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0992-2014

工业自动化产品安全要求符合性验证规程总则

Conformityverificationprotocolforsafetyrequirementsforindustrialautomationproducts―Generalrul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工业自动化产品安全要求符合性验证规程总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工业自动化产品安全要求符合性验证规程总则的编号:GB/T30992-2014。工业自动化产品安全要求符合性验证规程总则共有72页,发布于2015-02-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N1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5.040.01
  • 实施日期2015-0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72页
  • 文件大小707.58KB

以图片形式预览工业自动化产品安全要求符合性验证规程总则

工业自动化产品安全要求符合性验证规程总则


国家标准 GB/T30992一2014 工业自动化产品安全要求符合性验证规程 总 则 Comtormtyrifeatonprotorsatetyrgirementstn industrialautomationproduets:Generalrwle 2014-07-24发布 2015-02-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监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0992一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电器设备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8)归口 本标雅起草单位;宁波市勤州东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 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中环天仪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上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西门子数控有限 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直研究所,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深圳市华测检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罗克韦尔自动化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钱丽华,柳晓菁,倪敏、杨彬戈剑,李虹.蒋春旭、曾宁,李春龙、楼润瑜、魏震、 郑旭、王玉敏、梅恪

GB/T30992一2014 工业自动化产品安全要求符合性验证规程 总则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符合性验证报告的试验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GB30439.1范围包括的自动化产品的符合性验证报告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外壳防护等级(P代码)(Ec60529.;20oI.,Dr GB42082008 GB4793.1一2007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IEC61010 1:2001,IDT) GB5013一2008(所有部分)额定电压450V/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IEC60245(alparts) GB5023(所有部分额定电压450” V/750V及以下聚氧乙烯绝缘电缆[IEc60227(alparts)门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IEc60947-1;20ol.MoD) GB14048.12006 