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4943.1-2011采

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Informationtechnologyequipment-Safety-Part1:Generalrequirement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编号:GB4943.1-2011采。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共有237页,发布于2012-12-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L09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5.020
  • 实施日期2012-1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37页
  • 文件大小4.97M

以图片形式预览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国家标准 GB4943.1一2011 代替GB49432001 信息技术设备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 nformationtechmologycquipment一Safety一Part1.CGeneralrequirements IEC60950-1:2005,MOD 2011-12-30发布 2012-12-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4943.1一2011 目 次 前言 引言 安全的原则 0.1安全的总则 0.2危险 0.3材料和元器件 总则 1.1范围 1.2术语和定义 1.3基本要求 l6 1.4试验的一般条件 1.5元器件 21 1.6电源接口 26 1.7标记和说明 26 危险的防护 32 2.1电击和能量危险的防护 32 2.2SELV电路 39 2.3TNV电路 40 2.4限流电路 43 2.5受限制电源 4 2.6接地和连接保护措施 45 2.7 -次电路过流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 5 2.8安全联锁装置 53 2.9 电气绝缘 55 2.10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 66 布线、连接和供电 81 基本要求 81 与电网电源的连接 84 3.2 连接外部导线的接线淌子 3.3 86 与电网电源的断开 3.5 设备的互连 93 结构要求 93 稳定性 9. 4.2机械强度 97 4.3结构设计 103 4.4危险的运动部件的防护
GB4943.1一2011 104 4.5发热要求 4.6外壳的开孔 107 12 4.7防火 电气要求和模拟异常条件 18 5.1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 18 5.2抗电强度 124 5.3异常工作和故障条件 128 与通信网络的连接 130 6.1对通信网络的维修人员和连接到通信网络的其他设备的使用人员遭受设备危险的防护 131l 6.2对设备使用人员遭受来自通信网络上过电压的防护 132 6.3通信配线系统的过热保护 134 与电缆分配系统的连接 135 7.1基本要求 135 7.2对电缆分配系统的维修人员和连接到该系统的其他设备的使用人员遭受设备内危险 电压的防护 135 对设备使用人员遭受来自电缆分配系统上的过电压的防护 7.3 135 一次电路和电缆分配系统之间的绝缘 7.4 136 附录A规范性附录) 耐热和防火试验 137 附录B(规范性附录》异常条件下的电动机试验 附录C规范性附录变压器 148 附录D(规范性附录接触电流试验用的测量仪器 150 附录E规范性附录绕组的温升 151 附录F规范性附录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测量方法 157 附录G规范性附录确定最小电气间隙的替换方法 附录H规范性附录电离辐射 l63 附录J规范性附录电化学电位表 164 附录K(规范性附录控温装置 165 附录L规范性附录)某些类型的电气事务设备的正常负载条件 167 附录M(规范性附录电话振铃信号准则 169 附录N(规范性附录)脉冲试验发生器 173 附录P(规范性附录)规范性引用文件 175 附录Q(规范性附录)压敏电阻器(VDRs) 179 附录R(资料性附录)质量控制程序要求的示例 18C 附录s(资料性附录)脉冲试验程序 182 附录T(资料性附录》进水防护导则 184 附录U(规范性附录》无需使用隔层绝缘的绝缘绕组线 185 188 附录V规范性附录交流配电系统 194 附录w资料性附录接触电流的总和
GB4943.1一2011 197 附录X资料性附录变压器试验的最大发热效应 199 附录Y资料性附录紫外线环境试验 200 附录Z资料性附录过电压类别 201 附录AA规范性附录卷轴试验 203 附录BB(资料性附录本版与GB49432001的差异 附录cC资料性附录IEC60950-1:2005规范性引用文件/参考文献与本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 -- 209 参考文献的对照表 215 附录DD(规范性附录标准中新增加的安全警告标识的说明 附录EE资料性附录标准中与安全相关的说明示例的汉文、藏文、蒙古文、壮文和维文5种文 字的对照表 216 参考文献 221 图2A 试验指 34 图2B试验针 35 图2c试验探头 35 图2D内部导电零部件的可触及性 35 图2E单一故障条件下sELV电路的电压 39 图2F单一故障后允许的最高电压 44 2G试验电压发生器 图 43 图2H绝缘应用示例 59 图21热老化时间 79 图2K涂层耐划痕试验 80 4A钢球冲击试验 阁 96 图 4B防止垂直进人的开孔截面设计示例 108 图 4C百叶窗设计示例 108 图4D外壳的开孔 108 图4E局部封装元件或组件用典型防火防护外壳底部 109 图4F挡板结构 10 图5A接到星形TN或T配电系统的单相设备接触电流试验电路 19 图5B接到星形TN或TT配电系统的三相设备接触电流试验电路 19 图6A通信网络和地之间的隔离试验 32 133 图6B试验电压的施加点 141 图B.1算术平均温度值的确定 图C.1算术平均温度值的确定 146 148 图D.1测量仪器 149 图D.2替换的测量仪器 图F.1窄沟槽 151 图F.2宽沟槽 151 151 图F.3V形沟槽 + 152 图F.4肋条
GB4943.1一2011 152 图F.5带窄沟槽的未粘合接缝 图F.6带宽沟槽的未粘合接缝 152 图F.7带窄沟槽和宽沟槽的未粘合接缝 152 图F.8窄凹槽 53 153 图F.9宽凹槽 图F.10端点周围的涂层 53 图F.11印制线路上的涂层 54 图F.12通过外壳开孔的测量 54 图F.13插人的未连接的导电零部件 54 55 图F.14固体绝缘材料 图F 薄层绝缘材料 15 55 图F.16多层印制板中的粘合接缝 55 图F.17绝缘化合物填充的组件 155 图F.18带隔板的骨架 56 图M.1振铃周期和韵律周期的定义 170 图M2韵律振铃信号的l极限曲线 170 171 图M.3蜂值和峰-峰值电流 图M4振铃电压脱开判据 172 图 TU-T的脉冲试验发生器电路 173 N.1 图N.2GB8898的脉冲试验发生器电路 173 图s.1不带电涌抑制器而且绝缘未击穿时的波形 182 图s.2不带电涌抑制器绝缘击穿期间的波形 182 图 s.3电涌抑制器动作时绝缘完好的波形 183 图s.4电涌抑制器和绝缘短路时的波形 183 图V.1TN-S配电系统示例 189 图V.2TN-CS配电系统示例 190 图V.3TN-C配电系统示例 190 图V.4单相三线,TN-C配电系统示例 191 图V.5 三 三相线加中线的TT配电系统示例 91 图V.6三相线的TT配电系统示例 92 图V.7 三相线(加中线)的IT配电系统示例 192 三 2 图V.8 三相线IT配电系统示例 93 到 w.1浮地电路的接触电流 94 图w.2接地电路的接触电流 95 接触电流在PABX内的汇1 图w. 3 95 201 图AA.1卷轴 图AA.2卷轴的初始位置 201 图AA.3卷轴的最终位置 201 202 图AA.4金属箱在绝缘材料上的位置 10 表1ASELV电路和TNV电路的电压范围 13 表1B可燃性等级的等效说明 22 表1CGB/T14472中的电容器额定值
