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2897-2016

智能变电站多功能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specificationsforintegratedprotectionandcontrolequipmentinsmartsubstation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智能变电站多功能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通用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智能变电站多功能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通用技术条件的编号:GB/T32897-2016。智能变电站多功能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通用技术条件共有20页,发布于2017-03-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K45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9.240
  • 实施日期2017-03-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0页
  • 文件大小502.62KB

以图片形式预览智能变电站多功能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智能变电站多功能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 GB/T32897一2016 智能变电站多功能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 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specifieationsforintegratedproteetionandcontrolequipmentinsmart substationm 2016-08-29发布 2017-03-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2897一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 制中心、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北京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上海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西南电力设计院、广 州供电局、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南电力试验研究院,浙江电力试验研究院、上海电力设计院、国电南 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 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熊慕文、丁力、徐鹏,贾红舟、李静,张胜飞、杨涛、艾淑云,彭世宽,赵勇、张海洋、 曾平,李玉平、廖泽友,黄晓明,张海川,周斌,张浩,李嘉逸、王彦辉、兰金波、周部亮 m
GB/T32897一2016 智能变电站多功能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 通用技术条件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智能变电站中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多功能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以下简称装置 的基本技术要求,技术参数,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智能变电站中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多功能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并作为该类装 置开发、设计、制造、试验和运行的依据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一2008,ISO60780:1997,MOD) GB/T2423.1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IEc60068-2 l:2007,lDT GB/T2423.2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IEC60068-2 2:2007,lDT GB/T2900,1电工术语基本术语 GB/T2900.17电工术语量度继电器 GB/T2900.49电工术语电力系统保护(GB/T2900.492004,IEC60050-448;1995,IDTy GB/T4798.2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运输(GB/T4798.2一2008,IEc60721-3-2:1997 MoD GB/T7261一2008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9361一2011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GB/T11287一2000电气继电器第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 试验第1篇:振动试验(正弦)(IEC60255-21-1:1988.IDT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3729一2002远动终端设备 GB/T13850交流电量转换为模拟量或数字信号的电测量变送器(GB/T13850-1998,IEC688. 