GB14048.32008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部分;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以及熔断器组 合电器(IEC60947-3:2005,IDT GB15934一2008电器附件电线组件和互连电线组件(IEC60799:1998,IT) GB17465(所有部分)家用和类似用途器具合器[IEC60320(allparts)] GB30439(所有部分)工业自动化产品安全要求 symbols IEC60027-3;2002电工技术用文字符号第3部分;对数和有关量及其单位(Le .etter to beusedinelectricealteehnology一Part3;logarithmicandrelatedquantities,andtheirunits) 术语和定义 GB30439.1一201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文件 下列文件a)~小)和GB304139.1中需要的其他文件一起,应列于报告中 a)受试设备的一般描述; b 操作指南 e)安装指南 d服务指南 文件e)n),如果适用,也应当列于报告中 元器件数据表和认证细节; e
GB/T30992一2014 fD 电缆数据表 g可燃性测试结果或者数据表 h)外壳可燃性测试结果和/或材料数据表; 印制线路板材料的相比漏电起痕指数(cT) 阴极射线管的数据表、测试结果或者认证细节 变压器的结构图和规格,包括绕组和绝缘细节, 异常操作和故障条件下的测试结果 m带有初级和次级危害电压的印制线路板的布局,在走线上标注所有工作电压; 电路图和印制线路板的装配图 n 补充信息 完整的报告还宜考虑以下内容 a)如果报告的任何部分需要附加信息,应当作成单独的页; b防电击保护-系统方块图 e)如果适用,电池负载和充电电路的方框图 如果适用,应当完成表A.5和包括的方块图如果可能)以助于对产品的分析 见图1和表1的实 例,包括了方块图和完整的表 图中用字母A,B,C表示需要做介电强度试验的部位,或者测量爬电距 离或电气间隙的部位 说明 -次电路与二次电路的隔离; -未与保护地连接的二次电路 与保护地连接的二次电路: 可触及端子; -与保护地连接的金属外壳 图1表A.5的防电击方块图例
GB/T30992一2014 表1表A.5的完整示例(污染等级:2;过电压类别:I 爬电距离 位置或 最大工作电压 电气间隙 测试电压" 绝缘类型" 备注 PwB 其他 描述 mm CTI CT mm mmnm B1 230 1.5 100 3.0 100 1.5 1390(a.c. B1 B 230 100 400 1.5 2. l.5 1390a.c. D1/R 230 3.3 100 6.0 100 3.3 2 224(r.m,.s, 绝缘类型描述 B=基本绝缘;RI=加强绝缘;DI=双重绝缘;SI=附加绝缘;PI=保护阻抗 电压类型 峰值脉冲试验电压(pulse);交流有效值电压;直流电压(d.c.);交流峰值电压(peak) 过电压类别或者污染等级,如果和这些不同,应当在“备注”中说明 如果适用,应当完成表A.28的电池负载和充电电路的方块图,见图2和图3的示例 说明: -供电:5Vd.c.); Ncd可充电电池(充电和放电 3 保险丝; -电池供电的RAM模块 电流应限于安全值内 图2使用可充电电池的电池电路
GB/T30992一2014 说明 供电;十5vd.e.). -反向电流保护装置 锂电池,不可充电; -电池供电的RAM模块 图3不可充电电池的电池电路 报告格式 报告正文应至少具备表2表6的内容 报告形式化表格见附录A 报告中应用和省略的条款/子条款清单见附录B
GB/T30992一2014 表2检测报告的基本信息 检渊报告 GB30439.l一2013 工业自动化产品安全要求 第1部分;总则 报告编号 试验人员(姓名及签字): 审核人员姓名及签字); 批准人员(姓名及签字) 发布日期: 内容 页数: 检测机构 地址 检测地点: 申请人: 地址: 检测规范 标准:GB 30439.12013 空白检测报告的版权;该报告已由××××完成,××××保留对其进行所有变更和修正的权力 检测规程: 规程的偏离: 非标准的检测方法 试验项目的描述 商标 型号/扩展型号 额定值 试验项目 受试项类型: 设备功能的描述
