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2404-2015

基于M2M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物流信息服务总体技术框架

GeneraltechnologicalframeworkforlogisticinformationserviceinmobilenetworkbasedonM2Mtechnology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基于M2M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物流信息服务总体技术框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基于M2M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物流信息服务总体技术框架的编号:GB/T32404-2015。基于M2M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物流信息服务总体技术框架共有16页,发布于2016-03-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M2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3.030
  • 实施日期2016-03-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6页
  • 文件大小478.65KB

基于M2M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物流信息服务总体技术框架


国家标准 GB/T32404一2015 基于M2M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物流 信息服务总体技术框架 Generaltechnologicalframeworkforlogisticinformmatioservyicein moblenetworkbasedonM2Mtechnology 2015-12-31发布 2016-03-01实施 中毕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 国国家标准化管厘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2404一2015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移动通信网物流信息服务 4.1概念 4.2服务范围 4.3面向物流信息服务的M2M业务需求 应用架构 5.1总体框架 5.2接口要求 5.3物流M2M平台模块描述 5.4通信模块要求 系统工作流程 6.1物流M2M终端/网关发起的工作流程 6.2物流M2M应用发起的工作流程 安全要求 网络安全 7. 7.2系统安全 7.3信息安全 业务质量要求 附录A(资料性附录 物流的分类 附录B(资料性附录)典型应用场景 B.1货品标识采集 13 B,2货车运输跟踪 13 仓储视频监控 B.3 13
GB/T32404一2015 前 言 本标准是面向物流信息服务的M2M业务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拟分为: -基于M2M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物流信息服务总体技术框架; -移动通信网面向物流信息服务的M2M平台技术要求 -移动通信网面向物流信息服务的M2M通信模块技术要求; -移动通信网面向物流信息服务的M2M协议 本标准按照GB/T1.l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联合网络通信集团公司、电信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军辉,刘越,彭巍、胡昌玮、杨贝斯、齐飞、马书惠,黄海昆 业
GB/T32404一2015 基于M2M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物流 信息服务总体技术框架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M2M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物流信息服务的总体技术框架,对服务于物流行业的 M2M系统的总体架构,各模块功能、系统工作流程、通信模块、安全体系等进行规范,为基于M2M技术 的物流信息服务的工作提供标准支撑 本标准适用于面向物流信息服务的M2M业务系统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354一2006物流术语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GB/T18354200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M2Mmachinetomachine/mman 机器与机器/人之间的通信 3.1.2 M2M平台M2Mplatform M2M业务管理平台 3.1.3 M2M应用平台M2Mapplieationplatform 提供M2M业务的应用平台 3.1.4 物流logisties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 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3.1.5 物流M2M感知节点 logisticsM2Msensingnode 进行环境感知和数据采集的传感器等终端,它们的处理能力、存储能力和电源等资源有限,只能进 行短距离的通信 3.1.6 物流M12M末梢网络logistiesNM2Msensingnetwork 多个物流M2M感知节点组成的网络称为物流M2M末梢网络
