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2204-2015

工业过程校准器

Industrialprocesscalibrator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工业过程校准器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工业过程校准器的编号:GB/T32204-2015。工业过程校准器共有54页,发布于2016-07-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N2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3.120
  • 实施日期2016-07-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54页
  • 文件大小961.73KB

工业过程校准器


国家标准 GB/T32204一2015 工业过程校准器 ndestrialpresscalihraton 2015-12-10发布 2016-07-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I32204一2015 目 次 前言 引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工作条件 4.1正常工作环境 4.2参考工作条件 分类 5.1按照结构形式分类 5.2按照供电方式分类 安全性能 安全性 6. 6.2绝缘性 通用要求 外观 7.1 7.2功能 7.3技术要求 7.4电磁兼容 . 供电电源 环境试验 高低温试验 8.1 8.2湿热试验 8.3振动试验 跌落试验 8.4 8.5冲击试验 检验规则 9.1 检验条件 9.2检验类别 9.3出厂检验及判定规则 9.4型式检验、不合格分类及结果判定 9.5周期检验 9.6检验项目 9.7检验用设备 12 10检验方法 10.l 安全性能
GB/T32204一2015 13 10.2外观 13 10.3功能检查 l0.4分辨力 13 13 10.5示值误差 10.6带负载能力 26 10.7过负载试验 28 10.8输人电阻 28 10.9温度影响量试验 29 10.10供电电压变化影响量 30 10.11输出稳定度试验 36 10.12零点漂移 30 10.13串模干扰抑制能力 3 10.14共模干扰抑制能力 31 10,15电磁兼容 32 10.16环境试验 33 11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33 标志 11.1 33 包装 11.2 33 11.3运输和贮存 33 附录A(资料性附录检验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34 附录B(资料性附录周期检验记录及检验结果 .. 48 参考文献 图1直流电压输出检验连线图 15 图2直流电流输出检验连线图 15 图3电阻输出检验连线图 图 4 频率输出检验连线图 l6 图5热电偶输出连线图(具有热电偶参考端温度自动补偿 图6热电偶输出连线图(不具有热电偶参考端温度自动补偿 图7热电阻模拟输出连线图 图8直流电压测量检验连线图 标准源法 图9直流电压测量检验连线图 标准表法 26 图 1o直流电流测量检验连线图 标准源法 26 图 直流电流测量检验连线图 11 标准表法 图12电阻测量检验连线图(使用直流电阻箱 22 图 13电阻测量检验连线图(使用多功能校准器 图14频率测量检验连线图 图15热电偶测量连线图(具有热电偶参考端温度自动补偿 图16热电偶测量连线图(不具有热电偶参考端温度自动补偿》
GB/T32204一2015 25 图17热电阻测量检验连线图 二线制 25 图18热电阻测量检验连线图 三线制 2: 图19热电阻测量检验连线图 四线制 26 图20电压带负载能力试验连线图 图21电流带负载能力试验连线图 28 图22输人电阻试验连线图 图23输出/测量功能的温度影响量试验连线图 36 图24输出稳定度试验连线图 图25串模抑制比试验连线图 图26共模抑制能力试验连线图 32 表1校准器参考工作条件 表2校准器输出技术指标 表3校准器测量技术指标 表4校准器检验项目及不合格分类 表5示值误差检验用设备 2 表A.1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直流电流输出) 35 表A.2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热电偶模拟输出 37 表A.3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直流电压测量) 39 表A.4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热电阻信号测量 m
GB/T32204一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余姚市劲仪仪表厂、宁波市计量测试研究院、中 国物品编码中心,北京康斯特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计量学院、云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河南 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福建顺昌虹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 测院、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上海广信友达实业公司、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 司、上海新欧隆强实业有限公司、横河电机()有限公司北京研发中心、上海市在线检测与控制技术 重点实验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余国瑞,吴丹、苑静、陈曦、张剑锋,茅晓晨、何欣、孙坚、饶杰,、陈清平,余时帆、 倪杭飞、丁鼎、杨睛、曹昆武、谢海林、黄莉、江燕云、吴峥蝶、陈志扬、孟繁普
GB/T32204一2015 引 言 工业过程校准器是同时具有输出和测量功能的仪器,可以同时输出或测量直流电压、直流电流、电 阻、频率、热电偶、热电阻等各种工业过程信号,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在线信号校准、故障诊断及科研院 所实验室的信号输出和测量等 为统一我国工业过程校准器的生产制造,规范产品性能要求和检验方 法,有必要对工业过程校准器进行标准化 本标准对工业过程校准器的产品性能和检验方法等进行了规定,为规范生产、使用和检验工业过程 校准器提供了参考与指导