GB/T30992一2014 表2(续 预期的用途 安装/过电压类别 污染等级 额定环境 标准/扩展(详细说明 便携式/手持式/落地式/固定安装式/嵌人式/工作台安 设备移动性: 装式/其他(详细说明) 与电网电连接方式 水久性连接/可拆卸电源线/不可拆卸电源线/无 工作方式 连续工作/短时工作/间歇工作 设备的尺寸长×宽×高 设备的重量(kg 符合GB4208的设备P防护等级 IP 试验样品配置的附件和可拆卸零部件 选购件: 试验的判定 试验项目不适用于试验样品; N/A P(Pass 试验样品满足要求 试验样品不满足要求 F(Fail 注: 报告中所表述的试验结果仅与受试项目有关: “见注井”见报告中的注 “见附录井”:见报告中的附录; “见表A#”:见报告中的表格 “见条款号”,见GB4793.1一2007对应的条款号 设备标志的复印件 试验结果概述(信息和备注)
GB/T30992一2014 表3审查的文件 审查的文件 文件名 版本 日期 编辑者 附件有/无 页数
GB/T30992一2014 表4试验设备清单 校准日期 序号 型号和制造商 唯一标识号 备注 最近 有效期至 或校准间隔时间
GB/T30992?2014 n
GB/T30992一2014 表6检测报告项目列表 条款 要求-试验 结果-备注 判定 标志和文件 概述 5.l.l 要求的设备标志 可见性 从设备的外部,或 拆下盖子后,或 打开门 从机柜或面板上拆除后 不能位于可被操作人员拆除的零部件上 使用的文字符号(IEC60027) 使用的图形符号[GB4793.1一2007中表1] 5.1.2 标识 设备标识方: 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名称和商标 5.1.2a 型号,名称或能识别设备的其他方法 5,l.2b) 生产场地标识 5,1.3 电源 设备标识如下 电源性质 5.1.3a 交流额定电网电源频率或频率范围 直流符号1来表示 额定电源电压值或额定电源电压范围 5.1.3b 最大额定功率(w或VA)或输人电流 5.1.3c 见表A.3 测量值不超过110% 如果超过一个以上的电压范围: 分别标出电压范围,或 差值小于20% 见表A.4 操作人员能设置不同额定电源电压 5.1.3d 设置设备电压的指示装置 便携式设备的指示从外部可见 改变电压设置同时也改变电压指示 5,1.3e 能插人标准电源插头的辅助电源插座 如果与电网电源电压不同,应标出电压 仅供特定设备使用
GB/T30992一2014 表6续 条款 要求-试验 结果-备注 判定 如果特定设备没有标识,那么应标出 最大额定电流或功率,或 符号14并在文件中描述全部细节 51.4 熔断器 可由操作人员更换熔断器的标志(见5.4.5 端子,连接件和操作装置 5.1.5 出于安全需要,应标明端子,连接器、控制件和指示器的 用途指示 若无足够的空间,使用符号14 5.1.5.1 端子 与电网电源相连的端子应可识别 其他端子的标记 5.1.5.1a) 功能接地端子使用符号5 保护导体端子 5.1.5.1b 符号6标记靠近端子处或标在端子上,或 保护导体端子是器具插座的一部分 5,1.5,1c 测量和控制电路的端子(使用符号7) 5.1.5.1d 内部供电的危险带电端子,或 标准电源插座,或 标出额定值,或 使用符号14 可触及功能接地端子 5.l.5,1e) 连接是显而易见的,或 指示标记(符号8是可接受的 5.1.5.2 测量电路端子 针对端子而不是永久性连接的和不可触及的端子 额定电压或电流标记 除非明确指示出下面的限值 标记出端子最大额定对地电压,或 仅对其他设备端子的特殊连接,并提供识别这些端子的 方法 标识适当的测量类别(cATcATW或cATN),或 无测量类别标志(CATI 标志靠近端子,或 11
GB/T30992一2014 表6续 条款 要求-试验 结果-备注 判定 如果空间不够 标志标在铭牌或刻度盘上,或 端子标有符号14 5.l.6 开关和断路器 如需断开设备,应标明其“通”位和“断”位 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保护的设备 5.1.7 全部用双重或加强绝缘保护的设备(使用符号11 部分用双重或加强绝缘保护的设备(不能使用符号11 5,1.8 现场接线端子盒 如果端子或外壳超过60 见10.3a) 电缆的温度额定值标记 标记可见,或在端子附近 5.2 警告标志 正常使用时可见 标志在特定部分附近或其上面 符号或文字有正确的尺寸和颜色 如果需要标记符号14 隔离或断开的说明 53 标志耐久性 正常使用时必要的标记保持清晰可辨 见表A. 文件 5.4 概述 5.4.l 随同设备提供的文件应包括的内容 见表2 5,4.1a 设备的预定用途 5,4.1b 技术规范 5,4. 使用说明 制造商或供应商的名称和地址 5,4.ld 5,.A.2一5.A.5中规定的信息 若设备上需要标有端子标志,相关测量类别的定义 5,4.1g 如果是测量类别I 警告 额定值 警告语句和对警告符号的清楚解释 在文档中给出,或 12
