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7728-1999

浮油回收装置

Oilspillskimmer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浮油回收装置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浮油回收装置的编号:GB/T17728-1999。浮油回收装置共有7页,发布于1999-12-011999-12-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U47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47.020.20
  • 实施日期1999-1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7页
  • 文件大小542.80KB

浮油回收装置


国家标准作 GB/T177281999 浮 油 收 装 置 回 Oilspiskimmer 1999-04-15发布 1999-12-01实施 国家质量技术木督局发布国家标准
GB/T177281999 前 言 本标准所指的浮油回收装置是由撇油器、动力站、输油泵、液压传动管路及输油管路等组成,用于回 收水面浮油的防污染设备 凡用于近海、江河,湖泊,水池的转盘式或转鼓式浮油回收装置均应符合本标准 本标准由船舶工业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舶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七O四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七O四所、青岛光明应用技术研究所,六O一院、 常州第二航海仪器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胜德、徐术锋、仲崇欣、张永修、张正非、周伟国
国家标准 GB/T17728-1999 油 浮 回 收 装 置 ospillskimmer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浮油回收装置(以下简称回收装置)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 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最大回收速率为260m'/h的转盘式和转鼓式回收装置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048一1990管道元件公称压力 产品分类与命名 3.1型式 回收装置按结构可分为 a转盘式 b转鼓式 3.2主要参数 回收装置主要参数按表1规定 表1 序号 项 格 最大回收速率 60 15 20 30 m'/h 电机 2.2 5.5 5.5 22 功率 kw 6 6 35 柴油机 4.4 5 28 吸程/扬程 5/10 5/12 5/12 5/12 5/20 5/30 m水柱 3.3型号 回收装置型号编制规定如下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04-15批准 1999-12-01实施
GB/T177281999 FYs -最大回收速率,m/h 转盘式 -型式代号 转鼓式 浮油回收装置 3.4标记示例 标记示例由回收装置的标记名称,型号和标准号组成 最大回收速率为5m/h,转鼓式回收装置 回收装置FYSG-5GB/T17728一1999 技术要求 4.1环境 回收装置在下列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a横摇士22.5",周期410s,线性垂直加速度士10m/s; b) 倾斜士22.5" c)环境温度为50C d温度40C时,相对湿度为100% 温度高于40C时,相对湿度为70% e)振动频率13.2一80.0Hz,加速度幅值士7m/s’ 振动频率2.013.2Hz,位移幅值士1.0mm ff g水面不冻结; h浪高不大于0.6m,风速不大于15m/s,流速不大于3kn时; 在动力站防爆能力相适应的有可燃气体场所 iD 4.2外观质量 4.2.1回收装置应采用耐油防腐材料或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 4.2.2表面应无划痕、锈斑、焊渣、漏涂等缺陷 4.3性能 4.3.1排出油中游离水含量 在最大回收速率时,回收装置排出油中游离水含量应不大于5% 4.3.2适用性 回收装置应能回收环境温度下运动粘度范围为1.0X10-'~1.5X10m'/的油品 4.3.3转盘(转鼓)的调速 回收装置的转盘(转鼓)应能无级调速 4.3.4安全性 液压管路上的安全阀或其他超压保护装置在液压回路内压力至1.05倍最大工作压力(但不超过设 计压力)时,应立即开启 4.3.5液压油管路的耐压性 回收装置在1.50倍设计压力下,液压管路应不变形、不破裂 4.3.6液压油回路的密封性 回收装置在1.25倍设计压力下,液压油回路应无渗漏
