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3993.2-2014

通信光缆第2部分:核心网用室外光缆

Opticalfibrecablesfortelecommunication—Part2:Outdooropticalfibrecablesforcorenetwork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通信光缆第2部分:核心网用室外光缆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通信光缆第2部分:核心网用室外光缆的编号:GB/T13993.2-2014。通信光缆第2部分:核心网用室外光缆共有13页,发布于2015-04-012014年第27号公告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M33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3.180.10
  • 实施日期2015-04-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3页
  • 文件大小383.05KB

通信光缆第2部分:核心网用室外光缆


国家标准 GB/T13993.2一2014 代替GB/T13993.22002 通信光缆 第2部分;核心网用室外光缆 Optiealfibrecablesfortelecommunieation- Part2:Outdooroptiealfibreeablesforcorenetworks 2014-12-05发布 2015-04-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3993.2一2014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分类 3.1 总则 3.2型式 3.3规格 要求 4.1识别色谱 4.2标准制造长度 4.3光缆中的光纤特性 4.4导电线芯性能 4.5机械性能 4.6环境性能系列 其他要求 4.7 安装
GB/T13993.2一2014 前 言 GB/T13993(通信光缆》包括以下几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核心网用室外光缆; 第3部分;综合布线用室内光缆; 第4部分:接人网用室外光缆 本部分为GB/T13993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13993.22002《通信光缆系列 第2部分:核心网用室外光缆》,与 GB/T13993.2一200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通信光缆系列”改为“通信光缆” 光缆松套管外间隙的油膏全填充阻水,改为应采用适用的阻水材料和合适的方式阻水[见 3.2e),2002年版3.le)]; 增加了阻燃光缆应通过相关要求的阻燃试验[见3.2e] 删除了防蚁光缆护套的具体要求,改为有防鼠或防蚁要求时宜采用相应的防护护层 [见3.2h),2002年版3.1i]; 光缆涉及的光纤类型中,B1.1类细分为B1.la,B1.1b,B1.3类细分为B1.3c,B1.3d,B4光纤细 分为B!b,Bte,B4d,Ble,增加了B5类光纤及其依据ITU-TG.656;2010规定的性能要求(见 3.3.1和4.3,2002年版3.2.1 光缆中光纤的常用芯数去掉了14和42,增加了108,120和132芯(见3.3.2,2002年版3.2.2); -取消了识别色谱的具体规定,改为引用GB/T29233(见4.1,2002年版4.1); 增加了交货长度应是标准制造长度,但允许供需双方另行商定(见4.2,2002年版4.2); B1.1、B1.3和B类光纤的模场直径容差改为士0.6um.芯同心度误差改为0.6um.包层不圆 度改为1.0%(见表2,2002年版表3); -B4类光纤的入改为1450nm(见表3,2002年版表4); n,B.1,B1.3和B4类光纤衰减的分级作了调整(见 B1.3类光纤的水峰波长入,明确为1383nm 表4,2002年版表)5 光纤宏弯损耗的试验半径改为30 mm,在1625nm波长上测得的宏弯附加衰减改为应不大 于0.ldB和0.50dB两档见表5,2002年版4.3.7); B.1,.B1.3类光纤的零色散斜率最大值sm 改为0.092ps/nm km)[见4.3.8.1.1.1b). 2002年版4.3.8.1b] -B4b和Ble类光纤色散要求改为用箱型限值进行规定,BH4d和Ble光纤改为用上下限值曲线 进行规定(见4.3.8.2,2002年版4.3.8.2); PMD 最大值改为按光纤子类分别要求为0.5ps/km'"或0.20ps/km'"见表6,2002年版 4.3.9); -增加了导电线芯性能要求的条目(见4.4); -光缆短期允许拉力与缆重之比改为不小于1.0,光缆的允许拉伸力和压扁力作了调整(见表7, 2002年版表6); 川
