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5750.8-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指标

Standardexaminationmethodsfordrinkingwater-Organicparameter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指标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指标的编号:GB/T5750.8-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指标共有124页,发布于2007-07-012007-07-01实施,代替GB/T5750-1985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C5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13.060
  • 实施日期2007-07-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24页
  • 文件大小2.01M

以图片形式预览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指标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指标


国家标准 GB/T5750.8一2006 部分代替GB/T5750-1985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有机物指标 Standardexaminationethodlsfordrinkingwater Orgamicparameters 2006-12-29发布 200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基和国卫生部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5750.8?2006 ? ? ?? 8 lC 15 18 ? 18 18 ? 18 [a] 10? 1 12?(2-?) 28 13?嶾 14 33 ? 36 5? 16?? 36 17 ? 36 39 18 19? 52 52 20 ? ? 21 52 52 22 ? 52 23 24 55 25 58 1,2-? 26 59 1,4-? 27 59 ? 59 28 29 59 30 ? 31 32 33 ? 68 ?? 34 35? 70 70 ? 36 73 37
GB/T5750.8一2006 76 二硫化碳 38 79 39 水合胁 80 松节油 40 41 82 毗唁 84 42 苦味酸 86 43 丁基黄原酸 87 44 六氯丁二烯 91 附录A(资料性附录吹脱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101 附录B(资料性附录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1l6 附录c(规范性附录引用文件
GB/T5750.8一2006 前 言 GB/T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分以下部分 总则: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水质分析质量控制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无机非金属指标; 金属指标 有机物综合指标; -有机物指标 农药指标 消毒副产物指标; 消毒剂指标, 微生物指标, -放射性指标 本标准代替GB/T5750-1985第二篇中的四氯化碳 本标准与GB/T57501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依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与GB/T20001.4 20o1《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调整了结构 依据国家标准的要求修改了量和计量单位 -当量浓度改成摩尔浓度(氧化还原部分仍保留当量浓度) 质量浓度表示符号由C改成p. 含量表示符号由M改成m; 增加了生请饮用水中 1,2 .氯乙婉、1,1,1-三氯乙烧、氯乙烯、l,l-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 三叙乙烯、,四叙乙烯、苯并[a]凿、丙烯酷胶,己内酷胶、邻苯 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微囊藻 毒素,乙睛,丙烯睛,丙烯酷,环氧氯丙婉,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异丙苯、氯苯、二氯苯,1,2二 氧拳,1,!二氧苯、三氧苯、四氯苯、硝基苯、三硝基甲苯、二硝基苯,硝基叙苯,二硝基氧苯,氯 丁二婚.米乙燥,三乙股.,米股、二破化碳.水合耕、松节油,咐唉.菩味股、丁基黄原股.六叙丁三 烦413项指标的6l个检验方法 -增加了生活饮用水中四氯化碳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 -增加了附录A和附录B.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唐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黑龙江省疾 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 学院、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省疾病预
GB/T5750.8一2006 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徽省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哈尔滨医 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市自来水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银龙、鄂学礼、陈亚妍、张岚、陈昌杰、陈守建、邢大荣、王正虹、魏建荣、杨业、 张宏陶、艾有年,庄丽、姜树秋、卢玉棋,周明乐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万丽奎,邻昌松,祝孝瞿,黄承武,赵月朝、林少彬阎惠珍周雅茹、张霞、高素芝、 姜丽娟、高岩,曲宁、张榕杰,施玮、丁英昌,姜光增、赵雅丽,胡志芬,袁雪芬、徐红、黎明、杨阳,施小平、 周桦、郑俊荣,曲晓明,傅永霖,王新华、熊晓燕,张丽珠,岳志拳,张淑香、汪玉洁,潘延存、穆静澄,张莉炸、 秦振顺,吴英,崔国权、李勇,巢秀琴,周倩茹、陈静、唐宏兵、孙宝栋、张学奎、股勤、常凤启、韩志宇、樊康平、 刘静 本标准于1985年8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N
GB/T5750.8一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有机物指标 四氧化碳 填充柱气相色谱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填充柱气相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三氯甲婉、四氯化碳、三氧乙烯、 二氯一澳甲炕、四氯乙烯、一氯二澳甲炕和三澳甲炕 本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三氧甲婉、四氧化碳、三氯乙烯、二氯一澳甲婉、四氯乙烯、一 氯二溴甲烧和三溴甲烧的测定 本法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分别为;三氯甲烧0.64g/L;四氧化碳0.3g/L;三氯乙烯3g/L;二氯 一澳甲梳1p国L;四氧乙尬1.2pk儿L.一氧二澳甲婉0.3sL;三澳甲婉 4sL 1.1.2原理 被测水样置于密封的顶空瓶中,在一定的温度下经一定时间的平衡,水中的卤代胫逸至上部空间, 并在气液两相中达到动态的平衡,此时,卤代胫在气相中的浓度与它在液相中的浓度成正比 通过对气 相中卤代烽浓度的测定,可计算出水样中卤代经的浓度 1.1.3试剂和材料 1.1.3.1载气 高纯氮(99.999%) 配制标准样品和试样预处理时使用的试剂和材料 纯水;新鲜去离子水,色谱检验无被测组分 1.3.2.2抗坏血酸 1.3.2.3甲醇;优级纯,色谱检验无被测组分 色谱标准物;三氯甲烧(99.92%),二氯一澳甲烧(97.3%),一氧二潦甲烧(98.1%),三溴甲 婉(99.73%),四氯化碳(99.92%),四氯乙烯(99.73%),三氯乙烯(99.53%),均为色谱纯 制备色谱柱时使用的试剂和材料 色谱柱和填充物见1.1.4.1.3有关内容 涂溃固定液所用的溶剂;丙酮 仪器 气相色谱仪 电子捕获检测器 1.2记录仪或工作站 1.4.1.3色谱柱 色谱柱类型:U型或螺旋形玻璃柱 长2m,内径2或31 mm B 填充物: 载体:ChromosorbwAW或DMCS60目80目或80目100目,用前筛分,然后于120C烘 烤2h. 固定液及含量:15%DC-550(含25%苯基的聚甲基硅氧烧) C 涂溃固定液的方法:计算色谐柱体积,量取略多于所计算体积的载体并称其质量 根楣载体的