GB4943.1一2011 23 表1D电容器应用的参考示例 表2A内部配线的绝缘穿透距离 36 45 表2B无过流保护装置的电源的限值 45 表2C有过流保护装置的电源的限值 47 表3D保护连接导体的最小尺寸 裘 48 交流电网电源供电的设备的试验持续时间 表2F单相设备或组件中的保护装置示例 52 表2G 三相设备中的保护装置示例 52 表2H绝缘应用示例 56 表21交流电网电源瞬态电压 64 表2K一次电路绝缘以及一次电路与二次电路之间的绝缘最小电气间隙 65 表21 66 -次电路的附加电气间隙 表2Nd 67 二次电路的最小电气间隙 表2N最小爬电距离 70 表2P不可分离的绝缘层的绝缘试验 7t 表2Q涂覆印制板的最小间隔距离 7? 表2R 印制板的绝缘 78 表3A额定电流不超过16A的电缆和导管的尺寸 85 表3B 导线规格 86 表3C 87 电源软线的物理试验 表3D接线端子能连接的导线的规格范围 89 表3电网电源导线和保护接地导线的接线端子的规格 90 4A暴露在UV辐射后的最小特性保持率限值 表 102 4B温度限值、材料和元器件 表 105 郑 4C接触温度的限值 106 10 表4D防火防护外壳金属底部开孔的尺寸和间跑 表 4E材料的可燃性要求汇总 17 表5A最大电流 121 125 表5B抗电强度试验的试验电压(基于峰值工作电压)第1部分 表5B抗电强度试验的试验电压(基于峰值工作电压)第2部分 126 表5C抗电强度试验的试验电压(基于要求的耐压 127 表5D过载条件下的温度限值 130 表B.1电动机绕组的温度限值(过载运转试验除外 40 过载运转试验的允许温度限值 表B. 141 表C.1变压器绕组的温度限值 45 表F.1X值 151 表G.1交流电网电源瞬态电压 58 表G.2海拔不超过2000m的最小电气间隙 61 164 表J.1电化学电位(V 174 表N.1图N.1和图N.2的元器件数值 1 180 涂覆的印制板 表R. 抽样和检验规则 181 表R.2抽样和检验规则 -减小的电气间隙
GB4943.1一2011 184 表T.1GB4208摘录 185 表U.1卷轴直径 186 表U.2烘箱温度 197 表X.1试验步骤 200 表Z.1过电压类别
GB4943.1一2011 前 言 GB4943的本部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GB4943《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目前拟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1部分;远程馈电 第22部分;室外安装设备 第23部分;大型数据存储设备 本部分为GB4943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EC60950-1;2005《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第1部分;通 用要求》第二版(英文版). 本部分与IEC60950-1;2005的技术性差异 电源容差 a IEc60950-1;2005的1.4.5中规定额定电压的容差为十6%和-10%,根据我国电网电源电压 的实际情况.GB4943.1一2011规定为十10%和一10% 删除第一个破折号的内容 b 电源额定值的标示 IEC60950-1:2005的1.7.1中对额定电压和频率的标示未明确规定具体的数值,仅以示例来 表述,而示例中的电压未包含的电网电源电压,根据我国的电网电源要求,供电电压为 220V,50Hz或三相380V,50Hz,因此对电源的额定值作了明确规定;对于单一的额定电 压,应标示220V或三相380V;对于额定电压范围应包含220V或三相380V;对于多个额 定电压,其中之一必须是220V或三相380V,并在出厂时设定为220V或三相380V;对于多 个额定电压范围,应当包含220V或三相380V,并在出厂时设定为包含220V或三相380v 的电压范围 额定频率或额定频率范围应为50Hz或包含50Hz 安全说明 对安全说明文字作了明确规定,在1.7增加一段;如无其他规定,所要求的标记和说明中的文 字应当使用规范中文 在1.7.2.1中增加了关于海拔高度和热带气候使用条件的安全警告要求和警告标识 对于仅适用于在海拔2000m以下地区使用的设备应在设备明显位置上标注“仅适用于海拔 2000m以下地区安全使用”或类似的警告语句,或标识符号 对于仅适用于在非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设备应在设备明显位置上标注“仅适用于非热带气 候条件下安全使用”或类似的警告语句,或标识符号 如果单独使用标识,应当在说明书中给出标识的含义解释 安全警告语句(例如,海拔2000m以下和非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警告语句)应当使用设备 预定销售地所能接受的语言 增加规范性附录DD,给出了新增加的安全警告标识的说明 增加资料性附录EE,给出了标 准中与安全相关的说明示例的汉文、藏文、蒙古文、壮文和维文5种文字的对照表 电源插头 根据我国专用的电源插头标准,在GB4943.1一2011的3.2.1.1中增加“设备与交流电网电源
GB4943.1一2011 连接的插头应当符合GB1002或GB1003或GB/T11918的要求 ” 适用范围 IEC60950-1;2005适用于预定在海拔2000m以下和在非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设备,在 1.1.2规定对于要在热带气候条件下或在海拔2000m以上高原使用的设备需要有附加要求 由于我国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的特殊性,以及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特点,在对IEC60950-1: 2005的部分条款修改后,本部分适用于在海拔5000m以下(包括5000m)使用的设备和在 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设备 对于预定仅在海拔2000m以下使用的设备,和预定不在热带 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设备,可以采用相应降低的要求,但要进行警告说明 GB4943.1一2011的1.1.2中第三项改为: 预定要在车辆、船舶或飞机上使用的设备,在海拔5000m以上高原使用的设备; 电气间隙的要求值 在不同海拔高度,对电气间隙的要求值不同 对适用于在海拔5000m以下使用的设备,电气 间隙的要求值应对应海拔5000m的要求,即乘以GB/T16935.1中对应海拔高度5000m的 倍增系数1.48,也即将标准中的要求值乘以1.48;对预定仅在海拔2000m以下使用的设备, 电气间隙的要求值应对应海拔2000m的要求,即乘以GB/T16935 1中对应海拔高度 2000m的倍增系数1,也即直接采用标准中的要求值 2.10.3.1第3段改为 这些要求适用于在海拔不超过2000m的情况下使用的设备 预定在海拔2000m以上至 5000m使用的设备,其最小电气间隙应当乘以GB/T16935.1”的表A.2给出的对应海拔高 度5000m的倍增系数1.48 预定在海拔5000m以上使用的设备,其最小电气间隙应当乘 以GB/T16935.1的表A.2给出的倍增系数,允许在表A.2最邻近的两点间使用线性内插 法 使用增系数计算得到的电气间隙值应当进位到小数点后一位 在表2K的上面和2.10.3.4各增加一段;按照上述规则确定的最小电气间隙/表中)的数值 适用于预定仅在海拔2000m及以下使用的设备 预定在海拔2000m一5000m使用的设 备,其最小电气间隙应当是上述数值乘以GB/T16935.1的表A.2给出的对应海拔高度 5000m的倍增系数1.48后的数值 预定在海拔5000m以上使用的设备,其最小电气间隙 应当乘以GB/T16935.1的表A.2给出的倍增系数 表2K、表2L和表2M的表头增加“(适用于海拔2000m以下)” G.6第二段改为预定在海拔2000m以上至5000m使用的设备,其最小电气间隙应当乘以 GB/T16935 1的表A.2给出的对应海拔高度5000m的倍增系数1.48 预定在海拔 500m以上使用的设备,其最小电气间隙应当乘以GB/TIB935.的表A.2给出的倍增系 数,允许在表A.2最邻近的两点间使用线性内插法 使用倍增系数计算得到的电气间隙值应 当进位到小数点后一位 当元器件已被证实符合与有关的元器件国家、行业标准时,该元器件还应当作为设备的- 组成部分承受本部分规定的有关试验 在1.5.2第一个破折段后面增加注:元器件的使用要 符合海拔5000m的相关要求 湿热处理条件 本部分适用于在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设备,湿热处理条件按热带气候条件处理 对预定不 在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设备,其湿热处理条件按CTL决议(决议单号;624/07)的规定 2.9.2第一段修改为2段;如果2.9.1,2.10.8.3,2.10.10或2.10.11有要求,湿热处理应当在 本部分中引用其他标准的具体条款时,若所引用的标准的年代号未列出,均指本部分附录P的采标信息和 附录cc中所列该标准的年代号