GB/T32404一2015 3.1.7 物流信息logistiesinformation 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GB/T183542006,定义2.23 3.1.8 运输transporatation 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 3.1.9 储存storage 保护、管理,贮藏物品 3.1.10 装卸 l0adandunl0ad 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人运输设备或卸下 3.1.11 包装packaging 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 总体名称 也指为了达到上连目的而采用容器,材科和辅助物的过醒中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 活动 3.1.12 配送delivery 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 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3.1.13 流通加工distributionprocessing 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 简单作业的总称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流程选择条件(a AL.T alternative Bss 业务支撑系统(bu 1sinesssupportsystem 机器到机器人(machinetomachine/man M2NM 运营支撑系统(operationsupportsystem) os5 Qos 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 identification RFID 射频识别radiofrequeney sIM 用户识别模组(subseriberidentitvmodule) wLAN 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network 移动通信网物流信息服务 概念 移动通信网物流信息服务是指根据物流应用的信息化需求,利用移动通信网的网络覆盖、基础业务 能力和运营支撑能力的优势,为包括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在内的各项物流应用提供综合信息化 服务
GB/T32404一2015 4.2服务范围 4.2.1物流关键业务 物流的关键业务主要包括运输,仓储、装卸,包装、配送和流通加工,具体描述如下: a)运输 使物品发生场所,空间移动的物流活动 运输系统是由包括车站、码头、机场的运输节点、运输途 径,交通机关等在内的硬件要素以及交通控制和营运等软件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并通过这个有机整体 发挥综合效应 具体来看,物流业务中的运输主要是指长距离两地点的商品和服务流动 b)储存 保护、管理和贮藏物品 储存的主要设施是仓库,在基于物品出人库的信息基础上进行在库管理 具体来说,采用条码,射频等先进物流技术设备,对出人库货物的联机登录、存储检索、容积计算,仓位分 配,损毁登记、状态报告等实现自动处理,并向系统提交图形化的仓储状态显示图 装卸 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的方式装人或卸下 装卸主要包括物品的放人,卸出,分拣将备货等 作业行为,一般发生在运输,储存前后的货品取放活动中 装卸的主要手段是集装箱货盘 d)包装 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 总体名称 也指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 活动 配送 e 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 地点的物流活动 相对于运输,配送主要是指短距离少量货品的输送 f流通加工 在流通阶段为储存而进行的加工或者同一机能形态转换而进行的加工,具体包括切割,细分化、钻 孔.弯曲,组装等细微的生产话动,除此以外,还包括单位化.价格始付.,标签贴付,备货,前品检脸等为使 流通顺利进行而从事的辅助作业 4.2.2信息服务范围 物流的各关键业务所涉及的信息服务和物流终端如表1所示 表1物流关键业务涉及的信息服务功能和物流终端设备 物流业务 涉及的物流终端设备 涉及的信息服务功能 运输 车辆调度、跟踪定位、路线规划、路况分析 定位终端、路侧探头、智能闸口 出人库记录,库存盘点,货品定位,货品检索、状态查询、条码终端,RFID终端、摄像头终端、传感监控 储存 库位管理 网络 装卸 货品分拣,叉车管理、托盘跟踪、装卸工具管理 定位终端、条码终端、RFID终端 包装 包装材料及容器管理,货品整合关联 RFID终端,通用通信模块 配送 货品分割,货品组配、车辆调度,跟踪定位 定位终端、路侧探头,智能闸口 流通加工货品追溯标签贴付,货品检验 条码终端,RFID终端,通用通信模块
