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40351-2021

循环再利用涤纶生态技术要求

Ecologicaltechnicalrequirementsforrecycled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fiber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循环再利用涤纶生态技术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循环再利用涤纶生态技术要求的编号:GB/T40351-2021。循环再利用涤纶生态技术要求共有22页,发布于2022-03-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W5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59.060.20
  • 实施日期2022-03-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2页
  • 文件大小1.33M

循环再利用涤纶生态技术要求


国家标准 GB/T40351一2021 循环再利用涤纶生态技术要求 EcologiealtechmiealrequirementsforreeyeledPoly(ethylemeterephthalate)fiber 2021-08-20发布 2022-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涯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40351一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化学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86)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东华大学、上海市质量监督 检验技术研究院、浙江海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远纺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桐昆集团浙江恒盛化纤 有限公司,无锡金通高纤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百川资源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秋盛资源股份有 限公司安徽东锦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新凤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 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嘉兴市富达化学纤维厂,优彩环保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翔鹭化 纤股份有限公司、福建赛隆科技有限公司、扬州天富龙汽车内饰纤维有限公司江苏港虹纤维有限公司 苏州宝丽迪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辽宁际华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浙江绿宇 环保有限公司、杭州华创实业有限公司、河南金丝路生态环境材料有限公司、上海纺织集团检测标准有 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华平,柯福佑,李红杰,钱军,李卫东,陈浩、任仲生、徐奇鹏、钱琦渊,谢历蜂 马俊滨、,邢朝东、刘春福、汪森军、陈建梅、陈剑翔、戴泽新、刘龙敏、方华玉、周国祥、田会双、孙伟辰 周萍、李德利、张朔、陈宝芳、樊录斌、徐逸群、邵正丽、陈烨、谭玉静
GB/T40351一2021 循环再利用涤纶生态技术要求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循环再利用涤纶(以下简称再生涤纶)的术语和定义、生态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取样 规定、判定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本色、有色再生涤纶,其他功能性再生涤纶可参照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912.1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 GB/T4l46(所有部分纺织品化学纤维 