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2728-2006

食用菌术语

Termsofediblemushroom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食用菌术语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食用菌术语的编号:GB/T12728-2006。食用菌术语共有47页,发布于2006-12-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B3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65.020
  • 实施日期2006-1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47页
  • 文件大小992.05KB

食用菌术语


国家标准 GB/T12728一2006 代替GB/12728-1991 食 用 菌术语 Termsofediblemushroom 2006-12-01实施 2006-06-02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 国国家标准化管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2728一2006 前 言 本标准根据近年来食用菌科研、生产,贸易发展的需要,对GB/T12728一1991《食用菌术语》进行 了修订 本标准与GB/T12728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eermsofediblefum s 1修订了标准的英文名称,由原名《Ter ungus)改为《Termsofediblemushroom 2增加了新术语,删除了目前已经不用的技术术语 3)将“生产术语”分为“菌种生产”和“栽培”用语两节,因此,第2章“术语和定义”由七节增加为 八节 )修订了不准确的术语定义 增加了附录A常见食用菌中文,英文、拉丁文名称对照表》. 5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y/T12728-1991.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农业微生物中心、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 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金霞、罗信昌、贾身茂、黄年来,黄晨阳,郑素月 本标准历次版本的发布情况为 GB/T127281991
GB/T12728一2006 用 菌 术语 食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用菌形态结构,生理生态,遗传育种、菌种生产,栽培、病虫害和保藏加工等方面有 关的中英文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食用菌的科研、教学,生产和加工 术语和定义 2.1基本术语 2.1.1 真菌fungus -类营异养生活,不进行光合作用;具有真核细胞;营养体为单细胞或丝状菌丝;细胞壁含有几丁质 或纤维素;具有无性和有性繁殖特征的生物 2.1.2 大型真菌maerofungus 子实体肉眼可见,徒手可采的真菌 2.1.3 蘑菇mushroom 大型真菌的俗称 见大型真菌 拨用途分为食用菌、药用菌、有毒菌和用途未知菌四大类 多数为 担子菌,少数为子囊菌 2.1.4 食用菌ediblemushrom 可食用的大型真菌,常包括食药兼用和药用大型真菌 多数为担子菌,如双袍蘑菇、香菇、草菇、牛 肝菌等 少数为子囊菌,如羊肚菌、块菌等 2.1.5 药用菌 medicinalmushroom 特指具药用价值并收人《药典》的大型真菌 如灵芝 2.1.6 担子菌basidiomycete 有性抱子外生在担子上的真菌 如银耳,香菇等 2.1.7 子囊菌 ascomycete 有性抱子内生于子囊的真菌 如羊肚菌、块菌、虫草等 2.1.8' 伞菌agarie 泛指子实体伞状的大型真菌 如牛肝菌、金针菇等 2.1.9 胶质菌jellyfngus 泛指子实体胶质的大型真菌 如木耳、银耳等
GB/T12728一2006 2.1.10 霉菌mouldl 具管状菌丝营养体并产生大量抱子的小型真菌 2.1.11 放线菌aectinomyeete 分枝丝状的单细胞原核生物 2.1.12 酵母菌yeast 营出芽繁殖的单细胞真菌 2.1.13 细菌bacterium 以裂殖方式繁殖的单细胞原核生物 2.1.14 病毒virus 营专性寄生生活无细胞结构具核酸和蛋白质的生物 完全依靠寄主细胞代谢系统进行繁殖 2.1.15 类病毒viroid 营专性寄生生活无细胞结构的核酸大分子 完全依靠寄主细胞代谢系统进行繁殖 2.1.16 肮病毒prion -种只由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传染性的致病因子 2.1.17 微生物mierorganism 只有借助于显微镜才能观察到个体结构的微小或超微小的生物类群 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支 原体、病毒、类病毒、肮病毒等 2.1.18 生物量biomass 培养基质中所有生长的培养物的总量 也称生质 2.1.19 培养 culture 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用人工培养基使微生物生长繁殖 食用菌生产中特指创造适宜条件使菌丝生 长的过程 2.1.20 纯培养pureeuture 只让单一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培养或只有单一微生物的培养物 2.1.21 继代培养 subculture 通过移植培养使物种得以延续的方法 2.1.22 培养基mediumm 具有适宜的理化性质,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基质
