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4598.303-2011

数字式电动机综合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specificationfordigitalmotorcombinedprotectionequipment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数字式电动机综合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数字式电动机综合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的编号:GB/T14598.303-2011。数字式电动机综合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共有22页,发布于2012-06-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K45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9.240.99
  • 实施日期2012-06-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2页
  • 文件大小487.11KB

以图片形式预览数字式电动机综合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数字式电动机综合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 GB/T14598.303一2011 数字式电动机综合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specifieationftordigitalmotorcombinedproteetionequipment 2011-12-30发布 2012-06-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4598.303一2011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技术要求 额定电气参数 4.2环境条件 4.3功率消耗 4.4过载能力 A装置的功能 装置的技术性能 绝缘性能 4.8耐湿热性能 机械性能 触点性能 to" 电磁兼容要求 " 10 连续通电试验 ,1结构及外想要求 10 4.14安全要求 10 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l0 . .2 结构及外观检查 1C 直流电源变化对性能的影响试验 5 .3 lC 5.4环境温度变化对性能的影响试验 5.5运输、贮存极限环境温度试验 . 功率消耗试验 6 5.7过载能力试验 . 装置的功能及技术性能试验 8 . 绝缘性能试验 . .10耐湿热性能试验 1m 5. 振动试验 5. 12 冲击试验 5 .13碰撞试验 5.14触点性能试验 12 . .15电磁兼容试验 13 5.16连续通电试验 5.17 13 安全要求试验
GB/r14598.303一2011 13 检验规则 13 6.1 -般概念 13 6.2型式检验 6.3 15 出厂检验 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 15 标志和标签 15 使用说明书 包装,运输、贮存 8.l 包装 运输 贮存 供货的成套性 16 随装置供应的文件 16 9.2随装置供应的配套件 S 质量保证 l0
GB/T14598.303一2011 前 言 本部分参照IEC60255系列标准中有关条文制定 GB/T14598《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分为以下若干部分 GB/T14598.1《电气继电器第23部分;触点性能》 GB/T14598.2《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4598.3《继电器第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和试验》; GB/T14598.4《电气继电器第14部分;电气继电器触点的寿命试验触点负载的优先值》; (GBT14598.5《电气继电器第15部分;电气继电器触点的寿命试验试验设备的特性规范》; (GB/T14598.6(《电气继电器第18部分;有或无通用继电器的尺寸》; GB/T14598.7《电气继电器第3部分;它定时限或自定时限的单输人激励量量度继电器》 GB/T14598.8《电气继电器第20部分;保护系统》; 第223部分电气骚扰试验 GB/T14598.9(《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 辐射电磁场骚扰试验》; GB/T14598.10《电气继电器第22-4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 电快 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4598.13《电气继电器第2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 