GB/T32404一2015 4.3面向物流信息服务的M12M业务需求 在物流信息服务应用中,所涉及的信息画盖整个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运输,储存、装卸,包装 配送,流通加工等 例如,在货品出人库以及配送等业务中,需要对货品的标识通过条码阅读器或 RFID阅读器进行扫描获取,进而将标识信息通过通信网络发送到应用系统,这时只需要传输少量的数 据信息,不需要很大的网络带宽;在物流运输业务中,对运送货品的货车的位置和状态进行实时的跟踪, 这时需要周期性地上传车辆的位置和状态信息,要有较高的QoS级别保证;在仓库视频监控业务中则 需要传输大量的监控信息,这要求较高的网络带宽 这些业务对M2M系统的网络带宽,实时性、数据安全性、终端设备移动性以及连接时长等有不同 的需求,以下是面向物流的M2M业务的典型需求: 管理需求,包括 a 物流终端设备远程管理;由于物流终端设备通常情况下是无人值守的,因此物流终端设备 的远程管理需求是物流M2M业务的最基本的特征,需要支持对物流终端设备进行远程 参数配置和远程软件升级等远程管理功能; 物流终端外设远程管理需要支持物流终端外设的远程管理,包括远程控制终端外设加人 或退出网络、设置终端外设的休眠周期和信息上报策略等 支持群组管理,多个具有相同功能的物流终端设备节点可以组成一个群组,支持对同一群 组中的物流终端设备同时进行相同的操作 b 安全需求 提供端到端的业务安全;在物流系统中,终端采集设备的安全性需要特别重点考虑 移动业务 现有安全系统建立在基于用户卡的鉴权,而基于机器类业务的主要区别在于采集数据和控制 外部环境的核心是机器,在现有的业务网络,终端设备和用户卡不具有同等的安全保障,因此 机器通信的安全是物流M2M业务需要重点支持的功能 业务质量需求 提供可以承诺服务质量的通信保障;根据不同的物流应用需求提供不同级别的Qos保证 网络需求,包括 支持不同流量的数据传输,例如在仓库视频监控业务中有大量的视频数据需要传输,而 在配送货品业务中通过条码或者RFID终端对货品进行扫描获取其标识编码信息,这时 只需要传输少量的数据信息; 支持物流终端设备数量的扩展,新加人的物流终端设备可以方便地加人到网络中来 2) 3)物流M2M系统可以寻址到各种物流终端设备; 支持多种信息传递方式,包括单播、组播、任播和广播 4! 5 支持具有不同移动性的物流终端设备,有些终端设备是固定的,而另一些终端设备则可 能是低速移动或高速移动,对于移动终端设备可以支持终端设备的漫游与切换,为用户 提供一致的业务体验 节能需求 支持物流终端设备的休眠模式;由于很多物流终端设备是没有外接电源供电的,节约能量的消 耗对这样的物流终端设备很重要,所以有些终端设备会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根据一定的策略转 人休眠状态,物流终端设备在休眠之后立即恢复接收/发送数据信息
GB/T32404一2015 应用架构 5.1总体框架 基于M2M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物流信息服务系统的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物流M2M应用 运输业务 储存业务 装卸业务 物流M2NM 应用层 流通加工 包装业务 配送业务 业务 物流M2M平台 支撑系统 物流M2M 终端管理 应用管理 运营管理 业务德力层 业务支撑 系统 理 业务处理 签权管理" 业务统计 M2M通信 运营支撑 网络层 系统 移动通信网 物流M2M终端及 物流M2M网关 感知延伸层" 条码终端 RFID终端 视频终端 定位终端 货运终端 零售终端 图1基于M12M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物流信息服务系统框架图 系统分为物流M2M应用层,物流M2M业务能力层,M2M通信网络层、物流M2M终端及感知延 伸层以及支撑系统: a)物流M2M应用层 物流M2M应用层提供各种物流信息服务关键业务,例如运输业务、储存业务、装卸业务,包装 业务,配送业务以及流通加工业务 物流M2M应用通过标准化的接口与物流M2M平台进 行交互,对物流终端设备进行数据查询、处理以及通过物流M2M平台进行物流终端设备控制 与管理等 物流M2M应用可以由物流供应方、需求方,第三方物流公司、运营商、系统集成商 提供 b 物流M2M业务能力层
GB/T32404一2015 物流M2M平台向下提供物流M2M终端设备接人功能,通过统一的接口屏蔽各种物流终端 设备的接人差异;向上提供应用接人控制功能,通过统一的接口向各种应用开放物流M2M平 台的能力 物流M2M平台按照功能可划分为终端管理应用管理,运营管理、鉴权管理,业务 统计、业务处理、系统管理、平台门户、接口管理等部分 物流M2M平台也支持对物流M2M 终端和物流M2M应用的业务数据透传 M2M通信网络层 M2M通信网络层指移动通信网,它一方面提供物流终端设备接人功能,包括2G,3GLTE以 及wLAN等各种接人方式的支持,另一方面提供网络通信和业务承载功能 物流M2M终端及感知延伸层 物流M2M终端及感知延伸层函盖了出现在各种物流应用中的终端设备,例如条码阅读器 RFID阅读器,视频监控终端、定位终端,货运终端、零售终端以及传感监控网络 根据终端设 备的通信能力的不同将物流M2M终端分成两类 -种是具有与移动通信网络直接进行通信能力的物流M2M终端,物流M2M终端可以 直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接人到物流M2M平台,能够与平台交互完成终端的注册、认证和 鉴权,能够提供应用所需的感知信息,通过物流M2M平台与物流应用之间进行业务交 互,能够接收对终端外设的管理 另一种是物流M2M网关,是连接物流M2M感知节点或物流M2M末梢网络与移动通信 2 网络的通信设备 物流M2M网关除了将物流M2M末梢网络和感知节点接人网络外, 还可以接收对物流M2M末梢网络节点的管理信息,在物流M2M末梢网络与M2M通信 网络之间进行协议转换 物流M2M终端和物流M2M网关包含物流M2M通信模块,为其提供移动通信网的接人能 力 物流M2M通信模块将物流M2M终端/网关连接到物流M2M平台,接受平台的管理和 配置 支撑系统 支撑系统由业务支撑系统(Bss)和运营支撑系统(Oss)组成 其中业务支撑系统完成用户资 料管理、计费、出账、结算等功能,运营支撑系统完成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 及系统自身管理等功能 5.2接口要求 5.2.1物流M2M平台与物流M2M应用之间的接口 物流M2M应用通过该接口向物流M2M平台发送业务请求,读取物流M2M1终端设备的配置、统 计,监控等信息,物流M2MI平台在接收到来自物流终端设备的各种信息后通过该接口发送给物流 M2M应用 物流M2M平台通过该接口向各种物流M2M应用开放物流M2M平台的能力,为物流 M2M应用提供统一的对外接口 另外,物流M2M应用通过该接口向物流M2M平台发起注册请求 进行物流M2M平台与物流M2M应用之间的认证鉴权 5.2.2物流M12M平台与物流M2M终端及网关之间的接口 物流M2M平台通过该接口与采用各种接人方式的物流M2M终端及网关连接,物流M2M平台将 来自物流M2M应用的各种消息通过该接口转发给物流M2M网关或终端,来自物流终端及网关的状 态和数据信息通过该接口发送到物流M2M平台 物流M2M应用或物流M2M平台的各种终端控制 信息以及数据查询请求通过该接口发送到物流M2M网关或终端,物流M2M终端及网关处理后的响 应消息通过该接口发送到物流M2M平台
