过滤 2.3 vaeuumfiltration 真空过滤 用抽真空形成的压差作为过滤推动力的过程 加压过滤pressurefiltration" 对过滤部件内部施加高于大气压的外加压力,此压力与过滤部件外部压力的压差作为过滤推动力 的过滤过程 2.5 离心过滤eentrifugalfiltrationm 以离心惯性力为过滤推动力的过滤过程,在离心惯性力作用下,使滤液穿过滤饼与过滤介质,实现 固液分离 2.6 重力过滤gravityfiltration 利用过谜介质表面或谴饼上的液层高度作为过谴推动力实现的过滤过程 动态过滤dynamiciltration;cross-fowtiltration 在压力、离心惯性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料浆与过滤面呈平行或旋转的剪切运动,滤液垂直穿过过 滤介质,使过滤介质表面处于无滤饼或薄层滤饼状态过滤,又称“交叉流过滤”,“错流过滤” 2.8' dead-endfiltration 终端过滤 悬浮液是以流到过滤介质为其流动终端而进行的过滤过程
GB/r4774一2013 2.9 电场过滤eleetricfiedfitration 采用直流电场,使带电荷的颗粒向远离过滤介质的方向迁移,防止滤饼生成和过滤性能下降,即为 电场过滤 2.10 高梯度磁过滤highgradienmagnetieriltration 施加磁场,以强化过滤过程的过滤 2.11 粒状层过滤granularbedfiltratiom 以砂、活性炭等粒状物形成多孔的粒状层为过滤介质,截留悬浮粒子的过滤 2.12 吸附过滤adsorptionfiltration 过滤介质同时能进行化学吸附及(或)物理吸附,脱色和机械截留的过滤过程 2.13 ressionfiltration 压榨过滤expre 挤压滤饼,使滤饼受压缩和孔隙减小,挤压出滤饼内液体的过滤及脱水操作 2.14 深层过滤depthbedfiltration" 澄清过滤clarifyingfiltration 将稀薄料浆通过一定厚度的粒状床层或纤维滤材,固体颗粒被截于介质内部的孔隙中,在介质表面 -般不形成滤饼,目的是去除固体杂质获得澄清液 2.15 滤芯过滤 car rtrdgefiltrationm 将过滤介质制成管状(或筒状)的过滤元件进行过滤 2.16 沉降 seting sedimentation 悬浮在流体中的粒子由于受质量力、离心惯性力或静电力的作用,沿力场方向在流体中运动的 现象 2.17 重力沉降gravitysedimentation 在重力场中,重相在流体中沉降,将轻相与重相进行分离的操作 2.18 离心沉降centrifugalsedientationm 有密度差的固-液,液-液或液-液-固混合物,在离心惯性力作用下进行沉降分离 2.19 分离因数“g”number;G-forees;reativecentrifugalforce 离心机的基本参数 它是离心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也是离心沉降速度与重力沉降速度的 比值 2.20 浓缩thickening,concentrating 从悬浮液中除去部分液体,使悬浮液固含量提高的过程
GB/T4774一2013 2.21 压榨比expressionratio 压榨开始和压榨到一定时间后滤饼厚度之差,与压榨开始和压榨终了时滤饼厚度之差的比值 压 榨比表示了压密程度 2.22 机械压榨meehaniealespression 施加外力使料浆或滤饼中的液相由于颗粒位移而被挤出 2.23 筛分脱水screeningdewatering 物料以薄层通过筛子表面时发生水分与颗粒的分离过程,也是在重力场或离心惯性力场中进行过 滤的过程 2.24 筛分screening 利用筛子使悬浮液中不同粒径的颗粒分离的过程 2.25 处理能力throughput 单位时间内分离机械所分离悬浮液(或乳浊液)的体积或重量 2.26 生产能力filtratelowrate;cakeformationrate 单位时间内分离机械能分离出的干固体重量或滤液重量 2.27 分离效率separationeffieieney 若以固相回收率表示,分离出的固相颗粒总重量与进人系统的固相颗粒总重量之比称总效率 对 某些分离设备有级效率与总效率之分 也可用液相回收率表示 2.28 过滤推动力drivingforeeoffiltration 使过滤过程能够进行而在滤饼(包括过滤介质)两侧建立的压力差 2.29 过滤压力filterpressuredrop 加压过滤过程中过滤机内的压力 2.30 过滤真空度vaceuum" 表示处于真空状态下过滤机内维持低于周围大气压的稀薄气体状态,等于大气压力与真空过滤机 过滤元件内部压力之差 2.31 过滤速率fitrationrate;iltratelux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过滤面积上的滤液量 2.32 操作循环operatingeyele 分离机械从某工序到该工序下一次重复之前的所有各工序构成全过程称为操作循环,又称为操作 周期
GB/r4774一2013 2.33 filtration 恒压过滤 constantpressure 过滤压力保持不变的过滤过程 2.34 constantrateiltration 恒速过滤 过滤速率保持不变的过滤过程 2.35 wedy constantpressurefiltration 先恒速后恒压过滤eonstantratefolow 过滤时,在前阶段由于介质阻力较小可能呈现近似恒速过滤,随着滤饼增厚,阻力加大,供料近似于 恒压,就形成恒压过滤 2.36 变压、变速过滤variable :andvariableratefiltration preSsure 整个过滤操作中,过滤压和过滤速率都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 2.37 加料时间 feedingtime 间歇分离过程,每次分离时,往分离机械中加人物料所需的时间 2.38 卸料时间dlischargingtime 从分离机械中卸出滤饼(或滤渣)所需的时间 2.39 压榨压密epressionconsolidation 压榨进人压密阶段,滤饼层压缩、压密,固体颗粒也同时向液体排出面移动 2.40 过滤面积iltrationarea 过滤过程中能截留固体颗粒和透过滤液的面积 物料性质 3.1 物料material 用过滤与分离的方法分离的对象(如悬浮液、乳浊液等)的统称 3.2 悬浮液料浆suspensionm 悬浮液泛指固体分散在液体中的分散物系 3.3 悬浮液浓度sspensionconeentrationm 单位体积悬浮液中的固体质量质量浓度). 固液比solid-:twliquidrto 悬浮液中固相和液相的质量之比 eulsion 乳浊液 -种液体以很细的液滴分散于另一种(或数种)与之互不相溶的液体中所形成的乳状液
