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4245-2009

橡胶履带用钢帘线

Steelcordforrubbertrack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橡胶履带用钢帘线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橡胶履带用钢帘线的编号:GB/T24245-2009。橡胶履带用钢帘线共有17页,发布于2010-04-012010-04-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H49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7.140.65
  • 实施日期2010-04-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7页
  • 文件大小768.93KB

橡胶履带用钢帘线


国家标准 GB/T24245一2009 橡胶履带用钢帘线 Steelcordforrubbertrack 2009-07-15发布 2010-04-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4245一2009 橡胶履带用钢帘线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橡胶履带用钢帘线(以下简称钢帘线)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代号、标记方法、订货内 容、尺寸,重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贮存和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橡胶履带骨架增强材料用镀黄铜钢帘线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104钢丝绳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10561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GB/T24242.2制丝用非合金钢盘条第2部分:一般用途盘条 YB/T135镀铜钢丝镀层重量及其组分试验方法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单丝steelfilament 在股或钢帘线中作为单独元件的钢丝 3.2 外缠丝wrap 以螺旋形式缠绕在钢帘线上的一根单丝 3.3 股strand 由一组单丝捻合在一起,捻成一层或多层螺旋状而形成的结构 3 芯 core 作为伸展的轴线使其他单元可缠绕其上的一根或几根单丝或股 3.5 钢帘线steeleord 由两根或两根以上单丝、或者由股与单丝,或者由股与股捻成的各种结构的产品 3.6 开放型钢帘线opencord 单丝间有周期性的间隙,使橡胶得以渗人其中的一种钢帘线 密集型钢帘线compactcord 由 -组单丝按相同捻向和相同捻距捻制而成且具有最小横截面积的一种钢帘线
GB/T24245一2009 3.8 捻向direetionoflay 钢帘线中的单丝、股的螺旋绕向 当股或钢帘线呈垂直状态时,螺旋绕向与字母s或Z)中心部分 倾斜方向相同则称为“s”捻或左手捻(“Z”捻或右手捻) 3.9 gthIey len 捻矩 eng 钢帘线中的股(单丝)或股中的单丝绕其中心旋转360°的轴向距离 3.10 钢帘线粗度cordthicknes 钢帘线横截面外接圆的直径 3.11 ineardensity 线密度 单丝、股或钢帘线单位长度的重量 3.12 破断力breakingforce 在规定条件下给试样施加负荷直至破断,试样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3.13 