GB/T12728一2006 2.1.23 完全培养基completemedlium 添加蛋白陈、酵母膏或马铃薯浸出物等天然物质的培养基 2.1.24 选择性培养基seleetivemedium 适合于分离和培养特定微生物的培养基 2.1.25 合成培养基synthetiemeditum 全部由已知化学成分组成的培养基 2.1.26 转化率covertedefrieieney 单位质量培养料的风干物质所培养产生出的子实体或菌丝体风干干重,常用百分数表示 如风干 料100kg产生了风干子实体10kg,即为转化率10% 2.1.27 生物学效率boogiealefieieney 单位质量培养料的风干物质所培养产生出的子实体或菌丝体质量(鲜重),常用百分数表示 如风 干料100kg产生了新鲜子实体50kg,即为生物学效率50% 2.2形态结构 2.2.1 菌丝hypha" 丝状真菌的结构单位,由管状细胞组成,有隔或无隔,是菌丝体的构成单元 菌丝体mycelium 菌丝的集合体 2.2.3 初生菌丝体primarymycelium 由担抱子萌发形成的菌丝体 多数在每个细胞内含有一个单倍体的核 也常称为单核菌丝 2.2.4 次生菌丝体seeondarymyeelium 初生菌丝经细胞质融合形成的双核菌丝 也常称为双核菌丝 2.2.5 锁状联合 1ectiOn clampconnec -种锁状桥接的菌丝结构,是异宗结合担子菌次生菌丝的特征 2.2.6 假锁状联合pseudo-eampconneetionm 四极性异宗结合担子菌中由于A基因配套B基因不配套形成的锁状细胞,在这种锁状细胞菌丝 中,细胞核不能迁移,不能正常出菇 2.2.7 气生菌丝aerialhypha 生长在培养基表面空间的菌丝 2.2.8' 基内菌丝substratehypha 生长在培养基内的菌丝
GB/T12728一2006 2.2.9 葡旬菌丝appressedmycelium 贴生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的菌丝 也称贴生菌丝 2.2.10 线状贴生菌丝strandymyeelium 呈线状贴生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的菌丝 2.2.11 菌落eolny 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单个生物群体 2.2.12 菌索rhizomorph 某些真菌菌丝集结而成的绳索状结构 又称根状菌索、,菌丝束 2.2.13 原基primordium 尚未分化的原始子实体的组织团 2.2.14 菇蕾 button 由原基分化的有菌盖和菌柄的幼小子实体 2.2.15 耳芽prinordiumofAuriewlaria 尚未分化子实层的木耳属真菌的幼小子实体 2.2.16 子实体fruitbody 产生抱子的真菌组织器官 如子囊果,担子果 食用菌中供食用的菇体和耳片都是子实体 2.2.17 担子果basidiwarp 产生担子的子实体 2.2. 18 子囊果ascearp 产生子囊的子实体 2.2.19 子囊 aSCIS 产生子囊袍子的囊状细胞 2.2.20 担子basidium 担子菌发生核融合和减数分裂并产生担抱子的细胞结构 2.2.21 抱子spore 真菌经无性或有性过程所产生的繁殖单元 2.2.22 有性抱子sexuals spore 经减数分裂而形成的抱子 如担袍子、子囊袍子
GB/T12728一2006 2.2.23 无性袍子asexalspore 未经减数分裂形成的袍子 如分生抱子 2.2.24 子囊袍子ascspore 产生于子囊中的有性袍子 如羊肚菌的子囊抱子 2.2.25 担袍子 hastdiwpue 在担子上产生的有性抱袍子 如香菇的担抱子 2.2.26 分生袍子eonidum -种无性抱子,通常着生于分生弛子梗上 2.2.27 分生袍子梗cnidiophore -种着生分生抱子的特化菌丝 2.2.28 粉抱子oidium" -种薄壁的无性抱子 通常由营养菌丝直接断裂而成 2.2.29 芽抱子blastospore 由出芽方式形成的无性抱子 又称酵母状分生抱子 2.2.30 厚垣抱子chlamydospore 具厚壁能抵抗不良环境的无性袍子 2.2.31 抱子囊sporangium 包裹无性袍子的囊状细胞 2.2.32 菌核selerotiumm 由营养菌丝集结成的坚硬的能抵抗不良环境的休眠体 如苍签、猪零等菌丝体在地下所形成的块 状物 2.2.33 抱子印preprint 子实体上袍子散落沉积形成的菌褶或菌管着生模式的图像 也称袍子纹、抱子堆 抱子印及其颜 色是伞菌分类依据之- 2.2.34 菌盖pileus;cap 伞菌生长在菌柄上产生袍子的组织结构,由菌肉和菌褶或菌管组成,也是多数食用菌的主要食用 部分 2.2.35 菌褶lamellae;gi 垂直于菌盖下侧呈辐射状排列的片状结构,其上形成担子,产生担袍子
GB/T12728一2006 2.2.36 菌管tube 子实体上着生袍子的管状结构 2.2.37 子实层hymenium 子实体上孕育袍子的层状结构 2.2.38 囊状体eystdwmt 间生在子实层中的囊状不孕细胞 又称隔胞间胞 2.2.39 侧丝paraphysis 生于子实层中的不孕丝状细胞 2.2.40 菌柄stipe;stalk 上支持菌盖、下连接基质的子实体上的柱状组织结构 2.2.41 侧生 lateral 菌柄偏离菌盖中央的着生方式 2.2.42 中生ceentral 菌柄着生于菌盖中央的着生方式 2.2.43 内菌幕innerveil 某些伞菌菌盖与菌柄相连接覆盖菌褶的菌膜 2.2.44 universalveil 外菌幕 包裹在整个原基或菌蕾外面的膜状物 2.2.45 菌环annulus 某些伞菌菌柄上呈环状的内菌幕残余物 2.2.46 菌托volva 位于菌柄基部的外菌幕残留物 也称脚省 2.2.47 菌肉context 菌盖上着生菌褶或菌孔的组织结构 2.2.48 丝膜eortina 某些伞菌菌盖边缘垂下的幕状或蛛网状物 2.2.49 菌髓 trama -些担子菌组成菌盖或产生子实层组织的中心部分