1992,IDT) GB/T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14598.9一2010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2-3部分;电气骚扰试验辐射电磁场抗扰度 IEC60255-22-3:2007,IDT) GB/T14598.10一2012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2-4部分;电气骚扰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 群抗扰度试验(IEC60255-22-4;2008,IDT) GB/T14598.13一2008电气继电器第2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 1MH么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EC60255-22-1:2007,MOD GB/T14598.14一2010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2-2部分:电气骚扰试验-静电放电试验
GB/T32897一2016 IEC60255-22-2:2008,IDT GB/T14598.16一2002 电气继电器第2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磁发射试验 (IEC60255-25:2000,IDT GB/T14598.17一2005电气继电器第22-6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射频 场感应的传导骚扰的抗扰度IEC60255-22-6一2001,IDT GB/T14598.18一2012量度继电器朋保护装置第225部分电气骚扰试验浪诵抗扰度试验 (IEC60255-22-5;2008,IDT GB/T146598.19一2007电气继电器第227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工频 抗扰度试验(IEC60255-22-7:2003,IDT GB14598.27一2008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7部分;产品安全要求(IEC60255-272005 MOD) GB/T17626.8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IEC61000-48;2001, IDT GB/T17626.92011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IEC61000-4-9:2001, IDT GB/T17626.10-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IEc61000-4 10:l993,IDT 试验和测量技术直流电源输人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 GB/T17626.292006电磁兼容 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IEc61000-4-29;2000,IT GB/T19520.12电子设备机械结构482.6mm(19in)系列机械结构尺寸第3-101部分;插箱 及其插件(GB/T19520.12一2009,IEcC60297-3-101;2004,IDT)y GB/T20840.7一2007互感器第7部分电子式电压互感器(IEC60044-7;1999,MOD) GB/T20840.8一2007互感器第8部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IEC60044-8;2002,MOD) GB/T21711.1基础机电继电器第1部分;总则与安全要求(GB/T21711.12008,IEC61810 1:2003,IT GB/T25931一2010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确时钟同步协议(IEC61588:2009,IDT DL/T478一201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630一1997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 DL/T860(所有部分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术语和定义 GB/T2900.1,GB/T2900.17、GB/T2900.49、GB/T21711.1、GB/T13850、DL/T860.2 GB/T20840.7及GB/T2084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智能电子设备intelligentelectronicdeviee;IED 包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接收来自外部源的数据,或向外部发送数据,或进行控制的装置,例如: 电子多功能仪表、数字保护、控制器等 为具有一个或多个特定环境中特定逻辑接点行为且受制于其接 口的装置 3.2 多功能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mtfunctonaleqpmemnofintegratedprteetonand c0ntrol 在智能变电站中,将相关保护,测量、控制功能集成于一体或在此基础上集成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功 能的装置 装置在给应用对象提供保护、测量、监视和控制功能的同时,也可提供采样值输出和