GB/T13993.2一2014 光缆在短暂拉伸力下的光纤最大应变改为0.25%,并增加最大衰减变化0.20dB,去除此力后 光缆最大残余应变改为0.08%(见表8,2002年版表7); -光纤拉伸应变用相移法监测时的不确定度要求改为0.01%见表8,2002年版表7); -光缆衰减温度特性中取消了光纤允许附加衰减的2级和3级(见表10,2002年版表9) 本部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部分由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北京通和实益电信科学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江苏永鼎 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则民、薛梦驰、宋志伦、时彬、陈晓红 本部分所代替标谁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3993.21992、GB/T13993,21999、GB/T13993.22002
GB/T13993.2一2014 通信光缆 第2部分:核心网用室外光缆 范围 GB/T13993的本部分规定了室外光缆(以下简称光缆)的结构型式要求及适用性、规格、标准制造 长度、光纤特性、机械性能、环境性能和安装要求等 本部分适用于核心网用室外管道,直埋,水下和非自承式架空布放的光缆,除结构和机械性能要求 之外,也适用于自承式架空和气吹微缆等布放方式的光缆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424.1一2003光缆总规范第1部分:总则 GBT97m1(所有部分》通信用单模光纤 GB/T29233管道、直埋和非自承式架空敷设用单模通信室外光缆 YD/T908光缆型号命名方法 分类 3.1 总则 本部分按照YD/T908的规定划分光缆型式,规格和编制型号 3.2型式 光缆的具体结构型式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其常用结构型式要求和适用范围如下 光缆宜用分立光纤构成,同批光缆的同类光纤应使用同一设计、相同材料和相同工艺制造的 a 光纤 b)缆芯宜采用中心加强松套层绞式结构或中心管式结构 除钢丝饱装部分之外,光缆结构应具有全截面阻水性能,为此,光揽中的间隙应采用适用的跟 水材料和合适的方式阻水,其中松套管和中心管内应填充触变型复合物 d)光缆宜采用金属加强构件,但有防强电危害要求时,应采用非金属加强构件 护套应是耐老化的黑色聚乙烯护套,除无金属光缆之外,护套还应具有金属挡潮层 但 15m一60m深水下敷设的光缆宜具有金属密闭护套 在直埋、水下和某些架空布放时,护套外应增加纵包皱纹钢带铠装或(和)钢丝铠装与聚乙烯外 套组成的外护层 阻燃光缆中的塑料套应是低烟无卤蛆料套,且光缆应通过相关要求的阻燃试验 g h有防鼠或防蚁要求时宜采用相应的防护护层
GB/T13993.2一2014 光缆结构及材料应保证使用寿命至少25年 3.3规格 3.3.1光缆中的光纤应是符合GB/T9771所有部分)中相应部分规定的B1.1、B1.3,B4b,Bte、,B4d、 Ble和5类单模光纤 注:H.1类为“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它含a、b二个子类);B1.3类为“波长段扩展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它含 ,d二个子类);H类为"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它含a,b,c,d,e五个子类;5类为“宽波长段光传输用非 c、G 零色散单模光纤" 3.3.2光缆中的光纤芯数的常用系列宜为4,6,8,12、16,18,20、24,30,36,48,60,64、72,84,96,108、 120、132或144 3.3.3光缆中宜不含金属导电线芯,但特殊情况可除外 4 要求 识别色谱 4.1 同批、同型式规格的光缆应具有相同的结构排列和相同的识别色谐,并应符合GB/29233的 规定 4.2标准制造长度 光缆的标准制造长度宜符合表1规定 交货长度应是标准制造长度,但允许供需双方另行商定 表1光缆标准制造长度 单位为米 值 容 差 标称 4000 0十100 3000 2000 4.3光缆中的光纤特性 4.3.1光纤涂覆层剥离力 光纤涂覆层应可从光纤上剥离,其剥离力峰值应为1.0N~8.9N,平均值应为1.0N5.0N 4.3.2光纤强度筛选水平和疲劳系数 光纤的全长度张力筛选水平应不低于0.69GPa(相当于应变约1.0% 光纤的动态疲劳系数(na.)值应不小于20. 4.3.3翘曲度 光纤翘曲度应不小于4m 4.3.4模场直径和尺寸参数 光纤的模场直径和尺寸参数应符合表2规定
