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3424-2009

超限货物在航空集装器上的捆绑固定

Tie-downofoverlimited(outsizeorheavy)cargoonULD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超限货物在航空集装器上的捆绑固定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超限货物在航空集装器上的捆绑固定的编号:GB/T23424-2009。超限货物在航空集装器上的捆绑固定共有21页,发布于2009-11-012009-11-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V52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03.220.50
  • 实施日期2009-1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1页
  • 文件大小1.26M

超限货物在航空集装器上的捆绑固定


国家标准 GB/T23424一2009 超限货物在航空集装器上的捆绑固定 Tie-downofverlimited(outsizeorheayy)cargoonULDs 2009-03-23发布 2009-11-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3424一2009 目 次 前言 范围 术语和定义 货物固定的原则及基本要求 规则货物在集装板上的固定 部分异型货物在集装板上的固定 货物在集装箱内的固定 14 系留设备 16 附录A资料性附录波音777飞机发动机的限动方法和步骤 ## 18 参考文献
GB/T23424一2009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民用航空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民用航空总局运输司、国际货运 航空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廉秀琴、臧忠福、卿红宇、赖怀南,刘家伟
GB/T23424一2009 超限货物在航空集装器上的捆绑固定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超限货物在航空集装器上捐绑固定的原则,基本要求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航空集装器运输超限货物<以下简称货物)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 超限货物owerlimited(outsizeorheavw)cargo 超过承运人规定尺寸或重量的单件货物 2.2 系留组合 restraitstrapeassemly 用于民用航空器上所载运的超限货物的限动,由一条扁平的尼龙带、一个紧固装置和两个锁扣形成 的组件 货物固定的原则及基本要求 3.1原则 3.1.1应根据所装货物的尺寸和重量选择适当的航空集装器 3. .1.2对货物的限动分为向上限动、前后限动、左右限动等5个方向,如图1所示 3.1.3对货物进行固定时应遵循以下对称原则 a)系留组合两端应固定在货物相对方向的相对位置 b)向上或前、后限动货物时,系留组合两端的锁扣数量应相同,如图1所示 向上限动 辅助绳" 左右限动 -前后限动 前后限动 图1 3.2基本要求 -个系留组合越过货物(无论是货物顶面还是货物两侧),其两端的锁扣分别固定在集装板上对 3.2.1 称的位置时,其极限拉力为其自身拉力的两倍 一个系留组合一端固定在货物上,另一端固定在集装板 上时,该系留组合的极限拉力为自身拉力,如图2所示 3.2.2由于前、后或左、右这样的反方向力不可能同时发生作用,所以,一个双尾锁扣在对应的反方向 上最多可以与两条系留组合连结但是在一个限动方向上只应连结一个系留组合如图3所示