GB/T4774一2013 3.6 乳浊液浓度emwlsionconcentration 乳浊液中所含分散相的质量百分数 3.7 胶体eooid 粒径在0.1 um一0.001am的粒子分散在另一介质中所形成的非均相高度分散物系 3.8 牛顿流体Newtonianfuid 流体流动时高剪应力与剪切速度服从牛顿粘性定律的流体,如气体、水和大多数纯液体均属于牛顿 流体 3.9 非牛顿流体non-Newtonianluid 凡流体流动时流体力学特性不服从牛顿粘性定律的流体均称非牛顿流体 3.10 滤液ritrate 悬浮液过滤时透过过滤介质流出的液体 3.11 澄清液clarifiederfluent 沉降操作分离出的液体 3.12 液体密度liquiddensity 单位体积液体的质量 3.13 黏度viscosity 液体流动时,液体分子间产生内摩擦的性质,称为液体的黏性 黏性的大小用黏度表示,是用来表 征液体性质相关的阻力因子 3.14 滤液浊度fitrateturbidity 滤液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 3.15 澄清液含固量solidcontentofeaririederluent 单位体积澄清液所含固体的质量 3.16 表面张力surfaeetensiom 液体表面层由于分子引力不均衡而产生的沿表面作用于任一界线上的张力 3.17 挥发度volatility 表示某种纯粹物质(液体或固体)在一定温度下蒸气压的大小 具有较高燕气压的物质称做易挥发 物,较低的称做难挥发物 3.18 表面水surfacewater 水的极性很强,表面张力很大,如果与之共存的固体颗粒也具有极性,则水极易在颗粒表面形成水
GB/r4774一2013 化膜,即“表面水” 3.19 接触角contaetangle 接触角是指在气、液、固三相交点处所作的气液界面的切线穿过液体与固-液交界线之间的夹角 是表示润湿程度的量度 3.20 粒径partieesixe 粒子大小(粒径)是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 对于形状规则,大小均匀的球形颗粒,可取其直径作为粒 径 大小形状不一的粒子,必须按一定方法确定其粒径 3.21 当量粒径equivalentgrainsize 当被测颗粒的某种物理特性或物理行为与某一直径的同质球体(或组合)最相近时,就把该球体的 直径(或组合)作为被测颗粒的等效粒径 3.22 粒度分布particesizedistributionm 粒径从最小到最大由不同比例组成,称为粒度分布,以不同粒径颗粒占颗粒总量的百分数表示 3.23 粒子形状shapeofpartiele 流体中颗粒的形状,有针状,角状、树枝状、圆球状,片状、不规则状等,但形状很难量化,可按不同的 形状因子加以修正 3.24 滤饼龟裂fitereakeeracking 滤饼孔隙率不均匀,厚度不一致,在一定的操作压力下,滤饼即产生纵向或横向沟流,称滤饼龟裂 3.25 比表面积 pecifiesurface N 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颗粒的总表面积,其单位是m'/m'或m/g 3.26 密度density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这种物质的密度 3.27 真密度(无内外孔truedensity 某种物质单位真体积的质量 物质的真体积指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内固体物质的实际体积 不包括内部空隙 3.28 表观颗粒密度(无外孔apparentparieledensity 单位体积(含材料实体及闭口孔隙体积)物质颗粒的干质量,也称作视密度 3.29 颗粒密度(有内外孔effeetivepartieledensity 粉体质量除以包括开口细孔与封闭细孔在内的颗粒体积所求得的密度 3.30 松装密度(疏填充密度lwsepackebuldensils 在规定条件下粉末自由填充时单位容积的质量
GB/T4774一2013 3.31 振实密度tapdensity 在规定条件下容器中的粉末经振实所测得的密度 3.32 两相密度差densitydirlereneoftwphase 非均相物系中分散相和连续相密度的差值 3.33 亲水粒子hydrophilicparticle 表面易被水润湿的粒子 3.34 疏水粒子hydrophobhieparticle 与水相互排斥,不易被润湿的粒子 3.35 绝对疏水粒子absolutehydrophobicparticle 疏水性极强,不能被水润湿的粒子 3.36 滤饼filtercake 过滤过程中悬浮液经过滤得到的固体浓缩物 3.37 沉渣sediment;sludge 沉降操作中由沉降分离得到的固体沉淀物称作沉渣 3.38 -电位Zetapotential 带电的粒子在液体中发生相对运动时,两相间产生相对运动的滑移面上的电位称为-电位 3.39 滤饼厚度enkethiekness 过滤结束后,过滤介质表面到滤饼表面的厚度 3.40 孔隙率porosity 颗粒物料层中,颗粒与颗粒间的空隙体积(含开口孔隙)与整个颗粒物料层体积(堆积体积)之比 3.41 滤饼阻力ftereakeresistanee 滤饼过滤中由滤饼产生的对液相的阻力 3.42 滤饼比阻speeifiecakeresistanee 衡量滤饼过滤阻力的参数,有质量比阻和体积比阻 质量比阻是单位面积上滤饼干固体质量的阻 力;体积比阻是单位体积上滤饼的过滤阻力 3.43 tible 可压缩性滤饼copaet cake 在压力作用下,孔隙率发生变化,比阻亦随之增加的滤饼称为可压缩滤饼 3.44 1ctibleeake 不可压缩性滤饼ineompae 在一定压力范围内滤饼比阻与过滤压力无关的滤饼,称为不可压缩滤饼
GB/r4774一2013 3.45 滤饼压缩指数copactibilityindex 表征滤饼压缩性或膨胀性的参数,可根据已知的过滤比阻与作用在滤饼上的压差之间的关系确定 3.46 滤饼含液量moisturecontemtofeake 滤饼或滤渣)中所含液体的质量百分数 3.47 滤液含固量solidcontentoffiltrate 单位体积滤液中所含固体的质量 预处理技术 4.1 沉降与增浓 4.1.1 干涉(扰)沉降hinderelsetling 当颗粒直径与容器直径之比大于1;200或悬浮液中颗粒的浓度大于0.2%(体积),此时颗粒与器 壁或颗粒间存在干涉现象 颗粒的浓度越高,干涉越大 此种沉降称为干涉沉降 4.1.2 自由沉降freesetling 悬浮在流体中的微小颗粒借本身重力作用而独立沉降时,称为自由沉降 4.1.3 浓缩 增浓 thieckening 增稠 借重力或离心力作用来浓缩稀薄悬浮液的操作 4.1.4 斜板沉降槽settlingunderinelnedsurlaees 采用平板或管状的斜面构成了在一个相对较小的体积内可以提供很大的沉降面积,是一种过程强 化的高效重力沉降装置 4.1.5 重力浓缩机gravitythiekener 重力浓缩机是在重力场中实现悬浮液浓缩设备 4.1.6 长锥形浓缩器deep-conethiekeners 在长锥形浓缩器中,固体颗粒受到聚集和压缩,当颗粒达到容器底部形成微粒层,锥形底部的微粒 受到压缩,被挤压的更紧 4.1.7 重力浓缩gravityconcentration 重力浓缩是借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在重质量)力作用下发生沉降而提高悬浮液浓度 4.1.8 澄清器elarifier 澄清器是去除浓度低于15%质量分数)的悬浮液中固体的设备,澄清过滤的指标是澄清度