GB4943.1一2011 空气温度为(40士2)C,相对湿度为(93士3)%的湿热箱或室内进行120h 在湿热处理期间、 元器件或组件不通电 对预定不在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设备,如果2.9.1、2.10,8.3,2.10.10或2.10.l1有要求 湿热处理应当在空气相对湿度为(93士3)%的湿热箱或室内进行48h 在能放置样品的所有 位置上,空气温度应当保持在20C30C之间不会产生凝露的任一方便的温度值(/士2) 范围内 由于高海拔地区设备,考核其绝缘性能的预处理应当是承受温度冲击的湿热预处理条件,具体 要求还在考虑中 在2.9.2最后增加注:预定在海拔2000m以上至5000m使用的设备,考 核其绝缘材料特性所需要进行的预处理的条件和要求正在考虑中 温度限值 本部分适用于在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设备,温升限值对温带是以最高环境温度25C为基 准,对热带是以35C为基准作出的 1.4.12.1中的T修改为;T;制造厂商技术规范允许 的最高环境温度或35c,两者中取较高者 并增加注1;对预定不在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的 设备,Tm为制造厂商技术规范允许的最高环境温度或25C,两者中取较高者 附录E最后一段修改为“为了将本附录电阻法确定的绕组温度与表4B的温度限值进行比较, ”并增加注;对预定不在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设备,把计算 应当把计算的温升值加上35 的温升值加上25C与表4B的温度限值进行比较 由于高海拔地区设备的发热特性会有所不同,预定在海拔2000m以上至5000m使用的设 备,其发热试验的条件还在考虑中 在1.4.12.1增加注2;高海拔地区温度测量条件和温度 限值的要求,正在考虑中 过流保护装置 由于我国供电条件的特殊性,建筑设施中的保护装置不能对用电设备提供有效的保护,因此不 采用依赖建筑设施中的保护装置提供保护的方式 2.7.1改为;为了对一次电路的过电流、短 路和接地故障进行保护,应当提供保护装置 必须满足5.3要求的保护装置,除特定的以外 必须作为设备的一部分而包括在设备中 删除2.7.1的注 阴极射线管的机械强度要求 4.2.8阴极射线管的机械强度条款引用GB8898一2011第18章的要求,并在注中说明了IEc 标准的要求,由于在GB8898一2011的第18章加人了与IEC标准的技术性差异内容,所以将 4.2.8的注删除 k 引用标准和参考文献 IEC60950-1:2005的附录P和参考文献中引用和参考其他标准的引用原则是;凡是注日期的 引用文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物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 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面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由于我国的国标或行标采用国际标准的情况比较多样,为了便于操作,在GB/T1.1和 GB/T20000.2的要求的基础上,规定本部分附录P的规范性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中,如果是 对整个国际标准的引用,采取的引用原则为 -如果引用的国际标准没有被等同或修改采用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则引用该国际标准 -如果引用的国际标准已被等同采用或修改采用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则引用这些标准 在引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时,不注日期引用,其最新版本适用; 在所列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后面的括号中标识当前最新版本的该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 编号,对应的国际标准编号和一致性程度代号 对于仅引用国际标准的部分章条或条款的引用原则为:如果有对应该版本国际标准的国家标 N
GB4943.1一2011 准或行业标准,则引用该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如果没有对应该版本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或行 业标准,则引用该国际标准 同时为了保留国际标准的相关信息,增加资料性附录cC,其中给出了IEC60950-1:2005中的 规范性引用文件,参考文献与本部分中的规范性引用文件,参考文献的对照表 附录BB内容的差异 IEC60950-1:2005的附录BB是IEC60950-l:2005与IEC60950-1:2001版的差异对照,由于 我国没有与IEC60950-l:2001对应的国标,因此在附录BB中给出了GB4943 1一2011与 GB49432001的差异对照 增加规范性附录 m 本部分增加了规范性附录DD,给出了新增加的安全警告标识的说明 其他修改 n 根据相关cTL决议和IEC60950-1标准的修订单,本部分对IEC标准中的个别要求或错误进 涉及条款1.7,2.1.1.7,2.9.2,表2H,图2H,图F.8,图F.9 行了更正或编辑性修改 图M.3,附录U 上述技术性差异已编人正文中并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标识 国际标准IEc60950-1;2005于2006年发布了勘误,对2.3.4、7.3,第G.6章,M.2b)、图V.7、 附录AA的内容进行勘误 本部分将这些勘误直接纳人正文,并在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 双线标识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部分” a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b 删除IEC60950-1;2005的前言 c) d)删除索引部分; 增加资料性附录CC和附录EE e 本部分是对GB4943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的修订 本部分与GB49432001的主要技术 差异在附录BB中给出 本部分代替GB4943一2001 本部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部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四研究院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四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上海市质量 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北京泰瑞特检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莹、胡京平、李正、罗祖蔚,张力立、郭建宇,张跃亭、张宏图、王忠义、王贵虎、 俞毅敏,王守源,刘莹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4943一1990,GB4943一1995,GB4943一2001
