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4108-2011

船用A级磁罗经

MarinemagneticcompassofclassA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船用A级磁罗经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船用A级磁罗经的编号:GB/T14108-2011。船用A级磁罗经共有26页,发布于2012-06-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U65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47.020.70
  • 实施日期2012-06-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6页
  • 文件大小553.57KB

船用A级磁罗经


国家标准 GB/T14108一2011 代替GB/T141081993 船用A级磁罗经 MarinemagneticcompassofelassA 2011-12-30发布 2012-06-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监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r14108一2011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分类和标识 分类 标记 要求 磁罗经 5.1 罗经柜 5.2 方位读数仪 5.3 试验方法 3 6.1试验条件 外观、尺寸及资料 6.2 5 磁罗经和常平架 13 6.3 罗经柜 S 6.4 6.5方位读数仪 18 6,6环境试验 检验规则 20 7.1检验分类 20 7.2型式检验 20 7.3出厂检验 20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2:
GB/T14108一201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41081993《船用A级磁罗经通用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GB/T14108一1993相比,主要有下列变化 -增加相修改了“忙围"中适用与不适用内容(见第1章,1993年版第1章) 删除了已作废和不引用的标准(见第2章,l993年版第2章) 修改了磁罗经的“内常平架轴的摩擦”中罗盆倾斜角度(见5.1.1.8,1993年版的4.3.13); -修改了章节标题“无常平架罗经度盘的自由度”、“标准罗经”见5.1.2.2和5.1.4.4,1993年 版的4.3.16和4.3.28); 修改了磁罗经的“磁钢的磁矩”中度盘最小直径(见5.1.3.3,1993年版的4.3.18); 修改了“稳定时间和半周期”(见5.1.3.4.1,1993年版的4.3.23); 修改“涡动误差”为“(108/H,)”(见5.1.5.4,1993年版的4.3.32); 增加了“度盘的直径”(见5.1.4.2); 删除了“指向系统的磁钢的长度”、“轴尖的定中心”和“枢轴轴承的高度”的要求(见1993年版 的4.3.19、4.3.20和4.3.21); 增加了磁罗经的环境适应性要求(见5.1.7); 合并了A1和A2罗经柜的试验方法(见6.4,1993年版的5.4.1和5.4.2); 修改了磁罗经的环境试验方法(见6.6,1993年版的5.2). 本标准由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航海仪器分技术委员会(sAc/Tc12/SC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天津市五原导航仪器厂、上海航海仪器有限 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严苹,巩志祥、孙庆明、赵文芳、屈礼泉、张建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4108一1993
GB/T14108一2011 船用A级磁罗经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船用A级磁罗经、罗经柜和方位读数仪(简称磁罗经及附件)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 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直读式的反射型、投影型和传送型航海液体磁罗经 本标准不适用于 a)干式度盘的磁罗经; b) 按不同于上述原理设计的罗经或不符合给定说明的罗经 手持式磁罗经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91 航海瞪罗经术酒 GB/T3898 GB/T12267船用导航设备通用要求和试验方法 CB/T765一1997电器、仪表和武备涂料涂覆技术条件 术语和定义 GB/T389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分类和标识 4.1分类 磁罗经及附件的分类如下: 磁罗经按设计种类可分为 反射型; 1 2) 投影型, 传送型 3) b罗经柜按使用种类可分为: 1 A1型" 2) A2型 4.2标记 4.2.1型号表示方法 磁罗经及附件的型号表示方法如下:
GB/r14108一2011 度盘直径,单位为毫米(n mm 罗经柜的类型 磁罗经的类型 4.2.2标记示例 A2型罗经柜和度盘直径180mm的A级反射磁罗经标记为 磁罗经及附件GB/T14108一2011反射磁罗经A2-180 要求 磁罗经 5.1.1结构和材料 5.1.1.1磁罗经材料 磁罗经指向系统使用的磁钢应是具有高顽磁的磁性材料,其矫顽力应不小于18kA/m 除传送罗 经外,磁罗经使用的其他材料均应是非磁性材料 5.1.1.2规定温度范围内的结构件要求 在 一30C~60C范围内磁罗经应能正常工作,并且: a)罗经盆内的液体应保持清澈、无气泡、不乳化和不凝固 b 应能防止空气漏进和液体漏出 除专门用于膨胀补偿,磁罗经内不应有气泡; 注:不影响磁罗经功能和读数的用于补偿的气泡除外 e)罗经盆内部及度盘的涂层不应有明显的气泡,裂缝或变色 磁罗经度盘的材料不应变形 d 5.1.1.3船首基线 5.1.1.3.1数量 每个罗盆应安装一个指示船首方向的船首基线(主船首基线》 主船首基线在常平架莆艇线方向的0.5"范围内应清晰可辨 允许安装表示船尾或左右舷方向的 其他基线,并应满足5.1.1.3.2~5.1.1.3.4的规定 5.1.1.3.2可见度 船首基线的设计应确保罗盆倾斜10°或半球罗经倾斜30`时,能够在操舵位置读取磁罗经指示值 允许装有常平架的磁罗经使用船首基线板 5.1.1.3.3宽度 船首基线的宽度应不大于最小分度的一半 5.1.1.3.4与度盘外边缘之间的距离 mm3.0mmmm 船首基线与度盘外边缘之间的距离,直读式的反射罗经应在1.5 之间,投影罗经应