破断伸长率eongationatrupture 拉伸试验中,试样断裂时长度增量占初始长度的百分数 3.14 残余扭转residualtorsion 规定长度的钢帘线,当其一端保持固定,另一端任其自由旋转时,所旋转的转数 3.15 平直度strai坦htness 规定长度的钢帘线,在特定的距离内不偏离其中心轴的特性 3.16 松散度flare 切断钢帘线时,其末端的散开程度 3.17 背丝(背股 ridging -根单丝或股)与另一根单丝(或股)不适当地重叠在一起的现象 3. .18 冒芯outshoot 当剪断钢帘线时,芯股冒出1mm以上的现象 1g 分 跳芯 reyeal 钢帘线中芯股局部拱出外层丝股)的现象 3.20 起泡bubble 沿钢帘线轴向间断出现外层丝(或股)隆起灯笼状的现象 3.21 弹簧圈springloop 钢帘线在无张力状态下,呈弹簧状的现象
GB/T24245一2009 3.22 波浪 wave 钢帘线在无张力状态下,沿钢帘线轴向出现波纹状曲折的现象 分类、代号、标记方法 4.1分类、代号 4.1.1钢帘线按其强度等级划分,分类和代号为: 普通强度钢帘线:2750MPa以下.代号;N(可不标注 高强度钢帘线;2750MPa一3350MPa代号;HT 4.1.2钢帘线按其结构特性划分,分类和代号为 普通结构钢帘线 开放型钢帘线 OC CC 密集型钢帘线 4.2标记方法 4.2.1钢帘线结构的标记方法 N×[(N×F)×D+(N×F)×D+(N×F)×D]十F×D 帘线股数×[最内层十中间层十最外层]十外缠层 其中 股数; 单丝根数; F D -单丝公称直径,单位为毫米 4.2.2钢帘线标记的一般规则 4.2.2.1从最内层部分逐层向外数 各层之间用加号(十)表示;各层之间捻距、捻向相同但单丝直径不同用斜杠()表示 4.2.2.3括号是用来划分每一层的,各层由一个以上的部件组成,各层的中心不等于帘线的中心 4.2.2.4当N或F=1时,可省掉格式中的N或F,则得到简写的命名 如1×5×0.25可简写成5× 0.25 4.2.2.5如果两层以上的单丝直径相同,只要在最后一层注上单丝直径,其余单丝直径可以省略不写, 在螺旋外缠层之前最后一部分的单丝直径必须标出,螺旋外缠层的单丝直径必须标明 如:(1×3)×0.1759×0.175十15×0.175十1×0.15 可简写成3十9十15X0.175十0.15 4.2.2.6捻距和捻向可随同钢帘线结构一起标明,也是由里层逐层往外数 如3十9十15X0.175十0.15 5/10/15/3.5 s/S/Z/S 4.2.2.7开放型、密集型、高强度在结构表示式后分别标注Oc,Cc,HT 如;4X0.25开放型钢帘线标注为4×0.25Oc; 0.25十18X0.22密集型钢帘线标注为0.25十18×0.22CC 2×0.30高强度钢帘线标注为2×0.30HT; 4.2.2.8多股钢帘线中心股捻向和钢帘线捻向一致,中心股可适当加粗 如帘线7X7X0.22,s/Z,中心股1X7×0.22捻向与帘线捻向一致为Z,中心股可以加粗1×7X 0.23
GB/T24245一2009 订货内容 按本标准订货的合同应包括以下内容 a)本标准号; 产品名称(如履带用钢帘线); b) c)结构 直径 d 长度 e f 破断拉力; 捻向; g 镀层类型 h 包装方式 其他特殊要求 尺寸、重量及允许偏差 6.1粗度 钢帘线粗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 捻距 粗度 线密度 最小破断拉力/N 士5% 士5% 士5% 捻向 钢帘线典型结构 NT Hr g/m mmm m 7×4X0.22 S/Z 12.5/14 1.6 8.8 2930 2300 12.5/15 7×7X0.22 S/Z 2.00 15.547 5130 4000 7×7×0.22+0.15 s/Z/S 12.5/20/5 2.27 15.847 5130 4000 7×7X0.25 12.5/16 2.30 19.893 6620 5100 s /Z/S 7×7×0.25十0.15 20.223 6620 5100 12.5/20/5 2.57 7×7×0.3 S/Z 