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2200.2-1994

汉语信息处理词汇02部分:汉语和汉字

Chineseinformationprocessing--Vocabulary--Part02:ChineseandChinesecharacter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汉语信息处理词汇02部分:汉语和汉字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汉语信息处理词汇02部分:汉语和汉字的编号:GB/T12200.2-1994。汉语信息处理词汇02部分:汉语和汉字共有26页,发布于1995-08-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L7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5.020
  • 实施日期1995-08-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6页
  • 文件大小1.68M

以图片形式预览汉语信息处理词汇02部分:汉语和汉字

汉语信息处理词汇02部分:汉语和汉字


国家标准 GB/T12200.2-94 汉语信息处理词 汇 部 字 02 分汉语和汉 Chineseinformationprocessing一Vocabulary Part02ChineseandChinesecharaeter 1994-12-07发布 1995-08-01实施 发布 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标准
目 次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引用标准 1 2 遵循的原则和规则 1 术语和定义 2 附录A汉语素引参考件 16) (19 附录B英文索引参考件
国家标准 汉语信息处理词汇 GB/T12200.2-94 字 02部分:汉语和汉 pressing一veabuary Chineseinformation Part02.ChineseandChtinesecharacter 本词汇涉及汉语信息处理的各个主要方面,其中包括基本术语、汉语和汉字、汉字编码、汉字识别、 汉语语音处理、汉语理解、机器翻译、汉语信息处理设备、汉语信息处理系统软件、汉语信息处理技术应 用及其他等部分 在学科方面,本词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系统性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02部分)规定了汉语信息处理中最重要的或最基本的汉语、汉字术语,也收入了一些必要 的,通用的语言文字术语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有关汉语信息处理领域的科研、设计、生产、使用、维护、管理、教学和出版等方面, 引用标准 GB2312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 GB5007.1信息交换用汉字24×24点阵字模集 GB5199.1信息交换用汉字15×16点阵字模集 遵循的原则和规则 3.1词条 词条是本标准为使用者提供的便于检索和参阅的基本单元 3.2词条的组成 本标准的词条一般由下述几部分构成: 索引号(不同语种文本都是一致的); b 术语; 术语的缩写 允许用的同义术语" 术语的英译名; 术语的英文缩写; 术语的定义; 以“例”开头的一个或几个示例, 以“注;"开头的一个或几个注释(用以说明术语应用的特殊情况);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4-12-07批准 1995-08-01实施
GB/T12200.2一94 图、图表或表格 3.3多义术语 当一个术语有几个不同的意义时,分别在不同的词条中给予定义,以便于译成其他语种 3.4缩写 有些术语具有常用的缩写,但在定义、示例及注释中,不采用这种缩写 3.5符号的用法 3.5.1圆括号的用法 有些术语使用时,在不引起误解的情况下,可以省略掉其中一部分.可省略的部分为黑体字,并用圆 括号括起 在定义、示例和注释中,只用完整的术语 有些术语后圆括号内的非黑体字,不是术语的组成部分,而是用来说明该术语的使用须知和特殊应 用形式或语法形式的 3.5.2方括号的用法 当几个术语使用同一个定义格式(个别词不相同)时,可将它们合并在一个词条中.个别不相同的词 放在方括号中,表示可以替换方括号前面的词 方括号及其中的词在术语及定义中出现的顺序必须- 致 3.5.3黑体字与星号 术语在定义,示例和注释中用黑体字印刷时,表示该术语已在本词汇的其他词条中给过定义,并且 只有当它在另一词条中首次出现时才印成黑体字 如果有两个已分别在不同的词条中给过定义的术语连在一起使用时,则用星号“ "将这两个术语 隔开 3.6英译名 术语所对应的英文采用美国习用的拼法 3.7索引 本标准附有汉语索引和英文索引 索引包括本部分的全部术语 根据汉语索引或英文索引,可查出术语正文的索引号 术语和定义 4.1汉语和汉字 4.11 -般术语 .1.1.1言语speech 4 语言的运用及其结果,是语言的具体体现 4.1.1.2书面语 writtenlanguage 语言的书面变体 4.1.1.3口语spokenlanguage 语言的口头变体 4.1.1.4方言dialeet -般指语言的地方变体 有时也指语言的社会变体或个人变体 4.1.1.5共时synchrony,synchronie 历史发展中某一时间断面的情况 41.1.6历时diachrony,diaehronie 历史发展中不同时间断面的连续 4.1.1.7分布distribution 某一语言成分能够出现的语境集合
