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7942-2000

国家三角测量规范

Specificationsfornationaltriangulation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国家三角测量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国家三角测量规范的编号:GB/T17942-2000。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共有32页,发布于2000-08-012000-08-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A76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07.040
  • 实施日期2000-08-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32页
  • 文件大小1.11M

国家三角测量规范


国家标准 GB/T179422000 国 家 角 测量规范 Speeificationsfornationaltriangulationm 2000-01-03发布 2000-08-01实施 国家质量技术木督局发布国家标准

GB/T179422000 目 次 前言 范围 引用标准 总则 技术设计与选点 三角点的标志 水平角观测 12 大地点高程测定 成果的记录、整理与验算 成果的检查验收与上交 15 附录A(标准的附录)选点与埋石标准 17 附录B(提示的附录)测量标志委托保管登记表 25

GB/T179422000 言 前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化的规定和要求,参照1974年国家测绘总局制定的《国家三角测量和 精密导线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结合近期科技和生产的发展而编制的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和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水江、吕翰钧,李荣春,孟娟

国家标准 GB/T!17942-2000 国 家三角测量规范 Specificationsfornationaltriangulation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角测量的布设原则,基本精度指标与主要技术要求;适用于国家一、二、三、四等三 角测量和区域性的三角测量,其他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亦可参照执行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8一1991 GB/T16818一1997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 1995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 CH1001 CH1002一19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CH1003一19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1999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CH/T1004 1999测量外业电子记录基本规定 CH/T2004 CH/T2005一1999三角测量电子记录规定 JG100-1994全站型电子速测仪计量检定规程 光学经纬仪计量检定规程 JJG4141994 总则 3.1国家三角测量的等级与布设原则 3.1.1国家三角测量的等级 国家三角测量分为一、二、三、四等,一、二等三角测量属于国家基本控制测量,三,四等三角测量属 于加密控制测量 3.1.2国家三角网的布设原则 国家三角网是国家大地控制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三角网的布设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 低级分级布网的原则 3.2国家三角网的布设形式 3.2.1一等三角的布设形式 -等三角测量覆盖全国以三角锁或连续三角网的形式布设;一等三角锁应分别沿经线和纬线方向 布设成锁环状,锁环的锁段长为200km左右,在锁环锁段的交叉处测定一等起始边,在一等起始边的 两端点上加测一等天文经、纬度和一等天文方位角,并在每锁段中央的一个三角点上测定一等天文经 纬度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1-03批准 2000-08-01实施