12.5/25 2.70 38.831 9525 7450 12.5/22 2.76 26.106 878o 7×12×0.22 S/Z 6800 7×12×0.25 s/Z 12.5/22 2.90 31.068 11340 8700 7×12×0.30 S/Z 12.5/28 3.60 48.363 16330 12700 7X(3+9)×0.22 S/S/Z 6.3/12.5/22 2.76 26.106 8 780 6800 7X3十9)X0.30 S/S/Z 6.3/12.5/28 3.65 48.686 l6330 12800 s/s/ 9000 7×19X0.20十0.15 /Z/S 12.5/25/3.5 3.37 35.200 l1500 7×19×0.22 s/S/Z 12.5/25 40 41.865 14000 1000 3 7×19×0.25 S/S/Z 6.3/12.5/28 3.78 54.022 18000 14000 7×19×0.28 S/S/Z 6.3/12.5/35 4.34 68.000 22500 17600 7×3十9十15)×0.175 S/S/S/Z 5/10/16/25 3.25 37.804 15000 10000 S/Zs/Z 4.05 7×7X0.25+l1×7X0.25 12.5/20-12.5/30 51.704 17000 13300 7×7X0.25+9×0.35 S/Z-S/Z 12.5/20-22 3.00 26.845 9000 7000
GB/T24245一2009 表1(续 粗度 捻距 线密度 最小破断拉力/N 钢帘线典型结构 捻向 士5% 士5% 士5% HT NT mm mmm g/m 7×7十10×7×0.25 s/Z-S/Z 12.5/20-12.5/28 3.85 47.786 16000 12500 7×7×0.295十11×12×0.25 S/Z-S/Z. 16/22-12.5/35 4.68 81.329 27500 21000 7×7十9×3十9)×0.22 S/Z-S/Z 12.5/15-12.5/28 3.85 48.800 16500 13000 7×7十9×(3十9)×0.25 S/Z-S/Z 12.5/16-12.5/35 4.38 63.017 21200 16700 1.17 1X12X0.22 12.5 3.85 1250 1000 1800 400 3十9十15×0.175十0.15 S/S/Z/S 5/10/16/3.5 1.34 5.42 s/S/Z 12.5-12.5/16 2.05 15.361 ×0.30十6X0.22十6X7×0.22 5230 4000 ×0.35十6×0.25十6×7×0.25 S/S/Z 12.5-12.5/16 2.35 19.875 7750 5300 1×0.30十6×0,226×7× 8.14/7.26/22.66/ s/s/s/S/s/2 14500 11400 3.65 43.215 0.22十9×(3十9)×0.20 6.3/12.5/37 8.5/7.5/25.8/6,3" 1×0,35十6X0,25十6×7X S/S/S/S/S/Z 53.579 18000 4.20 l4l00 0,25十9×3十9)×0.22 12.5/43 3X0.20十6×0.35 S/Z 2.5/18 .13 5.340 1850 1400 注1:经供需双方协商,可供应其他规格结构钢帘线 注2开放型和密集型钢帘线可由供需双方协商供货 长度及其允许偏差 6.2 钢帘线的长度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单位为米 长度范围 允许偏基 500 十5 >500~1000 十10 >10002000 十15 >2000 十20 重量 钢帘线的近似重量用线密度(g/m)表示,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技术要求 钢帘线用钢丝 材料 钢丝应采用符合GB/T24242.2中规定的或其他能满足要求的盘条制造 盘条的非金属夹杂物按GB/T10561评级,A类、C类<1级,B类、D类<0.5级 性能 钢帘线用钢丝强度差不应大于300MPa 7.1.2.2钢帘线用钢丝进行打结拉伸试验时,结应打在试样中间,打结强度应不低于其强度的50%