GB/T32204一2015 工业过程校准器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过程校准器(以下简称校准器)的术语和定义、工作条件、分类、安全性能、,通用要 求、环境试验、检验规则检验周期、检验方法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台式、手持式的校准器 适用范围包括所有在境内设计和制造的校 准器 本标准也可适用于其他具有部分输出和测量功能的类似仪器或设备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l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22008 GB/T2423.一200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2423.51995 GB/T2423.8一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d自由跌落 GB/T2423.10-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e;振动(正弦) B479a1一2007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6113(所有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GB/T13384一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54791995 工业自动化仪表绝缘电阻,绝缘强度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17626.2一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一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一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82006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1一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 试验 GB/T18271.32000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第3部分;影响量影响 的试验 仪器仪表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GB/T254802010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industrial calibrator 工业过程校准器 lprocess 校准器
GB/T32204一2015 同时具有输出和测量功能的仪器,可以输出直流电压、直流电流、电阻、频率、热电偶模拟信号、热电 阻模拟信号等;还可以测量直流电压,直流电流、电阻、频率,热电偶、热电阻等 3.2 回路电源 looppower 为变送器提供工作供电的电源(常用为12V28V) 3.3 带负载能力loadcapacity 校准器在输出电压或电流信号时,不影响输出准确度的最大带载能力 3.4 过负载能力 overloadeapacity 校准器能承受的电压或电流的最大输人量并持续经过规定的时间而不损坏的能力 GB/T139782008,定义3.2.97 3.5 准确度 accuraCy 被测量的测得值与其真值间的一致程度, [JF1001-2011,定义5.8] 3.6 测量误差 measurementerror,errorofmeasurement 测得的量值减去参考量值 CJF1001一2011,定义5.3] 3.7 校准 calibration 在规定条件下的一组操作,其第一步是确定由测量标准提供的量值与相应示值之间的关系,第二步 则是用此信息确定由示值获得测量结果的关系,这里测量标准提供的量值与相应示值都具有测量不确 定度 [JF1001一2011,定义4.10] 3.8' 测量不确定度 measurementuncertainty,uncertaintyofmeasurement 根据所用到的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量值分散性的非负参数 [JF1001一2011,定义5.187 3.9 基本量程 basicrange 不确定度最小的量程 [GB/T13978一2008,定义3.4.20] 3.10 分辨力 resolution 导致标示值发生可观察到的被测量或供给量的最小变化 [[GB/T2900.77一2008,定义311-03-10 3.11 灵敏度sensitivity 标示值改变与对应被测量值的改变的比 [GB/T2900.77一2008,定义311-03-11
GB/T32204一2015 3.12 参考工作条件 referenceoperatingconditionm 为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性能评价或测量结果的相互比较而规定的工作条件 [JF1001一2011,定义7.11] 工作条件 4.1 正常工作环境 4.1.1环境温度;一10C一50C 4.1.2环境相对湿度:30%85% 4.1.3供电电源应满足以下条件 a 交流供电:220(1士10%)V,50士1)Hz; b 直流或电池供电;制造商注明正常工作的电压范围 4.1.4其他条件;周围无腐蚀性气体,液体,应避免其他冷,热源波动影响,以及强震动,电磁场的影响 4.2参考工作条件 校准器参考工作条件应满足表1 表1校准器参考工作条件 影响量 参考工作条件(或范围 允许偏差 环境温度 20 士2 环境相对湿度 45%一75% 交流供电电压 士5% 220V 50Ha 士1% 交流供电频率 交流供电波形 正弦波 畸变因素<2% 直流供电电压 额定值 士1% 直流供电电压的纹波 AV/V " s0.1% 外电磁场干扰 应避免 强震动 应避免 阳光照射 避免直射 公V为纹波电压的峰值;V为直流供电电压的额定值 分类 5 5.1按照结构形式分类 校准器按照结构形式分类可分为台式或手持式 5.2按照供电方式分类 校准器按照供电方式分类可分为交流供电,直流供电或电池供电