12200.2-94 GB/T 4.1.1.8层面level 语言*结构中相互关联的不同方面 例语音层面、语法层面、语义层面、语用层面 4.1.1.9层次hierarchy 语言的不同层面中的结构的等级 4.1.1.10区别特征distinetivefeatures 将一个语言成分与另一个语言成分区别开来的要素 例1;汉语的[p]和[p]都是双唇清塞音,利用“不送气/送气”这一对语音 区别特征可以将它们区别开来 例2;“男人”和“女人”都是指人,可以用“阳性/阴性”这一对语义区别特征将它们区别开来 41.1.11特征矩阵 featurematrix 用区别特征的结合来描写某种语言成分的图表 例,图表1 汉语塞辅音的特征矩阵 送气 不送气 双唇 p" p 舌尖 k" 舌根 -些指人名词的语义特征矩阵 图表2 阴性 阳性 成年 “男人” “女人” “男孩 “女孩” 未成年 4.1.1.12变体 var1ant 在一定语境中同一语言成分的若干个变化形式,可分为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 例现代汉语的音位/a/就有[a][A],[]等变体 4.1.1.13有标记marked 一对语言成分中,对于某区别特征取正值,带有该区别特征的标记的成分,称作有标记的 例[p],[b]这一对音素中,[b]带有区别特征[+浊音],是有标记的 41.1.14无标记 unmarked 一对语言皮分中,不带有表示某正值区别特征的标记的成分称作无标记的 例,p].[b]这一对音素中,[p]不带有区别特征[十浊音],是无标记的 41.115组合关系 syntagmaticrelation 构成线性序列的话言成分之间的关系 例1;在“马”这个词的音位序列/ma/中,/m/、/a/这两个音位之间有组合关系 例2;在“看电视”这个短语中,“看”和“电视”之间也有组合关系 4.1.1.16聚合关系paradigmaticrelationm 在结构的一定位置上可以相互替换的语言成分之间的关系 例;在/ a/的空位上可以相互替换的音位有/ts/,/ts',/s/,(分别相当于汉语拼音字 母j,q,x),这些音位之间就有一种聚合关系;在“我书”的空位上可相互替换的动词有 “读”、“看”、“写”等等,这些词之间也就有一种聚合关系 4.1.1.17功能funetion 某语言成分在包含它的结构中所起的作用 也泛指某些语言成分与别的语言成分的组合能 力 例如[n]在音节[na](“拿”)中的功能是作声母,在音节[man](“满”)中的功能是作韵尾 “伟大”在“祖国伟大”中的功能是作谓语,在“伟大祖国”中的功能是作定语
GB/T12200.2-g4 4.1.1.18结构 structure 在同一系统中各种语言成分之间的有机联系 4.1.2文字 4.1.2.1字母letter 拼音文字或注音符号的最小书写单位 ,(汉字注音字母也叫注音符号)的字母勺、女、几、 例;《汉语拼音方案》的字母;a,b、c,d C 4.1.2.2字体characterstyle 同一汉字由于各种原因历史演变,书写、印刷等)而形成的各种不同体式 例印刷体(宋体、仿宋体、黑体、楷体等)、手写体、古体、繁体、简体、正体、异体、俗体、讹体等 form 4.1.2.3手写体handwritten 用于日常交际的人工书写的字体 一般使用各种笔作为书写工具 tform 4.1.2.4印刷体print 用于印刷的字体 现代汉字的印刷体以1988年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 八十年代 又产生了用于计算机显示和打印的国家标准印刷体 例:GB5007.1和GB5199.1 4.1.2.5宋体SongTi 现代最通行的汉字*印刷体 由宋代刻版所用字体发展而来 例,夜来风雨声 4.1.2.6仿宋体FangsongTi 汉字主要印刷体之一 模仿宋体产生的字体 例,未央前殿月轮高 4.1.2.7楷体KaiTi 汉字主要印刷体之一 由手写的正规楷书发展而来 ,金屋无人见泪痕 例: 4.1.2.8黑体HeiTi 汉字主要印刷体之 字体粗黑醒目 例,寒食东风御柳斜 4.1.2.9字号charaeternumber 印刷体依据字体大小所编的号 例: 国 国 初号 小初号 厨压 二号 三号 国 国 国 四号 小四号(新四号 国 五号 小五号(新五号 国 国
GB/T12200.2-g4 国国国 贾 国 国国 六号 国 道 国 计算机用字也以字号为标准,但激光照排系统以“级”为标准 有些系统可以无级放大或缩小. 4.1.2.10字模点阵dotmatrixfont 以点阵形式所表示的规范化的字形 例如24×24,32×32字模点阵等 4.1.2.11古代汉字archaicChinesecharacter 秦以前的汉字,包括甲骨文、金文、茶书,六国文字等 charaeter,inseripionsonbonesortortoseshelsoftheshangDynasty 41212甲(骨)文liagu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古代汉字 例 w工》娜着通噢?妈$常 4.1.2.13金[钟鼎]文Jin-character,inseriptionsonarechaicbronzeobjeets 铸在青铜器上的古代汉字 例: (牧) 内Abs该彰 4.1.2.14篆书sealcharacer 秦和六国通行的笔画圆转的古代汉字,也是一种字体 秦代早期通行的篆书叫大篆,秦代统 后规范的篆书叫小篆 例 大篆 亲 宠 影n 震 (雷 (农) 弃 小篆 博 M 廊 (从》 森 国 l客) 4.1.2.15隶书clericalseript 由某书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汉字*字体 其笔画由圆转变成方折,具有波碟 有古隶,汉隶 之分 例: 古隶 处 生皇里豆匣) 近 汉隶 生生》室望》豆伍》近近) 4.1.2.16草书tachygraphy -种书写便捷的汉字*字体,笔画简约,多用连笔 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例 5 鸟嘴尔 朝 树 41.2.17槽书regularseript
GB/T12200.2一94 汉隶在草书影响下形成的一种字体 形体方正,笔画平直 例 永 氏 41218行书 runninghand 同时具有楷书和草书特点的一种中间字体 笔势简易而流畅 例 纳这 (以 然) 4.1.2.19正体standardizedform 同一个汉字的各种不同形体中规范的标准形体 例 自熔崽 根拥森鹿 迷:括号内为异体 4.1.2.20异体variant 汉字中正体之外的其他形体 例 客崽浦,摘森鹿" 注括导内为正体 4.1.2.21字形characterform 特指构成每个方块汉字的二维图形.构成汉字字形的要素是笔画、笔数及汉字部件的位置关 系等 4.12.22笔画stroke 构成楷书*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 汉字最基本笔画有横(一)竖()撇()点(、)折 乙)等 4.1223笔顺 strokeorder 书写每个汉字时的笔画的次序和方向 现代汉字的笔顺可参见《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41224笔数 strokecount 构成一个汉字或汉字部件的笔画数 4.1.2.25汉字部件Chinesecharactercomponent 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现代汉字部件按是否成字可分为成字部件与 非成字部件 例 成字部件;木心 口 也 非成字部件: 4.1.2.26部首indexingcomponent 一部分可以成批构字的部件 凡含有某一部件构成的字在字典中均排列在一起,该部件作为 领头单位排在开头,成为查字的依据,称为部首 部首多由形旁构成 例 木:(松、柏、杨、架、杏、林、相 . 4.1.2.27偏旁radical