GB/T5750.1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消毒副产物指标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7573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GB 17592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17593.2纺织品重金属的测定第2部分;电感稠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 GB 17593.3纺织品重金属的测定第3部分:六价铬分光光度法 GB 17593.4纺织品重金属的测定第4部分;呻,汞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 GB 18204.2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 GB18401 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 20382纺织品致癌染料的测定 GB T 20383纺织品致敏性分散染料的测定 GB 20384纺织品氧化苯和氯化甲苯残留量的测定 GB 20386纺织品邻苯基苯酚的测定 GB 20388纺织品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四氢峡喃法 GB 23322纺织品表面活性剂的测定炕基酚和炕基酚聚氧乙烯酸 GB 23344纺织品4氨基偶氮苯的测定 GB/T23345纺织品分散黄23和分散橙149染料的测定 GB/T24281 纺织品有机挥发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28189纺织品多环芳胫的测定 FZ/T52052低熔点聚酯(LMPET/再生聚醋(RPET)复合短纤维 术语和定义 GB/T4l46(所有部分).,GB/T24281,FZ/T5205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GB/T40351一2021 3.1 循环再利用涤给reyeleloly(ehyleeteephthaate>ther 废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经回收后加工制成的纤维 生态技术要求 再生涤纶的生态技术要求性能指标项目及限量要求,见表1 表1 序号 项目 基准值 4.07.5 pH值 异味" <20 游离甲醛含量/mg/kg 镖 <30.0 研 1.0 1.0 <2.0 可萃取重金属/mg/kg s4.0 铜 <50.0 镍 4.0 六价铬 s0.5 汞 0.02 甲苯 s0.4 s0,4 对二甲苯和间二甲苯 苯乙婚 <2.0 <100 非低熔点复合纤维 挥发性有机物/mg/ke) 总有机挥发物 低熔点复合纤维 <150 非低熔点复合纤维 <25 甲醛 低熔点复合纤维 50 1o 乙醛 丙烯醛 <1.0 壬基酚聚氧乙希醒、辛基酚聚 s100 氧乙烯鲑、王基前,辛基酌总量) 残余表面活性剂/mg/kg 壬基酚,辛基酚 S1o
GB/T40351一2021 表1(续 序号 项目 基准值 蘑苯并[]此,苯并[a]尊,苯并[b <1.0 荧慈,苯并[k]荧慈,二苯并[a,h]慈 多环芳姬"mg/kg) 16种总量 10,0 其他化学残余"/(mg/kg 邻苯基苯前 l0 s0.1 邻苯二甲酸酯总量'/% 10 S1.0 氧化苯和氯化甲苯总量"/(mg/kg)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mg/kg <20 致癌染料" 不得检出 1 不得检出 致敏染料" 其他有害染料" 不得检出 注本色再生涤纶仅考核1一6项 异味种类为香味,霉味、高沸程石油味(如汽油,煤油味),鱼服味,芳香姬气味中的一种或儿种 具体物质名单见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 试验方法 5.1pH值的测定 按GB/T7573规定执行 5.2异味的测定 按GB18401一2010中6.7的规定执行 5.3游离甲醛含量的测定 按cBT2912.1的规定执行 5.4可萃取重金属的测定 按GB/T17593.2、GB/T17593.3、GB/T17593.4的规定执行 5.5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按附录F,附录G规定执行 5.6残余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按GB/T23322执行 5.7多环芳烽的测定 按GB/T28189规定执行
GB/T40351一2021 5.8邻苯基苯酚的测定 按GB/T20386规定执行 5.9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 按GB/T20388规定执行 5.10氧化苯和氯化甲苯残留量的测定 按GB/T20384规定执行 5.11可分解致癌芳香胺的测定 按GB/T17592和GB/T23344规定执行 注:先按GB/T17952检测,当检出苯胺和/或l,4-苯二胺时,再按GB/T23344检测4-氨基偶氮苯 5.12致癌染料的测定 按GB/T20382规定执行 5.13致敏性分散染料的测定 按GB/T20383规定执行 5.14其他有害染料 按GB/T23345规定执行 6 取样规定 6.1按照贸易双方协议要求取样 6.2送检样品,生产日期应在送检日期前三个月之内(含三个月),样品应常温密封保存 6.3抽查的样品,需现场取样、密封保存 判定规则 产品满足表1的全部性能要求,则判为合格