GB/T13993.2一2014 表2光纤模场直径和尺寸参数 B5 光纤类别 B1.l,B1.3 B4b、B4c,B4d、B4e 波长/nm 1310 1550 模场直径 标称值/pm 8.69.5 8.011.0 7,011.0 士0.7 容差/4m 士0.6 士0,6 标称值/4m 125.0 包层直径 容差/m 士1.0 包层不圆度/% <1.0 二2.0 芯同心度误差/m <0.6 S0.8 标称值/mm 245 涂覆层直径 容差/4m 士10 250 标称值/pm 着色层直径 容差/um 士15 包层/涂覆着色)层同心度误差/m 12.5 4.3.5截止波长 光缆截止波长Aa应符合表3规定 表3光缆截止波长 单位为纳米 光纤类别 B B5 B.1,B1.3 s1260 1450 c" 4.3.6衰减系数 光纤的衰减系数和分级应符合表4规定 表4单模光纤衰减系数 光纤类别 B1.1",B1.3 B4、B5 使用波长/nm 1310 1383 1550 1625 1460 1550 1625 1级 0,36 0.36 0,22 0.26 0.31 0.22 0,26 衰减系数(最大值) dB/km) 2级 0.38 0.38 0.24 0.25 0.30 0.28 0.35 产品只在用户有要求的使用波长上进行检验 B类光纤通常不要求在1 区使用 460nm BH.1类光纤不能在1383nm区使用,表中1383nm的规定不适用于B.1类光纤 4.3.7 宏弯损耗 光纤以规定的半径,松绕规定的圈数时,在规定的波长上测得的宏弯附加衰减应不大于表5规定 的值
GB/T13993.2一2014 表5光纤的宏弯损耗 BHd,Ble 光纤类型 Bl.l、B1.3 B4b,B4c B5 半径/mm 30 圈数 00 在1625nm上最大值/dB 0.1 0.50 0.50 0.l 4.3.8色散特性 4.3.8.1B1.1和B1.3类单模光纤的色散特性 4.3.8.1.1 色散限值 4.3.8.1.1.1在1310nm区的任一波长入下的色散系数D(a)[单位为ps/" km)]应按式(1)计算: nm --1 (1 D(a= 式中: 零色散波长,单位为纳米(nm 入n nm -零色散斜率,单位为皮秒每平方纳米千米[ps/nm'km)] 最小零色散波长入a及最大零色散波长入,和最大零色散斜率绝对值S,应符合如下规定 =1300nm,入o=1324nm:; a b =0.092ps/(nm'km). 式(1)精确地适用于1310nm波长区的D(A)计算,也可用于1550nm波长区的D(A)计算,但应 考虑所得结果有一定误差 注,从1500nm1625nm的波长区域,色散系数值也用于系统设计或色散补偿设计 在这个区域内,选定波长 上的色散系数值,通过采用塞尔梅安五项式或四阶多项式,在跨越这些波长区域实测的基础上进行评估 4.3.8.1.1.2在1550nm波长上色散系数通常宜不大于18ps/nm km) 4.3.8.1.2色散符号 色散系数的符号为正或负 4.3.8.2B4类单模光纤的色散特性 4.3.8.2.1概述 规定B4类光纤的色散系数D(a)的限值有两种方法,即箱型限值和上下限值曲线 箱型限值方法 规定一定波长入范围内的上下限值D,和D及其两者的差(D一D) 上下限值曲线方法规定- 定波长范围内的上限值曲线Dm.(a)和下限值曲线Dmn(a) 色散系数的符号可正可负,但在用于波分 复用的波长范围内应不跨越零,且其最小绝对值应不小于0.1w/(nm km. 4.3.8.2.2B4类和B4c类单模光纤 4.3.8.2.2.1色散限值 在1530nm1565nm波长区,光纤的色散系数D(A[单位为ps/nm km)]应按式(2)计算
GB/T13993.2一2014 2 D(入=D 一1550 1十S1ssm G 式中: 》nmm波长上实渊的色散系数,单位为皮秒每纳米千米[p D1s ps/nmkm)] 在1550" -在1550nm波长处的色散斜半.单位为皮秒每平方纳米干米[pw/(nm km] S动0 最大色散系数绝对值D和最小色散系数绝对值D及其差值(D一D)应符合如下规定 a Dm.<10.0ps/(nm km),Dm>l.0ps/(nm km); b)Dm一Dmm<5.0ps/(nmkm) 在1565nm1625nm波长区的色散系数要求待定 4.3.8.2.2.2色散符号 色散系数的符号为正或负 4.3.8.2.3B4类光纤 色散系数D(a)[单位为ps/nmkm]用上下限值曲线规定为 7.00 在1460nm1550nm波长区 (a 一1460)一4.20 min( 90 2.91 460)十3.29 D.(a) (2 90 2.97 一155o)十2.80 在1550nm1625nm 波长区: ( D(a) 75 5.06 D.(a) 一1550)十6.20 ( 75 4.3.8.2.4B4e类光纤 色散系数D(a[单位为ps/nmkm)]用上下限值曲线规定为: 5.42 在1460nm1550nm波长区 (a 460)十0.64 Dmn(a 90 4.65 D.(A ( 一146o)十4.66 90 3.30 在1550nm~1625nm波长区, D(a (a 550)十6.06 75 4.12 D.()= ( 1550)十9.31 75 注:Ble类光纤通常用于密集波分复用系统 4.3.8.3B5类单模光纤的色散特性 4.3.8.3.1色散限值 色散系数D(a[单位为ps/(nm km]用上下限值曲线规定为: 2.60 在1460nm~1550nm波长区 Dmin(a (一1460)十1.00 90