GB/T12728一2006 2.2.50 菌裙indusiun 竹荪属真菌中自菌柄上部下垂的裙样网状结构 又称菌膜网 2.2.51 产袍结构gleba 担子菌的腹菌和子囊菌的块菌中子实体内部产生抱子的组织 如竹荪的菌盖部分、黑抱块菌包被 内的部分 又称造袍组织 2.3生理生态 2.3.1 生活史lifleeyele 食用菌生活史,一般是指有性袍子-菌丝-子实体-有性抱子的整个生长发育循环周期 2.3.2 腐生saprophytism 以死的动植物体或有机质作为营养来源的生存方式 2.3.3 腐生菌sprphye;spobe 以死的动植物体或有机质为营养的微生物 2.3.4 寄生parasitismm" -种生物从另一种活的生物体内摄取养分为营养来源的生存方式 2.3.5 寄生菌parasite 从活的生物体上摄取养分的微生物 2.3.6 共生symbintitsm 两种不同的生物共同生活,彼此提供所需营养物质的互惠互利的生存方式 2.3.7 兼性寄生faewltativeparasitism" 以寄生为主、兼营腐生的生存方式 2.3.8 兼性腐生faeultativesaprophytism 以腐生为主,兼营寄生的生存方式 2.3.9 comensalism 伴生现象 两种真菌共同生存在同一基物上,其中一种对另外一种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2.3.10 木腐菌wodrottingmushroom 自然生长在木本植物上可引起木材腐烂的大型真菌 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多数是木腐菌,如香菇、金 针菇等 2.3.11 strawrottingmushroom" 草腐菌 自然生长在草本植物残体上的大型真菌 人工栽培的食用菌有的是草腐菌,如草菇、双抱蘑菇
GB/T12728一2006 2.3.12 白腐菌whiterottingmushroom 以分解树木或木材中木质素为主要碳源,引起树木或木材白色腐朽的大型真菌 如平菇 2.3.13 褐腐菌brownrottingmushrom 以分解树木或木材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为主要碳源,但不利用木质素,引起树木或木材褐色腐朽 的真菌 如获签 2.3.14 土生菌geophilousmushroom 自然生长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的各类大型真菌 如羊肚菌 2.3.15 粪生菌coprophilosmushroom" 以腐熟动物粪便为营养源的腐生大型真菌 如粪污鬼伞 2.3.16 蘑菇圈fairyring 蘑菇在地上呈圈状生长的现象 2.3.17 林地蘑菇mushroominftorestland 生长在森林落叶层上的大型真菌 也称森林蘑菇 2.3.18 菌根mycorrhiz 真菌和植物根系结合形成的共生体 2.3.19 菌根真菌mycorrhizalfungus 能与植物根系发生互惠共生关系形成菌根的真菌 如松口蘑与赤松 由于真菌菌丝深人植物根部 程度的不同又有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之分 2.3.20 代谢产物metabolite 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 2.3.21 拮抗现象antagonism 具有不同遗传基因的菌落间互相抑制产生不生长区带或形成不同形式线形边缘的现象 2.3.22 菌龄periodofspawnrunning 接种后菌丝在培养基物中生长发育的时间 2.3.23 tative 营养生长veget growth 食用菌菌丝体在培养基质中吸收营养不断生长的过程 2.3.24 生殖生长 prdactvegrowth rep 食用菌菌丝体扭结形成子实体原基,分化、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GB/T12728一2006 2.4遗传育种 4. 2 有性繁殖sexualreproduetion 经过核融合和减数分裂的繁殖过程 2.4.2 无性繁殖 asexualreprodction 没有减数分裂的繁殖过程 2.4.3 homothallism 同宗结合 同一担抱子萌发的菌丝间细胞可融合并能形成子实体的有性繁殖方式 2.4.4 'homothalismm 初级同宗结合 N primary 单个单核担袍子萌发的菌丝间细胞可融合并能形成子实体的有性繁殖方式 如草菇 2.4.5 次级同宗结合secondaryhomothallism 单个双核担袍子萌发的菌丝间细胞可融合并能形成子实体的有性繁殖方式 如双袍蘑菇 2.4.6 异宗结合heterothallism 由两个可亲和性的单核菌丝相结合,产生子实体的有性繁殖方式 2.4.7 多核菌丝mltneleteypha 细胞中含有两个以上细胞核的菌丝 2.4.8 单核菌丝monokaryotichyphat 细胞中含有一个细胞核的菌丝 2.4.9 双核菌丝dikaryotichypha 细胞中含有两个不同性遗传特征单倍细胞核的菌丝 2.4.10 双核化dikaryotization 异宗结合担子菌中两个可亲和单核体细胞融合形成双核菌丝的过程 2.4.11 异核现象heterokaryosis -个细胞中含有两个或更多不同基因型的细胞核 2.4.12 单核化monokaryotization 在原生质体制备中,获得单核原生质体的过程 2.4.13 准性生殖 parasexualreproduction -种不经过生殖细胞而在体细胞中发生基因重组的生殖方式 2.4.14 单、单交配 mon-momating 食用菌中两个单核菌丝间的交配