GB/T12200.2一94 合体字的构字单位的传统称呼.旧称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汉字部件构成)左为偏,右为 旁,现在统称偏旁.偏旁本为独体字,在古代汉字中偏旁一般与单独成字时形状相同,现代汉 字偏旁有一些变化,如;“心"在左为“t”;“刀"在右为“”;“火"在下为“”;左边的“阜”和 右边的“邑”均作“B"等 41.228议字结构chinese characterstructure 部件构成汉字时的方式和规则.最基本的汉字结构是独体(结构)和合体(结构),合体结构又 分为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等类 例;独体结构;人、山、火 左右结构;相、休、江 上下结构;思、吕、杏 包围结构,句,问,国 4.1.2.29字量echaracterquantity 在一定集合中汉字的数量 例:《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字量为7000个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字量为6763个 《汉语大字典字量约有55000个 4.1.2.30字频characterfrequeney 在一定数量的语料中同一个字出现的频度,一般用字的出现次数或覆盖率来表示 4.1.2.31字音characterpronuneiation 字的读音 汉字中有的一字一音,有的一字多音 例;安an 好hao hao 说shuoshuiyue 4.1.2.32字序echaracterorder 汉字在一定的集合中按一定规则排列的次序.汉字的序列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音序(如;按 汉语拼音*字母顺序),形序(如;按部首、按笔数、按笔顺、按笔形等顺序)、频序(如;按字的 频度降频或升频顺序) 4.1.2.33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CodeofChineseGraphicCharacterSeforInfor mationInterchange一-PrimarySet 中毕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标准号.GB2312,其中一级汉字3755个,二级汉字3008个 标 准规定了汉字信息处理用的基本图形字符及二进制编码表示,适用于一般汉字处理、汉字 通信等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 在GB2312之外,另有若干辅助集 4.1.2.34正写法orthography 文字符号形体的规范和使用规则,包括正字法和正词法 汉字正字法可依据《简化字总表》 修订后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等 汉语正词法可参照《汉语拼音正 词法基本规则》和《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分词规范》. 4.1.2.35检字法Chinesecharaeterindexingsystem 在汉字的一定子集中检索汉字的规则 汉字的检字法可依音序,形序等不同规则编排 通用 的检字法有汉语拼音检字法、部首检字法、笔画检字法、四角号码检字法等 4.1.3语音 4.1.3.1音素sound 语音的最小单位 不同特点的发音动作构成语音中不同的音素 音素分元音、辅音两大类 4.1.3.2音位phoneme
GB/T12200.2一g4 -种语言里能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一个音位常包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音位变体 4.1.3.3音位变体phonemicvariant 一个音位所包含的不能区别意义的不同的音素 4.1.3.4音系phonologicalsystem 某种语言或方言的全部音位及其结构 4.1.35音高ptch 声音的高低 由声波的振动频率决定 4.1.3.6音强soundintensity 声音的强弱,由声波的振幅大小决定 4.1.3.7音长soundlength 声音的长短,即发音动作持续时间的相对长短 4.1.3.8音量soundvolume 声音的大小 4.1.3.9音质soundquality 声音的本质性特色 不同的音质,声波的波形不同 4.1.3.10元音vowel 发音时气流不受阻,声带振动、发音器官肌肉均衡紧张的一类音素 4.1.3.11辅音consonant 发音时气流受阻,发音器官肌肉紧张程度不均衡的一类音素 4.1.3.12语图sonagram 由语图仪将语音信号分析出的一种时间一频率一幅度三维图形 4.1.3.13语调intonation 话语中语音的高低、强弱长短、快慢的变化. 41314语流C连续]音变sandhit 连续发音中的语音变化 41315重音stes 语流中某一音节上的音强、音高、音长的变化 4.1.3.16声母initial 汉语音节的起始部分 汉语普通话的声母可分为6大类;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零 声母 4.1.3.17零声母zeroinitial 汉语直接以元音开始的音节无声母,称为零声母 4.1.3.18韵母final 汉语音节中除声母以外的部分 汉语普通话的韵母包括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三类 4.1.3.19声调tone 一个音节内相对音高及其变化,又称字调 4.1.3.20调类tonecategory 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声调的类别 例普通话中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 4.1.3.21调值tonevalue 语言里各类声调的实际音值,一般用五度标记法表示 例普通话中阴平调值为55,阳平调值为35,上声调值为214,去声调值为51 4.1.3.22变调tonesandhi