GB/T32204一2015 6 安全性能 6.1 安全性 校准器应符合GB4793.1一2007的第6章、第9章,第10章、第14章和第16章有关防电击、防止 火焰蔓延,温度极限值和耐热,元器件、电流测量电路以及多功能仪表和类似设备的规定 6.2绝缘性 6.2.1绝缘电阻 校准器应符合GB/T154791995中4.1的规定 6.2.2绝缘强度 校准器应符合GB/T15479一1995中4.2的规定 通用要求 7.1外观 校准器的外形结构不应有划伤、站污等痕迹,外露件不应有影响工作性能的机械损害或脱落;面板、 机壳或铭牌上应标有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或商标标志;开关、按键应灵活可靠,接插 件接触应保持良好;输出和测量端应有明显的标志;供电电源标志应正确无误,如带有充电器插孔,也应 有明显标志 7.2功能 7.2.1输出功能 包括以下功能;直流电压,直流电流、电阻、频率,热电偶模拟信号,热电阻模拟信号等 7.2.2测量功能 包括以下功能:直流电压、直流电流、电阻、频率、热电偶、热电阻等 7.2.3显示功能 校准器在输出或测量范围内应具有连续变化不间断的显示功能,并显示与其量值相对应的计量单 位 有极性显示功能的校准器,当输人信号改变极性时,应能显示相应的极性符号 当选择不同功能 时,显示器应能指示相应功能 7.2.4数据存储功能 校准器数据存储的内容应包括索引编号、日期、时间、输出值或测量值、可存储的百分数或条数 存 储容量应符合产品说明书中规定的容量 7.3技术要求 7.3.1与准确度有关的技术指标 校准器在参考工作条件下输出和测量的技术指标应分别符合表2和表3规定 注;表2和表3为产品最低技术指标
GB/T32204一2015 表2校准器输出技术指标 输出范围 分辨力 最大允许误差 名称 备注 OmV- 士(0.02%读数+0.005%满量程) 1心 "100mV 0mV500mv 直流电压输出 0.01mV 士(0.02%读数十0.005%满量程》 0V11V 0.1mV 土(0.02%读数十0.005%满量程 直流电流输出 0mA22mA 士(0.02%读数十0.005%满量程 AA 适用于外激电流范围 0.01Q 士(0.02%读数+0.005%满量程》 0Q一400Q 为0.5mA10mA 电阻输出 适用于外激电流范 0kQ4kQ 0.1Q 士 -0.02%读数+0.005%满量程》 围为0.1mA~1tnmA 0kHz~1kHz 0.1Hz 士(0,02%读数十0,005%满量程 频率输出 0kHz~50kHz 1Hz 士(0.02%读数十0,005%满量程 -250 -2000. 士1.1C "g 200"C 0.1 士0,4C g 一400 0.1 士0.3 -250C 200 0.1 士1.3 0.1 土0.4 200 100 100 372 0.1 士0,5C -200C 0.1 士1.2 -200 0.l 士1.1 g I200 400C 0.1 士0,9C ~1767 " 士l.0 400 0.l 250 200 g 士0.8 0.l 热电偶模拟 -200 000 0.1 士0.3"C 信号输出 -210 100 0.I 士0.4 100800 0.1 士0.3C 800 200 0.1C 士0,4 200 100 0.l 士0,6C g 100 900 0.1 士0.4 0.1 士0.5C 900 300 600 -800C 0.I 士1.0C I800 820 0.1 C 士0.8C 0" 20 0. 士1.2 100 0.l 士1.1 l00C 767 0.1 士0.9O
GB/T32204一2015 表2(续 输出范围 分辨力 最大允许误差 名称 备注 Pl00(385) 200C一400 士0.2 0.1 Ptl000 热电阻模拟 400850C 0.1 士0.4C 385 信号输出 Cu50 g 50~150C 士0.2 0.1 Cul00 本技术指标对热电偶的规定是在不具备冷端补偿,或冷端参考温度为0C的情况下 如带有冷端补偿,热电 偶模拟信号输出最大允许误差增加0.2C 表3校准器测量技术指标 名称 测量范围 分辨力 备注 最大允许误差 士0mV~士100mV V 士(0.02%读数十0.005%满量程 士0mV士500mV 0.01mV (0.02%读数十0.005%满量程 直流电压测量 士0V士5V 0.1mV 士(0.02%读数+0.005%满量程》 士(0.05%读数十0.008%满量程》 士0V士25V lmV 直流电流测量 士(0.02%读数十0.005%满量程) 士0mA一士22mA 1A 士(0.02%读数十0.005%满量程 0Q 0.01n 电阻测量 0kQ一4k 0.1 n 士(0.02%读数+0.005%满量程 0kHz~1kIHz 0.1H2 士(0.,02%读数+0,005%满量程 频率测量 0kHz50kHz Hz 士(0.02%读数+0.005%满量程 250 200 0.I 士1.1 -200C 0.l 士0.4 "g o 一400C 0.1 士0.3 g o 250 200 0.1 士1.3 " g C 200 100 0.1 士0.4 C 100 372 士0.5 0.l -20C0C 0.1 士1.2 热电偶测量" 200 0.1 士1.1 200 1400 0.l 士0.9 'c 400 767 0.1 士1.0 o 250 200 0.1"C 士0.8 -200 士0.3 1000 0.l C -210 100 士0.4 0.l 100 -800 0.1 C 士0.3 C 800 1200 0.1 土0.4
GB/T32204一2015 表3(续 测量范围 最大允许误差 名称 分辨力 备注 -200 -1000, 士0.6C g o 100C900 0.1 士0,4 C 0.1 士0.5 I900 1300 -800 0.l 士1.0 600 热电偶测量 I800 820 0. 士0.8 -20C0 0. 士1.2 l00 0.1 士1.1 1o00C 767C 0.1C 士0.9C P100(385) 200C400 0.1 士0.2 Ptl000 400C850 0.1 士0.4 C 热电阻测量 (385) Cu50 -50C~l50 0.1 士0.2 Cul00 本技术指标对热电偶的规定是在不具备冷端补偿,或冷端参考温度为0C的情况下 如带有冷端补偿,热电 偶测量最大允许误差增加0.2 7.3.2带负载能力 7.3.2.1电压输出带负载能力 校准器在输出10V电压时,最大带负载电流应大于5mA 7.3.2.2电流输出带负载能力 mA时,带负载电阻最大阻值应达到kn. 校准器在输出20n 7.3.2.3回路电源带负载能力 校准器最大输出电流达到22mA时,输出电压应不低于额定值的90%. 7.3.2.4输出频率带负载能力 校准器在输出最高频率时,负载电阻不大于10kQ,频率输出示值误差应满足技术指标要求,波形 无明显变化 7.3.3过负载能力 7.3.3.1电压电流输出过负载能力 校准器在输出时,外施加36V直流电压,当撤消外施加电压,校准器可恢复正常工作 7.3.3.2电压电流测量过负载能力 校准器在测量时,能承受2倍测量范围上限值的电压(或电流),当撤消电压(或电流),校准器可恢 复正常工作
