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0250-2006

铝及铝合金连续挤压管

Aluminumandaluminumalloyscontinueextrudedtube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铝及铝合金连续挤压管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铝及铝合金连续挤压管的编号:GB/T20250-2006。铝及铝合金连续挤压管共有10页,发布于2006-10-012006-10-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H6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7.150.10
  • 实施日期2006-10-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0页
  • 文件大小427.75KB

铝及铝合金连续挤压管


国家标准 GB/T20250一2006 压管 Aluminiumandaluminiumalloyscontinueextrudedtubes 2006-10-01实施 2006-05-08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 国国家标准化管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0250一2006 铝及铝合金连续挤压管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及铝合金连续挤压管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运输、贮存、合同内容等 本标准适用于连续挤压法生产的铝及铝合金盘管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 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 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2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244金属管弯曲试验方法 GB/T246金属管压扁试验方法 GB/T3190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GB/T3199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GB/T4340.1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6987(所有部分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16865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 GB/T17432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分析取样方法 要求 产品分类 3.1.1牌号、状态、规格 管材的牌号、状态应符合表1的规定 圆管规格范围见表2,异形管外接圆直径不大于50mm,具 体尺寸规格由供需双方协商 表1管材的牌号、状态 牌 态 状 1050,106o、1070、1070A、1100 Hl12 3003 Hl12 注1,需要其他牌号、状态的产品时,可供需双方协商
GB/T20250一2006 表2 单位为毫米 壁 厚 公称外径 0.45 0.50 0.75 0,90 1.00 1.25 1.50 1.75 2.00 3.00 4.00 5.00 6.00 7.0o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注;“空白处”表示可供货范围 需其他规格时,可供需双方协商 3.1.2标记示例 产品标记按产品名称、牌号、状态、规格和标准编号的顺序表示 标记示例如下 牌号为1060,供应状态为H112,外径8.00mm,壁厚0.75mm的高精级连续挤压圆盘管,标记为: 管1060H112 8×0.75高精GB/T202502006 3.2化学成分 管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3190中相应牌号的规定 3.3尺寸允许偏差 3.3.1圆管外径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需方要求高精级时应在合同中注明 表3圆管外径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任意点外径与公称外径间的允许偏差 平均外径与公称外径间的允许偏差 公称外径 普通级 高精级 普通级 高精级 士0.1o 士0.08 4.00一5.00 士0.12 士0.06 >5.008.00 士0.14 士0.12 士0.1o 士0.08 >8.0010,00 士0.14 士0.16 士0.12 士0.10 >10.00~18.00 士0.16 士0.14 士0.12 士0.18 >18.0030.00 士0.20 士0.18 士0.16 士0.14 注1:平均外径是指在管材断面上测得的任意两个互为直角的外径的平均值 注2:本表不适于卷内径<(40×公称外径)的铝盘管