GB/T4774一2013 4.1.9 settline 间歇沉降 batch 悬浮液加人沉降槽后,经一定时间的沉降,上层清液和下部浓相分开,这个过程称为间歇沉降 4.1.10 continuoussettling 连续沉降 将悬浮液连续加人沉降槽中,同时分别连续排出上层清液和下部浓相,称为连续沉降 4.2 气浮分离 4.2. 气浮分离法floatatiom 气浮分离法又称“浮选法”,是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去除悬浮液或溶胶体系中的悬浮 物,使悬浮物随气泡浮升到液面而分离的方法 4.2.2 电解气浮eleetrolytienotationm 在以水为连续介质的固液两相体系中置人阴阳两极,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正、负两极周围产生的 氧和氢的微气泡粘附于悬浮颗粒上,并挟其浮出液面从而实现分离的一种浮选技术 4.2.3 布气气浮dispersed-airtotaton 利用机械剪切刀,将混合于水中的空气粉碎成微细气泡进行气浮的一种方法,又称“散气浮选” 4.2.4 溶气气浮dissolvetairftlotation 空气在一定压力下溶于固液或液液非均相体系中并呈饱和状态,使其上部的空气压力降低,空气以 微小的气泡从水中析出捕集液相中的分散粒子并带出液面的浮选方法 4.2.5 真空溶气气浮vacuumdissolved-airnotation 空气在常压或加压条件下溶人水中,而在负压条件下析出的浮选方法 4.2.6 加压溶气气浮pressuredissolet-airlotatiom 空气在加压条件下溶于水中,在常压条件下以微气泡的形式释放出来的气浮方法 4.2.7 全溶气加压溶气气浮fulflowofpressuredissolved-airflotationm 对全部人流废水进行加压溶气,再经减压释放装置进人气浮池进行固液分离的一种浮选流程 4.2.8 部分溶气加压溶气气浮split-lowofpressuredissolvelairlotationm 将部分人流废水进行加压溶气,其余废水直接送人气浮池比全溶气流程省电,溶气罐体积较小,但 承压较大 4.2.9 ssuredissolvedairflotation 回流加压溶气气浮reeyele-flowofpres 将部分气浮出水进行回流加压溶气,人流废水直接送人气浮池 适用于含悬浑物浓度高的废水的 固液分离 4.2.10 溶气罐dissolvet-airtank 溶气气浮前将气体溶人固液体系中的一种容器
GB/r4774一2013 4.2.11 浮选池flotationcel/tank 固液两相或液液两相实现气浮分离的一种装置 4.3凝聚与絮凝 4.3.1 絮凝locculation 通过加人有机高分子物质(包括有机高分子电解质)使悬浮液或溶股中的微细粒子形成较大的絮状 颗粒团的过程 也称为“混凝” 4.3.2 絮凝剂flocculant;tocculationagent 将悬浮液或溶胶中的微细颗粒聚集在一起的有机高分子物质,对液相中的悬浮颗粒产生吸附,架 桥,聚集成颗粒团 有合成,天然和生物絮凝剂 4.3.3 生物絮凝biofloceulation;mierobilflocculation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将悬浮液或溶胶中的微细颗粒聚集成颗粒团的过程 4.3.4 生物絮凝剂biofloecculant;microbilfloeculant 由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主要成分有糖类物质,多肽,蛋白质和DNA类物质以及脂类物质等 4.3.5 凝聚coagulationm 含微细颗粒的悬浮液(溶胶)经加人无机电解质压缩双电层使胶体等微细颗粒接近而形成颗粒团的 过程 4.3.6 异向凝聚perikineticcoagulation 由颗粒间的热运动引起的相互碰撞而凝聚的过程称为异向凝聚 4.3.7 同向凝聚orthokineticcoagulation 悬浮液或溶胶体系中颗粒在层流或湍流剪切力速度梯度)作用下相互碰撞而凝聚的过程,称为同 向凝聚 4.3.8 凝聚剂eoagulant;coagulationagent 悬浮液或溶胶体系中为使固体颗粒发生凝聚所添加的无机电解质(包括无机聚合电解质) 也有称 为“絮凝剂”“无机絮凝剂”或“混凝剂” 4.3.9 絮凝体(絮团 floc 絮凝过程中借助絮凝剂形成的颗粒团,有时也泛指凝聚过程中形成的颗粒团 4.3.10 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 在很低浓度或用量很小时即可显著降低溶剂或液体(一般为水的)表面张力从而改变体系表面状态 的物质 10
GB/T4774一2013 助过滤技术 5.1 助过滤enhancediltrationm 用加人助滤剂的方法,强化难过滤物料过滤的过程,称为助过滤 5.2 助滤剂rilteraid 能够强化难过滤物料过滤过程的物质统称为助滤剂,有化学助滤剂和介质型助滤剂 5.3 介质性助滤剂partieulatefiteraid 多孔性、细小颗粒状或纤维状的惰性物质,预敷在过滤介质表面和/或掺人悬浮液中以改善过滤 过程 5.4 化学助滤剂chemicealilteraid 将凝聚剂、絮凝剂酶制剂及表面活性剂等预处理物质统称为化学助滤剂 5.5 硅藻土dliatomites 硅藻是一种单细胞类,硅土是以硅藻遗骸(壳体)为主的一种生物沉积岩 经过加工后可作为 助滤剂 5.6 珍珠岩 perlite 珍珠岩是指由火山喷发的酸性熔岩急速冷却而成的玻璃质岩石,经过加工后可作为助滤剂 5 石棉asbestos 石棉经粉碎、分级而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助滤剂 5.8 纤维素eelulose,lignose 纤维素助滤剂以木浆为原料,经特殊加工而得 碳素 carbon 碳素是把含有沥青、焦炭等碳素的原料粉碎,在600C左右急剧加热膨胀,再烧掉挥发分经粉碎、分 级而得的一种助滤剂 5.10 活性炭aetiatedearbon 活性炭是黑色粉末状或颗粒状的无定形碳 它是一种多孔碳,堆积密度低,比表面积大,可作为助 滤剂,同时还有吸附作用 5.11 稻壳灰rieehuash 稻壳燃烧后具有多微孔结构,是一种非晶硅粉状材料,具有高过滤速率、过滤效率和吸附性能的新 型助滤剂 11