GB/T12728一2006 2.4.15 双、单交配di-monmating 食用菌中双核菌丝与单核菌丝间的交配 2.4.16 亲和性copatibilitsy 异宗结合高等真菌的带有不同交配因子的单核体杂交可育的特性 2.4.17 不亲和性 patibility incomp8 异宗结合高等真菌的单核体间由于交配因子相同不可杂交的特性 2.4. 18 交配型matimgtype 根据交配因子的个体间能否完成交配结合而确定的结合类型 2.4.19 同核体homokaryonm 菌丝或抱子内含有相同基因型的细胞核 2.4.20 异核体 heterokaryon 菌丝或袍子内含有两个或更多不同基因型的细胞核 2.4.21 质配plasmogamy 两个不同性细胞质的融合 2.4.22 核配karyoga 两个不同性细胞核的融合 2 4.23 极性polaritsy 表示遗传因子中“性基因”的性质和数量 2.4.24 二极性bipolarity 亲和性由一对独立分离的因子所决定 2.4.25 四极性tetrapolarity 亲和性由两对独立分离的因子所决定 2.4.26 基因gene 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2.4.27 基因工程geneticengineering 对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分子工程 又称遗传工程 2.4.28 基因组 genOme 细胞中所有的DNA,包括所有的基因和基因间隔区 1o
GB/T12728一2006 2.4.29 基因文库gene Ihrary 含有全部基因组DNA片段插人克隆载体获得的分子克隆的总和 2.4.30 转基因菇genemedified mushr00m 带有外源基因的食用菌 2.4.31 克隆 clone 无性繁殖系 DNA克隆即将DNA的限制性酶切片断插人克隆载体,导人宿主细胞,经过无性繁 殖,以获得相同的DNA扩增分子 2.4.32 分子标记molecularmarker 用特异DNA片段或蛋白质作为区别特征的遗传标记 2.4.33 杂种优势hybridvigor 杂交子代在诸多性状上表现的优于亲本的现象 2.4.34 分离isolation 从基物、子实体、菌丝培养物中取得纯菌种的过程 2.4.35 抱子分离sporeisolationm 从袍子中获得纯培养物的方法 2.4.36 单袍分离singlesporeisolation 分离单个抱子获得纯培养物的方法 2.4.37 多袍分离mtisporeisolatiom 采用分离多抱子获得纯培养物的方法 2.4.38 组织分离tissueisolation 从子实体组织中获得纯培养物的方法 2.4.39 基质分离substrateisolationm 从食用菌生存的基物中分离获得纯培养物的方法 2.4.40 移植transfer 菌种从一种基物移接到另外的基物中培养的过程 2.4.41 接种ineulationm 菌种移植到培养基物中的操作 2 4.42 接种物 in0culum 用于开始培养的原始体 11
GB/T12728一2006 2.4.43 菌种老化 seneScence 菌种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生理机能衰退的现象 2.4.44 菌种退化degeneration 菌种在生长和栽培过程中,由于遗传变异导致优良性状下降 2.4.45 菌种复壮rejuv enation 良种繁育中防止菌种退化的技术措施 2.4.46 doestication 驯化 将野生种经过分离、培养,选择成为可以进行人工栽培品种的过程 2.4.47 单抱杂交 mon0sporousybridization 利用单抱子分离物(单核菌丝体)进行配对组合,经培养筛选,选育新品种的方法 2.4.48 多袍杂交multisporousybridization 用多袍子随机杂交,选育新品种的方法 2.4.49 诱变育种indueedhreeding 采用紫外线,X光线、7射线照射或采用化学诱变剂处理,诱导DNA突变,获得新菌袜 2.4.50 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fusiom 通过理化方法使原生质体融合 2.4.51 原生质体再生protoplastregenerationm 原生质体重新长出细胞壁,恢复细胞形态的过程 2.5菌种生产 2.5.1 品种variety 经各种方法选育出来的具特异性、一致(均一)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商业栽培的食用菌纯培养物 2.5.2 菌株strainm 种内或变种内在遗传特性上有区别的培养物 2.5.3 分离物isolate 未经性状鉴定和性能检验测试的培养物 2.5.4 种性echaractersofvariety 食用菌的品种特性 一般包括生理特性,农艺性状和商品性状 2.5. 5 混合培养mixcuture 在同一个培养单元中同时培养两种或多种微生物 12
GB/T12728一2006 2.5.6 菌种cuture 生长在适宜基质上具结实性的菌丝培养物,包括母种、,原种和栽培种 2.5.7 母种stoekeulture 经各种方法选育得到的具有结实性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及其继代培养物 也称一级种,试管种 2.5.8 原种motherspawnm 由母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 也称二级种 2.5.9 裁培种 spawn 由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 栽培种只能用于栽培,不可再次扩大繁殖菌种 也 称三级种 2.5.10 消毒disinfection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有害微生物的方法 2.5.11 灭菌sterilizatiomm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一切微生物的方法 2.5.12 无菌sterile 不含活菌体 2.5.13 冷却cooling 将刚灭菌完毕的培养料,置于洁净通风的场所使温度下降的过程 2.5.14 无菌操作sterileoperation 在无菌条件下的操作过程 2.5.15 萌发germination -般指弛子长出菌丝的现象 在食用菌生产中,接种物在培养基质中恢复生长也常称为萌发 2.5.16 owthrate 生长速度gru 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菌丝体生长的长度 常以长满容器所需的天数表示 2.5.17 setrine 角变 因菌丝体局部变异或感染病毒而导致菌丝变细,生长缓慢、菌丝体表面特征成角状异常的现象 2.5.18 高温圈high-temperaturedline 食用菌菌种在培养过程中受高温和通气不足的不良影响,培养物出现的圈状发黄、发暗或菌丝变稀 弱的现象 13
