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9487-2004

电子政务业务流程设计方法通用规范

Businessprocessdesignmethodgeneralspecificationforelectronicgovernment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电子政务业务流程设计方法通用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电子政务业务流程设计方法通用规范的编号:GB/T19487-2004。电子政务业务流程设计方法通用规范共有36页,发布于2004-10-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L67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5.240.60
  • 实施日期2004-10-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36页
  • 文件大小1.02M

以图片形式预览电子政务业务流程设计方法通用规范

电子政务业务流程设计方法通用规范


国家标准 GB/T19487一2004 电子政务业务流程设计方法 通用规范 Businessprocessdesignmethodgeneralspeeiffication foreectronicgovermment 2004-10-01实施 2004-04-05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 国国家标准化管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9487一2004 目 次 前言 引言 范围 术语和定义 建模图形符号 业务流程设计的过程 业务建模过程 业务流程设计的目的 业务建模与流程设计的关系 参加业务建模的人员 业务建模的主要环节 业务建模的主要环节简述 4.2确定建模范围和业务种类框架 通过调查收集业务素材进行分析 利用基本建模过程建立业务模型 4, 根据主要建模指标对模型进行评审 完善和完成整个业务模型,形成建模文档 基本建模过程 4.5 工分析为出发点的建模过程 以业务流程分析为出发点的建模过程 以业务信息描述为出发点的建模过程 业务建模过程中相关建模图和说明 业务建模的基本指标 12 业务建模的主要文档 业务模型 12 业务流程设计的结果 12 业务模型的构成 13 业务模型的特点;全程一体化与精细化 分工组成树 5.3 分工组成树的特点 5.3.2机构中的部门组成 3 5.3 部门中的岗位组成 5.3 岗位中的职责组成 I5 15 岗位职责中的活动步骤组成 5.3. 6 分工组成树的拆分 l6 17 行为单元的编码规则 5.3. 8 17 分工组成的分解原则 17 5.3.9分工组成的描述范围 17 5.3.10行为单元类型划分的相对性
GB/T19487一2004 17 业务协作流程图 5 4 5. 4.1业务协作流程图简述 17 17 5. 4.2业务种类与业务协作流程的分类 17 5.4.3业务协作流程图的内容 19 5.5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 20 5.6业务信息关系图 20 5. 6.1业务信息的描述方法 20 5.6.2业务信息之间的关系 心 业务信息与组织单元作用的建模图 心 业务信息与组织单元的作用关系简述 .7.2数据接口图 2 .7了. 数据岚图 业务色操作权限围 业务信息共享图 5.7.5 23 5.8信息化的需求定义 附录A(规范性附录)业务建模技术的作用 附录B(资料性附录》业务调研表格示例 26 附录c(资料性附录业务调研报告大纲要素示例 28 附录D(资料性附录)参与本标准制定工作的单位名单 30 参考文献 3
GB/T19487一2004 前 言 本标准提供的业务建模方法参考了IDEF0,IDEF1x,IDEF3,IDEF4,UMl等建模技术的优点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D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北京大学、国家信息中心、人民大学、 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科学院办公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信息 中心桂林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广东南方互动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和 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展、吴志刚、王立福、赵文、贾冰饭,刘大北、陈禹,方美琪、王晓园,王建新、 梅绍祖、黄晓霞、丁二友、任玉平、杨俭、高亮、战复东、赵都、赵菁华、高栋