GB/T32897一2016 G00SE收发功能 技术要求 4.1 环境条件 4.1.1正常工作大气条件 装置应在以下大气工作条件下正常工作 a)环境温度;一10C十55C; 相对湿度:5%~95%(装置内部既无凝露,也不应结冰): b 大气压力;80kPa~106kPa c 4.1.2贮存,运输极限环境温度 贮存环境温度为一25C+55C,相对湿度不大于85%. 运输环境温度为一40C十70C,相对湿度不大于85% 4.1.3周围环境 装置的安装,运行环境应符合以下要求 D)应遮阳、挡雨雪,防御雷击.沙尘,通风 b电磁环境应符合DL/T478一2013中7.4规定 e) 场地应符合GB/T9361一2011中B类安全要求的规定; 使用地点不出现超过GB/T11287一2000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的振动 d 无爆炸危险的介质,周围介质中不应含有能腐蚀金属、,破坏绝缘和表面镀覆及涂覆层的介质及 e 导电介质,不允许有明显的水汽,不允许有严重的霉菌存在 4.1.4特殊使用条件 当超出4.1.1、4.1.2,4.1.3规定的正常工作条件时,由用户与制造商商定 安装地点环境明显超过4.1.1正常工作环境条件时,优先选用的环境温度范围规定为 a)特别寒冷地区;一25C十55C; b特别炎热地区;一10C+70C 4.2额定电气参数 4.2.1直流电源 装置直流工作电源应满足以下要求 a)额定电压;220V、110V; b)允许偏差;20%十10%; e)纹波系数;不大于5% 4.2.2交流量输入 装置交流回路应满足以下要求: 交流电压,l0/厅v,lov a b交流电流:1A;5A;
GB/T32897一2016 额定频率;50H2. 4.2.3状态量输入 装置状态量输人应满足以下要求: a)接口电平;DC220V,DC110V:; b) 允许偏差:20%~十10%; 纹波系数;不大于5% c 4.3过载能力 对常规采样装置的过载能力要求如下 保护用交流电流回路;2倍额定电流,长期连续工作; 40倍额定电流,允许1s; b)测量用交流电流回路:1.2倍额定电流,长期连续工作; 20倍额定电流,允许1 S; 交流电压回路:120v,长期连续工作; 200V,允许10s 4,4功率消耗 装置各回路的功率消耗应符合L/T478一 -2013中4.7的规定 4.5直流电源影响 装置应满足以下直流电源影响的要求 a)直流电源在4.2.1b)规定的极限参数时,装置应可靠工作,性能及参数应符合4.8的规定; b装置加上电源、断电、电源电压缓慢上升或缓慢下降时,装置均不应误动作或误发信号 当电 源恢复正常后,装置应自动恢复正常运行 4.6对出口继电器的要求 装置开关量输出、输出继电器和信号继电器应符合DL/T478一2013中4.5.2、4.5.3、4.5.4的规定 功能要求 4.7 4.7.1基本功能 4.7.1.1装置应满足DL/T4782013中5.1一5.l1相关规定的要求 4.7.1.2装置与站控层信息交互采用DL./T860系列标准规定的通信协议,过程层信息交互应满足 DL/T860.92GO0SE协议中规定的数据格式 4.7.1.3装置可具备合并单元功能,为其他保护,录波等智能电子设备输出采样值 4.7.14装置可具备智能终端功能,支持G0o0sE信号的发送与接收 4.7.1.5装置应满足继电保护“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的要求,装置应具备4.7.3中描述的测 控功能 4.7.1.6装置保护,测控功能应相互独立 保护动作不应影响测控的正常功能 测控操作也不应影响 保护功能 装置官独立分散,就地安装,其运行环境应满足4.1的要求 4.7.1.7 4.7.1.8当采用数字化采样方式时,装置应处理合并单元上送的数据品质和状态位(如:无效、检修、同
GB/T32897一2016 步位等),及时准确提供告警信息 在异常状态下,装置能够利用合并单元的信息合理地进行保护功能 的退出和保留,瞬时闭锁可能误动的保护,延时告警;数据恢复正常后,装置应延时恢复被闭锁的保护功 能;装置应不闭锁与该异常采样数据无关的保护功能 4.7.1.9装置应配置检修硬压板,当该压板投人时,装置应有明显指示(LED或液晶),反应该压板状态 的遥信应不置检修品质,装置上送至站控层的其他报文应带相应的检修品质位 当装置通过G00SE 接收其他过程层装置的“检修硬压板”信号并转发至站控层时,装置应将该信号的检修品质位清除后 上送 4.7.1.10装置应具备抗网络风暴功能,在非订阅报文网络风暴影响下装置不应出现死机、重启、误动、 发出错误报文等现象;网络工况恢复正常后,装置性能应恢复正常 装置应能接收外部时钟的同步信号,同步方式至少基于IPPs.IRIG-B或GBy/T25931 4.7.1.11 -2010 PTP协议中的一种方式 装置应具备通信接口,用以与监控系统和故障信息系统通信,网络和通信的故障不应影响与 4.7.1.12 本网络无关的动作行为 4.7.1.13装置与监控系统和放障信息系统通信,应至少能传送或接收以下类型的信息 装置的识别信息 a b) 开人信息 e)模拟量测量值 d 装置的定值、定值的修改、定值区切换、软压板投退; 正常操作信息、装置异常信号; e) 故障信息、故障波形、保护装置动作报告, f 与监控系统有关的远方操作控制信息 g 4.7.1.14装置应配置调试接口和辅助软件,具备通信及维护、定值整定、故障记录与分析、调试等功能 4.7.1.15装置应具备运行异常和装置故障等告警信号;各至少1组不保持触点 装置异常时不应闭锁 与该异常无关的功能 4.7.2保护功能 装置应具备反应被保护对象故障或异常运行状态的能力 具体功能配置根据保护对象的不同,应 符合GB/T142852006中对各保护对象的规定: a)变压器保护;应符合GB/T142852006中4.3的要求 b 线路保护;应符合GB/T14285一2006中4.4、4.5的要求; e)电容器保护;应符合GB/T142852006中4.11的要求; d 电抗器保护;应符合GB/T142852006中4.12的要求; e)分段保护;应符合GB/T14285一2006中4.8.6,、4.8.7的要求 4.7.3测控功能 4.7.3.1装置应具有状态量采集、交流采样、测量、控制等功能,对相关信息进行采集、转换、处理和传 送 其基本功能包括: a应具有实时数据采集功能; b应具有选择-返校-执行功能,接收,返校并执行遥控命令;接收执行复归命令,遥调命令; 应具有事件顺序记录功能; d)宜具有同期功能; e 宜具有防误逻辑闭锁功能 4.7.3.2装置的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应满足以下要求