GB/T5750.8一2006 质量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固定液,溶于丙酮溶剂中,待完全溶解后加人载体,此时液面应完全浸 没载体 在室温下自然挥干溶剂切勿用玻璃棒搅),待溶剂完全挥干且无丙酮气味可装柱 D 装柱方法;柱出口端接于真空泵(注意柱管内填堵好棉花),柱人口端接上小漏斗,固定相由此 装人,采用边抽空边均匀敲柱的方法装柱 色谱柱的老化柱人口端接到色谱系统上,柱出口端放空,以30ml/min的流速通氮气 柱温 从60C开始,以每30min升10C的升温速度升至150C后老化16h. 1.1.4.2恒温水浴 精度为士2C 1.1.4.3微量注射器 50l 1.1.4.4顶空瓶 血浆瓶,l50mL 使用前在120C烘烤2h 1.1.5样品 .1.5.1样品的稳定性;样品中被测组分易挥发 样品的采集和储存,采样时先加0.了w一0.5区抗坏血酸于顶空瓶内,取水至满瓶,密封 1.1.5.2 采 集后24h内完成测定 1.1.5.3样品的处理;在空气中不会含有卤代烧经等有机气体的实验室.将水样倾倒出至100mL刻 度处,放在40C恒温水浴中平衡1h 样品测定时,抽取顶空瓶内液上空间气体,可平行测定三次 1.5. 4 分析步骤 调整仪器 6. 气化室温度:150c 柱温:85c 检测器温度:180C 载气流量;40mL/min 校准 定量分析中的校准方法;外标法 6.2. 1.6.2.2标准样品 使用次数 标准样品封装于棕色安瓶中 每安瓶2m的卤代胫甲醉溶液,浓度为ug/mL.水平 开封后只能 使用一次 使用液在低温避光密封储存1w内不变 标准样品的制备 A标准储备液的制备 三 三卤甲婉标准储备液制备 (a)三氧甲婉;称100ml容量瓶质量,加人一定量三氧甲烧,立即盖上瓶塞称量,以增量法得到 三氯甲烧质量为3.8391g[o(CHCl)=99.92%],用甲醇溶解并定容 此溶液为p(CHCl,)= 38.36mg/mL 二氯一祺甲炕:同上称量法,二氯一溴甲炕为4.0781g[o(CHBrCl,)=97.3%们],同上配制 此溶液为p(CHBCl)=39.68mg/mL -氯二澳甲烧;同上称量法,一氯二澳甲熔为4.0020g[w(CHBr,CI)=98.1%],同上配制 此溶液为p(CHBr.CI)=39.26 mg/ml 三嗅甲烧:同上称量法,三澳甲烧为4.329g[(CHBr)=99.73%们,同上配制 此溶液为 o(CHIBr)=43.17 nmg/mL o(
GB/T5750.8一2006 挥发性卤代泾标准储备液制备 三氯甲炕与三卤甲婉各组分单标储备液相同的称量法,三氯甲婉为5.8667g[o(CHCI)= a 99.92%们,同上配制 此溶液为p(CHCl,)=58.62mg/mL 四氯化碳;同上称量法,四氯化碳为0.4143g[w(cCl,)=99.92%们],同上配制 此溶液为 (CCl)=4.14mg/ml 三氯乙烯同上称量法,三氯乙烯为4.0193g[w(CHCI,=99.53%],同上配制 此溶液为 =40 mg/ml 四氧乙烯;同上称量法,四氧乙烯为1.6404g[oC.Cl=99.73%],同上配制 此溶液为 C.Cl)=16.36 mg/ml 三嗅甲烧;同上称量法,三嗅甲炕为4.l041g[w(CHBr)=99.9%们,同上配制 此溶液为 (CHBr)=41 mg/m B 混合标准液的制备 三卤甲婉标准混合液于200mL容量瓶中加人100mL甲醇,再分别加人1.0m的三氧甲烧、 二氯一澳甲婉、一氯二澳甲婉和三澳甲婉的各单标液,然后加人甲醉醇定容 混合标准液中各组 mL,o(CHBrC.)=198.4 分浓度;p(CHCI,)=191.84g/ 44g/ml.CIHBr.(C)=190.3 3从g/ml mL (CHBr)=201.14g/" 挥发性卤代胫标准混合液:于200ml.容量瓶中加人100ml 甲醇再分别加人1.0ml的三氯 甲婉、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和三澳甲婉的各单标液,然后加人甲醇定容 混合标准液 中各组分浓度:;cHCl,)=293.1lpg/ml,cCl,)=20.7E/ml,CHcl,)=200.04g/ml. (C.Cl)=81.84g/mLp(CHBr)=205.2g/mL 标准使用液的制备 取1.0mL三卤甲烧标准混合液和1.0mL挥发性卤代胫标准混合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纯水 定容 气相色谱法中使用标准样品的条件 标准样品为平行样,每个样品各做三次,相对标准僧差小于10%即为稳定 每批样品必须同时制备工作曲线 工作曲线的制作;取5个200 nL容量瓶依次加人标准使用液0.0.50,1.00,2.00和 1.1.6.2.3 .00mL并用纯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再倒人5个顶空瓶至10nL刻度处 加盖密封,于40C恒温水 浴中平衡1h.各取顶部空间气体30AL注人色谱仪 标准使用被浓度配制见表1 以峰高为纵坐标, 浓度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表1标准使用液浓度配制 组分名称及浓度/ oeD) 体积/m CHBrCl CHCI CCl CHCI CC CHBr,C CHBr 0.50 5 5.0 5.o 10.2" 12.2 2.0 0. 4.9 1.00 24.7 1.0 10.o 10.0 9,8 20,4 5 2.00 48 2.0 20.0 20.0 8.2 19.6 40.8 4.00 97.o 4.0 40.o 40.0 16.4 39.2 81.6 1.1.6.3试验 1.1.6.3.1进样: 进样方式:直接进样
GB/T5750.8一2006 进样量:30AL C 操作用干净的微量注射器抽取顶空瓶内液上空间相,反复几次得到均匀气样(动作不易快). 将30AL气样快速注人色谱仪中 1.1.6.3.2记录;用记录器或工作站绘图,记下标样和水样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基线应稳定 1.1.6.3.3色谐图的考察 标准色谱图:见图1 m 图1标准色谱图 B 定性分析 各组分的出峰顺序:三氯甲婉、四氯化碳、三氯乙烯、二氯一溴甲婉、四氯乙烯、一氯二溴甲炕、 三澳甲烧 保留时间;三氯甲烧1.967min,四氯化碳2.342min,三氯乙烯3.057min,二氯一澳甲烧 3.600min,四氯乙烯6.097min,一氯二澳甲熔7.003nmin,三澳甲熔14.008min 定量分析 色谱峰的测量;可量峰高或峰面积,用微处理机时可自动记录并测量 用记录器时需手工测量 峰高的测量组分峰的最高点与基线(峰底)的垂直距离为峰高 计算;用样品的峰高直接从工作曲线中查出水样中卤代胫的质量浓度 结果的表示 定性结果 利用保留时间定性法,即根据标准色谱图各组分的保留时间,确定样品中组分的数目和名称 1.1.7.2定量结果 .1.7.2.1含量的表示方法以微克每升(48/L)表示 1.1.7.2.2精密度和准确度6个实验室测定两种浓度的人工合成水样,其相对标准偏差(RsD)见 表2,回收率见表3