GB/T32404一2015 5.3物流M2M1平台模块描述 按照功能划分,物流M2M平台包括终端管理应用管理、鉴权管理,业务处理、运营管理,业务统 计、系统管理、平台门户以及接口管理等功能 a 终端管理;提供终端注册,终端登录,终端退出,映射变更、订购变更、终端告警、终端配置、终端 信息上报、终端序列号管理等功能 b 应用管理;实现对物流M2M应用基本信息维护,权限配置管理和故障管理等功能 鉴权管理:提供各种鉴权功能,包括用户鉴权、业务鉴权能力鉴权等 d)业务处理;提供业务转发、路由寻址、协议适配,Qos执行等功能 运营管理包括用户管理、订购关系管理.Qos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功能 业务统计;提供各种分类分层级的统计功能,并支持根据业务需求自定义统计报表功能 f 系统管理;包括平台监测、权限管理角色管理、日志管理等功能 g h)平台门户;为不同角色的用户提供管理服务界面,如管理员界面和用户自服务界面 接口管理;向上提供对物流M2M应用层,向下提供对物流M2M终端的接人控制,以及提供与 D 支撑系统的接口功能 5.4通信模块要求 物流M2M通信模块是指能够被集成在物流M2M终端/网关内,为终端/网关提供移动通信网络 接人能力,嵌人物流M2M协议并接受物流M2M平台管理的无线通信模块 5.4.1模块功能要求 物流M2M通信模块应具有通信功能、管理功能、安全功能等基本功能 通信功能;可通过2G,.3G,.wLAN等方式接人到移动通信网络,提供语音、数据和短信息等通 a 信功能 b)管理功能;通信模块提供终端对模块进行配置、管理的能力,并能上报运行参数、错误信息,还 应具有远程管理和远程升级的能力 安全功能;通信模块应具有保障数据安全传输的能力 2 性能及接口要求 5.4.2 通信模块在射频性能、极限温湿度环境稳定性、机械稳定性、电磁兼容性、可靠性等方面应能满足物 流信息服务的业务要求 通信模块应提供SIM、串口等接口供终端使用,并支持终端使用AT指令对模块进行管理和使用 系统工作流程 物流M2M终端/网关发起的工作流程 物流M2M终端/网关发起的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工作流程 a)物流M2M终端/网关启动后,首先发送注册请求到物流M2M平台 b物流M2M平台对物流M2M终端/网关进行注册鉴权,判断其是否合法,注册成功后返回注 册结果 e)物流M2M终端上报业务数据到物流M2M平台 d)物流M2M平台根据定购关系进行业务鉴权,下发响应消息给物流M2M终端/网关
GB/T32404一2015 物流M2M 物流M2M 物流2M 终/网关 应用 平台 发送注册请求 注册鉴权 返回注册结果 注册成功 ALT 业务数圳上行 业务鉴权 下发晴应消息 ALT 鉴权通过 转发业务数到 物流MM 回复响应消息 图2物流M12M终端/网关发起的工作流程 e 如果鉴权通过,物流M2M平台将物流M2M终端/网关上传的业务数据,转发到目的物流 M2M应用 物流M2M应用收到业务数据后,返回响应消息给物流M2M平台 6.2物流M2M应用发起的工作流程 物流M2M应用发起的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 物流M2M 物流M2M 物流M2M 平台 应用 终端/网关 下发应用消息 业务鉴权 回复响应消息 ALT 鉴权通过 下发应用消息 回复响应消息 转发响应消息 图3物流M12M应用发起的工作流程
GB/T32404一2015 工作流程 a)物流M2M应用下发应用消息到物流M2M平台 物流M2M平台根据定购关系进行业务鉴权,返回响应消息给物流M2M应用 b) e)如果鉴权通过,物流M2M平台下发应用消息给物流M2M终端/网关 d)物流M2M终端/网关返回相应消息到物流M2M平台,物流M2M平台再返回给物流M2M 应用 安全要求 7.1网络安全 在网络安全方面,物流M2M平台应支持对物流M2M终端/网关和物流M2M应用的认证鉴权,这 包括: a)当物流M2M终端及网关注册和登录到物流M2M平台时,物流M2M平台需要对物流M2M 终端及网关进行接人鉴权,同时物流M2M终端及网关也需要对物流M2M平台进行认证鉴 权,只有物流M2M终端及网关与物流M2M平台的双向鉴权成功时物流M2M终端及网关才 能接人到物流M2M平台 b)当物流M2M终端及网关发起到物流M2M平台的业务流程时,物流M2M平台也要对物流 M2M终端及网关进行业务鉴权,判断物流M2M终端及网关是否有权发起该业务 当物流M2M应用接人物流M2M平台或向物流M2M平台发起业务请求时,物流M2M平台 同样需要对物流M2M应用平台进行鉴权 所有执行的网络操作,需要进行网络安全审计 对支持网络系统中的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 户行为等按需求进行日志记录,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用户的行为,保证用户的正常行为 7.2系统安全 系统应支持严格的身份鉴别 不同权限的用户或管理员登录到物流M2M平台时,需要进行身份 认证,用户或管理员只能进行与身份相匹配的网络操作 身份鉴别信息应具有不易被冒用的特点,例如 口令长度、复杂性和定期的更新等;具有登录失败处理功能 系统应具有防病毒能力 防病毒软件应具备全面查杀病毒,查杀病毒准确无误,管理方便,病毒特 征码自动更新,安装简单的特点 系统应支持详细的安全审计日志 系统应具有完善的日志功能,能够记录系统异常情况及其他安 全事件 审计日志应保留规定的时长,以便支持日后的事件调查和访问控制监控 7.3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方面要求包括 a)真实性:对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能对伪造来源的信息予以鉴别 保密性;保证机密信息不被窃听,或窃听者不能了解信息的真实含义 b 完整性:保证数据的一致性,防止数据被非法用户篡改 e) d)可用性;保证合法用户对信息和资源的使用不会被不正当地拒绝 可控制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e) 可审查性;对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提供调查的依据和手段 f