GB/T23424一2009 拉力=自身拉力×2- 拉力=自身拉力 图2 左右捆绑侧面图 左右拥绑平面图 将系留惜捡在货物上的 将系留控在货物上的 捕绵平面 捆佛树m图 图3 3.2.3向上限动时,应至少使用两个系留组合,在货物重心的两侧经货物上方固定在集装板(或集装箱 底板)两侧对称的卡锁轨里 如果使用两个以上的系留组合,应均匀分布在货物重心两侧,而应不出现 如图4所示的固定方式 重心 捆绑点不对称,偏离重心 图4 3.2.4向上限动时,每一侧的系留组合的长度应至少为该系留组合与集装板接点距货物底边外缘水平 距离的2倍(如图5中.D>2d),且 a)货物两侧的系留组合的长度应相等; 系留组合应拉紧 D 3.2.5前、后或左、右限动时,每一侧的系留组合的长度应至少为系留组合与货物接点至集装板平面高 度的2倍,否则应适当调整系留组合与货物的接点(如图6中,D>2d;D>2d)
GB/T23424一2009 图5 3.2.6每个系留组合在固定时应选用最小角度 一般情况下,系留组合与其限动方向的夹角应不超过 30°如图5和图6中,a1、a2、as小于30'),且: 两侧的系留组合长度应基本相等; a 系留组合与货物两侧的两个接点的水平高度应 b 一致; 系留组合应拉紧 e) D aa 图6 3.2.7在相同限动方向上,并排的两个双尾锁扣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50cm,单尾锁扣之间的距离应 不小于30c 在不同限动方向上,并排的两个锁扣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10cm,如图7所示 cm 50cm 30cm 10cm 10cm 单尾锁扣 双尾锁扣 图7 3.2.8固定时,系留组合或辅助绳上的挂钩应由外向内挂,以保证安全 前后限动时,应根据所装机型以及货物在集装板上的装载方向决定系留组合的固定位置,以 3.2.9 前、后限动为主,左、右限动为辅 如果组装集装器时不能确定所装机型,应以货物的两个小面作为前 后方向(相对货物大面而言),向上限动的方法不变,如图7所示 3.2.10固定后,系留组合应拉紧,但应不使集装器的四边翘起变形 特别是PA/PM型集装板,系留 组合拉紧后集装板的边沿向上翘起的高度应不超过3.2cmm 某些情况下,为了保证货物的固定质量 防止集装板翘起的高度超过规定而导致装卸困难,可在货物装上飞机并按规定限动集装板后再按要求 将系留组合拉紧 3.2.11如果货物上有不可避免的锋利边缘,则应加护垫或使用钢索进行固定 3.2.12为防止系留组合发生位移、松动或滑落,固定后应使用辅助绳索将各系留组合连结起来,其方 法是将辅助绳索拴结在前后或左右限动的最下面一个系留组合上,然后向上将所有系留组合依次连结
GB/T23424一2009 起来,连结时辅助绳索应在每一个系留组合上缠绕一圈 也可提请托运人在货物表面系留组合与货物 的接点处加装辅助木块(用厚度为lcm的木板条切成段)托住系留组合(如图8所示) 加装时注意防 止因铁钉过长导致货物内件损坏的情况 辅助绳索 系留组合 辅助木块 图8 3.2.13对于向上与前后限动的系留组合,其固定顺序宜为;向上限动的系留组合在里面,前、后或左 右限动的系留组合在外面,如图9所示 图9 3.2.14包装或形状特殊的货物,应请托运人设置或指定系留组合的固定位置 3.2.15需要挂网套的集装货物,应先固定,后挂网套 规则货物在集装板上的固定 4.1300kg(含)以下货物的固定 4.1.1150kg300kg的体积较大的货物,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捆绑固定 需在集装板上单独码放或无法用其他货物将其围在集装板中央 a b)按规定使用网套固定货物 4.1.2当参照图10,图11所示的办法进行固定时,可使用辅助绳索代替系留组合 中心线 图10
GB/T23424一2009 对角线交点 图11 4.2300kg~1000kg货物的捆绑固定 4.2.1应使用系留组合固定 4.2.2固定方法如下: 当货物外形为长方体时,应使用两条系留组合,采用平行固定 固定时应注意两条系留组合在 a 货物上的位置,一般每条系留组合距货物另一端的距离为货物边长的四分之三,如图10所示; b 如果货物外形为立方体,固定时,可采用十字型固定 固定时两条系留组合的交叉点与货物 顶面的对角线的交点应相吻合,如图11所示 此时,横向与纵向限动的系留组合位于货物各 边的中央部位,系留组合对货物的限制力量最佳 4.31000kg(不含)以上货物的固定 4.3.1单件重量超过1000kg的货物,应根据其重量计算出各方向限动所需的系留组合数量 4.3.1.1向上限动所需系留组合数量的计算如式(1)所示 3W A= N 式中: 系留组合数量; w 货物重量,单位为千克(kg); 常数1或2 当系留组合一端连结在集装板一侧的卡锁轨上,系留组合越过货物顶面或侧 面,另一端连结在集装板对面的卡锁轨上时,系留组合的拉力为其自身拉力的2倍,所以人 等于2;当系留组合一端连结在集装板一侧的卡锁轨上,另一端连结在货物上时,系留组合的 拉力为其自身拉力,则友等于1: 系留组合拉力,单位为千克(kg) N 根据式(I)计算得出的数据为向上限动所需系留组合的数量 当该数据为小数时,应进位至整数 前、后限动所需系留组合数量的计算如式(2)所示 4.3.1.2 1.5W A= N 式中 系留组合数量; 货物重量,单位为千克(kg). 