GB/T5750.8一2006 表2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 组分浓度/g/L) 组分浓度/ug/L) 组 分 RSD/(% RSD/% 97.o 0.86.0 1.0~7.6 三氯甲 24.3 四氧化碳 2.79.1 1.513 4.0 1.0 三氯乙烯 40.0 1.1~9.2 0.0 2.212 二氯一澳甲烧 40.0 l0.0 l.4一8.3 四氧乙烯 6.4 4.1 3.28.8 -氯二澳甲炕 39.2 2.7 三澳甲烧 13 81.6 20.4 ll 表3各组分回收率 组 分 组分浓度/u4g/L) 回收率/% 1 回收率/(% 组分浓度/4g/" 三氧甲婉 97.0 96.2 24.3 97.6 四氯化碳 4.0 00 96.4 三叙乙 烯 40.0 98.9 0.0 97.7 二氯一澳甲炕 40.o 98.3 0.0 97.7 四叙乙烯 16.4 99,l 4." 99.6 氯二澳甲烧 39.2 10 9.8 97.8 三澳甲婉 10 07 81.6 20.4 1.2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顶空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三氯甲婉,四氯化碳 本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三氧甲炕、四氧化碳的测定 本法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分别为;三氧甲烧0.24g/L;四氧化碳0.14g/1 1.2.2原理 被测水样置于密封的顶空瓶中,在一定的温度下经一定时间的平衡,水中的三氯甲炕、四氯化碳逸至 上部空间,并在气液两相中达到动态的平衡,此时,三氯甲炕,四氯化碳在气相中的浓度与它在液相中的浓 度成正比 通过对气相中三氯甲婉、四氧化碳浓度的测定,可计算出水样中三氯甲婉、四氯化碳的浓度 1.2.3试剂和材料 1.2.3.1载气 高纯氮(99,999%). 1.2.3.2配制标准样品和试样预处理时使用的试剂和材料 1.2.3. 2 纯水;色谱检验无待测组分 1.2.3.2.2抗坏血酸 3. 2. 甲醇优级纯,色谱检验无被测组分 了 3 2.4色谱标准物;三氯甲婉(99.9%),四氯化碳(99.9%),均为色谱纯 " 1.2.4仪器 1.2.4 气相色谱仪 4 1.2. 电子捕获检测器 1.2.4.1.2 色谱柱;HP5(30m×0.32mmX0.254m)高弹石英毛细管色谱柱,或者相同极性的毛细 管色谱柱 1.2.4.2恒温水浴箱:控温精度土2C
GB/T5750.8一2006 1.2.4.3顶空瓶:容积150mL,带有100mL刻度线(配带有聚四氟乙烯硅橡胶垫和塑料螺旋帽密 封),使用前在120C烘烤2h. 1.2.4.4微量注射器50L 1.2.5样品 1.2.5.1样品的稳定性;样品待测组分易挥发,需低温保存,尽快测定 1.2.5.2样品的采集;采样时先加0.3g0.5g抗坏血酸于顶空瓶内,取水至满瓶,密封低温保存 采集后24h内完成测定 1.2.5.3样品的处理:在空气中不含有三氯甲炕、四氧化碳气体的实验室,将水样倒出至100mL刻度 处,放在40C恒温水浴中平衡1h 1.2.5.4样品的测定:抽取顶空瓶内液上空间气体,可平行测定三次 分析步骤 仪器的调整 汽化室温度:200C 1.2.6. 桂温,60c 检测器温度,200c 载气流量;2mL/nin 1.2.6.1.5分流比;101 1.2.6.1.6尾吹气流量60mL/min 校准 1.2.6.2.1定量分析中的校准方法;外标法 1.2.6.2.2标准样品 使用次数 每次分析样品时用新标准使用溶液绘制工作曲线或用相应因子进行计算 标准样品的制备 B 标准储备液的制备 三氯甲炕:准确称取0.8008g三氯甲炕(99.9%),放人装有少许甲醇的100nm容量瓶中 定容至刻度,此溶液为pCHcl!) =8.00mg/ml )四氯化碳;准确称取0.4004四氯化碳(99.9%),放人装有少许甲醇的100ml容量瓶中, 定容至刻度.,此游液为cl》 )=4.00mg/ml 混合标准使用液的制备;于200ml容量瓶中加人约100ml甲醇,再分别加人1.0ml的三氯 甲、四氯化碳的各单标准溶液,然后加人甲醇定容 混合标准液中各组分质量浓度分别为 (CHCl,)=40.04g/ml.,pccl,)=20.0g/ml 标准使用液的制备;取1.0ml,混合液标准溶液(1.2.6.2.2.B.b)于100ml容量瓶中,纯水定 容 标准使用液的质量浓度分别为(CHCI,)=0.40g/ml,n(cCl,)=0,204g/mL 气相色谱中使用标准样品的条件 标准样品进样体积与试样进样体积相同,标准样品的响应值应接近试样的响应值 在工作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即可认为处于稳定状态 每批样品必须同时制备工作曲线 1.2.6.2.3工作曲线的制作,取6个200m容量瓶依次加人标准使用液0,0.10,0.50,1.00,2.00和 5.00ml并用纯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配制后三氯甲烧的质量浓度为0,0.20,1.0,2.0、4.0,104g/L 四氯化碳的质量浓度为0,0.10,0.50,1.0,2.0,5.04g/L 再倒人6个顶空瓶至100mL刻度处 加盖 密封,于40C恒温水浴中平衡1h,各取顶部空间气体30lL注人色谱仪 以峰高或峰面积为纵坐标, 浓度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GB/T5750.8一2006 1.2.6.3试验 1.2.6.3.1进样 进样方式:直接进样 A 进样量;30L C 操作:用干净的微量注射器抽取顶空瓶内液上空间相,反复几次得到均匀气样,将30AL气样 快速注人色谱仪中 1.2.6.3.2记录以标样核对,记录色谐峰的保留时间及对应的化合物 1.2.6.3.3色谱图的考察 标准色谱图;见图2 15000 10000 5000 三氯甲炕 -四氧化碳 图2三氯甲院、四氯化碳标准色谱图 B 定性分析 各组分出峰顺序:三氧甲婉,四氧化碳 各组分保留时间三氯甲婉1.993min,四氯化碳2.198min. 定量分析: 色谱峰的测量;可量峰高或峰面积,用微机时自动测量并记录 用记录仪时需人工测量,峰高的 测量组分峰的最高点与基线(峰底)的垂直距离为峰高 计算;根据色谱图的峰高或峰面积在工作曲线上查出相应的质量浓度 1.2.7结果的表示 1.2.7.1定性结果 根据标准色谱图各组分的保留时间确定被测样品中组分的数目和名称 1.2.7.2定量结果 1.2.7.2.1含量的表示方法:直接从标准曲线上查出水样中三氯甲烧、四氧化碳的质量浓度,以微克每 升(4g/L)表示 1.2.7.2.2精密度和准确度:5个实验室测定加四氯化碳标准的水样(四氯化碳质量浓度为0.14g/儿 54g/L时),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7%7.7%,其平均回收率为90.7%98.7% 测定加三氧甲婉标 准的水样(三氯甲熔质量浓度为0.2g/Ll04g/L时),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2%一8.1%,其平均回收 率为90.4%~98.8%
GB/T5750.8一2006 1,2-二氯乙完 2.1顶空气相色谱法 2.1.1见GB/T5750.102006中5.1 2.1.2精密度和准确度:同一实验室对不同浓度的加标水样重复测定,其结果;l,2-二氯乙烧浓度为 30、150和3004g/L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7%、3.5%和1.8%;平均回收率为99.7% 1,1,1-三氯乙浣 3.1气相色谱法 3.1.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1,l,l-三氯乙婉 本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1.1,1-三氯乙婉含量的测定 本法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50g/ 3.1.2原理 水样置于密封的顶空瓶中,在一定的温度下经一定时间平衡,水中l.I.1-三氧乙婉逸至上部空间 并在气液两相达到动态平衡 此时,1,1,1-三氯乙婉在气相中的浓度与它在液相中的浓度成正比 气 相中1,1,1-三氯乙婉用GDX103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检测 3.1.3试剂和材料 载气和辅助气体 载气:高纯氮(99.999%). 1.2辅助气体:氢气(99.6%),空气 3. 试剂 1,1,1-三氧乙婉;色谱纯,=1.3130g/mL 纯水:无1,1,1-三氯乙烧的蒸馏水,配制试剂溶液及稀释用,将蒸水煮沸15min ,或通高纯氮气20min一25min 应用前,检查应无色谱干扰峰 30min, 仪器 气相色谱仪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1.4. 记录仪或工作站 3. 3.1.4.1.3色谱柱 色谱柱类型.U型或螺旋型玻璃填充柱,长2m,内径4mm A 固定相 柱1:GDX103,60目一80目 柱2;2%oV-17/Chromosorbw(Aw一DMCcS),60目一80目 装柱方法:柱出口端塞好玻璃棉,接于真空泵,柱人口端接上小漏斗,固定相从小漏斗装人,采 用边抽真空边均匀敲柱的方法装柱 装好的柱固定相应紧密无间隙或断裂 色谱柱的老化将装好的色谱柱人口端与气相色谱仪的进样口连接,出口端放空,以流量 D 30mL/min通氮气,柱温200C,老化24h以上 3.1.4.1.4恒温水浴;控制温度50C士1C 3.1.4.1.5顶空瓶: 顶空瓶:100ml.,同一批号,总体积相等 以120C烘烤2h备用 B 螺旋盖及硅胶垫;硅胶垫首次使用时需用盐酸溶液(1十9)煮沸,再用纯水煮沸处理 再使用 时,只用纯水煮沸20min,晾干备用