GB/T13993.2一2014 4.68 Dmm.(A a一1460)十4.60 90 0.98 在1550nm1625 nm波长区: D(a 一1550)十3.60 75 4.72 Dm.(a)= (a一1550)+9.28 75 4.3.8.3.2 色散符号 色散系数的符号为正 4.3.9偏振模散 4.3.9.1概述 用户有要求时,已成缆光纤的偏振模散PMD应在统计的基础上规定链路设计值P\MDa,它是M段 光缆确定的可能链路内已连接光缆的PMD系数的统计上限,而且连接后的PMD系数值超过PMDa 的概率Q很小 只要能支持已成缆光纤的P\MD要求也可由用户与制造厂协商规定未成缆光纤 PMD的最大值来替代 在未成缆光纤上规定的最大链路设计值,应小于或等于对已成缆光纤的规定 值 未成缆光纤对已成缆光纤的PM值的比率,取决于光缆结构和加工的细节,以及未成缆光纤的模 耦合条件 4.3.9.2限值 用户有要求时,光缆的PMD应满足表6规定的M值、Q值和PMD最大值 表6偏振模散 B1.la B1.lb、 光纤类别 B4 Be B1d Be B5 B1.3c B1.3d M值 20 Q值 0.01% PMD%(最大值 0.5 0.20 0.5 0.20 注M表示光缆条数;PMDa的单位为p/km 导电线芯性能 4.4 光缆按特殊需要含有导电线芯时,其要求应在相关产品标准中详细规定 4.5机械性能 4.5.1拉伸性能 4.5.1.1光缆的允许拉伸力应符合表7规定
GB/T13993.2一2014 光缆的允许拉伸力和压扁力 允许压扁力最小催 允许拉伸力最小值 敷设方式 加强级别 FsT F Fs Fsr/G N N/100mm N/100mm 750 管道,非自承架空 .0 1500 600 1500 3000 1000 3000 1000 直埋 4000 2000 3000 1000 10000 4000 5000 3000 水下 20000 10000 5000 3000 40000 20000 6000 4000 注1:Fs为短暂拉伸力;Fr为长期拉伸力;G为1km光缆的重量(单位为N);F为短暂压扁力;F为长期压 扁力 注2:槽道、隧道和电缆沟等敷设方式的要求与管道相同 4.5.1.2在适用温度范围内光缆受到拉伸时,光纤在拉伸和弯曲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应变及衰减变化和 光缆应变应符合表8规定 表8光缆拉伸的允许变化 受力情况 光纤的应变" 光纤的衰减变化" 光缆的应变 最大0.,25% 最大0,20dB 拉伸力去除后 短暂受力(例如安装期间) 拉伸力去除后无明显残余应变|拉伸力去除后无明显残余附加衰减残余应变最大0.08% 最大0.10% 长期受力(例如运行期间》 无明显附加衰减 注;残余变化值指光缆承受的外部作用例如拉伸力压扁力温度等)去除后可能有的变化量消除时的残留值 光纤拉伸应变用相移法监测,其测量值不大于0.01%时,判为无明显应变,允许有应变时,其指标已包括0.01% 在内 光纤应变允许用其他方法测试,当有争议时,应以相移法测试结果为准 光缆拉伸应变用机械方法或传 感器方法监测,其测量值不大于0.05%时,判为无明显应变 衰减变化用传输功率监测法监测,其测量值的绝对值不超过0.03dB时,判为无明显附加衰减,允许衰减有某 数值变化时,其允许值已包括0,03dB在内 4.5.2压扁性能 光缆的允许压扁力应符合表7规定 光缆在允许的短暂压扁力下光纤应不断裂.护套应不开裂,短暂压扇力去除后光纤应无明显残余附 加衰减;光缆在允许的长期压扁力下光纤应无明显附加衰减 4.5.3允许弯曲半径 4.5.3.1 光缆的允许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表9规定
GB/T13993.2一2014 表9光缆的允许最小弯曲半径 护套型式 Y型、A型、S型.w型 A型,S型、金属护套 外护层型式 无外护层,04 型 53型、54型、33型、34型 333型、43型 动态弯曲时(例如安装期间) 20D 25D 30D 10D 12.5D 15D 静态弯曲时 注:护套和外护层的型式系用YD/T908中的相应代号表示;D为光缆外径 4.5.3.2光缆在受到动态弯曲时光纤应不断裂,护套应不开裂,动态弯曲消除后光纤应无残余附加衰 减;光缆在受到静态弯曲时光纤应无附加衰减,护套应不开裂 4.6环境性能系列 4.6.1 光纤衰减温度特性 光缆的适用温度范围及其单模光纤相对于20C时的允许温度附加衰减的分级应符合表10规定 表 10光缆的适用温度和允许温度附加衰减 适用温度范围/c 允许光纤附加衰减/dB/km 分级 代 号 低限T 高限T 0级(特级 1级 -40 十60 无明显附加衰减诚 最大0.05 B -30 十60 20 十60 衰减变化用后向散射监测法监测,其测量值的绝对值不超过0.02dB/km时,判为无明显附加衰减,允许光纤衰减 有变化时,其允许附加衰减值已包括0.02dB/km在内 4.6.2护套完整性 4.6.2.1当光缆护层中的塑料套下有金属挡潮层或铠装层时,塑料套的完整性应采用电火花试验来检 验,其试验电压应符合表11规定 表11电火花试验电压 单位为千伏 试验类型 试验电压 试验电压最高限值 直流电压试验临 9 25 交流电压试验 6 15 注1:!为塑料套的标称厚度,单位为毫米(mm 注2:交流试验电压系有效值 4.6.2.2当用浸水试验来检验护层中的外层塑料套的完整性时,在光缆浸水24h后防蚀外套的电气性 能(外套下金属层对地)应符合 a 对地绝缘:在直流500V下不低于2000MQkm:; b)耐电压强度:在直流15kV下2min不击穿
GB/T13993.2一2014 4.6.3渗水性 当用渗水试验方法检验光缆的渗水性时,在20士5C温度下1m高水头加到长度3m的光缆一 端的全截面上(钢丝铠装光缆的外护层部分可除外)24h后,在此光缆另一端上应无水渗出 4.7 其他要求 除本部分规定之外,光缆的其他有关要求应符合GB/T29233的规定 安装 安装有关的要求应符合GB/T7424.l一2003中附录A的规定