GB/T12200.2一g4 语流音变中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 tonemark 4.1.3.23(声)调符)号 标记声调的符号 例.普通话中阴平调号为,阳平调号为',上声调号为”,去声调号为 4.1.3.24轻声[音neutralized 汉语音节中一种念成又轻又短的调子 41325儿化 retroflexed 汉语音节中给韵母加上一种卷舌动作(即"儿")的音色 41326双拼binary syllabification 采用声母*韵母两部分拼读或拼写汉语音节的一种拼音方式 4.13.27注音符号classicChinesephonetiealphabet 第一套法定的汉语拼音字母1913年由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公布实行 符号形式根据派 书改变而成 4.13.28威妥玛式wadesystem 英国人威妥玛(ThomasF.wede)编写的汉语课本《语言自迹集1867年)中使用拉丁字母 拼写汉字的一种拼迭形式,后被广泛用于拼写人名、地名,现已被(汉语拼音方案》所代 替 4.1.4词汇 4.1.4.1词素lexeme 具有一定形式和意义的最小的构词单位 例“人",“骏璃"“老虎"的"老"和“虎"“桌子"的"桌"和“子" 4.1.42词根 rOot 构词成分中意义比较实在的词素,是主要构词成分,词义的基础.例“老虎"的"虎",“桌子"的 “桌",“学习"的“学”和“习” 4.143词缀affix 附着在词根上表示附加意义的词素,主要有前缀后缀 例“老虎”的“老”为前缀、“桌子"的"子"为后缀 4144单纯词 simpleword 由一个词素构成的词 例,人,走,玻璃,迪斯科 4.1.4.5合成词compoundword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词案构成的词 包括复合词和派生词(附加词)两大类 例 复合词“人民"”“走读",“学习” 派生词;“老虎”,“桌子”,“现代化” 4.1.4.6固定短语fixedphrase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成的结构稳定的语言使用单位,其意义往往不等于各个组成部分的 意义简单迭加 例如成语、惯用语等 4.1.4.7单音(节)词monosyllabicword 只含一个音节的词 例:书(shu)本儿(benr 4.1.4.8双音(节)词disyllabicword 含两个音节的词
GB/T12200.2-94 例毛巾(maojin)、手绢儿(shoujuanr) 4.149多音(节)词polysyllabiecword 含两个以上音节的词 例生产力(shengchanl),可口可乐(kekoukele 4.1.4.10同音词homophone 读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可分为同形同音词和异形同音词两类 例;米(粮食),米(长度单位>(同形同音词). 人世,人氏,人事(异形同音词). 注;信息处理界也常把声韵母相同而声调不同的词作为同音词 4.1.4.11异读词mwli-pronuneiationword 写法和意义相同而读音不同的词 例;落魄(luopo/luotuo/Auob6) 4.1.4.12同形词homograph 写法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 例清明(清明节)与清明(政治清明 同形同音 打(d动词)与打(d量词 (同形异音 4.1.4.13异体词heterograph 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 例缘故 -原故 4.1.4.14同义词synonym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可分为等义词和近义词两类 例电脑计算机(等义词 勇敢英勇(近义词 41415反义词 antonym 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 例:开关(相反 远- -近(相对 sense,sermanticentry 4.1.4.16义项 词的相对独立的意义项目 4.1.4.17单义词monoseme 只有一个义项的词 41418多义词polyseme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的词 4.1419基本词primaryword 较稳定、较通用构造新的词语能力较强的词 4.1.4.20常用词highfrequencyword 使用频率较高的词 4.1.4.21通用词commonly-usedword 使用范围较广的词 4.1.4.22专用词specialterm 只用于专门领域的词 4.1.4.23词频wordrequeney 一定数量的语料中同一个词出现的频度,一般用词的出现次数或覆盖率来表示 在- 10
12200.2-g4 GB/T 4.1.424词的使用度wordusage 反映某词的常用性,通用性的综合指标,与它的词频成正比,与它在各类语料中分布的均匀 程度成正比. 注:参看《现代汉语频率词典》编赛说明 4.15语法 4.15.1语素 morpheme 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 参见“词素” 415.2短语 phrase 由若干个词按照一定的层次和句法关系组成的语言单位 4.15.3句子sentence 前后有停顿并且带着一定的语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的语言单位 41.5.4词类partsofspeeh 根据语法"功能分出来的词的类别 4155词性partofspeh 词的语法性质 通常用该词所属词类的名称或标记来表示 4.1.5.6直接成分immediateconstituent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法单位直接组合为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时,前者称为后者的直接成分 例如“爱好和平的人"的直接成分是“爱好和平的"和“人",“爱好和平的"的直接成分是“爱好 和平”和“的”,“爱好和平"的直接成分是“爱好”和“和平 ntacticrelation 4.1.5.7句法关系synt 语法成分之间的组合关系 例如主谓、偏正等关系 4.1.5.8句型 Sentence epattern 根据句法构造划分出来的句子类型 sentenceclass 4.15.9句类 根据表达功能划分出来的句子类别,如陈述句、疑向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41510语[词]序wordorder 语句中词语的排列顺序 4.15.11生成generative,generate,generation 根据一系列明确的规则,将有限的语言成分组织为恰当的、合乎语法的句子的能力或过程 415.12转换transformation 按照一定的规则把一个句法*结构变成另-个基本意思相同的句法结构的操作过程 在转 换生成语法中,最有影响的说法是指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 4.1.5.13省略ellipsis 句子中的成分在一定条件下的缺省 4.15.14名词性短语 phrase nOun 在功能上相当于名词的短语 4.1.5.15动词性短语verbphras se 在功能上相当于动词的短语 4.1.5.16形容词性短语adjective ephrase 在功能上相当于形容词的短语 sentenceelement 4.15.17句子成分 根据词语之间的语法关系确定的句子的组成成分 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redicateconstruction 4.1.5.18主谓结构subject-pre 11