GB/T14108一2011 mm1.5mm 在0.5 之间 5.1.1.4度盘位置 当定向环和方位读数仪座均水平时,度盘的分度边缘线、船首基线(若为一个点,枢轴尖和外常平 架轴线均应与罗盆的常平架轴线处于一个水平面上,误差不超出士1 mm 5.1.1.5常平架两轴线间的关系 内外两常平架轴线相交的角度应是90'士1 通过常平架轴线的两垂直平面应相交在离轴尖 范围以内 所有的端间隙不应超出其公差 mm 5.1.1.6顶部和底部玻璃盖的厚度 磁罗经顶部玻璃盖和底部玻璃,包括半球罗经的顶部玻璃,若为非钢化玻璃,其厚度应不小于 4.5mm;若为钢化玻璃,其厚度应不小于3.0mm 若所用材料不是玻璃,其强度应等同 5.1.1.7水平位置 当常平架保持水平状态,无论是否安装方位读数仪或放大镜,罗盆应保持平衡,其定向环或顶部玻 璃应稳定在水平面2°以内 5.1.1.8内常平架轴的摩擦 当常平架环保持水平状态,使罗盆倾斜士5"时,罗盆应能返回到水平面2°以内 5.1.1.9传送系统 传送系统不应影响读取罗经度盘的读数和用方位读数仪测定航向 5.1.2安装 5.1.2.1罗盆的运动自由度 罗盆的安装应能保证罗经柜向任何方向倾斜40"时,磁罗经定向环应保持在水平面2°以内 并能 保证磁罗经在任何海况和气候条件下均不离位 内外常平架支承轴应为同一类型 5.1.2.2无常平架罗经度盘的自由度 在无支承常平架的磁罗经中,度盘的自由度在任意方向上均应不小于30", 5.1.3指向系统 5.1.3.1惯性矩 对于通过枢轴宝石支承点的所有水平轴线,指向系统的惯性矩应相等 5.1.3.2倾斜自由度 当罗盆向任意方向倾斜10"°时,指向系统应在其位置上保持自由状态 5.1.3.3磁钢的磁矩 指向系统中磁钢的磁矩应不小于图1的给定值
GB/r14108一2011 2.9 2.8 2" 2.6B 25 2" 23 22 1.5 .8 17 1.6 1.5 1.4 1.3 1.2 1.1 0.9 0.8 0." 0.6 125130140 150 160 170180190 200 210220225 度盘直径/mm 液体磁罗经的磁矩最低要求 5.1.3.4稳定时间和半周期 5.1.3.4.1磁罗经在20C土3下,度盘由磁子午线初始偏转90"后,最终回到磁子午线1内所需时 间应不大于240/、/Hs 5.1.3.4.2指向系统的半周期应大于、600Hs 注,H为试验地点的磁通密度的水平分量,单位为微特斯拉(pT). 5.1.3.5垂直磁通密度对指向系统倾斜的影响 指向系统的构造或经平衡后应保证在垂直磁通密度为零时的水平倾斜应不大于0.5" 在垂直磁 通密度变化100T时倾斜变化应不大于3 5.13.6支承力 磁罗经在20C士3下,指向系统在罗经液内施加于枢轴轴承上的力应满足下列要求 当罗经度盘直径不大于165mm时,在0.04N~0.10N之间 a 当罗经度盘直径大于165mm时,在0.04N~0.14N之间 b 罗经度盘 5.1.4 分度 5.1.4.1 罗经度盘应在360°内从北开始顺时针以度为单位分度 每10°用相应的3位数字标记 北方位用
GB/T14108一2011 000°指示 主方位点应用大写字母N,s,E和w表示;隅点也可标记 北方位点可选用适合的符号指 示 度盘两面都有刻度时,它们的刻度应在0.2"公差内相重合 5.1.4.2度盘的直径 用于以下类型罗经柜的罗经度盘直径为 a)A1型罗经柜,不小于165nmm; b)A2型罗经柜,不小于125mm 注;A1、A2型罗经柜的特性见5.1和5.2 可根据罗经柜在船舶上的固定形式采用A型或A2型罗经柜 5.1.4.3可读性 舵手使用的操舵罗经应能在日光或人造光源下,由距离其1.4m处的人员以正常视力可看清度盘 分度读数 度盘上的分度在船首基线两侧宽度各不小于15"的扇形面内 允许使用放大镜 对于反射罗经和投影罗经,船首基线应清晰可见,正常视力的人员在距潜望镜1m处应能读取船 首基线两侧度盘宽度各不小于15"的扇形面内的刻度值 5.1.4.4标准罗经 若标准罗经装有测量相对于船首方位的定向环标尺,刻度应在360°内顺时针分度 通过方位读数 仪观察,000°即为船首方向 5.1.5误差 5.1.5.1指向误差 5.1.5.1.1指向误差为指向系统的结构误差,由下列各项组成 a指向磁钢相对于度盘分度的方位误差(对准误差); b 罗经度盘分度的误差; c)罗经度盘分度相对于度盘旋转中心的偏心度 5.1.5.1.2任意航向上的指向误差应不大于0.5" 5.1.5.1.3传送罗经中,指向误差适用于无传感器的磁罗经 放置传送罗经的传感器对度盘航向指示 的影响应不大于0.5° 5.1.5.2船首基线误差 船首基线误差是一种结构误差,取决于主船首基线、枢佃轴承的相对位置及外常平架轴的方向 船 首基线误差应不大于0.5 5.1.5.3摩擦误差 磁罗经在20C士3C下,给定度盘2°的初始偏转角度后,应能回到距离原始位置(3/H°以内的 位置 5.1.5.4涡动误差 磁罗经在20C士3C下,以6"/s的速度在水平面内匀迷旋转,在罗盆旋转180'后,度盘偏转磁子午 圈不应超过(108/H) 在罗盆以1.5”'/的速度旋转360'后,涡动误差不应超过以下值 度盘直径不小于200mm的磁罗经为(54/H,) a b)度盘直径小于200mm的磁罗经为(36/H)°
GB/r14108一2011 5.1.5.5感应误差 为避免由指向系统磁性部件排列不合适造成的感应误差和由指向系统磁性部件系数D的校正器 铁球体或类似的常用校正器)中磁感应的感应误差,应满足下列要求之一 a)系数H对系数D的比值不大于0.08; b) 由距指向系统中心的切线距离约40cm、作为磁性部件放在同一水平面内的小磁体(长度小于 50nmm)产生的六分圆自差的系数F比半圆自差的系数B小0.01 5.1.5.6方位读数仪的安装误差 方位读数仪定位在罗盆上,读数仪的垂直轴与枢轴尖的偏心误差应不大于0.5mm. 51.5.7定向环偏心误差 垂直于定向环平面通过定向环刻度中心的轴线与轴尖的偏心误差应在0.5mm范围内 5.1.6制造厂报告 制造厂应提出一份书面报告,其中包括在型式试验中不能进行型式检验的项目 报告包括下列 内容; a)指向系统磁钢的矫顽力; b)罗经盆内部涂层应具有良好的质量,并在2年的时间内,即使温度在一30C一60C范围内变 化,或由于任何其他原因的影响也不应变质或使磁罗经不能正常使用(例如涂层的褪色或起 泡不应减弱分度的清晰度) 在b)中所述情况下,罗经液不会出现任何明显的变色使磁罗经不能正常使用 罗经盆顶部和底部使用的玻璃或非钢化玻璃材料的强度等同于4.5mm厚度的非钢化玻璃的 强度; 罗经度盘材料不会变形; 指向系统对于通过轴尖、枢轴轴承的所有水平轴线的惯性矩基本相等; g)指向系统磁钢的中段平面与内常平架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h 在20C时轴尖上的支承力 常平架内,外轴承的同型号; 构成指向系统的磁棒长度或磁环直径 5.1.7环境适应性 5.1.7.1高低温 5.1.7.1.1磁罗经在60士2C,并且保持至少8h的条件下,罗盆不应出现任何机械损伤和变形 泄漏和气泡 经过高温之后,指向系统不变形,指向系统与轴尖一直保持接触 磁罗经的半周期和摩擦 误差应符合5.1.3.4和5.1.5.3的要求 5.1.7.1.2磁罗经在一30c士2c,并且保持至少8h的条件下,罗盆不应出现任何机械损伤和变形 泄漏和气泡,罗经盆内的液体不冻结,不褪色、不分离出沉淀物 经过低温之后,指向系统不变形,指向 系统与轴尖一直保持接触 磁罗经的半周期和摩擦误差应符合5.1.3.4和5.1.5.3的要求, 5.1.7.2湿热 磁罗经在GB/T12267规定的湿热环境条件下,各独立导电部分之间和导电部分与外壳的绝缘电