GB/T24245一2009 7.1.3外观 钢帘线的单丝外表应镀有连续、色泽均匀的黄铜镀层,不应有漏镀或明显的色差存在,且无伤痕、油 污,锈蚀和其他杂质 7.2钢帘线 7.2.1捻制质量 7.2.1.1钢帘线表面应无水、,无油,无污和其他杂质 7.2.1.2钢帘线应平直、柔顺,残余扭转小,不松散 7.2.1.3钢帘线中各股及股中各钢丝均应松紧一致,不应有交叉、折断及压伤的钢丝 开放式结构的 钢帘线外层股中各股之间及各股中同一层钢丝之间应有均匀间隙 7.2.1.4钢帘线中心股可以焊接,焊接点之间距离不应小于100m,外层股不应有单股焊接接头 在 单股捻制过程中,钢丝允许插接,插接的钢丝端头应密封在股的内部,不应露在外面 插接处的钢丝允 许有局部交叉,同一股中钢丝接头间距不应小于10m 7.2.2力学性能 7.2.2.1钢帘线应用同一强度级别钢丝制造,常用规格结构钢帘线的破断拉力应符合表1的规定 7.2.2.2俐帘线的破断伸长率可根据用户要求,经双方协商确定,并在订货合同中注明 7.2.2. 3 钢帘线在规定力之间的伸长率可根据用户要求,经双方协商确定其数值及试验方法,并在订 货合同中注明 7.2.3工艺性能 7.2.3.1钢帘线捻制均匀,不应出现背丝、冒芯、跳芯、起泡、弹簧圈、波浪等缺陷 7.2.3.2平直度;6m长钢帘线置于距离为75mm的两根平行线的平面上,钢帘线应不与任一平行线 相碰 2.3.3残余扭转;钢帘线残余扭转为:0士2转/6m 2. .3. 松散度;钢帘线垂直切断后端部松散长度应小于一倍捻距 黄铜镀层 2 2 .4.1单丝表面应镀有连续,均匀的黄铜层,不应有漏镀或明显的色差存在 7.2.4.2钢帘线应用同一铜层重量级别的钢丝捻制,钢丝的铜层重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7.2.4 3 用户要求的镀层应在合同中注明 钢帘线与橡胶粘合力 根据需方要求并提供胶料,经供、需双方协议(并在合同中注明),可进行粘合力试验 表3 单丝直径d" 镀层厚度T 每千克钢丝的镀层重量w 镀层类型 组分Cu的质量分数/% nmm g/kg Am 66士4 0.20士0.06 0.20 普通镀层 0.200.30 0.24士0.06 66士4 W=T/0.235d >0.30 66士4 0.30士0.06 试验方法 钢帘线的外观质量采用目测检查 8. 2 钢帘线黄铜镀层重量及化学成分试验方法按YB/T135规定,其他按附录A的规定 8 试验项目按表4规定 8 取样方法 8.4.1交货的包装箱小于或等于5个时,所有的包装箱都要取样
GB/T24245一2009 8.4.2交货的包装箱为6个或6个以上,任选5个包装箱取样 8.5每个包装箱中取样的线轴数及每个线轴上取样的数目见表4规定 表4 序 号 试验项目 每个包装箱中取样的线轴数 每个线轴上的取样数目 试验方法 粗度 A.2 捻向捻距 破断力、破断伸长率 A.3 线密度 A.4 松散度 A.5 残余扭转 10 A.6 10 平直度 A.7 YB/T135 镀层重量及组分 检验规则 9.1检验 钢帘线的检验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 组批规则 钢帘线应按批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结构、同一规格、同一公称强度、同一镀层级别的钢帘线组成 复验与判定规则 3 9. 