GB/T32204一2015 7.3.4输入电阻 7.3.4.1校准器直流电压测量量程<500mV,输人电阻>200MQ 7.3.4.2校准器直流电压测量量程<35V,输人电阻>1Mn. 7.3.4.3校准器直流电流测量量程<100mA,输人电阻<10Q. 7.3.5不同影响量的技术要求 7.3.5.1温度影响量 温度影响量温度系数)应不大于对应量程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10)C 7.3.5.2供电电源变化影响 对于交流供电的校准器,当供电电源电压在额定值土10%内变化时,校准器应能正常工作,输出和 测量应分别符合其技术指标 7.3.5.3输出稳定度 校准器在最小量程的10min输出稳定度应不大于该量程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5. 7.3.5.4零点漂移 校准器在直流电压最小量程的输出零点漂移和测量零点漂移应不大于士2个字 7.3.5.5串模干扰抑制能力 校准器在50Hz和60Hz的串模抑制比应不小于60dB 7.3.5.6共模干扰抑制能力 当每根导线连接1kQ电阻时,校准器50Hz和60Ha的共模抑制比应不小于120dB3 7.4电磁兼容 7.4.1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按照GB/T17626,.2一2006,经过规定的静电试验,允许校准器在试验中有性能和功能的短暂降低 或丧失,但试验后能自行恢复 7.4.2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按照GB/T17626.3一2006,经过规定的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试验后校准器应正常工作 7.4.3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试验 按照GB/T6113,经过规定的无线电骚扰试验,试验后校准器应正常工作 7.4.4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按照GB/T17626.8一2006,经过规定的工频磁场干扰试验,试验后校准器应正常工作 7.4.5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按照GB/T17626.5一2006,经过规定的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允许校准器在试验中有性能和功
GB/T32204一2015 能的短暂降低或丧失,但能自行恢复 7.4.6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2008,经过规定的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允许校准器 按照GB/T17626.ll 在试验中有性能和功能的短暂降低或丧失,但能自行恢复 7.5供电电源 对于电网供电的校准器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GB4793.1一2007的6.7.2 电源线和插头、 连接器等要求应符合GB4793.1一2007的6.10 供电电源的断开要求应符合GB4793.1一2007的 6.11 对于电池供电的校准器应符合GB4793.1一2007中13.2有关电池电解液,电池和电池充电等要 求,并应说明电池类型、型号、使用寿命等 环境试验 高低温试验 8.1 按照GB/T2423.1一2008以及GB/T2423.2一2008,在高低温环境中校准器应能正常开关机;校准 器的外壳不应出现开裂、变形等情况;液晶不能出现开裂,暗点、,闪动等情况;亚克力视窗不应出现脱胶、 变形等情况;键盘及接插件不应出现变形,老化现象 在正常工作环境温度试验中,试验后校准器的输 出和测量应分别符合其技术指标 8.2湿热试验 按照GB/T2423.3一2006,在湿热环境中校准器应能正常开关机;校准器的外壳不应出现开裂,变 形等情况;液晶不能出现开裂,暗点、闪动等情况;亚克力视窗不应出现脱胶,变形等情况;键盘及接插件 不应出现变形,老化现象 在正常工作环境湿度试验中,试验后校准器的输出和测量应分别符合其技术 指标 8.3振动试验 按照GB/T2423.102008,经过规定的振动试验后,校准器的输出和测量应分别符合其技术指标 8.4跌落试验 按照GB/T2423.8一1995,经过规定的跌落试验后,校准器的输出和测量应分别符合其技术指标 8.5冲击试验 按照GB/T2423.5一1995,经过规定的冲击试验后,校准器的输出和测量应分别符合其技术指标 检验规则 检验条件 9.1 检验条件应满足表1 9.2检验类别 校准器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周期检验
GB/T32204一2015 9.3出厂检验及判定规则 校准器应按本标准要求逐台进行检验,经判定产品合格并配有合格证明文件后方能出厂 出厂检验的判定规则应根据以下进行:校准器按所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逐台进行检验,若有任何一 个检验项目不合格,即判定此台校准器为不合格品;只有在所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后,才能判 定为合格品 9.4型式检验,不合格分类及结果判定 g.4.1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应按本标准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a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的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c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e 9.4.2型式检验不合格分为A,B,C3类 A类不合格权值为1,B类不合格权值为0.5,C类不合格权 值为0.2 检验不合格类别的划分见表4 表4校准器检验项目及不合格分类 检验类别 检验项目 不合格类别 出厂检验 周期检验 型式检验 安全性 绝缘电阻 绝缘强度 外观 功能检在 分辨力 B 直流电压输出示值误差 直流电流输出示值误差 电阻输出示值误差 频率输出示值误差 热电偶模拟输出示值误差 热电阻模拟输出示值误差 直流电压测量示值误差 直流电流测量示值误差 电阻测量示值误差 频率测量示值误差 热电偶测量示值误差 热电阻测量示值误差 带负载能力 10o