GB/T5750.8一2006 3.1.4.1.6微量注射器:1.0Al 3. .1.4.1.7玻璃注射器;1.0mL 3.1.5样品 3.1.5.1样品的稳定性;样品的待测组分易挥发 3.1.5.2样品的采集及储存方法;用处理过的顶空瓶装满水样,密封 采集后,24h内完成测定 3.1.5.3样品的处理;在空气中不含1,l,1-三氯乙烧或无干扰物的实验室,将水样倾倒至100mL 刻 度处 放在50C恒温水浴中平衡40min. 3.1.5.4样品测定:抽取1.0mL顶空瓶内液上空间气体进样,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平行测定 3.1.6分析步骤 3.1.6.1仪器条件 3.1.6.1.1气化室温度:200C 3.1.6.1.2柱温: 柱1,160c. 柱2.60c B 3.1.6.1.3检测器温度;200Cc 3.1.6.1.4载气流量 柱1:30mL/min. 柱250mL/nmin B 3.1.6.1.5氢气和空气流速;根据所用色谱仪选择最佳流速及比例 3.1.6.2校准 3.1.6.2.1定量分析中校准方法;外标法和单点比较法 3.1.6.2.2标准样品 使用次数;每次分析样品时用新的标准溶液绘制曲线, A 1,1,1-三氯乙熔标准溶液;取0.38L的1.1,1-三氢乙烧(3.1.3.2.1)于含有100mL纯水 B 容量瓶内,混匀 (1,1,1-三叙乙婉)=5ug/mL 3.1.3.2.2)的l00ml 气相色谱分析中使用的标准样品的条件 标准样品为平行样,两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即为稳定 标准样品与试样应同时分析 标准曲线的制作;取100mL顶空瓶6个,分别加人适量纯水(3.1.3.2.2),再加人1,1,1 三氯乙婉标准溶液(3.1.6.2.2.B)0,1.00,3.00,5.00,7.00和10.00ml,用纯水定容,配制成浓度系 列 水中1,1.1-三氯乙烧的浓度分别为0,50,150,250.350 相500pE儿 将配制好的各个标准溶液分 别倒人100m顶空瓶中,立即用衬有硅胶的螺旋盖盖紧 摇匀后,标准溶液系列同样品一起于50C恒 温水浴中平衡40min 分别各取顶空部空间气体1.0mL注人色谱仪测定 以标准系列溶液的浓度对 峰高绘制标准曲线,或输人计算器,计算出回归曲线方程(Y=aX十b). 3.1.6.3试验 3.1.6.3.1进样 A 进样方式;直接进样 进样量:1.00mL C 操作用干净的玻璃注射器抽取顶空瓶内液上空间气体,反复几次得到均匀气样,将1.00ml 气样快速注人色谱仪中 3.1.6.3.2记录:用记录仪或工作站记录色谱峰的保留时间等参数 色谱较的考察: 3.1.6.3. 3 标准色谱图;见图3
GB/T5750.8一2006 溶剂 0.805 1,1,l-三氯乙炕 6.540 图3水中含1,1,1-三氧乙烧的色谱图 定性分析 组分出峰顺序:空气,1,1,1-三氧乙婉 保留时间l,l,1-三氯乙烧6,54min. C 定量分析 色谱峰的测量;可量蜂高或峰面积,用工作站时自动记录并测量 用记录仪时需手工积分 峰 高的手工测定;连接峰的起点和终点作为基线,峰顶与基线的垂直距离为峰高 计算;根据样品的峰高或峰面积从标准曲线上直接查出水中1,l,1-三氯乙婉的质量浓度(4g/L. 或将样品的峰高或峰面积代人回归曲线方程,计算出水中1.l,1三叙乙烧的质量浓度(g/L. 或将样品的峰高与标准的峰高比较,按式(1)计算 X上 (CH,cCl,- 式中 (CH,cCl,) -水样中1l,L三氨乙烧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升(ogL) 标准液中1,1,1-三氯乙炕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升(ug/L); p 水样中1,1,1-三氯乙烧的峰高,单位为毫米(mm); h 标准液中1,1,1-三氯乙烧的峰高,单位为毫米(mm) 3.1.7结果表示 3.1.7.1定性结果;根据标准色谱图组分的峰保留时间,确定待测试样中组分性质 3.1.7.2定量结果 3.1.7.2.1含量的表示方法;按式(1)计算水样1,l,1-三氯乙婉的质量浓度,以微克每升(ug/L)表示 3.1.7.2.2精密度和准确度;对含1.1.,1-三氯乙婉123pE/L的废水加标100闪g/L1.11三氯乙婉 测定回收率为91% 对未检出1.1,1-三氧乙婉的饮用水加标1.1.1-三氯乙烧504g/L.2504g/L和 450g/L的回收率(n=6)分别为106%,108%和102% 相对标准偏差(n=7)分别为5.7%、4.4%和 3.5% 氯乙烯 填充柱气相色谱法 4.1.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填充柱气相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氯乙烯 1o
GB/T5750.8一2006 本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氯乙烯的测定 若取水样100mL,取1mL液上气体进行色谱测定,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14g/L 4.1.2原理 在密闭的顶空瓶内,易挥发的氯乙烯分子从液相逸人液上空间的气相中 在一定的温度下,氯乙烯 分子在气液两相之间达到动态平衡,此时氯乙烯在气相中的浓度和在液相中的浓度成正比 取液上气 体经色谐柱分离,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 试剂和材料 载气和辅助气体 1.3. 载气:高纯氮(99.999%. 辅助气体:氢气,空气 配制标准溶液及样品处理所用的试剂和材料 氧乙烯[氯乙烯)>99.5%] 1.3.2.2N,N-二甲基乙酰胺(DMA):通氮气曝气30min 制备色谱柱所用的试剂和材料 色谱柱和填充物见4.1.4.1.3有关内容 仪器 气相色谱仪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1.4. 记录仪或工作站 色谱柱 色谱柱类型.U型不锈钢填充柱,长2m,内径3mnm 填充物;407有机固定相,.80目~100目 B 填充方法及老化方法;采用普通装柱法装柱,将填充好的色谱柱与检测器断开,色谱柱装机后 通氮气,在柱温150C条件下老化16h 进样器 医用注射器;1ml和5mL 4.1.4.2. 4.1.4.2.2微量注射器:5nml,10mL,50mL和100 顶空瓶;具100mL刻度,使用前120C烘烤2h 配气瓶:25mL士0.5mL,耐压0.5kg/em',配有硅橡胶垫的金属螺旋密封盖 4.1.4.5翻口胶塞;用前洗净,用水煮沸20min,晾干备用 4.1.4.6铝箔或聚四氟乙烯膜 4.1.5样品 4.1.5. 水样的采集及储存方法;取处理过的顶空瓶,现场采集满瓶后立即(按100ml.水样加1ml DMA的比例加人)一定量的DMA(4.1.3.2.2),盖紧密封,如不能立即测定,置于4C冰箱内保存,48h 内测定 4.1.5. 水样预处理:测定前在无氯乙烯等有机物的清洁环境中迅速倒出多余水样至100mL刻度 立即盖好瓶塞放人50C士0.1C恒温水浴锅中,恒温40nmin,备检 分析步骤 1.6. 仪器的调整 1.6. 气化室温度:150C 4.1.6.1.2柱温;125C 4.1 6. 1.3检测器温度:150C 1.6.1.4载气流量:30mL/min. 44 11