通信光缆第2部分:核心网用室外光缆GB/T13993.2-2014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网络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实现信息的高速、稳定和安全传输,通信光缆作为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核心网用室外光缆GB/T13993.2-2014的概述

GB/T13993.2-2014是国家标准《通信光缆 第2部分:核心网用室外光缆》的标准号。该标准规定了核心网用室外光缆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标准内容

GB/T13993.2-2014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术语和定义
  • 技术要求
  • 试验方法
  • 检验规则
  • 标志、包装、运输和存放

核心网用室外光缆的技术要求

GB/T13993.2-2014标准规定了核心网用室外光缆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结构要求
  • 物理和机械性能要求
  • 光学特性要求
  • 电气特性要求
  • 环境适应性要求

结构要求

核心网用室外光缆的结构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 芯数应该大于等于12芯
  • 填充物应该均匀分布,且填充率应该大于等于30%
  • 光纤的分紫外线剥蚀力应该符合要求

物理和机械性能要求

核心网用室外光缆的物理和机械性能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 拉伸强度应该符合要求
  • 扭曲应该小于等于0.5圈/米
  • 弯曲半径应该符合要求
  • 温度循环试验应该符合要求
  • 压扁试验应该符合要求

光学特性要求

核心网用室外光缆的光学特性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 单模光纤的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应该符合要求
  • 多模光纤的带宽应该符合要求
  • 光纤的色散应该符合要求

电气特性要求

核心网用室外光缆的电气特性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 交流电阻应该符合要求
  • 直流电阻应该符合要求
  • 电容应该符合要求
  • 绝缘电阻应该符合要求

环境适应性要求

核心网用室外光缆的环境适应性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 耐湿热应该符合要求
  • 耐紫外线应该符合要求
  • 耐化学腐蚀应该符合要求

结论

随着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核心网用室外光缆在通信网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GB/T13993.2-2014标准对核心网用室外光缆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进行了明确规定,从而保证了室外光缆在通信网络中的高速、稳定和安全传输。

和通信光缆第2部分:核心网用室外光缆类似的标准

工业电热装置能耗分等第42部分:井式电阻炉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工业电热装置能耗分等第42部分:井式电阻炉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工业电热装置能耗分等第42部分:井式电阻炉的编号:GB/T30839.42-2014。工业电热装置能耗分等第42部分:井式电阻炉共有8页,发布于2015-04-162014年第27号公告
通信光缆第3部分:综合布线用室内光缆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通信光缆第3部分:综合布线用室内光缆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通信光缆第3部分:综合布线用室内光缆的编号:GB/T13993.3-2014。通信光缆第3部分:综合布线用室内光缆共有12页,发布于2015-04-012014年第27号公告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