GB/r4774一2013 5.12 预敷过滤precoatiltrationm 过滤前预先进行助滤剂悬浮液的循环,形成由助滤剂组成的疏松预敷层后再进行过滤的过程 5.13 掺浆过滤admixfitrationm 将助滤剂按一定比例加人料浆后再进行过滤,以改善滤饼结构的过程 5.14 预敷十掺浆过滤admi-preeoatfiltratiom 过滤前预先进行助滤剂悬浮液的循环,形成由助滤剂组成的疏松预敷层,再将助滤剂按一定比例加 人料浆进行过滤的过程 过滤介质 6.1 过滤介质riltermedia 过滤过程中使液体(或气体)透过而截留固体颗粒(或其他固相物)的可渗透性材料 深层型过滤介质depthtypefiltermedia 深层过滤用的过滤介质,如滤芯,颗粒状过滤床层等 过滤过程中,固体颗粒或其他杂质的截留主 要发生在过滤介质内 6.3 表面型过滤介质surfacetyperiltermedia 过滤过程靠表面截留悬浮液中固相物形成滤饼的过滤介质 松散型过滤介质looseriltermedia 由固体颗粒形成床层后,通过床层截留悬浮液中固相物,这类固体颗粒称为松散型过滤介质 6.5 滤布ftitereoth/fabrie 过滤用的织造布、非织造布等过滤介质 6.5.1 织造滤布机织滤布wvenfiltercoth 用纤维状物质,如合成纤维、棉、麻、丝、毛等织造成的过滤介质 6.5.2 mon0-filaentwovenfiltercloth/fabriee 单丝机织滤布 由单根长丝机织成的滤布 6.5.3 复丝机织滤布multi-ilamentwvenfiltereloth/fabrie 由数根长丝捻成线后机织而成的滤布 6.5.4 双层复合滤布doublelayercompositetabrie;doublelayerfilterfabrie 由两层不同织造方法或不同纱线直径织造的机织滤布 12
GB/T4774一2013 6.5.5 非织造滤布(无纺布nowvenfitereoth 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组合而成的片状、纤网或絮垫,用来作 为过滤介质使用 6.5.6 滤毡fiterfelt 滤毡主要由合成纤维或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的混合物构成 6.5.7 针刺滤毡needlefelt 针刺滤毡是根据要得到滤毡的厚度和密度将若干层梳理好的纤维一层层叠放在一起,通过传送装 置送到针刺装置并针刺压制成型 6.5.8 防静电滤布antistaticfiltercoth 可以消除静电的滤布 6.5.9 滤带fiterbelt 由一定宽度和长度的滤布与接头组成的环形带 6.5.10 涂膜滤布rilmfiltercloth 在滤布表面涂上一层多孔膜,提高截留精度,改善卸饼性能的过滤介质 6.5.11 滤袋tlerbugs 用滤布做成袋状的过滤元件,用于袋式过滤器,多用无纺布制成 6.5.12 亲油性纤维过滤介质oleophilicfriberbundlefriltermedia" 用改性的亲油疏水纤维制成的过滤介质 6.5.13 微孔薄膜复合滤布thecompoundmembranefriltercoth 将一层孔隙很小的有机膜与常规织造或非织造滤布复合在一起改变滤布孔径与表面状况的滤布 6.6 滤网fitersereen;strainer 用金属丝(或板、条)加工、具有一定大小和数量的孔可用于过滤的过滤介质 6.6.1 filtercloth 编织网wovenmesh 由金属丝或塑料丝用编织方法制成的滤网 6.6.2 wovenorsinteredmetalwirecloth 金属丝网 用金属丝编织或编织后烧结的多孔网 6.6.3 方孔网 sguareorrectangularmeshscreen 网孔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网 13
GB/r4774一2013 6.6.4 板网perforatedmetial 有众多小孔或窄缝隙的板状滤网 6.6.5 衬网supportscreenm 用来支承过滤介质的粗网 6.6.6 底网slottedscreen 用于支承衬网的大孔格网 6.6.7 筛网sereen;see;btngeath 筛的组成部分,一般用金属丝编织而成,也有用板材或其他材料)加工呈圆形,方形,矩形的孔 6.6.8 条网slottedscreen 由特定截面形状的金属条拼合而成的网 6.6.9 网条wireorprofilewire 用于组成条网、具有特定截面形状的金属条 6.6.10 曲筛curvedsieve 对悬浮液中的颗粒进行分级的弯曲形的条网 滤芯fiterelemment;filtereartridge 将过滤介质制成管状的过滤元件 6.7.1 微孔钛滤芯sinteredtitaniumfilterelement 由钛粉末烧结成的管状过滤介质 6.7.2 均质型滤芯homogeneoustypeilterelement 滤芯的孔隙比较均匀,主要有烧结金属粉末、编织金属网、烧结金属纤维加工而成,过滤精度在 3um一50m之间 6.7.3 非均质型滤芯non-homogenoustypefierelement 滤芯内外两侧的孔隙直径不相等,流体进人侧的孔径较大而流出侧的孔径较小,这种滤芯的结构是 通过两种不同孔径的膜来实现的 6.7.4 黏合型滤芯bondingtypeilterelement 用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压制成具有一定厚度和孔隙率的构件,然后将树脂渗透到构件的纤维层内 树脂干燥后就形成轻质多孔具有自支撑层结构的黏合型滤芯 6.7.5 eiltereeent 缠绕型滤芯 woundtype 将短纤维缠绕到一根中心柱上,等缠绕厚度达到要求时,将中心柱抽出并对中空纤维柱定型,此即 缠绕式滤芯 14
GB/T4774一2013 6.7.6 流线过滤式滤芯 fier streamline element 由一系列较薄的硬质圆盘叠压到一起而成的,两个圆盘间有一定的间距,圆盘中间有流体流出的 通道 6.7.7 烧结筒状滤芯sinteredcandlefilter 烧结成简状的滤芯,这种滤芯刚性较好,具有自支撑作用,如烧结金属、烧结塑料、多孔陶瓷、打孔金 属板构成的滤芯 6.7.8 折褶式滤芯pleatelfilterelememt 滤芯的内部和外部均由刚性多孔材料支撑,单层或多层褶皱过滤介质一般是由纤维素滤纸、非织造 过滤介质或膜构成 6.7.9 蜂房绕线式滤芯hoeycobwindingilterelement 由纺织纤维精密缠绕在多孔骨架上的深层过滤元件,控制滤层缠绕密度及滤孔形状可制成不同过 滤精度的滤芯 6.7.10 熔喷纤维滤芯meltblownfiberfiltereement 采用熔融或喷洒黏合剂的方法将一种或几种材质的纤维固结于一体而制成不同规格和过滤精度的 过滤滤芯 6.7.11 活性炭纤维柱式滤芯activatedcarbonibercandleilterelement 由活性炭纤维加载体制作而成,具有良好的吸附和脱色功能,也能有效吸附重金属离子,部分放射 性物质 6.7.12 楔形滤芯wedgewirerilterelement 滤芯由一根连续的三角截面的金属细丝以螺旋的方式缠绕在支撑骨架上,或是由三角截面的金属 细丝平行排列在圆柱状的支撑骨架上而成,金属细丝间的距离为液体过滤的流道,小于间距的固体颗粒 即被截留 6.8烧结过滤介质 6.8.1 金属纤维烧结毡sinteredmetalfierfet 用金属纤维无序,均布然后压紧,再高温烧结成的多孔过滤介质 6.8.2 金属粉末烧结过滤介质sinterednmetalpowderfitermedia 1l00 利用特定粒度和形状的金属粉末烧结成型的多孔材料 粉末的粒度范围一般为0.5Am~ 0从tm 6.8.3 sinteredwovenwiremeshilteredia 金属丝网烧结过滤介质 用金属丝网进行烧结使网上所有经纬线接触点熔成牢固连接的滤材 6.8.4 eramicfiltereleent 陶瓷过滤元件 由陶瓷制成的多孔过滤介质(滤管,滤板 15