GB/T5750.8一2006 1.6.1.5氢气和空气根据所用气相色谱仪选择最佳流量,比例约为1:10 4 4.1.6.1.6衰减;根据样品被测组分含量调节记录器衰减 4.1.6.2校准 4.1.6.2.1定量分析中的校准方法;外标法 1.6.2.2标准样品: 使用次数:每次分析样品时用新标准使用液绘制标准曲线 A B 标准样品的制备 标准储备溶液:于25mL士0.5mL配气瓶中,预先加人20mLDMA(4.1.3.2.2),盖紧密封,精 确称量w,,用注射器从叙乙烯容器中取4mL氧乙烯(取气时先用氧乙烯气体洗注射器两次). .,计算每毫升DMA中叙乙婚含量 注人配气瓶,精确称量W, 氯乙熔标准使用液;吸取一定量的氯乙烯标准储备液,在配气瓶中用DMA(4.1.3.2.2)稀释为 o氯乙烯)=50ug/ml " 相色谐法中使用标准样品的条件 标准样品进样体积与试样进样体积相同 标准样品与试样尽可能同时进样分析 工作曲线的绘制临用时在顶空瓶中各加人纯水100mL,盖紧密封后,分别注人氯乙烯标 准使用溶液0,10,20,40,80,100 L.此标准溶液浓度为0.5,10,20.40,.50E/L,放人50c士0.1C恒 温水浴锅内恒温40min,取1mL液上气体注人色谱仪,测定各浓度的峰高或峰面积(每个浓度重复测 两次),以峰高或峰面积的平均值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4.1.6.3试验 4.1.6.3.1进样 进样方式;直接进样 A 进样量:1lml C 操作;用洁净进样器(4.1.4.2)于待测样品中吸取所需体积注人色谱仪中进行测定 4.1.6.3.2记录;以标样核对,记录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及对应的化合物 色谱图的考察: 4.1.6.3. 3 标准色谱图:见图4 -空气 氯乙烯 图4氯乙烯标准色谱图 定性分析 组分出峰顺序;空气、氯乙烯 保留时间:氯乙烯1.566min 定量分析 色谱峰的测量;连接峰的起点和终点作为峰底,从峰高极大值对峰底做垂线,此线即为峰高 12
GB/T5750.8一2006 计算;用样品的峰高直接从工作曲线上查出水样中氯乙烯质量浓度 4.1.7结果的表示 4.1.7.1定性分析用标准色谱图中氯乙烯的保留时间确定水样中氧乙烯的存在 4.1.7.2定量分析: .1.7.2.1含量的表示方法;直接从工作曲线上查出水样中氧乙烯的质量浓度,以微克每升4g/L 表示 4.1.7.2.2精密度和准确度;5个实验室测定氯乙烯浓度为5.04g/L504g/L的水样,相对标准偏 差为2.1%一9.1% 5个实验室加标回收实验,氯乙烯浓度为5.04g/L~504g/L的水样,回收率范围 为90.0%107% 4.2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 4.2.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氯乙烯 本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氯乙烯的测定 本法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1g/L 4.2.2原理 在封闭的顶空瓶内,易挥发的氧乙烯从液相逸人气相中 在一定温度下,氧乙烯分子扩散,在气液 两相间达到动态平衡,此时氯乙烯在气相中的浓度和在液相中的浓度成正比 取液上气体注人气相色 谐仪测定 4.2.3试剂和材料 4.2.3.1载气和辅助气体 载气;高纯氮(99,999%) 4.2.3.1.2辅助气体;氢气;空气, 配制标准样品和试样预处理时使用的试剂和材料 液态氯乙烯;纯度>99.5% N,N-二甲基乙酰胺(DMA);在相同色谱条件下,不应检出与氯乙烯相同保留时间的任何 杂峰 否则通氮气曝气30min 仪器 气相色谱仪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4.2.4. 1. 2 记录仪或工作站 4.2.4. 色谱柱:AC5或HP5大口径石英毛细管柱(30m×0.53mmX1.0um),相当sE-54或同 1. 3 等极性色谱柱 4.2.4.2顶空瓶:20mL,使用前100C烘烤2h 4.2.4.3水浴箱或自动顶空进样器 4.2.4.4微量注射器:10l、,100l 4.2.5样品 4.2.5.1水样的采样及储存方法;取处理过的样品瓶,现场采集满瓶后立即按1%的比例加人DMA. 盖紧密封,如不能立即测定,置于4C冰箱中保存,于48h内测定 4.2.5.2水样预处理测定前在无氯乙烯等有机物的清洁环境中迅速取10mL水样置于20ml 顶空 样品瓶中,立即密封放人水浴箱或自动顶空进样器内,50C平衡40min,待测 4.2.6分析步骤 4.2.6.1仪器调整 4.2.6.1.1气化室温度:120C 13
GB/T5750.8一2006 4.2.6.1.2柱温:45C 4.2.6.1.3检测器温度;150C 4.2.6.1.4气体流量;氮气,5mL/min;尾吹气流量;25mL/min;氢气和空气根据所用仪器选择最佳 流量 4.2.6.1.5衰减;根据样品中被测组分含量调节 4.2.6.2校准 4.2.6.2. 定量分析中的校准方法;外标法 标准样品 使用次数;每次分析样品时用新标准使用液绘制标准曲线 2.6.2.2. 标准样品的制备 2.6.2.2. 2 标准储备溶液;于20mL样品瓶中加人20mLDMA,加盖精确称量,在通风柜中将氯乙烯从 容器中倒出2mL左右于离心管中,迅速用滴管取1滴一2滴氯乙烯于样品瓶中密封称量,计 算每毫升DMA中氢乙烯含量 叙乙熔标准使用液,吸取一定量的氧乙婚标准储备液,在样品瓶中用DMA稀释为(氧乙始) B =50ug/mL 气相色谱法中使用标准样品的条件 标准样品进样体积与试样的进样体积相同 标准样品与试样尽可能同时分析 4.2.6.2.3工作曲线的绘制;临用时在20mL顶空瓶中加人纯水10mL,盖紧密封后,分别注人氯乙 烯标准使用液0,2,4,6,8,10AL,此标准溶液浓度为0,10,20,30,40,504g/L,放人水浴箱或自动顶空 进样器,50C平衡40nmin,取1.0ml(手动进样取100L.)液上气体注人气相色谱仪,测得各浓度的峰 面积(每个浓度重复测定两次),以峰面积的平均值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4.2.6.3试验 4.2.6.3. 进样 手动进样;进样量100L.不分流 自动进样;进样量;1.0nmL,分流比5:1 4.2.6.3.1.2 记录;以标样核对,记录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及对应的化合物 色谱图考查 4.2.6.3.3 4.2.6.3.3.1标准色谱图;见图5 1/min 图5氯乙烯标准色谱图 4.2.6.3.3.2定性分析氯乙烯保留时间为1.7 min 4.2.7结果表示 4.2.7. 定性分析:用标准色谱图中氯乙烯的保留时间确定水样中氯乙烯的存在 4.2.7.2定量分析: 14
GB/T5750.8一2006 4.2.7.2.1含量的表示方法:直接从工作曲线上查出水样中氯乙烯的质量浓度,以微克每升(ug/L 表示 4.2.7.2.2精密度和准确度;测定加标水样(质量浓度为5.0g/L一50.0g/L时),其相对标准偏差 为3.2%8.8%,回收率范围为;90.0%110% 1,1-二氧乙嫌 5.1吹脱捕集气相色谱法 5.1.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吹脱-捕集气相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1,1-二氯乙烯和1,2-二氯 乙 本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1,1-二氯乙烯,1,2-二氢乙烯含量的测定 本法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分别为;1,1-二氯乙烯,0.02g/L;反式1,2-二氯乙烯,0.024g/L;顺式 1,2二氧乙烯,0.02pg/I 吹脱气中的杂质,捕集器和管路中释放的有机物是污染的主要原因 因此,应避免在吹脱-捕集系 统使用非聚四氟乙烯管路、密封材料,或带橡胶组件的流量控制器 在采样,处理和运输过程中,需用纯 水配制的试剂空白进行校正,经常烘烤和吹脱整个系统 .1.2原理 5 在室温下惰性气体将在特制吹脱瓶中水样的1,1-二氯乙烯等挥发性有机物吹出,待测物被捕集器 吸附 然后,经热解吸待测物由惰性气体带人气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和测定 试剂和材料 载气;高纯氮(99.999%) 5. 1.3. 配制标准品和试样预处理使用的试剂和材料 1.3. 1.3. 2. 纯水;色谱检验无干扰组分 3 2. 抗坏血酸 甲醇,吹脱-捕集法检验无干扰组分 盐酸溶液(1十1) 捕集器填充材料 3. 2,6-二苯并吠喃聚合物;色谱级,60目一80目 3. 聚甲基硅氧烧填料,ov-1(3%. 3. 硅胶;35目一60目 5. 5. 活性炭 色谱标准物1,1-二氯乙烯(99.9%) 5. 5. 仪器 5 气相色谱仪:具程序升温和柱头进样 电导检测器 1.4.1.2记录仪或工作站 5. 5.1.41.3色谱柱;siupeleovooL毛细管色谱柱长0m,内径0.75mm,脚厚1.5 Mm 5.1.4.2吹脱-捕集系统 5.1.4.2.1吹脱装置;可容纳25mL样品,并使水柱至5cmm高.(如果方法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和实 验允许,也可采用5mL吹脱装置) 具体见图6 内填充以下吸附剂;1.0c用甲基硅油涂敷的填料, 5.1.4.2.2捕集器:长25cm,内径3" mm 7.7cm 二苯并吠喃聚合物,7.7cm硅胶和7.7cm椰壳炭 具体见图6 15