GB/T32204一2015 表4(续 检验类别 检验项目 不合格类别 出厂检验 周期检验 型式检验 过负载能力 输人电阻 B 温度影响量试验 供电电压变化影响量试验 输出稳定度 B B 零点漂移 串模干扰抑制能力 共模干扰抑制能力 B 静电放电抗扰度 B 射频电磁场抗扰度 B B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试验 B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B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供电电源 B 高低温试验 湿热试验 振动试临 B 跌落试验 B B 冲击试验 注1表中、表示检验项目;一表示不检验项目;表示可选择项目 注2:检验项目根据实际情况检验 9.4.3检验结果判定规则如下 a)检验中,以样本的A类不合格或其他类不合格折算为A类不合格,作为不合格判定数 b 除另有说明外,对在同一样本的同一检验项目上重复出现的不合格,均以一个不合格计; c)根据合格或不合格的样本数,按抽样方案中的合格判定数A 和不合格判定数R.,确定检验是 否合格 9.5周期检验 校准器应每年进行一次周期检验 9.6检验项目 校准器检验项目应包括表4的项目 11
GB/T32204一2015 9.7检验用设备 9.7.1示值误差检验用设备 对校准器示值误差检验所使用的设备参见表5 示值误差检验时,由标准器、辅助设备及环境条件 所引人的扩展不确定度(k=2)不大于被检验校准器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三分之一 标准装置的测 量范围应大于被检验校准器的输出和测量范围 表5示值误差检验用设备 检验项目 使用设备 备注 直流电压输出 数字多用表或数字电压表等 直流电流输出 数字多用表或数字电流表等 电阻输出 数字多用表或数字欧姆表等 频率输出 数字多用表或频率计等 热电偶测量仪表或数字多用表等、补偿导线及0C恒温器 热电偶模拟信号输出 热电阻模拟信号输出 测温电桥或数字欧奶表等邻 直流电压源或多功能校准器等 标准源法 直流电压测量 标准表法 直流电压源,直流数字电压表等 直流电流源或多功能校准器等 标准源法 直流电流测量 直流电流源、,直流数字电流表等 标准表法 电阻测量 直流电阻箱或多功能校准器等 丽数信号发生器或频率源等 频率测量 直流毫伏发生器或温度校准器等、补偿导线及0笔恒温器 热电偶测量 热电阻测量 直流电阻箱或多功能校准器等 9.7.2其他检验用设备 详见第10章检验方法中的规定 10 检验方法 10.1 安全性能 10.1.1安全性 按照GB/T13978一2008的6.2进行 10.1.2绝缘性 0.1.2.1绝缘电阻 按照GB/T15479-1995的5.3进行 12
GB/T32204一2015 10.1.2.2绝缘强度 按照GB/T154791995的5.4进行 10.2外观 目测和手动操作对外观进行检查,应符合7.1的要求 10.3功能检查 目测和手动操作对功能进行检查,应符合7.2的要求 10.4分辨力 10.4.1分辨力检验概述 校准器的分辨力检验可与示值误差的检验同时进行 -般只检验校准器最小量程的分辨力 10.4.2输出分辨力 检验步骤如下 在选定最小量程后由被检验校准器输出任一电量值,使标准装置显示为某一数值,向某一方向微 a 调被检验校准器的输出值,使被检验校准器末位变化1个字,记录此时标准装置的标准示值D'; 向同一方向微调被检验校准器的输出值,使被检验校准器末位变化1个字,再记录此时标准装 b 置的标准示值D'; 按式(1)得到被检验校准器的输出分辨力 Ai=D' 一D'" 式中 被检验校准器的输出分辨力; A 标准装置的标准示值 D 10.4.3测量分辨力 检验步骤如下: 在选定最小量程后由标准装置输人任一电量值,使被检验校准器显示为某一数值,向某一方向 微调标准装置的输出值,使被检验校准器末位变化1个字,记录此时标准装置的标准示值D 向同一方向微调标准装置的输出值,使被检验校准器末位变化1个字,再记录此时标准装置的 标准示值D. 按式(2)得到被检验校准器的测量分辨力 .(2 4 =|D一D 式中: -被检验校准器的测量分辨力 D D -标准装置的标准示值 10.5示值误差 10.5.1示值误差检验概述 标准装置通电预热时间不少于30min;被检验校准器在检验前按说明书预热并在参考工作条件下 13
GB/T32204一2015 放置不少于2h. 检验过程中不应对被检验校准器进行调整 若被检验校准器具有零位校准功能,可在对零位校准 后进行检验 10.5.2直流电压输出 10.5.2.1检验用标准装置 标准装置组成;数字电压表或数字多用表等 10.5.2.2检验点选取 检验点应均匀分布在所选定量程范围内,对于基本量程,不少于11个检验点(包括量程极限值和零 位,按10%递增);对于非基本量程,不少于3个检验点(包括量程极限值、零位和近居中值) 需要时, 可增加检验点 10.5.2.3检验步骤 检验步骤如下 按图1连接,标准装置如采用数字多用表,将其功能置于直流电压测量功能,被检验校准器置 于直流电压输出功能; 被检验 标准装置 校准器 图1直流电压输出检验连线图 b 根据10.,5.2.2选取的检验点,调节被检验校准器输出电压值U',,读取标准装置的实测值U'; 切换被检验校准器的输出量程,重复b)的步骤,直至所有量程检验完毕 按式(3)计算直流电压输出的示值误差 d 4直藏电厌输出=U',-U'" 式中: 直流电压输出的示值误差; A直流电压输出 U' 被检验校准器电压输出值 标准装置电压实测值 U 10.5.3直流电流输出 10.5.3.1检验用标准装置 标准装置组成:数字电流表或数字多用表等 10.5.3.2检验点选取 检验点应均匀分布在所选定量程范围内,选择0mA、4nA、8mA、12nmA、16mA、20mA作为检 验点 需要时,可增加检验点 14
GB/T32204一2015 10.5.3.3检验步骤 检验步骤如下 按图2连接,标准装置如采用数字多用表,将其功能置于直流电流测量功能,被检验校准器置 a 于直流电流输出功能 被检验 标准装置 校准器 图2直流电流输出检验连线图 b根据10.5.3.2选取的检验点,调节被检验校准器输出电流值1',,读取标准装置实测值1'. 切换被检验校准器的输出量程,重复b)的步骤,直至所有量程检验完毕; c d)按式(4)计算直流电流输出的示值误差 -! -直流电流输出 式中: 直流电流输出的示值误差; A直流电流输出 被检验校准器电流输出值; 标准装置电流实测值 10.5.4电阻输出 10.5.4.1检验用标准装置 标准装置组成;数字欧姆表或数字多用表等 10.5.4.2检验点选取 检验点应均匀分布在所选定量程范围内,对于基本量程,不少于11个检验点(包括量程极限值和零 位,按10%递增);对于非基本量程,不少于3个检验点(包括量程极限值、零位和近居中值) 需要时 可增加检验点 10.5.4.3检验步骤 检验步骤如下 按图3连接,标准装置如采用数字多用表,将其功能置于电阻测量功能;根据被检验校准器输 出电阻范围,标准装置选择合适的电阻测量量程;被检验校准器置于电阻输出功能; 标准 被检验 装置 校准器 图3电阻输出检验连线图 15