GB/40351一2021 附 录 A 规范性 残余有害化学物 A.1残余表面活性剂、润湿剂 见表A.1 表A.1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壬基酚 Nonylphenol(NP 辛基盼 Oetylphenol(OP 辛基酚聚氧乙烯愁 oheehoIOEOm 壬基甬聚氧乙烯肤 hoxsylates[NP(Eo) Nonylphenoletho A.2其他化学残余 见表A.2 表A.2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化学文摘号 90-43-7 邻苯基苯酌 Phenylphenol(oPP)
GB/T40351一2021 录 附 B 规范性) 多环芳烽 多环芳胫见表B,1 表B.1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化学文摘编号 茶 91-20-3 Naphthalene 芯 Acenaphtene 83-32-9 Anthracene 120-12-7 129-00-0 Pyrene Fuorene 86-73-7 Phenanthrene 85-01-8 蕨 Chrysene 218-01-9 烯 Acenaphthylene 208-96-8 荧慈 Fluoranthene 206-44-0 苯并[a]总 56-55-3 Benzo[a]anthracene 53-70-3 二辈并[a,]慈 DbemLla,h]amthratne 50-32-8 苯并[]此 BenzolLapyrene 苯并[b荧慈 Benzo[]fluoranthene 205-99-2 苯并[k]荧葱 Benzo[k]fluoranthene 207-08-9 革并[l,2,3-cd门芭 Indeno[1,2,3-edpyrene 193-39-5 苯并[gh门此 Benzo[ghi]perylene 191-24-2
GB/40351?2021 ? C 淶) ? ?C.1 c.1 ? ?? 28553-12-068515-48-0 ? Diononylphthalate(DINP 117-84-0 ? Dnotyphthalate(DNoP Di(2-ethylh .(DEHPy 117-81-7 ?(2-?)? hexyl)-phthalate( 26761-40-0,68515-49-1 ? isodeylphhalate(DDP .(BBP ??? 85-68-7 ButylbenzylphthalateG e(DBP 84-74-2 ? Dhtslhdhadael 117-82-8 ?(2-?) Di(2-methoxyethyl)phthalate(DMEP DiC6-8-branched 1alkylphthadlhate ?C6-8?? 71888-89-6 C7rich(DIHHP ?? Di-iso-butylphthlatae(DIBP 84-69-5 131-18-0, 605-50-5 ? Di-pentylphthalate(DPP 776297-69-9. 84777-06-0 ? Di-eyelohexylphthalate(DCHP) 84-61-
GB/T40351一2021 附 录 D 规范性) 氯化苯和氧氯化甲苯 氧化苯和氧化甲苯见表D.1 表D.1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二氯苯类化合物 Dichlorobenzenes 三氯苯类化合物 Tiehlorobenzenes 四叙苯类化合物 Tetraclorobenzene 五叙苯类化合物 Pentachlorobenzenes 六氯苯类化合物 Hexachlorobenzenes 氧甲苯类化合物 Chorotoluenes 二氯甲苯类化合物 Dichlorotoluenes 三氯甲苯类化合物 Trichorotoluenes 四氯甲苯类化合物 Tetraehlorotoluenes 五氯甲苯类化合物 Pentachlorotoluenes
GB/40351一2021 附录 E 规范性) 有害染料 B.1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E.1.1第一类;对人体有致癌性的芳香胺,见表E.1 表E.1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化学文摘编号 92-67-1 4氨基联苯 4-Aminobiphenyl 联苯胶 92-87-5 Benzidine 4-氯-邻甲基苯胺 4-Chloror-otoluidine 95-69-2 2-禁胺 2-Naphthylamine 91-59-8 E.1.2第二类:对动物有致癌性,对人体可能有致癌性的芳香胺,见表E.2 表E.2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化学文摘编号 邻氨基偶氮甲苯 仔-Aminoazotoluene 97-56-3 2-氨基-4-硝基甲苯 2-Amino4-nitrotoluene 99-55-8 对氯苯胶 P.