GB/T14108一2011 阻应不小于0.5MQ;磁罗经主要零件应无腐蚀;磁罗经表面油漆应符合CB/T765一1997中I级的 规定 5.1.7.3振动 5.1.7.3.1若磁罗经需要在剧烈振动环境条件下工作,其应具有单独颁发的认证证书 5.1.7.3.2磁罗经在GB/T12267规定的振动环境条件下,应无机构损伤和零部件松动现象.罗经度 盘不应脱离枢轴 5.1.7.3.3经振动之后,指向误差和涡动误差应符合5.1.5.1和5.1.5.4的要求 注;可仅选择在垂直方向上的振动. 5.1.7.4喷水 磁罗经在GB/T12267规定的喷水环境条件下,应能按5.1.1.2和5.1.5的要求工作 5.1.7.5盐雾 磁罗经在GB/T12267规定的盐雾环境条件下,应能按5.1.1.2和5.1.5的要求工作 5.2罗经柜 5.2.1A1型罗经柜 -般要求 5.2.1.1 A1型罗经柜的高度应使磁罗经指向系统的磁钢距离罗经柜底座的下表面大于1.0m,并符合 5.2.1.25.2.1.10的要求 5.2.1.2材料 罗经柜、支架和底脚螺栓应使用具备足够强度的高质量的非磁性材料 5.2.1.3支承装置 当罗经柜向任何方向倾斜40"时,罗经定向环应保持在水平面2"以内 并能保证磁罗经在任何海 洋和气候条件下均不离位 5.2.1.4常平架和罗经轴的摩擦 罗盆在任何方向上倾斜5",恢复水平状态后应能回到水平面2"以内 5.2.1.5外常平架轴与轴承的间隙 外常平架轴在其轴承内沿崩酮线方向的位移应不大于0.5mm. 5.2.1.6弹簧悬挂的磁罗经 5.2.1.6.1罗经盆和常平架的水平运动 罗经盆和常平架离开正常位置向任何方向的水平位移应不大于5m mm 5.2.1.6.2方位读数仪对罗盆的影响 由方位读数仪重量引起的罗盆中心的垂直位移应不大于3 mm
GB/r14108一2011 5.2.1.7自差校正的措施 5.2.1.7.1校正装置的材料、标记 5.2.1.7.1.1若使用校正磁钢,其应具有适用的高顽磁,且矫顽力不小于18kA/m磁性材料 5.2.1.7.1.2用于校正感应磁场的材料应具有高磁导率,矫顽力不大于160A/m和可忽略不计的 剩磁 5.2.1.7.1.3校正装置的指北端应有红色标记 55 .2.1.7.1.4应提供一个任何时候均能指示校正装置位置的装置(例如标尺) 供水平校正磁钢使用 的孔或槽应有编号 5.2.1.7.2水平永磁的校正 5.2.1.7.2.1A1型罗经柜应包括一个用于校正船舶永磁分量引起的自差装置 该装置的水平校正 磁钢校正系数B和系数C的能量应大于(1350/H,)° 5.2.1.7.2.2A1型罗经柜应具有使校正系统中的磁钢与指向系统不过分接近的措施,以免磁场产生 畸变 即使横倾或纵倾15”,在任何航向上不应产生大于20/H,)的误差 5.2.1.7.3水平校正磁钢的轴线重合性 水平纵向磁钢和横向磁钢的方向,与外常平架轴线或其垂线方向的偏离应分别不大于2" 磁钢的 方向还应分别在水平面2"以内 5.2.1.7.4水平校正磁钢的位置 常规形式的纵向和横向水平校正磁钢的中点,应分别位于通过常平架的横,纵轴的垂直平面内,误 差应不大于51 mm 5.2.1.7.5倾斜误差校正 5.2.1.7.5.1A1型罗经柜应有校正倾斜误差的装置 装置应可调整,并能提供给指向系统磁钢超过 十75T~一75AT范围的垂直磁场 5.2.1.7.5.2A1型罗经柜应备有使校正系统中的磁钢与指向系统不过分接近的措施以免磁场产生 畸变 即使罗经柜横倾或纵倾15"时,在任意航向上不应产生倾斜误差大于(20/H)"的自差 5.2.1.7.6象限自差校正装置 5.2.1.7.6.1A1型罗经柜应备有用于补偿地磁场水平分量引起的船上软铁的水平感应磁场的装置 该装置校正系数D的能量应大于10° 5.2.1.7.6.2当罗经柜为竖直放置时用球体补偿,该球体中心与经过指向系统磁性元件的水平面的距 离应不大于15mm 且该装置能在其轴线方向上沿着罗经柜的径向移动 该装置与常平架横轴方向 的误差应不大于2 5.2.1.7.7佛氏棒的校正范围 A1型罗经柜应配备佛氏棒校正装置.校正由感应垂直磁场引起的系数B的能量应大于15°,试验 地点的磁倾角为67”
GB/T14108一2011 5.2.1.7.8佛氏棒的位置 佛氏棒顶端1/12长处,应位于指向系统的磁钢的水平面内,误差不大于10mm 佛氏棒的垂直轴 线与指向系统中心的距离应大于250mm,若使用空心佛氏棒,其孔的直径应不大于外径的40%. 5.2.1.7.9佛氏棒的角度 磁罗经指向系统中心到佛氏棒轴线的垂线与常平架纵向轴线方向夹角的误差应不大于2" 5.2.1.7.10校正器线圈 如果船舶装有消磁线圈,应提供补偿用校正器线圈的安装空间和位置 5.2.1.8纵向标志的精度 5.2.1.8.1若A1型罗经柜上有纵向标志,应与纵向常平架轴承的轴线在同一竖直面上,误差不大于 0.5" 5.2.1.8.2在罗经柜中应有可校正任何未对准纵向标志的措施,角度应不小于4"且不大于6" 5.2.1.8.3从投影图像读出的罗经航向应与从船首基线读出的航向一致,误差应不大于0.5" 5.2.1.9照明 5.2.1.9.1A!型罗经柜应有使用船上电源和应急光源照明度盘的设备 在投影罗经和反射罗经用 罗经柜中能提供清晰的图像,便于在操舵位置观测,并应有灯光调节装置,以便在操舵位置和在罗经柜 中调节照明 5.2.1.9.2灯泡、配件和配线不应影响指向系统 5.2.1.10制造厂报告 制造厂应提出一份书面报告,其中包括在型式试验中不能检验的项目,报告包括下列内容: 所提交磁罗经的指向系统磁钢的中段平面与内常平架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a b 余了校正装置(包括传送系统某些零件)外,罗经柜和配件不应使用磁性材料; 当罗经柜的外壳采用天然木材时,应使用风干的硬木(如柚木),当使用的不是木材时,应对材 料的特性加以说明; d)所使用的全部材料应有足够的强度; e)校正磁钢的矫顽力 f 软铁校正材料具有高的磁导率,不大于160A/m的矫顽力和可忽略不计的剩磁; 木制部件用粘合剂连接时,注明所用粘合剂的类型 g A2型罗经柜 5.2.2 -般要求 5.2.2.1 A2型罗经柜为当船舶设备不允许装备一个全尺寸罗经柜时用于航海的罗经柜 并且 载罗经粗应符合瓦.2.2一S.225的要求,对其高度不作规定 a b)A2型罗经柜应符合5.2.1.35.2.1.6及5.2.1.10的规定 5.2.2.2材料 A2型罗经柜安装件应使用具备足够强度的高质量的非磁性材料
