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9557.14-2017

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甘蓝型油菜

Guidelinesfortheconductoftestsfordistinctness,uniformityandstability—Rapeseed(BrassicanapusL.)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甘蓝型油菜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甘蓝型油菜的编号:GB/T19557.14-2017。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甘蓝型油菜共有28页,发布于2018-05-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B05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65.020.20
  • 实施日期2018-05-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8页
  • 文件大小32.36M

以图片形式预览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甘蓝型油菜

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甘蓝型油菜


国家标准 GB/T19557.14一2017 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 稳定性测试指南甘蓝型油菜 lstabllty Guidelinesfortheconduetoftestsfordistinctness,uniformity and RapeseedBrassicanap4sL. 2017-11-01发布 2018-05-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9557.14一2017 前 言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农业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7)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部科技发 展中心、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余毅、赖运平、张浙峰、张春雷、堵苑苑、王丽容、张新明、张继红
GB/T19557.14一2017 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 稳定性测试指南甘蓝型油菜 范围 GB/T19557的本部分规定了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L.)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的 技术要求和结果判定的一般原则 本部分适用于甘蓝型油菜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和结果判定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543.3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净度分析 GB/T3543.4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 GB/T3543.6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 GB/T5519谷物与豆类千粒重的测定 GB/T19557.1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总则 NY/T91油菜籽中油的芥酸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NY/T1582油菜籽中硫代葡萄糖苷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NY/T1582一2007,ISO9167-1 1992,IDT) TG/36/6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甘蓝型油菜(Guidelinesfortheconduct oftestsfordistinetness,uniformityandstabityRapeseed 术语和定义 GB/T19557.