GB/T179422000 以连续三角网形式布设时,每隔200km左右加测一条一等起始边,起始边两端加测一等天文经、 纬度和一等天文方位角,并在中间部位的三角点上测定一等天文经纬度 3.2.2二等三角的布设形式 二等三角网在一等三角锁环内以连续三角网形式布设,并在二等三角网的中央部位布设一条一等 起始边,在起始边的两端点上测定一等天文经、纬度和天文方位角 在布设一等连续三角网的地方则可以不再布设二等三角网,而直接加密三等或四等三角点或三 角网 3.2.3三,四等三角的布设形式 三、四等三角测量是一、二等三角锁网下的加密测量,三、四等三角网采用插点形式或连续网形式 布设 在没有二等三角网的地方,也可以在一等三角锁环内或一等三角网之下,直接布设三等或四等三 角网 3.3国家三角点的密度 3.3.1一等三角锁、网的边长 -等三角锁网的平均边长;山区在25km左右,平原在20km左右,受地形条件限制时,边长可在 1545km范围之内变动,跨越海峡、大湖等水系时,边长不受上述限制 3.3.2二等三角点的密度 二等三角网的平均边长:城市地区及部分工农业经济发达地区在9km左右,其他地区在13knm左 右,山区或荒漠地区可以适当放长 3.3.3三、四等三角点的密度 三四等三角测量的边长可根据一,二等平面控制点的分布情况和实际需要而定,三等三角网的边 长可在4一10km左右的范围内变动,四等网的边长可在1- 6km左右的范围内变动 3.4三角测量的精度 3.4.1起始边的精度 -等三角镇,网起始边的边长相对中误差不超过土1/35万 3.4.2天文经度、纬度和方位角的精度 -等天文经、纬度和方位角的中误差不超过表1的规定 表l1 等 级 天文经度 天文纬度 天文方位角 士0:02 士0"3 士0"5 3.4.3三角测量的精度 各等三角测量按三角形闭合差计算的测角中误差不超过表2的规定 表2 等 级 等 二 等 三 等 四 等 士1".o 士1".8 测角中误差 士0"7 各等三角测量中最弱边的边长相对中误差和方位角中误差不超过表3的规定 表3 等 等 级 三 四 1/20万 万 1/4万 边长相对中误差 万 1/12 1/7 方位角中误差 士2"5 士0.9 士1.5 士4.5 3.5国家三角测量的基准
GB/T179422000 3.5.1坐标系统 国家三角测量采用1980西安大地坐标系 1980西安大地坐标采用的参考椭球的基本参数值为 长半径a=6378140m; 地心引力常数(含大气层)GM=3.986005×1o''m'/s" 二阶带谐系数J=1.08263×10- 地球自转角速度w=7.292115×1o-"rad/s 3.5.2高程系统 国家三角测量的高程采用正常高系统;由1985国家高程基准面起算;青岛高程基准原点的高程为 72.260m 3.5.3平面坐标系统 国家三角测量的平面坐标采用高斯一克吕格平面坐标系统 国家三角点均计算出高斯平面的六度 带或三度带的平面直角坐标 六度带或三度带的主子午线经度均由东经3"起,分别每隔6"或3"划分投影带,每个投影带内以主 子午线和赤道的交点作为平面直角坐标的纵、横坐标原点,主子午线的投影长度比定为1,主子午线上 各点的横坐标定为500000m 3.6国家三角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 3.6.1一等三角 -等三角锁采用单三角锁时,三角形应尽量接近于等边三角形,任何角不应小于40,采用中点多 边形或大地四边形或采用三角网形式布设时,任一推算路线的传距角不得小于30" -等三角锁各锁段图形权倒数之和应不超过100,对于个别特殊困难地区由于地形限制或锁段过 长时,图形权倒数之和可放宽至不超过120 超过120时则应在锁段中部加测起始边 3.6.2二等三角 二等三角网和一等三角锁以连续三角网形式联接 二等三角网中的三角形的内角不得小于30',对地形复杂等困难地区的个别三角形内角可放宽至 不小于25 二等三角点至起始边的距离,一般不超过12个三角形 3.6.3三、四等三角 三、四等三角网以连续三角网形式或插点或插网形式,在一等或二等控制点下进行加密 三,四等三角网中任一三角形的内角都不得小于30,受地形限制等困难地区,个别三角形内角可 放宽至不小于25 3.6.4对已有大地控制点的联测 、二、三、四等大地控制网点应进行重合或联测,重合点和联测点之和不应少于 对测区已有的一 三个 3.7三角点高程渊址 三角点高程测量的方法 3.7.1 三角点的高程以水准测量或用高程导线测量或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求得 需要用三角高程方法测定三角点高程的各级三角锁网的三角测量观测边均应对向观测垂直角,量 取仪器高和觇点高,计算往返三角高程的高差,计算出各三角点的高程 三角高程由水准点或水准联络点或符合精度要求的高程导线点起算 3.7.2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 任一三角高程点至三角高程起算点的距离,以三角高程推算边计算,不超过表4的规定
GB/T179422000 表4 三角点等级 推算边边数 平差后的三角点高程中误差,m 等 士1.0 10 二等 士0.5 三等 士0.25 四等 10 士0.20 三角高程平差后的各级三角点高程中误差不超过表4的规定 技术设计与选点 4.1技术设计 4.1.1技术设计的基本要求 三角测量布测前应进行技术设计,获得三角点网的最优布设方案 技术设计书的格式、,内容,要求与 审批程序参照CH/T1004进行 4.1.2资料收集 技术设计前,应充分收集测区内各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进行实地勘察,然后进行图上设计, 编写技术设计书 4.1.3图上设计 图上设计应标绘出已有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的位置和新设计的三角点位置和观测方向以及和已有平 面控制网,已有高程控制网的联测方向和联测路线 4.2实地选点 4.2.1各等三角点的点位要求 a选定的三角点应扩展方便,计划观测方向均应通视良好,视线应超越和偏离障碍物一定的高度 和距离;在山区一等不小于4m,二等不小于2m;在平原地区,一等不小于6m,二等不小于4m;三、四 等方向以能保证成像清晰,便于观测为原则 决定视线高度时,须考虑到树林和农作物高度的增长 视线应尽量避免沿斜坡或河坎旁通过 当视 线通过稻田、草原、沙漠、戈壁沼泽,湖泊、大片树林、较大城市以及工矿区时,视线高度一等不低于 二等不低于6m. 8m, b三角点一般应选在便于造标和观测,埋石后标志能长期保存的制高点上,点位离开公路,铁路、 河流不得少于50m,离高压线不少于120m. 在起始边两端点及锁段中央须测定天文经纬度的三角点上,如不便进行天文观测时,应另行选 c 定天文墩的位置 天文墩至三角点的距离应不小于该点的舰标高度,但不大于60m,并须便于直接测定 天文敬的归心元素 起始边两端点尚须测定天文方位角,为此天文墩应尽量设在起始边的方向线上,其 偏差不大于11 m 42.2三角点点名确定 三角点一般应以村名,山名、地名作为点名;少数民族地区应用译音;荒渎地区无法查询地名时,可 根据地形特征命名或以点号表示 新旧点重合时,一般采用旧点名,如果原来所依据的村名、山名、地名已有变更,则应在所采用的新 点点名之后附上旧点名,并加括号 同一条三角锁或同一个1;10万图幅的三角点中有相同点名时,须加以区别 点名书写必须准确、正规,所用简体字一律以国务院公布的为准 4.2.3方位点 平原地区各等级三角点根据需要可以设置方位点,方位点不少于2个,方位点至三角点的距离为