GB4943.1一2011 引 言 安全的原则 GB4943的本部分制定时采用了以下原则 这些原则不涉及设备的性能及功能特性 安全的总则 为了设计出安全的设备,设计者必须了解安全要求的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不能代替本部分的详细要求,只是让设计者了解这些要求所依据的原则 如果设备涉及 的技术、材料或结构方式未明确规定,那么设备的设计应当至少达到本安全原则所述的安全等级 设计者不仅要考虑设备的正常工作条件,还要考虑可能的故障条件以及随之引起的故障,可预见的 误用以及诸如温度、海拔、污染、湿度、电网电源的过电压和通信网络或电缆分配系统的过电压等外界影 响 还应当考虑由于制造误差或在制造、运输和正常使用中由于搬运、冲击和震动引起的变形而可能发 生的绝缘间距的减小 在确定采用何种设计方案时,应当遵守以下的优先次序 -如果可能,规定能消除,减小危险或对危险进行防护的设计原则 如果实行以上原则将削弱设备的功能,那么应当使用独立于设备的保护措施,如人身保护设备 本部分未作规定) 如果上述方案和其他的措施均不切实可行,那么应当对残留的危险采取标识和说明的措施 需要考虑两类人员的安全,一类是使用人员(或操作人员),另一类是维修人员 使用人员是指除维修人员以外的所有人员 安全保护要求是假定使用人员未经过如何识别危险的 培训,但不会故意制造危险状况而提出的 因而,这些要求除了为指定的使用人员提供保护外,也为卫 生清扫人员和临时来访人员提供保护 通常,应当限制使用人员接触危险零部件,为此,此类零部件应 当仅位于维修人员接触区域内或位于受限制 区内的设备内 接触 如果允许使用人员进人受限制接触区,则应当予以适当指导 维修人员是指当设备中的维修接触区域或处在受限制接触区内的设备存在明显危险时,可以运用 他们所受的训练和技能避免可能的,对自己或他人伤害的专业人员 但是,应当对维修人员就意外危险 进行防护,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例如,把维修时需要接触的零部件的安置远离电气和机械危险,设置 屏蔽以避免意外接触危险零部件,用标牌或警告说明以提醒维修人员有残留的危险 潜在危险的信息可以根据其造成伤害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在设备上标示或随设备一起提供,或者 使维修人员能得到 通常,使用人员不应处于可能造成伤害的危险中,因此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主要在于 避免误用和可能造成危险的状况,例如错误连接电源和用型号不正确的熔断器进行替换 对移动式设备,由于其电源线可能会承受额外的应力,从而导致保护接地导体断裂,故会增加电击 的危险 对手持式设备.其电源线受磨损的机会较多这种危险性更大,假如设备跌落过.可能会产生更 严重的危险 可携带式设备因为其可能在任何方向使用和携带,所以又增加了危险系数;如果一个小金 属物进人外壳上的开孔,它可能在设备内活动,很可能导致危险 0.2危险 应用安全标准的目的在于减少由于下列各种危险造成伤害或危害的危险: M
GB4943.1一2011 电击; 与能量有关的危险; 着火; 与热有关的危险; 机械危险; -辐射 化学危险 0.2.1 电击 电击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而造成的,其引起的生理反应取决于电流值的大小和持续时间及其通过 人体的路径 电流值取决于施加的电压以及电源的阻抗和人体的阻抗 人体的阻抗依次取决于接触面 积、接触区域的湿度及施加的电压和频率 大约0.5mA的电流就能在健康的人体内产生反应,而且这 种不知不觉的反应可能会导致间接的伤害 电流再大些,就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例如烧伤、.肌肉痉挛导 致无法樱脱或心室的纤维性颤动 在干燥条件下,相当于人的一只手的接触面积上,峰值电压高达42.4V或直流电压高达60V的稳 态电压,一般不认为是危险电压 但是,对使用时必须接触的或用手操作的裸露零部件,则应当使其处 于地电位,或者对其采取适当的隔离 有些设备预定要与电话和其他外部网络连接,而有些通信网络工作时信号(如声肖或振铃)叠加在 稳定的直流电源电压上,其总和将超过上述的稳态电压值;而电话公司的维修人员经常直接用手操作这 种电路的零部件,但并未导致严重伤害,这是因为使用的是有节奏的振铃信号,而且由维修人员用手操 作的裸露导体的接触区域通常是有限的 但是,使用人员可接触零部件的区域和接触零部件的可能性 应当进一步限制例如通过零部件的形状和安装位置) 为了防止使用人员遭到电击,通常要具有两级保护 因此,设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和在单一故障 包括随之引起的其他故障)状态下运行都不会引起电击危险 然而,附加的保护措施(如保护接地或附 加绝缘)不能用来取代设计完好的基本绝缘,或降低对基本绝缘的要求 可能造成伤害的原因 减小危险的方法示例 接触正常情况下带危险电压的裸露零 用固定的或锁紧的盖、安全联锁装置等防 部件 止使用人员接触带危险电压的零部件;使可触 及的带危险电压的电容器放电 正常情况下带危险电压的零部件和可触及 采用基本绝缘并把可触及的导电零部件和 的导电零部件间的绝缘被击穿 电路接地,这样,由于过流保护装置在规定时间 内断开发生低阻抗故障的零部件,使接触危险 电压的可接触性受到限制;或者在零部件间安 装一个与保护地相连的金属屏蔽,或者在零部 件间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以便使可触及 零部件间的绝缘不会被击穿 接触与峰值电压超过42.4V或直流电压 限制这种电路的可触及性和接触区域,把 超过60V的通信网络连接的电路 它们与未接地的、接触不受限制的零部件隔 离开
GB4943.1一2011 使用人员可触及绝缘被击穿 使用人员可触及的绝缘应当有足够的机械 强度和电气强度以减少与危险电压接触的可 能性 从带危险电压的零部件流向可触及零部件 把接触电流限制在规定值内,或提供更可 的接触电流(泄漏电流),或保护接地连接失效 靠的保护接地连接 接触电流可包括接在一次电路和可触及零部件 之间的电磁兼容(EMC)滤波组件所产生的 电流 0.2.2与能量有关的危险 大电流电源或大电容电路的相邻电极间短路时可能导致伤害或着火,其原因是 燃烧; 起弧, 溢出熔融金属 就此而论甚至接触带安全电压的电路也可能是危险的 减小这种危险的方法包括 -隔离; 屏蔽; 使用安全联锁装置 0.2.3着火 正常工作条件下,过载,元器件失效、绝缘击穿或连接松动都可能产生导致着火危险的过高温度 但是,应当保证设备内着火点产生的火焰不会蔓延到火源近区以外,也不会对设备的周围造成损害 减小这种危险的方法包括 -提供过流保护装置; -使用符合要求的适当燃烧特性的结构材料; -选择的零部件,元器件和消耗材料能避免产生可能引起着火的高温; 限制易燃材料的用量; -把易燃材料与可能的点燃源屏蔽或隔离 -使用防护外壳或挡板,以限制火焰只在设备内部蔓延 使用合适的材料制作外壳,以减小火焰向设备外蔓延的可能性 0.2.4与热有关的危险 正常工作条件下的高温可能造成伤害,其原因是 -接触烫热的可触及零部件引起灼伤 绝缘等级下降和安全元器件性能降低 引燃可燃液体 减小这种危险的方法包括 采取措施避免可触及零部件产生高温; 避免使温度高于液体的引燃点 -如果不可避免接触烫热的零部件,提供警告标识以告诫使用人员 m
GB4943.1一2011 0.2.5机械危险 可能导致伤害的原因是 尖锐的棱缘和拐角; 可能潜在地引起危害的运动零部件 设备的不稳定性; -内爆的阴极射线管和爆裂的高压灯产生的碎片 减小这种危险的方法包括: 倒圆尖锐的棱缘和拐角; -配备防护装置 使用安全联镇装置; 使落地式设备有足够的稳定性 选择能抗内爆的阴极射线管和耐爆裂的高压灯; 在不可避免接触时,提供警告标识以告诫使用人员 0.2.6辐射 设备产生的某种形式的辐射会对使用人员和维修人员造成伤害辐射的示例可以是声波(音频)辐 射,射频辐射,红外线、紫外线和电离辐射,以及高强度可见光和相干光(激光)辐射 减小这种危险的方法包括 -限制潜在辐射源的能量等级; 屏蔽辐射源; 使用安全联锁装置; 如果不可避免暴露于辐射危险中,要提供警告标识以告诫使用人员 0.2.7化学危险 接触某些化学物品或吸人它们的气体和烟雾可能会造成伤害 减小这种危险的方法包括 避免使用在预定的和正常条件下使用设备时由于接触或吸人可能造成伤害的堆积的和消耗性 的材料; 避免可能产生泄漏或气化的条件; -提供警告标识以告诫使用人员危险 0.3材料和元器件 设备结构所使用的材料和元器件应当适当选择和合理配置,以便使设备在预定寿命期间安全可靠 地运行,不会产生危险,而且在出现严重着火危险时,不会加剧火焰的蔓延 选择的元器件应当在正常 工作条件下保持在制造厂商设定的额定值内,在故障条件下也不会产生危险