GB/T20250一2006 3.3.2圆管壁厚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需方要求高精级时应在合同中注明 表4圆管壁厚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壁厚偏差 公称壁厚 普通级 高精级 0,350.50 士0.08 士0.06 0.500.75 士0.10 士0.08 >0.751.00 士0.12 士0,1o >1.00~1.5o 士0.14 士0.12 >1.50~2.00 士0.16 士0.13 3.3.3异形管的尺寸允许偏差由供需双方商定 3.4力学性能 管材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室温纵向拉伸试验结果 维氏硬度 抗拉强度 断后伸长率 HV 牌 R/(N/mm Aa/% 不小于 60 27 1070,1070A、1060、1050 20 1100 75 28 25 3003 95 25 30 3.5工艺性能 3.5.1气密性 经气密性试验,压力表数值应无下降现象 3.5.2弯曲试验结果 公称外径<12mm的管材以25mm弯曲半径弯曲180"后,表面无肉眼可见裂纹出现 3.5.3压扁试验结果 在材料试验机上将管材压至内壁相距等于壁厚为止,管材表面不得出现肉眼可见裂纹 3.6表面质量 3.6.1管材内,外表面应光滑、清洁,不允许存在油污、腐蚀斑、夹渣、起皮、压伤、分层等缺陷 3.6.2管材纵向模痕深度及外表面局部轻微擦伤均不得超过0.03mm. 3. .6.3管材每米长度上允许有直径不大于2.5mm的气泡3个,或直径不大于1m的链状气泡3处 3.6.4允许供方对管材表面进行修整,以去除轻微的、局部的表面缺陷,但需保证管材最小壁厚尺寸 3.7单位内表面积上的残留物质量 铝管单位内表面积上的残留物质量不大于30mg/m 试验方法 化学成分的伸裁分析方法 化学成分的仲裁分析按GB/T6987规定的方法进行 4.2尺寸偏差测量方法 管材尺寸偏差应用相应精度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GB/T20250一2006 4.3室温力学性能检验方法 管材的室温拉伸试验按GB/228的规定进行,硬度试验按GB/T4340.1的规定进行 4.4工艺性能试验方法 气密性试验方法 将被测管材一端与气压表连接,另一端与带压力表的氮气瓶连接后,充人氮气使管内达到至少 MPa的压力后,切断气源,并密封管材两端口 待管内压力平衡后,保压(至少1MPa)30min,观察压 力表数值有无下降现象 4.4.2弯曲试验 弯曲试验按GB/T244的规定进行 4.4.3压扁试验 压扁试验按GB/T246的规定进行 4.5铝管单位内表面积上的残留物质量测定方法 铝管单位内表面积上的残留物质量测定方法可参考附录A(资料性附录),或按供需双方商定的试 验方法进行 表面质量检验方法 4. -般以目视检验管材表面原屉 必要时.,可借用尺寸测量工具界定缺胎大小,通过修撒测定缺陷深度 检验规则 5.1检查和验收 5.1.1管材应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填写质量证明书 5.1.2需方应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复验,复验结果与本标准及订货合同的规定不符合 时,应以书面形式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 属于表面质量及尺寸偏差的异议,应在收到产品 之日起1个月提出,属于其他性能的异议,应在收到产品之目起3个月内抛出,如需伸极,供需双方应在 需方共同进行仲裁取样 5.2组批 管材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状态,规格的产品组成,每批重量不大于2000kg 5.3检验项目 产品出厂前应进行化学成分,尺寸偏差,拉伸试验性能,表面质量的检验 其他检验项目由供方根 据生产情况进行定期检测或抽检,但供方应以工艺保证产品的这些项目检验结果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如 用户要求按批对这些项目做出厂检测,应在合同中注明 取样 产品取样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取样要求 检验项目 取样规定 要求的章条号 试验方法的章条 按(GB/T17432 化学成分 尺寸偏差 逐盘检查 3. 3 4.2 力学性能 每批取两盘,每盘取一个试样 按GB/T16865制取试样 3,4 4.3 气密性 逐盘检查 3.5.1 4.4.1 弯曲试验性能 每批取两盘,每盘从盘管外端口处切取一个试样 3.5.2 4.4.2 压扁试验性能 每批取两盘,每盘从盘管外端口处切取一个试样 3 5.3 4,4.3 铝管单位内表面积上 每批取两盘,每盘从盘管外端口处切取一个试样 3.6 4.5 的残留物质量 表面质量 逐盘检查