MHz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4598.14《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2-2分:电气骚扰试验静电放电试验》; GB/T14598.15《电气继电器第8部分;电热继电器》; GBy/T14598.16(电气继电器第2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磁发射试验》 GB/T14598.17《电气继电器第22-6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 射频 场感应的传导骚扰的抗扰度》 GB/T14598.18《电气继电器 浪涌 第22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 抗扰度试验》; 第22-7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 GB/T14598.19《电气继电器 工频 抗扰度试验》; GB/T14598.20(电气继电器第26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磁兼容要求》 GB14598.27《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7部分:产品安全要求》; -GB/T14598.300(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通用技术要求》 -GB/T14598.301《微机型发电机变压器故障录波装置技术要求》; GB/Z14598.302《士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与保护设备技术导则》; GB/T14598.303《数字式电动机综合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本部分为GB/T14598的第303部分 本部分按GB/T1.1一2009给定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4)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许昌继电器研究所、上海华建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思瑞科技有限公司、苏 州万龙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紫光测控有限公司、积 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珠海万力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清电华力电气自动 化科技有限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ABB()有限公司保定北恒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m
GB/T14598.303一2011 施耐德电气()投资有限公司、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江苏斯菲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姚致清、王琦、闫天军、周正权、程玉标,许云龙、袁文广、黄宜庄、葛荣尚、 李志勇、李明、权宪军、王磊、李燕、田建军、姚莉、耿建风、许文专
GB/T14598.303一2011 数字式电动机综合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数字式电动机综合保护装置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贮存、标 志、标签、使用说明书、供货的成套性及质量保证等 本部分适用于异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的数字式综合保护装置(以下简称装置),作为该装置设计、 制造、试验和使用的依据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28872000 GB/T2900.17一2009电工术语量度继电器 GB/T2900.49电工术语电力系统保护(GB/T2900.49一2004,IEC60050-448;1995,IDT GB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IEC60529:2001,lIDT GB/T72612008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GB/T9361 GB/T9969一200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1287一2000电气继电器第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 试验第1篇;振动试验正弦)(IEC60255-21-l;1988,IDT GB/T14537一1993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撞试验(IEC60255-21-2;1988,IDT) GB/T14598.2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4598.3一2006电气继电器第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和试验 