GB/T32204一2015 b 根据10.5.4.2选取的检验点,调节被检验校准器输出电阻值R',,读取标准装置实测值R'. 切换被检验校准器的量程,重复b)的步骤,直至所有量程检验完毕; c d)按式(5)计算电阻输出的示值误差: (5 A电跟骗出=R',一R'" 式中: -电阻输出的示值误差; 4电阻输出 R' 被检验校准器输出电阻值; R' -标准装置电阻实测值 洼;为减少导线产生的误差,宜采用四线制连接被检验校准器 10.5.5频率输出 10.5.5.1检验用标准装置 标准装置组成;频率计或数字多用表等 10.5.5.2检验点选取 检验点应均匀分布在所选定量程范围内,一般不少于5个检验点,包括量程极限值频率并覆盖所有 频率段,每个频率段至少选择1个频率点 需要时,可增加检验点 10.5.5.3检验步骤 检验步骤如下: a)按图4连接,标准装置如采用数字多用表,将其功能置于频率测量功能,被检验校准器置于频 率输出功能 被检验 标准装置 校准器 图4频率输出检验连线图 根据10.5.5.2选取的检验点,调节被检验校准器输出频率值',,读取标准装置实测值', b 切换被检验校准器的输出量程,重复b)的步骤,直至所有量程检验完毕 c) d)按式(6)计算频率输出的示值误差 A颗本输出 式中: -颗率输出的示值设差 公朋率输出 被检验校准器频率输出值; 标准装置频率实测值 10.5.6热电偶模拟信号输出 10.5.6.1检验用标准装置 标准装置组成:热电偶测量仪表或数字多用表等补偿导线及0C恒温器 16
GB/T32204一2015 10.5.6.2检验点选取 检验点应均匀分布在所选定量程范围内,不少于5个检验点 一般应包括量程极限值,推荐均匀的 整十或整百摄氏度点 检验ITS-90温标中推荐使用的8种分度号K,E、J、Ts,B,R,N)中的任一分 度号,可根据被检验校准器的实际情况选择检验其他的热电偶分度号 10.5.6.3检验步骤 检验步骤如下: 若具有热电偶参考端温度自动补偿功能,按图5连接;不具有热电偶参考端温度自动补偿功能 a 的,可按图6连接 标准装置如采用数字多用表,将其功能置于直流电压毫伏测量功能,被检 验校准器置于热电偶模拟输出功能 H T" 标准置 被检验 校准器 0c恒温器 补偿导线 铜导线 图5热电偶输出连线图(具有热电偶参考端温度自动补偿》 被检验 校准器 标准装置 图6热电偶输出连线图(不具有热电偶参考端温度自动补偿 根据10.5.6.2选取的检验点,调节被检验校准器的温度模拟输出值T',,读取标准装置实测值 b 或读取对应电压值后,按照热电偶分度表线性内插计算得出)T' 数据处理原则;误差计算过程中,小数点后保留的位数应以舍人误差小于被检验校准器最大允 许误差绝对值的1/101/20为限(相当于比最大允许误差多取一位小数); 按式(7)计算热电偶模拟输出的示值误差 -T' =T 一 热电偶模报输 式中: 热电偶模拟输出的示值误差; 了 热电钢概拟输出 被检验校准器热电偶模拟输出温度值 T' T” 标准装置热电偶实测温度值 注:如采用补偿导线,在计算示值误差时,可按式8)将补偿导线修正值计算在内 8 A他向能有一r'-(r,+e/s) 采取补偿导线的热电偶模拟输出示值误差 热电钢模根输出 被检验校准器热电偶模拟输出温度值; T 17
GB/T32204一2015 标准装置热电偶实测温度值 补偿导线20笔时的修正值 被检验点温度的微分电势 10.5.7热电阻模拟信号输出 10.5.7.1检验用标准装置 标准装置组成:测温电桥或数字欧姆表等 10.5.7.2检验点选取 检验点应均匀分布在所选定的一种热电阻分度号量程范围内,不少于5个检验点 一般应包括量 程极限值,推荐均匀的整十或整百摄氏度点 需要时,可增加检验点 可根据被检验校准器的实际情况 选择检验的热电阻型号 10.5.7.3检验步骤 检验步骤如下 按图7连接,标准装置如采用数字多用表,将其功能置于电阻测量功能,被检验校准器置于热 a 电阻模拟输出功能;如采用数显温度表,选择与被检验校准器一致的热电阻型号; 被检验 标准 校准器 装置 图7热电阻模拟输出连线图 b)根据10.5.7.2选取的检验点,调节被检验校准器热电阻模拟输出温度值',,读取标准装置实 测值t'.(或对应电阻值,按照热电阻分度表线性内插计算得出); 数据处理原则同10.5.6.3的e); c 按式(9)计算热电阻模拟输出的示值误差 dD A热电阳模拟输出 式中: 热电阻模拟输出的示值误差; 4热电跟模报输出 被检验校准器热电阻温度输出值; -标准装置热电阻温度实测值(或换算后的对应温度值) 注:为减少导线产生的误差,宜采用四线制连接被检验校准器 0.5.8直流电压测量 直流电压测量的检验可选用标准源法或者标准表法 10.5.8.1标准源法 10.5.8.1.1检验用标准装置 标准装置组成:直流电压源或多功能校准器等 18
GB/T32204一2015 10.5.8.1.2检验点选取 检验点应均匀分布在所选定量程范围内,对于基本量程,不少于11个检验点(包括量程极限值和零 位,按10%递增;对于非基本量程,不少于3个检验点(包括量程极限值,零位和近居中值) 需要时, 可增加检验点 10.5.8.1.3 检验步骤 检验步骤如下 按图8连接,标准装置如采用多功能校准器,将其功能置于直流电压输出功能,被检验校准器 置于直流电压测量功能; 标准 被检验 装置U U、校准器 图8直流电压测量检验连线图- -标准源法 b)根据10.5.8.1.2选取的检验点,调节标准装置输出电压值U,,读取被检验校准器显示值U, e)切换被检验校准器的量程,重复b)的步骤,直至所有量程检验完毕 d)按式(10)计算直流电压测量的示值误差, =U,一U, 10) 4直电压渊k(标准法》 式中: 采取标准源法检验直流电压测量的示值误差; 4直流电压渊量(标准辈法) U -被检验校准器电压显示值; 标准装置输出电压值 U 10.5.8.2标准表法 10.5.8.2.1检验用标准装置 标准装置组成;直流电压源、直流数字电压表等 直流电压源的10min内稳定度应不大于被检验校准器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10 输出应能做 到连续可调或外加设备进行调节 10.5.8.2.2检验点选取 检验点应均匀分布在所选定量程范围内,对于基本量程,不少于11个检验点(包括量程极限值和零 位,按10%递增);对于非基本量程,不少于3个检验点(包括量程极限值、零位和近居中值) 需要时, 可增加检验点 10.5.8.2.3检验步骤 检验步骤如下 按图9连接,根据10.5.8.2.2选取的检验点,调节直流电压源输出电压值,同时读取直流数字 a 电压表电压显示值U 和被检验校准器电压显示值U.; 19