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群体测量groupmeasurement 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测量,获得一个群体记录 3.2 个体测量singlemeasureents 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逐个测量,获得一组个体记录 3.3 群体目测groupvisulobservation 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目测,获得一个群体记录 3.4 个体目测singlevisualohserations 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逐个目测,获得一组个体记录
GB/T19557.14一2017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MG;群体测量 MS;个体测量 PQ;假质量性状 QL;质量性状 QN数量性状 vG:群体目测 Vs;个体目测 *;标注性状为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用于统一品种描述所需要的重要性状,除非受环 境条件限制.性状的表达状态无法测试,所有UPOV成员都应使用这些性状 _;本部分中下划线是特别提示测试性状的适用范围 繁殖材料要求 5 5.1繁殖材料以种子形式提供 5.2提交的种子至少500g S 提交的紧殖材料应外观健康,活力高,无病虫侵害 5.3 繁殖材料的质量要求见表1 表 繁殖材料的质量要求 类型 净度 发芽率 含水量 常规种 >98.0% >95.0% <9.0% 亲本 98.,0% >90.0% <9.0% 杂交种 检测方法按照GB/T3543.3,GB/T3543.4和GB/T3543.6执行 5.4提交的繁殖材料一般不进行任何影响品种性状正常表达的处理 如果已处理,应提供处理的详细 说明 5.5提交的繁殖材料应符合植物检疫的有关规定, 测试方法 6.1测试周期 测试周期通常为2个独立的生长周期 6.2测试地点 测试通常在一个地点进行 如果某些性状在该地点不能充分表达,可在其他符合条件的地点对其 进行观测
GB/T19557.14一2017 6.3田间试验 6.3.1试验设计 待测品种和近似品种相邻种植 以穴播或条播方式种植 每个小区不少于100株,株距25 cem33cm,行距33c em40cem,共设2 次重复 前作为非十字花科植物 6.3.2田间管理 可按当地大田生产管理方式进行 6.4性状观测 6.4.1观测时期 性状观测应按照表A.I和表A.2列出的生育阶段进行,生育阶段描述见表B1. 6.4.2观测方法 性状观测应按照表A.1和表A.2规定的观测方法(VG,VS,MG,MS)进行 部分性状观测方法见 B2和B.3 6.4.3观测数量 除非另有说明,个体观测性状(VS,MS)每个小区植株取样数量常规种不少于20个,杂交种不少于 40个,在观测植株的器官或部位时,每个植株取样数量应为1个 群体观测性状(VvG,MG)应观测整个 小区或规定大小的混合样本 6.5附加测试 必要时,可选用表A.2中的性状或本文件未列出的性状进行附加测试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结果的判定 7.1总体原则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判定按照GB/T19557.1确定的原则进行 7.2特异性的判定 待测品种应明显区别于所有已知品种 在测试中,当待测品种至少在一个性状上与近似品种具有 明显且可重现的差异时,即可判定待测品种具备特异性 7.3一致性的判定 对于常规种(包括亲本系),采用2%的群体标准和至少95%的接受概率 观测样本为2300株时,最 多可以允许有7株异型株 对于杂交种,采用10%的群体标准和至少95%的接受概率 观测样本为200株时,最多可以允许 有27株异型株 对于其他类型品种,品种的变异程度不能显著超过同类型品种
GB/T19557.14一2017 7.4稳定性的判定 如果一个品种具备一致性,则可认为该品种具备稳定性 一般不对稳定性进行测试 必要时,可以种植常规品种的下一代种子或杂交品种新配制的繁殖材料,与以前提供的繁殖材料相 比,若性状表达无明显变化,则可判定该品种具备稳定性 杂交种的稳定性判定,除直接对杂交种本身进行测试外,还可以通过测试其亲本系的一致性或稳定 性进行判定 8 性状表 8.1概述 根据测试需要,将性状分为基本性状,选测性状 基本性状是测试中需测试的性状,选测性状是可 以选择测试的性状 甘蓝型油菜基本性状见表A.l,选测性状见表A.2 性状表列出了性状的名称,表 达类型,观测时期和方法、表达状态及相应的代码和标准品种等内容 8.2表达类型 根据性状表达方式,将性状分为质量性状、假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3种类型 8.3表达状态和相应代码 每个性状划分为一系列表达状态,以便于定义性状和规范描述;每个表达状态赋予一个相应的数字 代码,以便于数据记录、处理和品种描述的建立与交流 8.4标准品种 性状表中列出了部分性状有关表达状态可参考的标准品种,以助于确定相关性状的不同表达状态 和校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差异 分组性状 9 本文件中,品种分组性状如下 关叶;裂片表A.1中性状6); a b) *开花期(表A.1中性状15); *植株;总长度(表A.1中性状24) c 技术问卷 10 申请人应按附录C填写甘蓝型油菜技术问卷