GB/T32404一2015 业务质量要求 对基于M2M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物流信息服务中包含多种业务类型,每种业务具备不同的实施性 特征 物流M2M系统应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别满足以下业务质量的要求 a)平均时延的上限 b) 最大丢包率 c)最大错包率 d) 业务订购成功率,可分为物流M2M应用和物流M2M终端向物流M2M平台发起的业务订购 的成功率 位置更新频度下限 定位精度下限 l0
GB/T32404一2015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物流的分类 A.1按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物流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可分为国际物流、国内物流和地区物流 A.2按物流系统的性质分类 物流按照物流系统的性质可分为社会物流、行业物流和企业物流 A.3按物流系统的层次分类 物流按照物流系统的层次分为宏观物流、中观物流和微观物流 它们分别描述如下: 宏观物流指社会再生产的总体物流活动,也称为社会物流、大物流,它是由若干个微观物流网 点有机构成的物流系统,具有综观性和全局性特点 b中观物流主要指区域物流与城市物流 微观物流也称为企业内部物流、小物流,指生产者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 按物流系统运动的过程分类 物流按照物流系统运动的过程可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 具体 描述如下: 供应物流指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料时所发生的物流活动 a b)生产物流指企业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涉及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所进行的物流 活动 销售物流主要指企业在出售商品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流活动 D 回收物流主要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及伴随货物运输或搬运中的包装容量、装卸工具及 其他可再用的旧杂物等,经过回收、分类、再加工、使用的流动过程 度弃物流是将经济请动成人民生请中失去原有价值的物品,展鼎实际需婆进行收集.分类,加 工,包装,搬运,储运,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的物流活动 A.5按物流系统的功能结构分类 物流按照不同的功能结构可分为运输功能子系统、仓储功能子系统、装卸搬运功能子系统、包装功 能子系统、流通加工功能子系统和信息处理功能子系统 A.6按物流系统的客体分类 物流按照不同的客体对象可分为粮食流、钢材流、烟草流、木材流、医药流等 1l1
GB/T32404一2015 A.7按物流主体的性质分类 物流按照从事物流的主体可分为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 具体描 述为: 第一方物流:指卖方,生产者或者供应方组织提供的物流活动 即由制造商或生产企业自己完 a 成的物流活动称之为第一方物流 二方物流:指买方,销售者或流通企业组织的物流活动 一般从事第二方物流的公司属于 b 第 分销商 第三方物流;也称外包物流或合同物流,即买方与卖方之外的企业所提供的物流服务 第四方物流;指专门为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提供物流规划,咨询、物流信息系统、供应链管 理等活动 第四方并不实际承担具体的物流运作活动 12
GB/T32404一2015 附 录B 资料性附录 典型应用场景 B.1货品标识采集 在货品出人库业务中,检货员通过条码阅读器或RFID阅读器对货品的标识进行扫描,然后将货品 的标识信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发送到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存储在数据库中便于管理员对货品进行检索 B.2货车运输跟踪 在物流运输业务中,对运送货品的货车的位置和状态进行实时的跟踪,这时需要周期性地上报车辆 的位置和状态信息并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传送到物流信息服务平台,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车辆及货品的远 程监控,而且可以对车辆进行调度管理,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率 B.3仓储视频监控 在仓储视频监控业务中,通过布置大量的摄像头对仓库中存储的货品进行全方位的实时的监控,这 时需要将大量的图像数据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传送到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在平台侧采用人工或者自动识 别的方式及时地发现仓库中的异常情况