GB/T30992一2014 表6续 条款 要求-试验 结果-备注 判定 标记在设备上 5.4.2 设备额定值 文件应包括的内容: 5.4.2a 电源电压值或电压范围 频率或频率范围 功率或电流额定值 5,4.2) 所有输人和输出的连接说明 5,4.2e 当外部电路是不可触及时,外部电路绝缘额定值 5,4.2d 环境条件范围的说明 5,4.2e 设备的防护等级(GB4208) 5.4.3 设备安装 文件应包括的说明 装配,定位和安装要求 5.4.3a 5.4.3b 保护接地 与电源的连接 5,4.3c 5,4.3d 永久性连接式设备 1 电源布线要求 2 外部开关或断路器的要求和安装位置要求及建议 5.4.3e 通风要求 特殊维护要求(如空气、冷却液) 5.4.3f 最大声功率等级 5,4.3g 有关声压力(声功率等级)的说明 5.4.3h 5,4.3) 永久连接的测量端子 测量类别 额定最大工作电压或额定最大电流 设备的操作 5,4,4 使用说明应当包括 5.4.4a 操作控制件的详细说明 5,4.4b) 断开位置的说明 5,4.4c 互连要求 5.4.4d 间歇工作限值的规范 5.4.4 使用符号的解释 e 5.4.4D 消耗材料的更换说明 清洗和消毒的说明(见11.2) 5.4.4g 13
GB/T30992一2014 表6续 条款 要求-试验 结果-备注 判定 5.4.4h) 列出任何有毒,有害气体和排放量的说明 5,4.4i) 减少可燃液体危险程序的说明 如果使用制造商未规定的方法,应对损坏的防护予以 说明 5,4.5 设备的维护 说明应当包括 充分的预防性维护和检查信息 软管或装有液体等的零部件的更换 特定的电池型号 制造商指定的零部件 熔断器的额定值和特性 防电击 概述 见表A.5 6.1.l 要求 在正常条件和单一故障条件下可触及零部件不得出现 危险带电 按6.2和6.3规定,通过6.A一6.的试验确定是香达到 限值 例外 6.1.2 电容测试 见表A.6和表 A.7 断开电源10“后,零部件不得危险带电 6.2 可触及零部件的判定 见表A.6 6.2.1 -般检查 6.2.2 危险带电零部件上方的开孔 预调控制件的开孔 6,2.3 可触及零部件的允许限值 6.3 正常条件下的限值 见表A." 6.3.1 见表A.8 单一故障条件下的限值 6.3.2 6, 正常条件下的防护(见6,2、6.3.1,6,7,6.8,8.1 6. 单一故障条件下的防护 提供附加防护 6.5.1一6,.5.3规定的一种或多种防护措施,或 自动切断电源 保护连接 6.5.1 14
GB/T30992一2014 表6续 条款 要求-试验 结果-备注 判定 可触及导电零部件 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隔离,或 与保护导体端子连接,或 使用与保护导体端子连接的导电保护屏或挡板 保护连接的完整性 6.5,1. 保护连接应由直接的结构件或独立的导体或者这二者 6.5.1.1a 组成,并能承受热应力和电应力 焊接连援 6.5.1.1b 与媒接无关的独立紧固,防止松动 不用于其他目的 旱钉连接紧固 6.5.1.lc 保护连接不得断开 任何可移动的导电连接应专门设计,并满足6.5.1.3的 6.5.1.1d 要求 6,5.1.1e 不得使用电缆的外部金属编织物作为保护连接 如果电网电源通过设备供其他设备使用 6.5,1.1f) 保护导体通过该设备来保护其他设备 保护阻抗满足6.5.1.3的要求 保护导体可以是裸导体或绝缘导体,绝缘的颜色为黄 6.5.1.lg 绿色 例外 )接地编织线 2)内部保护导体等 黄绿双色组合不得用于其他目的 6.5.1.1h 适用的端子满足6.5.1.2 保护导体端子 6,5,1,2 6.5.1.2a 接触表面应为金属表面 6.5.1.2b 使用器具输人插座 装有可拆卸软线和永久连接式设备,保护导体端子靠近 6.5.1,2c) 电网电源端子 6.5.1.2d 如果设备不与电网电源相连的保护导体端子 需要保护接地时,应靠近电路端子 电路有外部端子时,保护导体端子也在外部 保护导体端子应与电网电源供电端子的载流能力相当 6.5.1.2e 插拨时,应最先接通和最后断开 6.5.1,2 15
GB/T30992一2014 表6续 条款 要求-试验 结果-备注 判定 6.5.1.2 如果用于其他目的连接,保护导体应 2g 首先用于连接保护导体 固定装置与其他连接无关 确保不可能由于进行不涉及保护导体的维修而将其拆 除,或 标有警告标志,说明拆除后需更换保护导体 6.5.1.2h 测量电路的保护导体 电流额定值 保护连接 2 不得断开,或 使用间接连接(见6.5.1.5) 6.5.1.2iD 允许功能接地端子独立连接 6.5.1.2 如果保护接地端子是一种连接螺钉: 与连接线相应的尺寸 不小于M(G号) 至少啃合3圈螺纹 材料的变形不会使保护连接的接触压力减小 通过拧紧力矩试验 见表A.9 6.5.1.3 见表A.10 插头连接设备的保护连接阻抗 6.5.1.4 见表A.10 永久连接式设备的保护连接阻抗 试验和测量设备的间接保护连接 6.5.1.5 见表A.lm 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见6.7,6.8和6.9.2) 6,5.2 保护阻抗 见表A.12 6.5.3 使用高完善性单一器件(见l4.6),或 6.5.3a 6.5.3b 使用元器件的组合,或 6.5.3e 使用基本绝缘和电流或电压限制装置的组合 元器件、导线和连接件要求的额定值 6.5,4 电源的自动断开 若使用,应满足 随同设备一起提供,或 6.5.4a 安装说明书中规定自动断开作为设施的一部分进行 安装 额定的断开时间在规定的限值内 6.5.4b 6.5.4c) 适应最大额定负载的额定值 16
