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7799-2011

载货汽车用复合材料覆盖件

Fabricreinforceplasticcoverpaneloftruck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载货汽车用复合材料覆盖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载货汽车用复合材料覆盖件的编号:GB/T27799-2011。载货汽车用复合材料覆盖件共有11页,发布于2012-08-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Q23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83.120
  • 实施日期2012-08-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1页
  • 文件大小353.96KB

载货汽车用复合材料覆盖件


国家标准 GB/T2779g一2011 载货汽车用复合材料覆盖件 Fabricreinforceplasticcoverpaneloftrucks 2011-12-30发布 2012-08-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7799一201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中材汽车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第一 汽车集团技术中心,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公司、陕西重汽汽车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安徽华 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江阴协统汽车附件有限公司,常州华日新材有限公司、德州中南复合材料有限公 司、德州中远复合材料有限公司、重庆益鑫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衡水宇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本标淮主要起草人;王晶,赵锋,高红梅、张荣琪,杜志花、李卫中,冯子旺、李帮山,王少军
GB/T27799一2011 载货汽车用复合材料覆盖件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载货汽车(包括货车及半挂牵引车)用复合材料覆盖件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主 要原材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基体,以手糊、喷射、树脂传递模塑成型 RTM),片状模塑料(SMC)模压成型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复合材料汽车覆盖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47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1449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GB/T1451纤维增强塑料简支梁式冲击韧性试验方法 GB/T1462纤维增强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 GB/T1463纤维增强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GB/T1634.2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GB/T2572纤维增强塑料平均线膨胀系数试验方法 GB/T3512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 GB/T3854增强塑料巴柯尔硬度试验方法 GB/T3857 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耐化学介质性能试验方法 GB/T47802000汽车车身术语 GB/T8237一2005纤维增强塑料用液体不饱和聚酯树脂 GB/T155682008通用型片状模塑料(SMC) GB/T174702007 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和连续原丝毡 GB/T18369-2008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GB/T183702001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 术语和定义 GB/T4780200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导风罩airdirector 车身前部位于散热器面罩左右两侧引导气流的部件 导流罩winddeflector 驾驶室顶部,为了减小风阻而设立的部件
GB/2779g一2011 3.3 顶盖roofpanel 驾驶室顶部覆盖件 3 电瓶箱体batterybox 放置电瓶的箱体 分类和标记 4.1分类 4.1.1按产品承受载荷的情况将产品分为两类:中等载荷I型、高等载荷【型 4.1.2中等载荷部件是仅承受本身负荷及风载、不承受其他外界载荷的载货汽车用复合材料部件 中 等载荷的产品包括:车门内护板、导风罩、导流罩、侧护板、挡泥板、扰流板、翼子板等 4.1.3高等载荷部件是除承受本身负荷及风载外,还需承受其他外界载荷的载货车用复合材料部件 高等载荷的产品包括;散热器面罩,电瓶箱体,保险杠 4.2标记 产品按基体材料和增强材料,纤维质量含量,载荷等级,生产工艺进行标记 GB/T277992011 口口-口口口口 生产工艺(手糊H,喷射s,树脂传递模塑RTM,模压SMC) -载荷等级(中等载荷I型、高载荷型 一基体材料和增强材料以及纤维质量含量 示例;表示以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含量为33%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材料,产品类型为中等载荷,选用sMC模压成型工 艺,执行GB/T277992011的复合材料覆盖件标记为 UP(GF33-I-SMCGB/T277992011 主要原材料 5.1基体材料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性能指标应满足GB/T8237一2005的规定 对于其他要求的树脂性能指标应 满足下列规定 对于有耐热性能要求的产品,树脂性能指标应满足GB/T8237一2005中HE型的规定; a b 对于有耐化学性能要求的产品,树脂性能指标应满足GB/T8237一2005中CM型的规定 5.2增强材料 无以玻稍纤维及其制品,有关性能应符合GBT18380 -2008、GB/T183702001及GB/T17470 2007的规定 5.3片状模塑料(SMc) 片状模塑料(SMC)应不低于GB/T15568一2008中M型及s,型的规定
GB/T27799一2011 要求 外观质量 产品的底漆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外观质量要求 允许值 缺陷名称 I级表面 】级表面 皿级表面 0.15m内允许有一个1.0mm 每个气泡小于2.0mnm',或者 气泡 不允许 以下的气泡 每0.02m面积内少于5个气泡 每0.02m面积内不多于 0.15m面积内不多于1个 每0.01m'面积内不多于1个 针孔 针孔 1个针孔 针孔 剥离,龟裂 不允许 长度小于5mm 不允许 FRP 裂纹 不允许 不允许 长度小于5mm 鼓包 不允许 表面发生的鼓包小于5mm 表面发生的鼓包小于5 mmm 每个小于0.3mn',每0.15m 每个小于0.5mm,每0.15m 每个小于1.0mm',每0,02m 异物 个 面积内不多于1个 面积内不多于1个 面积内不多于1 不允许 不应有损伤纤维划痕 划痕 不允许 凹坑 凹坑高度小于0.1nm 凹坑高度小于0.5mm 凹坑高度小于0,5mnm 不明显 不明显 收缩痕 不允许 注I级表面是经常看见的面;】级表面是不经常看见的面;果级表面是非可见面 6. 关键尺寸要求 2 关键尺寸应符合产品设计图样 6. 3 物理性能要求 物理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物理性能要求 分类 性能 型 l型 >50 >65 拉伸强度/MPa 拉伸弹性模量/GPa >5.5 >6.5 弯曲强度/MPau >120 >150 弯曲弹性模量/GPa >7 >7.2 十25 >60 >70 冲击韧性/(kJ/m 60 70 -40C