GB/r4774一2013 6.8.5 多孔陶瓷过滤介质porousceramicfiltermedia 种由相互贯通或封闭的孔洞构成网络结构的固体陶瓷材料,用于过滤过程 6.8.6 陶瓷膜过滤介质eeramicmembraneriltermedia 由数层陶瓷材料组成,可以分为支撑层、过渡层和过滤层 支撑层由粗孔陶瓷组成,过渡层由细孔 陶瓷组成,过滤层由铝或诘的氧化物组成材质比较致密 6.8.7 ceramicfoamilteredia 泡沫陶瓷过滤介质 -种外形像泡沫状的多孔陶瓷,泡沫陶瓷和泡沫塑料结构基本类似,具有三维孔道结构 6.8.8 复合烧结金属过滤介质compositesinteredmetaliltermedia 由几种结构、性能不同的金属材料烧结成的多孔体 其复合的层数一般根据所处理的物理性质 而定 6.8.9 泡沫状多孔金属过滤介质porousmetalfoamfiltermedia 是在聚氨酯发泡材料表面电锁一层金属物质,在高温下聚氨酯熔融去除,最后剩下泡沫状金属 材料 6.8.10 烧结塑料粉末过滤介质sinteredplasticpowderfiltermedia 由热塑性塑料粉末铸模,并烧结成各种形状的滤材 其他过滤介质 6.9 6.9.1 纤维束过滤介质fiberbundlefiltermedia 用纤维束制作的过滤介质 6.9.2 双层过滤介质dualayerfiltermedia 由两组经线(或纬线)分别与两组纬线(或经线)交织形成相互重叠的上、下两层而织成的过滤介质 6.9.3 石棉/纤维素滤板abhests;eelwlsetilterplate 含有一定比例的石棉和纤维素,可以有很高的过滤表面,纤维素在其中主要调整滤板的密度、孔隙 率和透过度 6.9.4 无石棉滤板nonasbestosfilterplate 由极细纤维、细硅藻土以及作为电荷载体的合成聚合物(带正电荷的树脂)混制而成 6.10过滤介质特性及参数 6.10.1 再生效率regenerationefrieieney 再生后滤材透水阻力与其清洁状态下透水阻力比值的百分数 6.10.2 鼓泡孔径bublepointporesie 过滤介质一侧的气体穿过过滤介质孔隙到另一侧的液体中产生气泡,然后测量和计算出的过滤介 16
GB/T4774一2013 质孔径 6.10.3 最大鼓泡孔径maximumbubblingporesie 当气体穿过过滤介质最大孔隙在另一侧液体中产生第一串气泡时,通过测量试样两侧的压差和液 体表面张力而计算出的孔径 6.10,4 沸腾孔径boilbubblingporesize 当过滤介质绝大部分孔径被气体打开,产生的气泡最多,液体表面呈沸腾状态时测得的孔径 6.10.5 鼓泡孔径比bubbnporesieratio 沸腾孔径与最大孔径的比值 6.10.6 透气速率airpermeability 在一定压差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过滤介质的气体量 6.10.7 透气阻力airresistance 洁净空气垂直通过单位面积过滤介质所受到的阻力 6.10.8 透水速率permeattluxrate 过滤介质在规定压差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试样的水的体积 6.10.9 透水阻力waternowresistance 燕水垂直通过单位面积滤布试样所受到的阻力 6.10.10 最大透过粒径maximumbleedthroughpartielesize 将有一定粒径分布范围的悬浮液进行过滤,比滤布孔径小的粒子透过孔隙进人滤液,滤液中最大粒 子的直径表示滤布的最大透过粒径,也称最小截留粒径 6.10.11 捕集能力eaptureefrieieney 在初始过滤时,滤布截留最小粒子的能力,用最小粒子粒径表示 6.10.12 截留精度rejeetionrate;partielc-stoppngpower 过滤精度 截留精度是指过滤初始阶段滤布对颗粒的截留能力,可用最大透过粒径或最小截留粒径表示 6.10.13 多次通过法muti-pass-method 试验液在通过过滤介质时保持液流及污染度始终不变的循环运行的试验方法 6.10.14 单次通过法singlepass-method 试验液一次通过过滤介质后不再循环的过滤性能试验方法 6.10.15 堵塞bhlocking blinding 17
GB/r4774一2013 过滤过程中由颗粒、胶状物及其他物质将过滤介质的孔隙堵塞或减小的现象 6.10.16 contaminationload 污染负荷 过滤介质经过多次循环使用后,单位面积内所滞留的固体质量 6.10.17 粘着应力adhesionstress 过滤过程完成后,滤饼粘附在滤布上,需要一定的外力才能使滤饼脱离滤布,单位面积上的滤饼脱 离滤布所需的力,称为粘着应力 6.10.18 滤饼可剥落性cakedischar perties;cakereleascproperties 'geprope 滤饼从过滤介质上剥落的难易程度 6.10.19 再生regeneration 将过滤介质表面或内部固体颗粒用物理和(或)化学的方法除去,恢复或部分恢复原有的过滤性能 的操作 6.10.20 绝对再生效率absoluteregenerationeficeieney 滤布再生后的透水阻力与该滤布清洁时的透水阻力之比的百分数 6.10.21 相对再生效率relativeregenerationerricieney 滤布使用中,相邻两次再生,后一次滤布透水阻力与前一次透水阻力之比的百分数 6.10.22 实际再生效率aetualregeeratitoneftieeney 当相对再生效率连续3次满足100%士10%时,滤布再生性能稳定,取这3次绝对再生效率的算术 平均值 6.10.23 滤布的密度numberofthreadsperunitlengthoffitereoth 滤布的密度为滤布在无褶皱和无张力下,每单位长度所含的经纱(或丝)根数和纬纱(或丝)根数,以 根/10cm表示 6.10.24 滤布的厚度thieknessofiltercoth 对织造滤布施加规定压力的两个参考板间的垂直距离 6.10.25 耐热性heatresistanee 工业用织造滤布耐受较高温度的性能 以在高温下的强力,形态等方面发生显著变化的程度来 表示 6.11滤布后处理 6.11.1 轧(研)光ealendering 使滤布通过高压热辐,获得平整的表面,以利于清除滤饼 6.11.2 热定型 ettng heat 对滤布进行热处理,增加滤布的形状及尺寸的稳定性 18