GB/r14108一2011 5.2.2.3自差校正的措施 5.2.2.3.1校正装置的材料与结构 5.2.2.3.1.1若使用校正磁钢,其应为具有高顽磁且矫顽力不低于18kA/m的适合的磁性材料 用 于校正感应磁场的材料应具有高磁导率、低矫顽力和可忽略不计的剩磁 5.2.2.3.1.2校正装置所产生的磁场在指向系统扫过的空间内应尽可能均勺匀,并确保不引人较大的六 分圆误差 5.2.2.3.2水平永磁的校正 5.2.2.3.2.1A2型罗经柜应包括一个校正船舶永磁水平分量引起的自差装置 该装置的水平校正 磁钢校正系数日和系数c的能趾应大Fs0/H 5.2.2.3.2.2A2型罗经柜应具有使校正系统中的磁钢距指向系统不过分接近的措施,以免磁场产生 畸变 并且即使罗经柜横倾或纵倾15"时,在任意航向上产生的自差应不大于(40/H,) 5.2.2.3.3倾斜误差的校正 5.2.2.3.3.1A2型罗经柜应包括一个校正倾斜误差的装置 该装置应可调节,并能在指向系统磁钢 位置提供一个范围为十754T一75AT的垂直磁场 5.2.2.3.3.2A2型罗经柜应具有使校正系统中的磁钢距指向系统不过分接近的措施,以免磁场产生 畸变 并且即使罗经柜横倾或纵倾15"时,在任意航向上不能产生大于(80/H)°的误差 5.2.2.3. .4 象限自差校正装置" 5.2.2.3.4.1A2型罗经柜应备有用于补偿地磁场水平分量引起的船上软铁的水平感应磁场的装置 该装置校正系数D的能量应大于7" 5.2.2.3.4.2若A2型罗经柜为竖直的,并用球体补偿时,该球体中心与经过指向系统磁性元件的水 平面的距离应不大于15 mm 5.2.2.3.5佛氏棒 5.2.2.3.5.1A2型罗经柜应备有用于补偿地磁场竖直分量引起的船上软铁的水平感应磁场的装置 当使用佛氏棒时,可以是空心的,但孔的直径不应超过棒的直径的40% 5.2.2.3.5.2当A2型罗经柜为竖直时,补偿装置的磁极与指向系统磁钢的中心应位于同一水平面 当使用佛氏棒时,棒的磁极至棒端的距离应为棒长的1/12 5.2.2.3.5.3佛氏棒的竖轴与度盘中心的距离应不小于磁针长度的3.5倍 5.2.2.4纵向标志的精度 纵向标志应与纵向常平架轴承的轴线在同一竖直面上,偏差不大于0.5? 5.2.2.5照明 5.2.2.5. A2型罗经柜应有使用船上电源和应急光源照明度盘的设备 在投影罗经和反射罗经用 .1 罗经柜中能提供清晰的图像,便于在操舵位置观测,并应有灯光调节装置,以便在操舵位置和在罗经柜 中调节照明 5.2.2.5.2灯泡、配件和配线不应影响指向系统 10
GB/T14108一2011 5.2.3其他要求 罗经柜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a)在GB/T12267规定的湿热环境条件下,主要零件无明显腐蚀; b)在GB/T12267规定的振动环境条件下,符合5.2.1.35.2.1.8的要求 5.3方位读数仪 1 5.3. -般要求 标准罗经应有一个方位读数仪 A1型和A2型罗经柜可以配备一个与罗经柜分开安装的哑罗经 5.3.2方位读数仪的类型 方位读数仪分为下列类型 I类;瞄准器或望远镜,能精确瞄准远距离目标; a b) 】类;方位镜或棱镜仪(汤姆逊型),在偏航角不大于5"时,能测得低精度方位; 川类,哑罗经,可单独使用也可与A2型罗经柜配合使用 当罗经柜的尺寸或在船上的位置难 c 以安装时,用哑罗经可测得任何方位 5.3.3材料 方位读数仪的所有零件应为非磁性材料 5.3.4在磁罗经上的安装 方位读数仪应在磁罗经上旋转自如,侧向移动引起的读数误差应不大于0.2?" 5.3.5气泡水准仪的调整 I类方位读数仪的气泡水准仪可使用调节螺丝调整,它的零位应指示罗经顶部玻璃或定向环的水 平位置,误差应不大于1" 5.3.6视野和高度范围 方位读数仪的水平视野在其视线每一侧的视界应大于5" 5.3.6.1 5.3.6.2方位读数仪的高度范围应为: I类;能观测天体的方位和水平面以下5"至水平面以上30"高度内远距离目标的方位; a I类、皿类;能观测天体的方位和水平面以下5"至水平面以上60"高度内远距离目标的方位 b 5.3.7精确度 5.3.7.1 -般要求 在水平面5"~50"高度内应满足5.3.7.2和5.3.7.3中方位仪的精确度要求 5.3.7.2瞄准器(I类 照准器的平行度 5.3.7.2.1 瞄准器上的目标照准器的垂直方位线和观察照准器的狭缝应互相平行 11
GB/r14108一2011 5.3.7.2.2照准器的垂直度 瞄准器上的目标照准器和观察照准器所确定的瞄准面,应分别垂直于顶部玻璃或定向环,并应通过 方位读数仪的旋转轴线和度盘方位上的水平方位线,以及定向环分度上的相对于船首向的方位标志 5.3.7.2.3观察镜的安装与调整 用于测量高地平纬度目标方位的观察镜的安装与调整,应使得反射平面在任何位置上都平行于瞄 准面,误差不大于表1的规定 镜子为双面时,两个镜面都应满足以上要求 允许使用调整螺丝 表1 瞄准器方位误差 目标的观测高度 最大允许误差 在水平面以下5"至水平面以上30"之间 0.3° 大于水平面以上30" 0.5"” 5.3.7.2.4镜子和遮光罩的失真度 无论是否有遮光罩,方位误差应不大于表1的规定 5.3.7.2.5棱镜放大镜 用棱镜放大镜读取度盘方位与水平线上的读数之差应不大于0.3" 5.3.7.3方位镜类 5.3.7.3.1 透镜的焦距 瞄准透镜的焦距应为罗经度盘半径的1.12倍 5.3.7.3.2透镜的调整 应设置一个装置能调整透镜到罗经度盘刻度)边缘的距离,使其等于透镜的焦距 5.3.7.3.3棱镜轴与瞄准线的垂直度 棱镜轴应垂直于瞄准线 当瞄准一个目标时,在任何船首方向上读取的方位误差应不大于表2中 A列的数值 5.3.7.3.4棱镜轴与罗经上部玻璃平面的平行度 棱镜绕自轴转动,读取的方位变化应不大于表2中B列的数值 表2方位镜方位误差 最大允许误差 目标的观测高度 水平面以下5"至水平面以上40"之间 0,3 水平面以上40"50"之间 0,5" 1.5” 水平面以上27” 0.3" 0.5" 12
GB/T14108一2011 5.3.7.3.5方位镜的色镜误差 棱镜应能将2m以外的光线透射到度盘刻度上,然后将遮光罩放在一条直线上,否则应调整瞄 准线 在棱镜下允许使用校正螺钉 5.3.7.3.6方位读数仪水平度 方位镜或棱镜仪应水平,误差应不大于1" 5.3.8投影杆 当用远距离的光产生阴影时,旋转磁罗经和杆,其应具有目测认可的垂直度和中心度, 5.3.9哑罗经 5.3.g.1哑罗经的精度应符合5.3.7.2的规定 5.3.9.2 哑罗经在它的常平架中的运动自由度应大于40" 5.3.9. 3 哑罗经的方位读数误差应不大于0.5 试验方法 试验条件 6.1.1有无传送系统的磁罗经都应进行试验,除无常平架并只供操舵用的罗经外,罗经盆应连同其常 平架内外环一起试验 6.1.2除另有规定外,磁罗经及附件应在下列条件下进行所有的检验 a)温度;20C士3; b 相对湿度:30%90% 气压;86kPa106kPa 外观、尺寸及资料 6.2.1 用目测和常规量具检查磁罗经的外观、尺寸及资料,结果应符合5.1.1.2,5.1.1.3.1,5.1.1.3.3. 5.1.1.9,5.1.4.1,5.1.4.3,5.1.4.4和5.1.6的要求 用目测和常规量具检查罗经柜的外观、尺寸及资料,结果应符合5.2.1.l5.2.1.2,5.2.1.7.1. 6.2.2 5.2.1.7.10,5.2.1.9,5.2.1.10,5.2.2.1,5.2.2.2,5.2.2.3.1和5.2.2.5的要求 用目测和常规量具检查方位读数仪的外观、尺寸及资料,结果应符合5.3.7.2.1,5.3.7.2.4, 5.3.7.2.5,5.3.7.3.2,5.3.7.3.5和5.3.8的要求 6.3磁罗经和常平架 6.3.1材料 6.3.1.1矫顽力 用矫顽力测试仪进行检查 结果应符合5.1.1.1的要求 6.3.1.2非磁性材料 结合6.3.20检查罗经盆和常平架的非磁特性 结果应符合5.1.1.1的要求 13