GB/T5750.8一2006 填装过程 结构 压缩的组装螺帽和金属箍 玻璃棉,5mm 活性炭,7.7em 电热偶/控制器 双层 传8器 15cm 15级硅胶,7.7c"m 23n/m 电子温度 电阻线包装 控制器和 的固体 高温计 氧化2,6二亚苯基 聚合物 7.7em 导管25cm 单层 炭甲基挺氧碗镇料 内径2.7mm 8em 1cm 外径3.2mm 玻璃格5mm 捕集器进口 图6适合于热解吸的捕集器填料结构 5.1.4.3玻璃注射器;25ml 5.144微量注射器,10,L.3AL相10p山. 5.1.4.5采样瓶:40m玻璃瓶,具有用聚四叙乙烯薄膜包硅橡胶垫的螺旋盖,使用前于105C烘烧1h 5.1.5样品 5.1.5.1样品的稳定性;样品的待测组分易挥发 5.1.5.2样品的采集和保存;采样时,先加40mg抗坏血酸[如水样中不含余氯可加4滴盐酸溶液 1十1]于采样容器中 或水样至满瓶(如果取自来水,应打开水龙头,放水约10min并控制水流量为 500mL/min),密封,保存在4C冰箱中 5.1.5.3水样的处理;取出水样瓶放置到室温 移开注射器的注射杆 关闭连接阀 小心地将水样倒 人注射器正好溢流 装好注射杆,打开阀,将样品调至25.0mL 连接吹脱装置,将样品注射到吹脱瓶 N ,关闭阀 在室温下,以40mL/min流量的氮气吹脱11.0min 于180C解吸柱头捕集器所吸附的 待测物 与色谱柱相同流量的氮气反冲捕集器4min后,开始气相色谱分析 5.1.6分析步骤 5.1.6.1调整仪器 柱温;程序升温0C保持8min,以4C/min速率升至185C保持1.5min 5.1.6.2校准 5.1.6.2.1定量分析中校准方法;外标法 5.1.6.2.2标准样品 使用次数: A 每次分析样品时,标准使用溶液需现场配制 标准样品的制备 标准储备溶液 a 1,1二氧乙烯标准储备溶液;取9.8mL甲醉于10ml容量瓶中,敞口放置10min 准确称量 至0.0001g 用100L注射器加人一定量1,1-二氯乙烯于甲醇中,重新称量 二次称量之 差为1,1-二氯乙烯的量 用甲醉稀释至刻度 盖上瓶盖,摇匀,计算溶液的浓度(以g/l 表示) 把标准储备液转移到具聚四氟乙烯密封带螺旋盖的小瓶中 于一10C~一20C避光 保存 b 反式1,2-二氯乙烯标准储备溶液;同上配制 顺式1,2-二氯乙烯标准储备溶液:同上配制 c 16
GB/T5750.8一2006 标准中间溶液 1,1-二氯乙烯标准中间溶液用甲醉将1,1-二氯乙烯标准储备[5.1.6.2.2.B.a.a)]稀释成 a 中间溶液 中间溶液的浓度需满足制备标准系列所需的范围 把中间溶液置于冰箱保存,每 月配制一次 b)反式1,2-二氯乙烯标准中间溶液:同上配制 顺式1,2-二氯乙烯标准中间溶液;同上配制 (c 标准混合使用溶液的配制;把适量的1,1-二氯乙烯,反式1,2-二氯乙烯和顺式1,2-二氯乙烯的 中间溶液[5.1.6.2.2.B.b.(a),(b).(e)]加到纯水中 每个组分制备5个浓度点,一个浓度点 在最低检测质量浓度附近,其他4个浓度点相应于标准系列使用溶液预计样品浓度的范围内 标准混合使用溶液,现配现用 气相色谱使用标准样品的条件 每批样品必需制备标准曲线 在工作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即可认为仪器处于稳定状态 5. .1.6.2.3工作曲线的绘制取25mL标准混合系列按上述步骤进行处理和色谱分析 以峰高或峰 面积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试验 进样方式;直接进样 5.1.6.3. 5.1.6.3.2记录;以标样核对,记录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及对应的化合物 色谐图的考察 5.1.6.3.3 标准色谱图;见图7 0.04 0.03 0.02 0.01 0.00 Lw 0.02.55.07.510.012.515.017.520.022.525.027.530.032.535.037.540.042.5 保自时间/nr 图7电解电导检测器(ELCD)色谱图 B 定性分析 各组分出峰的次序1.1-二氯乙烯,反式1,2-二氧乙烯,顺式1,2-二氯乙烯 保留时间:1,1-二氯乙熔13.59min,反式1,2-二氯乙烯16.78min,顺式1,2-二氯乙熔 20.54min C 定量分析 根据样品的峰高或峰面积从工作曲线上查出样品中待测物的质量浓度 5.1.7结果表示 5.1.7.1定性结果 根据标准色谱图各组分的保留时间,确定被测组分的数目及组分的名称 n
GB/T5750.8一2006 5.1.7.2定量结果 5. .1.7.2.1直接从工作曲线上查出各组分的含量,以微克每升4g/L)表示 5.1.7.2.2精密度和准确度:单个实验室进行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的实验结果,见表4 表4二氯乙烯回收率和精密度 相对标准偏差/% 化 合 物 回收率/(% l,1二氯乙烯 哈 76 反式1,2-二氧乙熔 77 顺式1,2-二氯乙烯 1,2-二氧乙嫌 吹脱捕集气相色谱法;见5.1 三氧乙烯 填充柱气相色谱法;见1.1 四氧乙烯 填充柱气相色谱法;见1.1 苯并[a]芭 高压液相色谱法 9.1.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苯并[a]芪 本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苯并[a]呓的测定 本法最低检测质量为0.07ng,若取500mL水样测定,本法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1.4ng/L 9.1.2原理 水中苯并[a]芭及其他芳胫能被环己烧萃取,萃取液经活性氧化铝吸附净化.以苯洗脱、浓缩后,可 用液相色谱一荧光检测器定量 9.1.3试剂和材料 所用试剂和材料应进行空白试验,即通过全部操作过程,证明无干扰物质存在 所有试剂使用前均 应采用0.45Am过滤膜过滤 9.1.3.1活性氧化铝;取250g100目200目层析用中性氧化铝(Al.O)于140C活化4h,冷却后装 瓶,储于干燥器内,备用 g. 1.3.2盐酸溶液(1十19);取5ml盐酸(pn=1.19g/mL),加至95mL纯水中,混匀 9. .1.3.3玻璃棉;用盐酸溶液(9.1.3.2)浸泡过夜,然后用纯水洗至中性 用氢氧化钠溶液(9.1.3.10) 浸泡过夜,再以纯水洗至中性,于105C烘干备用 g. 1.3.4甲醉醇HPLC级 .1.3.5超纯水:电阻率大于18.0MQ 9. 9. 1. .3.6活性炭;取50g(20目40目)活性炭用盐酸溶液(9.1.3.2)浸泡过夜,用纯水洗至中性,于 05C烘干 再用环己烧(9.1.3.7)浸泡过夜,滤干后在氮气流下于400C活化4h,冷后储于磨口瓶中 备用 9.1.3.7环己炕;通过活性炭层析柱后重蒸僧,取此环己烧70mL浓缩至1.0mlL,浓缩液必须测不出 苯并[a]芪的存在,方可使用 18
GB/T5750.8一2006 g.1.3.8苯:重蒸溜 9.1.3.9无水硫酸钠:400C烘烤4h,冷却后储于磨口瓶中备用 9.1.3.10氢氧化钠溶液;称取5只氢氧化钠,用纯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9.1.4仪器 9.1.4. 高压液相色谱仪. 荧光检测器 9.1.4.1.2记录仪 9.1.4.1.3色谱柱 色谱柱类型:不锈钢柱,长150mm,内径3.9 mm 填充物用SpherisorbC(5Am). 9.1.4.2微量注射器:25AL,针头锥度为90度 9.1.4.3分液漏斗;1000mL 9.1.44KD浓缩器 9.1.4.5层析柱;玻璃柱,内径5mm.长10cm. 9.1.5样品 9.1.5.1样品的稳定性 苯并[a]芪在水中不稳定,易分解 9.1.5.2水样采集及储存方法 在采样点采取水样时,水样应完全注满,不留有空气 采集水源水水样时,应将水样瓶(棕色瓶)浸 人水面下再进行采样,以防表层水的污染 采集自来水水样作苯并[a]凿分析,应在水龙头消毒之前采 集,并在每升水样中加人0.5 g/L)并混匀,以除去游离余叙 试样应放置暗 mL硫代硫酸钠溶液(100 处并尽快在采样后2Ah内进行萃取 萃取液在冰箱内可保存1w. 9.1.5.3水样的预处理(需在暗室内,有微弱黄光下操作 9.1.5.3.1水样的萃取:取500ml均匀水样置于1000ml分液漏斗中,用70m环己炕(9.1.3.7 分三次萃取(30ml,20m和20mL.),每次振摇5min,注意放气 放置15nmin,分出环已炕萃取液,合 并三次萃取液于250ml.具塞锥形瓶中,加人5只10g无水硫酸钠(9.1.3,9)脱水 9.1.5.3.2萃取液的净化 装氧化铝柱;将活性氧化铝(9.1.3.1)在不断振动下装人层析柱内,柱底部装有少许处理过的玻璃 A 棉(9.1.3.3),氧化铝的高度为5cm7cmm ,上面再装1cemm2cm高的无水硫酸钠(9.1.3.9),用 少量环己烧(9.1.3.7)润湿,不得有气泡 B 柱层析.将9.I.5.3.1中的环已炭荞取液注人氧化钳柱上,锥形瓶中残存的无水酸销用 20mL环己烧(9.1.3.7)分次洗涤,洗涤液过柱 用10mL苯(9.1.3.8)洗氧化铝柱,收集苯洗 脱液 9.1.5.3.3样品浓缩:将苯洗脱液(9.1.5.3.2.B)置KD浓缩器内,于60C70C水浴中减压浓缩至 0.1ml g. 1.6分析步骤 仪器的调整 柱温:30c 9. 1.6. 1.6.1.2流动相:甲醇十水9十1 1.6.1.3流量:2mL/min 9.1.6. 荧光检测器;Ex=303nm,Em=425nm. 9.1.6.1.5衰减:根据样品中被测组分含量调节记录器衰减 19