GB/T12728一2006 2.5.19 木屑培养料sawdustsubstrate 以阔叶树木屑为主要原料的培养基 2.5.20 草料培养料strawsuhstrate 以草本植物为主要原料的培养基 2.5.21 substrate 谷粒培养料grain 以禾谷类种籽为主要原料的培养基 2.5.22 粪草培养料compostsubstrate 以各种有机肥和草本植物残体为主要原料,经发酵腐熟作原料的培养基 2.5.23 木塞培养料wopieessubstrate 以种木为主要原料的培养基 2.5.24 种木 w0o-pieces 木塞培养基中具一定形状和大小的木质颗粒 也称种粒 2.5.25 木屑种sawdustspawnm 生长在木屑培养料上的菌种 2.5.26 草料种strawspawnm 生长在草料培养料上的菌种 2.5.27 谷粒种grainspawn 生长在各种谷粒培养料上的菌种 2.5.28 粪草种cop0stspawn 生长在粪草培养料上的菌种 2.5.29 木塞种woodpieces SpaVn 生长在木塞培养料上的菌种 2.5.30 液体菌种liquidspawm 培养基为液体状态的菌种 2.5.31 固体菌种solidspawnm 生长在固体培养料上的菌种 2.5.32 yceliacolonizedwo0dlog 菌材my 0gS 以木枝或细小段木为培养基的药用菌栽培种 14
GB/T12728一2006 2.5.33 菌种保藏eulturepreservation 使菌种免受其他微生物污染,保持其固有遗传、生理,形态及其各种有研究和利用价值特性的微生 物学技术 2.5.34 菌种贮藏sDawnstorage 菌种放置在洁净、低温,通风,避光的条件下,使其免受其他微生物污染,并保持活力和使用价值的 过程 2.6裁培 2.6.1 栽培cultivationm 人工培育食(药)用菌子实体或菌核的过程 2.6.2 菇房mushrmhouse 泛指具备栽培菇类条件的各类建筑物 2.6.3 发菌室spawn-runningroom 培养食(药)用菌菌丝体的专用建筑物 2.6.4 保护地栽培mushroomgrowingunderproteetionm 在各种园艺设施中食(药)用菌的栽培 2.6.5 -场制 system 0neZ0ne 发菌和出菇在同一场地 2 6. 二场制two2onesystemm 菌丝体培养和子实体培育在两个场地进行 2.6.7 发菌场be-logslayingyard 食用菌段木栽培中,接种后发菌的场地 2.6.8 产菇(耳)场raisimgyardl 食用菌段木栽培中,出菇(耳)的场地 2.6.9 菇(耳)场mshroomyard 各种食(药)用菌栽培的场所 2.6.10 天然菇(耳)场naturalmushroomyard 利用自然林木遮荫,或略加人工改造,用于食(药)用菌段木栽培的场地 2.6.11 荫棚 mmushroomshed 具遮阳、防晒、降温效果的菇棚 15
GB/T12728一2006 2.6.12 生产季节produceseason 按照气候的自然变化和食用菌生长发育对外界条件的要求,安排完成接种,菌丝培养、出菇采收一 个完整生产周期的时间 2.6.13 反季节栽培ofr-seasonceultiation 采取改换品种、调整环境条件、改变栽培方式等多项栽培措施,使自然出菇期外出菇 也称错季 栽培 2.6.14 周年栽培year-roundeultivatiom -年四季进行的食用菌栽培 2.6.15 春季栽培springcutivation 食用菌春季接种的栽培 2.6.16 夏季栽培summercultivation 食用菌夏季接种的栽培 2.6.17 秋季栽培 autumncultivation 食用菌秋季接种的栽培 2.6.18 工厂化栽培faetoryetiaton 利用微生物技术和现代环境工程技术,在完全人工控制环境条件下食用菌的室内周年栽培 2.6.19 覆土栽培casimgslcultvatim 完成发菌后覆盖泥炭土或泥土使之出菇 2.6.20 生料栽培enltivationonun-sterilizedsuhstrate 利用没有经过灭菌处理的培养料进行的栽培 2.6.21 熟料栽培cwtivationosterilizedsubstrate 利用经灭菌处理的培养料进行的栽培 2.6.22 发酵料栽培ewtivationneompost 培养料堆积发酵后,进行食用菌栽培的方法 2.6.23 ewt-logclti 段木栽培 ation 利用木段栽培食(药)用菌的方法 2.6.24 砍花栽培wdcuttng cultivationm 在一定季节,将树木砍倒后,用斧在原木上砍出深浅、疏密、排列不同的斜口,以承接飘浮在空中的 16
GB/T12728一2006 野生香菇抱子的栽培方法 2.6.25 代料栽培substitutecultivatiom 利用各种农林废弃物代替原木栽培食(药)用菌 2.6.26 床架式栽培shelfewltivatiom 利用搭架分层,铺设菌床的立体栽培方式 2.6.27 eultivation 盘式栽培tray 利用浅盘作为培养容器,栽培食用菌的方式 2.6.28 菇树 treesusedformushromgrowing 用来栽培食(药用菌的树木 2.6.29 段木log 按一定规格锯断的尚未接种的木段 2.6.30 菇木bed-og 接种后的段木 2.6.31 抽水waterdrawing 菇树砍伐后,暂不剔枝,留下枝叶以便燕发多余的水分促进树体死亡的过程 也称“抽水”干燥 2.6.32 剔枝trimming 菇树抽水后,将多余枝条剔除 2.6.33 截断cuting 剔枝后将菇木按一定长度截成小段 2.6.34 树皮盖barkcower 段木栽培时用来覆盖接种穴的树皮盖子 2.6.35 上堆发菌pileup 把接种后的菇(耳)木按一定形式堆叠起来,使尽快发菌 2.6.36 击木惊辈stimulatingfruitingbylogtaping 香菇段木栽培中,起架前敲打菇木以刺激出菇 2.6.37 起架staking-p 把长满菌丝的菇(耳)木,按一定形式架起以利出菇(耳). 2.6.38 主料 mainsubstrate 以满足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碳源为主要目的的原料 多为木质纤维素类的农林副产品,如木 17