GB/T32897一2016 装置应具备U.UU.Ua.UUal.lI..尸.Q.F.,co必等遥测量的采集、幅值计算,支持 测量量越限上送, b)装置应具备状态量的采集,状态量变位应优先传送 遥测量输人方式应包括常规模拟量输人或DL/T860.92报文输人,状态量信号输人方式应包 括常规无源接点输人,GO0SE报文输人; 数字化采样时,装置应支持对sV报文相关品质位的判断,装置宜具备遥测量上送品质的 D 能力 4.7.4合并单元功能 装置具有合并单元功能时,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装置应采用DL/T860.92规定的数据格式通过光纤以太网向其他保护,录波等智能电子设备 输出采样值 b)装置应能接收外部基准时钟的同步信号并具有守时功能; DL/T860.92的APDU结构中的目的地址应在01-0C-CD-04-00-00到01-0C-CD-04-01-FF之 间可以配置; 当装置对时信号恢复后,装置应具备再同步的恢复功能 4.7.5智能终端功能 4.7.5.1装置应具有状态量采集、信息转换和通信功能,支持以GOOSE方式传输一次设备的状态信 息,同时接收来自其他控制设备的G00SE下行命令,实现对一次设备的实时控制功能 .752装置住上电、重启过陛中不应发送与外都开人不一致的信息 4.7.5.3装置宜具备操作回路功能 4.8性能要求 4.8.1保护 4.8.1.1 般要求 装置的保护功能与所保护的对象有关,其性能应能满足以下要求 其中未规定的部分由企业产品 标准或者制造商产品文件规定 4.8.1.2准确测量范围 装置保护模拟量测量范围应满足下列性能要求 a)交流电压:1V~120V:; b交流电流:0.05!,20,或0.1I,一40 零序电压、电流;由企业产品标准或者制造商产品文件规定 4.8.1.3固有准确度 固有准确度用表1规定的基准条件下连续5次测量中最大相对误差或绝对误差表示 a)交流电流;相对误差不大于2.5%或绝对误差不大于0.011. b交流电压;相对误差不大于2.5%或绝对误差不大于0.1V; 零序电压、电流:由企业产品标准或者制造商产品文件规定 c
GB/T32897一2016 表1检验基准条件 环境参数 要 S 20"士5" 工作温度 相对湿度 45%~75% 大气条件 86kPa~106kPa 辅助电源电压 偏差为额定电源电压士1% 残余电压" <1.0% 外部连续磁场 感应强度<0.5mT 交流电压电流中直流分量 下级标准文件中规定 直流辅助激励量中交流分量 额定直流的0~12%的脉冲峰值因数 正弦,畸变因数5%" 波形 频率 50Hz士0.1Hz 多相系统中,为全部相电压向量和" 畸变因数 从非正弦量中剔除基波得到的谐波量与非正弦量均方根值之比,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4.8.1.4变差 变差应符合DL/T4782013中4.3.2的规定 延时时间准确度 4.8.1.5 装置时整定值的准确度;对于电流保护不应大于1%或40ms,对于电压保护由企业产品标;准或 制造商产品文件规定 反时限时间元件延时的固有准确度由企业产品标准或制造商产品文件规定 4.8.1.6动作准确度 应符合DL/T478一2013中4.3.4的规定 4.8.2测控 4.8.2.1工频交流模拟量 装置工频模拟量测量应满足下列性能要求 允许基本误差极限 a 交流电压、交流电流;士0.2%; ! 2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士0.5%; 3) 相角或功率因数;士0.5% 4频率:士0.01Hz 影响量的参比条件和试验允许误差应符合GB/T137292002中表7的规定 b c 被测量的参比条件应符合GB/T13729一2002中表8的规定 d)在b),e)规定的参比条件下,被测量在标称值范围内的测量误差不应超过a)的规定 e 输人回路要求应符合GB/T137292002中3.5.2e)的规定 影响量的参数范围及允许的改变量,应符合GB/T137292002中3.5.2f)的规定
GB/T32897一2016 4.8.2.2状态量 装置状态量应满足下列性能要求 对用机械触点“闭合”和“断开”表示的状态量,仅考虑无源空触点接人方式; a b事件顺序记录(sOE)分辨率<2ms 4.8.2.3信息响应时间 装置信息响应时间应符合下列性能要求 a)遥信变化响应时间小于1s; b) 遥测信息响应时间小于2s; e)遥控传输延时时间小于1s 4.8.3合并单元 4.8.3.1装置的交流模拟量采集功能应符合GB/T137292002中3.5.2,GB/T20840.7一2007中13.5 及GB/T20840.8一2007中l2.2、13.l.3的规定 4.8.3.2装置采样值报文在MU从采样到输出结束的总传输时间在级联情况下不应大于2ms,非级联 情况下不大于1ms 4.8.3.3装置在复位启动过程中不输出错误数据 4.8.3.4装置采样值发送间隔离散值不应大于1o us 4.8.3.5装置采样值同步精度应不大于1" uS 4.8.3.6装置输出给继电保护装置或录波器、测控装置、网络分析仪的采样值应为4000Hz的同步 数据 4.8.3.7时钟同步性能应满足下列要求 装置应具有守时功能,对于有跨间隔数据同步要求的应用场合,在失去同步时钟信号10minm a 以内的守时误差应小于44s;对于无跨间隔数据同步要求的其他应用场合,由其守时性能由产 品标准或制造商的产品文件规定; 装置在失去同步时钟信号且超出守时范围的情况下应产生数据同步无效标志 b 4.8.4智能终端动作时间 装置从接收到保护跳闸、合闸G00sE命令到装置跳闸、合闸继电器触点出口的动作时间不应大于 l0ms 4.9安全要求 装置的安全性能应满足DL/T4782013中第6章的要求 4.10绝缘性能 装置的绝缘性能应符合L/T打8一2013中77的规定 试验结束后.装置性能指标应符合47. 4.8的规定 4.11 电磁兼容性能 4.11.11NMIlz脉冲群抗扰度 装置应能承受GB/T14598.13一2008中第4章规定的1MHz和l00kHz脉冲群干扰试验 在试