GB/T19557.14一2017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甘蓝型油菜性状表 甘蓝型油菜基本性状 A.1 甘蓝型油菜基本性状见表A.1 表A.1甘蓝型油菜基本性状表 性状序号 性状 表达状态 标准品种 观测时期和方法 代码 低 *种子;芥酸 中 QN MG 高 极短 极短到短 短 Bronouwski,陕油3号 短到中 子叶长度 1517 QN 中 浙油758,2 MS 十 中到长 长 92-98系,kw-33 长到极长 极长 极窄 极窄到窄 究 P194,Optima 窄到中 子叶;宽度 15~17 QN 中 kw-33,中油821 MS 中到宽 宽 浙双72,加8 宽到极宽 极宽 直立. 9636,浙双72 直立到半直立 植株;生长习性 26 ,军农1号 QN 9715, 半直立 VG 半直立到侧匈 彻匈 走马洋油菜,湘油15号
GB/T19557.14一2017 表A.1(续) 性状序号 性状 观测时期和方法 表达状态 标准品种 代码 黄绿色 金黄2号 浅绿色 B2,豫油2号 *叶;叶片颜色 2327 5 中等绿色 kw-33,浙油758 PQ VG 深绿色 引3,Optima 紫色 *叶;裂片 无 103,Liragold 2527 QL 走马洋油菜、 VG 有 a十 花叶981018 极少 极少到少 豫油2号 *仅适用于有裂片品种 少到中 叶:裂片数量 2527 加8,92-98系 QN 中 MS a 中到多 (十 多 恢油3号,浙油758 多到极多 极多 无或极驹 极刺到弱 中油821,豫油2号 弱 关叶;叶缘缺刻程度 弱到中 QN 2527 中 9636,走马洋油菜 a VG 中到强 (十 强 Liragold,Q93 强到极强 极强 极短 极短到短 短 28669,Optima 叶:长度 短到中 QN 26 中 P194 MS a 中到长 十 kw-33,浙双72 长到极长 极长
GB/T19557.14一2017 表A.1续 性状序号 性状 观测时期和方法 表达状态 标准品种 代码 极窄 极窄到窄 窄 Marnoo,豫油2号 叶;宽度 窄到中 QN 26 10 中 浙油758 MS (a 中到宽 十 宽 Q93,kw-33 宽到极宽 极宽 极短 极短到短 短 9715,954,lLiragold 叶;叶柄长度 短到中 QN 26 中 1l 白花(1),92-58系 MS a 中到长 + 长 1470,陕油3号 长到极长 极长 中油821 无 26 叶;刺毛 12 肘 1028-2 QN VG 多 金黄2号 适用王有品种 叶; 近圆形 花叶981018,湘油15 顶端裂片形状 26 近椭圆形 军农1 号 13 ,B2 PQ vG 其他 浙双72 无或极弱 叶:卷曲程度 26 14 QN 弱 Q93,9636,Marnoo VG 强 3074 极早 川油17,28960,28669 极早到早 Bronouwski 早到中 ×开花期 6162 15 QN 中 中油821,kw-33 MG 中到晚 晚 Optima,P194 晚到极晚 极晚 引3,Liragold
GB/T19557.14一2017 表A.1(续) 性状序号 性状 观测时期和方法 表达状态 标准品种 代码 62 无或极少 花粉量 16 VG QN 中油821,9636 多 无或极少 3074 植株:主茎蜡粉 6162 17 QN 走马洋油菜 VG b十 Liragold 无或极弱 3074 植株;主茎花青武显色 6162 18 QN 弱 vG b)十 强 Q93 无 无花瓣1号 花;花瓣 62一64 19 VG QL 中油821 有 仅适用于有花瓣品种: 分离 6264 20 花;花瓣相对位置 VG 侧叠 PQc)十 白色 *仅适用于有花瓣品种 白黄色 白花(1) 花;花瓣颜色 6264 21 PQ 浅黄色 103,走马洋油菜 VG c 中等黄色 军农1号,加8 十 深黄色 P194 极短 极短到短 短 Bronouwski 仅适用于有花瓣品种 短到中 花;花瓣长度 6264 × 22 636,陕油3号 QN MS/MG 中到长 长 634 长到极长 极长 极窄 极窄到窄 Optima 仅适用于有花瓣品种 窄到中 花;花瓣宽度 6264 23 中 白花(1 QN MS/MG 中到宽 女 宽 湘油15" Q93 宽到极宽 极宽