GB/T19487一2004 引 言 电子政务业务流程设计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业务流程规范化的过程 电子政务应以需求 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通过积极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增强政府工作的规范性和协调性,全面提高依法 行政服务能力,提升政府工作的效能与效率,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在建立电子政务等信息化系统的过程中,准确描述并规范业务流程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在很大 程度上决定了整个项目的成败,为此,参与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全体人员必须统一对这项任务的基本原 则,工作步骤,表述方法,成果形式的认识和理解 本标准规定了业务流程描述手段,便于业务领域专家 和软件开发人员表达与理解业务流程,使业务领域专家能够理解用此方法描述的业务流程,并通过阅读 本标准相关内容和接受相关培训后能够描述相应的业务流程,提出信息化的功能需求;使软件开发人员 能够与业务领域专家进行有效的交流,理解用户需求并进行软件设计 描述业务流程的主要方法是建立可视化业务模型,因此本标准核心内容为可视化业务建模方法,它 由业务建模表示法和业务建模过程组成,其中业务建模表示法包括业务建模符号和业务建模图,具有全 程一体化精细建模的特点 对数据进行规范化管理的数据标准化已成为全球信息化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其过程如图1所示 包括了业务建模、数据规范化、文档规范化等阶段 数据标准化是一个庞大的、长期的、基础的系统工 程,需要各方面专业人员按照系统化的规范流程开展实施 建模标准 业务建模阶段 业务流程没计指南 现实业务需求 现实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设计 现实业务信息 业务模型 标准化数据元、 电子文档、 业务模型 已有数据 业务领域专家 元标准 数据元素设计 业务建筑专家 业务建模工具 与管理规范 数据元素设计 数据规范化阶段 数据元素目录 与管理 业务领域专家 文档格式 数据标准化专家 相关管理法规 数据元素管理工具 |蒸于L的电子文档 格式设计指南 电子文档模型库 文档规范化阶段 电子文档设计 业务领域专家 XML文档设计专家 XML文档设计工具 图1数据标准化的参考模型 本标准是支持数据标准化的重要基础标准之一 通过本标准提供的业务建模方法,可以提取数据 元实体名称、语境等基本属性和主要管理属性,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标准化、电子文档设计,实现信息共 享和业务协同 N
GB/T19487一2004 电子政务业务流程设计方法 通用规范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描述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中可程序化的业务流程 本标准也适用于其他信息化系统在业务分析,业务设计和需求定义阶段的业务建模与需求建模,这 些信息化系统包括军事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与城市信息化等各种应用系统,本标准同时适用于各种管理 规范文件的可视化建模 本标准的业务建模技术为如下方面提供了描述方法 为形成规范化管理文件提供图示化手段 为从业务源头进行精细化建模来减少软件开发缺陷提供手段; 为业务建模、需求建模和软件建模平滑过渡减少交流差错提供手段; 为提取数据元、设计电子文档、实现数据标准化提供手段 本标准的使用者为政府、部队与企业等方面的管理者、业务领域专家、业务分析员及从事软件开发 的系统分析员等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业务流程businessproeess 在业务领域中为达到业务目标的一类过程和策略,该过程由一组按策略执行的、相互协调的活动步 骤组成 2.2 businessmodel 业务模型 对一个组织的业务分工,业务流程、业务信息等方面业务内容的描述 2.3 业务建模businessmdeing 通过图示和文字等手段将具体的包括业务分工、业务流程、业务信息等方面的业务模型表达出来的 -种方式 2 业务领域专家businessdomainexpert 具备一定业务管理知识与管理实践经验的人员 2.5 业务分析员businessanalyst 进行业务建模工作的人员 流程建模 mdeing pr0ceSS 通过图示和文字等手段将具体的业务过程表达抽象出来的一种方式