GB/T32897一2016 验期间及试验后,装置的保护、测控、合并单元功能应满足4.7、4.8的规定 在试验期间,装置的保护功 能应无误动和拒动现象,保护功能的动作准确度误差改变量(以百分数表示)均不应大于200%;测控、 合并单元功能的工频交流模拟量的误差改变量(以百分数表示)应不大于200%,试验后恢复正常 4.11.2静电放电抗扰度 装置应能承受GB/T14598.14一2010中第4章规定的试验严酷等级为3级的静电放电干扰试验 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装置的保护,测控,合并单元功能应满足4.7、4.8的规定 在试验期间,装置的保 护功能应无误动和拒动现象,保护功能的动作准确度误差改变量(以百分数表示)均不应大于200%;测 控、合并单元功能的工频交流模拟量的误差改变量(以百分数表示)应不大于200%,试验后恢复正常 4.11.3辐射电磁场抗扰度 装置应能承受GB/T14598.9一2010中第4章规定的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 在试验期间及试验 后,装置的保护,测控、合并单元功能应满足4.7、4.8的规定 在试验期间,装置的保护功能应无误动和 拒动现象,保护功能的动作准确度误差改变量(以百分数表示)均不应大于200%;测控,合并单元功能 的工频交流模拟量的误差改变量(以百分数表示)应不大于100% 4.11.4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装置应能承受GB/T14598.10一2012中第4章规定的试验严酷等级为B级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 干扰试验 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装置的保护、测控、合并单元功能应满足4.7、4.8的规定 装置的保 护功能应无误动和拒动现象,在试验期间,保护功能的动作准确度误差改变量(以百分数表示)均不应大 200%;测控、合并单元功能的工频交流模拟量的误差改变量(以百分数表示)应不大于200%,试验后 F 恢复正常 4.11.5浪涌(冲击)抗扰度 装置应能承受GB/T14598.18一2012中第4章所规定的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在试验期间及 试验后,装置的保护,测控,合并单元功能应满足4.7、4.8的规定 在试验期间,装置的保护功能应无误 动和拒动现象,保护功能的动作准确度误差改变量(以百分数表示)均不应大于200%;测控,合并单元 功能的工频交流模拟量的误差改变量(以百分数表示)应不大于200%,试验后恢复正常 4.11.6电源电压突降和中断 装置应能承受GB/T17626.292006中表】规定的持续时间最少为10m、的直流电源中断影响 试验以及200ms60%,500ms30%的直流电源电压暂降试验 直流电源接通或断开时,装置不应以错 误方式改变其输出状态 直流电源中断影响期间,装置保护,测控,合并单元功能应满足4.7、4.8的规 定 在试验期间,装置的保护功能应无误动和拒动现象,保护功能的动作准确度误差改变量(以百分数 表示)均不应大于200%;测控、合并单元功能的工频交流模拟量的误差改变量(以百分数表示)应不大 于 200% 4.11.7工频磁场干扰 装置应能承受GB/T17626.82006中表1规定的试验严酷等级为4级的工频磁场干扰 在试验 期间及试验后,装置的保护,测控、合并单元功能应满足4.7.8的规定 在试验期间,装置的保护功能 应无误动和拒动现象,保护功能的动作准确度误差改变量(以百分数表示)均不应大于200%;测控、合 并单元功能的工频交流模拟量的误差改变量(以百分数表示)应不大于100%
GB/T32897一2016 4.11.8脉冲磁场干扰 装置应能承受GB/T17626.9一2011中表1规定的试验严酷等级为4级的脉冲磁场干扰 在试验 期间及试验后,装置的保护、测控、合并单元功能应满足4.7、4.8的规定 在试验期间,装置的保护功能 应无误动和拒动现象,保护功能的动作准确度误差改变量以百分数表示)均不应大于200%;测控、合 并单元功能的工频交流模拟量的误差改变量(以百分数表示)应不大于100% 4.11.9阻尼振荡磁场干扰 装置应能承受GB/T17626.10一1998中表1规定的试验严酷等级为4级的阻尼振荡磁场干扰 在 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装置的保护,渊控,合并单元功能应满足47..s的规定 在试验期间.装置的保护 功能应无误动和拒动现象,保护功能的动作准确度误差改变量(以百分数表示)均不应大于200%;测 控、合并单元功能的工频交流模拟量的误差改变量(以百分数表示)应不大于100% 4.11.10电磁发射限值 装置电磁发射限值应符合GB/T14598.16一2002中4.1传导发射限值和4.2辐射发射限值的 规定 4.11.11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装置应能承受GB/T14598.17一2005中第生章所规定的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在 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装置的保护,测控、合并单元功能应满足4.7、4.8的规定 在试验期间,装置的保护 功能应无误动和拒动现象,保护功能的动作准确度误差改变量(以百分数表示)均不应大于200%;测 控、合并单元功能的工频交流模拟量的误差改变量(以百分数表示)应不大于200%,试验后恢复正常 4.11.12工频抗扰度 装置应能承受GB/T14598.192007中第4章所规定的严酷等级为A级的工频抗扰度试验 在 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装置的保护性能应符合该标准中第8章的规定 在试验期间,装置的保护功能应无 误动和拒动现象,保护功能的动作准确度误差改变量(以百分数表示)均不应大于200%,试验后恢复 正常 4.12耐湿热性能 装置的耐湿热性能应符合DL/T478一2013中7.3.8、7.3.9的规定 试验结束后,装置应符合4.15、 4.7、4.8的规定 4.13机械性能 装置的机械性能应符合DL/T478一2013中4.10.4的规定 4.14连续通电 装置在完成调试后,应按DL/T4782013中7.13的规定进行连续通电试验 连续通电试验的具 体要求由企业的产品标准规定 试验结束后,装置性能指标应符合4.7、4.8的规定 4.15结构和外观 装置结构和外观应满足下列规定 装置所采用的机箱及其插件的尺寸应符合GB/T19520.12的规定; a 10o