GB/r14108一2011 6.3.2船首基线 6.3.2.1船首基线可见度 在倾角可调节的旋转平台上进行检验 结果应符合5.1.1.3.2的要求 6.3.2.2船首基线与度盘外边缘之间的距离 可用装在罗经盆边缘顶部的镜规,或用一个可移动的读数显微仪进行检查 结果应符合5.1.1.3.4 的要求 6.3.3度盘位置 将带常平架的罗经盆(无上玻璃,无液体)放在旋转台上,支架找平后,使常平架两轴线处于同一个 平面 用划针找到其端面水平线高度,然后在高度尺上测出其数值A;再用划针找轴尖的高度,然后在 高度尺上测出其数值B;测量指向系统的度盘平面到基准面的高度C和轴承到基准面的高度D 计算 A一B1(mm C一D1(mmm 是否成立 结果应符合5.1.1.4的要求 常平架两轴线间的关系 6.3.4 将带常平架的磁罗经放在回转台的平面上,并使其中心和回转台中心一致后固定在回转台上 用 经纬仪瞄准一个轴的端面中心线,然后转动回转盘,当经纬仪能瞄准另一轴的端面中心线时止 读取回 转盘所转动的角度,即常平架两轴间的夹角 结果应符合5.1.1.5的要求 6.3.5顶部和底部玻璃盖的厚度 用游标卡尺测量顶部和底部玻璃厚度 由于本项测量需要打开磁罗经,应在其他试验后进行 结 果应符合5.1.1.6的要求 6.3.6水平位置 将有合适灵敏度的气泡水平仪放在顶部玻璃边缘或定向环上进行测量 结果应符合5.1.1.7的 要求 6.3.7内常平架轴的摩擦 可用倾斜仪或气泡水平仪进行测量 结果应符合5.1.1.8的要求 6.3.8罗盆的运动自由度 将倾斜仪放在顶部玻璃或定向环上测量 结果应符合5.1.2.1的要求 6.3.9无常平架罗经度盘的自由度 在倾角可调节的旋转平台上检查 使磁罗经倾斜30",用磁钢吸引指向系统能自由转动 结果应 符合5.1.2.2的要求 6.3.10指向系统惯性矩 将罗盆放置平台上,用强磁钢在罗盆周围吸引指向系统平稳、快速转动后,观察度盘边缘在转动时 14
GB/T14108一2011 不应有波浪 结果应符合5.1.3.1的要求 6.3.11指向系统倾斜自由度 在倾角可调节的旋转平台上测量 使罗盆倾斜10",用磁钢吸引指向系统不应有阻碍 结果应符 合5.1.3.2的要求 6.3.12指向系统磁钢的磁矩 可用磁力仪偏转法)对指向系统的磁钢进行测量 结果应符合5.1.3.3的要求 稳定时间和半周期 6.3.13 将罗经度盘引偏90",并在此状态下保持不少于10,松开后,用秒表测量度盘最终返回磁子 6.3.13.1 午线1°以内所需的时间 使度盘反向偏转.进行重复测量 取测量平均值,稳定时间的测量结果应符 合5.1.3.4的要求 将稳定后的罗经度盘偏离磁子午线40",并在此状态下保持不少于10s,松开后测量最初 6.3.13.2 两次通过原示航向的时间间隔 使度盘反向偏转,进行重复测量 取测量平均值,半周期的测量结果应 符合5.1.3.4的要求 垂直磁通密度对指向系统倾斜的影响 6.3.14 6.3.14.1液体磁罗经通常应在罗盆拆开时进行检查,若罗盆密封时,可用一个光学仪器进行检查 半 球罗经可在罗盆拆开时进行检查 6.3.14.2将指向系统支撑在枢轴上,并浸泡在盛满罗经液的透明玻璃槽中 用大能量磁钢束造成指 向系统磁钢处垂直磁通密度为0T和100T的环境条件 测量度盘边缘倾斜的角度 结果应符合 5.1.3.5的要求 6.3.15支承力 罗盆打开后,取出指向系统,放在罗经液中,用特制天平测量 结果应符合5.1.3.6的要求 6.3.16度盘直径 用钢直尺或游标卡尺测量度盘 结果应符合5.1.4.2的要求 6.3.17指向误差 在磁罗经试验台上进行检查 将罗经度盘的旋转中心调整到试验台的旋转轴线上后,用望远镜或 任何其他相当的方法,其垂直瞄准面通过试验台的旋转中心且预先与磁子午线对准,可在度盘分度上读 取指向误差 测量至少在四个等距离船首向上进行 测量时应轻敲顶部玻璃,以消除摩擦误差见 6.3.19) 结果应符合5.1.5.1的要求 6.3.18船首基线误差 在磁罗经试验台上进行检查 将轴尖调到试验台的旋转中心,转动试验台使常平架纵轴调到试验 台旋转中心的垂直观察面上,并读出试验台的分度盘游标上的读数 再转试验台,直到基线位于垂直观 察面上为止,所旋转的角度即为船首基线误差 结果应符合5.1.5.2的要求 6.3.19摩擦误差 给指向系统2°的初始偏转,并在此位置保持10s,然后放开,测量指向系统返回初始位置的角度 15
GB/r14108一2011 使指向系统反向偏转进行重复测试 所得两次数值的平均值即为摩擦误差 结果应符合5.1.5.3的 要求 6.3.20涡动误差 6.3.20.1磁罗经以6°/s的速度在水平面内匀速旋转,罗盆旋转180"后,测量度盘相对磁子午线的偏 转数值 6.3.20.2罗盆以1.5"/s的速度勾匀速旋转360'后,测量任意方向上度盘偏转数值 结果应符合5.1.5.4 的要求 6.3.21 感应误差 应采用梅尔多(Medau)的四校正器法或其他等同的方法进行测试 试验中,将磁罗经安装 6.3.21.1 在罗经试验台上,两个软铁校正器对称旋转中心,配置在一条通过磁罗经中心的直径的两端 然后,围 绕固定的磁罗经,旋转该两个软铁校正器,计算出系数D 为消除象限自差,在离中心等距离处,再配置 两个完全相同的校正器,该两校正器的连线与原来一对校正器的连线成直角 然后,围绕磁罗经,旋转 四个软铁校正器,计算出系数H 计算系数H对系数D的比值 结果应符合5.1.5.5a)的要求 6.3.21.2由放在同一水平面内、距指向系统中心的切线距离约40cm的磁性部件,其长度小于50mmm 的小磁体产生的六分圆自差值的系数F比半圆自差的系数B小0.01 结果应符合5.1.5.5b)的要求 6.3.22方位读数仪的安装误差 按照方位读数仪的结构,可根据罗经顶部玻璃上的压痕或中心凸起确定旋转轴线,或根据定向环的 内外边缘,也可按罗经盆外边缘的中心确定 在磁罗经试验台上,使磁罗经处于水平位置,测量其轴尖 和方位读数仪的旋转轴线相继与试验台旋转轴线相重合所需的位移 结果应符合5.1.5.6的要求 6.3.23定向环偏心误差 将罗盆拆开并安装在磁罗经试验台上,调整轴尖使其与磁罗经试验台的旋转中心重合,用望远镜观 测相对定向环刻度的偏心距 结果应符合5.1.5.7的要求 6.4罗经柜 6.4.1支承装置的倾斜 若无悬置侧隙或侧隙可忽略不计时,可采用保持罗经柜水平,并倾斜罗盆的方法,用倾斜仪测量角 度 结果应符合5.2.1.3的要求 6.4.2常平架和罗经轴的摩擦 在水平状态下,可用水准仪和方位读数仪对罗盆的水平面进行测量 结果应符合5.2.1.4的要求 3 6.4 外常平架轴与轴承的间隙 可用量规对外常平架轴与轴承的间隙进行测量 结果应符合5.2.1.5的要求 6 4.4弹簧悬挂的磁罗经 6.4.4.1罗经盆和常平架的水平运动 以罗经柜内缘为基准,用卡规或刻度尺对罗经盆和常平架的水平运动测量 结果应符合5.2.1.6.1 的要求 16