GB/T4774一2013 6.11.3 拉毛napping 为增加滤布截留性能,对其表面进行起毛处理 后处理技术 7.1 洗涤washing 使用第二种液体(洗涤液)通过滤饼,或将滤饼再浆化后再过滤,排除滤饼中残留母液的操作 7.2 滤饼洗涤fitereakewashing 使用另一种液体去洗掉滤饼(过滤后)中滤液的一种操作方法 洗涤时间washingtime 洗涤滤饼所需的时间 7.4 洗涤液washingliquor 用于洗涤滤饼的液体 7.5 洗涤区washing" Z0ne 连续过滤机过滤面上洗涤滤饼的区域 7.6 洗涤比washratio 洗涤完成后,所使用洗涤液的体积与洗涤前滤饼内孔隙的总体积之比 7.7 洗涤效率washingefrieient 洗涤比为1时,由滤饼排出的液相中所含溶质与洗涤前滤饼中所含溶质之比的百分率 7.8 断续洗涤“stop-start”washing 滤饼浸泡在液体中,停止洗涤一段时间,使之发生扩散过程,然后进行置换洗涤过程,必要时重复进 行这两个过程 7.9 置换洗涤displacementwashing 洗涤液直接洗涤滤饼表面,然后渗人滤饼孔隙中进行置换与传质的过程 7.10 再化浆洗涤reslurrywashing 用新鲜洗涤液将滤饼重新化为料浆再进行过滤,去除含有溶质的洗涤液.称为再化浆洗涤 7.11 脱液deiquoring 过滤与洗涤过程使得滤饼基本上充满饱和液体,采用质量力、离心惯性力、加压、真空、挤压、通气及 其他特殊方法将存留在滤饼内的液体部分排除的操作 19
GB/r4774一2013 7.12 并流洗涤multplewashing 要求滤饼洗涤很干净时,可以用干净洗液对滤饼进行"次洗涤,称该洗涤过程为n级并流洗涤 7.13 逆流洗涤 countereurrentwashing 对于"级逆流洗涤,用第"级洗涤得到的滤液作为n-1级的洗液,依次类推,第1级洗涤所得滤液 浓度就高,洗涤级数越多,1级的滤液浓度越高,称该洗涤过程为逆流洗涤 7.14 甩干时间 dryingtime 抽干时间 吹干时间 压榨时间 甩干、抽干、吹干或压干滤饼所需的时间 7.15 脱水dewatering;deliquoring 采用质量力,离心惯性力、加压,真空,挤压,通气及其他特殊方法将存留在谴饼内的液体部分排除 的操作 离心机 8.1 离心机centrifuge 利用转鼓旋转产生的离心惯性力实现悬浮液、乳浊液及其他非均相物料的分离或浓缩的机器 8.2离心机型式 8.2.1 过滤离心机ilteringcentrifuge 实现离心过滤过程的离心机 8.2.1.1 三足式离心机three-columneentrifu ruge 旋转部件及机壳垂直悬挂支承在三根摆杆上,且装有弹性减振元件的立式过滤离心机 8.2.1.2 吊袋卸料离心机lifingbagdischargecentrifuge 滤袋上口连着可拆的拦液板,下端敞口,停机后将滤饼随滤袋一起吊出转鼓后从下端敞口完全卸除 的上部卸料离心机 8.2.1.3 刮刀下卸料三足式离心机scraperpeeldisehargethree-eoluncentrifuge 离心机的一种,采用刮刀卸料,滤饼从转鼓底部排出 刮刀有手动式,电动式,液动式和气动式 8.2.1.4 平板式离心机platecentrifuge 三足式离心机的改型,采用四点阻尼弹性支承系统,转鼓为立式,卸料方式有人工式、吊袋式和刮 20
GB/T4774一2013 刀式 8.2.1.5 上悬式离心机top-suspendedcentrifuge;suspendedtypeofbatehbasketcentrifuge 转鼓安装在主轴下端,主轴上端悬挂的过滤离心机 8.2.1.6 卧式刮刀卸料离心机horizontalscraperdischargecentrifuge 采用刮刀卸料的卧式过滤离心机 8.2.1.7 虹吸刮刀卸料过滤离心机siphonseraperdischargecentrifuge 采用附加虹吸装置增加过滤推动力的刮刀卸料过滤离心机 8.2.1.8 活塞推料离心机pushercentrifuge 具有活塞推料的过滤离心机,按转鼓结构可分为单级式、双级式和多级式 8.2.1.9 mtrifu 柱锥活塞推料离心机pushercent witheylindrieal/comiealbaskets uge 采用活塞推料的过滤离心机,转鼓为圆柱段和圆锥段组合而成 8.2.1.10 i 离心卸料离心机 ippingcentrifug uge 采用锥形转鼓,利用转鼓的离心惯性力和物料在转鼓上的轴向分力,在移动中完成分离和卸料的过 滤离心机 8.2.1.11 振动卸料离心机screen-bowlyibratingcentrifuge 采用锥形转鼓,利用转鼓的离心惯性力和振动作用完成固液分离和卸出固体的过滤离心机 8.2.1.12 进动卸料离心机tumlingeentrifuee 采用锥形转鼓.利用转鼓的离心惯性力和进动作用完成固液分离和卸出固体的过滤离心机 8.2.1.13 螺旋卸料过滤离心机srodischargescreencentrifuge 采用螺旋卸料的过滤离心机 8.2.1.14 翻袋卸料离心机invertingfniltercentrifuge;reversiblefiltercentrifuge 简形滤袋前端固定,后端连着推盘,卸料时在转鼓不停止运转的情况下,推盘轴向移动,将滤袋翻 转,借助惯性离心力卸除滤饼的离心机 8.2.1.15 导向螺旋式离心机diretednlowscreeningcentrifuge 转鼓内有可调导流通道,固相颗粒沿导流通道运动并与转鼓同速旋转的离心卸料过滤离心机 8.2.1.16 立式离心机verticalcentrifuge 筒形转鼓安装在主轴上端,垂直驱动的过滤式离心机 8.2.2 沉降离心机sedimentingcentrifuge 实现离心沉降过程的离心机 21
GB/r4774一2013 8.2.2.1 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solid-bowlscrolconveyordischargecentrifuge;deeanter 采用螺旋卸料的沉降离心机 8.2.2.1.1 逆流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countereurrentdeeanter;counter-eurrent solidbowlserolconveyor dischargecentrifuge 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的一种,悬浮液加人转鼓的中部,在转鼓内滤饼向转鼓的小端方向运动,而澄 清液向转鼓的大端方向流动 8.2.2.1.2 并流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c-eurentdeeanter 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的一种,悬浮液加人转鼓的大端,在悬浮液进行分离的过程中滤饼和澄清液都 