GB/T14598.9一2010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2-3部分:电气骚扰试验辐射电磁场抗扰 度(IEC60255-22-3:2000,IDT 电 GB/T14598.102007 电气继电器第22-4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 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EC60255-22-4:2002,IDT GB/T14598.11l一2011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ll部分:辅助电源端口的电压暂降、短时中 断、电压变化和纹波 GB/Tl4598.13一2008电气继电器第2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 1MHz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EC60255-22-1:2007,MOD) GB/T14598.14一2010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2-2部分;电气骚扰试验静电放电试验 (IEC60255-22-2:2008,IDT GB/T14598.16一2002电气继电器第2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磁发射试验 IEC60255-25;2000,IDT GB/T14598.17一2005电气继电器第22-6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 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的抗扰度试验(IEC60255-22-6:2001,IDT GB/T14598.182007电气继电器第22-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 浪
GB/T14598.303一2011 涌抗扰度试验(IEC60255-22-5;2002,IDT 工 GB/T14598.19一2007电气继电器第22-7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 频抗扰度试验(IEC60255-22-7:2003,,IDT GB/T14598.20一2007电气继电器第26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磁兼容要求 GB14598.27一2008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7部分;产品安全要求 术语和定义 GB/T2900.17和GB/T2900.4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数字式保护装置digitalproteetionequipment 利用数字电路(包括微处理器及其外围电路),把电力系统的电量(或电参量)由模拟量转换为数字 量,以进行运算和逻辑判断的保护装置 技术要求 额定电气参数 4.1.1交流回路 交流电流;5A、1A;660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流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 a 交流电压,66oV.380V.220v.I00V,1o0/厅v b 频率;50Hz 4.1.2交流电源 额定电压;220V、100V,允许偏差一15%+10%; a b 频率;50Hz,允许偏差士1Hz; e)波形;正弦,畸变因数不大于5% 4.1.3直流电源 a)额定电压;220V、,110V,24V,允许偏差一20%十15%; b 纹波系数;不大于5% 4.2环境条件 正常工作的大气条件 4.2.1 a)环境温度:一10C十55、一25C十55C;对环境温度有特殊要求的装置,由企业产品 标准规定, 大气压力;80kPa~110kPa b 相对湿度;5%95%(装置内部既不应凝露,也不应结冰) e) 4.2.2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 a 环境温度;十15C十35C; b)大气压力:86kPa106kPa;
GB/T14598.303一2011 相对湿度:45%75% 4.2.3试验基准条件 环境温度:20C士5C; a b)大气压力:86kPa106kPar 相对湿度:45%~75% 装置使用环境的其他要求 4.2.4.1使用环境不应有超过本部分规定的振动和冲击 4.2.4.2 使用环境不应有腐蚀,破坏绝缘的气体及导电介质,对于使用环境内有火灾,爆炸危险的介 质、装置应有防爆措施 应有防御雨、雪,风.