GB/T32897一2016 b装置应设置接地点,以满足装置安全性能、电磁兼容性能等要求; c)金属结构件应有防腐蚀措施,应满足发热元件的散热要求; d)装置表面涂覆层的颜色均匀一致,无明显的色差和眩光;涂覆层表面无砂粒,起皱和流痕等 缺陷; 装置表平整,清洁,紧固件无松动,脱落,锈蚀以及变形现象 4.16外壳防护 装置的外壳防护要求应满足DL/T478一2013中4.10.2的规定 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5.1.1试验大气条件及环境 装置试验时大气条件及环境应满足下列要求 除另有规定外,各项试验均应在4.l.1规定的正常工作大气条件下进行 a b被试验装置和测试仪表必须良好接地 e)除另有规定外,周围环境应符合4.1.3规定的要求 5.1.2试验用设备仪表及其准确度等级要求 装置试验用设备、仪表及其准确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符合GBy/T72812008中4!要求的设备及仪表 a b)符合GB/T137292002中4.2.1、4.2.2要求的设备及仪表; 所有固有准确度试验应使用具有优于被试装置申明准确度的检验仪器进行 被试装置的实测 c 准确度不应劣于考虑了检验仪器测量不确定度的装置准确度申明值 检验测量仪器应与国际 可追溯标准校准 5.2温度试验 装置高低温试验应按照下述试验方法进行 根据4.1.1的要求,对装置在额定负荷下施加激励量,低温室以不超过1C/min变化率降温, a 在达到一10C后开始计时,保温16h,再进行中间检测,装置各项功能和性能应满足符合4.7 和4.8的规定;然后将设备断电,以不超过1C/min变化率升温,待温度恢复到正常并稳定后 将设备取出进行外观检查,试验细节按GB/T2423.1一2008中的规定进行 装置外观和电气 性能应符合4.7、4.8、4.11、4.16的规定 根据4.1.1的要求,对装置在额定负荷下施加激励量,高温室以不超过1C/min变化率升温 在达到十55C后开始计时,保温16h,再进行中间检测,装置各项功能和性能应满足符合4." 和4.8的规定;然后将设备断电,以不超过1C/min变化率降温,待温度恢复到正常并稳定后 将设备取出进行外观检查,试验细节按GB/T2423.22008中的规定进行 装置外观和电气 性能应符合4.7、4.8、4.11、4.16的规定 5.3温度贮存试验 装置不包装、不施加激励量 根据4.1.2的要求,先按GB/T2423.1一2008中的规定进行低温贮存 11
GB/T32897一2016 试验,在一25C时贮存16h;在室温下恢复2h后,再按GB/T2423.2一2008中的规定进行高温贮存试 验,在十55C时贮存16h;在室温下恢复2h后,装置外观和电气性能应符合4.7、4.8、4.11、4.16的 规定 5.4过载能力试验 装置常规采样同路的过载能力试验,应按照下述方达分别进行 根据4.3a),e)的要求,按GB/T7261一2008中14.1的方法对装置进行过载能力试验 装置经 受过载试验后应无绝缘损坏,其功能和性能应符合4.3、4.7及4.8的规定 b)根据4.3b),e)的要求,按照DL/T6301997中4.5.9的规定和方法,对装置进行过载能力试 验,其性能应符合4.8.2.1的要求 5.5功率消耗试验 按GB/T7261一2008第7章的规定和方法,对装置进行功率消耗试验,应符合4.4的要求 5.6直流电源影响试验 根据4.5的要求,装置按GB/7261一2008中第10章的规定和方法,对装置进行直流电源影响 试验 5.7 出口继电器试验 按DL/T478一2013中7.10的方法,对装置进行出口继电器检验,应符合4.6的要求 5.8装置功能试验 用试验设备对装置进行功能试验,试验方法和试验项目由产品标准或制造商产品文件规定,装置的 功能应符合第4章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5.9装置性能试验 在各种试验情况下,装置的动作行为应正确信号指示应正常,其性能应符合4.7、4.8及相关产品 标准的要求 5.10安全要求试验 按DL/T4782013中7.16的方法,对装置进行安全试验,应符合4.9的要求 绝缘性能 5.11 根据4.10的要求,按DL/T478一2013中7.7的规定和方法,分别进行绝缘电阻测量、介质强度及 冲击电压试验 5.12电磁兼容性能试验 5.12.11Mz脉冲群抗扰度 根据4.11.la)的要求,装置按GB/T14598.132008的规定和方法,对装置进行1MHz和100kHz脉 冲群抗扰度试验 12
GB/T32897一2016 5.12.2静电放电抗扰度 根据4.11.2a)的要求,装置按GB/T14598.14一2010的规定和方法,对装置进行静电放电抗扰度 试验 5.12.3辐射电磁场抗扰度 根据4.l1.3a)的要求,装置按GB/T14598.92010的规定和方法,对装置进行辐射电磁场骚扰 试验 5.12.4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根据4.ll.4a)的要求,装置按GB/T14598.l02012的规定和方法,对装置进行电快速瞬变/脉冲 群抗扰度试验 5.12.5浪涌(冲击)抗扰度 根据4.11.5a)的要求,装置按GB/T14598.18一2012的规定和方法,对装置进行浪涌抗扰度试验 5.12.6电源电压突降和中断 根据4.l1.6a)的要求,装置按GB/T17626.29-2006中第8章规定和方法,对装置进行直流电源中 断和电压暂降试验 5.12.7工频磁场干扰 根据4.l1.7a)的要求,装置按GB/T17626.8一2006中第8章的规定和方法,对装置进行工频磁场 干扰试验 5.12.8脉冲磁场干扰 根据4.11.8的要求,装置按GB/T17626,.92011中第8章的规定和方法,对装置进行脉冲磁场干 扰试验 5.12.9阻尼振荡磁场干扰 根据4.11.9a)的要求,装置按GB/T17626.10一1998中第8章的规定和方法,对装置进行阻尼振荡 磁场干扰试验 5.12.10电磁发射限值 根据4.l1.10的要求,装置按GB/T14598.16一2002的规定和方法,对装置进行电磁发射限值 试验 5.12.11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根据4.11.10的要求,装置按GB/T14598.17一2005的规定和方法,对装置进行射频场感应的传导 骚扰抗扰度限值试验 5.12.12工频抗扰度 根据4.l1.10的要求,装置按GB/T14598.19一2007的规定和方法,对装置进行电磁发射限值 试验 13