GB/T30992一2014 表6续 条款 要求-试验 结果-备注 判定 与外部电路的连接 6.6 6.6. 概述 在正常条件或单一故障条件下,连接不会使可触及零部 件变为危险带电 6.6.1a 外部电路 6,6.1b 设备 提供电路的隔岗实现保护,或 电路的隔离短路不会产生危险 说明书或设备上的标记包括 端子的额定条件 对外部电路要求的绝缘额定值 2 6.6.2 外部电路的端子 从内部电容器接收电荷的端子不得危险带电 内部供电的高压端子,应 见表A.7 连接件是不可触及的,或 连接器件未插好,不会出现危险带电电压,或 标记符号12 6.6.3 具有危险带电端子的电路 这些电路 不连接到可触及导电零部件,或 非电网电源电路并且处于地电位的端子可连接到可触 及导电零部件 不可触及导电零部件危险带电 供绞合导体用的可触及端子 6,6,4 无偶然接触的危险 6.6.4a 适当的位置或采用的防护 除非不发生偶然接触,否则应有一个表示能否与可触及 导电零部件相连的标志 6,6,4b) 可触及端子不会出现松动 6.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见表A.5和表A.13 6,.8 介电强度试验程序 见表A.5和表A.14 6.9 防电击保护的结构要求 概述 6,9.l 若故障发生会导致危险 17
GB/T30992一2014 表6续 条款 要求-试验 结果-备注 判定 6.9.1a 导线连接可靠 6.9.1b 固定可拆卸盖子的螺钉 6.9.1 意外松脱 c 不使用易损坏的材料 不使用未浸遗的吸湿性材料 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设备的外壳 6.9.2 除已隔离的小金属零件外,有包围所有金属零部件的 外壳 外壳或零部件由绝缘材料制造 金属外壳或零部件的保护措施: 6.9.2a 外壳内侧提供绝缘涂层或挡板 6.9.2b 零部件或导线松脱不会减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6.9.3 超出量程的指示 明确的指示 与电网电源的连接和设备零部件之间的连接 6,l0 6.10.1 电源线 6.10.1a 与设备最大电流相适应的额定值[见5.1.3e) 电缆线应符合GB5023或GB5013,或经认证的电缆 6.10.1b) 若与发热零部件接触,电源线应由耐热材料制造 6.10.le 温度额定值(线和器具输人插座 6.10.1ld 与保护导体端子连接的使用黄绿双色外皮导线 带符合 GB17465电源连接器的可拆卸电源线 满足GB15934要求,或 标有电源连接器的电流额定值 6.10.2 不可拆卸的电源线的安装 不可拆卸的电源线的防护 6.10.2a) 进线口和套管光滑导圆,或 6.10.2b 绝缘的软线护套伸出进线口不小于5D 软线固定装置应 6.10.2 不得用螺钉直接压在软线上来夹紧软线 6.l0.2a 6.1l0.2b 不得在软线上打结 6.10.2e) 不可能将软线推人设备内达到可能引起危险的程度 6.10,2d 金属零部件的软线固定装置内,软线的绝缘不能损坏 6.10.2e) 紧缩套管 18
GB/T30992一2014 表6续 条款 要求-试验 结果-备注 判定 能夹紧所有型号和尺寸的电源线,连接所提供的端 子,或 已设计成能端接有护套的电源线 6.10.2f 软线的更换不会引起危险,消除应力的方法应是明显的 推拉力试验 见表A.16 6.10.3 插头和连接器 电源插头、,连接器等符合相关规范 6,.10,3a) 如果设备由低于6.3.2a)(单一故障条件下的限值)电压 6.10.3b) 供电或由一个电源单独供电: 电源线插头不能插人高于设备额定电源电压的电源系 统插座中 电网电源类型的插头只用于连接电网电源 从内部电容器接收电荷的插头的插销 6.10.3c 6.10.3 辅助电源插座 见表A.7” 能插人标准电源插头应有标记见5.1.3e 2 如插座上有保护接地导体用端子接触件,输人电源 的连接应包括与保护导体端子连接的保护接地导体 6.11 供电电源的断开 6,1l. 概述(见6.l1.1.l6.ll1.3.2 断开装置应断开所有载流导体 例外 6,ll.l.1 6.l1.1.1 设备由低能量电源供电,或 6.l1.1.1b 设备连接到阻抗保护的电源,或 6.11.1.1e) 设备构成阻抗保护负载 6,11.2 按设备的类型规定的要求 61l.2.1 永久连接式设备和多相设备 用开关或断路器作为断开装置 如果开关或断路器不是设备的一部分,在安装文件中应 当规定: 开关或断路器应包含在如建筑物设施中 6.11.2.a 安装位置 6.ll.2.l1b 6.ll.2.1e) 标志 6.,1l.2.2 单相软线连接的设备 设备应提供下列断开装置之 6ll.2.2a) 开关或断路器 19