-Cloroaniline 106-47-8 615-05- 二氨基苯甲髅 2.4 2,4-Diaminoanisole 4,4'-Diaminodiphenylmethane 101-77-9 4,4'-二氨基二苯甲烧 3,3'-二氯联苯胺 3-3'-Diehlorobenzidine 91-94-1 3,3'-二甲氧基联苯胺 3-3'-IDimethoxybenzidine 119-90-4 3,3'-二甲基联苯胺 3-3'-Dimethylbenzidine 19-93-7 3,3'-二甲基-4,4 3-3'-Dimrthy4-4 838-88-0 二氨基二苯甲烧 diaminobiphenylmethane 对甲酚定 PCresidine 120-71-8 4,4'-亚甲基-二-(2氯苯胶) 手-4'-Methylene-bis-(2-ehloroaniline) 101-14-4 4,4'-二氨基二苯腿 4,4'-(Oxvdianiline 101-80-4 4,4'-Thiodianilne 139-65-1 4,4'-二氨基二苯碗酣 邻甲苯胺 o-Toluidine 95-53-4 2,4-Toluylendiamine 2,4-二胺基甲苯 95-80-7 2,4,5-三甲基苯胶 2,4,5-Trimethylaniline 137-17-7 邻甲氧基苯胶 oAnisidine 90-04-0
GB/T40351一202 表E.2(续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化学文摘编号 2,4二甲基苯胺 2,4-Xylidine 95-68-1 2,6二甲基苯胺 2,6-Xylidine 87-62-7 4-氨基偶氮苯 4-Aminoazobenzene 60-09-3 E.2致癌染料 见表E.3 表E.3 染料索引商品名 染料索引结构号 化学文摘编号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酸性红26 AcidRed26 16150 3761-53-3 42500 碱性红9 BsicRed9 569-61-9 DireetBue38 30235 1937-37-7 直接黑38 D)ireetBlue6 直接蓝6 22610 2602-46-2 直接红28 DireetRed28 22120 573-58-0 分散蓝1 DisperseBlue1 64500 2475-45-8 分散黄3 DisperseYellow3 l1855 2832-40-8 碱性紫14 BasicViolet14 42510 632-99-5 60700 分散橙 l1l 82-28-0 Disperse(Orangell E.3致敏染料 见表E.4 表E.4 染料索引商品名 染料索引结构号 化学文摘编号 2475-45-8 分散蓝1 64500 61505 2475-46-9 分散蓝3 62500 3179-90-6 分散蓝7 分散蓝26 63305 3860-63-7 12222-75-2 分散蓝35 分散蓝102 1l1945 12222-97-8 分散蓝106 ll1935 12223-01-7 10
GB/T40351一2021 表E.4(续 染料索引商品名 染料索引结构号 化学文摘编号 1l1938 61951-21-7 分散蓝124 11080o 2581-69-3 分散橙1 11005 分散橙3 730-40-5 分散橙37 11132 12223-33-5 分散橙76 ll132 13301-61-6/51811-42-8 分散红1 lll10 2872-52-8 分散红1 62015 2872-48-2 121o 3179-89-3 分散红17 10345 119-15-3 分散黄1 分散黄3 11855 2832-40-8 分散黄9 10375 6373-73-5 分散黄39 480095 12236-29-2 分散黄49 54824-37-2 分散棕1 1l152 23355-64-8/12236-00-9 E.4其他禁用染料 见表E.5 表E.5 染料索引商品名 染料索引结构号 化学文摘编号 分散橙149 85136-74-9 分散黄23 26070 6250-23-3 11
GB/T40351一2021 附录 规范性 苯系有机挥发物的试验方法顶空-气相色谱法 F.1方法原理 将试样置于一定温度条件下的顶空仪(HS)中,试样中有机挥发物释放到气相中,经高纯氮气吹扫 进气相色谱仪测定 F.2试剂和标准溶液 除非另有说明,所用试剂均为色谱纯 所用水均达到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的要求 F.2.1 F.2.2有机挥发物标准品(以二硫化碳或正戊婉为溶剂);苯系物混合标准液(含苯、甲苯、对二甲苯,间 二甲苯,苯乙烯),正己婉和正十六烧 r.2.3有机溶剂甲醉(分析纯),乙醉(分析纯) F.3仪器和材料 F.3.1气相色谱仪,配有: 氢离子火焰检测器; 低噪空气泵和氢气发生器,也可使用其他提供氢气和空气装置; 