GB4943.1一2011 信息技术设备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 总则 1.1范围 1.1.1本部分适用的设备 GB4943的本部分适用于电网电源供电的或电池供电的、额定电压不超过600V的信息技术设备 包括电气事务设备和与之相关的设备 本部分也适用于如下的信息技术设备 -设计用来作为通信终端设备和通信网络基础设备,不考虑供电的方式; -设计和预定直接连接到或作为基础设备用在电缆分配系统的设备,不考虑供电的方式; 设计使用交流电网电源作为信息传输媒介(见第厅章的注4和7.1的注4) 本部分也适用于预定安装在信息技术设备内部的元器件和组件 如果安装有这些元器件和组件的 完整的信息技术设备符合本部分的要求,那么不要求这些元器件或组件符合本部分的所有要求 注1:有关未安装的元器件和组件可以不符合的示例包括电源铭牌和接触危险零部件的标识 注2:如果设备不完全在本部分范围内,例如大型空调系统,火情探测系统和灭火系统,但设备的电气部分可适用 于本部分 对某些场合,必须有不同的要求 本部分规定的一系列要求是为了减小操作人员和可能与设备接触的外行人员遭受着火、电击或伤 害的危险 当特殊说明时,也包括维修人员 本部分旨在减小被安装的设备在按制造厂商所规定的方法进行安装、操作和维修时的危险 被安 装的设备可以是由若干设备单元互连而成的系统,也可以是由若干独立的设备组成的系统 属于本部分范围内的设备示例如下 普通的产品类别 各类别产品的详细示例 银行设备 货币处理机,包括自动出纳(现金分发)机(ATM 数据预处理设备,数据处理设备,数据存储设备,个人计算机,绘图仪,打 数据和文本处理机及相关设备 印机,扫描仪,文本处理设备,直观显示装置 数据网络设备 网桥,数据电路终端设备,数据终端设备,路由器 电子和电气零售设备 现金出纳机,销售点终端机包括相关的电子秤 计算器,复印机,听写设备,碎纸机,复制机消磁器,显微办公设备,电动 电子和电气办公机器 文卷输送机,文件修整机包括打孔机、切割机、分类机),文件整理机,削铅 笔器,订书机,打字机 其他信息技术设备 照片打印设备,公共信息终端,多媒体设备 邮资设备 邮件处理机,邮资机 票据设备,多路调制(转换)器,网络供电设备,网络终端设备,无线基站 通信网络基础设备 转发器(中继站),传输设备,通信转换设备 传真机,按键电话系统,调制解调器,自动用户交换机(PABXs),寻呼机 通信终端设备 电话应答机,电话机(有线的和无线的) 注3.GB8898中的要求可能也用来作为多媒体设备需要满足的安全要求 参见IBEC指南112;多媒体设备的安全 导则
GB4943.1一2011 这里所列举的设备并未包括所有的设备,因此未列出的设备并不一定不在本部分的范围内 符合本部分有关要求的设备就可以认为该设备能与需要信息处理的过程控制设备、自动试验设备 以及类似系统配合使用 但是,本部分不包括设备的性能或功能特性的要求 1.1.2附加要求 对于下列设备,可能需要在本部分所规定的安全要求以外附加要求 -预定要在特殊环境条件(例如,极高或极低温度,过量粉尘、湿气或振动,可燃气体,腐蚀或易爆 环境等)下工作的设备; -与患者人体直接连接的医用电子设备 -预定要在车辆、船舶或飞机上使用的设备,在海拔5000m以上高原使用的设备; -预定在可能会进水的场合使用的设备,对这些设备的要求及相关的试验的应用指南见附录T 注:应当注意有某些国家主管部门要求有附加要求 1.1.3不适用的设备 本部分不适用于 -不与设备构成一体的电源供电系统,例如,电动机发电机组,电池备用系统和变压器; -建筑物安装配线; 不需要电源的装置 1.2术语和定义 以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在用到“电压”和“电流”这两个定义时,如果不另外说明,均指有 效值 定义按对应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操作人员接触区 1.2.7.1 维修人员接触区 1.2. .2 T 机身 1. .2. 7. 5 互连电缆 1.2.11.6 电缆分配系统 1.2.13.14 纱布 1.2.13.15 ELV电路 1.2.8." 限流电路 1.2.8. 9 一次电路 1.2.8.4 二次电路 1.2 8. .5 SELV电路 1.2 8. .8 TNV电路 1.2.8.11 TNV-1电路 1.2.8.12 TNV-2电路 1.2.8.13 TNV-3电路 1.2.8.14 电气间隙 1.2.10.1 保护连接导体 1.2.l3.11 1.2.13.10 保护接地导体 1.2.5.5 可拆卸的电源软线 1.2.5.6 不可拆卸的电源软线
GB4943.1一2011 保护导体电流 1.2.13.13 爬电距离 1.2.10.2 额定电流 1.2.1 .3 接触电流 1.2.13.12 1.2.11. 热断路器 3 自动复位热断路器 1.2.11.4 5 手动复位热断路器 1.2.l1. .2.13.9 功能接地 防护外壳 1.2.6.1 电气防护外壳 1.2.6.4 1.2.6.2 防火防护外壳 机械肪护外壳 1.2.6.3 危险能量水平 1.2.8.10 I类设备 1.2.4.1 I类设备 1.2.4.2 类设备 1.2.4.3 直接插人式设备 1.2.3. 6 嵌装式设备 .5 1.2.3. 手持式设备 1.2.3." 移动式设备 l.2.3.l 永久性连接式设备 1.2.5.4 可插式设备 ..3 1.2.5. A型可插式设备 1.2.5.1 B型可插式设备 1.2.5.2 驻立式设备 1.2.3. 可携带式设备 1.2.3.3 额定频率 1.2.1. 基本绝缘 1.2.9.2 双重绝缘 1.2.9.4 功能绝缘 1.2.9.1 5 加强绝缘 1.2.9. 固体绝缘 1.2.10.4 附加绝缘 1.2.9. 3 安全联锁装置 1.2. 7. 6 燃爆限值 1.2.12. 15 限温器 1.2.11. 正常负载 1.2.2.1 受限制接触区 1.2.7.3 材料的可燃性分级 1.2.12.1 5VA级材料 1.2.12.5 5VB级材料 1.2.12.6 1.2.12.10 HB40级材料 1.2.12.11 HB75级材料
GB4943.1一2011 HBF级泡沫材料 1.2.12.9 HF-1级泡沫材料 1.2.12.7 HF-2级泡沫材料 1.2.12.8 V-0级材料 1.2.12.2 V-1级材料 1.2.12.3 V-2级材料 1.2.12.4 VTM0级材料 1.2.12.12 VTM-1级材料 1.2.12.13 VTM-2级材料 1.2.12.14 通信网络 1.2.13.8 操作人员 .2.13.了 装饰件 1.2..5 1.2.13.5 维修人员 额定频率范围 额定电压范围 .2 1.2.1 保护电流额定值 1.2.13.17 交流电网电源 1.2.8.1 直流电网电源 1.2.8. 2 电网电源 1.2.8. ..3 防护界面 1.2.10.3 例行试验 1.2.13." 抽样试验 1.2.13.2 型式试验 1.2.13.1 恒温器 1.2.11.1 额定工作时间 1.2.2.2 额定间歇时间 1.2.2.3 包装用薄棉纸 1.2.13.16 工具 1.2.7. 使用人员 1.2.13.6 直流电压 1.2.13. 危险电压 1.2.8.6 电网电源瞬态电压 1.2.9.10 峰值工作电压 1.2.9.8 额定电压 1.2.1.1 要求的耐压 1.2.9. 9 有效值工作电压 1.2.9.7 通信网络瞬态电压 1.2.9.11 工作电压 1.2. 9. 6 1.2.1设备电气额定值 1.2.1.1 额定电压ratelvoltage 由制造厂商标定的电源电压(对三相交流电网电源,指线间电压)
GB4943.1一2011 1.2.1.2 额定电压范围ratedvotan agerange 由制造厂商标定的电源电压范围,用上限额定电压和下限额定电压表示 1.2.1.3 额定电流ratedceurrent 由制造厂商标定的设备输人电流 1.2.1.4 额定频率ratedfrequeney 由制造厂商标定的电源频率 1.2.1.5 额定频率范围ratedfrequeneyrange 由制造厂商标定的电源频率范围,用该频率范围的上限额定频率和下限额定频率来表示 工作条件 1.2.2 1.2.2.1 正常负载normalload 为了测试目的使用的一种工作状态,可以尽可能地代表能合理预计到的正常使用时最严酷的条件 如果合理预计到的实际使用时的条件比制造商推荐的最大负载条件更严酷时,包括额定工作时间 和额定间歇时间,则要采用能代表最严酷条件的工作状态 注:附录L列出了某些类设备的正常负载条件 1.2.2.2 额定工作时间ratedoperatingt ti1e 由制造厂商为设备规定的最长工作时间 1.2.2.3 额定间歇时间ratedrestingtime 由制造厂商规定的在设备的额定工作时间的周期之间关断或空转的最短时间 1.2.3设备移动性 1.2.3. 1 movable 移动式设备 equipmment 下列之一的设备 -质量小于或等于18k且未固定的设备,或者 -装有滚轮,小脚轮或其他装置,便于操作人员按完成预定应用的需要来移动的设备 1.2.3.2 手持式设备hand-heldequipment 在正常使用时要用手握持的移动式设备或任何类型设备的一个部件 1.2.3.3 table 可携带式设备transpor leeguipment 预定可由使用人员经常携带的可移动式设备 注:示例包括膝上型和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手写输人计算机以及他们的便携式附件,如打印机和cDROM驱 动器 1.2.3.4 驻立式设备stationaryequipment 不可移动的设备