当系留组合一端连结在集装板一侧的卡锁轨上,系留组合越过货物顶面或侧 常数1或2 面,另一端连结在集装板对面的卡锁轨上时,系留组合的拉力为其自身拉力的2倍,所以及 等于2;当系留组合一端连结在集装板一倒的卡锁轨上另一端连结在货物上时,系留组合的 拉力为其自身拉力,则人等于1; 系留组合拉力,单位为千克(ke) 根据式(2)计算得出的数据为前、后限动各需系留组合的数量 当该数据为小数时,应进位至整数
GB/T23424一2009 4.3.1.3需要进行左、右方向的固定时,左、右固定使用的系留组合数量一般为前、后固定所使用系留 组合数量的二分之 4.3.2如果货物底部已经使用了垫板,计算系留组合使用数量时,应加上垫板的重量 通常,垫板的重 量按照货物重量的4%估算 示例一件形状如图11所示、重量为2000kg的货物,使用拉力为2250kg的系留组合固定,所需的系留组合数量分 别为 向上限动 a 2凶31.39,进位为整数2 根据计算,向上限动所需的系留组合为两条 b 前、后限动 2o00xL.o4xL.5二 =0.69,进位为整数1 225 根据计算,前、后限动各需系留组合一条 固定方式如图12所示 2000kg 图12 4.4技术要求 4.4.1向上限动的系留组合 4.4.1.1应根据货物形状,采用平行方式固定 4.4.1.2使用两条系留组合固定时,两条系留组合应均匀分布在货物重心点的两侧 使用两条以上系留组合固定时,系留组合应均匀分布在货物上 4.4.2前、后或左、右限动的系留组合 4.4.2.1系留组合固定货物的高低位置以及在集装板上的接点应是对称的 固定后两条系留组合应 呈对向交叉状 4.4.2.2货物每一端需要使用两条以上系留组合限动时,最下面一条系留组合与货物的接点应不低于 货物高度的二分之 4.4.2.3决定是前、后限动还是左、右限动时,应考虑装运货物的机型,即集装板在飞机货舱内的装载 方向 若集装板在飞机上横向装载,当货物的长面与集装板的长面一致时,应对货物的长面作前、后方 向的限动,反之则应对货物的窄面作前、后方向的限动;若集装板在飞机上纵向装载,当货物的长面与集 装板的长面一致时,应对货物的窄面作前、后方向的限动,反之则应对货物的长面作前、后方向的限动 如图13,图14所示 4.4.2.4如果不能确定装载机型,则应按图13所示方式固定 图13
GB/T23424一2009 图14 4.4.3全方位限动 4.4.3.1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货物进行向上、前、后,左、右方向上的限动 a)当货物高度大于或等于货物宽度的2倍时 b 当货物重量大于或等于4500kg时 .4.3.2限动方法为 4. a)向上限动见4.4.1: b 前、后、左、右限动的方法为;计算出前、后、左,右限动时各需的系留组合数量,采用对向交叉 的办法分别进行各方向的固定,如图15所示 由于向上和前、后固定的系留组合同时对货物 的左、右方向进行了较大程度的限动,因此,左、右固定的系留组合只有在货物重量超过一定限 度后才适当使用,其使用数量见表l 当前、后或左、右各需使用两条以上系留组合固定时,最下面一条系留组合应位于货物高度的 二分之一处,其余的在货物高度二分之一以上范围内均匀分布,如图15所示; 应使用辅助绳将向上,前、后、左、右系留组合相连接,如图15所示 辅助绳 司 300cm 163em 4500kg -Pc 图15 表1固定不同重量货物所需单根拉力为2250kg的系留组合数量 货物重量 上、下限动系留组合前后限动系留组合左、右限动系留组合 注 条 kg 条(各需 条(各需 300 可使用辅助绳 301~l000 应挂网套 10013000 30014500 45016000 6001一7500 75019000 >9000 计算使用 计算使用 计算使用