试验结果如有一个试样一个项目不合格时,则应重新取两倍数量的试样对该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 重新测试 复验的两个试样合格,则可认为该批产品为合格,若其中一个试样仍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为 不合格,但允许钢帘线生产厂逐盘检验,重新组批交货 包装标志、贮存和质量证明书 l 10.1包装 钢帘线应均匀、平整地缠绕在线轴上(线轴的规格由供需双方商定),放在有塑料袋的包装箱内 塑 料袋内放防潮剂防潮剂不能直接与钢帘线接触),并将塑料袋封口 包装箱应有良好的防渗、防水 性能 用户对包装有特殊要求时,经供需双方协商,也可以采取其他的包装方式 10.2标志 在每个线轴上标明生产日期(年、月、日,钢帘线结构表示式、长度和工号,在包装箱上应标明制造 厂,生产日期(年、月、日,钢帘线结构表示式、长度、净重和毛重,并有明显的防潮、防撞击标志 10.3质量保证期 从生产日算起,在没有打开包装箱的情况下,钢帘线的质量保证期为半年 10.4质量证明书 交货钢帘线的质量证明书应符合GB/T2104的规定
GB/T24245一2009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试验方法 A.1粗度的测定 A.1.1普通钢帘线粗度的测定 使用精度为0.001mm带有微调的千分尺 千分尺的测量头应是平整、相互平行的,测量面的直径 应大于钢帘线的一个捻距 熔取一段试样,长度为150mm士10mm 试样必须平直,用于测量部分不能弯曲或扭折、解捻 先检验千分尺测量面合拢时示值是否为a.00mm.然后将试样置于千分尺的测量面中间 在反 复测量中,沿轴向旋转试样,以探测直径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以直径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算术平均值来确定钢帘线的粗度,结果精确到0.001mm. A.1.2开放型钢帘线粗度的测定 1.2.1原理 A, 将钢帘线试样陆续放在光学显微镜下,钢帘线的轮廊投影在屏幕上,通过测量轮廓的最大和最小宽 度确定帘线的粗度,钢帘线粗度是观测值的平均值 A.1.2.2器具 轮廓投影仪:放大能力为10倍,测微器载物台分辨能力为0.001Am. 试样保持器:一个装有两块磁铁的框架,磁铁是为了使试样定位 熔焊装置 A.1.2.3试验程序 将试样保持器放在测微器载物台上,使通过两块磁铁中心的假想线与轮廓投影仪屏幕的水平线(X 轴)平行,并使试样保持器固定 从尽可能平直的样品上熔断一段长为150mm士10mm的试样(弃掉线轴端头1m帘线) 仔细地将试样放在试样保持器上 试样不要有任何变形,并通过两块磁铁的中心 从此时起不要 触动试样 移动测微器载物台,以使试样中间部分的轮廓投影到屏幕上 测量投影轮廓的最大和最小宽度如图A.1所示 -最大宽度 -最小宽度 图A.1 考察投影的最大宽度(最开放部分); 将屏幕水平线与轮廓波浪的最大凸点相接触
GB/T24245一2009 3)将测微器重新调至零; 4)移动水平线并且在对面找出波浪的最大凸点; (5)读取并记录测微器的位移,精确到0.001 mm 观察投影轮廓的最小宽度(最紧密部分),并 重复(2)(5)的操作; 6 从同一样品中进一步取2个试样,重复以上试验程序 A.1.2.4计算 所有的观测值(6个)的算术平均值(精确到0.001mm),得出一个样品的钢帘线粗度 A.2捻向和捻距的测定 对钢帘线、股或外缠丝的捻向均采用直接观察法,记录下“S”捻或“Z”捻 捻距的测定可用痕迹法和解捻法 A.2.1痕迹法 将白纸放在钢帘线上,对钢帘线施加约10N的张力,用铅笔在纸上涂出捻迹(起伏的压痕),以" mm 为单位测定10倍捻距的长度将该数值除以10作为捻距,精确到0.1mm加以记录 为了使捻迹更为 清晰,也可在钢帘线上放一张复写纸,再加一张白纸,用一光滑硬杆在纸上涂出捻迹 A.2.2解捻法 解捻法是将钢宿线或股的试样,进行解捻,直到被测定的股或丝全部解开 解捻机左端有一个可刊 移的夹持器,右端有一个可回转的夹持器 从线轴上直接取下相应长度的试样,置于两夹持器中,先将 右端夹紧使之不能有任何滑动,使钢帘线平直并能加张力(一般不超过2N.可借助驼来调节),;将两个 夹口之间的距离调节到规定长度,一般为500mm士1mm,然后将左端夹紧 钢帘线上有外缠丝时,应 将外缠丝剪断并去掉 将计数器调至零位,通过转动可旋转的右夹持器进行解捻,直至试样外层的股 (或丝)完全解捻为止 解捻时用针或刮刀把这些股或单丝分开(从右夹头处开始移向左夹头),避免它 们相互缠绕并确认捻已解开,记录转数(n 将右夹持器逆向旋转,转数与n相同,转向相反,使留下待测的里层股(或芯股)恢复到初始捻距 此时尽管长度有变化也忽略不计 然后重复钢帘线解捻时操作,直至里层股完全解捻,记录转数 n.) 