沙,尘埃的措施 装置的使用场地应符合GB/T936的规定,接地电阻应符合GB/T387 -2000中4.4的 规定 运输、贮存极限环境温度 4.2.5 装置运输、贮存极限环境温度为一25C和十70c 在运输、贮存和安装条件下,不施加激励量的 装置应能耐受此范围内的温度而不出现不可逆变化的损坏 4.3功率消耗 装置的功率消耗应符合以下规定: a)交流电流回路;当额定电流为5A时,每相不大于1VA; 当额定电流为1A时,每相不大于0.5VA b)交流电压回路:当额定电压时,每相不大于1VA; 电源回路;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 4.4过载能力 装置的过载能力应符合以下规定: 交流电流回路;2倍额定电流 连续工作 10倍额定电流 允许10s; 40倍额定电流 允许1s; b交流电压回路:1.2倍额定电压 连续工作; 1.4倍额定电压 允许10s、 装置经过载电流或电压后,应无绝缘损坏,并符合4.7、4.8的规定 4.5装置的功能 4.5.1装置应具有独立性,完整性、成套性,装置应含有被保护电动机所需的保护功能 4.5.2装置应具有在线自动检测功能,当元件故障时,装置应能发出异常信号,不应误动作 4 .5.3装置应具有软件自恢复功能 4.5.4装置应设有当地信息输人,输出功能,通过面板或辅助设备进行装置运行参数设定和输出保护 动作信息 装置在失去电源时,不能丢失数据 4.5.5装置宜具有通信接口,能够传输保护动作顺序和时间故障类型和故障特征量,故障前后各输人 模拟量的采样数据等信息 通信传输协议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GB/r14598.303一2011 4.5.6装置宜具有故障记录功能 4.5.7装置宜具有对时功能 4.6装置的技术性能 4.6.1 总则 装置的保护配置可根据电动机的实际情况确定,但所选择的单个保护应能满足以下性能要求,否则 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 4.6.2电流速断保护 a)电流工作范围为(1~20)倍额定电流 b)1.2倍整定电流,动作时间不大于40ms. 4.6.3差动保护 4.6.3.1电流平衡式纵差保护 a)整定范围为(0.22.0)倍额定电流; b 应具有制动特性,制动系数整定范围为0.3~0.5; 1. .2倍整定电流时,动作时间不大于40ms; c d宜具有电流互感器闭锁功能 4.6.3.2磁平衡式差动保护 电流整定值为0.3A一2.0A; a b)1.2倍整定电流时,动作时间不大于40n ms 4.6.4负序电流保护 整定范围为(0.21.8)倍额定电流,动作时间0.5s一3.0s; a b若为反时限,特性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 4.6.5起动时间过长保护 延时时间整定范围为2.0s一90s 4.6.6过负荷保护 a)对于定时限过负荷保护,电流整定范围为(0.51.8)倍额定电流,时间整定范围为10s~ 600s b)宜分别设置告警段与跳闸段; c 若为反时限,特性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 4.6.7热过载保护 冷态特性:当热过载发生之前电动机处于无负荷电流的基准和稳态条件时,热过载保护以热效 a 应时间常数为基础的曲线,可表示为规定的动作时间和电流之间的特性曲线 1=×ln -又I7 式中: 动作时间,单位为秒(s); 时间常数,反映电动机的过负荷能力,单位为秒(s)
GB/T14598.303一2011 基本电流,即保护不动作所要求的规定的电流极限值,单位为安(A); In 常数,取值范围为1.01.2,该常数乘以基本电流表示与最小动作电流准确度有关的电 流值; -继电器的输人电流,单位为安(A. b 热态特性;把热过载发生之前电动机的稳态负荷电流的热效应考虑在内,其特性曲线与具有 全记忆功能的继电器的预热相关,可表示为规定的动作时间和电流之间的特性曲线 1=T×ln 式中 过负荷前的负载电流,单位为安(A I 宜采用正序和负序电流组成的复合电流作为热过载继电器的输人电流; c d)基本电流的整定范围为(0.81.1)倍额定电流; 动作电流的有效范围为(1.25一8)L后 e f 如有上述曲线以外的特性曲线,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 4.6.8接地保护 零序电流宜取自专用的零序电流互感器,也可采用零序电流过滤器原理; a b)可选择跳闸或报警; e)电流整定范围为0.02A1.0A或0.2A10A,时间整定范围为0s~3 s 4.6.9低电压保护 电压整定范围为(0.50.8)倍额定电压,时间整定范围为0.5s10? a s; b)具有电压互感器断线闭锁功能" 4.6.10堵转保护 a)宜引人转速开关触点; b)整定范围为(1.05.0)倍额定电流; 时间整定范围为1s一60s 4.6.11同步电动机失磁保护 具有检测不同负载下失磁的功能; a b)具有防止系统故障及故障切除过程引起误动的功能; c同步电动机起动时,可自动或手动投人; d)具有电压互感器断线闭锁功能 4.6.12同步电动机失步保护 具有区分短路和失步的功能; a b具有区分稳定振荡和失步的功能; 具有动作于再同步控制回路的功能,对于不能或不需再同步的电动机,应动作于跳闸; c d)同步电动机起动时,可自动或手动投人; 对于反应功率因数原理的保护,功率因数整定范围为0.51.0;也可按功率因数角整定,功率 因数角整定范围为0"一60";时间整定范围为0.5s10s:; 具有电压互感器断线闭锁功能