GB/T23424一2009 4.5一块集装板上装两件或两件以上货物的固定 4.5.1当在一块集装板上装载两件货物时,应尽量避免上、下码放 并排码放时,两件货物应尽量靠 近,以减少货物之间的间隙,此时这两件货物可作为一件货物进行固定,如图16,图17所示 计算系留组合使用数量时,应以两件货物的重量之和作为计算数据 1300kg 1300kg350k 1350k 16 h300kg 1350kg 图17 4.5.2当一块集装板上装载三件(含)以上货物,需向上码放时,上、下层货物之间应相互骑缝码放 向 上限动时可将所有货物视为一件货物 前、后限动时,每一层货物应单独固定 计算系留组合使用数量 时,应考虑所有货物的重量 可以适当增加系留组合的数量和固定的方向 固定完毕后,各系留组合之 间应使用辅助绳连接,防止系留组合在操作过程中滑落,如图18所示 550kg 8kg 1500k 1800kg PMC 图18 因货物性质或装载需要不能将两件货物紧密码放时,两件货物对集装板的压力应均衡防止集 4.5.3 装板因受力不均而变形 固定时,应分别计算两件货物的系留组合数量,单独固定,如图19所示 1550kg 1550k 图19
GB/T23424一2009 部分异型货物在集装板上的固定 圆桶类货物的固定 5 . 1.1批量运输体积和重量较小(单件重量不大于50kg)的圆桶时,应要求托运人将货物码放到托盘 上,用塑料布围裹结实 5 批量运输(需在一块集装板上码放两层以上高度)单件重量不大(一般单件重量大于50kg但不 大于80kg)的圆桶包装货物时,应要求托运人将圆桶组装在有枕木的托盘上,每一个托盘上应只装 层,圆桶上面应使用面积适当的木板封盖,按图20所示样式固定,作为一件货物托运 固定时,底盘与顶板的四周应使用质地坚硬的铁质或塑料包装带捆扎 包装带的数量应根据圆桶 的纵向、横向排列行数确定 通常,包装带的最低使用数量为纵向和横向排列的行数之和,如图2o0 所示 图20 单件重量大于80kg但不大于200kg的圆桶类货物,可直接码放在集装板上,但应集中码放排 5.1.3 列紧密,且只应码放一层 圆桶上面可以码放其他货物 此时,按规定使用网套即可,不必单独固定 5. 1.4按5.1.1和5.1.2组装好的托盘在集装板上固定时,应根据每一托盘的重量,按一般货物固定 要求进行固定 批量托运细管状货物的固定 5.2.1批量托运直径较小的管状货物特别是金属管状货物)时,应要求托运人将货物捆扎成三角形 作为一件货物托运 固定要求如下 应先使用足够强度的包装带将管状货物捆扎结实,包装带的数量应根据捆扎后货物的重量确 定,最少应不少于三根,保证装卸过程中不会散开 捆扎成三角形的管状货物底部应有便于叉 车操作的木托或枕木,如图21所示; b)货物直接装在集装板上时,应计算是否需要加垫板; 应根据货物重量确定向上和前、后限动需要的系留组合数量; c) d)应要求托运人使用适当的包装材料(专用的软质材料或硬质材料)先将管状货物的端部包住或 挡住,然后按图21所示的方法固定 图21 5.3细长圆柱体货物的固定 5.3.1直径不超过40em的细长圆柱体货物,尤其是顶端为尖状的货物,应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包装 后才能装机 一般是在两端用方形的木箱包装,如图22所示
GB/T23424一2009 5.3.2木箱内侧与货物端头的接触部分应为质地坚硬的铁板或木板 5.3.3装在集装板上的此类货物应按规定进行固定 图22 5.4重量较大的管状货物的固定 5. 4.1形状规则的管状货物的固定 A .4.1.1此类货物应置于适合其形状,便于在集装板上固定的木托架上,如图23所示 8120g 木托架 集装板 图23 计算出前、后眼动所需的系留组合数量 5.4.1.2 5.4.1.3应使用系留组合或钢索一端的铁钩牢牢钩住货物的一端,另一端按适当的角度拉紧固定在集 装板上 运输精密仪器或精密设备上的管状部件,应在钩与货物接触的部位加衬垫物,以防损坏货物 为保证限动力度,应根据要求计算出系留组合与集装板的联结点的最近距离 由于此类货物比较特殊, 当计算出的距离不能保证足够拉力时,可按最远端的系留组合与集装板的联结点在集装板另一端的 三 分之一处,由远至近均匀分布 当需要使用的系留组合数量更多时,可按此方法依次往回推,最近的 个系留组合应在集装板长边的三分之一处 5.4.1.4计算出向上限动所需的系留组合数量 5.4.1.5如图24所示方式进行固定 图24 10