GB/T12200.2一94 两个直接成分是被陈述与陈述关系的短语 4.1.5.19定中结构nominalendocentricconstruetion 两个直接成分具有修饰与被修饰关系的名词性短语 4.15.20状中结构verbalendocentricconstruetion 两个直接成分具有修饰与被修饰关系的动词性短语或形容词性短语 4.1.5.21述宾结构predicate-objeetconstruetion 两个直接成分具有支配与被支配关系的动词性短语 4.1.5.22述补结构predicate-complementconstruetion 两个直接成分具有补充与被补充(后面的成分补充前面的成分)关系的动词性短语或形容词 性短语 415.23联合结构 co-ordinativeconstruction 由两个或更多的直接成分组成的具有并列或选择关系的短语 4.1.524连动结构verb-verbconstruetion"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连用构成的短语,其间没有主谓述宾或联合等关 系 例.上街买菜 4.1.5.25主语subject 主谓结构中表示被陈述对象的成分 41.5.26谓语predieate 主谓结构中对主语加以陈述的成分 41.5.27宾语 object 述宾结构或介词结构中被支配的成分 4.1.5.28定语attribute 定中结构中的修饰成分 4.1.5.29状语adverbial 状中结构中的修饰成分 415.30补语 complement 述补结构中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 中心语 41.5.31 head 受定语,状语或补语修饰、限制或补充的成分 4.1.5.32兼语pivot 连动结构中前--个直接成分为述宾结构,其中的宾语跟连动结构的后一个直接成分在语义 上有施事一动作关系时,传统上把这种宾语称作兼语 例“请他来”,其中的“他”被认为既是“请”的宾语又是“来”的主语,称作兼语 4.1.5.33主谓句subjeet-predicatesentence 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构成的单句 4.1.5.34非主谓句nonsubject-predicatesentence 不能分析出主语或谓语的单句 4.1.5.35把字句Ba-sentence 由介词“把”和名词性短语构成的介词结构作状语的句子,动词的后边一般有些别的成分 4.15.36被字句Bei-sentenee 由介词“被”和名词性短语构成的介词结构做状语的句子,“被”字后的名词性短语有时可以 不出现 12
GB/T12200.2一94 41.5.37存现句 existentialsentence 表示事物的存在、出现、消失等的句子 一般结构是“处所(或时间)词十动词十名词” 41.6语义 41.61蕴含(义 iimplicature 词语或句子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使用时所寄托和隐含的意义 416.2内涵(义connotativemeaning 词语的意义中所包含的反映事物属性的那一部分内容 有些词语虽然指的是同一-事物,但内 涵意义不同,例“洋火”与“火柴" 416.3外延(义) denotativemeaning 词语的意义中所包含的对客观事物的指示作用 有些词语虽然有不同的内涵义,但外延义相 同,例“等边三角形”与“等角三角形” 416.4囊义commendatorysense 词语的意义中所包含的肯定性评价色彩 例团结、果断 416.5贬义derogatory sense 词语的意义中所包含的否定性评价色影 例勾结,武断 41.6.6单义 monOsemy 一个词语只有一个义位. 41.6.7多义polysemy 一个词语有多个义位 4.1.6.8歧义ambiguity 一个短语或句子有多种语义解释 由于其中所包含的词的多义引起的歧义称作词汇歧义,由 于对短语或句子的层次、结构关系的不同理解而引起的歧义称作语法歧义 4.1.6.9模糊性fuzziness 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缺乏明确的边界 例“胖”和“瘦”,“白天”和“黑夜”之间都缺乏明确的 界限,存在着一些中间过渡状态 4.1.6.10义素 Seme 最小的区别语义的要素 又称语义区别特征 例“男人"这个义位中包含[阳性]、[成年][人]三个义素 4.1.6.11义位 semmeme 词语的一个意义,相当于词典中的一个义项,一般由若干个义素构成 41.612语义关系 semanticrelationship 语义之间的关系,特指语义的共时描写中,若干个义位之间的关系 例.上下位关系,同义关系,反义关系 41613上下位关系hyponymy 如果在某个义位中增加一个或几个义素能得到另一个义位,这两个义位之间就是(直接的或 间接的)上下位关系 另外,一个义位也可以同时与多个义位构成上下位关系 例如“树"与 “杨树”、“柳树”、“桃树”等是上下位关系 4.1.6.14语义场semanticfield 含有相同义素的若干个义位组成的系统 例“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哥哥",“妹妹"等义位都含有[十亲属]这个义素,组成 表示亲属关系的语义场 13