色谱工作站; 色谱柱;弱极性毛细管色谱柱(极性小于10),也可使用其他具有同等分离效果的色谱柱 顶空采样仪:温度范围为室温至250C,控温精度士1C,顶空瓶:容积120mL,钳口,瓶口直 径20mm 注当采用20mL等其他规格的顶空瓶时,需相应调整平衡条件,标准曲线,测定低限等参数. F.3.2超声波振荡器 F.3.3分析天平:最小分度值0.001g F.3.4微量进样针:20l或50AL F,4测试前准备 空白样品制备 F.4.1 取约1g待测样品在沸水中煮沸30min 然后,置于真空烘箱中,120C干燥20min,取出冷却至 室温 将冷却后样品,浸于甲醉溶剂中,超声萃取30min 用水反复洗涤多次,室温晾干 将样品再次置 于真空烘箱中,120C干燥20min 取出冷却至室温,密封保存待用 F.4.2纤维去油 将200ml浓度为2.5g/L的皂液加热至80C 称取约4g待测样品,放人皂液中保温、浸泡 30min后,取出用水充分漂洗,室温晾干,备用 12
GB/40351一2021 F.4.3顶空采样仪的准备 F.4.3.1顶空瓶:钳口顶空瓶,乙醇清洗顶空瓶内壁并烘干 mm×3mm F.4.3.2密封盖;含有聚四氟乙烯密封圈盖垫(20n F.5试验步骤 F5.1分析参考条件 由于测试结果取决于所使用的仪器,因此不可能给出色谐分析的全部参数,采用如表F.1所列操作 条件已被证明对测试是合适的 表F.1气相色谱分析参考条件 项目 要求 色谐杜 弱极性毛细管色谱柱(极性小于10),也可使用其他具有同等分离效果的色谐 进样口温度 220 进样方式 不分流 检测器温度 220 5C/tmin 8C/min 色谱柱升温程序 50C(7min -120C 180C(1min)保持至所有目标组分流出 高纯氮气(99.999%) 载气 柱流量 5ml/min 100mL/min 气体总流速 F.5.2标准曲线的测定 用微量进样针移取10pL浓度分别为5"g/mL、10!g/mL,204g/mL、50g/mL、100"g/mL 的苯系物混合标准溶液,快速注人顶空瓶中,并迅速加盖密封,放人顶空进样器的加热仓中进行加热,平 衡温度1l10笔,平衡时间40min 开启顶空仪吹扫将取样针管中残余气体排出 达到平衡时间之后,将取样针插人顶空瓶中,按色谱条件(F.5.1)进行分析、测定,苯系物混合标准 液的气相色谱图如图F.1所示 根据保留时间对色谱峰中辈,甲辈.对二甲苯,-间二甲苯,紫乙烯进行 定性,并分别绘制标准工作曲线 分别移取10L浓度1004g/mL的正己婉和正十六烧标准溶液,采用上述相同试验条件,分别测 定正己熔和正十六婉的保留时间,正已烧和正十六婉标准溶液的气相色请图,如图F.2所示 13
GB/T40351一202 1.0 0.8 0.6 批 0.4 i 0.2 0.0 10 15 20 25 保留时间/min 图F.1苯系物混合标准液的气相色谱图 15 12 20 25 15 保留时间/min 图F.2正己完和正十六完标准溶液的气相色谱图 F.5.3试样的测定 将去油后的纤维样品拆散,尽量保证纤维之间不成簇,不粘连 准确称取(1.000士0.001)g试样,将 纤维均匀地置于顶空瓶(F.4.3.1)的底部,快速加盖(F.4.3.2)密封 待顶空采样仪温度升至110C后 将含有试样的顶空瓶(F.4.3.1)置于顶空进样器的加热仓加热平衡40min,达到平衡时间之后,将取样 针插人顶空瓶中,按色谱条件(F.5.1)进行分析 取样三次,分别检测,试验结果取三次的平均值 试样 测定前应进行空白实验 当采用20mL顶空瓶时,试样量调整为(0.2~0.4)g士0.001g,同时,试验结果如果差异大,应适当 增加检测次数 注,制样时可采取适当措施避免油脂或环境有机物污染试样 14
GB/40351一2021 F.6结果计算 F.6.1标准曲线方程的建立 分别以混合标准溶液进样量为横坐标,以各组分峰面积为纵坐标,通过最小二乘法对每一种组分进 行线性拟合,得到各组分的标准线性回归方程,见公式(F.1),线性相关系数应大于0.997 F.1 y;=k;r;十b 式中 某种苯系有机挥发物单体的峰面积; -某种苯系物,分别为:苯、甲苯、,对二甲苯十间二甲苯、苯乙烯; 某种苯系有机挥发物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 某种苯系有机挥发物单体的进样量,单位为纳克(ng); Z -某种苯系有机挥发物线性回归方程的截距 F.6.2纤维中苯系有机挥发物(voC)含量的计算 纤维中某种苯系有机挥发物(Vv0C)的含量,按公式(F.2)计算 -/k,×m×1000 F.2 C;=(y. 一ylnk, 式中: 纤维中某种苯系有机挥发物单体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C 某种苯系物,分别为;苯、甲苯,对二甲苯十间二甲苯、苯乙烯; 纤维中某种苯系有机挥发物单体的峰面积实测值 y 空白纤维中某种苯系有机挥发物单体的峰面积实测值; ylnk. 