GB/T20250一2006 5.5检验结果的判定 5.5.1化学成分不合格时,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5.5.2尺寸偏差、气密性或表面质量不合格时,判该盘不合格 5.5.3力学性能试验、弯曲试验或压扁试验有任意试样的试验结果不合格时,应从该盘管材中重取双 倍数量的试样进行不合格项目的重复试验,重复试验结果全部合格,则判该批产品合格 重复试验仍有 试样不合格时,判该批不合格,但允许供方逐盘检验,合格者单独组批交货 5.5.4铝管单位内表面积上的残留物质量不合格时,判该批不合格,但允许供方逐盘检验,合格者单独 组批交货 5.5.5当出现其他缺陷时,供需双方协商处理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6.1标志 在检验合格的每盘管材上应印有如下标志 供方技术监督部门的检印; a b)生产厂名称,商标 产品牌号; C d)供应状态; 批号 6.2包装,运输、贮存 6.2.1盘管应螺旋状多层整齐缠绕,缠绕力度应适中,最小盘绕弯曲半径不小于250mmm 6.2.2盘管内、外圆周及两侧均应用瓦愣纸包缠,并用打包带轧好,为防潮湿、污染,裹以塑料布后,再 用有一定强度的外包箱包装 6.2.3 管材的包装,运输和贮存应符合GB/T3199的规定,并明确标注“防潮防压"字样,在无腐蚀性 环境中摆放 质量证明书 每批管材应附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其上注明 供方名称、地址、电话、传真 a 产品名称 b 产品牌号; c d 规格及精度等级; 供应状态; 批号; 净重和件数 g 各项分析检验结果和技术监督部门印记 h 本标准编号 出厂日期(或包装日期) 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订购本标准所列材料的订货单(或合同)内应包括下列内容 产品名称; a
GB/T20250一2006 牌号; b 状态 e d尺寸规格; 重量 e 本标准要求的“应在合同中注明的”事项, f 本标准编号; g h)精度等级; 增加本标准以外内容时的协商结果
GB/T20250一2006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铝管材内表面残留物质量的测定方法 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铝管内表面残留物质量的测定 测定范围:5mg/m=一60mg/m A.2方法原理 用极易挥发的清洗剂,将被测试样管内污物浸泡洗出,再加热使清洗剂完全挥发,然后通过测定残 渣重量,计算铝管单位内表面积上的残留物质量 A.3使用仪器 超声波振荡器 A .3.1 A. .3.2分析天平(0.1mg) A.3.3干燥箱 恒温箱 试剂 A.4 清洗剂;三氯乙烯(分析纯)或四氯化碳 A.5试验步骤 A.5.1用管子割刀截取试样4m6 m A.5.2将试样弯成U形,放于平台上,并使两端口向上 A.5.3从管子一端注人80mL清洗剂A.4),然后将管子两端用塑料盖盖好,用超声波振荡器 一2min,放置10 A.3.1)振摇1 后再次振摇1 1min一2min,再从管子的另一端将清洗剂倒人已 min" min 恒重(恒重值mi)的烧杯中 A.5.4将烧杯置于低温电炉上加热,使清洗剂挥发 当烧杯内残余少量溶液时,再将烧杯置于87C的 恒温箱(A.3.4)中烘干1.5h 取出烧杯置于干燥箱(A.3.3)内,冷却至室温后,称量烧杯(含残渣)重 量m A.5.5取相同量(80mL)的清洗剂(A.4)倒人已恒重(恒重值m)的烧杯中,按A.5.4同时进行空白 试验,测定空白值) ms A.6计算 A.6.1按公式A.1计算铝管内表面积(S) S=T×L×D (A.1 式中 铝管内表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圆周率,取3.14 T 铝管长度,单位为米(m);
GB/T20250一2006 铝管内径,单位为米(m) A.6.2按公式A.2计算铝管单位内表面积上的残留物质量(m,) l=[lg一m m;一]×1000/S 式中: 铝管内表面积,单位为平方米(nm'); S 烘干后的烧杯(含残渣)重量.单位为克(e 空烧杯的恒重值,单位为克(g); 空白值,单位为克(g); -铝管单位内表面积上的残留物质量,单位为毫克每平方米(mg/m) 1o

光学纤维传像元件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光学纤维传像元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光学纤维传像元件的编号:GB/T20244-2006。光学纤维传像元件共有15页,发布于2006-11-012006-11-01实施
电池用泡沫镍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电池用泡沫镍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电池用泡沫镍的编号:GB/T20251-2006。电池用泡沫镍共有14页,发布于2006-10-012006-10-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铝镁合金粉

铝及铝合金波纹板

铝及铝合金花纹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