GB/T32897一2016 5.13耐湿热性能试验 5.13.1恒定湿热试验 根据4.12的要求,装置按DL/T478一2013中7.3.8的规定和方法,检查装置长期暴露在高湿度大 气中的承受能力 5.13.2交变湿热试验 根据4.12的要求,装置按DL/T478一2013中7.3.9的规定和方法,检查装置暴露在高湿凝露大气 中的承受能力 5.14机械性能试验 5.14.1振动试验 根据4.13的要求,装置按DL/T478一2013中7.6.1的规定和方法,进行振动响应和振动耐久 试验 5.14.2冲击和碰撞试验 根据4.13的要求,装置按DL/T4782013中7.6.2的规定和方法,进行冲击响应、冲击耐压和碰 撞试验 5.15连续通电试验 5.15.1装置连续通电试验可选取下列方式之一 a)常温条件下装置整机连续通电100h或组成装置的功能组件在进行100h连续通电后整机再 连续通电24h 十40C条件下装置整机连续通电72h或组成装置的功能组件在进行72h连续通电后整机再 b 连续通电24h; 十50C条件下装置整机连续通电48h或组成装置的功能组件在进行48h连续通电后整机再 连续通电12h 5.15.2通电试验期间及试验结束后,装置应满足4.14的要求 5.16结构和外观检查 按4.15及GB/T7261一2008中第5章的要求逐项进行检查 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种 6.2出厂检验 6.2.1每台装置在出厂前须经制造商的质量检验部门进行出厂检验、确认合格后方能出厂 检验合格 出厂的产品应具有证明装置合格的产品合格证书 6.2.2出厂检验项目见表2 14
GB/T32897一2016 表2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的“试验方法”的 序号 项目名称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备注 旁 章,条号 条号 温度试验 4.1.l 5.2 温度贮存试验 4.1.2 5.3 结构和外观检查 5.16 4.15 装置功能和性能试验 、5.9 5 4.7、4.8 4.3 5.4 过载能力试验 功率消耗试验 4.4 5.5 直流电源影响试验 4.5 5.6 出口继电器试验 4.6 5.7 安全要求试验 4.9 5,10 绝缘性能试验 10 4.10 5.l 电磁兼容性能试验 .1m 5.12 12 耐湿热性能试验 4,12 5,13 13 机械性能试验 4.13 5.14 14 连续通电试验 4.l4 5.15 只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和介质强度试验,不进行冲击电压试验 新产品定型鉴定前做 恒定湿热试验和交变湿热试验选做其- 安全出厂试验时只进行安全标志检查、介质强度、绝缘电阻、保护联接连续性试验;安全试验项目和常规试验重 叠的,可以不重复试验 出厂试验仅做接点通断检查 6.3 型式检验 6.3.1型式试验应用于按照装置规范和标准检验新的硬件或软件设计 6.3.2型式试验包括安全型式试验,可由制造商或具有相应资质的独立试验机构进行 6.3.3对于是否符合安全型式试验的要求,可通过适当的试验、测量、目测或评估、技术论证来检查 6.3.4凡遇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定型鉴定前; b) 产品转厂生产定型鉴定前 e)正式投产后,如设计、工艺,材料,元器件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合同规定时 d 6.3.5对系列产品中一个产品进行型式试验时宜充分考虑覆盖整个产品系列,且提供一个风险评估文 件,确定哪些型式试验对整个系列产品有效,系列产品中其余产品还需进行哪些型式试验 如果装置已通过型式试验且设计,元器件、工艺材料或软件无变更,不宜重复型式试验 一且前 6.3.6 述内容出现改变,应进行风险评估,给出确定哪些型式试验仍然有效,应重做哪些型式试验的文件 6.3.7型式检验的样品应从被检同批合格样品中随机抽取 15
GB/T32897一2016 6.3.8型式检验合格判定依据如下: 对于检验试验,如未发现有主要缺陷的样品,则判定本批产品或试品为合格; a b装置的主要缺陷是指性能或功能不符合本标准及装置相关企业技术标准,需经更换重要元器 件或对软件进行重大修改后才能消除,或一般情况下不可能修复的缺陷(易损件除外) 其余 的缺陷作为一般缺陷; 各项检验、检查时,一般缺陷数不应超过该项检查数的20%,否则按存在主要缺陷统计; 对于安全型式检验试验,可接受的准则是;零缺陷合格,一个缺陷为不合格 d 6.3.9应进行的型式检验试验项目如表2规定 其中新产品研发和定型前的型式检验进行表1规定的 全部试验;其余目的的型式检验,试验项目可视情况和目的,分析评估或协商确定 6.3.10检验报告 型式检验后,试验机构应给出包括有检验过程和检验结果的检验报告 型式检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基本信息: a)标题 b 检验人员签字或检验报告负责人的等同标识 检验机构的名称,地址和检验地点; c D 检验报告目录; 检验报告的唯一标识(如序列号);在检验报告的每一页上应有标识,确认本页是本测试报告中 的一页;检验报告的最后一页也应有清晰的标识 送检人的名称和地址 i g)被检装置必要的相关信息,如名称,型号,序列号、软件版本信息等 检验日期 h 实际检验项目以及采用的标准编号和版本代号; 检验合格判据 检测仪器 k 检验条件 m检验结果及检测量量纲 n)检验结论 除上述基本信息外,型式检验报告还应包括下列信息 1) 检验方法和过程; 2)合适和需要之处,给出检验意见和解释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标志 7.1.1装置应在显著部位设置持久明晰的标志和铭牌,其内容包括 a)产品型号、名称; b制造厂全称及商标; e)制造年、月和出厂编号; d 装置的额定值及主要参数 e)对外端子及接口标识(序号和简称等); f 安全标志根据实际情况挑选使用 7.1.2包装箱上应采用不易洗刷或脱落的涂料作如下标记 发货厂名、产品型号、名称; a 16