GB/T19487一2004 业务原理示意图businessprineiplesketchmap 用以明确业务目标和完成目标的重要步骤的图形表示 2.8 建模图mdelingdiagram 从某一个角度描述业务模型的图,如分工组成树,业务协作流程图、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和业务信 息关系图等 2.g 行为单元unitofbehavior 活动主体、职责、步骤的统称 2.10 活动主体subjeetofactivity 活动的承担者,为法人机构,部门、岗位等 2.11 职责responsibility 活动主体所担负的一种责任或具有的一种功能,一般常常指岗位的职责 2.12 步骤step 活动主体为了履行或完成其职责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中的每项活动 2.13 业务信息businessinformation 业务文件或业务表格等业务方面信息的统称 2.14 事件event 活动主体或职责之间进行的业务往来,它往往携带业务信息 2.15 职责执行通道responsibilityexeeutionpatth 执行岗位职责的主流程 2.16 活动条aectivitybar 活动主体或职责之间进行的业务往来期间所涉及的工作步骤 2.17 信息处理指示线informationproeessingline 对信息栏目的编写、修改、读取,审核、删除等操作 2.18 分工组成树workdlivisioncompositiontree 行为单元中进行业务活动的部门、岗位、工作职责、活动步骤之间的组成关系 2.19 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responsibltyexeeuton/operationdiagram 个部门、岗位或者工作职责的具体业务流程展开图 2.20 业务协作流程图businesscolaborativediagram 存在于部门、岗位,角色之间的业务往来流程图,分为矩阵型和自由型两种表达方式
GB/T19487一2004 2.21 数据接口图 datainterfacediagram 集中描述行为单元(如部门岗位、职责)之间的业务信息输人/输出关系图 2.22 数据流图datafowdiagram 横向描述行为单元(如部门岗位、职责)之间功能的数据依赖关系图 2. 23 业务信息处理权限图businessinformatoprocessingauthority ydiagramm 按编写,修改,读取,审核,删除等操作来分类描述一个部门岗位或职责对哪些业务信息进行处理 的图 2.24 业务信息共享图businessinformatiosharingdiagram 描述一种业务信息在哪些业务流程中被编写、修改、读取、审核,删除的图 2.25 开始活动heginactivity 初始化活动,业务流程的第一个活动,不针对具体业务环节 2.26 结束活动endaetivity 终结活动,表明相应业务流程的终结,不针对具体业务环节 2 27 子流程sul-pwes 类可以被其他流程调用的业务流程 主要分为串行子流程和并行子流程 2.27. 串行子流程serial-press 被父流程初始化后,父流程挂起 待子流程执行完毕,父流程恢复执行 2.27.2 并行子流程paallpmwes 被父流程初始化后,父流程继续推进 该子流程与父流程同步执行,并无任何参数传回父流程 2.28 连接符conneetor 活动之间控制关系的描述符 用于规约像汇聚(oin),分支(split)结构这样聚合特性以及与活动相 连的约束(OR,AND,XOR) 2.29 条件eonditionm 业务流程推进的导航依据,对应于业务流程中的业务规则和操作的顺序 2.30 转移transition 活动,连接符和子流程间关系的描述 条件通常附着在转移上,以决定流程的推进 2.31 数据流datalo 活动间的数据交换 如果流程中两个活动间的数据流不与其控制流重合,数据流规约用来直接定 义数据的流向 2.32 角色 role