GB/T12728一2006 屑、棉籽壳、麦秸、稻草等 2.6.39 辅料supplement 以满足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有机氮源为主要目的的原料 多为较主料含氮量高的糠、綦、饼 肥、鸡粪,大豆粉,玉米粉等 2.6.40 消毒剂disinfeectant 用于杀灭介质中有害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的制剂 如甲醛、苯酚等 2.6.41 化学添加剂chemicalsupplement 泛指培养料中的各种化工产品,包括化肥类,无机盐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剂,杀菌剂等 2.6.42 碳氮比earbon-nitrogenratio 培养料中碳与氮的含量比 常用英文缩写“c/”表示 2.6.43 预湿preliminarilywet 堆料前将培养料浇湿或浸湿的方法 2.6.44 培养料suhstrate 为食用菌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的物质 如木屑、棉籽壳,麦、米糠等 2.6.45 堆肥 c0mp0St 经过堆制发酵的培养料 2.6.46 粪草料straw-manurecompost 以畜禽粪和秸杆为主要原料的堆肥 2.6.47 合成料synthetieccopst 以秸秆和化肥为主要原料的堆肥 2.6.48 堆制compstng 将培养料按一定方法堆制发酵的过程 2.6.49 发酵fermentationm 培养料在微生物作用下有机质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和热量的过程 2.6.50 发酵热fermentatonheat 在发菌期间产生的热量 2.6.51 前发酵outdoorfermentation a;phase 培养料在室外堆制自然发酵的过程 又称室外发酵、一次发酵 18
GB/T12728一2006 2.6.52 后发酵indoorfermentation;phaseI 经一次发酵的培养料,在室内控温条件下进行巴氏消毒的发酵过程 又称室内发酵、二次发酵 2.6.53 发汗sweatout 培养料堆制发酵后期或二次发酵期间,自身发热,维持料温,散发热气,在表面出现水珠的现象 2.6.54 aerobicfermentation 好气发酵 培养料在通气充足状况下的发酵 2.6.55 厌气发酵anaerobhiefermentation 培养料在通气不良状况下的发酵 2.6.56 白化现象alinism 在前发酵期间,产生的白色放线菌群 2.6.57 堆制过度ereompusting 培养料的堆制发酵时间过长,造成过分腐熟、营养流失的现象 也称发酵过度、发酵过热 2.6.58 堆制不足under-compsting 培养料的堆制时间不够,未达到腐熟程度 2.6.59 酸败spoiling 培养料在堆制发或生料栽培过程中,由于环境条件控制不当,产生大量产酸微生物,导致培养料 发酵腐败发酸或生料栽培发菌失败的现象 2.6.60 翻堆turning 培养料发酵期间或接种后培养物堆叠在一起时,定期翻动调换位置 2.6.61 进料iing 培养料前发酵结束后,运进菇房的过程 又称进房 2.6.62 翻料turnmingoverandmixing 培养料进房经消毒或后发酵后,将培养料翻动散发游离氨、混匀、铺平的过程 又称翻架 2.6.63 菌棒artificialbed-og 特指代料栽培食用菌接种后长有菌丝的棒状菌体 也称菌简、人造菇木 2.6.64 播种spawning 发酵料或生料栽培的接种方式 2.6.65 穴播holespawming;dihle 将菌种播种在培养料的洞穴内 19
GB/T12728一2006 2.6.66 撒播broadeasspawming 将菌种均匀撒放在培养料上 2.6.67 层播layerspawning 将菌种在培养料内分层播种的方式 2.6.68 混播 mixedspawning 将菌种与培养料均匀混合的播种方式 2.6.69 条播dril spawning 将培养料挖成条形沟将菌种播人的方式 2.6.70 播种量spawningquantity 菌种用量(谋重)与培养料干重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 如10k干培养料用了10k曾种,即为 播种量10% 又称接种量 2.6.71 定植eolonization 接种后,接种物菌丝开始向培养料中生长 俗称“吃料" 2.6.72 覆土easing" 将覆土材料覆盖在已长满菌丝的培养料表面 2.6.73 爬菌myceliumgrowinguptoeasing 菌丝体向覆土层生长 2.6.74 搔菌scratching 搔动培养料表面的菌丝,形成机械损伤,刺激子实体形成的技术措施 2.6.75 退菌myeelumatrophy 在不适宜环境条件下或由于病虫害为害,菌丝体在培养基中萎缩、消亡的过程 2.6.76 调水watering 向覆土层喷水,调节覆土湿度的操作 2.6.77 结菇水croppingwater 覆土层内菌丝体完成生长后,间歇向覆土层喷重水,以促进菌丝体扭结形成原基的水分管理 2.6.78 出菇水fruitingwater 原基发育成至绿豆或黄豆大小的菇蕾时,间歇向覆土层喷重水,以促进子实体发育的水分管理 2.6.79 出菇部位fruitingdepthincasinglayer 子实体在覆土层内着生的深浅 出菇部位适中,利于获得优质高产 20