GB/r14598.303一2011 4.6.13同步电动机非同步冲击保护 a)同步电动机起动,空载运行时不误动 b) 可由反应功率方向、频率降低、频率下降速度等方案构成 c)应确保在电源恢复前动作; d 具有动作于再同步控制回路的功能,对于不能或不需再同步的电动机,应动作于跳闸 e 对于反应逆功率或低功率原理的保护,功率整定范围为(一20%十20%)倍电动机额定功率, 时间整定范围为0.1s~10s; 具有电压互感器断线闭锁功能 非电量保护 4.6.14 根据需要,装置可提供温度,振动、油位、油压等异常时的保护 4.6.15工艺联锁 作为保护动作后的信号输出; a b)作为其他保护动作后的信号输人,可联锁跳闸 4.6.16返回系数 对过量保护返回系数不小于0.9; a b)对欠量保护返回系数不大于1. 4.6.17时间误差 a)定时限延时,当延时时间在0s~2s时,整定误差不超过士40ms;当延时时间大于2s,整定误 差不超过士2% b反时限的整定误差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 4.6.18测量元件的准确度 S a)整定误差;不应超过士2.5%或5%范围; b温度变差;在正常工作环境温度范围内,相对于25C士5C时,不应超过士2.5% 4.7绝缘性能 4.7.1 绝缘电阻 试验部位 4.7.1.1 a)每个电路与外露导电部分之间,每个独立电路的端子连接在一起 b各独立电路之间,每个独立电路的端子连接在一起 4.7.1.2绝缘电阻的测量 测量电压应直接施加于装置端子 应在施加500(1士10%)V的直流电压并达到稳态值至少5、后确定绝缘电阻 对于新的装置,施加直流500V时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00MQ. 4.7.2介质强度 装置应能承受频率为50Hz,历时1min的工频耐压试验,装置各部位不应出现绝缘击穿或闪络现象
GB/T14598.303一2011 具体的被试电路及介质强度试验值见表1,也可采用直流试验电压,其值应为规定的工频试验电压 值的1.4倍 做出厂试验时,允许试验历时缩短为ls,但此时试验电压值应提高10% 表1介质强度试验电压值 单位为伏 被试电路 额定绝缘电压 试验电压 整机引出端子和背板线一地(外壳 63一250 2000 直流输人电路一地(外壳 63一250 2000 交流输人电路一地(外壳) 63250 2000 6325o 2000 信号输出触点一地(外壳 无电气联系的各回路之间 63~250 2000 整机外引带电部分一地(外壳 二63 2000 通信接口电路地(外壳 s63 500 注:额定绝缘电压为630V时,试验电压为2300V 4.7.3冲击电压 冲击电压试验部位 4.7.3.1 a)同4.7.1.1a); b)同4.7.1.1b) 4.7.3.2冲击电压试验值 上述部位应能承受标准雷电波1.2/50的短时冲击电压试验,试验电压的峰值为1kVv(额定绝缘 电压<63V)或5kV(额定绝缘电压>63V)或7.3kV(额定绝缘电压630V) 承受冲击电压试验后,装置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企业产品标准规定的出厂试验项目要求 试验过 程中,允许出现不导致绝缘执坏的闪络,如果出现闪络,则应复查绝缘电阻及介质强度,此时介质强度试 验电压值为规定值的75% 4.8耐湿热性能 装置在最高温度为40C,试验周期为两周期(48h)的条件下,经交变湿热试验且恢复1h一2h后 用电压等级为500V的测试仪器,测试本部分4.7.1.1规定部位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0Mn.测试本 部分4.7.2规定部位的介质强度,试验电压为规定值的75% 4.9机械性能 4.9.1振动正弦 4.9.1.1 振动响应 装置应具有承受GB/T11287一2000中3.2.1规定的严酷等级为1级的振动响应能力 4.9.1.2振动耐久 装置应具有承受GB/T11287一2000中3.2.2规定的严酷等级为1级的振动耐久能力
GB/r14598.303一2011 4.g.2冲击 4.9.2.1 冲击响应 装置应具有承受GB/T14537一1993中4.2.1规定的严酷等级为1级的冲击响应能力 4.9.2.2冲击耐久 装置应具有承受GB/T14537一1993中4.2.2规定的严酷等级为1级的冲击耐久能力 4.9.3碰撞 装置应具有承受GB/T14537一1993中4.3规定的严酷等级为1级的碰撞能力 4.10触点性能 装置的触点的性能应符合GB/T14598.2的规定 4.11电磁兼容要求 4.11.1抗扰度要求 4.11.1.11MH脉冲群抗扰度 装置的辅助电源端口,通信端口、输人和输出端口应能承受GB/T14598.13一2008规定的频率为 1MHz及100kHz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4.11.1.2静电放电 装置的外壳端口应能承受GB/T14598.14一2010第4章规定的严酷等级为3级的静电放电试验 4.11.1.3辐射电磁场抗扰度 装置的外壳端口应能承受GB/T14598.92010第4章规定的严酷等级的辐射电磁场抗扰度 试验 4.11.1.4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装置应能承受GB/T14598.10一2007第4章规定的严酷等级为B级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试验 装置的辅助电源端口,通信端口,输人和输出端口试验电压值见表2 表2被试装置端口的试验电压 开路输出试验电压和重复率 试验端口 峰值电压 重复率 kV士10% kHz士10% 功能地线 5或100 辅助电源 5或100 输人/输出 5或100 5或100 通信