则 外层股捻距=500/n (A.l 里层股捻距=500/n (A.2 按0.1mm修约后的数值作为捻距记录 注,此法不能用来测定外缠丝的捻距,外缠丝的捻距只能用痕迹法测定 A.3破断力和破断伸长率的测定 A.3.1原理 -定预张力下,将钢帘线样品夹持在拉力试验机上,以恒定的速度进行拉伸直至断裂 在一 从拉伸曲线或系统数据中可以读出断裂时破断力和破断伸长率,破断伸长率以百分数表示,它是 断时的伸长除以试样长度乘以10o A.3.2器具(见图A.2) 拉力试验机 拉伸所用的拉力试验机应该是具有恒定拉伸速度的测力计,装备有 套电子测力装置; a 一个记录应力-应变曲线的自动记录仪或一套数据收集系统 b 操作所用设备应使可移动夹具有恒定的速度,同时包括可以在不同恒定速度下进行操作的装置 气动夹具;夹具采用渐开线形式,试验时,在夹头内的钢帘线试样不应产生滑动
GB/T24245一2009 L(4一)=1000mm I((-()=340mm 图A.2 A.3.3试样的准备 截取一段长度不少于1100mm的钢帘线试样,并将两端熔断焊住 如果有外缠丝,将外缠丝褪掉 A.3.4试验程序 原始标距;10001 mm 预张力:将试样在上下夹具中夹紧之后,将拉力机调零,再施加5N的预张力 拉伸速度:100mm/min 起动拉力试验机,直至试样断裂,记下最大力 当试样在钳口内或距离夹紧点C或C'10mm之内断裂,结果无效,并重新进行试验 A.3.5计算 破断力在1000N以内的,精确到1N 破断力大于1000N的,精确到5N 破断伸长率应精确到0.01%. A.4线密度的测定 A.4.1 量具 使用最小值为1mm的刻度尺和最小值为1mg的天平 A.4.2测定方法 直接从线轴上拉出足够长度的钢帘线,在10N张力下截取长度为1000mm的一段,精确到 对这段样品进行称重,精确到0.001g lmm A.4.3记录 重量以g为单位,长度以m为单位,将重量除以长度表示线密度(g/m),数值修约至小数点以后 3 位进行记录 A.5松散度的测定 A.5.1剪切 能获取整齐的直角切口的剪切 A.5.2测定方法 直接从线轴上取样 握紧靠近剪切区的钢帘线,垂直于钢帘线轴线剪断(不少于100mm),注意不 要打乱切口末端,测量最大散开长度,当松散长度大于股或钢帘线的捻距时,应从同一线轴上另取两个 试样进行复试,如果三个试样松散长度均大于股或钢帘线的捻距,则认为该钢帘线松散,否则为不松散 松散度精确到1 mm 10
GB/T24245一2009 A.6残余扭转的测定 A.6.1用具 使用一个光滑、平整的矩形板,至少6m长,0.4m宽,在板的全长上画两条平行线,平行线的距离 按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多以75mm为标准) 板的一端有一个安放线轴的装置,能使线轴在水平轴上自 由旋转 A.6.2测定方法 残余扭转:从悬挂的线轴上沿切线方向拉出钢帘线至少3m,紧握住以防回转,剪下并弃之 把线 轴上的钢帘线在末端大约50mm处弯成一个直角,紧握住弯头不使钢帘线回转,轻轻拉出6m长 然 后将钢帘线的自由端放开,在没有张力,摩擦力的情况下允许它回转,测定其转数 A.6.3记录 残余扭转;记录钢帘线末端的旋转数,要精确到士1/2转 钢帘线末端旋转的方向与钢帘线的捻向 不考虑外缠丝捻向)相同用“十”表示,反之用“一”表示 A.7平直度的测定 平行线法测平直度 A.7.1 用测定残余扭转的同一样品(Gm长),不必从线轴上剪断;将试样放在矩形板的两条平行直线的中 央,钢帘线不与任一直线相碰,便认为是平直的 钢帘线的自由端与一条直线相交在500mm以内时, 可以忽略不计 A.7.2弧高法测平直度 从线轴上放出端部钢帘线2m,剪掉并弃之,然后仔细的剪取长度为400mm士10mm的样品,避免 产生任何改变产品平直特征的情况 将400mm的样品,置于一个呈15"倾角的斜面上(斜面上使用滑石粉),用手轻轻敲击使样品下滑, 读出刻度上弧的高度值 弧高以mm表示 1l