GB/T179422000 500~1000m;同一三角点上两方位点方向间的夹角不应小于60" 方位点应选在目标明显,易于寻找,观测方便,并能长期保存的地方,方位点应设置永久性固定 标志 从三角点地面能直接看到某一三角点的觇标基底,则该三角点可作为方位点 4.2.4三角点点之记 ,二,三、四等三角点均应按A1的格式填绘三角点点之记 4.2.5旧点利用 对测区内已有的各等级水平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应尽量重合利用或进行联测 有关利用或联测情 况,应在点之记和技术总结中进行详细而具体的记录和说明 标石已部分或全部被损坏的旧点,应按新测点和旧点的最高等级的要求进行补埋或重埋 新点为一、二等点.旧标石为二层或三层,且均完整稳固能长期保存,其标石规格不低于本规范三、 四等点的标准时,可不重埋 新点为三、四等点,旧标石为一层且坚固完整可长期保存者,可不重埋 凡不满足本规范要求的旧点,均须重新埋设新标石,新旧标石的标志中心应尽量重合,不允许在其 附近另埋标石 利用旧点均应按A2.1和A2.2的内容和格式填记“旧点重合利用登记表”和“旧点重新埋石记录 表”,并准确量记有关尺寸 4.2.6水准联测三角点 选点中应将设计进行水准联测的三角点的联测路线、联测点名记于点之记位置说明内,并在技术总 结中说明 三角点的标志 5.1造标埋石的基本要求 各等级三角点均应建立永久性的测量标志 a b标石是三角点永久性的点位标志,标石中心应嵌人中心标志,中心标志代表三角点的中心位置 建造的舰标必须标形端正,标心和圆筒应与铅垂线平行,结构牢固;内架与基板结构密合;基面 平整;内外架无接触 幌标的圆简中心,回光台中心,标石中心应位于同一铅垂线上,其最大偏离以标石 中心的铅垂线为准,不得超过o.1, m 二等观测方向的视线应离开檐柱,距离不小于0.2m,三、四等观测方向的视线离开檐柱的 距离应不小于o.1 m 应在槽柱的适当位置应用色漆注明三角点的点名、等级、建造单位、建造年月;无外架的墩标,则 用红漆写在仪器墩向南的侧面上 造标埋石时应将点之记的点位说明,标石断面图的相关高度和有关数据填注清楚 f 造标埋石完成以后,应向当地政府办理测量标志委托保管手续 g 5.2测量觇标的类型 各等级三角点上的测量觇标类型统一采用以下名称 a)寻常标 没有内架的木质三脚或四脚觇标; b钢寻常标 没有内架的钢质三脚或四脚觇标; c)混凝土寻常标 用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没有内架的三脚觇标; d复合标 内,外架相连结的木质三脚或四脚觇标; e)双锥标 内,外架不相连结的木质三脚或四脚觇标; )y 钢标 钢材制成的有内,外架的觇标; g墩标 用混凝土,天然石,砖块或木材筑成的仪器墩上加设圆筒的觇标;
GB/T179422000 h原生树标 在森林区用原生树去掉树梢,树枝作为外架檐柱的觇标; 马架标 用钢材或木材建造的高度约1.5m左右的内架,并加设圆筒的觇标; 活动标 可以移动的钢标或木标 5.3标石和中心标志 5.3.1标石类型 三角点的标石类型统一采用以下名称 ,二等三角点标石 a b 三、四等三角点标石; 岩石地区三角点标石; d冻土地区三角点标石; e)沙漠地区三角点标石; f 特殊困难地区三角点标石 5.3.2标石的材料 三角点标石一般用混凝土灌制,也可用相同规格的花岗石,青石等坚硬石料代替 5.3.3标石埋设要求 a盐碱地区埋设混凝土标石,须加涂沥青,以防腐蚀 b在泥土松软,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或沼泽地区埋设标石时,除应尽量选择好埋石地点以外,应在 盘石下边浇灌混凝土底层 埋石时,须使各层标石的标志中心严格在同一铅垂线上,其偏差不大于3mm 并用钢卷尺量取 c 各层标石面间的垂直距离,填记于点之记的标石断面图中,结果取至厘米 5.3.4钢管标志 钢管上端应焊接封闭,并刻划或嵌人中心标志 钢管外壁应涂刷粘性沥青,并用布或其他材料缠绕,刷涂沥青,其厚度不少于3m mm 钢管内应灌满混凝土,防止钢管内壁腐蚀 5.3.5中心标志 三角点标石的盘石和柱石的中央均需嵌人一个中心标志,并应安放正直,粘接牢固 中心标志可用金属材料或瓷质材料制成,其规格标准见附录A3.1 以石料凿成的标石,应在盘石或柱石中心位置凿刻断面成“V”形的十字中心标志,线长约5 cm,线 n,内涂红色油漆,以代替瓷质或金属中心标志 的上宽和深度各约为5mm 柱石的中心标志应稍高于柱石顶面,以便于安放水准标尺 5.3.6重埋标石 与旧有水平控制点重合需要重新埋设标石时,应通知原埋石单位或测绘管理部门 重埋中应检查原标石的上下标石的中心标志中心是否在同一铅垂线上,当偏离值大于3mm时,应 以最下标石的标志中心为准埋设新标石 在保证新标石稳固的原则下,尽量使新旧上标石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在重埋过程中应量取新旧上标 石面间的高差和觇标有关部位至柱石面的高度 重埋标石面上,应用红漆标注“重埋”二字 重埋标石后应按A2.2填写“旧点重新埋石记录表” 水平角观测 6.1测角仪器 6.1.1各级三角测量使用仪器观测方法和测回数 各等级三角测量水平角观测使用的仪器、观测方法和测回数按表5规定执行