GB/T5750.8一2006 g.1.6.2校准 9.1.6.2.1定量分析中的校准方法;外标法 g.1.6.2.2标准样品: 使用次数;每次分析样品时,用配制不超过1w的标准使用液绘制标准曲线 A B 苯并[a]芪标准储备溶液([B[a]P=1004g/mL)的制备;称取5.00mg苯并[a]诺[简称B [4]P],用少量苯溶解后,加环己炕定容至50.0m 装人棕色瓶,储于冰箱内,可保存6个月 苯并[a]芪标准中间溶液([BL]P]=1g/mL的制备;吸取1.00ml苯并[a]芪标准储备溶液 (9.1.6.2.2.B)于100ml棕色容量瓶内,用环己炕(9.1.3.7)稀释 储于冰箱内,可保存1月 苯并[]比标准使用溶液;取5个10ml容量瓶,加人0,0.07.,0.15.0.25,0.50ml苯并[a]此 TD 标准中间液(9.1.6.2.2.c),用环已烧稀释至刻度,苯并[a]诧浓度分别为07.I5、25和 50 ng/m0 g.1.6.2.3标准数据的表示;用标准曲线计算测定结果 各取10L,苯并[a们]芭标准使用溶液 9.1.6.2.2.D)注人色谱仪,记录色谱峰高 以峰高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s .1.6.3定量分析 取10l样品浓缩液(9.1.5.3.3)注人色谱仪,测量峰高 从标准曲线上查出水样苯并[a]芪的 含量 9.1.7计算 水样中苯并[4]芪的质量浓度计算见式(2) 1000 ×1 十 [Ba]P]=也 式中 水样中苯并[a]芭的质量浓度,单位为纳克每升(ng/L); [B[a]P] 相当于标准曲线标准的辈并[a]此质量浓度,单位为纳克每毫升(ng/mL)7 o V -萃取液浓缩后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水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 9.1.8精密度和准确度 4个实验室重复测定加标水样,低浓度平均回收率为89.2%;相对标准偏差为4.1%;高浓度平均 回收率为92.3%;相对标准偏差为4.5% 纸层析一荧光分光光度法 9.2.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纸层析一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苯并[a]芭 本法适用于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苯并[4]芪的含量 I 本法最低检测质量为5.0ng,若取2L水样测定,则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2.5ng/ 水中存在的一般物质不干扰测定 9.2.2原理 水中多环芳胫能为环己婉萃取并为活性氧化铝所吸附,以苯洗脱浓缩后于乙酰化滤纸上层析,将多 环芳胫分离,苯并[]芪在紫外光照射下呈蓝紫色荧光斑点,取下以丙酮洗脱,其洗脱液的荧光强度与 苯并[幻芪含量成正比,可定量测定 9.2.3试剂和材料 本标准所用的环己烧、丙酮及苯均需重蒸后使用 9.2.3.1环己烧 9.2. 3. 2 二氯甲炕 3 9.2 3 苯 20
GB/T5750.8一2006 9.2.3.4乙酸酥 g.2.3.5硫酸(pn=1.84g/mL) 9.2.3.6无水乙醇 9.2.3.7玻璃纤维滤纸 9.2.3.8活性氧化铝;见9.1.3.1 9.2.3.9丙酮 9.2.3.10乙酰化混合液;量取150ml苯(9.2.3.3),50ml.乙酸酥(9.2.3.4)和0.1ml硫酸(9.2.3.5) 混匀 9.2.3.11乙酰化层析滤纸;将7.5cm×27cm的2号层析滤纸30张一40张松松卷成圆筒状,逐张放 人600ml烧杯中,纸简中间放一个玻璃熔封的电磁搅拌铁芯,放在通风柜中 倒人乙酰化混合液 9.2.3.10),将滤纸全部浸泡,于50C55C搅拌反应6h,静置浸泡过夜 取出滤纸条,自然挥干,再 放人无水乙醉(9.2.3.6)中浸泡4h,取出晾至微干,夹人粗滤纸之间,用玻璃板压平至干燥备用 9.2.3.12展开剂:二氯甲烧(9.2.3.2)十无水乙醇溶液(9.2.3.6)=12 教胖[团诺标准储备祥液/便Hag-I0R/mL同9L.6.么2B. 9.2.3.13 9.2.3.14 苯并[a]此标准使用溶液,服取一定量的苯井[a]茫储备液(9.2.3.13),用环已棕(9.2.3.1 稀释至a]P一0.14g/mL 装人棕色瓶,储于冰箱内,备用 9.2.4仪器 磨口瓶;3000mL 9.2.4. 分液漏斗;2000ml(活塞勿涂凡士林), 层析柱;可用25mL酸式滴定管代替 9.2.4.4KD浓缩器 层析缸;21cmm×13cm×30em. 4.6具塞比色管;5ml 振荡器 9.2.4.8电热磁力搅拌器 紫外分析仪;254nm 9.2.4 10 荧光分光光度计 水样采集及储存方法;同9.1.5.2 分析步骤(注以下步骤需在暗室内、有微弱黄灯下操作 9.2.6.1萃取;量取2000ml水样于3000ml磨口瓶(9.2.4.1)中,加人50ml环已烧(9.2.3.1)置 振荡器上振摇5min,放置15min后移人分液漏斗中,分离水相,再加人50mL环己烧,重复萃取一次 合并两次环已炕萃取液(均需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倾出,不得有水进人) 9.2.6.2柱层析及浓缩 9.2.6.2.1氧化铝柱;将活性氧化铝(9.2.3.8)装人底部装有一层玻璃纤维滤纸(9.2.3.7)的酸式滴定 管中,高度约为7cm~10em,并加人少量环己烧(9.2.3.I)将氧化铝浸没,不得有气泡 9.2.6.2.2全部环已炕萃取液通过氧化铝柱,多环芳胫被吸附在氧化铝柱上,未被吸附的其他杂质留 在环已烧相中弃去,用20ml.苯(9.2.3.3)淋洗氧化铝柱,收集苯洗脱液 置于KD浓缩器内,于60C 70C水浴中减压浓缩至约0.05mL 9.2.6.2.3空白和标准,取四份100ml.环己烧,其中两份加人0.2ml.苯并[a]芪标准使用液(9.2.3.14). 混匀,通过氧化铝柱 按9.2.6.2.2操作浓缩至约0.05mL 清洁水样有机物含量低时,柱层析步骤可省略,即将水样的环已炖萃取液直接于KD浓缩器内浓缩 至约0.05mL 空白和标准应同时操作 9.2.6.3纸层析 21