GB/T14108一2011 6.4.4.2方位读数仪对罗盆的影响 以一个水平面为基准,用卡规或刻度尺对罗盆中心的垂直位移进行测量 结果应符合5.2.1.6.2 的要求 6.4.5纵向标志的精度 用一条铅垂线及装在罗经柜中的罗盆检查纵向标志精度 结果应符合5.2.1.8和5.2.2.4的 要求 6.4.6水平永磁的校正 6.4.6.1将带有常平架的罗盆安装在罗经柜上 使磁罗经对准北或南 度盘稳定后,将所有的横向校 正磁棒装人横向磁棒架上(磁棒极性朝向一致),观察度盘转动的角度,这个转角即为横向校正能量最 大值 6.4.6.2同样,将罗经柜对准东或西向,将所有纵向校正磁钢装人纵向磁棒架上(磁棒极性朝向一致). 观察并读取度盘转动的角度 即为纵向校正能量最大值 用尺测量距离 结果应符合5.2.1.7.2的 要求 6.4.6.3在A2型罗经柜中,磁罗经放在试验台上对准磁子午线,在足够远的地方施加一个外部磁场 在指向系统附近建立一个相当均匀的磁场并产生一个(1350/H"自差 用水平校正磁钢校正,使磁罗 经重新对准磁子午线,然后使罗经柜和外磁场一起倾斜15",观察指向系统 结果应符合5.2.2.3.2的 要求 6.4.7水平校正磁钢 用一条铅垂线表示常平架轴线的垂直平面,并用校平仪测量与水平校正磁钢的距离 结果应符合 5.2.1.7.3和5.2.1.7.4的要求 6.4.8倾斜误差校正 6.4.8.1用垂直力仪器及其他的磁强计测量磁场强度,或测量磁矩并计算出磁通密度 结果应符合 5.2.1.7.5的要求 6.4.8.2对于A2型罗经柜,改变指向系统附近的垂直磁场,用倾斜自差校正磁钢将改变量抵消,然后 将罗经柜和外磁场一起倾斜15",在任意航向上产生的自差应符合5.2.2.3.3的要求 象限自差校正装置 将罗盆和罗经柜放在试验台上,并定位在象限航向上,在装上和不装象限自差校正装置时分 别测量校正的自差值 6.4.9.2校正装置相对于指向系统的高度,可通过校正装置中心离内常平架轴的距离,并参考5.2.1.10 进行检查 6.4.9.3对准误差借助于罗经度盘或定向环的分度进行检查 结果应符合5.2.1.7.6和5.2.2.3.4 的要求 6.4.10佛氏棒的校正范围 可用全部佛氏棒,按6.4.6的方法,测量在90"和270°船首向上佛氏棒校正装置产生的自差 结果 应符合5.2.1.7.7和5.2.2.3.5的要求 17
GB/r14108一2011 6.4.11佛氏棒的位置 分别用米尺测量佛氏棒顶端位置离度盘中心的距离 结果应符合5.2.1.7.8和5.2.2.3.5的 要求 6.4.12佛氏棒的角度 可借助方位读数仪进行检测 结果应符合5.2.1.7.9的要求 6.5方位读数仪 6.5.1非磁性材料 将方位读数仪沿其纵轴,横轴和垂直轴放置于磁通密度2AT的磁场中,在每次放置后,应将方位 读数仪安置在其所属的磁罗经上,当方位读数仪在磁罗经上缓慢地转动时,指向系统应不显示可察觉的 自差 结果应符合5.3.3的要求 6.5.2在磁罗经上的安装 可用度盘或罗经定向环进行检查 结果应符合5.3.4的要求 6.5.3 气泡水准仪的调整 可与放在顶部玻璃或定向环上校正过的气泡水准仪比较进行检查 结果应符合5.3.5的要求 6.5.4视野和高度范围 可用度盘或定向环的分度检查水平视野 用铅垂线上或照明垂直狭缝上的固定角标志检查高度范 围 结果应符合5.3.6的要求 6.5.5瞄准器的精度 6.5.5.1照准器的垂直度 通过铅垂线或光亮狄缝目测一目标,并读取度盘分度上的方位,然后将瞄准器转动180",并且在相 反方向通过它再观察,如目标仍平等于照准器且位于瞄准面内,则照准器平行于瞄准平面 同时证明瞄 准面通过旋转轴线 旋转轴线与专用试验台的分度中心的偏心距不大于0.1mm 结果应符合5.3.7.2.2 的要求 6.5.5.2观察镜的安装与调整 当镜子倾斜时,转动调整螺丝,目测垂直方位线和其反射图像应重合 结果应符合5.3.7.2.3的 要求 6.5.6方位镜的精度 6.5.6.1 透镜的焦距 以下两种试验方法可任选一种,结果应符合5.3.7.3.1的要求 瞄准远距离目标,观察者移动头部,以便目标首先在视野的一端出现,然后在另一端出现 a 瞄准远距离目标,观察者的头部保持不动,而使方位镜相对于观察者的视界的一边转动5',然 b 后相对于另一边转动5° 18
GB/T14108一2011 6.5.6.2棱镜轴与瞄准线的垂直度 用平面瞄准仪或其他仪表(误差已知)测量远距离目标方位,与用方位镜取得的方位差值比较 结 果应符合5.3.7.3.3的要求 6.5.6.3棱镜轴与罗经上部玻璃平面的平行度 磁罗经的顶部玻璃成水平,在一个合理的距离上精确地瞄准瞄准线(大于2m) 棱镜绕自轴转动 读取方位的任何变化数值 结果应符合5.3.7.3.4的要求 6.5.6.4方位读数仪水平度 方位读数仪水平度的试验方法同6.5.3 结果应符合5.3.7.3.6的要求 6.5.7哑罗经 哑罗经的检验方法如下: a)用6.5.5的方法检查哑罗经的精度 结果应符合5.3.9的要求; b用6.3.7的方法检查哑罗经在常平架中的运动自由度 结果应符合5.3.9的要求; 用平面瞄准器或其他仪表(误差已知)测量远距离目标方位,与用哑罗经取得的方位差值比较 c 结果应符合5.3.9的要求 6.6环境试验 6.6.1高温 将罗盆从室温慢慢加热到60C士2c,并且保持至少8h 结果应符合5.1.1.2和5.1.7.1.1的 要求 6.6.2 低温 将罗盆缓慢冷却到一30C士2C,并且保持至少8h 结果应符合5.1.1.2和5.1.7.1.2的要求 6.6.3湿热 磁罗经及罗经柜的湿热试验方法按GB/T12267的规定进行 置于温度为40C士3C,相对湿度 为(93士2)%的试验箱内,保持10h 结果应符合5.1.7.2和5.2.3a)的要求 6.6.4振动 磁罗经的振动试验应与罗经柜在一起进行 磁罗经的振动试验方法按GB/T12267的规定进行 试验过程中应能读取罗经度盘上的刻度,试验结束后,应符合5.1.7.3和5.2.3b)的要求 6.6.5喷水 磁罗经的喷水试验按GB/T12267的规定进行 结果应符合5.1.7.4的要求 6.6.6盐雾 磁罗经的盐雾试验按GB/T12267的规定进行 结果应符合5.1.7.5的要求 19