GB/T179422000 表5 级 使用仪器类型 全组合测角法方向权;nmn 方向观测法测回数 备 注 DJ07 36(35) n 方向数 42(40) m 测回数 D DJ07 24(25) 1 二 30(28,32) D DJ07 三 o D D)2 12 DJ07 四 D D]2 6.1.2经纬仪的检验 水平角观测使用的经纬仪使用前应进行检验,检验项目、检验方法与限差以及检定周期,均按 JG414和JG100的有关规定执行 6.2各级水平角观测的基本要求 6.2.1仪器安置 观测一等三角点时,仪器应安置在仪器台上 二、三、四等三角点在寻常标下仪器安置在脚架上观测 时,根据土质状况,采取打脚桩或其他措施,保证仪器有稳定的观测环境 6.2.2仪器及操作要求 观测水平角应事先调好望远镜焦距,同一测回中应保持不变;照准目标尽量不要使用垂直制动 a 和微动螺旋,使用水平微动螺旋或目镜测微器照淮目标和测微螺脏对准分划线时,其最后旋转均应使用 旋进方向 在观测过程中,如发现二倍视准轴差(C)的绝对值D07,D1型仪器大于20'".D12型仪器大于 b 30"时,本测回无效,应校正后再继续观测 e)观测过程中应使仪器保持水平、照准部上水准器气泡偏离中心,对于DJ07最大不超1.5格 DJ1、DJ2最大不超过1格 6.2.3垂直轴倾斜改正 当照准点的垂直角一等超过士2",二等超过士3"时,应在观测方向值中加人垂直轴倾斜改正 在观 测该方向时须读记照准部上水准器气泡位置,确定垂直轴在水平轴方向的倾斜分量,来求得方向改 正值 在同一测回中由于读数误差及其他原因而产生水准器气泡长度的变化,不能超过0.6格 三、四等三角观测一般不加垂直轴倾斜改正 6.2.4各级水平角观测的照准目标 等三角观测照准发光标志(即回光 二、三,四等三角观测,照准圆筒、标心柱或其他稳固的照准标志 6.2.5观测时间的选择和时间段数的要求 各等级水平角观测均应在通视良好,成像清晰,能精确照准时进行 -等三角点,至少应有三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观测的基本测回数不应超过全部基本测回 a观测一 数的2/5 在一个时间段内观测任一单角的测回数不能超过其总测回数的1/2,且不宜连续观测同一单 角重测时例外) 对日、夜测比例一般不作要求,当视线上有较明显的旁折光影响时,要求日夜测比例在30%一70% 范围内变通,并注意选择有利的观测时间段
GB/T179422000 b观测二等三角点一般不少于两个时间段,每一时间段观测的基本测回数不超过总基本测回数的 2/3 个别特殊情况下也可在一时间段测完 e)上午、下午、夜间各为一个时间段 6.2.6零方向选择及方向编号 观测前应将点上方向编号,可任选一目标清晰的方向作为第一方向(即零方向),然后按顺时针方向 依次编为2,3n 测锁时,总是将最左边的方向作为零方向 6.2.7偏扭镜观察标志 使用D0型仪器测一等时,应在距点1一1.5k处设偏扭镜观察标志 6.3编制观测度盘表 6.3.1编制观测度盘表的原则 使用光学经纬仪观测时应使水平角观测的各测回均匀地分配在度盘和测微器的不同位置上 a观测前应先编出基本度盘位置表,然后计算观测度盘位置表,确定点上观测的每一角度或方向 组各测回的起始方向读数 b基本度盘位置是相对于三角点上确定的第1方向(零方向)的度盘位置 它分别由度盘上的度刻 划,分刻划和秒盘刻划三部分组成 c 当观测的角度或方向值其起始方向不是1方向,而是第n方向时,应将该基本度盘位置加上角 度(1,n)的概略值(取到度)成为观测度盘位置 起始方向是1方向的角度或方向组,其基本度盘位置就是观测度盘位置 6.3.2方向观测法的观测度盘位置编制 a)DJ07,DJ1型仪器第测回的观测度盘位置的计算公式 180 (k一l)十'(k一1十 ,(k一1十 2m 4m 按三角点等级规定的测回数 式中:nn -测回序号(k=1,2 " -度盘上的最小刻划 b)D2型仪器第人测回的观测度盘位置的计算公式, 8o 一1十(k一1十 -(k一1十 2 n 2mn 4m 随着人值的递增.式中第二项号-1)的值会达到度或大于1度,则应舍去“度",只取该项的"分",当为 整度时取零分 6.3.3全组合测角法观测度盘位置表的编制 a基本度盘表的编制 由测站上的方向数n计算应观测的角度数T- 1一1 -x 将全部角度分为丫组,同一组中的角度不能有同名方向 该组中各角的基本度盘位置相同 则 n为奇数时,Y=n n为偶数时,7=(n一1 设朋为单角的测回数,计算得 180 十i” 每测回间水平度盘变换值o- m 180° 每组间水平度盘变换值o=- 十i 180 1803 和- -两项计算及逐项相加时,均应算至0".1,然后舍去小数取度整数编算出基本度盘位置 2 m
GB/T179422000 式中:'为度盘最小刻划 第一组第一测回的基本度盘位置为0o' 任一角各测回测微器整置位置按下式计算 -(k一1十 2m 4n 式中:友为测回序号(k=1、2 - b计算观测度盘表 以选定的1方向为准,观测各方向的水平方向概值,取至整度 将左方向不是1方向的观测角的基本度盘位置加上左方向概值,即得观测度盘位置 6.4水平角及水平方向观测 6.4.1全组合测角法一测回的操作程序 6 4.1.1DJ1型仪器的操作 a将仪器照准左方目标,按观测度盘表对好度盘和测微器位置(允许士5'"); b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一周精确照准左方目标,用测微器使度盘对径分划重合,读 定度,分和光学测微器读数两次(重合两次读两次数) c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精确照准右方目标,读数(方法同b)条); d纵转望远镜; e)照准右方目标,操作同c)条; f 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精确照准左方目标读数(方法同b)条) 以上操作为一测回,每一观测时间段内顺、逆转照准部观测的测回数应大致相等 6.4.1.2DJ07型仪器的操作 a将仪器照准左方目标,按观测度盘表对好度盘位置和测微器位置(允许士5"); b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一周,重新照准左方目标 首先读定水平度盘和测微器读数(重 合对径分划两次读两次数),然后用主望远镜目镜测微器精确照准目标三次并读数,紧接着用偏扭观察 镜目镜测微器照准标志三次并读数; 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照准右方目标,用主望远镜目镜测微器照准目标三次并读数, 