GB/T19487一2004 根据属性、资格和/或技艺划分的一类参与者(人员或组织实体) 决定了参与某个活动的人员或组 织实体的权限或职能 2.33 注释 note 在建模图中进行的额外文字说明 建模图形符号 本标准使用的建模图形符号如表1所示 表1建模符号 图形符号 符号名称 应用于 说明 又称系统,其右下角是编号,活动主 体的变化形式有 表示业务现实 a) 系统盒 分工组成树 系统盒 表示信息化需求 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 活动主体 软件子系统 业务协作流程图 系统盒 A" 数据接口图 软件子系统 A2 表示软件成分 软件(子系统 分工组成树 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 机构 机构 -种活动主体 业务协作流程图 数据接口图 分工组成树 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 部门 部门 -种活动主体 业务协作流程图 数据接口图 分工组成树 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 岗位 岗位 -种活动主体 业务协作流程图 A1.1 数据接口图 分工组成树 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 外部活动者 外部活动者 -种活动主体 业务协作流程图 数据接口图 分工组成树 建议角色有编号 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 角色名称 编号格式以及标注位置由用户自 角色 业务协作流程图 定义 数据接口图
GB/T19487一2004 表1(续 图形符号 符号名称 应用于 说明 分工组成树 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 功能 功能 变化形式与系统相同 A1.2.1.3 业务协作流程图 数据接口图 分工组成树 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 职责 岗位职责 -种功能 A1.1.2 业务协作流程图 数据接口图 分工组成树 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 步弹 活动步骤 -种功能 A1.2.1.4 业务协作流程图 数据接口图 分工组成树 ifthenclsc 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 ifthenelse条件 -种功能 C1.2.1.5 业务协作流程图 分工组成树 多重ifthen 多重ifthen条件 -种功能 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 c2.6 分工组成树 casc case条件 -种功能 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 2.l.7 分工组成树 forto forto循环 种功能 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 C1.2.1.8 分工组成树 while while循环 种功能 c1.2.1.9 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 分工组成树 unti until循环 -种功能 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 C1.2.1.10 又可称为信息实体或者类,其简化形 业务信息名称 式只描述信息名称,表达方式如下 业务信息内容图 栏目1 业务信息 业务信息关系图 栏目2 业务信息名称 其上方是综合性业务信息图形 符号 业务信息关系图 计算合成链 其下方是原始性业务信息图形 符号 事件 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 事件链 业务信息1 业务协作流程图 业务信息"
GB/T19487一2004 表1(续 图形符号 符号名称 应用于 说明 开始 职责执行通道 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 步骤 活动条 业务协作流程图 写信息栏目指示线 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 -种信息栏目操作权限指示线 改信息栏目指示线 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 -种信息栏目操作权限指示线 读信息栏目指示线 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 -种信息栏目操作权限指示线 审信息栏目指示线 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 -种信息栏目操作权限指示线 删信息栏目指示线 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 -种信息栏目操作权限指示线 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 开始活动 开始 业务协作流程图 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 结束 结束活动 业务协作流程图 业务流程要有编号 业务协作流程图 业务流程 编号格式以及标注位置由用户自 业务信息共享图 定义 串行子流程要有编号 串行子流秘 业务协作流程图 编号格式以及标注位置由用户自 并行子流程要有编号 并行子流稻 业务协作流程图 编号格式以及标注位置由用户自 定义 建议“与”连接符有编号 “与"连接符 业务协作流程图 编号格式以及标注位置由用户自 AND
GB/T19487一2004 表1(续 图形符号 符号名称 应用于 说明 建议“异或”连接符有编号 XOR “异或”连接符 业务协作流程图 编号格式以及标注位置由用户自 定义 建议“或”连接符有编号 “或"连接符 业务协作流程图 编号格式以及标注位置由用户自 OR 建议条件有编号 条件 业务协作流程图(自由型 编号格式以及标注位置由用户自 建议转移有编号 转移 业务协作流程图(自由型 编号格式以及标注位置由用户自 定义 建议数据流有编号 数据流 业务协作流程图(自由型 编号格式以及标注位置由用户自 定义 注释 所有 业务流程设计的过程 -业务建模过程 业务流程设计的目的 业务流程设计的目的是在描述现有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对流程进行规范与改进,并将未来的流程表 达清楚,为工作人员和软件开发人员提供清晰的业务流程,为相应的软件系统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4.2业务建模与流程设计的关系 首先,业务建模技术提供了 -致的业务表现形式,提供了交流的手段,使得工作人员能更好的 描述业务与表达需求,使软件开发人员更容易理解用户的日常业务,为更好地描述已有流程和明确需求 奠定了基础 其次,业务建模技术帮助工作人员和软件开发人员建立详细的业务模型,实现业务流程分 析和设计的可视化,为规范与改进业务流程提供了基础素材,降低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成本,提高信息化 项目的效益 4.3参加业务建模的人员 无论是对现有的业务进行建模,还是对未来的业务进行建模,涉及到的主要人员可分为业务领域专 家、业务分析员和软件开发人员,其中,业务领域专家具备一定业务管理知识与管理实践经验,业务分析 员进行业务建模工作、整理业务对信息化的需求、形成建模文档,软件开发人员以上述建模文档为依据 进行软件设计、软件编程等工作 业务建模的主要环节 业务建模的主要环节简述 业务建模就是根据“4.5基本建模过程”,通过结合实际的业务应用,从业务分工、业务过程和业务 信息等方面构造面向业务领域专家和软件开发人员的模型 业务建模过程主要环节为 确定建模范围和业务框架; a
GB/T19487一2004 通过调查收集业务素材进行分析; bb 利用基本建模过程建立业务模型 e d)根据主要建模指标对模型进行评审; 完善和完成整个业务模型(包括需求定义),形成建模文档 e 其中c)的“建模过程”见“4.5基本建模过程”,e)的“形成建模文档”见“4.5.7业务建模的主要文 档”,另外,在建立模型之前,可以先给出业务工作的业务原理示意图以辅助理解现有流程和明确业务需 求,业务原理示意图没有固定形式,但应当包含以下要素;业务的最终目标,业务流程中的重要活动,重 要活动的执行者与控制者、对重要活动的指标要求和其他必要的说明等 图2描述业务建模主要环节的脉络 确定建模范围 收集业务素材分析 和业务框架 建立业务模型 对模范进行评审 明确业务需求,完养 业务模型 建模原则 图2业务建模主要环节脉络图 图3描述了参与业务建模主要环节的人员,建模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业务领域专家的积极参与配合 并与业务分析员共同完成模型的建立. 业务领域专家 业务分析员 软件开发人员 确定建模花 收集业务素材 建立业务模型 评审模型 完善业务模型 包括需求定义,形成 关键文档 设计软件 *#- 图3业务建模主要环节示意图 4.4.2确定建模范围和业务种类框架 在确定建模范围时,需要主要负责人参与到项目组,这样可以确保项目的目标与决策者的期望相