GB4943.1一2011 1.2.3.5 嵌装式设备eqipmentforbuilding-in 预定安装在预先准备好的凹座内的设备,例如装在墙壁内或类似安装位置内的设备 注:通常,嵌装式设备并不是所有的侧面都具有外壳,因为在安装好之后,有的侧面就得到了保护 .2.3.6 直接插入式设备dir irectplug-incquipment 预定使用中不使用电源线,电源插头和设备外壳构成一整体,其重量是靠墙上插座来承载的设备 1.2.4 设备的防电击保护类别 注;有些信息技术设备不能确认为符合下列任何一种类别 1.2.4.1 I类设备elassIequipment 用下列方法来获得防电击保护性能的设备 -采用基本绝缘,而且 -还要装有一种连接装置,使那些在基本绝缘一旦失效就会带危险电压的导电零部件与建筑物 配线中的保护接地导体相连 注:I类设备可以有带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的零部件 1.2.4.2 I类设备dlassIqwpment 防电击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采取附加安全保护措施的设备(例如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 缘的设备),这类设备不依靠保护接地 1.2.4.3 类设备cassequipmemt 防电击保护是依靠安全特低电压(SELV)电路供电来实现的,且不会产生危险电压的设备 注:对川类设备,虽然没有防电击要求,但本部分的其他要求都适用 1.2.5与电源连接的方式 1.2.5.1 A型可插式设备pluggableequipmenttypeA 预定要通过非工业用插头和插座,或通过非工业用器具耦合器,或者通过这两者与电网电源连接的 设备 1.2.5.2 B型可插式设备plwgeableupmentypeB 预定要通过符合GB/Tl11918或类似的国家标准的工业用插头和插座或通过工业用器具稠合器, 或者通过这两者与电网电源连接的设备 1.2.5.3 可插式设备plugableequipmemt A型可插式设备或B型可插式设备 1.2.5.4 永久性连接式设备permanentcomnectedequipment 预定要用螺钉接线端子或其他可靠方法与建筑物安装配线连接的设备
GB4943.1一2011 1.2.5.5 可拆卸的电源软线detachablepowersupplycordl 预定要利用适当的器具稠合器与设备连接,用以供电的软线 1. .2.5.6 不可拆卸的电源软线non-detachablepowersupplycordl 固定在设备上的或与设备装配在一起的用以供电的软线 这种软线可以有 普通软线;无需使用特殊制备的软线或专用工具就能很容易地进行更换的软线;或 专用软线:特殊制备的或需使用专门设计的工具来进行更换的软线,或者不损伤设备就不能进行更 换的软线 “特殊制备”一词是指配有一体化软线护套,采用电缆耳片,成形环片等,但不是指在接到接线端子 之前对导线重新加以成形,也不是指为使多股导线端部紧密而对多股导线加以拧紧 1.2.6外壳 1.2.6.1 外壳enclosure 具有1.2.6.2、1.2.6.3或1.2.6.4所规定的一种或多种功能的设备的一个部件 注;一种类型的外壳可以在另一种类型的外壳里面(例如,电气防护外壳在防火防护外壳里面,或防火防护外壳在 电气防护外壳里面) 另外,一种外壳可以提供多种类型外壳的功能(例如,兼有电气防护外壳和防火防护外 壳的功能 1.2.6.2 防火防护外壳fireeneosure 用来使设备内发生的着火或火焰的蔓延减小到最低限度的设备部件 11.2.6.3 机械防护外壳meehaniealeneosure 用来减小由机械危险和其他物理危险造成伤害的危险的设备部件 11.2.6.4 电气防护外壳eleetriealeneosure 用来限制接触可能带危险电压或危险能量水平的零部件或TV电路中的零部件的设备部件 1.2.6.5 装饰件deeoratiepart 位于外壳外部不起安全防护作用的设备零部件 1.2.7可触及性 1.2.7.1 操作人员接触区operatoraccessarea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操作人员可用下列方式之一接触的设备的一部分 不使用工具就能接触; -使用专门给操作人员提供的接触方式接触, 操作人员按指示进人接触,不论是否需要工具才能接触 在本部分中,“接触”和“可触及”这两个词如无其他规定,均指上述定义的操作人员接触区
GB4943.1一2011 1.2.7.2 维修人员接触区sericeaccessarea 除了操作人员接触区以外,维修人员在维修时,甚至在设备通电时所必须接触的设备的一部分 1.2.7.3 受限制接触区restrictedaccessloeatonm 如下两段指定的设备的区域: 仅由维修人员或经过指导了解区域接触受限制的原因及应当采取的防范措施的使用人员才能 接触的区域;和 -使用工具、锁和钥匙或其他安全措施,并由责任机构控制才能接触的区域 注:预定安装在受限制接触区的设备,除满足1.7.14,2.1.3,4.5.4,4.6.2和5.1.7的要求外,与操作人员接触区 的要求相同 1.2.7.4 工具tool 改锥或者可用来装卸螺钉插销或类似紧固件的其他任何器具 1.2.7.5 机身bod 所有可触及的导电零部件、轴把、旋钮,夹子和类似零部件,以及与所有可触及的绝缘材料的表面接 触的金属箔 1.2.7.6 安全联锁装置safetyinterloek 在危险排除之前能阻止接触危险区,或者一旦接触时能自动排除危险状态的一种装置 1.2.8电路和电路特性 1.2.8.1 交流电网电源Acmainsspply 给由交流供电的设备供电的,设备外部的交流配电系统 这些电源包括公用的或专用的电源设施,除本部分另行规定如1.4.5)外,还包括等效电源,如电 动机驱动的发电机和不间断供电电源 注,见附录V关于交流配电系统的典型例子 1.2.8.2 直流电网电源Dc mainssupply 给由直流供电的设备供电的、设备外部的、配有电池或未配有电池的直流配电系统 不包括: -通过通信网络布线给远程设备供电的直流电源; -受限制电源(见2.5),其开路电压小于或等于直流42.4V 直流电源,其开路电压高于直流42.4V,但小于或等于直流60V,并且其可获得的输出功率低 于240VA 在本部分含义范围内.认为与直流电网电源连接的电路是二次电路<例如.SELV电路、TNV电路 或带危险电压的二次电路) 注,见ITU-T建议K.27;通信建筑设施内的连接结构和接地 1.2.8.3 电网电源mainssupply 交流电网电源配电系统或直流电网电源配电系统
GB4943.1一2011 1.2.8.4 一次电路primaryeireuit 直接与交流电网电源连接的电路 包括例如,与交流电网电源连接的装置,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电动机及其他负载装置 注,互连电缆的导电零部件可以是一次电路的一部分,如1.2.11.6所述 1.2.8.5 二次电路secondarycireuit 不与一次电路直接连接,而是由位于设备内的变压器、变换器或等效的隔离装置供电或由电池供电 的一种电路 注;互连电缆的导电零部件可以是二次电路的一部分,如1.2.1l.6所述 1.2.8.6 危险电压 hazardousvoltage 存在于既不符合限流电路要求也不符合TNV电路要求的电路中,其交流峰值超过42.4V或直流 值超过60V的电压 1.2.8.7 eirewit ELV特低电压)电路ELv extra-lowvoltage)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电路的任意两个导体之间和任一导体与地见1.4.9)之间的电压不超过交流 峰值42.4V或直流值60V的二次电路 该电路使用基本绝缘与危险电压隔离,但它既不满足sELV 电路的全部要求,也不满足限流电路的全部要求 1.2.8.8 sSEL安全特低电压)电路SEV(safetyestra-lowvoltage)cireuit 作了适当的设计和保护的二次电路,使得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和单一故障条件下,它的电压值均不会 超过安全值 注1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和单一故障条件(见1.4.l4)下的电压限值在2.2中作出规定,也见表1A 注2;本部分中sELV电路的定义与GB/T17045中所使用的术语“SELV系统"不同 1.2.8.9 限流电路limtedeurrenteireuit 作了适当的设计和保护的电路,使得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和单一故障条件下,能从该电路流出的电流 是非危险的电流 注:正常工作条件下和单一故障条件(见1.4.14)下的电流限值在2.4中作出规定 1.2.8.10 危险能量水平hazardousenerylevel 在电压等于或大于2V时,可获得的、持续时间为60s或更长的功率等级等于或大于240VA,或 储存的能量等级等于或大于20J例如,来自一个或多个电容器). 1.2.8.1 TNv通信网络电压)电路Tvteleeommunieationnetworkvoltage)eireuit 设备中可触及接触区域受到限制的电路,该电路作了适当的设计和保护,使得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和 单一故障条件(见1.4.14)下,它的电压均不会超过规定的限值 本部分含义范围内TNV电路可认为是二次电路 注1;正常工作条件下和单一故障条件(见1.4.14)下的电压限值在2.3.1中规定,TNV电路的可触及性要求在 2.1.1.1中规定 注2:互连电缆的导电零部件可以是TNV电路的一部分,如1.2.11.6所述 如1.2.8.12、1.2.8.13和1.2.8.14所定义,TNV电路分为TNV-1,TNV-2和TNV-3电路 注3:SELV电路和TNV电路之间的电压关系见表1A