紧接着用偏扭镜照准标志三次并读数,然后读定度盘读数和测微器读数, d纵转望远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重新照准右方目标,按b)条规定顺序进行照准和 读数 e)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照准左方目标,按e)条规定顺序进行照准和读数 以上操作为一测回,每一观测时间段内顺,逆转照准部观测的测回数应大致相等 是否使用偏扭观 察镜,由观测员根据觇标扭转量的大小来决定 6.4.2方向法一测回的操作程序 a将仪器照准零方向(即第一方向),按观测度盘表对好度盘和测微器位置 b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1一2周后精确照准零方向,读定度,分和光学测微器读数两次(重合两 次、读两次数); e)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精确照准2方向,按b)条方法读数 继续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依次观 测34n方向,最后闭合至零方向 d纵转望远镜,逆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1一2周后,精确照准零方向,按b)条方法读数; e)逆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按上半测回观测的相反次序n4、3、2,观测至零方向 以上操作为一测回,当方向数小于四个时,可不闭合至零方向 使用DJ07型仪器,应将主望远镜目镜测微器置于零位,一测回的操作同上 6.4.3方向观测的分组观测
GB/T179422000 采用方向法观测,当方向数多于6个观测有困难时,可考虑分两组观测,每组方向数大致相等,应有 两个共同方向 两组观测结果分别取中数后,共同方向之间的角值互差不得大于士2m"m"为本等级的 测角中误差) 两组观测值按等权分组观测进行平差 6.4.4方向观测的补测 当方向数多于三个时,方向观测一测回中可以暂时放弃不宜观测的方向,放弃的方向数不得超过应 测方向数的三分之一,补测放弃的方向可只联测零方向 6.4.5关于联测的规定 )在已经观测过的点上第二次设站观测,应联测两个已知方向 b在高等点上设站联测低等方向时,一般应联测两个高等方向 同一人在一点上观测不同等级方 向时可只联测一个自己观测过的高等方向 e)联测两个方向时,其夹角化至同一中心的新、旧角值之差的限值为士2Vm十n 式中 为相应新,旧成果等级规定的测角中误差 71、m7? 6.5水平角观测的限差和重测 6.5.1全组合测角法观测限差按表6执行 表6 等 等 序 目 项 D07 DJ1 DJ07 DJ 主望远镜、偏扭观察镜目镜测微器三次读数互差 3格 3格 1" 1" 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差 6" 上、下半测回角值的差 5" 6" 5" 同一角度各测回互差 5" " 直、间接角互差 3" -4个方向 2"" 4" 56个方向 3" 5" 7和7个以上方向 2" 三角形最大闭合差 二等采用三方向法观测时,三方向组执行表7的限差,其余各项均按本表限差要求 6.5.2方向观测法限差 方向观测法限差按表7执行 表7 等 三 等 等 四 序号 项 目 DJ07 DJ1 DJ07 DJ1 DJj2 DJ07 DJ1 D]2 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差 3" 5" 6" 5" 6" 5" G" 8" 8" 半测回归零差 -测回内2c互差 9" 9" 9" 9' 13" 9" 9" 13 化归同一起始方向后,同一方向 6" 6" 9" 5' 5 值各测回互差 三角形最大闭合差 6.5.3超限观测值的重测 a超出表6,表7规定限差的完整测回都要重测 10
GB/T179422000 b)测角法的重测数按应重测的基本测回数计算 重测数超过基本测回数的1/3时,应全点重新 观测 c)方向观测法的重测数按应重测的方向测回数计算 一份成果的方向测回总数为(n一1)m,是方 向数、朋是测回数 当重测方向数超过方向测回总数的1/3时,本点应重新观测 d测回互差超限,除明显的孤值外,一般都应对称重测该组观测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e方向观测法一测回中,重测方向数超过1/3,及观测三个方向有一个方向要重测,则应重测整测 回 此时只按超限方向测回计算重测数 因零方向超限而全测回重测,算作(n一1)重测方向测回 f)方向观测重测只须联测零方向 g观测的基本测回和重测测回结果均应载人记簿 每一测回(即每一度盘位置)只采用一个符合限 差的结果 h全组合测角法,直、间接角之间超限时可重测单角 6.6归心元素的测定 归心元素包括偏心距e和偏心角0 6.6.1测定归心元素的专用符号 a)e,、eH,e,依次代表仪器,回光,圆筒(或标心柱)投影中心至标石投影中心的距离,称作偏心距,量 至毫米; b)0,,4依次代表以仪器,回光,圆筒(或标心柱)投影中心为角顶,由偏心距方向起顺时针方向 量至零方向线的角度,称为偏心角,量至15'; 当一点上有多个仪器、回光中心时,则应对投影点的偏心距和偏心角加注1,2等下标 如 c e,,并分别注明各自应改正的方向 6.6.2测定归心元素的方法和要求 a测定归心元素一般采用图解法;使用经纬仪,在三角点周围约成120"60')的三个方向设站,每 站用盘左、右两个位置照准要投影的中心点作垂直面,分别记录到安置水平的投影用纸上,交会出各中 心的投影点 当某一中心的三条投影线构成示误三角形时,取其内切圆心为投影点 b如因地形限制,也可在交角约90"的两个方向上设站,每站连续投影两次(两次之间略微变动仪 器左、右位置) 当投影线构成示误四边形时,取其对角线交点为投影点 c 上述投影示误三角形的最长边或示误四边形的长对角线,对于标石、仪器、回光中心的投影不得 大于5mm,对于圆简,标心柱的投影不得大于101 mm d根据实际情况亦可采用其他严密的方法求出投影点 当投影用纸安置在仪器台上时,可以用交 会等方法决定仪器或回光中心在投影纸上的位置 )在投影用纸上投影交会各中心完毕后,除标石中心外,在其他各投影中心上均应描绘两个本点 观测的方向,最好有一个是观测零方向 在不设站观测的三角点上测定照准点归心元素时.