GB/T12728一2006 2.6.80 发菌水myceliumrunningwater 越冬后,向覆土或培养料喷水,促进菌丝恢复生长 2.6.81 菇潮lush 在一定时间内子实体较大量集中发生的现象,菇潮在一个生长周期内可间歇发生若干次 2.6.82 补水supplementingwater 特指子实体发生前或发生间歇期水分不足时,采用注水或浸水方式向基质中补充水分 2.6.83 催蕾indueer menttoprimordium 采取控温、控湿、通风、振动及适当光照等方法促进菇蕾形成的技术措施 2.6.84 养菌 myeliurnewinglofnush 采菇后调控环境条件,使其利于菌丝调整生理代谢吸收和积累养分、继续生长,以利于下潮菇的 发生 2.6.85 菇床整理bedeleamm 采收后将留在菇床上的子实体碎片,异物清理干净,剔除老菌丝束(老根),适当补土等的一系列 操作 2.6.86 最适温度 optimaltemperature 最有利于食(药)用菌生长发育的温度 2.6.87 最低温度minimaltemperature 食(药)用菌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的下限 2.6.88 最高温度maximmaltemperature 食(药)用菌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的上限 2.6.89 料温substratetemperature 培养料内的温度 2.6.90 温差刺激stimulatingytemperaturechange 低温和高温相互交替作用对子实体形成的刺激 2.6.91 菌丝徒长 owthofhyphau overgrom 培养基过富或培养温度偏高,使菌丝营养生长过于旺盛的现象 2.6.92 菌丝结块elumpingofoerrwnhyphn 徒长的菌丝密集成块 21
GB/T12728一2006 2.6.93 转色coouring 香菇菌丝在培养料内生长到一定阶段,由代谢产生色素而使表层变为褐色的过程 2.6.94 菌皮 c0at 在菌种生产和代料栽培中,完成培养后或由于培养时间过长菌体表面变成的皮状物 2.6.95 tumouroutstandinm 瘤状突起 ing 香菇菌丝生长达到生理成熟后,在菌皮下或菌皮表层密集,结成的瘤状物 2.6.96 waterexudation 吐黄水yelow 菌丝培养期间分泌的液体,常积聚在培养基表面,呈黄色水珠状 2.6.97 刺孔oling 在菌袋表面,刺以细孔,以利气体交换、排湿和散热的操作 2.6.98 蹲菇mshroomrepressing 将幼菇在适宜子实体生长发育温度的下限环境中持续一定时间,使其缓慢生长,以形成菌盖肥厚、 菌肉致密、菌柄短粗的优质菇的过程 2.6.99 桑堪期mulherry-likephase 米粒状连接成如桑的平菇原基期 2.6.100 珊瑚期coral-likephase 平菇菌柄已出现,菌盖尚未分化的生长时期 2.6.101 针头期pinheadphase 伞菌出菇期在培养料表层出现的白色小点状的原基原始期 2.6.102 钮扣期buttonphase 伞菌的菇蕾生长到钮扣大小的时期 2.6.103 卵形期eggphase 有外菌幕的食用菌子实体长到卵形的时期 如草菇、竹荪等 2.6.104 伸长期elongationphase 草菇子实体外菌幕破裂,菌盖伸长的时期 2.6.105 草被cover-hay 栽培草菇时,覆盖在已接种草堆周围的稻草层 2.6.106 菇房管理managementofmushroomhouse 以所栽培食用菌所需环境条件为调控目标,对菇房进行环境调节和控制的技术措施 22
GB/T12728一2006 2.6.107 商品菇comereialmushroom 可作为商品准予进人市场的食用菌干,鲜产品 病虫害 2.7.1 杂菌weedmould 食(药)用菌培养中引起污染的微生物 2.7.2 侵染infeetionm 培养物受到其他微生物的侵人感染 2.7.3 损伤injury 培养物或菇体因受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使机体部分或整体受到伤害 2.7.4 罹病fallil 子实体因受其他微生物侵染,使机体呈现病症 2.7.5 污染contamination 在培养过程中混有其他微生物 2.7.6 污染源sourceofcontaminationm 带有摹生杂菌、病原菌、害虫及有毒物质的场所或物体 2.7.7 侵染性病害infeetivedisease 食用菌受到其他生物的侵染而引起的病害 如双抱蘑菇湿泡病 也称非生理性病害 2.7.8 生理性病害physioogiealdisease 食用菌受不良环境条件影响而引起的病害 如高浓度二氧化碳引起的子实体畸形 也称非侵染性 病害 2.7.g 病虫害综合防治integratedlcontrolofdiseaseandinseet 以农业防治为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为辅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2.7.10 真菌病害fungaldisease 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 2.7.11 baeterialdisease 细菌病害 由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 2.7.12 线虫病害nematodedisease 由线虫侵染引起的病害 23
GB/T12728一2006 2.7.13 病毒病害 viraldisease 由病毒侵染引起的病害 2.7.14 虫蛙菇maggotdamagelmushroom 带虫或有虫为害过的菇体 2.7.15 畸形菇deformedmushroom 因受物理、化学,生物等不良因素影响形成的变形菇 2.7.16 风斑菇wind-blown nspottedmushroom 食用菌子实体因受干风吹袭,使表面出现褐斑 2.7.17 霉烂菇pledmshrwm 有肉眼可见的霉菌或腐败的菇 2.7.18 黄斑菇yellow-spottedmshroom 有肉眼可见黄色病斑的菇 2.7.19 泡水菇soakedlmushrom 浸水后,使含水量超过规定标准的鲜菇 也称浸水菇 2.7.20 薄皮开伞earlopening 双袍蘑菇由于高温导致子实体盖薄,未成熟时即开伞的现象 2.7.21 硬开伞ftorcedopening 栽培中由于气温骤然降低,双抱蘑菇的菌盖与菌柄间裂开的现象 2.7.22 空根白心holowstipe 双抱磬菇菌柄内出现白色疏松的“菌髓”或变空的现象 2.8保藏加工 2.8.1 保藏preservatonm 在一定条件下使产品不腐败不变质的贮藏方式 2.8.2 冷藏coldpreservationm 将产品置于适宜的低温条件下的保藏 2.8.3 罐藏canning 把新鲜产品装人密闭容器内,注人适当浓度的液汁,密封后经灭菌处理的保藏 2.8.4 速冻quickfreezing 使产品在低温条件下迅速冻结,达到长时间冻结保藏的目的 24