GB/T14598.303一2011 4.11.1.5浪涌抗扰度 装置应能承受GB/T14598.18一2007第4章规定的浪涌抗扰度试验,装置的辅助电源端口、,通信 端口、输人和输出端口的试验电压值见表3 表3被试装置端口的试验电压及电源阻抗 试验条件;线对地 试验条件;线对线 试验端口 稠合网络 稠合网络 开路试验电压 开路试验电压 V士10% kV士10% R/Q R/n c/nF C'/pF 10 18 辅助电源 2.0 1.0 40 输人/输出 2.0 40 0,5 1.0 0.5 通信 1.0 不试验 4.11.1.6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的抗扰度 装置的辅助电源端口,通信端口、输人和输出端口应能承受GB/T14598.17一2005第4章规定的 严酷等级的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的抗扰度试验 4.11.1.7工频抗扰度 装置的直流状态输人端口应能承受GB/T14598.1g2007第4章规定的严酷等级为A级的工频 抗扰度试验 4.11.2电磁发射试验 装置的电源端口应符合GB/T14598.16一2002中4.1规定的传导发射限值(见表4),外壳端口应 符合GB/14598.16-2002中4.2规定的辐射发射限值(见表5).按表4和表5规定的电磁发射限值 和有关规定评定试验结果 表4传导发射限值 限值 频率范围 dB(V MHz 准峰值 平均值 0.15一0.5 79 66 73 60 0.530 表5辐射发射限值 在10m测量距离处辐射发射限值 发射频率范围 dB(V/m MHz 准峰值 30230 40 2301000 47
GB/T14598.303一2011 4.11.3辅助电源端口的电压暂降,短时中断,电压变化和纹波 装置应能承受GB/T14598.11一2011第4章规定的严酷等级的辅助电源端口的电压暂降、短时中 断,电压变化和纹波试验 4.12连续通电试验 装置完成调试后,在出厂前应进行100h(常温)或72h(十40)的连续通电试验 4.13结构及外观要求 4.13.1装置的金属零件应经防腐蚀处理 所有零件应完整无损,装置外观应无划痕及损伤 4.13.2装置所用元器件应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 4.13.3装置零部件,元器件应安装正确、牢固,并实现可靠的机械和电气连接 4.13.4同类装置的相同功能的插件、易损件应具有互换性,不同功能的插件应有防误插措施 4.13.5装置的调整、整定应方便,调整整定后应能锁定,装置应有防护外壳 安全要求 4.14.1外壳防护(IP代码 装置应有外壳防护,防护等级不低于GB4208一2008规定的IP20或IP50(有要求时) 4.14.2绝缘材料、元件和防火外壳的可燃性 装置的绝缘材料和元件的可燃性应符合GB14598.27一2008中7.5的规定;装置的防火外壳的可 燃性应符合GB14598.27一2008中7.9的规定 4.14.3保护联结阻抗 装置的保护联结阻抗应符合GB14598.27一2008中10.5.3.4.1的规定 4.14.4 安全标志 装置的安全标志应符合GB14598.27一2008中9.1的规定 试验方法 试验条件 除另有规定外,试验条件应符合GB/T7261一2008第4章的规定 5.2结构及外观检查 结构及外观要求检查按GB/T7261一2008第5章规定的方法进行 直流电源变化对性能的影响试验 测试直流电源变化对性能的影响,按GB/T7261一2008第10章规定的方法进行 5 环境温度变化对性能的影响试验 测试4.2.1环境温度变化对性能的影响,按GB/T7261一2008中9.1规定的方法进行 10o
GB/T14598.303一2011 5.5运输、贮存极限环境温度试验 测试4.2.4贮存,运输极限环境温度,按GB/T7261一2008中9.2规定的方法进行,合格判据为 零、部件材料不应出现不可恢复的损伤 a b装置主要性能应符合企业产品标准出厂检验项目的要求 5.6功率消耗试验 测试4.3功率消耗,按GB/T7261一2008第7章规定的方法进行 5.7过载能力试验 测试44过载能力,按GB/T7261-2008中14.1规定的方法进行 5.8装置的功能及技术性能试验 测试4.5装置的功能、4.6装置的技术性能,按GB/T7261一2008第18章规定的方法进行 5 绝缘性能试验 测试4.7绝缘性能,按GB/T72612008第12章规定的方法进行 5.10耐湿热性能试验 测试4.8耐湿热性能,按GB/T7261一2008中9.4规定的方法进行 5.11振动试验 5.11.1振动响应试验 测试4.9.1.1振动响应,按GB/T7261一2008中11.1规定的方法进行 5.11.2振动耐久试验 测试4.9.1.2振动耐久,按GB/T7261一2008中11.1规定的方法进行 5.12冲击试验 5.12.1冲击响应试验 测试4.9.2.1冲击响应,按GB/T7261一2008中11.2规定的方法进行 5.12.2冲击耐久试验 根据4.9.2.2冲击耐久,按GB/T7261一2008中11.2规定的方法进行 5.13碰撞试验 测试4.9.3碰撞,按GB/T7261一2008中11.2规定的方法进行 5.14触点性能试验 测试4.10触点性能,按GB/T7261一2008第15章规定的方法进行 11
GB/T14598.303一2011 5.15电磁兼容试验 5.15.1抗扰度要求试验 5.15.1.11MHa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测试4.11.1.11MHz脉冲群抗扰度,按GB/T14598.132008第7章规定的方法进行 试验部 位及试验规格应符合GB/T14598.20一2007中4.2的要求 试验期间,装置的验收准则见表6 5.15.1.2静电放电试验 测试4.11.1.2静电放电,按GB/T14598.132008第7章规定的方法进行 试验部位及试验规 格应符合GB/T14598.202007中4.2的要求 试验期间,装置的验收准则见表6 表6验收准则 功能 验收准则 保护功能 在规定的限值内性能正常 命令和控制 在规定的限值内性能正常 测量 试验期间性能暂时下降,试验后自行恢复,存储数据无丢失 