GB4943.1一2011 表1ASELV电路和TV电路的电压范围 正常工作电压 来自通信网络的过 来自电缆分配系统的过 超过sELV电路限值 在SELV电路限值内 电压是否可能? 电压是否可能? 但在TNV电路限值内 TNV-1电路 TNV-3电路 杏 不适用 sELV电路 TNVv-2电路 1.2.8.12 TNv-1电路INv-1eireuit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其正常工作电压不超过SELV电路的限值;并且 在其电路上可能承受来自通信网络和电缆分配系统的过电压的TNV电路 1.2.8.13 TNv-2电路INv-2eireuit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其正常工作电压超过sEL电路的限值;并且 -不承受来自通信网络的过电压的TNV电路 1.2.8.14 TNv-3电路INV-3eirceuit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其正常工作电压超过SELV电路的限值;并且 -在其电路上可能承受来自通信网络和电缆分配系统的过电压的TNV电路 1.2.9绝缘 1.2.9.1 功能绝缘funetionalinsulation 仅使设备完成正常功能所需要的绝缘 注,所定义的功能绝缘并不起防电击的作用 但是,它可以用来减小引燃和着火危险的可能 1.2.9.2 基本绝缘basieinsulationm 对防电击提供基本保护的绝缘 11.2.9.3 附加绝缘supplementaryinsulation 除基本绝缘以外施加的独立的绝缘,用以在基本绝缘一旦失效时减小电击的危险 1.2.9.4 双重绝缘doubleinsulation 由基本绝缘加上附加绝缘构成的绝缘 1.2.9.5 加强绝缘reinforeedinsulationm -种单一的绝缘结构,在本部分规定的条件下,其所提供的防电击的保护等级相当于双重绝缘 注,“绝缘结构”这一术语并不是指该绝缘必须是一块质地均匀的整体 这种绝缘结构可以由几个不能像附加绝缘 或基本绝缘那样单独来试验的绝缘层组成 10o
GB4943.1一2011 1.2.9.6 工作电压workingvoltage 当设备在正常使用的条件下工作时,所考虑的绝缘或元器件上所承受到的或能够承受的最高电压 不考虑设备外部引起的过电压 1.2.9.7 有效值工作电压 rsw0r orking" voltage 工作电压的有效值包括任何直流分量 注为了确定有效值工作电压,2.10.2.2的规则适用,在适用的情况下,l.4.8也适用 1.2.9.8 workin olte 峰值工作电压peak ing 工作电压的峰值,包括任何直流分量和设备内产生的任何重复性峰值脉冲电压 当纹波峰峰值超过平均值的10%时,与峰值或交流电压有关的要求适用 注:为了确定峰值工作电压,2.10.2.3的规则适用,在适用的情况下,1.4.8也适用 1.2.9.9 要求的耐压requiredwithstandvotage 所考虑的绝缘需要承受的峰值电压 1.2.9.10 电网电源瞬态电压 mainstransientvoltage 由外部瞬态值在电网电源上产生的、预计在设备的电源输人端出现的最高峰值电压 1.2.9.11 通信网络瞬态电压telecommunieationnetworktransientvoltage 由外部瞬态值在通信网络上产生的、预计在设备的通信网络连接点上出现的最高峰值电压 注;不考虑来自电缆分配系统的瞬态值的影响 1.2.10绝缘特性 1.2.10.1 电气间隙elearanee 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 1.2.10.2 爬电距离ereepagedistance 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短路径 1.2.10.3 防护界面boundingsurfaee 认为就象压人金属箔那样,能与绝缘材料可触及表面接触的电气防护外壳的外表面 1.2.10.4 固体绝缘solidinsulation 在两个相对的表面之间而不是沿着外表面提供电气绝缘的材料 注:要求固体绝缘具有的特性通过下述之一的要求来规定: -实际最小绝缘穿透距离(见2.10.5.2),或 本部分中其他要求和试验,代替最小绝缘穿透距离 11
GB4943.1一2011 1.2.11元器件 1.2.11.1 恒温器 thermostat -种循环式温度敏感控制装置,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使温度保持在两个特定的温度值之间,它可以 装有供操作人员设定的装置 1.2.11.2 elimiter 限温器temperature -种温度敏感控制装置,在正常工作条件期间它能使温度保持在一个特定的温度值以下或以上,它 可以装有供操作人员设定的装置 注:限温器可以是自动复位型,也可以是手动复位型 1.2.11.3 热断路器thermaleut-out 在异常工作条件下能动作的一种温度敏感控制装置,它不具有可供操作人员改变温度设定值的 装置 注:热断路器可以是自动复位型,也可以是手动复位型 1.2.11.4 自动复位热断路器thermmalceut-out,automaticreset 当设备的有关部分充分冷却后,能自动恢复电流通路的一种热断路器 1.2.11.5 手劝复位热断路器thermalc-out.manwalreet 为了恢复电流通路而需要手动复位或更换某一零部件的一种热断路器 1.2.11.6 互连电缆interconneetingcable 电缆用于 将一个附件电气连接到信息技术设备的一个设备单元上 -连接系统中的互连设备单死,或 将一个设备单元连接到通信网络或电缆分配系统上 这样的电缆可将任何形式的电路从一个设备单元连接到另一个设备单元上 注,用来与电网电源连援的电源线不是互连电缆 1.2.12可燃性 1. .2.12.1 材料的可燃性分级lamabiltyelassifieationofmaterials 对材料点燃后的燃烧特性和熄灭能力的鉴别 当按照GB/T5169.16,GB/T5169.17,IsO9772和ISO9773进行试验时,这些材料按1.2.12.2 至1.2.12.14的规定划分等级 注1当采用本部分的要求时,对于泡沫材料,认为HF-1级优于HP-2级,HF-2级优于HBF级 注2:同样,可认为5VA级优于5VB级,5VB级优于V-0级,V-0级优于V-1级,V-1级优于V-2级,V-2级优于 HB40级,HB40级优于HB75级 注3同样,可认为VTM0级优于VTM-1级,VTM1级优于VTM2级 注4:VTM-0级、VTM-1级和VTM-2级材料认为分别相当于V-0级、V-1级和V-2级材料,但这只是对可燃性特 性而言,他们的电气特性和机械特性并不一定等同 注5:某些可燃性等级代替本部分以前版本中使用的等级 新,旧版本中可燃性等级的等效性如表1B所示 12