GB/T23424一2009 5.4.1.6当货物管壁较厚,使用系留组合或钢索的金属钩无法将货物钩住时,应要求托运人提供相应 的设备或措施,与系留组合或钢索联合使用 托运人提供的设备强度应满足使用要求 5.4.2端头形状不规则的大型圆柱状货物的固定 5.4.2.1货物应置于适合其形状的,便于在集装板上固定的木托架上,如图25所示 图25 5.4.2.2因为货物端头封闭或突起等原因不能使用5.4.1规定的方法进行固定时,应要求托运人根据 装载要求将货物包装成能够有效固定的形式后才能托运,如图26所示 输助绳 图26 5.4.2.3向上和前、后限动所需的系留组合数量及固定要求同形状规则货物 系留组合之间应使用辅助绳索连结,两端前后限动的系留组合也应连结;同一端的系留组合 5.4.2.4 之间连结后还应与集装板连接,以防系留组合在运输中松动或滑落 5.4.2.5当货物的长度大于集装板长度时,应按规定确定系留组合与集装板的接点,可按最远端的系 留组合与集装板的联结点在集装板另一端的三分之一处,由远至近均匀分布 5 标有重心点的货物的固定 5 5.5.1包装上标有重心点的货物如图27所示),固定时至少应有两条系留组合分布在重心点两侧,如 图28所示 重心点 图27 辅助绳 图28 1l
GB/T23424一2009 5.5.2根据货物形状,在不影响货物装载的前提下,宜使用木箱作为外包装,然后按规定计算系留组合 数量并用系留组合进行限动 5.5.3固定后各系留组合之间应使用辅助绳连结 辅助绳的两端应与集装板连结、拉紧 如图28所示 5.6飞机发动机的固定 5.6.1发动机应装在专用发动机托架上,如图29所示 托架上的锁定装置应齐全有效,并均处于工作 状态 5.6.2发动机托架与集装板之间应使用垫板,如图29所示 垫板一般为5cenm厚的木板,横向排放在 集装板上,与发动机托架的底托呈垂直交叉 木垫 集牧板 图29 因为发动机托架有发动机专用锁定装置,此装置能保证发动机在运输过程的安全,因此-固定时 5.6.3 无需再固定发动机,用系留组合直接在发动机托架与集装板之间固定即可,应不使用网套固定 5.6.4应对向上,前、后、左、右五个方向进行限动 5.6.5飞机发动机的固定示例参见附录A 5.7线缆轴盘)型货物的固定 .7.1带中心轴的线缆轴(盘)型货物直立码放在集装板上的固定 5 5.7.1.1向上限动可采用系留组合在线轴中心交叉折回的固定方法,如图30所示 交义拥绑于线缆中心 图30 5.7.1.2前、后限动的系留组合应固定在线轴主体部分,如图31所示 5.7.1.3前、后限动的系留组合之间应使用辅助绳连结 辅助绳应越过线轴顶面,必要时可以使用两 条以上辅助绳分别连结限动系留组合 为防止辅助绳滑落,可以使用辅助木块,如图31所示 辅助木块 辅助绳索 系留组合 图31 12
GB/T23424一2009 5.7.2有轴孔的线缆轴盘)型货物水平码放在集装板上的固定 5.7.2.1货物水平码放在集装板上时,线缆轴盘)底部应有适合货物特性的木制支架支撑,木支架应 固定在垫板上,如图32所示 5.7.2.2向上限动的系留组合应由货物的横面直接穿过轴孔,两端固定在集装板两侧的对称位置,如 图32所示 5.7.2.3左、右限动的系留组合应由货物的侧面穿过轴孔,两端固定在集装板两边的对称位置,如图 32所示 图32 5.7.3无轴孔的线缆轴盘)型货物水平码放在集装板上的固定 5.7.3.1货物水平码放在集装板上时,线缆轴(盘)底部应有适合货物特性的木制支架支撑,木支架固 定在垫板上,如图33所示 5.7.3.2应根据系留组合的使用数量,在线轴的上部设置凹槽形固定挡块,系留组合穿过挡块的凹槽 两端固定在集装板上,如图33所示 凹槽形周定挡块 尼龙带 无轴孔的线缆轴 垫板支架 图33 5.7.3.3如果无法设置凹槽形固定挡块如铁质线缆饷,则各条系留组合之间应使用辅助绳连结 如 果系留组合固定的位置在线袖的中心线以上,则辅助绳应与集装板连接,如图3!所示 -辅助绳 无轴孔的线缆轴 一尼龙带 中心线 图34 5.8 飞机拖把的固定 5.8.1 上、下限动 5.8.1.1应使用两条系留组合,在拖把两端向内各三分之二处固定 5.8.1.2应先将系留组合的一端固定在集装板一侧,向前绕过拖把一周后拉紧;另一端固定在集装板 13