GB/T12200.2-94 4.1.7语用 4.1.7.1语境 context 话语产生的情景中各种参数的总和 它包括交际双方的身分,话语产生的时间、地点与场合, 交际双方在言语活动中的知识和意围等 4.1.7.2话语discourse 大于句子的一串话(特别指口语的). 4.1.7.3指示现象deixis 语言中一些词直接指向语境中具体的人,时间、地点等信息的现象,它反映了话语与语境之间 的关系 如"我",“你"分别指向交际中的发话人与受话人;"现在"指话语产生的时间;"那里” 指离发话人距离较远的地方 4.1.7.4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implicature 受话人根据交际原则,通过话语的字面意义结合语境推导出来的话语的真实含义.如“屋子里 真热"在一定的语境中就有“清打开空调"的含义 pposition 4.1.7.5预设presupr 发话人在产生话语时已有的某种背景知识,并且他假定受话人也有这样的知识 如“书在哪 里?"这句话的预设就有;所要找的书是双方共知的,而且书不在说话人的手中等 4.1.7.6已知信息giveninformation 发话人认为受话人已经知道的信息 newinformation 4.1.7.7新信息 发话人认为受话人尚未知道的信息 4.1.7.8话题topie 谈到或写到的人或事 4.1.7.9述题 comment 对于话题的进一步说明 4.1.7.10焦点focus 发话人强调的信息中心 有末尾焦点与对比焦点之别 未尾焦点指话语信息结构中位于语 调胖最后一个调项上的新信息?对比焦点指话语中利用词序,语调、屋音等手段有意突出的 那部分信息 4.1.7.11外在接应cohesion 话语分析中指表层结构层次上语言形式的语法或语义的连接 4.1.7.12内在接应coherence 话语内部主要的组织原则,用其可以解释一段口语或书面语内部语义上的连贯性或一致性 即可以说明一些符合语法的句子为什么可以构成话语,另一些却不能构成话语 4.1.7.13先行词antecedent 被话语中另一个语言成分(通常是代词)回指的语言成分 回指anaphote 4.1.7.14 话语中某个语言成分(通常是代词)指称先前出现过的某一语言成分的过程或结果 417.15前指cataphora 话语中某个语言成分(通常是代词)指称后面将出现的另一语言成分的过程或结果 4.1.7.16话题化topicalization 将一个语言成分提到句子的开头,使它成为话题的过程 418标点符号 4.1.8.1句号flstop 14
GB/T12200.2一g4 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符号形式为“ ”或“ ” mark 4.1.82问号interrogation 表示疑问句未尾的停顿 符号形式为“?” 4.18.3叹号exclamationmark 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符号形式为“!” 4.1.8.4逗号 comma 表示句子内部一般性的停顿 符号形式为“," 4.18.5顿号slight-pausemark 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符号形式为"、"” 41.8.6分号semi-colon 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符号形式为“;” 4.18.7冒号colon 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用来提起下文 符号形式为“;” 4.1.8.8引号quotationmarks 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和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或者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符号形式为“” 或‘" 4.1.8.9破折号dash 引出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 符号形式为“ 4.1.8.10括号brackets 标明行文中注解性的语言 符号形式有“()、[]、、<)” 4.1.8.11省略号ellipsis mark 标明行文中省略成分或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符号形式为“ 4.1.8.12着重号emphasismark 标明要求读者特别注意的字,加在所要强调的每个字的下边 符号形式为“.” 4.1.8.13连接号hyphen 用来把意义密切相关的词语连成一个整体 符号形式为“一" 4.1.8.14间隔号intervalmark 用来表示外国人或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或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界 符 号形式为“ 4.1.8.15书名号title mark 用来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等 符号形式为“(》或()” 4.18.16专名号propernounmark 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中标明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有名词,加在这些专有名词的左边或 下边 符号形式为“- 15
GB/T12200.2-94 附录 A 汉语索引 参考件 定语 4.1.5.28 定中结构 41.5.19 4.1.5.35动词性短语 4..5.15 把字句 4.1.6.4逗号 4.1.8.4 褒义 4.1.5.36短语 4.1.5.2 被字句 笔画 顿号 4.1.2.22 4.1.8.5 笔数 多义 4.1.6.7 4.1.2.24 多义词 4.1.2.23 4.1.4.18 笔顺 贬义 4.1.4.9 4.1.6.5多音(节)词 变调 4.1.3.22 变体 4.1.5.27 儿化 4.1.3.25 宾语" 4.1.5.30 补语 4.1.2.26 部首 反义词 4.1.4.15 方言 4.1.1.4 草书 .2.16仿宋体 4.1.2.6 4 4.1.1.9非主谓句 4.1.5.34 层次 分布 4.l.1.7 层面 4.1.4.20 4.1.8.6 常用词 4.1.4.24 4.1.3.11 词的使用度 4.1.4.2 词根 4.1.5.4 词类 4.1.4.23功能 4.1.l.17 词频 4.1.1.5 词素 4.1.4.1共时 4.1.5.5 4.1.2.1l 词性 古代汉字 4.1.4.6 词序 4.1.5.10固定短语 词缀 4.1.5.37 存现句 4.1.2.25 汉字部件 4.1.2.28 汉字结构 4.1.4.5 单纯词 4.1.4.4合成词 单义 4.1.6.6黑体 4.1.2.8 单义词 4.1.4.17话题 4.1.7.8 单音(节)词 4.1.4.7话题化 4.1.7.16 调类 4.1.3.20话语 4.1.7.2 调值 回指 4.1.3.21 4.1.7.14 16