向转鼓小端方向运动 8.2.2.1.3 挤压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eprssi-ypedeanter 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的一种,在离心机转鼓简锥附近的输料螺旋叶片上设置了特殊的压榨椎(或挡 板等),浓缩滤渣(或污泥)被挤压通过挡板提高了脱水效率 8.2.2.1.4 磁性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magnetiedeeanter 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的一种,转鼓沉降段有磁性材料,在磁力的作用下可加速悬浮液中磁性颗粒的 沉降,提高分离效率 8.2.2.1.5 三相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threephasedecanter 实现轻液、重液、固体三相分离的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 8.2.2.2 三足式沉降离心机thre-columnsolid-bowlcentrifuge 采用沉降转鼓的三足式离心机 8.2.2.3 刮刀卸料沉降离心机solid-bowlpeelercentrifuge 采用沉降转鼓的刮刀卸料离心机 8.2.2.4 立式自动刮刀卸料高速沉降离心机vertiealsolid-bowlseraperdischargeeentrifuge 有立式,圆筒形转鼓,采用自动刮刀卸料的高速沉降离心机 8.2.3 分离机separator 用于分离乳浊液或含少量固体微粒的悬浮液的立式沉降离心机,分离因数一般大于5000. 8.2.3.1 管式分离机tuhularseparator 圆筒形、转鼓长径比大于或等于4的立式、人工卸料高速沉降离心机 8.2.3.2 室式分离机multiehamberseparatom 转鼓内有一组不同直径的同轴圆筒将转鼓分成多个串联的同轴环形室的分离机 22
GB/T4774一2013 8.2.3.3 碟式分离机discseparator 转鼓中安装有一组碟片的高速沉降分离机 按排渣方式有人工排渣碟式、环阀排渣碟式,喷嘴排渣 碟式和水冲排渣碟式分离机等 8.2.4 螺旋卸料沉降一过滤离心机solidandsereenbowlserollcoveyorcentrifuge 采用螺旋卸料,既有沉降转鼓又有过滤转鼓(或一个转鼓内兼有沉降段和过滤段)的离心机 8.2.5 高速离心机high-speedcentrifuge 分离因数一般大于5000的离心机 8.2.6 autoaticateh 1entrfwe 自动离心机 能自动完成全部操作过程的离心机 8.2.7 continuouscentrifuge 连续离心机 各操作工序连续进行的离心机 8.2.8 间歇离心机batehcentrifuge 各操作工序间歇而不是连续进行的离心机 8.2.9 密闭离心机hermetiecentrifuge 采用密封结构将机壳和转鼓内的工艺空间与外界隔离的离心机 8.3 过程和性能参数 8.3.1 当量沉降面积equivalentareaofsedimentatiom 与重力沉降槽的沉降面积相当的沉降离心机的沉降面积,又称理论处理能力指数 8.3.2 离心脱水eentrifugaldewatering 在离心惯性力的作用下,降低滤饼中水分的过程 8.3.3 容渣空间solid-hodngspace 转鼓内允许容纳沉渣的空间体积 8.3.4 残余滤饼residualheel 刮刀卸料后剩余在转鼓内壁介质上的固相物料 8.3.5 残余滤饼去除装置residualheelremoalset 装在转鼓背面的高压气体喷射装置,用于残余滤饼的去除 8.3.6 离心分离时间centrifugalseparationtime 物料进行离心分离所需的时间 23
GB/r4774一2013 8.3.7 冲洗滤网时间 screenrinsingtime 为使滤网再生而需要冲洗滤网的时间 8.3.8 循环时间eyeletime 完成从进料到卸料一个生产周期的时间 8.3.9 启动时间starttime 离心机从静止到额定运行速度的时间 8.3.10 制动刹车时间brakingtimme 离心机通过制动系统从额定转速到停止转动的时间 8.3.11 在线清洗celeaninginplace;CIP 在不打开设备的情况下对离心机内部进行清洗 8.3.12 在线消毒sterilizin iginplae;SIP 在不打开设备的情况下对离心机内部进行消毒 8.3.13 洗涤管washingppe 用于对脱液后的固相物料进行洗涤的部件 8.3.14 翻盖turmtop 安装了进料,洗涂,卸料等功能解件,可以打开的盖 8.3.15 料层控制器overfiingsensor 用于监测物料充填状态的装置 8.3.16 斜盘布料器inelinedrillingdise 通过一倾斜的锥盘,在电机的带动下,将物料均匀地分布在转鼓壁上的进料装置 8.3.17 气体刮刀skme 装在刮刀架上的高压气体喷嘴,用于残余滤饼的去除 8.3.18 操作水operatingwater 环阀排渣碟式分离机中用于控制排渣的压力液体(通常是水) 8.3.19 输料螺旋超前leadingscrol 螺旋卸料离心机中输料螺旋的转速大于转鼓的转速 8.3.20 输料螺旋滞后laegeingserol 螺旋卸料离心机中输料螺旋的转速小于转鼓的转速 24
GB/T4774一2013 8.3.21 重液-轻液界面半径radiusof heavyliquid-lightliquidlinterfae 两相密度不同的液体进行离心分离时,转鼓内重液和轻液分界面的半径,又称“中性层半径” 8.3.22 差转速direremtialspeed 螺旋卸料离心机输料螺旋转速与转鼓转速之差 8.3.23 转鼓圆周速度cireumferentialspeedofbasket/bowl 转鼓最大内壁处的线速度 8.3.24 方位角azimuth anele 进动离心机转鼓自转轴线与公转轴线间的夹角 8.3.25 临界转速critiealspeed 使回转轴系产生横向共振时的转逃 8.3.26 转鼓有效容积efreetiveolumeofbowl 转鼓内可以容纳物料的有效空间体积 8.3.27 最大允许装料量permitmaximumcharge 装人转鼓的物料的最大允许质量 8.3.28 转鼓壁开孔率pereentageofopenholearea 过滤式转鼓的滤孔总面积占转鼓鼓壁面积的百分比 8.3.29 转鼓半锥角inelinationangleofslopeofbowlandaxes 锥形转鼓母线与轴线间的夹角 8.3.30 碟片半锥角halrtheincludelangleofdise 碟片母线与轴线间的夹角 8.3.31 喷嘴孔径openingdameterofn0xale 碟式分离机排渣喷嘴的喷孔直径 8.3.32 转鼓长径比length-0-diameterratio 转鼓有效长度与最大内径之比 8.3.33 推料次数frm requencyofstroke 活塞推料离心机推料器每分钟的往复推料次数 8.3.34 推料行程lengthofstroke 活塞推料离心机推料器往复运动极限位置间的距离 25