某种苯系有机挥发物单体的标准拟合曲线的截距; 某种苯系有机挥发物单体的标准拟合曲线的斜率;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7 每种苯系有机挥发物单体的含量取三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修约至一位小数 F.6.3纤维中总有机挥发物(TvoC)含量的计算 纤维中总有机挥发物(TVOC)的含量,按公式(F.3)计算 C o ./(k ×m×1000 rrvoc ynk Tdwe Tlue F.3 式中: -纤维中总有机挥发物(TV0C)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CTvo -纤维中保留时间在正己烧至正十六烧之间的所有有机挥发物的峰面积实测值 y 空白纤维中保留时间在正已婉至正十六婉之间的所有有机挥发物的峰面积实测值; ank 甲苯标准拟合曲线的截距; bToeme 甲苯标准拟合曲线的斜率 尺Ta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总有机挥发物(TVOc)的含量取三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修约至整数 F.7方法检出限 苯;0.02mg/kg;甲苯;0.02mg/kg;对二甲苯和间二甲苯;0.009mg/kg;苯乙烯;0.008mg/kg" 15
GB/T40351一2021 F,8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本文件编号; a b 样品来源及描述; c 测试结果; d 任何偏离本文件的说明; e 试验日期 16
GB/40351一2021 附 录 G 规范性 醛类有机挥发物试验方法- -顶空-气相色谱法 G.1方法原理 将试样置于一定温度条件下的顶空仪(HS)中,试样中有机挥发物释放到气相中,经高纯氮气吹扫 进气相色谱仪测定 G.2试剂和标准溶液 G.2.1除非另有说明,所用试剂均为色谱纯 所用水均达到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的要求 G.2.2醛类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方法按照GB/T18204.2,GB/T5750.10执行 G.2.3有机溶剂:甲醇(分析纯),乙醉(分析纯. G.3仪器和材料 G.3.1气相色谱仪,配有 氢离子火焰检测器; 低噪空气泵和氢气发生器,也可使用其他提供氢气和空气装置; 色谱工作站; -气相柱:中极性毛细管色谱柱,也可使用其他具有同等分离效果的色谱柱; 顶空采样仪:温度范围为室温至250,控温精度士1C,顶空瓶:容积120ml,钳口,瓶口直径 20mmmm 注:当采用20ml等其他规格的顶空瓶时,需相应调整平衡条件,标准曲线,测定低限等参数 G.3.2超声波振荡器 G.3.3分析天平;最小分度值0.001g G.3.4微量进样针;25L或50ML G.4测试前准备 G.4.1空白样品制备 同F.4.1 G4.2纤维去油 同F.4.2 G.4.3顶空采样仪的准备 同F.4.3. 17
GB/T40351一2021 G.5实验步骤 G.5.1分析参考条件 由于测试结果取决于所使用的仪器,因此不可能给出色谱分析的全部参数,采用如表G.1所列条件 已被证明对测试是合适的 表G.1气相色谱分析参考条件 项目 要求 色谱柱 中极性毛细管色谱柱也可使用其他具有同等分离效果的色谱柱 进样口温度 220" 进样方式 不分流 检测器温度 220 5C/min 色谱柱升温程序 40(3min) 150C4min)保持至所有目标组分流出 载气 高纯氮气(99.999%) 5mL/min 柱流量 气体总流速 100mL/min G.5.2醛类标准曲线的测定 以水为溶剂,将甲醛、乙醛和丙矫醛配置成浓度为404g/ml1o04g/ml,2004&/mL.5004g/'ml. 10004g/ml的混合标准溶液 用微量进样针分别移取10AL上述浓度标准液,快速注人顶空瓶中,并迅速加盖密封,放人顶空进 样器的加热仓中进行加热,平衡温度70C,平衡30min. 开启顶空仪吹扫,将取样针管中残余气体排出;达到平衡时间之后,将取样针插人顶空瓶中,按色谱 条件(G.5.1)进行分析、测定,醛类混合标准溶液的气相色谱图,如图G.1所示 根据保留时间对色谱峰 中甲醛、乙醛、丙烯醛进行定性,并分别绘制标准工作曲线 Z醛 甲隆 丙烯服 15 保时Oa 图G.1醛类混合标准溶液的气相色谱图 18
GB/T40351一2021 G.5.3试样的测定 将去油后的纤维样品拆散,尽量保证纤维之间不成簇、不粘连 准确称取(1.000士0.001)g试样,将 纤维均匀地置于顶空瓶(F.4.3.1)的底部,快速加盖(F.4.3.2)密封 待顶空采样仪温度升至70C后,将 含有试样的顶空瓶(F.4.3.1)置于顶空进样器的加热仓加热平衡30min,达到平衡时间之后,将取样针 插人顶空瓶中,按色谱条件(G.5.1)进行分析 取样三次,分别检测,试验结果取三次的平均值 试样测 定前应进行空白实验 当采用20ml顶空瓶时,取样量调整为(0.2~0.4)g士0.001g,同时,试验结果如果差异大,应适当 增加检测次数 注:制样时可采取适当措施避免油脂或环境有机物污染试样 G.6结果计算 G.6.1标准曲线方程的建立 分别以甲醛,乙醛、,丙烯醛进样量为横坐标,以各组分峰面积为纵坐标,通过最小二乘法对每一种组 分进行线性拟合,得到了各组分的标准线性回归方程,见公式(G.1),线性相关系数应大于0.997 ( G.1 y,=k,r十b 式中: 某种醛类有机挥发物单体的峰面积: y 某种醛类有机挥发物,分别为甲醛、乙醛、,丙烯醛 -某种醛类有机挥发物单体的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 k -某种醛类有机挥发物单体的进样量,单位为纳克(ng); r -某种醛类有机挥发物单体的线性回归方程的截距 G.6.2纤维中醛类有机挥发物(VOC)含量的计算 纤维中某种醛类有机挥发物单体的含量,按公式(G.2)计算 -b/k×m×1000 .G.2 C,=(y" 一yank, 式中: -纤维中某种醛类有机挥发物单体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C -某种醛类有机挥发物,分别为:甲醛、乙醛、丙烯醛; -纤维中某种醛类有机挥发物单体的峰面积实测值; y -空白纤维中某种醛类有机挥发物单体的峰面积实测值; yank. -某种醛类有机挥发物单体的标准拟合曲线的截距; -某种醛类有机挥发物单体的标准拟合曲线的斜率;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7 每种醛类有机挥发物单体的含量取三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甲醛、乙醛的含量修约至整数,丙烯醛 的含量修约至一位小数 方法检出限 G7 甲醛;0.050mg/kg;乙醛;0.060mg/kg;丙熔醒;0.061mg/k发
GB/T40351一2021 G.8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本文件编号; b 样品来源及描述; 测试结果; C d)任何偏离本文件的说明 试验日期 e

循环再利用涤纶生态技术要求GB/T40351-2021解读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循环再利用涤纶行业正在逐渐兴起。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如何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仍是一大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21年发布了GB/T40351-2021标准,规定了循环再利用涤纶的生态技术要求。

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产品分类、名称和标志。
  • 要求和试验方法。
  • 检验规则和判定。
  •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通过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具体来说,循环再利用涤纶在生产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要求:

  • 原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并经过必要的质量检验。
  • 生产工艺应符合相关规定,并实行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
  • 成品应经过必要的测试和检验,保证其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为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GB/T40351-2021标准还规定了一系列试验方法,包括弯曲性、断裂强度、吸湿性等指标。

总之,GB/T40351-2021标准对于循环再利用涤纶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希望各相关企业能够认真执行该标准,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和循环再利用涤纶生态技术要求类似的标准

家居用聚氯乙烯人造革通用技术要求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家居用聚氯乙烯人造革通用技术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家居用聚氯乙烯人造革通用技术要求的编号:GB/T40350-2021。家居用聚氯乙烯人造革通用技术要求共有10页,发布于2022-03-01
人类组织样本采集与处理第1部分:手术切除组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人类组织样本采集与处理第1部分:手术切除组织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人类组织样本采集与处理第1部分:手术切除组织的编号:GB/T40352.1-2021。人类组织样本采集与处理第1部分:手术切除组织共有13页,发布于2022-03-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