GB/2779g一2011 表2(续 分类 性能 型 型 吸水率/% S0.5 线膨胀系数/10-《/C S40 热变形温度跨度100mm,弯曲应力0,45MPa)/ >200 SMC工艺 >45 巴柯尔硬度 >35 其他工艺 SMc工艺 1.40~1.90 度/g/cm' 其他工艺 1.40~1.80 6.4耐久性能 耐久性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耐久性能要求 耐久性内容 性能 要求 拉伸强度变化/% 热老化 性能下降不大于10 150C下放置168h 弯曲强度变化/% 拉伸强度变化/% 冷凝水试验 性能下降不大于10 室温下放置240h) 弯曲强度变化/% 拉伸强度变化 冷热交变试验 性能下降不大于10 弯曲强度变化/% 拉伸强度变化/% 耐腐蚀性能 AsTMIRM902油 性能下降不大于10 室温下放置48h) 弯曲强度变化/% 拉伸强度变化/% 25%硫股 性能下降不大于10 弯曲强度变化/% 拉伸强度变化/% 耐腐蚀性能 D0T3制动液 性能下降不大于10 室温下放置48h) 弯曲强度变化/% 拉伸强度变化/% 甲醇 性能下降不大于10 弯曲强度变化/% 6.5落球冲击 试验后,产品表面应无可见裂纹 6.6散热器面罩疲劳性能 表面及承载点试验后,应无明显损坏
GB/T27799一2011 试验方法 外观质量 在照明均匀,照度不小于800lx,距离产品表面300n nmm500mm左右,垂直于产品进行目测,应 避免在垂直日光下检验 游标卡尺精度为0.02mm 7.2关键尺寸测量 测量仪器的精度应高于测量尺寸公差带的1/10倍 7.3物理性能 7.3.1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 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按GB/T1447的规定 7.3.2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 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按GB/T1449的规定 7.3.3冲击韧性 冲击韧性按GB/T1451的规定 7.3.4密度 密度按GB/T1463的规定 7.3.5吸水率 吸水率按GB/T1462的规定 7.3.6平均线膨胀系数 平均线膨胀系数按GB/T2572的规定 7.3.7热变形温度 热变形温度按GB/T1634.2的规定 7.3.8巴柯尔硬度 巴柯尔硬度按GB/T3854的规定 7.4耐久性能 7.4.1热老化性能 热老化试样处理方式参照GB/T3512的规定,试样在150下放置168h 按GB/T1447的规定 测定拉伸强度;按GB/T1449的规定测定弯曲强度,与初始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进行比较,计算出变 化率
GB/T27799一2011 7.4.2冷凝水性能 冷凝水性能试样处理方式按GB/T3857的规定,试样在室温下处置240h 按GB/T1447的规定 测定拉伸强度;按GB/T1449的规定测定弯曲强度,与初始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进行比较,计算出变 化率 7.4.3冷热交变性能 冷热交变性能按附录A的规定 7.4.4耐腐蚀性能 耐腐蚀性能试样处理方式按GB/T3857的规定,试样在室温下放置48h 按GB:/T14!7的规定 测定拉伸强度;按GB/T1449的规定测定弯曲强度,与初始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进行比较,计算出变 化率 7 落球冲击 5 将质量为500g的钢球调整到高度为700mm,将产品放置平整,使钢球自由下落,冲击产品,观察 其损伤程度及表面状态 7.6散热器面罩疲劳性能 散热器面罩疲劳性能按附录B的规定 注1:初始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是试样未经过任何处理而直接按GB/T1447和GB/T1449的规定测定的拉伸强 度和弯曲强度 注2:本标准所涉及的试样为随炉试体板上取样,也可以在产品上取样 产品取样时应在垂直于压制方向的平面上 取样,同时注意取样位置距离产品边缘50mm以上,避开取样部位背面的加强筋 检验规则 8.1 出厂检验 8.1.1 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外观质量,关键尺寸,巴柯尔硬度以及落球冲击 8.1.2抽样规则 8.1.2.1每件产品出厂前应进行外观质量检验; 8.1.2.2以相同原材料,相同配方,相同生产工艺,连续生产的500件产品为一批(小于500件的也以 -批计),随机抽取5件样本,进行关键尺寸,巴柯尔硬度及落球冲击检验 8.1.3判定规则 当外观质量、关键尺寸,巴柯尔硬度以及落球冲击均符合要求时,判该批合格;否则判该批产品不 合格 8 2 型式检验 8.2.1检验条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GB/T27799一2011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的试制定型鉴定; -正常生产后,如产品结构、材料、工艺等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正常生产时,每生声一年时; 产品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8.2.2 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包括第6章的全部项目 8.2. 3 抽样规则 组进行测试;当无法从产品上取样时,制作随 当需要进行型式检验时,以临近生产产品批中抽取1 炉试样进行测试 8.2.4判定规则 当型式检验满足第6章的要求时,判型式检验合格;否则判型式检验不合格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9.1标志 产品上应有可追溯性的永久性标识 9.1.2外包装箱上应注明以下内容;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贮存期、执行标准、厂名和厂址 产品存放搬运要求等 9.2包装 产品的包装应保证产品的表面不受到损伤 9.3运输 产品运输过程严防雨淋、曝晒和撞击等 贮存 9.4 产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库房内
GB/2779g一2011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冷热交变试验方法 A.1仪器 A.1.1烘箱,额定温度不低于200C,控温精度士2C A.1.2低温箱,额定温度不高于一50C,控温精度士2C A.2试样 试样按GB/T1447以及GB/T1449的规定,常温测试试样和冷热交变试样各1组 A.3试验步骤 A.3.1按GB/T1447以及GB/T1449的规定进行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常温测试,测得数据r A.3.2将烘箱的温度升至100C士2C,低温箱温度降至一50C士2C A.3.3将试样放人烘箱中放置5.5h A.3.4取出试样,室温放置0.5h A.3.5将试样放人低温箱中放置3.5h A.3.6取出试样,室温放置0.5h A.3.7重复A.3.2A.3.6的操作,共进行3个周期 A.3.8将冷热循环完成的试样按GB/T1447以及GB/T1449的规定进行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测 试,测得数据工, A.4试验结果 性能变化率按公式(A.1)计算 ×100 A.1 .r 式中: 性能变化率,%; -试样冷热交变后的性能测试值; 工 -试样冷热交变前的性能测试值 工
GB/T27799一2011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散热器面罩疲劳性能试验方法 B.1仪器 驾驶室或相当于驾驶室的台架 B.2试样 成品件的散热器面罩 B.3试验步骤 B.3.1将散热器面罩按要求在驾驶室(或相当于驾驶室的台架)上安装好 作用在面罩上的力的作用 点位置为;在行驶方向上,汽车纵向中心线两侧对称位置500mm左右 B.3.2连续使散热器面罩开启、闭合3200次应达到正常使用的开合程度 B.3.3开启、闭合的周期小于30s B.4试验结果 观察其表面或承载点是否有损伤