必须描绘包 括测站点方向在内的两个方向 若没有点上方向值时,还应观测描绘方向间的夹角一测回,记于投影用 纸上取至分 f各投影中心描绘的两方向间的夹角和观测值的差,当偏心距小于0.3m时,不应超过2";当偏心 距大于0.3m时,不应超过1 、二等三角观测时,其测站点或照准点偏心距一般不得大于0.5m,三、四等三角观测可适当 g 放宽 当偏心距过大,不能用图解法测定归心元素时,可用经纬仪直接测定偏心角,二测回取至分,用解析 法或直接丈量偏心距(平距)两次,两次差不得超过10mm 6.6.3归心元素的测定次数与时间要求 a)观测一等三角点,其测站点归心元素,应在紧接观测前后各测定一次 照准点归心元素只要求有 测前、测后控制 以上两次测定归心元素间隔的时间均不得超过两个月,否则应增加测定次数 1
GB/T179422000 b)观测二等三角点时,测站点和照准点归心元素测定两次 尽量在到点设站观测前后各测定一次 照准点归心元素测定距观测的日期:8m和8m以上觇标不得超过两个月;8m以下觇标不超过三 个月 e)三、四等点观测.测站点和照准点归心元素一般只测定一次 投影距观测的时间不超过三个月 d各等级观测,对于高标或遇天气突变等,应根据情况,及时增加测定次数 6.6.4投影偏差的限差 a将两次投影的仪器(或回光、圆筒)中心的投影点和从该点所描绘的同一方向线重合后,标石中 心两次投影点间的距离,称作投影偏差 采用的归心元素其同一中心的各次投影偏差不应超过10mm b)当控制观测所必需的数次投影,其投影偏差超过10mm时,经检测证实仍超限,则分别计算归 心改正数 对于任一方向两次改正数的差,,一、二等小于0".2仍可取归心元素中数计算改正数,否则应 考虑重测相关点的水平角 6.6.5归心元素结果的取用 测站点和照准点同一中心的各次投影,若投影偏差不超限,则归心元素一律采用取中数 取中数时,当两次投影偏心角的差接近18o(在150一210左右)时,应以两次标石中心投影位置连 线的中点作为标石中心投影点,量取归心元素的中数(即图解中数) 若两次投影中有一次归心元素为零(正刺的情况),则偏心距取两次的中数,偏心角采用另一次的投 影值 大地点高程测定 7.1三角高程测量 7.1.1三角高程测量测定高程的方法 三角高程测量不分等级,它是测定大地点高程的一种方法 一般都是在三角点上观测水平角期间 同时测定各方向的垂直角(即高度角)求相邻点之间的高差,推算大地点高程 7.1.2垂直角观测的基本要求 n)观测垂直角的仪器,其精度应不低于D2经结仪 b)一般地区必须在地方时1016点之间观测 在戈壁、沙漠等困难地区,观测时间可酌情放宽 e》点上方向数较多时,应分组观测,每组包括2~4个方向 遇到通视条件不好,亦可单方向连续观 测 d各方向垂直角观测的照准部位,按下列符号记人手簿中 圆筒上沿 1 标顶 天 回光 大 标尖 e盘左,右两位置照准目标时,目标的成像应位于垂直丝左、右附近对称的位置上 f观测过程中当发现指标差的绝对值大于30"时,可继续观测,本测回有效,测完该测回后应即 校正 7.1.3垂直角中丝法观测的操作程序 盘左(或就有)开始,照准一组中的第一方向 用中然切准目标 a b)将垂直度盘指标水准器居中,重合度盘对径分划两次读数两次 依次照准第二方向直到本组方向测完 C d纵转望远镜成盘右(或盘左). e)按上述相反的次序照准各方向目标,观测读数,回到第一方向 以上操作为一测回 12
GB/T179422000 7.1.4中丝法测定垂直角的测回数 各等级三角点上,每一方向按中丝法观测应测四测回 7.1.5垂直角和指标差的计算公式 计算垂直角和指标差的公式,因仪器而异,下面列出两种常用仪器的计算公式 a)wILDT3仪器 a=L一Ri=l十R一180° b)wILDT2仪器 3 1一180" 一360” ,=L主 _尽- 式中:a为垂直角;为指标差;l、R为盘左、右垂直度盘读数 7.1.6垂直角观测的限差与重测 a垂直度盘测微器两次读数的差,DJ07,DJ1型仪器不超过2"等于测微仪器上0.5大格);D2型 仪器不超过3" b同一方向垂直角互差不得大于10" c)指标差互差不得大于15" 当分组观测时,仅在一测回内的各方向间比较;单方向连续观测时,则 在连续观测的测回间比较 根据以上比较指标差的原则,每次观测对一个方向至少应测两测回,或两个方向一组测一测回 d超限的观测值均应重测,最后每个方向取四个符合限差要求的测回 7.1.7丈量觇标和仪器水平轴中心至标石上标志表面的高度 a量取部位;圆筒上沿(或标顶)标尖、回光台,仪器台及其他观测时被照准过的部位 仪器安置在脚架上观测时每光段开始均应量取仪器水平轴高,并使同一观测时段内的仪器高尽量 致 b司光站应量取回光中心至回光台,或仪器台的高度 特殊情况下,则应直接量取回光中心至标石 上标志面的高度 当一点上有几个回光高度时,应分别注明照准方向的名称 回光站的量高记录应及时交测站转载到本点垂直角观测手簿中 c)量高方法 用钢卷尺以不同的两个尺段各量取一次,读至厘米记人手簿 d量高限差 两次丈量结果的差不得大于5emm 7.2水准联络点(简称水联点 7.2.1水联点的设立 当大地点的高程难以用几何水准直接测定时,要测设水联点,然后再测定水联点与大地点之间的高 差,以推算出大地点的高程 7.2.2水联点至大地点间高差测定方法 a用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测量时,按GB12898的规定施测 b用三角高程测量时,在水联点和三角点间对向观测垂直角,中丝法测六测回 7.2.3水联点至三角点间的距离测定 a)三角交会法 至少须由三个大地点双向交会,并要求边长不超过本等级三角测量的规定,按四等 三角测量的要求观测水平角 b条件困难,水联点只能和一个三角点方向相连时,有两种求距方法供选用 (本条方法只能在一 等三角点上应用. 参照GB/T16818中的四等要求测定水联点至三角点的距离 但边长不能超过4kn 用解析法求定水联点至三角点的距离D 要求D不能超2km,高差不得大于400m 依水联点为 -端点,在与距离D接近垂直的方向布设两条辅助基线,其长度应大于D/20 每条辅助基线用检定过 13