GB4943.1一2011 表1B可燃性等级的等效说明 旧版的等级 新版的等级 等效说明 5VA(1.2.12.5) 本部分中不要求5VA级 通过本部分以前版本中A9的5V级试验的 5VB(1.2.12.6 材料相当于5VB级或更优 厚度等于3mm的材料的样品通过本部分以 HB40(1.2.12.10) 前版本中A8的试验试验中最大燃烧速率为 0mm/min),该材料相当于HB40级 HB 厚度小于3mm的材料的样品通过本部分以 HB75(1.2.12.11 前版本中A8的试验试验中最大燃烧速率为 75 mm/min),该材料相当于HB75级 1.2.12.2 V-0级材料V-0cassmaterial 材料按使用时最薄有效厚度进行试验,并且按GB/T5169.16归类为V-0级 1.2.12.3 -1级材料v-1classmaterial 材料按使用时最薄有效厚度进行试验,并且按GB/T5169.16归类为V-1级 1.2.12.4 V-2级材料v-2cassmaterial 材料按使用时最博有效厚度进行试验,并且按GB/T5169.16归类为V-2级 1.2.12.5 5VA级材料5VAeassmaterial 材料按使用时最薄有效厚度进行试验,并且按GB/T5169.17归类为5VA级 1.2.12.6 5VB级材料5VBcassmaterial 材料按使用时最薄有效厚度进行试验,并且按GB/T5169.17归类为5VE级 1.2.12.7 Hr-1级泡沫材料H-1eclassfoamedmaterial 泡沫材料按使用时最薄有效厚度进行试验,并且按Iso9772归类为HF-1级 1.2.12.8 HF-2级泡沫材料HF-2elassfoamedmaterial 泡沫材料按使用时最薄有效厚度进行试验,并且按ISO9772归类为HF-2级 1.2.12.9 HBF级泡沫材料IHBFclassfoamelmaterial 泡沫材料按使用时最薄有效厚度进行试验,并且按Iso9772归类为HBF级 1.2.12.10 HB40级材料B40elassmaterial 材料按使用时最薄有效厚度进行试验,并且按GB/T5169.16归类为HB40级 1.2.12. H75级材料HB75classmaterial 材料按使用时最薄有效厚度进行试验,并且按GB/T5169.16归类为HB75级 13
GB4943.1一2011 1.2.12.12 TM-0级材料VIM-0class material 材料按使用时最薄有效厚度进行试验,并且按IsO9773归类为VTM-0级 1.2.12.13 VTM-1级材料VTM-1class matcrial 材料按使用时最薄有效厚度进行试验,并且按ISO9773归类为VTM-1级 1.2.12.14 VTM-2级材料VIM-2elassmaterial 材料按使用时最薄有效厚度进行试验,并且按IsO9773归类为VTM-2级 1.2.12.15 燃爆限值explosionlimit 在含有任何燃气、燕汽.烟雾或粉尘的混合物中所含的可燃性物质在撤掉引燃源之后仍可使火焰继 续蔓延的最低浓度 1.2.13其他 1.2.13.1 型式试验 typetest 对有代表性的样品所进行的试验,其目的是确定其设计和制造是否能符合本部分的要求 1.2.13.2 抽样试验samplingtest 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的试验 1.2.13.3 例行试验routinetest 在制造期间或制造后对每个独立产品进行的试验,以检验其是否符合相关的判据 1.2.13.4 直流电压cvoltage 电压的平均值,其纹波峰峰值不超过该平均值的10% 注:如果其纹波电压峰峰值超过电压平均值的10%,则采用与峰值电压有关的要求 1.2.13.5 维修人员seryieeperson 经过相应的技术培训而且具有必要经验的人员,他能意识到在进行某项操作时可能给他带来的危 险,并能采取措施将对他自身或其他人员的危险减至最低限度 1.2.13.6 使用人员user 除维修人员以外的任何人员 在本部分中“使用人员”一词与“操作人员”具有同样的含义,所以二者可以互换使用 1.2.13.7 操作人员operaton 见使用人员(1.2.13.6) 1.2.13.8 通信网络telecommunieationnetwork 预定用来进行设备间通信的金属端接传输媒体,这些设备可能位于不同的建筑设施中 下述情况除外 14
GB4943.1一2011 -被用来作为通信传输媒体的供电、输电和配电的电网电源系统 电缆分配系统; 连接信息技术设备的SELV电路; 注1:术语“通信网络”是根据它的功能而不是它的电气特性来定义的 通信网络本身不定义为SELV电路或 TNV电路,仅对设备中的电路才做如此分类 注2:通信网络可能 是公用的或专用的; 承受由于大气放电和配电系统的故障而引起的瞬态过电压; -承受来自附近电力线或电力牵引线感应的纵向(共模)电压 注3:通信网络的示例 公共转换的电话网络 -公共数据网络; -综合服务数字网络(IsDN); -有类似于上述电气接口特性的专用网络 1.2.13.9 功能接地funetionalearthing 设备或系统中用于安全目的以外的点接地 1.2.13.10 保护接地导体proteetiveearthingcondwetor 用来把设备中的电源保护接地端子同建筑设施接地点连接起来的建筑设施布线中或电源线中的 导线 注有些国家,用“地线”这一术语代替“保护接地导体” 1.2.13.11 保护连接导体proteetiebondngconductor 用来把电源保护接地端子同设备中为安全目的而需要接地的部分连接起来的设备中的导线或设备 中导电零部件的组合 1.2.13.12 接触电流toueheurrent 接触一个或多个可触及件时通过人体的电流 注接触电流原来包含在术语“泄漏电流”定义内 1.2.13.13 保护导体电流proteetiveconductorcurrent 正常工作条件下流过保护接地导体的电流 注保护导体电流原来包含在术语“泄漏电流”定义内 1.2.13.14 电缆分配系统cabledistributionsystem 预定主要在不同的建筑物间或室外天线与建筑物间传输视频和/或音频信号的,使用同轴电缆的金 属端接传输媒介,不包括 -用作通信传输媒体而使用的供电、输电和配电的电网电源系统; 通信网络 -连接信息技术设备的设备单元的SEL.V电路 注1电缆分配系统的示例 -局域电缆网络、社区天线电视系统和公用天线电视系统,提供视频和音频信号分配; 室外天线,包括碟形卫星天线,接收天线和其他类似装置 15

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4943.1-2011

GB4943.1-2011是针对信息技术设备安全领域的一项标准,它规定了信息技术设备在设计、制造、运行和维护过程中应该遵循哪些安全要求。这项标准适用于计算机、通信设备、家用电器等各类信息技术设备。

标准要求设备应该符合电磁兼容性、机械安全、防火防爆、辐射危害、化学危害、生物危害等多个方面的要求,并且在满足这些基本要求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设备使用环境和实际情况下可能面临的一些特殊安全威胁。

标准要求设备应该在设计时就考虑到安全性问题,并将安全作为一个重要的设计目标。在制造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生产,并对成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测试,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在设备运行和维护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设备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安全漏洞,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总之,信息技术设备安全已经成为了信息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GB4943.1-2011的出台对于提高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类信息技术设备的生产厂商和用户都应该认真遵守这项标准,确保信息技术设备在使用时能够更加安全可靠。

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相关资料

和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类似的标准

半成品眼镜片毛坯第2部分:渐变焦眼镜片毛坯规范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半成品眼镜片毛坯第2部分:渐变焦眼镜片毛坯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半成品眼镜片毛坯第2部分:渐变焦眼镜片毛坯规范的编号:GB27995.2-2011采。半成品眼镜片毛坯第2部分:渐变焦眼镜片毛坯规范共有9页,发布于2012-12-01
阴极射线管机械安全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阴极射线管机械安全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阴极射线管机械安全的编号:GB27701-2011采。阴极射线管机械安全共有48页,发布于2012-11-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