GB/T5750.8一2006 9.2.6.3.1点样在乙酰化层析滤纸(9.2.3.11)下端3em处,用铅笔轻轻划一横线,横线两端各留出 1.4cm,以2.3em间隔点样 用微量注射器依次点空白、标准及水样的浓缩液(9.2.6.2.3及9.2.6.2.2). 斑点直径不要超过3mm 为防止斑点扩散,点样过程中可用冷风吹干溶剂 平行样分别点两张层析 滤纸 9.2.6.3.2层析将已点样的滤纸悬挂在装有约2cm高的二氯甲烧十无水乙醇(1十2)展开剂 9.2.3.12)的层析缸中的玻璃架上 纸条下端浸人展开剂约1cm,用透明胶纸密封层析缸,于暗处展 开约2h,展开高度约20cm,取出纸条于暗处挥干溶剂 9.2.6.4将滤纸置紫外分析仪(9.2.4.9)下观察,用记号笔划出与蓝紫色BL[a]P标准斑点同高度的空 白及水样斑点范围 剪下并剪成细条放人比色管中,加人4.0mL丙酮,盖严,用手或振荡器振摇 nmin 倾出丙酮洗脱液 9.2.6.5测定相对荧光强度;置丙酮洗脱液于1cnm石英皿中,以385nm为激发波长,分别测量402、 405和408nm的发射荧光强度 9.2.7计算 按下式求出标准及水样的相对荧光强度后再计算水样中苯并[a]芪的浓度 A02十A0s A=A0 式中 相对荧光强度; 于402nm发射波长处测定的荧光强度; A02 于405nm发射波长处测定的荧光强度 A0s 于408nm发射波长处测定的荧光强度 A0s m1×A×1000 [B[a]P] 三 A ×V 式中 [B[a]P] 水样中苯并[]芪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升(4g/L); 标准苯并[a]芭的点样质量,单位为微克(ug); m 水样中苯并[a]芪的相对荧光强度; A 标准苯并[a]芭的相对荧光强度; A 水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 9.2.8精密度和准确度 单个实验室向自来水中加人10.0ng/几苯并[a]凿标准(本底值为2.lng/L),平均回收率为84% 相对标准偏差为13% 10丙烯酰胺 气相色谱法 10.1.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丙烯酰胶 本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丙始脏按的测定 本法最低检测质量为0.025g丙烯酰胺,若取100ml.水样测定,则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54g/L 水样中余氯大于1.0nmL时有负干找 0.1.2原理 在pHl2条件下,丙烯酰胶与新生嗅加成反应,生成a二嗅丙酰胺,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气相色 谱法测定 22
GB/T5750.8一2006 10.1.3试剂和材料 10.1.3.1载气 氮气(99.999% 0.1.3.2配制标准样品和试样预处理时使用的试剂和材料 0.1.3.2.1硫酸溶液(1十9). 0.1.3.2.2澳化钾 =0.1mol/L];称取1.67g溴酸钾,用纯水溶解并稀释至 10.1.3.2.3 讽股押游液[(Kuo) 100ml 碗代硫酸纳游液[c(NaS.o)=1mlL]称取2A.8只碗代碗酸钠(Nas.o 10.1.3.2.4 5H.O), 用纯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乙酸乙酯重蒸 10.1.3.2.5 10.1.3.2.6无水硫酸钠;400c灼烧2h 0.1.3.2.7硫酸溶液[c(HSO)=3mol/I];取166.7ml硫酸(p;=1.84g/mL)慢慢加人纯水中 稀释为1000mL 澳酸钾溶液(120g/L)称取12g澳酸钾溶于少量纯水中,然后加水至100ml 10.1.3.2.9亚硫酸钠溶液(100g/L);称取10g亚硫酸钠溶于少量纯水中,然后加水至100m 10. 10丙烯酰胺(CH.CHCONH 10.1.3.2.11 色谱标准物质[2,3-二澳丙烯胺(2,3-DBPA门]的制备方法:称取3.5g丙烯酰胶 10.1.3.2.10),置于250mL抽滤瓶中(瓶塞应为事先打孔的胶塞并用透明纸包裹),用25ml.纯水溶 解,加人15.0g澳化钾(10.1.3.2.2)及10ml硫酸溶液(10.1.3.2.7)混匀,置于暗处,插人装有澳酸娜 10.1.3.2.8)溶液的滴定管 抽滤瓶连接水泵抽气,逐滴加人25ml溴酸钾溶液(10.1.3.2.3)并振 摇 此时,逐渐产生白色针状晶体,放置1h后,加人亚硫酸钠溶液(10.1.3.2.9)除去剩余嗅,用布氏漏 斗抽滤(事先铺一层定量滤纸),用少量纯水淋洗晶体,置于暗处凉干 经苯重结晶,其熔点应为132c 制备色谱柱时使用的试剂 色谱柱和填充物见10.1.4.1.3有关内容 10.1.3.3.2涂溃固定液所用的溶剂丙酮、三氧甲烧 仪器 气相色谱仪: 10.1.4.1.1电子捕获检测器 0.1.4.1.2记录仪或工作站 0.1.4.1.3色谱柱: 色谱柱类型,硬质玻璃填充柱,长2m,内径3 mm 填充物: 载体;ChromosorbwDMCS80目100目 固定液及含量:10%丁二酸二乙二醇酯2%溴化钾 涂溃固定液的方法及老化;称取0.2g嗅化钾(l0.1.3.2.2)于一洁净的小烧杯中,用少量纯水 溶解后,加人相当于载体体积的丙酮(10.1.3.3.2),混匀,加人10g载体,烘干水分备用 称取1g丁二酸二乙二醉酯溶于三氯甲烧(10.1.3.3.2),在水浴上稍加热充分溶解,冷却后,倒人 上述烘干的载体,轻轻摇匀,自然挥干后,用普通方法装柱 将色谱柱与检测器断开,然后将填充好的色谱柱装机通氮气,于柱温190C老化24h 0.1.4.2微量注射器:10L 10.1.4.3碘量瓶:250mL
GB/T5750.8一2006 10.1.4.4分液漏斗:250ml 10.1.4.5KD浓缩器 0.1.5样品 10.1.5.1样品的采集;用磨口玻璃瓶采集样品,采集后进行澳化、萃取液放冰箱内可保存7d 10.1.5.2水样预处理 10.1.5.2.1澳化和萃取 吸取100mL水样置于250m碘量瓶中,加人6.0ml硫酸溶液(10.1.3.2.1)混匀,置于4C A 冰箱中30min B 从冰箱中取出上述碘量瓶,然后加人15g溴化钾(10.1.3.2.2),溶解后加人10mL溴酸钾溶 液(10.1.3.2.3),混匀,于冰箱中静置30min. 从冰箱中取出试样,加人1.0mL 硫代硫酸钠溶液(10.1.3.2.4),移人250mL分液漏斗中,分 别用25ml乙酸乙酯(10.1.3.2.5)萃取两次,每次振摇2min,合并萃取液于100ml锥形瓶 中,加人15g无水硫酸销(I0.1.3.2.6)脱水2h. 10.1.5.2.2浓缩;将萃取液置于KD浓缩器中,用少量乙酸乙酯洗涤硫酸钠两次,洗液并人浓缩器中, 将萃取液浓缩至1.0mL 10.1.5.2.3同时用纯水按水样操作,作空白 10.1.6分析步骤 10.1.6.1仪器的调整 10.1.6.1.1气化室温度:225C 10.1.6.1.2柱温:170c 10.1.6.1.3检测器温度;210C 0.1.6.1.4载气流量:100mL/min. 0.1.6.1.5衰减;根据样品中被测组分含量调节记录器衰该 10.1.6.2校准 0.1.6. 定量分析中校准方法;外标法 2 标准样品 10.1.6.2. 2 使用次数.每次分析样品时用新标准使用液绘制标准曲线 A 标准样品的制备 标准储备溶液的制备:称取0.0100g色谱标准物质(2,3-DBPA(10.1.3.2.11)置于100ml 容量瓶中,用乙股么脂0.1.3.2.)游解井稀释至刻度,此存液2.3DP-108/mL. 2.3-二溴丙酰胺使用溶液;吸取1.00m标准储备溶液(10.1.6.2.2.B.a)于100mL容量瓶 中,用乙酸乙酯(10.1.3.2.5)稀释至刻度;然后将此溶液再稀释为(2,3-DBPA)=0.lg/ml 气相色谱中使用标准样品的条件 标准进样体积与试样进样体积相同 标准样品与试样尽可能同时进样分析 10.1.6.2.3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吸取2,3-DBPA使用溶液(10.1.6.2.2.B.b)0,0.50、1.00,3.00、 5.00,7.00和10.00mL于10mL比色管中,用乙酸乙酯(10.1.3.2.5)稀释至刻度,混匀 各取5nl 注人色谱仪,以色谱峰高或峰面积为纵坐标,以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10.1.6.3试验 10.1.6.3.1进样 进样方式:直接进样 A 进样量:5L 操作;用洁净微量注射器(10.1.4.2)于待测样品中抽吸几次后,取5AL注人色谱仪中分析 10.1.6.3.2记录 以标样核对,记录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及对应的化合物 24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的编号:GB/T5750.6-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共有96页,发布于2007-07-012007-07-01实施,代替GB/T5750-1985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农药指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农药指标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农药指标的编号:GB/T5750.9-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农药指标共有52页,发布于2007-07-012007-07-01实施,代替GB/T5750-1985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