GB/T179422000 的钢卷尺作往返丈量,读至毫米,其长度相对误差应小于1/1000 角度用DJ1型仪器测三测回,用DJ2 型仪器测四测回 两次解析求得的D值,其相对误差应小于1/800 成果的记录、整理与验算 8.1记录方式与要求 8.1.1记录方式 按记录载体分为电子记录和手簿记录两种方式、三角测量优先采用电子记录,在不适宜电子记录的 特殊地区亦可采用手簿记录 8.1.2记录项目 a每一三角点应记载测站名称,等级,觇标类型 水平角观测照准点栏,测角法观测时每测回只记 录方向号,照准目标;方向观测时每点第一测回应记录所观测的方向号、点名和照准目标 其余测回记方 向号 b每一观测时间段须记录观测日期,时间(北京时,天气,成像,风向风力 c)每方向须记录方向观测值 8.1.3手簿记录要求 a一切外业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直接记录 b手簿一律用铅笔填写,记录的文字与数字力求清晰,整洁,不得潦草模糊 手簿中任何原始记录 不得涂擦,对原始记录有错误的数字与文字,应仔细核对后以单线划去,在其上方填写更正的数字与文 字,并在备考栏内注明原因 对作废的记录,亦用单线划去,并注明原因及重测结果记于何处 重测记录 应加注“重测”二字 各级三角测量记录与计算的小数取位要求参照表8执行 c 表8 项目及等级 读 数 -测回中数 记簿计算 " 等 0 水平角 三、,四等 垂直角 电子记录参照CH/T2004和CH/T2005执行 8.1.4观测记录的整理和检查 观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检查外业观测手簿,检查手簿中所有计算是否正确、观测成果是否满 足各项限差要求 确认观测成果全部符合本规范规定之后,方可进行计算 8.2三角测量成果的验算 8.2.1三角测量的验算项目 a三角形闭合差、测角中误差计算; bb 极条件自由项及限差计算; c)基线条件自由项及限差计算; d方位角条件自由项及限差计算 e)三角高程高差的验算 8.2.2三角形闭合差、测角中误差计算 a)三角形闭合差计算公式 W =180一(A十B十C)十e" 式中;W 三角形闭合差; 三角形三个内角; A、B,C 14
GB/T179422000 三角形球面角超 b)测角中误差按菲列罗公式计算 [WW m”=士 5 3n 式中:n 三角形个数; W 三角形闭合差 8.2.3极条件自由项限差计算 a自由项限差计算公式 777" 6 w=士 VSg阳 式中:m 测角中误差; 传距角; 206265 b)极条件自由项不应超过士2w 二、三四等极条件自由项,在验算过程中超出士2w,但不超过 士2.5w者,允许达5% 8.2.4基线条件自由项限差 基线条件自由项限差计算公式 m m W 一士2、"Ste" n 测角中误差 式中:m 传距角; 206265; m川 基线边长相对中误差 S 8.2.5方位角条件自由项限差计算 方位角条件自由项限差计算公式 w=士2n”m"十m"十m'" 推算路线的经过的测站数; 式中:n 测角中误差; m7a 起始方位角中误差 m",m" 8.2.6三角高程测量验算的项目与限差 a同一条边由对向垂直角按本地区平均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差改正系数c值分别计算的高差值 不应超过士0.1D(m(为边长的公里数 b用对向观测求得高差的中数、沿闭合图形各边求和,或从一个高程起算点沿三角边推算至另 个高程起算点,其闭合差不应超过士0.05VSD.(m). D为各高差边的边长,以km为单位,对向高差之差超限,但其中数能满足闭合图形限差要求时,仍 采用中数;若不满足,且其中一个单向高差能满足时,可采用单向高差 通过验算舍弃不合格成果后,每个三角点必须保证至少有三个双向或两个双向两个单向的高差 c 成果 成果的检查验收与上交 9.1外业成果的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 15
GB/T179422000 9.1.1外业成果的检查验收 三角测量任务完成后,参照CH1002进行检查和验收并编写检查验收报告 9.1.2外业成果的质量评定 三角测量成果在检查验收以后参照CH1003进行质量评定 9.2技术总结 9.2.1三角测量的技术总结 技术总结是在三角测量任务完成后,对技术设计书和技术标准执行情况、技术方案、作业方法、新技 术的应用,完成质量和主要问题的处理等进行分析和总结 它是与测绘成果有直接关系的技术性文件 是永久保存的重要技术档案 9.2.2技术总结的编写 技术总结参照CH1001编写,并有单位主要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名.方可上交 9.3上交资料 9.3.1资料的整理与上交 经过检查验收后的三角测量成果,须清点、整理、装订成册,编制目录,开列清单,上交资料管理 部门 9.3.2上交资料的范围 a)技术设计书 三角锁、网展点图; b 三角点点之记 c d测量标志委托保管书(两份)及批准征用土地的文件 旧点利用记录资料; f水平角、水平方向以及垂直角(包括水联点)的观测手簿,记录磁带,磁盘和纸带; g归心投影用纸和测定的归心元素资料; h)仪器检验资料; i外业成果验算资料两份 技术总结 k)验收报告 16
GB/T179422000 A 附录 (标准的附录) 选点与埋石标准 A1三角点点之记 所在图幅 ;100000 系 等三角点点之记 区(锁) 点 概略经度 点 概略纬度 类 地 概略高稻 本点位置 说明及 质 水层深度 土 交通情况 冻结深度 解冻深度 所在地 最近水源及里程 点 信 略 最近住所及里程 图 选点员对造埋工作的要求 实造觇标高度 实埋标石断面图 觇标类型标石类型 觇标必需高度 类型 基板 圆筒 圆筒上沿: 标尖 旧点点名 回光台: 旧点所属锁网及等级 基板 施测单位: 测定年代: 均由上标石面量起 觇标及标石规格,可否利用或修复 )测支线水准便于联测的水准路线和点号 本点( 联测方法 本点( )天文点 本点向导 作业单位 作业时间 姓 姓 名 名 时 间 时 备褂 队检查者 检查者 17