GB/T32204一2015 直流 数字电压表 u 被检验 直流电压源 校准器 图9直流电压测量检验连线图 -标准表法 b)切换被检验校准器的量程,重复a)的步骤,直至所有量程检验完毕; 按式(11)计算直流电压测量的示值误差: =U,-U (11) 4直流心乐渊量(标准表法 式中: 采取标准表法检验直流电压测量的示值误差; 4直流电压渊量(标准表法 被检验校准器电压显示值; U U 标准装置电压显示值 10.5.9直流电流测量 10.5.9.1标准源法 10.5.9.1.1检验用标准装置 标准装置组成直流电流源或多功能校准器等 10.5.9.1.2检验点选取 检验点应均匀分布在所选定量程范围内,选择0mA、4mA,8mA、12mA、16mA,20mA作为检 验点 需要时,可增加检验点 10.5.9.1.3检验步骤 检验步骤如下 按图10连接,标准装置如采用多功能校准器,将其功能置于直流电流输出功能,被检验校准器 置于直流电流测量功能; 被检验 标准装置 校准器 图10直流电流测量检验连线图 -标准源法 根据10.5.9.1.2选取的检验点,调节标准装置输出电流值I.,读取被检验校准器电流显示 b 值I.; 心
GB/T32204一2015 切换被检验校准器的量程,重复b)的步骤,直至所有量程检验完毕; 按式(12)计算直流电流测量的示值误差 dD 12 4直流心流渊址(标准源法》=I一I 式中 采取标准源法检验直流电流测量的示值误差; 公直流电流测量(标准悍法》 被检验校准器电流显示值; 标准装置输出电流值 10.5.9.2标准表法 10.5.9.2.1检验用标准装置 标准装置组成:直流电流源,数字电流表等 直流电流源的10min稳定度应不大于被检验校准器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10 输出应能做到 连续可调或外加设备进行调节 10.5.9.2.2检验点选取 检验点应均匀分布在所选定量程范围内,选择0mA、4mA,8mA、12mA、16mA,20mA作为检 验点 需要时,可增加检验点 10.5.9.2.3检验步骤 检验步骤如下 按图11连接;根据10.5.9.2.2选取的检验点,调节直流电流源输出电流值,同时读取直流数字 a 电流表的显示值I 和被检验校准器显示值1.; 直流数字电流表 被检验 直流电流源 校准器 图11直流电流测量检验连线图- -标准表法 b)切换被检验校准器的量程,重复a)的步骤,直至所有量程检验完毕; c 按式(13)计算直流电流测量的示值误差 =I,一I, 13) A直讹电流渊量(标准表法》 式中: -采取标准表法检验直流电流测量的示值误差; A直流电流渊量(标准表法》 被检验校准器电流显示值; ! 标准装置电流显示值 21
GB/T32204一2015 10.5.10电阻测量 10.5.10.1检验用标准装置 标准装置组成:直流电阻箱或多功能校准器等 10.5.10.2检验点选取 检验点应均匀分布在所选定量程范围内,对于基本量程,不少于11个检验点(包括量程极限值和零 位,按10%递增);对于非基本量程,不少于3个检验点(包括量程极限值、零位和近居中值) 需要时, 可增加检验点 10.5.10.3检验步骤 检验步骤如下 如采用直流电阻箱为标准装置,按图12连接;如采用多功能校准器为标准装置,按图13连接 并将其功能置于电阻输出功能 被检验校准器置于电阻测量功能; 直流 被检验 校准器 电阳箱 图12电阻测量检验连线图(使用直流电阻箱 标准 被检验 装置 校准器 图13电阻测量检验连线图(使用多功能校准器 b)根据10,5.10.2选取的检验点,调节标准装置的电阻值Rn,读取被检验校准器显示值R ; 切换被检验校准器的量程,重复b)的步骤,直至所有量程检验完毕; c d)按式(14)计算电阻测量的示值误差 4电群围就=R 一R (14 式中 电阻测量的示值误差; 电朋渊欣 被检验校准器电阻显示值; R, 22
GB/T32204一2015 -标准装置电阻输出值 R 10.5.11频率测量 10.5.11.1检验用标准装置 标准装置组成;函数信号发生器或频率源等 10.5.11.2检验点选取 检验点应均匀分布在所选定量程范围内,一般不少于5个检验点,包括量程极限值频率并覆盖所有 频率段,每个频率段至少选择1个检验点 需要时,可增加检验点 10.5.11.3检验步骤 检验步骤如下: 按图14连接,根据被检验校准器说明书中要求的电压范围,设置标准装置的峰值电压V,;如 a 采用多功能校准器,将其功能置于频率输出功能 被检验校准器置于频率测量功能 被检验 标准装置 校准器 图14频率测量检验连线图 b根据10.5.11.2选取的检验点,调节标准装置输出频率值.读取被检验校准器显示值. 切换被检验校准器的频率段,重复b)的步骤,直至所有频率段检验完毕 c 按式(15)计算频率测量的示值误差 d (15 1飘事两壁=一 式中: -频率测量的示值误差; A躺率渊量 -被检验校准器频率显示值; f -标准装置频率输出值 10.5.12热电偶测量 10.5.12.1检验用标准装置 标准装置组成:直流毫伏发生器或温度校准器等、补偿导线及0C恒温器 10.5.12.2检验点选取 检验点应均匀分布在所选定量程范围内,不少于5个检验点 一般应包括量程极限值,推荐均匀的 整十或整百摄氏度点 检验ITS-90温标中推荐使用的8种分度号(K,E、J、T,sB,R,N)中的任一分 度号,也可根据被检验校准器的实际情况检验其他的热电偶分度号 10.5.12.3检验步骤 检验步骤如下: 若具有热电偶参考端温度自动补偿功能,按图15连接;不具有热电偶参考端温度自动补偿功 23
GB/T32204一2015 能的,可按图16连接 标准装置如采用温度校准器或多功能校准器,将其功能置于热电偶温 度输出功能,被检验校准器置于热电偶测量功能; 标准 T” 被检验 装置 校准器 0C恒温器 制导线 补偿导线 图15热电偶测量连线图(具有热电偶参考端温度自动补偿) T、被检验 T 标准装置 校准器 图16热电偶测量连线图(不具有热电偶参考端温度自动补偿》 根据10.5.12.2选取的检验点,调节标准装置的温度值(或查热电偶分度表,检验温度点对应电 b 压值)T,,读取被检验校准器显示值T, 按式(16)计算热电偶测量的示值误差 区 一T l6) A热电偶渊 式中: -热电偶测量的示值误差; 4热电洲量 T -被检验校准器热电偶显示值; T -标准装置热电偶温度值 注:如采用补偿导线,在计算示值误差时,可按(17)式将补偿导线修正值计算在内 =T .(17 (T 十e/s 山我e向e" 式中 A -采取补偿导线的热电偶测量的示值误差; 热电倒测量 T 被检验校准器热电偶温度显示值; 标准装置热电偶温度值 T 补偿导线20C时的修正值; 被检验点温度的微分电势 10.5.13热电阻测量 10.5.13.1检验用标准装置 标准装置组成;直流电阻箱或多功能校准器等 10.5.13.2检验点选取 检验点应均匀分布在所选定一种热电阻型号的量程范围内,不少于5个检验点 一般应包括量程 24