GB/T19487一2004 致 在这个范围中,业务建模的对象是业务分工(业务功能),业务流程和业务信息,见图4 业务分工业务功能 业务流程 业务信息 图4业务建模的对象 在所确定的建模范围中,决定组织的哪一部分将变成哪些业务的发起者,每种业务将形成若干业务 流程.这些业务构成业务种类框架 如果每个业务流程同时描述很多事项,很容易造成过高的期望值、 不便于后续的建模;另外如果每个业务流程描述的事项太少,又会造成业务流程太多,反而看不清业务 的组成 因此应该在项目开始时就首先确定业务建模的总体框架,确定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在业务建模中,不仅包括业务协作流程,即通常所说的业务流程它主要描述部门或岗位之间的业 务往来流程),也包括岗位职责的执行/操作流程(即每个工作岗位自身如何完成其具体的工作职责 业务协作流程侧重于宏观描述,体现部门、岗位或角色间的工作交互关系,职责执行/操作流程是业务协 作流程在每个工作岗位的微观展开 业务信息包括业务流程中处理的信息内容,信息之间的关系、信息处理的权限和信息共享方式等 其中信息处理权眼表示了工作岗位对业务信息处理的权力,它从岗位角度描述了业务信息的编写权限、 修改权眼、删除权限,审查权限、使用权限;信息共享方式表示了每种业务信息由哪些业务流程(业务协 作流程)对它进行处理,它从流程角度描述了业务信息的编写权限、修改权限、删除权限、审查权限,使用 权限 4.4.3通过调查收集业务素材进行分析 框架和范围确定后,业务分析员要与业务领域专家进行广泛交流,对相关业务进行深人的调研 这 部分工作可参见附录B业务调研表格示例和附录c业务调研报告大纲要素示例 收集业务素材的主要步骤是 业务分析员制定详细的调研表格; -将调研表格发放给业务领域专家 业务领域专家填写调研表格,并将自已所做的业务描述清晰; 业务分析员收集调研表格,进行建模工作 4.4.4利用基本建模过程建立业务模型 确定业务模型是用“5业务流程设计的结果 -业务模型”提供的表示方法对调研后的业务进行 描述,来反映业务的不同方面,形成各种业务建模图 通过“4.5基本建模过程”,根据收集的调研表格和业务领域专家的交流,可以得到业务模型,简述 如下 业务分工组成的描述 a 根据建模方法,描述单位组织分工和职责等内容,体现任务分工的责任化 b)业务流程的描述 描述部门或岗位之间的业务往来流程等内容,在业务管理中可以体现业务运行的程序化 业务信息内容和处理权限的描述 业务信息内容和处理方式的描述包括了对业务信息的增加,读取,修改等权限,体现了信息处 理的精细化 4.4.5根据主要建模指标对模型进行评审 初步确定业务模型后,通过对模型进行评审,和业务领域专家对模型的表示达成共识,确保模型的 准确性
GB/T19487一2004 评审的工作是根据“4.5.6业务建模的基本指标”,通过业务领域专家对模型的评审,改正模型中存 在的问题,使业务模型描述得更加精确 初期的模型可能存在与现在或未来的工作不一致的地方,通过 评审可以找到模型中这些不符合之处,然后再通过重新收集索材、确定模型反复修改逐步完成整个 模型 在业务模型评审过程中,不仅可以对流程模型进行检查以确定其对业务过程描述是否正确,同时可 以结合实际,改变现有业务流程 4.4.6完善和完成整个业务模型,形成建模文档 根据建模的原则和基本建模过程,不断地根据业务要求建立业务模型,同时通过不断地评审对模型 进行确认,以逐步求精的方式构造最终的业务模型 这样在建模结束时,不仅可以得到符合要求的业务 模型,同时在此基础上将要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可行性也会以可执行的形式明确表现出来 建模结束时,应该得到包括主要建模图、相关业务解释的主要文档 在完成的业务模型中,包括了 信息化需求定义的重点内容;功能定义、数据定义和流程定义等 在形成主要文档的同时,可以根据条件建立 个实际的模型演示原型软件,模拟已经建立的业务模 型,通过原型软件的运行,用实际运行演示状况来更有效地完成模型的评审工作 在业务建模工作中,可以引进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建模过程进行监督 4.5基本建模过程 4.5.1基本建模过程简述 在收集到足够的业务素材后,就可以进行相关业务建模工作,形成由建模图组成的业务模型 常用 的基本建模过程有三种;以业务分工分析为出发点进行建模的过程、以业务流程分析为出发点进行建模 的过程和以业务信息分析为出发点进行建模的过程,每种建模过程都是由描述业务分;工、描述业务流 程描述业务信息等基本建模活动组成,并在建模过程中对主要指标和主要文档做出要求 应当指出的是,实际业务建模过程往往是上述三种基本建模过程的有机组合,很少会只应用单一建 模过程 4.5.2以业务分工分析为出发点的建模过程 以业务分工分析为出发点的建模过程是根据业务建模的实际需要,从一个单位的业务分工描述开 始,完成对这个单位业务描述 它主要有两种流程分支,第一个分支是描述业务信息、描述业务流程;第 二个分支是描述业务流程、描述业务信息 见图5 描述 描述 分支1 业务信息 业务流程 描述 业务分工 描述 捕述 分支2 就务演秘 业务信息 图5以业务分工分析为出发点的建模过程 以业务分工分析为出发点进行业务建模时,先从业务分工素材比较齐全的组织机构部分开始描述, 建立清晰的单位业务分工描述,此后,如果业务信息种类及其样式素材如表格等比较齐备,就选择第- 个分支,即描述完业务信息后再描述业务流程,否则就选择第二个分支,即通过描述业务流程来发现业 务信息,进而描述业务信息 实际上,描述业务分工模型,业务信息模型和描述业务流程模型并不是独 立进行,而是一个相互交叉、反复的过程 4.5.3以业务流程分析为出发点的建模过程 以业务流程分析为出发点的建模过程是根据业务建模的实际需要,从业务流程的描述开始,完成业 务建模工作 它主要有两种流程分支,第一个分支是描述业务信息、描述业务分工.;第二个分支是描述 业务分工、描述业务信息 见图6 1o