GB/T23424一2009 对面对称的位置,如图35中线条1所示 5.8.2前、后限动 5.8.2.1应使用两条系留组合,在拖把两端固定 5.8.2.2应先将系留组合的一端固定在集装板一侧,向前绕过拖把环扣后拉紧;另一端固定在集装板 对面对称的位置,如图35中线条2所示 5.8.2.3也可如图35中线条3所示的方法固定,但如果拖把的长度超过集装板的长度,此种固定方法 不适用 线条3 线条1 线条2 图35 货物在集装箱内的固定 装在集装箱内的货物单件重量超过150ke时,应使用其他零散货物将其围在中间位置 四周货 6 物的码放应严密牢固 6.2如果集装箱内只装有一件货物,且货物重量超过150kg,体积不到集装箱容积的三分之二时,应对 货物进行固定 系留组合的使用数量和对货物的固定要求与货物在集装板上的固定要求相同,如图36 所示 2m ri8" 44m (8fD 图36 系留设备 组成 系留设备一般由尼龙带,钢索,辅助绳(角绳)、紧固器(松紧扣,锁扣等组合构成,如图37所示 14
GB/T23424一2009 尼龙带 钩 单尾锁扣 锁扣 紧固器 双尾锁扣 保护套 紧固器 钢索 图37 7.2使用要求 7.2.1对适航有要求的系留设备应满足适航要求 7.2.2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系留设备应不使用 -尼龙带或辅助绳(角绳)超过规定的使用期限 由于油污或润滑脂污染导致尼龙带在紧固器中滑动 尼龙带或辅助绳(角绳上有超过2mm(含)以上的划伤或裂口; 尼龙带的结合部位有开线现象; 钩、锁扣或紧固器有任何损坏将缺失或操作失灵 7.2.3在一个系留组合中,如果有一个或多个部件(尼龙带、锁扣、结构连接点等)有不同的极限载荷, 则整个系留组合的极限载荷应以其中最小的极限载荷数据为准 系留设备各组件极限载荷见表2 表2系留设备各组件极限载荷 名称 系留组合 辅助绳(角绳》 钢索(含钩 双尾锁扣 单尾锁扣 紧固器 2270 45o 320o 1150 3500 2250 kg 拉力 ID 5000 1000 7000 5000 2500 8000 7.2.4 固定时应使用同一型号的尼龙带,以避免因拉力不同造成尼龙带张力的不均衡分布 注:每一条尼龙带上都标有不同型号,表示其拉力 型号不同,拉力不同 15
GB/T23424一2009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波音777飞机发动机的限动方法和步骤 以下为波音777飞机发动机(重量为9000k)限动的方法和步骤 a)向上限动的系留组合数量为: 9000X3 =11.9,进位至整数12(条 2250 限动方法为:在发动机两侧各使用六个系留组合,一端固定在发动机架的系留环上,另一端固 定在集装板上,如图A.1所示; Fw 向上 图A.1 前、后限动的系留组合数量分别为 b 9000x.5 =6(条 2250 限动方法为;在发动机前、后各使用六条系留组合,一端固定在发动机架的系留环上,另一端 固定在集装板上,如图A.2所示; 图A.2 e左、右限动各需系留组合的数量为 goxAs 2=6(条) 2250 限动方法为在发动机架两侧的前、后部位各使用六条系留组合,一端固定在发动机架的系留 环上,另一端固定在集装板上,如图A.3所示; 16
GB/T23424一2009 向前 图A 3 系留组合应不影响发动机减震装置的效能 d 17
GB/T23424一2009 参考文献 [1]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航空货物装载手册》 [2]IsO16049-2《航空货物捆绑 系留组合的使用指南和冲击力计算》 [3 IsO16049-l:1999(E《航空货运设备 系留组合的使用准则及试验方法》 [4]TBDXARRP5486航空货物集装板使用指南》 [5 IATA《TACTRUILES》、《AIRPORTHANDLINGMANUAL》 [6 美国ATLAS航空公司《SHORRINGREQUIMENT&.LASHING》 18

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的编号:GB/T23336-2009。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共有10页,发布于2010-01-012010-01-01实施
开启式客车安全顶窗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开启式客车安全顶窗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开启式客车安全顶窗的编号:GB/T23334-2009。开启式客车安全顶窗共有7页,发布于2010-01-012010-01-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