GB/T19557.14一2017 表A.1续 性状序号 性状 观测时期和方法 表达状态 标准品种 代码 28960,Bronowski 极短 极短到短 短 白花(1),中油821 短到中 "植株;总长度 75一81 24 QN 加8,Liragold MS 中到长 长 浙油758,92-98系 长到极长 P194 极长 极短 极短到短 心 954,浙双72 角果:果身长度 短到中 QN 7589 25 湘油15号,B2 (d MS 中到长 长 kw-33 长到极长 极长 极短 极短到短 短 954,Liragold 角果:果喙长度 短到中 7589 QN 26 中 湘油15号,2 (d MS 中到长 (c 92-98系,634,P194,28669 长到极长 极长 极短 极短到短 Bronouwski,浙双72 角果;果柄长度 短到中 7589 QN 27 中 9715,湘油15号 (d MS 中到长 十 P194,B2 长到极长 极长
GB/T19557.14一2017 表A.1(续) 性状序号 性状 观测时期和方法 表达状态 标准品种 代码 上举 Liragold,中油821 角果;着生状态 7589 PQ 平伸 花叶981018 28 VG 十 下垂 沪油15 极低 极低到低 低 籽粒;千粒重 低到中 QN 99 29 中 P194 MG; e 中到高 十 高 加8 高到极高 极高 黄色 华黄1号,9715 籽粒;颜色 PQ Optima,28960 褐色 99 30 (e VG 黑褐色 103,Bronouwsk (十 花籽 渝黄 汇油10号 号, 低 籽粒;硫苷 99 31 QN(十 MG 高 A.2甘蓝型油菜选测性状 甘蓝型油菜选测性状见表A.2 表A.2甘蓝型油菜选测性状表 性状序号 性状 标准品种 观测时期和方法 表达状态 代码 无或极弱 极弱到弱 弱 弱到中 春播当年花序形成能力 3959 32 中 QN VG 十 中到强 强 强到极强 极强 10
GB/T19557.14一2017 表A.2(续》 性状序号 性状 观测时期和方法 表达状态 标准品种 代码 无或极弱 极弱到唰 弱 弱到中 夏播当年花序形成能力 39一59 33 QN VG 中到强 强 强到极强 极强 仅适用于有花瓣品种 无 花:花瓣花青武显色 6264 34 OI VG 有 (e)(十) 11
GB/T19557.14一2017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甘蓝型油菜性状表的解释 B.1甘蓝型油菜生育阶段 甘蓝型油菜生育阶段见表B.1 表B.1甘蓝型油菜生长发育阶段表 代 代 描述 描述 码 码 50蕾的形成期 干种子 01萌动 蕾出现,高度不超过叶片 57 10 幼苗生长期 53蕾出现,高度超过叶片 51 子叶外露 花絮伸长 13 子叶展开 59蕾变黄 15 1叶期 开花期 172叶期 6 主花序顶端开出第一朵花 62 19 3叶期 主花序顶端开出少数花 20 莲座(叶)丛(长柄叶)期 盛花期,花序基部角果延伸 主花序基部角果开始灌浆,但尚有约不到5%的花蕾 55 214叶期 未开花 5叶期 2 67 主花序基部角果中的籽粒开始膨大,所有花蕾开花 236叶期 7o角果期 71 247叶期 主花序基部角果中的籽粒呈全透明状 258叶期 花序基部角果中的籽粒变绿,不透明 269~ll叶期 79主花序角果中的籽粒开始变色(颜色变深) 2712叶龄或12叶以上叶片 80成熟期 主茎伸长期 主花序基部角果中籽粒呈现褐斑 30 81 自子叶节到生长点的距离 主花序顶端角果中籽粒开始呈现品种籽粒成熟色泽 31 5emm 85 自子叶节到生长点的距离15 褐色角果枯黄,变脆,茎杆干枯 35 cm 89 99干燥籽粒 39自子叶节到生长点的距离25 cm B.2涉及多个性状的解释 B.2.1a);从第八叶展开至第十二叶展开时观测植株最大完整叶 春播的甘蓝型油菜,观测莲座期植 株最大完整叶 12
GB/T19557.14一2017 B.2.2);50%植株开出第一朵花时,观测植株第一分枝处主茎 B.2.3c):主花序顶端开出少量的花朵至盛花期观测当日开放的正常花 B.2.4d);观测主茎中部1/3处发育充分的正常角果 B.2.5 e);观测收获后籽粒 B.3涉及单个性状的解释 注:性状分级和图中代码见表A.l B.3.1性状1关种子;芥酸 *种子;芥酸,采用NY/T91规定的方法测定提交的种子 含量2%及以下视为低,含量介于2% 和50%之间视为中,含量50%及以上视为高 B.3.2性状2子叶:长度 子叶;长度,见图B.1 子叶宽度 子叶长度 图B.1子叶;长度、子叶;宽度 B.3.3性状3子叶:宽度 子叶;宽度,见图B1 B.3.4性状4植株:生长习性 植株:生长习性,见图B2 13
GB/T19557.14一2017 5 直立. 半直立 佣倒 图B.2植株:生长习性 B.3.5性状6*叶;裂片 关叶:裂片,见图B.3 无 有 *叶;裂片 图B.3 *仅适用于有裂片品种;叶;裂片数量 B.3.6性状7 仅适用于有裂片品种;叶;裂片数量,裂片计数方式如图B.4所示 14
GB/T19557.14?2017 ?B,4 *??;?? *?????? B.3.7?8 *?;?????,?B.5 ?B.5*?;????? B.3.8?9?; ?;,?B.6 15
GB/T19557.14?2017 ?? ?? ?B.6?:??;??;? B.3.9?10?; ?:,?B.6 B.3.10?11?;? ?;?,?B.6 B.3.11?13??;?;?? ?;???,?B.7 16