GB/T179422000 A2旧点利用记录 A2.1旧点重合利用登记表 旧点重合利用登记表 原中心标石标高厦 新点名及等级 随测单位名称 住 月 新系区名称重合情况 地年 1:10万 类型坚固程度类型及其备注 图幅编号 年 旧点名及等级 联测单位名称 住 炒 月 旧系区名称平面高程和是青利用利用情况 年 填表者 A2.2旧点重新埋石记录表 旧点重新埋石记录表 所在地 点 原点名 原造埋 重埋单位 单 位 原造埋 重埋时间 间 时 原系区名 新系区名 称和等级 称和等级 新埋中心标石断面图 旧中心标石断面图 重埋标石时 的投影方法 新旧标石中心的平面关系(以偏心元素略图表示) 旧标石中心的相对平面关系(即柱石,盘石中心 '心投影元素,以略图表示) 新旧柱石顶面的高差;旧标石柱石顶面 至新柱石顶面的高差以米为单位(旧标石低于新标石时高差为正.,反之为 负 备注 年 月 日 18
GB/T179422000 A3三角点标石标准 A3.1中心标志图 a金属标志图(见图A1) b瓷质标志图(见图A2) p50 中40 40 8 p50 10 70 9 o20 字蓝袖,十字线中心钻一小孔,直径1.5mm. 孔深与标志高度相等 中10 单位;mm" p直径 -弧的曲率半径; R 图A2 图Al A3.2标石类型及埋石图 一、二等三角点中心标石埋石图(见图A3) a 员 槽柱 柱、盘石顶面 国测 1972.6 40 捣固之 回 土石层 单位;cm 注:在人烟稀少的地区,柱、盘石顶面应刻印(或漆注)点号 图A3 19
GB/T179422000 b三、四等三角点中心标石埋石图(见图A4) 员 动可 捣固之土石层 40 单位:;cnm 注,护沟与柱,盘石顶面之规格同一,二等三角点(略》. 图A4 e)岩石地区三角点中心标石埋石图(见图A5 二等三角点 100 分 i7T响 新土 细沙 单位:cm 图A5 三、四等三角点,只埋一个标志,其他同一,二等三角点埋设尺寸 20
GB/T179422000 岩石地区三角点标志埋设的规定 ,二等三角点 三、四等三角点 岩石面距地面之深度 序号 m 岩石标志 盘石 柱石 岩石标志 盘石 柱石 0.00.4 0.5~0.7 0.80.9 1.0以上 注 表中所列柱石和盘石的尺寸见A3.2.1(一,二等山地中心标石)和A3.2.2(三、四等山地中心标石 第一种岩石地区标志埋设的外部整饰如上图,第二、三,四种岩石地区标志埋设的外部整饰与一般三角点相同 在放盘石或柱石时,应先将岩石面打平,并在其上铺一层细沙 d冻土深于0.8m地区的、二等三角点埋石图(见图A6) 视冻土深度而定 最深冻土线或 最深融化线 主 咸 捣固之土石层 旦 有书7 50 单位;cm 注 混凝土柱石内安钢筋三根,浇灌时先用细铅丝将钢筋扎成三角柱件,然后再灌混凝土 混凝土柱石上不必加根络,一般和基座同时浇灌 基座亦可用一般盘石棋型灌制 在永久冻结地区,图中的最深冻土线为最深融化线 混凝土柱石亦可用钢管代替 图A6 21
GB/T179422000 e)沙漠地区三角点中心标石埋石图(见图A7、图A8) 固定沙丘钢管标石埋设图 不网 及才w双7不7 混凝土 定层 钢管 6070 mm 砂土 金属根络 单位cm 注,钢管直径的大小以能安放瓷标志为原则 图A7 流沙丘钢管标石埋石图 红柳 不少于" 70mm 单位;cm 注 螺旋钢管标石打人流沙丘后,应用木桩和红柳围成半径不小于0.75m的护圈 钢管标志周围不宜加固定层 当在高水位流沙地区埋设时,钢管底端应用钢板封闭,并在钢管外壁加涂沥青,以防腐蚀 图A8 22
GB/T179422000 f特殊困难地区一、二、三,四等三角点中心标石埋石图(见图A9) 50 A不 7F内 ×测 ××年×月 品 9 单位;cm 图A9 g砖砌天文墩(见图A10) 60 水泥浆涂抹面 200 踏板 新土 不7不不不不7不7不内 120 60 注 单位;cm 本天文墩约需砖450块.3×30×200木板10块,第一层4块,第二层6块 上端边缘凸出部分亦可去掉,改为整个方柱体,顶面每边宽为0.48m 图A10 23
GB/T179422000 h)混凝土仪器墩(天文墩)(见图A11、图A12) 岩石地区 -般地区 墩顶平面图 顶面要平 标志 标志 钢筋 钢筋 混豪土 丽 国 混凝土 日 达真上 ! 77 岩石面 具 // 小木板 金 沙土 水泥搅沙 标洁 50 单位:cm 单位:cm 注 图A12 天文墩若不与仪器墩合一,可不埋盘石 无法避免埋设于土质松软和流沙地区时,应适当 加深埋设,并应在底层打几排木柱(长1 l,5nm ),其上填灌约0.2m厚混凝土后再行灌制. 流沙地区还应在其周围埋设防风树枝或采用其他 措施,以保证其稳固 图A11 24

机车司机室前窗、侧窗及其他窗的配置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机车司机室前窗、侧窗及其他窗的配置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机车司机室前窗、侧窗及其他窗的配置的编号:GB/T5914.2-2000。机车司机室前窗、侧窗及其他窗的配置共有4页,发布于2000-08-012000-08-01实施,代替GB5914.2-1986根据2017年第7号公告和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自2017年3月23日起,该标准转化为推荐性标准,不再强制执行。
大地天文测量规范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大地天文测量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大地天文测量规范的编号:GB/T17943-2000。大地天文测量规范共有32页,发布于2000-08-012000-08-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