载货汽车用复合材料覆盖件GB/T27799-2011介绍

载货汽车是运输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交通工具,它的运输效率和运输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物流行业的发展。而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轻质高强材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复合材料覆盖件是载货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够美化车身外观,又能够提升车辆的运载能力和耐久性。

GB/T27799-2011标准定义和分类

GB/T27799-2011是我国制定的关于载货汽车用复合材料覆盖件的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复合材料覆盖件的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内容。

根据该标准,复合材料覆盖件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 外部覆盖件:包括前脸、侧围板、顶盖、尾板、护裙等,其作用是美化车身外观、降低风阻系数、改善车辆稳定性等。
  • 内部覆盖件:包括仪表板、门板、座椅背板等,其作用是提升驾驶舒适性、保护乘员安全等。

复合材料覆盖件的性能

复合材料覆盖件具有以下优异的性能:

  • 轻质高强: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与传统金属材料相比,可以减轻车身重量,提高载货能力和燃油经济性。
  • 耐腐蚀: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不易生锈、氧化,寿命长。
  • 易成型: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成型性能,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进行定制化制造。
  • 隔音降噪: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隔音、降噪性能,可以提升驾驶舒适性。

结论

载货汽车用复合材料覆盖件是汽车工业中的一种新型材料应用,它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GB/T27799-2011标准为复合材料覆盖件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了技术规范和指导,也为其品质控制和技术升级奠定了基础。

载货汽车用复合材料覆盖件的相关资料

和载货汽车用复合材料覆盖件类似的标准

耐磨损复合材料铸件

航天用标准太阳电池

增强材料术语及定义

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

有机膨润土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有机膨润土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有机膨润土的编号:GB/T27798-2011。有机膨润土共有16页,发布于2012-08-01
危险货物包装跌落试验冲击台要求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包装跌落试验冲击台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危险货物包装跌落试验冲击台要求的编号:GB/T27863-2011。危险货物包装跌落试验冲击台要求共有8页,发布于2012-08-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