GB/T19487一2004 描述 描述 分支1 业务信息 业务分工 描述 业务流程 描述 描述 分支 业务信息 业务分工 图6以业务流程分析为出发点的建模过程 以业务流程分析为出发点进行业务建模时,先从占主导地位的业务流程部分开始描述,按业务步骤 建立业务流程模型,此后,如果业务信息种类及其样式素材比较齐备,就选择第一个分支,描述业务信息 后再描述业务流程,否则就选择第二个分支,描述业务分工后再描述业务信息 描述业务流程模型,业 务信息模型和描述业务分工模型并不是独立进行,而是一个相互交叉和反复的过程 4.5.4以业务信息描述为出发点的建模过程 以业务信息分析为出发点的建模过程是根据业务建模的实际需要,从业务信息的描述开始,完成业 务建模工作 它主要有两种流程分支,第一个分支是描述业务分工、描述业务流程;第二个分支是描述 业务流程、描述业务分工 见图7 描述 描述 分支1 业务分工 业务流程 描述 业务信总 描述 描述 分支2 业务流程 业务分工 图7以业务信息分析为出发点的建模过程 以业务信息分析为出发点的建模过程是根据业务建模的实际需要,从业务信息的整理开始,建立清 晰的业务信息模型.此后,如果业务分工素材比较齐全明确,就选择第一个分支,描述业务分工后再描述 业务流程,否则就选择第二个分支,描述完业务流程后再描述业务分工 描述业务信息模型、描述业务 分工模型和业务流程模型并不是独立进行,而是一个相互交叉和反复的过程 4.5.5业务建模过程中相关建模图和说明 业务建模过程需要通过相关建模图来完成,在整个建模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基本建模图主要有 描述业务分工的建模图,是分工组成树; a bb 描述业务信息的建模图,是业务信息关系图和描述业务信息与组织单元作用关系的建模图, 描述业务流程的建模图,是业务协作流程图和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 c 利用主要的建模图基本可以表示出业务模型,如果需要对主要建模图进行进一步补充,则需要利用 派生建模图进行辅助描述 例如数据接口图,业务信息操作权限图等 4.5.6业务建模的基本指标 对业务分工,业务流程和业务信息的描述必须达到下述基本指标来保证业务建模的质量 描述业务分工组成的基本指标如下 a 将需要规范化管理 1及与之有业务联系的部门列举出来 的部都 将上述需要规范化管理的部门中的岗位列举出来 -将上述需要规范化管理的岗位中的职责列举出来 将上述需要规范化管理的职责中的活动步骤列举出来; -将上述活动步骤分解成子活动步骤,直到对业务信息栏目能进行逐条处理的程度 将上述处理业务信息栏目的活动步骤所体现的处理方法继续分解成子活动步骤,直到无 业务领域知识的人也能理解 11
GB/T19487一2004 描述业务流程的基本指标如下 b -列举出所有业务流程的名称; -在业务协作流程图中以担负职责的角色、岗位、部门为活动主体,按业务往来的顺序描述 角色间的业务往来事件; -在业务协作流程图中以业务流程中发生的事件为主线,按业务流程顺序描述业务往来事 件及其携带的业务信息; -在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中再现分工组成结构中的职责或活动步骤; -在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中将描述逐条操作业务信息栏目的活动步骤与业务信息栏目的 操作关系,使用信息栏目操作权限指示线描绘出来; -在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中将业务往来事件与活动步骤的联系描绘出来 在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中描述各级活动步骤之间的逻辑流程关系顺序,循环、分 支等 描述业务信息的基本指标如下 描述业务信息的所有栏目; 描述信息之间的关系计算合成关系,分类关系,连接关系等; 按业务信息在栏目级别上整理其操作权限 -读取、修改、删除等; 按业务分类整理所有业务信息的共享情况 4.5.7业务建模的主要文档 业务建模过程的主要文档是规范化管理文件,包括了描述业务分工,业务流程和业务信息的建模结 果和信息化需求定义,这些建模文档必须满足上述建模过程的建模指标 描述业务分工的建模文档必须 