GB/T30992一2014 表6续 条款 要求-试验 结果-备注 判定 6.l1.2.2b 器具稠合器(不使用工具断开),或 6.11.2.2e) 可分离的插头(无锁定装置 6.11.2.3 由功能引起的危险 紧急开关 紧急开关离运动零部件不大于1m 断开装置 6.11.3 在电路上尽可能靠近电源 6,11.3.1 开关和断路器 用作断开装置使用时 满足GB14048.1和(GB14048.3的有关要求 显示这种功能的标记 不得装在电源线上 不得断开保护接地导体 6.6和6.7的隔离要求 断开用的和其他用途的触点满足 6.,11.3.2 器具鹏合器和插头 器具合器或可分离插头用作断开装置,(见6,11.2,2) 操作人员很快识别,容易到达 单相便携式设备的软线长度小于或等于3m 保护接地导体应先连接,后断开 防机械危险 概述 进行7.2一7.6的符合性检在 7.2 运动零部件 运动零部件不应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见6,11.2,3) 允许操作人员的接触: 需要工具才能接触 有关培训的声明 警告标志或符号14 稳定性 非自动装置的警告标志 符合性试验: 倾斜角10"测试 7.3a 7.3b) 多方向作用力测试 向下作用力试验 7.3ce 20
GB/T30992一2014 表6续 条款 要求-试验 结果-备注 判定 提起和搬运用装置 承受4倍设备重量的提手或把手 对大于18kg的设备: 提起或搬运用的装置,或 文件中的说明 墙壁安装 承受4倍设备重量的支架 飞散的零部件 7.6 零部件能量的控制或限制 没有辅助工具的情况下,防止零部件被移动 耐机械冲击和撞击 8.1一8.2试验后; 见表A.14 电压试验 检查; 危险带电零部件不可触及 8a 8 b) 外壳无裂纹(危险) 见表A.13 8e 电气间隙不低于其允许值 8d 挡板未被损坏或松脱 8e 运动零部件裸露出外壳外部,除7.2以外的运动零部件 无引起火燃蔓延的损坏 8f 外壳刚性试验 见表A.15 8.l 8.2 跌落试验 见表A.15 防止火焰蔓延 设备的每个区域或危险源应进行如下符合性检查 见表A.17 9a 故障条件(4.4)试验,或 见表A.1和表A.2 按9.1的规定(消除或减少设备内的引燃源),或 9b) 按9,2的规定(将火焰控制在设备内部) 9c 9.1 消除或减少设备内的引燃源 9.la 限能电路(见9.3),或 满足基本绝缘的要求,或 见表A.5和表A.14 桥接绝缘不会导致引燃 见表A.2 9.1b) 液体和部件的表面温度(见9.4a) 9.le 设计产生热量的电路中无引燃源 见表A.2 9.2 -旦出现着火,将火焰控制在设备内 21
GB/T30992一2014 表6续 条款 要求-试验 结果-备注 判定 9.2a) 操作人员通过开关控制设备通电 9.2b) 符合9.2.1结构要求的外壳;且 满足9,4b)或e)的要求 9,2.l 结构要求 绝缘导线的可燃性等级Fv1或更高 9,2.1a 见表A.18 连接器和绝缘材料的可燃性等级FVv2或更高 见表A.18 外壳的结构 见表A.17 9.2.lb 底部的结构 无开孔;或 图7规定的范围 图6规定的挡板;或 表12规定的开孔;或 金属隔离网 图7规定,外壳侧面无开孔 外壳及挡板或挡火板的材料 金属材料镁除外),或 非金属材料的可燃性等级FV1或更高 见表A.18 外壳及挡板或挡火板的有足够刚性 9.3 限能电路 电压不超过30r.m.s.以及42.4Vpeak,或60Vd.c 9.3a 限制电流的方法 9.3b 内在限制输出或阻抗限制输出 2 过流保护装置限制输出 3 在单一故障条件下也调节网络限制输出 设备的每个区域或危险源应进行如下符合性检查: 9,3c 至少由基本绝缘隔离 使用过流保护装置 熔断器或不可调的非自复位机电装置 装有或使用可燃性液体设备的要求 设备内的或规定与设备一起使用的可燃液体 设备内有可燃液体或规定使用的可燃液体不应导致火 焰蔓延 危险减少到可接受的水平 见表A.20 心