基于M2M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物流信息服务总体技术框架GB/T32404-2015

M2M技术在物流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传统的物流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物流运营的需求。基于物联网的技术应用逐渐成为物流信息化的主流方向,而M2M技术作为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在物流信息服务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M2M技术是指机器与机器之间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换和相互控制的通信技术。在物流领域,M2M技术可以实现物品的追踪、监控和管理,同时可对物流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协同控制和管理。

目前,M2M技术在物流信息服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物流信息采集:通过M2M技术,可以对运输过程中的物品、车辆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采集,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云端服务器。
  • 物流信息处理:通过云计算等技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加工处理,生成有价值的信息报告和分析结果。
  • 物流过程控制:利用M2M技术,可以对物流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协同控制和管理,从而提高物流过程的效率和安全性。

基于M2M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物流信息服务总体技术框架GB/T32404-2015

为了推广和规范M2M技术在物流信息服务中的应用,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了《基于M2M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物流信息服务总体技术框架》(GB/T32404-2015)。

该标准规定了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中的基本应用模式、技术架构和关键技术等方面,为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技术框架主要内容

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物联网技术应用模式:定义了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中的基本应用模式,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和应用服务等四个方面。
  • 技术架构设计:包括硬件平台、网络通信、数据管理和安全保障等几个方面,为物流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关键技术:阐述了在移动通信网物流信息服务中,M2M技术、RFID技术、GPS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等关键技术的应用和优势,为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技术框架的应用价值

基于M2M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物流信息服务总体技术框架GB/T32404-2015的发布,不仅规范了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更为物流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信息化管理思路。

该标准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物流过程中的效率和安全性,缩短物流运输时间,降低物流成本,同时也为物流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结

M2M技术在物流信息服务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基于M2M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物流信息服务总体技术框架GB/T32404-2015的出台,则为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和支持。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物流信息化的前景必将更加广阔。

基于M2M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物流信息服务总体技术框架的相关资料

    和基于M2M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物流信息服务总体技术框架类似的标准

    硅橡胶混炼胶分类与系统命名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硅橡胶混炼胶分类与系统命名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硅橡胶混炼胶分类与系统命名法的编号:GB/T32365-2015。硅橡胶混炼胶分类与系统命名法共有5页,发布于2016-04-01
    移动通信网面向物流信息服务的M2M协议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移动通信网面向物流信息服务的M2M协议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移动通信网面向物流信息服务的M2M协议的编号:GB/T32405-2015。移动通信网面向物流信息服务的M2M协议共有56页,发布于2016-03-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