GB/r14108一2011 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磁罗经及附件的检验分类如下: 型式检验, a b 出厂检验 7.2型式检验 7.2.1检验时机 磁罗经及附件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试制,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式生产后,产品结构、材料和工艺有重大变动,足以影响产品性能 c)停产1年后恢复生产 正常生产每隔3年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提出要求时 检验项目和顺序 7.2.2 磁罗经及附件的型式检验项目和顺序见表3 7.2.3检验样品数量 磁罗经及附件的型式检验样品数量为3台 7.2.4判定规则 磁罗经及附件的所有样品全部检验项目符合要求时,则判定磁罗经及附件型式检验合格 若有不 符合要求项,在不更换零部件的情况下,允许一次排除故障后,重新进行该项检验 若产品零部件损坏 时允许一次更换后,除重新进行本试验项目外,还需重做与其有关的其他检验项目 检验中若发生不可 修复的损坏时,应加倍取样进行检验 复验项目全部符合要求,仍判定磁罗经及附件型式检验合格 若 复验中仍有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则判定磁罗经及附件型式检验不合格 7.3出厂检验 7.3.1检验项目和顺序 磁罗经及附件的出厂检验项目和顺序见表3 7.3.2检验数量 磁罗经及附件的出厂检验为逐套检验 7.3.3判定规则 磁罗经及附件全部检验项目符合要求时,判定该磁罗经及附件出厂检验合格 若其中任一 检验项 目不符合要求时,允许整修、换件后复验 复验可只检验与整修、换件有关的项目和未进行的项目 复 20
GB/T14108一2011 验符合要求,仍判定磁罗经及附件出厂检验合格 若复验仍不符合要求,则判定该磁罗经及附件出厂检 验不合格 表3检验项目和顺序 序号 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要求章条号 检验方法章条号 5.1.1.2 5.1.l.3.1 5 l.l.3.3 5.l.1.9 5.1.4.1 5.1.4.3 5.1.4.4 6 5.1 5.2.1.l 5.2.1.2 5. 2.1.7.1 5.2.1.7.10 外观、尺寸及资料 6.2 5.2.1.9 5.2.1. 10 5.2.2.1 5.2.2.2 5.2.2.3.1 5.2.2.5 5.3.7.2.1 5.3.7.2.4 5.3.7.2.5 5.3.7.3.5 5,3. 矫顽力 5.1.1.l 6.3.1. 磁罗经的非磁性材料 5.1.1.l 6.3.1.2 船首基线的可见度 5. 1.1.3.2 6.3.2. 5 船首基线与度盘外边缘之间的距离 1.1.3.4 6.3.2.2 度盘位置 5.1.1.4 6.3.3 常平架两轴线间的关系 5.1.1.5 6.3.4 5.1.1.6 6 .3.5 顶部和底部玻璃盖的厚度 水平位置 6,3,6 内常平架轴的摩擦 10 罗盆的运动自由度 5,1 2. 6.3.8 12 无常平架罗经度盘的自由度 5.1.2.2 6.3.9 13 惯性矩 1.3. 6.3.10 14 指向系统倾斜自由度 5.1.3.2 63.11 15 5 指向系统磁钢的磁矩 1.3.3 6.3.12 16 稳定时间和半周期 6.3.13 5.l.3.4 21
GB/r14108一2011 表3(续 序号 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要求章条号 检验方法章条号 垂直磁通密度对指向系统倾斜的影响 17 5,1,3.5 6.3.14 18 支承力 5.1.3 6 6.3.15 度盘的直径 19 5.1,4.2 6.3.16 指向误差 5.1.5.1 6.3.17 20 21 船首基线误差 5.1.5.2 6.3.18 22 摩擦误差 5.1.5.3 6.3.19 23 涡动误差 5.1.5.4 6.3.20 24 感应误差 5.1.5.5 6.3,21 25 方位读数仪的安装误差 5.1.5 6 6.3,22 26 定向环偏心误差 5,1.5,7 6.3.23 27 5.2.1.3 罗经柜支承装置的倾斜 6. 28 常平架和罗经轴的摩擦 5.2.1.4 6.4.2 外常平架轴与轴承的间隙 29 5.2.1.5 6.4.3 7经盆和常平架的水平运动 30 罗 6.4.4. 5.2.1.6.1 31 方位读数仪的影响 5. 2.1.6.2 6. 4.4. 5.2.1.7.2 32 6,4.6 水平永磁的校正 5 .2.2.3.2 5 2.1.7.3 33 6,4.7 水平校正磁钢 5. .2.1.7.4 5 2.1.7.5 34 倾斜误差校正 6.4.8 5.2.2.3.3 5.2.1.7.6 35 象限自差校正装置 6,4.9 5.2.2.3.4 5 2.1.7.7 36 佛氏棒的校正范围 6.4.10 5.2.2.3.5 5.2.1.7.8 37 佛氏棒的位置 64.11 5 2.2.3.5 38 5.2.1.7.9 6.4.12 佛氏棒的角度 5.2.1.8 39 纵向标志的精度 6.4.5 5.2.2.4 40 方位读数仪的非磁性材料 5.3. 3 6.5.1 41 2 在磁罗经上的安装 5.3,4 6,5 42 5,3.5 气泡水准仪的调整 6.5.3 视野和高度范围 43 照准器的垂直度 45 观察镜的安装与调整 6.5.5.2 透镜的焦跑 46 5.3.7.3.1 6.5.6." 47 6.5.6.2 棱镜轴与瞄准线的垂直度 5.3.7.3.3 48 棱镜轴与磁罗经上部玻璃平面的平行度 5.3.7.3.4 6.5.6.3 22
GB/T14108一2011 表3(续 序号 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要求章条号 检验方法章条号 方位读数仪水平度 49 5.3.7.3.6 6.5.6 哑罗经 50 5.3.9 6.5.7 高温 51 5.1.7.1.1 6.6.1 低温 52 5.1.7.1.2 6.6.2 5.1.7.2 53 湿热 6.6.3 5.2.3a 5.1.7.3 54 振动 6.6.4 5,2.3b 55 喷水 5.1.7.4 6,6,5 56 盐雾 5.1.7.5 6,6,6 注; 必检项目;不检验项目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下列部件应按表4在指定的位置用规定的内容进行标志 表4标志 制造商名称的位置或其他方式识别类型的位置 部 件 部件顺序号的位置 度盘 a 度盘 磁罗经 b 定向环 定向环 常平架环或环 任何合适的位置 罗经柜 无要求 在方位读数仪基座的顶部 在方位读数仪基座的顶部 方位读数仪 除酒精外,应在罗盆上注液塞附近标出液体的类型 型式检验认证应注明标志 8.2磁罗经及附件应按GB/T191的规定,在包装上标明“向上”,“小心轻放”等字样及符号 8.3将磁罗经及附件放人有防潮措施的木箱内,并应装有下列随机文件: a)产品合格证书; 使用说明 b 备件、备品及清单 8.4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不应受雨水侵袭 磁罗经及附件应放在环境温度为-1040C,相对湿 度不大于75%的清洁,通风的仓库内