GB/T30992一2014 表6续 条款 要求-试验 结果-备注 判定 可燃液体表面及与其接触的零部件的温度为25"C,低 9.4a 见10,3b) 于燃点 9,4b) 液量受到限制 9.4e) 火焰控制在设备内部 提供减少风险的详细说明 9.5 过流保护 过流保护装置未装在保护导线上 熔断器或单极断路器未装在多相设备中线上 9.5. 永久性连接式设备 过流保护装置 设备内的过流保护装置 说明书的规定 9.5.2 其他设备 设备内的过流保护装置 设备的温度限值和耐热 10 防灼热的表面温度限值 10.1 易接触表面的温度限值 见表A.21A 超过规定值的易接触发热表面 说明书中给出防止灼伤的警告说明 用符号13标记 不使用工具不得移除防护装置 绕组的温度 见表A.21B l0.2 限值 正常工作条件下的温度 单 -故障条件下的温度 10.3 其他温度的测量 见表A.21A 如果适用,采用下面的测量: 现场接线端子盒不超过60 10,3a) 可燃液体表面及与其接触的零部件 10.3b 非金属外壳 l0.3c l10.3d 支持与电网电源连接的绝缘材料零部件 10.3e 载流超过0.5A的端子 10.4 温度试验的实施 10.5 耐热 23
GB/T30992一2014 表6续 条款 要求-试验 结果-备注 判定 10.5.1l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完整性 见表A.13 10.5.2 非金属外壳 见表A.2 处理后: 危险带电零部件不可触及 8.1和8.2的试验 见表A.13 如有怀疑进行6.8的试验(不进行溯湿预处理) 见表A.14 绝缘材料 l10.5.3 10.5.3a) 见10,3d) 支持与电网电源连接的零部件 10.5.3b 承载电流超过0.5A的端子 见10.3e) 如有怀疑,检查材料数据 如果不能确定: 见表A.23 球压试验,或 2 维卡试验(GB/T 1633 见表A.23 防液体危险 11.1 概述 11.2 见表A.24 清洁 见表A.24 1l.3 洒落 1l.4 溢出 见表A.24 l1.5 电池电解液 电解液泄漏的不产生危险 11.6 特殊保护的设备 见表 A.24 11. 液体压力和泄漏 11.7.1 最大压力 设备的零部件承受的最大压力额定最大工作压力 P 假定 11.7.2 高压泄漏和破裂 见表A.25 仅对制冷系统进行GB4706的试验 l1.7.3 低压单元的泄漏 见表A.25 过压安全装置 l1,7.4 不要在正常条件下运行 符合GB/T1224l,并且 符合 11.7.4a 尽量靠近被保护的连接零部件 11.7.4b 检查、维护和维修的方便性 2
GB/T30992一2014 表6续 条款 要求-试验 结果-备注 判定 11.7.4e' 仅使用工具进行调节 11.7.4d 压力释放孔不面向人 11.7.4 危险零部件上沉积释放的物质 e 1l.7.4D 充足的释放空间 在过压安全装置和被保护零部件之间无截流阀 l1.7,4g 防辐射(包括激光源),声压力和超声压力 12 概述 12.1 设备提供的保护 12.2 产生电离辐射的设备 12.2.1 电离辐射 见表A.26 12.2.2 加速电子 紫外线(UV辐射 12.3 微波辐射 12. 功率密度不能超过10w/m 12.5 声压力和超声压力 12.5.1 声压等级 见表A.27 超声压力 见表A.27 12.5.2 12,6 激光源(GB7247.1 13 对释放的气体,爆炸和内爆的防护 有毒和有害气体 13.l 附加数据/测试报告的证明符合性 13.2 爆炸和内爆 13.2.1 元器件 易爆元器件: 提供压力释放装置,或 保护操作人员的装置(见7.6) 压力释放装置 无卸荷危险 不被阻塞 13.2.2 电池和电池的充电 如果发生爆炸或着火危险 设备内部提供的防护,或 规定内置电池防护的说明书 如果使用错误型号的电池 25
GB/T30992一2014 表6续 条款 要求-试验 结果-备注 判定 无危险,或 警告标记和警告语句 对可充电电池充电的装置及方法: 对不可充电电池充电的警告,和 可充电电池的型号,或 使用符号14 电池舱的设计,无着火或爆炸危险 单 -元器件故障试验 见表A.28 反极性试验 见表A.28 13,2.3 阴极射线管的内爆 最大屏面尺寸大于160mm 防内爆和正确的安装,或 管壳提供的防护 若没有内部防护 不使用工具,无法移动防护屏 玻璃防护屏,不能接触到电子管的表面 13,2.4 额定高压设备 见11.7 14 元器件 14.l 概述 如果涉及安全,元器件应满足相关要求 见“安全元器件和电路清单” 电动机 l14.2 14.2.1l 电动机的温度 堵转或阻止启动时,不能引起危险 见表A.21B 过温保护装置或温度保护设备符合14.3 14,2.2 串激电动机 如果超速导致危险,直接与设备相连 过温保护装置 见表A.29 14. 14.3a 功能可靠性 14.3b 额定值(切断电路中最大的电压和电流 14.3e 在正常条件下的不能动作 14.4 熔断器座 不触及危险带电零部件 14.5 电网电源电压选择装置 不能发生意外的改变 26