人机接口及可视报警 试验期间性能暂时下降或功能丧失,试验后自行恢复,存储数据无丢失 数据通信 误码率可能增大,但传输的数据不丢失 5.15.1.3辐射电磁场抗扰度试验 测试4.11.1.3辐射电磁场抗扰度,按GB/T14598.9一2010第7章规定的方法进行 试验部位及 试验规格应符合GB/T14598.20-2007中4.2的要求 试验期间,装置的验收准则见表6 5.15.1.4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测试4.11.1.4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按GB/T14598.102007第7章规定的方法进行 试 验部位及试验规格应符合GB/T14598.202007中4.2的要求 试验期间,装置的验收准则见表6 5.15.1.5浪涌抗扰度试验 测试4.11.1.5浪涌抗扰度,按GB/T14598.18一2007第7章规定的方法进行 试验部位及试验 规格应符合GB/T14598.20-2007中4.2的要求 试验期间,装置的验收准则见表6. 5.15.1.6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的抗扰度试验 测试4.11.1.6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的抗扰度,按GB/T14598.17一2005第7章规定的方法进 行 试验部位及试验规格应符合GB/T14598.20一2007中4.2的要求 试验期间,装置的验收准则见 表6. 5.15.1.7工频抗扰度试验 测试4.l1.1.7工频抗扰度,按GB/T14598.19一2007第7章规定的方法进行 试验部位及试验 规格应符合GB/T14598.202007中4.2的要求 试验期间,装置的验收准则见表6 12
GB/T14598.303一2011 5.15.2电磁发射试验 测试4.11.2传导发射限值和辐射发射限值,按GB/T14598.16一2002第6章规定的方法进行,满 足相应的传导发射限值和辐射发射限值 5.15.3辅助电源端口的电压暂降、短时中断、电压变化和纹波试验 测试4.11.3辅助电源端口的电压暂降、短时中断电压变化和纹波,按GB/T14598.11一2011第 7章规定的方法进行 试验期间,装置的验收准则见表6 5.16连续通电试验 测试4.12装置的连续通电能力,装置完成调试后,出厂前应进行时间为100h常温)或72h 十40C)的连续通电检验 对被试装置只施加直流电源,必要时可施加其他激励量进行功能检验 在 试验过程中,装置应工作正常,信号指示正确,不应有元器件损坏或其他异常情况出现 5.17安全要求试验 5.17.1外壳防护试验 测试4.14.1外壳防护,按GB4208一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 5.17.2绝缘材料、元件和防火外壳的可燃性 测试4.14.2绝缘材料,元件和防火外壳的可燃性,按GB14598.27一2008中10.5.4.2规定的方法 进行 5.17.3保护联结阻抗 测试4.14.3保护联结阻抗,按GB14598.27一2008中10.5.3.4.1规定的方法进行 5.17.4安全标志检查 检查4.14.4安全标志,按GB14598.27一2008中9.1的规定进行 检验规则 -般概念 装置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在出厂合格的装置中按抽样方案和规定的检验项目对装置的一种定期或非定期的 合格评价; b)出厂检验:装置出厂前,由制造厂质检部门按照装置标准规定的检验项目对装置的一种合格 评价 6.2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装置应进行型式检验: 新装置定型前; a b装置转厂生产定型鉴定前; 正常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元器件、工艺等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装置性能时; c 13
GB/T14598.303一2011 d)装置停产2年以上再恢复生产时;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机构或受其委托的质量技术检验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e f合同规定时 6.2.2除6.2.1e)、f)规定项目外,型式检验项目见表7 表7检验项目 项目名称 “试验方法”的章、条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序号 “技术要求”的章、条 直流电源变化的影响 4.1.3 5.3 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4.2.1 5.4 运输、贮存极限环境温度 5,5 4 2.4 5.6 功率消耗 过载能力 4.4 5." 装置的功能 4.5 5.8 装置的技术性能 4.6 5.8 绝缘性能 4.7 5.9 耐湿热性能 4.8 5.10 振动 .1 10 5. 