GB/r4774一2013 8.4结构 8.4.1 单边支承 bearingononesideofbasket;bowl 主轴的两轴承位于转鼓同一侧的支承结构 8.4.2 双边支承bearingsonbothsidesofbasket;bowl 主轴的两轴承分别位于转鼓两侧的支承结构 8.4.3 上悬支承overhead suspension 主轴轴承位置高于转鼓质心位置的立式支承结构 8.4.4 立式verticalaxis 主轴垂直于水平面的结构型式 8.4.5 卧式horizontalaxis 主轴平行于水平面的结构型式 8.4.6 上部卸料topdischarge 立式离心机中滤饼或滤渣从转鼓上部卸出 8.4.7 下部卸料bottommdischarge 立式离心机中滤饼或滤渣从转鼓底部卸出 8.4.8 重力卸料gravity-discharge 立式离心机在转鼓降速或停车后,滤饼靠自身质量从转鼓底部卸出 8.4.9 刮刀卸料seraperdischarge 利用刮刀将转鼓壁上的滤饼或滤渣刮下 8.4.10 离心惯性力卸料centrifugeforeedischargeslpdiseharge 锥形转鼓内的滤饼在离心惯性力的分力作用下,沿滤网由转鼓大端卸出 8.4.11 振动卸料vibratingdischarge 锥形转鼓内的滤饼在离心惯性力的分力和振动力共同作用下,沿滤网向转鼓大端移动而卸出 8.4.12 min disch 进动卸料 tul ingaction harge 作进动运动的锥形转鼓中的滤饼沿滤网向转鼓大端移动而卸出 8.4.13 活塞推料pusherdischargee 在相对于转鼓作往复运动的推料器的作用下,滤饼沿转鼓轴向往前移动而卸出 8.4.14 螺旋卸料solidlsdischarsey scroll conveyor 利用转鼓内的输料螺旋将滤饼(或沉渣)推出转鼓 26
GB/T4774一2013 8.4.15 翻袋卸料solidsdlischargebyinvertingtheriltereoth 用机械装置将袋状滤布连同滤饼推出转鼓,并将滤布翻转而卸出滤饼 8.4.16 人工卸料manualdiseharge 用人工卸出转鼓中的滤饼(或沉渣). 8.4.17 环阀排渣pistmadiseharge 转鼓壁上有操作水离心压力控制的环形阀门,转鼓在工作转速下开启环形阀门将沉渣排出 8.4.17.1 全排渣totaldischarge 排渣时先停止进料,因环阀开启时间较长,转鼓中沉渣和液体全部排空 8.4.17.2 部分排渣partialdischarge 只让沉渣的一部分或全部排出,而液体仍留在转鼓中 8.4.17.3 可控部分排渣controlablepartialdischarge 控制活塞的启闭时间,让沉渣从零至全部受控地排出,而液体以及极少量固体仍留在转鼓中 8.4.18 喷嘴排渣 n0zzledischarge 浓缩的固-液混合物通过沿转鼓周向均布的喷嘴连续排出 8.4.19 水冲排渣ejeetingwaterdischarge 分离机转鼓内连续或间歇加人冲洗水,使沉渣随水排出 8.5主要零部件 8.5.1 过滤离心机转鼓perforatedeentriflugalbasket 用于过滤离心机上转鼓壁开孔的转鼓 8.5.2 沉降转鼓solidbowl;bowI 利用离心沉降原理进行离心分离的转鼓壁不开孔的转鼓 8.5.3 虹吸转鼓siphonbasket 无孔的虹吸室外转鼓壁与支承滤布的有孔内转鼓之间形成环形空间,位于转鼓一端的虹吸室有孔 道与环形空间相通,滤液从环形空间流人虹吸室,再由虹吸管从虹吸室排出 8.5.4 ombinedbow 复合转鼓 在不同区段能够进行离心沉降和离心沉降、离心沉降和离心过滤、离心过滤和离心过滤的转鼓 8.5.5 双转鼓doublebasket 两个尺寸和形状完全相同的转鼓互相联结鼓底而成的刮刀卸料)离心机转鼓 27

过滤与分离名词术语GB/T4774-2013

GB/T4774-2013是由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的标准,规定了过滤与分离名词术语的定义、分类和使用方法。

一、定义

过滤和分离是指根据所需目的和要求,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固体、液体或气体中的杂质、颗粒、微生物或其他成分分离出来的过程。

二、分类

GB/T4774-2013将过滤和分离分为以下几类:

  • 固液分离:将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的过程,常用于水处理、饮料生产等领域。
  • 气固分离:将悬浮在气体中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的过程,常用于空气净化、工业粉尘处理等领域。
  • 气液分离:将气体和液体分离开来的过程,常用于化工、石油开采等领域。
  • 固固分离:将固体混合物中的不同成分分离出来的过程,常用于废弃物处理、矿业等领域。

三、使用方法

GB/T4774-2013标准规定,在使用过滤和分离名词术语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所需过滤或分离的物质性质、目的、要求和条件。
  2. 应选择适当的过滤或分离方法和设备。
  3. 应根据需要对过滤或分离过程进行控制和监测,并记录必要的数据。
  4. 应注意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总之,GB/T4774-2013为过滤和分离提供了严格的定义和分类,并明确了其使用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过滤或分离方法,以确保生产和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机械制图轴测图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机械制图轴测图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机械制图轴测图的编号:GB/T4458.3-2013。机械制图轴测图共有16页,发布于2014-10-01
钢铁及合金牌号统一数字代号体系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钢铁及合金牌号统一数字代号体系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钢铁及合金牌号统一数字代号体系的编号:GB/T17616-2013。钢铁及合金牌号统一数字代号体系共有48页,发布于2014-09-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