GB/T12728一2006 2.8.5 风干airdrying 在自然条件下,使样品水分去除的方法 2.8.6 烘干oen-drying 采用人工加热方法使产品脱水成为干制品 2.8.7 吸水率ratnfalsrhed water 干食用菌用水浸泡,沥干表面水分后的湿重与干重之比,常用数字表示 如1kg黑木耳浸水泡发 后湿重15kg,其吸水率为15 也称泡发度、干湿比 2.8.8 风干率airdryrate 鲜食用菌自然风干成干品的干鲜百分比 如1kg鲜香菇自然风干成干香菇100g,其风干率 为10% 2.8.9 保鲜fresh-keeping 降低产品的新陈代谢,使之保持新鲜 2.8.10 保鲜期sherIife;marketabhlelife 产品保持新鲜的时间范围 也称货架寿命 2.8.11 vacuumrefreshins 真空保鲜 在真空条件下,使产品保持新鲜的方法 2.8.12 辐射保鲜radiationfresh-keeping 采用一定剂量的y、"Co等射线照射产品,降低产品新陈代谢和酶活力的保鲜方法 2.8.13 罐头菇eanedmushroom 以罐装形式保存和出售的食用菌 2.8.14 盐水菇saltedmushrom 用盐渎方法保存的食用菌 2.8.15 醋溃菇vinegarmushroom 用醋溃方法保存的食用菌 2.8.16 整菇 wholeushr00m 以完整子实体做成的加工菇 2.8.17 片菇slicedmushroomm 纵切成片状的罐头菇或干菇 25
GB/T12728一2006 2.8.18 碎菇piecesmushroom 不规则食用菌碎片(块)的加工菇 2.8.19 菇粉mushroompowder 干菇粉碎成的粉状物 有时特指经超细粉碎的食(药)用菌干粉 2.8.20 鲜菇freshmushrom 采收整理后,未经任何保鲜处理直接销售的食用菌 2.8.21 保鲜菇 hehkeepng mushr00m 特指经脱水和低温技术处理并经冷链运输销售的鲜菇 2.8.22 干菇dymuhar 采用自然干燥或人工干燥方法加工的食用菌 2.8.23 商品率economicrate 可上市商品与采收时产品的百分比 如采收产品100kg,经修整后可以上市商品80kg,商品率 为80% 2.8.24 吨耗freshmushroompertonm 加工1t罐头菇所需要鲜菇的质量 2.8.25 固形物solidmatter 含有固,液两相物质的罐头产品中的固相物质,常用质量分数表示 2.8.26 冻害freezinginjury 鲜菇由于冰点或冰点以下的低温引起的组织冻结而无法恢复造成的伤害 2.8.27 冷害colinginjury 鲜菇由0C以上的低温引起的组织伤害 如草菇和肺形侧耳在低温下出现的组织出水和软化 26
GB/T12728?2006 ? A ?? ??????? A.1??????? ??? ? ???? WiteButtonMushroomm ?? ?? Agaricusbisorus(Lange)Sing CommonMushroonm CultivatedMushroom AgaricushlazeiMurr. ? ?? HimeMatsutake н (DC Fr ex Agroeyeeyindracea BlackPoplarMushroom ?? R ? Maire SouthPoplarMushroom woodEat ??AuriculariaauriculaL.exHook.Un ? Jew'sEar ? derw EgyptEar ???? ?? AuriculariabolytrichaMont.Sace. VelvetwoodEar ,? Cep ζ?ξ ?ξ BoletusedulisBul.exFr. KingBolete ? (CantarellscearisFr Chanterelle shugey Mane ??ɡ ? Cop rinuscomatusMall.exFr.Gray Lawyer'sWig ?? ? CordycepsmilitarisL.Link. ScarletCaterpillarFungus ? CordlcessinesisBerkSacc ChineseCaterpillarFungu ?? ? Dicohouinmdlusiata(ent.exPers.Fische L.ongNesinkhorm ?? ? Dicdophoruduplicata(Bosc.Fischer NettedStinkhorm BeefsteakFungus ? ?? Fis/ulinahepatie(Schaeff.Fr. Ox-tongueMushroom winterMushroom ? Flammulinavelwipes(Curt.exFr.Sing GoldenMushroomm Linghi ? ?? Ganodermalwecidwleyss.exFr.Karst. Reishi LingZhi ?? ? Ganoderm/sugueMurr. Reishi LingZhi ? л? GaodlermasimensisZhaoXuet2Zhang Reishi ?? Zhuling GrifolaumbellataPers.exFr)Pilat. ?? UmbrlaPloe

海洋数据应用记录格式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海洋数据应用记录格式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海洋数据应用记录格式的编号:GB/T12460-2006。海洋数据应用记录格式共有224页,发布于2006-12-01
大洋多金属结核化学分析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大洋多金属结核化学分析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大洋多金属结核化学分析方法的编号:GB/T20259-2006。大洋多金属结核化学分析方法共有51页,发布于2006-12-012006-12-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