GB/T12200.2一g4 会话含义 4.1.7.4 偏旁 4.1.2.27 4.1.4.19破折号 4.1.8.9 基本词 甲(骨)文 4.1.2.12 间隔号 4.1.8.14 4.1.5.32歧义 4.1.6.8 兼语 前指 4.1.7.15 检字法 4.1.2.35 轻音 41.3.24 4.1.7.10 焦点 轻 4.l1.3.24 4.1.1.18 结构 区别特征 4.11.10 金 4.1.2.13 文 聚合关系 4.1.1 16 句法关系 4.1.5.7 上下位关系 4.1.6.13 句号 4.1.8.1 G声)调(符)号 4.1.3.23 句类 4.1.5.9 声调 4.1.3.19 句型 4.1.5.8 声 母 4.1.3.16 句子 生成 4.1.5.11 4.1.5.17 句子成分 省略 4.l.5.13 4.1.8.11 4.1.2.3 楷书 4.1.2.17 书面语 4.1.1 .2 楷体 4.1.2.7 书名号 4.l.8.15 4.1.1.3 口语 述宾结构 4.1.5.21 4.1.8.10 括号 述补结构 4.1.5.22 述题 4.1.7.9 双拼 4.1.3.26 历时 6 41.l 双音(节)词 4.1.4.8 隶书 4.1.2.15 宋体 4.1.2.5 联合结构 4.1.5.23 连动结构 4.1.5.24 4.1.8.13 连接号 叹号 4.1.8.3 4.1.3.14 连续音变 特征矩阵 4.l.1.11l 4.1.3.17 零声母 通用词 4.1.4.21 同形词 4.1.412 同义词 4.1.4.14 冒号 41.8.?同音词 4.】.4.10 名词性短语 4.1.5.14 4.1.6.9 模糊性 外延(义 4.】.6.3 外在接应 4.1.7.11 内涵义 6.2威妥玛式 41. 4.1.3.28 内在接应 4.1.7.12谓语 4.1.5.26
GB/T12200.2-94 4.1.8.2语图 问号 4.1.3.12 4.1.1.14语义场 无标记 4.1.6.14 语义关系 4.1.6.12 预设 4.1.7.5 先行词 4.1.7.13元音 4.1.3.10 新信息 4.1.7.7蕴含(义 4.1.6.1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 韵母 4.1.3.18 4.1.2.33 形容词性短语 4.1.5.16 行书 4.1.2.18正体 41.2.19 正写法 4.1.2.34 直接成分 4.1.5.6 言语 4.1.1.1指示现象 4.1.7.3 已知信息 4.1.7.6钟鼎文 4.1.2.13 4.1.6.10中心语 义素 4.1.5.31 义位 4.1.6.11 4.1.3.15 义项 4.1.4.16 4.1.5.18 异读词 4.1.4.11主谓句 4.1.5.33 异体 4.1.2.20主语 4.1.5.25 异体词 4.1.4.13注音符号 4.1.3.27 4.1.3.7专名号 音长 4.1.8.16 音高 4 4.l.4.22 .1.3.5 专用词 .1.3.8转换 音量 4. 4.1.5.12 4.1.3.6篆书 音强 4.1.2.14 音素 4.1.3.1状语 4.1.5.29 音位 4.1.3.2 4.1.5.20 .1.3.3着重号 4.1.8.12 音位变体 4. 字号 音系 4.1.3. 4.1.2.9 4 1.3.9字量 音质 4.1.2.29 .1.8.8字模点阵 4.1.2.10 4. 引号 印刷体 字母 4.1.2.1 4.1.2.4 有标记 4.1.2.30 41.1.13字颊 语序 4.1.5.10字体 4.1.2.2 语调 41.3.13字形 4.1.2.21 语境 4.1.7.1字序 4.1.2.32 语流音变 4.1.3.14字音 4.1.2.31 语素 4.1.5.1组合关系 4.1.1.15 18
GB/T12200.2一94 录B 附 英文索引 参考件 4.1.5.16 adjectivephrase 4.1.5.29 adverbial affix 41.4.3 4.1.6.8 ambiguity 4.1.7.14 anaphora 4.1.7.13 antecedent 4.1.4.15 antOnym 4.1.2.11 archaicChinesecharacter 4.1.5.28 attibute Ba-sentence 4.1.5.35 Bei-sentence 4l.5.36 binarysyllabification 4.l1.3.26 brackets 4.l.8.10 4.1.7.15 cataphOra eharacterform 4.1.2.21 4.1.2.30 characterreguency 4.1.2.9 characternumber 4.1.2.32 order 4.1.2.31 pronunciatiOn 4.1.2.29 4.1.2.2 charactercomponent 4.l.2.25 characterindexingsystem 4.1.2.35 4.1.2.28 characterstructure 4.1.3.27 dlassicChinesephoneticalphabet 4.1.2.15 Scr1pt 4. .1.5.23 construction ChineseGraphicCharacterSetforInformationInterchangePrimars 4.1.2.33 4.l.7.12 4.1.7.11 cohesion 4.1.8.7 colon 4.l.8.4 cOmma commendatorysense 4.1.6.4 19
GB/T12200.2?94 cOmment 4.1.7.9 commonly-usedword 4.1.4.21 complement 4.1.5.30 word 4.1.4.5 connotativemeaning 4.1.6.2 consonant 4.1.3.11 context 4.1.7.1 conversationa implieature 4.1.7.4 dash 4.1.8.9 deixis 4.1.7.3 denotativemeaning 4.1.6.3 derogatorysense 4.l.6.5 diachron 4.1.1.6 diachronic 4.1.l.6 dialect 4.1.14 discourse 4.1.7.2 distinctivefeatures 4.1.1.10 distribution 4.1.1." disyllabicword 4.1.4.8 dotmatrixfont 4.1.2.10 ellipsis 4.1.5.13 ellipsismark 4.1.8.11 emphasismark 4.1.8.12 exclamationmark 4.1.8.3 existentialsentence 4.1.5.37 r Fan angsong 4.1.2.6 teaturenatriX 4.1.l.1l inal 4.1.3.18 fixedphrase 4.1.4.6 focus 4.l.7.10 fullstop 4.1.8.1 tunctIon 4.1.1.17 fuzZineSS 4.1.6.9 generate 4.1.5.ll generation 4.1.5.11 20