GB/T177281999 4.3.7配套性 回收装置输油泵一般应为容积式泵,应能使撇油器回收的废油输送到废油柜 4.4结构 4.4.1回收装置应结构紧凑,重量轻,便于安装、操作和维修 442液压管,输油管在接近撇油器部位应设有辅助浮筒 443撇油器的四周应设有防撞圈 4.4.4回收装置应设置便于吊装,应急使用的构件,动力装置为电机时,应能防水 试验方法 5.1外观检查 用目测法进行检查 结果应符合4.2的要求 5.2排出油中游离水含量的测定 在试验水池中,加人环境温度下运动粘度范围为1.0X10-'~ -1.5×10m'/、的油品,至浮油层厚 度为转盘浸没深度的1/2时进行收油,在收油过程中保持油层厚度不变,每隔2min用500ml量筒在 输油管出口量取500ml油水混合物连续取样三次,待油水静置分层后,读取量筒底部水的容积,按公 式(1)计算排出油中游离水含量,并取三个样的平均值,其结果应符合4.3.1的要求 水层容积读数 排出油中游离水含量= 500 5.3适用性试验 在试验水池中,加人环境温度下运动粘度为1.0×10-'~1.5×10-m'/的油品至浮油厚度等于回 收装置盘片的浸没深度时,进行收油在收油过程中保持浮油层厚度不变 将转盘(或转鼓)转速调到最 大,每隔2min用称量法测定回收速率,连续取样三次,并按5.1规定的方法测定排出油中游离水含量, 并取三个样品的平均值,其结果应符合4.3.2要求 5.4转盘(转鼓)的调速试验方法 用测速仪测定转盘(或转鼓)的转速,结果应符合4.3.3的要求 5.5安全性试验 启动油泵,调节液压溢流阀至压力表指示值至1.05倍最大工作压力时,结果应符合4.3.4的要求 5.6液压油管路的耐压性试验 液压油管的耐压试验按GB/T1048规定进行,结果应符合4.3.5的要求 5.7液压油回路的密封性试验方法 回收装置在1.25倍设计压力下,保压5min,结果应符合4.3.6的要求 检验规则 6.1检验分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两种 6.2型式检验 6.2.1回收装置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的试制定型或老产品转厂生产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足以影响产品性能时; e)连续生产满四年时 d停产四年以上再生产时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试验有较大差异时 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GB/T177281999 6.2.2型式检验项目按表2规定 表2 序号 检查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型式检验出厂检验 4.2 5. 外观质量 排出油含水率 4.3.1 5.2 适用性 4.3.2 5.3 转盘(转鼓)的调速 3.3.3 5.4 安全性 4.3.4 5.5 液压油管路的耐压性 4.3.5 5.6 液压油回路的密封性 4.3.6 5.7 6.3出厂检验 6.3.1每台回收装置出厂前均需作出厂检验 63.2出厂检验项目按表2规定 6.4判定规则 6.4.1型式检验 如果回收装置未通过检验项目中的任何一项,则应在采取纠正措施后重新进行全部项目检验或只 对不合格项目进行检验 若再有任意一项不合格,则判该产品型式检验不合格 6.4.2出厂检验 如果回收装置未通过检验项目中的任何一项,则应在采取纠正措施后对不合格项目进行检验,若仍 不合格,则该台产品为不合格产品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标志 每台回收装置应在醒目的部位设置铭牌,其上应标明 名称和型号 a 主要技术参数, b c制造厂名; 出厂编号及制造年月 d e 外形尺寸及总重量; f检验标记 7.2包装 7.2.1回收装置可采用木箱或其他方法包装,底座需牢固坚实,并能适应多次装卸运输 7.22回收装置应采用组装方式可靠地固定在包装箱内 7.2.3回收装置应附有下列文件,文件应放在防潮袋内并固定于装置包装箱内部 a产品的合格证 使用说明书; bb c备件清单; d 装箱清单 7.3运输 7.3.1装箱后的回收装置适应汽车、火车,船舶、航空等运输 7.3.2不允许暴晒,雨淋、剧烈冲击和碰撞、倒置及翻滚等
GB/T177281999 7.4她存 7.41回收装置人库后应及时检查包装是否完好 7.4.2回收装置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处,防止暴晒雨淋 7.4.3回收装置在贮存期间应按制造厂使用说明书定期检查保养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的编号:GB5083-1999采。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共有9页,发布于1999-12-01
草鱼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草鱼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草鱼的编号:GB/T17715-1999。草鱼共有7页,发布于1999-07-011999-07-01实施根据2017年第7号公告和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自2017年3月23日起,该标准转化为推荐性标准,不再强制执行。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原油洗舱机

浮油回收装置

船用电动往复泵

船用电动单螺杆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