GB/T19557.14一2017 近圆形 近椭圆形 图B.7仅适用于有裂片品种;叶;顶端裂片形状 B.3.12性状14叶;卷曲程度 叶;卷曲程度,见图B.8 2 霸 无或极弱 强 图B.8叶;卷曲程度 B.3.13性状15*开花期 *开花期,小区内50%的植株上至少有一朵花完全开放 B.3.14性状17植株主茎蜡粉 植株:主茎蜡粉,见图B.9 17
GB/T19557.14一2017 无 图B.9植株:主茎蜡粉 B.3.15性状18植株;主茎花青试显色 植株:主茎花青球显色,见图B.10 羁 强 无或极弱 图B.10植株;主茎花青诫显色 B.3.16性状20仅适用于有花瓣品种;花;花瓣相对位置 仅适用于有花瓣品种:花;花瓣相对位置,见图B.11 分离 侧叠 图B.11仅适用于有花瓣品种:花:花瓣相对位置 18
GB/T19557.14一2017 B.3.17性状21关仅适用于有花瓣品种;花;花瓣颜色 *仅适用于有花瓣品种;花:花瓣颜色,见图B.12. 白色 白黄色 浅黄色 中等黄色 深黄色 图B.12 关仅适用于有花瓣品种:花:花瓣颜色 关植株;总长度 B.3.18性状24 *植株;总长度,花序基部角果内种子变绿至种子变色时,测量小区内生长正常植株从基部到植株 最长处的长度 B.3.19性状25角果:果身长度 角果;果身长度,见图B.13 角果柄长度 %果喙长度 角果果身长度 图B.13角果;果身长度、角果;果喙长度、角果;果柄长度 B.3.20性状26角果;果喙长度 角果;果喙长度,见图B.13 B.3.21性状27角果;果柄长度 角果;果柄长度,见图B.13 B.3.22性状28角果;着生状态 角果;着生状态,见图B.14,观测果喙顶端与果柄着生位置连线与花序主茎的相对角度 19
GB/T19557.14一2017 平伸 下垂 上举 图B.14角果:着生状态 B.3.23性状29籽粒千粒重 籽粒:千粒重,籽粒的标准水分千粒重按GB/T5519方法测定,籽粒的水分按GB/T3543.6方法 测定 B.3.24性状30籽粒;颜色 籽粒:颜色,见图B.15 2 3 黄色 褐色 黑褐色 花籽 图B.15籽粒;颜色 B.3.25性状31籽粒:硫苷 籽粒;碗苷,按Y/T1582测定 样品至少取自10个收获后的单株,混合后再用4分法分出其中 -份进行测定 杂交种含量40Amol/g及以下,常规种30Amol/及以下时视为低,杂交种含量 40mol/g以上,常规种含量30Mmol/g以上时视为高 B.3.26性状32春播当年花序形成能力 春播当年花序形成能力,对冬性或半冬性品种进行春播试验,目测是否形成花序 20
GB/T19557.14一2017 B.3.27性状33夏播当年花序形成能力 夏播当年花序形成能力,对春性或半冬性品种进行夏播试验,目测是否形成花序 B.3.28性状34仅适用于有花瓣品种;花花瓣花青武显色 仅适用于有花瓣品种:花:花瓣花青武显色,见图B.16 无 有 图B.16仅适用于有花瓣品种;花;花瓣花青诫显色 21
GB/T19557.14一2017 C 附 录 规范性附录) 甘蓝型油菜技术问卷 申请号 申请人或代理机构签章 申请目: [由审批机关填写 品种暂定名称 申请测试人信息 姓名 地址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手机号码 邮箱地址 育种者姓名(如果与申请测试人不同) 三、植物学分类 拉丁名;Br rassicanapusI 中文名:甘蓝型油菜 四、品种类型 在相符的类型[]中打、. 1.繁殖类型 常规品种 雄性不育系 雄性不育保持系 雄性不育恢复系 质不育杂交种 核不育杂交种 自交不亲和杂交种 化学杀雄杂交种 其他 2. 冬春性 冬性 半冬性 春性 五、待测品种的具有代表性彩色照片 品种照片粘贴处) 如果照片较多,可另附页提供 22
GB/T19557.14一2017 六、品种的选育背景、育种过程和育种方法包括系谱,培育过程和所使用的亲本或其他繁殖材料来源 与名称的详细说明 七、品种适于生长的区域或环境以及栽培技术的说明 八、其他有助于辨别待测品种的信息 如品种用途、品质、抗性等,请提供详细资料) 九、品种种植或测试是否需要特殊条件 在相符的[]中打、 否C 是[] 如果回答是,请提供详细资料 十、品种繁殖材料保存是否需要特殊条件 在相符的[ 中打、 否C 是 如果回答是,请提供详细资料 十一、待测品种需要指出的性状 在表中相符的代码后[]中打、,若有测量值,请填写在下表中 23
GB/T19557.14一2017 待测品种需要指出的性状 序号 测量值 性状 表达状态 代码 低 *种子;芥酸(性状1) 3C 关叶;裂片(性状6) 有 极早 极早到早 早 早到中 中 ×开花期(性状15 中到晚 晚 8 晚到极晚 极晚 极短 极短到短 短 短到中 *植株:总长度(性状24) 中 中到长 长 长到极长 极长 极低 极低到低 低 低到中 籽粒;千粒重性状29) 中 5 中到高 高 高到极高 极高 24
GB/T19557.14一2017 续 测量值 序号 性状 表达状态 代码 低 籽粒;硫苷(性状31 待测品种与近似品种的明显差异性状表达状态描述 在自己知识范围内,申请测试人列出待测品种与其最为近似品种的明显差异 待测品种与近似品种的明显差异性状表 近似品种名称 近似品种表达状态 待测品种表达状态 性状名称 申请人员承诺:技术问卷所填写的信息真实! 签名:

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甘蓝型油菜GB/T19557.14-2017

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是作为制药工艺开发和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质量控制手段之一,可以确保制剂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而针对甘蓝型油菜的测试方法则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甘蓝型油菜GB/T19557.14-2017》来规范。

1. 指南概述

该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甘蓝型油菜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的概述、方法学原理、实验室设备、试剂和材料、实验步骤、结果判定以及实验报告等。指南旨在提供一种标准化的测试方法,以确保甘蓝型油菜制剂的质量。

2. 指南实施

在执行甘蓝型油菜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时,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 确定所选用的品种,应确保其遵循了《种子法》和《品种审定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 制备样品,包括冻干粉、溶解液和制剂等;
  • 进行实验前的调试工作,包括对于检测仪器和设备的校正以及对试剂和样品的预处理等工作;
  • 进行实验操作,包括不同品种之间的比较、同一品种中不同批次之间的比较以及不同时间点的比较等;
  • 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

3. 指南意义

甘蓝型油菜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是确保甘蓝型油菜制剂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该测试,可以评估制剂是否满足其所期望的治疗目标和安全性要求,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制药工艺的质量控制水平。因此,遵循相关标准进行测试非常重要。

总之,甘蓝型油菜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GB/T19557.14-2017是保障甘蓝型油菜制剂质量的重要标准,希望广大从事相关行业的读者能够加强对该指南的学习和应用。

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甘蓝型油菜的相关资料

和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甘蓝型油菜类似的标准

植物油脂烟点测定

烟草品种抗病性鉴定

钢渣稳定性试验方法

农药剂型名称及代码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农药剂型名称及代码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农药剂型名称及代码的编号:GB/T19378-2017。农药剂型名称及代码共有13页,发布于2018-05-01
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豌豆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豌豆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豌豆的编号:GB/T19557.22-2017。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豌豆共有38页,发布于2018-05-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