GB/T32897一2016 收获单位名称、地址、到站 b 包装箱外形尺寸及毛重; c d “防潮”“向上”,“小心轻放”等标记; 规定叠放层数的标记. e 7.1.3产品执行的标准应明示 7.1.4标志和标识应符合GB/T191的规定,安全标志还应符合GB14598.27一2008的规定 7.2包装 7.2.1装置包装时应用塑料制品作为内包装,周围用防震材料垫实放于外包装箱内 包装箱应符合GBy/T13384的规定,按照装箱文件及资料清单、装箱清单如数装箱;随同装置出 7.2.2 厂的附件及文件,资料应装人防潮文件袋中,再放人包装箱内 7.2.3装置的包装应能满足按GB/T4798.2规定的运输要求 7.3运输 装置的运输应符合GB/T4798.2的规定 7.4贮存 7.4.1贮存装置的场所应干燥,清洁、空气流通,并能防止各种有害气体的侵人,严禁与有腐蚀作用的 物品存放在同一场所 7.4.2包装好的装置应保存在相对湿度不大于85%,周围空气温度为一25C十55C 产品随行文件 随同装置一起供应的文件和物件应有 a)装箱清单 b) 装箱文件、资料清单及文件资料:; c)装置的电气原理图或接线图 d)产品出厂合格证书; e)按备品清单或合同规定提供的备品、备件(例如元器件、易损件、测试插件、接线座、预制导线 等,安装附件、专用工具等 质量保证 在用户遵守本标准及产品说明书所规定的运输、贮存规则的条件下,装置自出厂之日起两年内或安 装运行之日起一年内(按先到期),如装置和配套件发生非人为损坏,制造商应负责免费维修或更换

智能变电站多功能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T32897-2016解析

智能变电站是现代电力系统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多功能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则是智能变电站的核心设备之一。近年来,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负荷形态的复杂化,对智能变电站的保护测控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此,我国制定了智能变电站多功能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T32897-2016,以指导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和运行。该标准是对智能变电站多功能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的技术要求进行规范,包括了装置的基本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试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该标准对多功能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的基本要求进行了规定。其中,装置应当具备完整的电力系统保护和控制功能,并且能够满足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要求。此外,装置还应当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稳定性和互换性等特点。 其次,该标准对多功能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的功能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其中,装置应当包括电流保护、电压保护、差动保护、地跳保护、过负荷保护、欠频保护、超频保护、失步保护、接地保护、同期断路器保护等多种功能,以满足不同电力系统的要求。 在性能要求方面,该标准对多功能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的各项性能参数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了装置的精度、灵敏度、反应速度、可靠性等等。同时,为了确保装置的正确使用和测试,该标准还明确了多种试验方法,如常温试验、高温试验、低温试验、交流耐压试验、直流耐压试验等等。 总之,智能变电站多功能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T32897-2016的发布,为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和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未来,我国电力系统将不断推进智能化、信息化建设,相信该标准也将不断更新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电力系统发展需求。

和智能变电站多功能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通用技术条件类似的标准

合页通用技术条件

电子电气产品可回收利用材料选择导则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电子电气产品可回收利用材料选择导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电子电气产品可回收利用材料选择导则的编号:GB/T32886-2016。电子电气产品可回收利用材料选择导则共有18页,发布于2017-03-01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通用技术条件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通用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通用技术条件的编号:GB/T32901-2016。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通用技术条件共有24页,发布于2017-03-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