船用A级磁罗经GB/T14108-2011

船用A级磁罗经是指符合GB/T14108-2011标准的具有一定精度和可靠性,适用于船舶导航、定位及海上作业的磁感应式罗经。下面将对该标准和船用A级磁罗经进行介绍。

一、船用A级磁罗经的定义和分类

船用A级磁罗经是指适用于船舶导航、定位及海上作业的磁感应式罗经,其精度等级为A级。按照使用方式不同,船用磁罗经可以分为定向型船用磁罗经和指向型船用磁罗经两类。

二、船用A级磁罗经的技术要求

GB/T14108-2011规定了船用A级磁罗经的技术要求,包括基本参数、测量误差、罗经指向误差、非线性误差、震动误差等。这些技术要求对于保证船用磁罗经的精度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船用A级磁罗经的试验方法

GB/T14108-2011中规定了船用A级磁罗经的试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测量误差试验、罗经指向误差试验、非线性误差试验、耐磁场强度试验、一致性试验等。这些试验方法是保证船用磁罗经品质可靠的基础。

四、船用A级磁罗经的使用与维护

在使用船用磁罗经时,应当保持罗经周围环境的干净整洁,避免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及时检查并校正罗经指向误差等。在维护船用磁罗经时,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和校正,并注意罗经的防锈、防腐等措施。

五、船用A级磁罗经的市场前景

随着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对于高精度、可靠性强的船用磁罗经的需求不断增加。未来,随着科技不断进步,船用磁罗经的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

船用A级磁罗经的相关资料

和船用A级磁罗经类似的标准

船用A级磁罗经

双酚A型环氧树脂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编号:GB/T13657-2011。双酚A型环氧树脂共有12页,发布于2012-06-01
数字式电动机综合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数字式电动机综合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数字式电动机综合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的编号:GB/T14598.303-2011。数字式电动机综合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共有22页,发布于2012-06-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