4.9.1 11 5 冲击 4.9.2 .12 12 5 碰撞 4.9.3 13 13 触点性能 4.10 5.14 14 电磁兼容要求 4.11 5.15 15 连续通电试验 4.12 5.16 结构及外观 16 4.13 5.2 17 l7 安全要求 4.14 5.l 仅进行介质强度试验和绝缘电阻测量 仅进行安全标志检查 注:、为要求的试验项目 6.2.3装置的抽样及合格判定 a 型式检验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任意抽取两台作为样品,然后分A,B组进行: A组样品按表7中的4.l.3(直流电源变化的影响)4.2.1(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L.3(功率 消耗、4.5(装置的功能)、4.6(装置的技术性能)、4.11(电磁兼容要求)各项进行检验 B组样品按表7中的4.2.4(运输、贮存极限环境温度)、4.4(过载能力)、4.7(绝缘性能)、4.8 耐湿热性能)、4.9机械性能、4.10触点性能、4.13(结构与外观、4.14(安全要求)各项进 行检验; 样品经过型式检验,未发现主要缺陷,则判定产品本次型式检验合格 检验中如发现有一个主 要缺陷,则进行第二抽样,重复进行型式检验,如未发现主要缺陷,仍判定该产品本次型式检验 合格 如第二次抽取的样品仍存在此缺陷,则判定该产品本次型式检验不合格 样品型式检验结果达不到4.3~4.11要求中任一条时,均按存在主要缺陷判定; c) d)检验中样品出现故障允许进行修复 修复内容,如对已做过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没有影响,可 继续往下进行检验 反之,受影响的检验项目应重做 14
GB/T14598.303一2011 6.3出厂检验 每台装置均应进行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见表7,并应在企业产品标准中作出具体规定 出厂检验的合格判定为全部检验项目合格 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 7.1标志和标签 每台装置应有铭牌或相当于铭牌的标志,内容包括 a)制造厂名称和商标 b) 装置型号和名称 e规格号(需要时); d 额定值; e)整定范围和刻度(需要时); fD 装置制造年、月; g装置的编号; h)具有端子标志、同极性端子标志和接地标志的内部接线图 如果铭牌上无法绘制内部接线图 允许在其他明显的部位标志或在装置说明书中提供 装置的猫子旁应标明附子号 7.1.2 7.1.3静电敏感部件应有防静电标志 1.4装置外包装上应有收发货标志、包装、贮运图示标志等必须的标志和标签 7. 7.1.5装置的相关部位及说明书中应有安全标志,安全标志见GB14598.27一2008中9.1表9 7.1.6装置的使用说明书,质量证明文件或包装物上应标有装置执行的标准代号 7.1.7所有标志均应规范、清晰、持久 7.2使用说明书 7.2.1装置使用说明书的基本要求应符合GB/T9969一2008的规定 7.2.2使用说明书一般应提供以下信息 a)装置型号及名称; 装置执行的标准代号及名称; b c 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 使用条件 d 装置主要特点, f 装置原理、结构及工作特性; 激励量及辅助激励量的额定值; 主要性能及技术参数 h 安装、接线、,调试方法; 运 行前的准备及操作方法 软件的安装,操作及维护; 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有关安全事项的说明 m 装置接口,附件及配套情况; n 15
GB/T14598.303一2011 维护与保养; o p)运输及贮存 q 开箱及检查; 质量保证及服务 r 附图: 1 外形图,安装图、开孔图; 原理框图 2 接线图; 3 其他必要的说明 包装、运输、贮存 8.1 包装 8.1.1装置在包装前,应将其可动部分固定 每台装置应用防水材料包好,再装有具有一定防振能力的包装盒内 8. 1.3装置随机文件、附件及易损件应按企业产品标准和说明书的规定一并包装和供应 8.2运输 包装好的户内使用的装置在运输过程中的贮存温度为一25C十70C,相对湿度不大于95% 装置应能承受在此环境中的短时贮存 8.3贮存 包装好的装置应贮存在一25C十55C、相对湿度不大于80%周围空气中不含有腐蚀性、火灾 及爆炸性物质的室内 供货的成套性 随装置供应的文件 一装置应配套供应以下文件 出厂 a)质量证明文件,必要时应附出厂检验记录; b装置说明书(可按供货批次提供); e)装置安装图(可含在装置说明书中); d)装置原理图和接线图(可含在装置说明书中) 装箱单 e 9.2随装置供应的配套件 随装置供应的配套件应在相关文件中注明,一般包括 易损零部件及易损元器件; a b)装置附件 合同中规定的备品、备件 c 16
GB/T14598.303一2011 1 质量保证 除另有规定外,在用户完全遵守本标准,企业产品标准及装置说明书规定的运输、贮存、安装和使用 要求的情况下,自出厂之日起至安装不超过两年,如果装置和配套件发生非人为损坏,制造厂负责免费 修理或更换

船用A级磁罗经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船用A级磁罗经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船用A级磁罗经的编号:GB/T14108-2011。船用A级磁罗经共有26页,发布于2012-06-01
工业脚轮和车轮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工业脚轮和车轮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工业脚轮和车轮的编号:GB/T14687-2011。工业脚轮和车轮共有22页,发布于2012-06-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