工业过程校准器GB/T32204-2015详解

1.定义

工业过程校准器是一种用于测试和校准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测量仪表和控制设备的仪器,可测量电压、电流、温度、频率等参数,并通过比较测量结果与标准值的差异以判断被测量装置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2.分类

按照功能和用途的不同,工业过程校准器可以分为标准型和智能型两类。标准型适用于简单的校准工作,而智能型则具有更高级的功能和更广泛的适用范围。

3.性能要求

根据GB/T32204-2015的规定,工业过程校准器应具备以下性能要求:

  • 精度:应符合GB/T13978规定的精度等级
  • 测量范围:应覆盖常用的工业参数范围
  • 稳定性:应具有较好的长期稳定性和温漂性能
  • 通信接口:应支持多种通信接口,如RS232、RS485、USB等
  • 防护等级:应达到IP65或更高等级,以适应恶劣的工业环境

4.结构特点

工业过程校准器通常由外壳、显示器、按钮、接口、电池等组成。其结构特点包括:

  • 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和操作
  • 显示器可以显示多种参数和单位
  • 按钮可用于设置测量参数和校准值
  • 接口可以与PC机和其他设备连接
  • 电池寿命长,可连续使用数小时

5.使用方法

使用工业过程校准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校准模式和参数设置
  • 将被测量仪表与校准器连接,并进行调整和校准
  • 保持校准器干燥,避免水雾和高温环境
  • 校准结束后,应将参数恢复到默认值,并关闭电源

总之,工业过程校准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测试和校准设备,其具有便携、多功能、高精度等特点,可以帮助用户更准确地进行工业参数的测量和判定。

和工业过程校准器类似的标准

工业过程校准器

工业过程校准器

手持式数字多用表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手持式数字多用表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手持式数字多用表的编号:GB/T32194-2015。手持式数字多用表共有27页,发布于2016-07-01
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仪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仪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仪的编号:GB/T32208-2015。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仪共有12页,发布于2016-07-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标签
气象仪器 水文与水利仪器 海洋仪器 地球科学仪器 X射线、磁粉、荧光及其他探伤仪器 超声波与声放射探伤仪器 工艺试验机与包装试验机 力与变形测试仪器 机械振动、冲击设备与动平衡机 金属材料试验机 试验机与无损探伤仪器综合 真空检测仪表与装置 声学仪器与测震仪 实验室用玻璃、陶瓷、塑料器皿 实验室基础设备 实验室仪器与真空仪器综合 质谱仪、液谱仪、能谱仪及其联用装置 电化学、热化学、光学式分析仪器 色谱仪 物性分析仪器 物质成分分析仪器与环境监测仪器综合 缩微复印机械 照相机与照相器具 投影器、幻灯机 测试设备与检验片仪器 镜头 放映设备及其配件 制片设备 电影、照相、缩微、复印设备综合 光学设备 光学测试仪器 光学计量仪器 电子光学与其他物理光学仪器 放大镜与显微镜 望远镜、大地测量与航测仪器 光学仪器综合 电工参数检验及电源装置 综合测试系统 交直流电工仪器记录仪器 数字显示仪表 电能测量和负荷控制系统 电测模拟指示仪表 电工仪器、仪表综合 其他自动化装置 工业控制机与计算技术应用装置 自动控制与遥控装置 执行器 调节仪表 显示记录仪表 机械量仪表、自动称重装置与其他检测仪表 流量与物位仪表 温度与压力仪表 工业自动化与控制装置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仪器、仪表用材料和元件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