GB/T12200.2?g4 4.1.5.1 generative 4.1.7.6 giveninformation H handwrittenform 4.1.2.3 4.1.5.31 head 4.1.2.8 HeiTi 4.1. 4 13 heterograph 1.9 hierarchy 4 20 high requencyword 4.1.4.1 homograph 4.1.4.10 homophOne 4.1.8.13 hyphen 4.1.6.13 hyponymy 4.1.5.6 immediateconstituent implicature 4.1.2.26 indeXingcompOnent 4.1.3.16 inscriptionsonarchaicbronzeobjects 4.1.2.13 shellsoftheshangDynasty 4.1.2.12 inscriptionsonbonesortortoise 4.1.8.2 interrogationmarkk 4.1.8.14 intervalmark 4.1.3.13 intonation 4.1.2.12 jiagu-character(inscriptions onbonesortortoiseshellsoftheShangDynasty Jin-character(inscriptionsonarchaicbronzeobjects 4.1.2.13 K KaiTi 4.1.2.7 letter 4.1.2.1 level 4.1.l1.8 lexeme 4.1.4.1 M marked 4.l.1.13 monoseme 4.1.4.17 monosemy 4.1.6.6 monosyllabicword 4.1.4.7 2l
GB/T12200.2-94 morpheme 4.l.5.1 4.1.4.11 multi-pronunciationword neutralized 4.1.3.24 4.1.7.7 newinformation 4.1.5.19 nominalendocentricconstruction 41.5.34 nonsubject-predicatesentence 4.1.5.14 nounphrase 4.1.5.27 object orthography 4.1.2.34 paradigmaticrelation 4.1.116 partofspeech 4.1.5.5 4.1.5.4 partsoispeech Dhor 4.1.3.2 OO" phonemicvariant 4.1.3.3 phonological SSO 4.1.3.4 Dhrase 4.1.5.2 Ditch 4.1.3.5 Diot 4.1.5.32 polyseme 4.1.4.18 polysemy 4.1.6.7 polysyllabicword 4.1.4.9 icate OO0 4.1.5.26 complementconstruction 4.1.5.22 construction 4.1.5.21 T 4.1.7.5 primaryword 4.1.4.19 4.1.2.4 printform propernounmark 4.l.8.16 4.1.8.8 quotationmarks radical 4.l.2.27 rretroflexed 4.1.3.25 roo1 4.1.4.2 runninghand 4.1.2.18 22
GB/T12200.2?94 sandhi 4.1.3.14 sealcharacter 4.1.2.14 semanticfield 4.1.6.14 sermanticrelationship 4.1.6.12 4.1.6.10 seme 4.1.6.11 4.1.8.6 4.1.4.16 semanticentry 5.3 5.9 class 5. element 5.8 sentencepattern simp word 4.1 slight-pausemark 4.1.3.12 sonagram 4.1.2.5 4.1.3. 4.1.3. 6 ntensi 4.1.3.7 4.1.3. sou 4.1.3.8 soundvolume 22 specialterm 4 speectr 4.1.1.3 spokenlanguage standardizedform 4.1.2.19 15 4.1. stroke 4.1.2.24 count 4.1.2.23 order 18 Subiect 4.1,5.18 Subject 4.l1.5.33 4.1.1.5 SynchrOniC SynchrOny 4.1.4.14 Synonym syntacticrelation 4.1.5.7 4.1.1.15 yntagmaticrelation tachygraphy 4.1.2.16 23
GB/T12200.2-94 titlemark 4.1.8.15 4.1.3.19 tone 4.1.3.20 tonecategory 4.l.3.23 tonemark tonesandhi 4.1.3.22 4.1.3.21 tornevalue 4.1.7.8 opic topicalization 4.1.7.16 4.1.5.12 transormation 4.1.1.14 unmarked 4.1.1.12 Variant 4.1.2.20 variant 4.1.5.15 verbphrase 4.1.5.24 verb-verbconstruction 4.1.5.20 verbal 4.1.3.10 vowel wadesystem 4.1.3.28 4.1.4.23 wordtrequency 4.1.5.10 wordorder 4.1.4.24 wordusage 4.1.1.2 writtenlanguage zeroinitial 4.1.3.17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机械电子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机械电子工业部电子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语言学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普、冯志伟、陈小荷、孙宏林,黄建平,盛玉麟和郭龙生 24

火焰加热炉节能监测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火焰加热炉节能监测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火焰加热炉节能监测方法的编号:GB/T15319-1994。火焰加热炉节能监测方法共有6页,发布于1995-10-011995-10-01实施
气体激光器总规范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气体激光器总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气体激光器总规范的编号:GB/T15301-1994。气体激光器总规范共有11页,发布于1995-07-011995-07-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