GB/T24245一2009 B 附 录 规范性附录 缠绕钢帘线用线轴 缠绕钢帘线用线轴示意图见图B.1 治 3 S 图B.1 缠绕钢帘线用线轴尺寸见表B.1 表B.1 单位为毫米 线轴类型 代号 B40 B60 B8o0/17 B80/33 A 152 152 315 315 B 166 166 329 329 118 118 118 118 255 255 255 255 E 110 11o 110 110 11 " 1m 17 33 17 33 H 86 86 86 86 62 62 62 62 13 13 13 13 10 10 l0 10 12
GB/T24245一2009 c 附 录 规范性附录 建议采用的钢帘线结构图 说明:如用图形表示钢帘线结构可参照本附录中的图形 C.1由2根一5根单丝组成的钢帘线,每根单丝为实心圆(见图C.1 1x2 1×3 1X4 1x5 2+ 2+2 2#3 2火2 14 图C.1 C.2由5根以上单丝制成的钢帘线 C.2.1如果用于钢帘线中的股,每种类型的芯为一个实心图形(见图C.2) C.2.2如果作为钢帘线,当一层中单丝多于6根时,用一个圆来表示,在圆周上标明单丝数量 如果 是具有相同捻距和捻向的钢帘线,用一个实心圆表示,在圆的中心,标明单丝数(见图C.3~图C.4). 一根单丝 1×2 1x3 1×4 1x7 图 C 2 具有F根单丝的层 F F根单丝组成的有相同捻向和捻距的销帘线 螺旋外绕 两层、三层钢帘线具有相同的捻距和捻向单 F1/F2 F1F2F3 丝直径不同 图C.3 13
GB/T24245一2009 27 3x0.20+6x<0.35 1x27x0.175+0.15 TX4X0.175 7x3x0.175+0.15 3/9 2+7x0.22+0.15 3+9x0.22+0.15 3x0.26/9<0.24H0.15 3+9+15x0.22+0.15 图C.4 C.3图形中根据单丝的直径不同一般采用下列颜色,但可以不受限制: 绿 0~0.160mm 165mm0.185mm 黑 0, 粉红0.190mm0.210mm 0.215mm0.235mmm 蓝 0.240mm 260mnm 黄 0.265mm 285mm 褐 0.290mm 0.310mm 灰 0.315mm 0.335mm 0.360mm 橘红0.340mm 0.365mm0.400mm 如果钢帘线具有相同捻距和相同捻向,而单丝直径不同,则用数目最多的单丝颜色表示 14
GB/T24245一2009 D 附 录 资料性附录 镀层重量、镀层厚度与单丝直径间的关系 黄铜镀层的重量通常用每千克钢帘线所镀黄铜层的重量表示(g/kg)或用厚度(um)表示 可按 式(D.1)进行换算 丁=wd×0.235 (D.1 式中: -黄铜镀层厚度,单位为微米(am); w 每千克单丝黄铜镀层重量; -单丝直径,单位为毫米(mm) 镀层重量、镀层厚度与单丝直径间的关系遵循图D.1规律 0.8 0.38 0.7 0.35 ,.33 0.6 0.30 出浆 0.5 0.25 0.22 0.4 0.20 0.175 D.3 0.15 0.2 0.l 每千克单丝镀层重量/(gkg 图D.1

铁氧体用氧化铁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铁氧体用氧化铁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铁氧体用氧化铁的编号:GB/T24244-2009。铁氧体用氧化铁共有11页,发布于2010-04-012010-04-01实施
产品生态设计通则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产品生态设计通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产品生态设计通则的编号:GB/T24256-2009。产品生态设计通则共有12页,发布于2009-12-012009-12-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