工业自动化产品安全要求符合性验证规程总则GB/T30992-2014

《工业自动化产品安全要求符合性验证规程总则GB/T30992-2014》标准是我国针对工业自动化产品领域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确保工业自动化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标准目的和适用范围

该标准的主要目的是规范工业自动化产品的安全要求和符合性验证的方法,并适用于工业自动化产品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等全过程。

术语和定义

该标准对工业自动化产品中涉及的一些术语进行了定义和解释,以便在符合性验证过程中能够准确理解和使用这些术语。

符合性验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工业自动化产品的符合性验证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验证计划的编制、测试环境的确定、测试用例的设计等内容。

符合性验证的具体实施过程

该标准还规定了符合性验证的具体实施过程,主要包括测试计划的执行、测试结果的分析、问题记录和修复等内容。

符合性验证结果的评估和记录

在符合性验证结束后,应当对其结果进行评估和记录。该标准要求对验证结果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包括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识别和分类,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综上所述,《工业自动化产品安全要求符合性验证规程总则GB/T30992-2014》标准是我国在该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标准。它为相关企业提供了遵循的标准和指导,同时也为工业自动化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了保障。

和工业自动化产品安全要求符合性验证规程总则类似的标准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第1部分:评估规范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第1部分:评估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第1部分:评估规范的编号:GB/T30976.1-2014。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第1部分:评估规范共有124页,发布于2015-02-01
数据库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标识和收录指南第1部分:力学试验数据收录指南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数据库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标识和收录指南第1部分:力学试验数据收录指南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数据库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标识和收录指南第1部分:力学试验数据收录指南的编号:GB/T30974.1-2014。数据库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标识和收录指南第1部分:力学试验数据收录指南共有32页,发布于2015-01-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标签
气象仪器 水文与水利仪器 海洋仪器 地球科学仪器 X射线、磁粉、荧光及其他探伤仪器 超声波与声放射探伤仪器 工艺试验机与包装试验机 力与变形测试仪器 机械振动、冲击设备与动平衡机 金属材料试验机 试验机与无损探伤仪器综合 真空检测仪表与装置 声学仪器与测震仪 实验室用玻璃、陶瓷、塑料器皿 实验室基础设备 实验室仪器与真空仪器综合 质谱仪、液谱仪、能谱仪及其联用装置 电化学、热化学、光学式分析仪器 色谱仪 物性分析仪器 物质成分分析仪器与环境监测仪器综合 缩微复印机械 照相机与照相器具 投影器、幻灯机 测试设备与检验片仪器 镜头 放映设备及其配件 制片设备 电影、照相、缩微、复印设备综合 光学设备 光学测试仪器 光学计量仪器 电子光学与其他物理光学仪器 放大镜与显微镜 望远镜、大地测量与航测仪器 光学仪器综合 电工参数检验及电源装置 综合测试系统 交直流电工仪器记录仪器 数字显示仪表 电能测量和负荷控制系统 电测模拟指示仪表 电工仪器、仪表综合 其他自动化装置 工业控制机与计算技术应用装置 自动控制与遥控装置 执行器 调节仪表 显示记录仪表 机械量仪表、自动称重装置与其他检测仪表 流量与物位仪表 温度与压力仪表 工业自动化与控制装置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仪器、仪表用材料和元件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