反映一个组织中上下级关系的组织结构图以及相关描述 反映一个组织中层次化业务分工分解的分工组成树以及相关描述 b)描述业务流程的建模文档必须 -反映宏观业务联系的业务协作流程图以及相关描述 -反映微观业务操作的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以及相关描述 描述业务信息的建模文档必须 反映业务信息内容及其联系的业务信息关系图以及相关描述; 反映业务信息基本流向的数据流图以及相关描述 反映活动主体之间信息交互的数据接口图以及相关描述 反映活动主体操作信息的业务信息操作权限图以及相关描述; 反映业务信息在各个业务流程中共享情况的业务信息共享图以及相关描述 描述信息化需求定义的建模文档必须 基于并不只限于分工组成树进行信息化功能定义,过程定义以及相关描述 业务流程设计的结果 -业务模型 5.1业务模型的构成 业务模型是业务流程设计结果的体现,包括基本建模图和由之导出的派生建模图,其中基本建模图 包括分工组成树、业务协作流程图、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业务信息关系图,表示了分工、协作和信息等 管理要素;派生建模图包括数据接口图、数据流图业务信息操作权限图、业务信息共享图,表示了业务 信息与组织单元之间的作用关系,如图8所示 12
GB/T19487一2004 基本建模图 派生建模图 成 数 据 接 分 组 务协作流 图 粉 图 导出 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 业务信息操作权限图 业 业 务 信 息关系 图 务 信 息共享 图 图8业务模型的构成 5.2业务模型的特点;全程一体化与精细化 本条阐述了基本建模图之间的一体化(集成)关系与精细化特点,图9形象地给出了分工组成树,职 责执行/操作流程图业务协作流程图和业务信息关系图之间的一体化(集成)关系及职责执行/操作流 程图对业务信息精细化操作处理的特色 上分工组成结的性 2职执行/挫作逃型图 开始 组织 步骤B1 部门2 部门 部门3 业务信息b 栏目a1 岗位A岗位B岗位c 步骤B2 栏目a2 一致 职责1 职责2 职责3 步骤B3 步我B1步骡B2步骤B3 -致 -致 业务协作流程图 业务信息关系图 岗位A 岗位B 岗位c 步骤Al 交互事件 致 业务值息" 步豫BI 业务信息a 业务信息b 步骡B3 交互事件 栏目a1 栏目b1 业务信息6 栏目a2 步骤c1 图9基本建模图一体化(集成)关系示意图 其中,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中的活动步骤是分工组成树中某一具体职责的活动步骤流程化的具体 体现描述了这一职责哪些活动步骤与其他活动主体之间存在的工作交互事件,同时精细刻画了对业务 信息的操作方式,这样形成了分工组成树、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和业务信息关系图之间的关联关系 业务协作流程图把在某一具体业务涉及的分工组成树中活动主体之间存在的工作交互事件及其携 带的业务信息有序地排列开来,用以全面描述业务协作关系,其中业务协作流程图中的工作交互事件与 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中的工作交互事件是完全一致的,这样形成了分工组成树、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 和业务信息关系图之间的关联关系 分工组成树、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业务协作流程图和业务信息关系图之间,以一致性关联和精细 化处理操作两种方式形成了紧密的关系,实现了在业务建模阶段基本建模图之间的一体化(集成). “5.8信息化的需求定义”与附录“A.3业务建模技术为业务建模、需求建模和软件建模平滑过渡提 供技术支持”说明了建模图在业务建模,需求建模和软件建模全过程一体化的模式 上述这些内容说明本标准提供的业务建模方法所具有的全程一体化精细建模的特点 13
GB/T19487一2004 5.3分工组成树 5.3.1分工组成树的特点 分工组成树如图10所示,是一个组织的分工关系以层次化方式分解的体现,其特点是 它描述的是业务分工的组成关系,不是组织结构图描述的上下级关系; a b)它精细地描述了业务工作,体现了分工责任化,组织结构图通常只是粗线条的部门划分,至多 会详细到岗位,很少会体现岗位职责,但分工组成树就可以十分精细地描述分工情况,不仅可 以完整描述岗位担负的工作职责,而且还可以展开描述履行职责的活动步骤 办公室主任 机构领导 A2.1 办公室副主任 文样接校 A2.4.1 办公室 办公室秘书 2.3 接受 A2.4.2.1 机构 办公室收发员 文件发送 2.4 发文登记 A2.4.2 A2.4.2 业务处室 处室间传递 档案管理员 A2.4.2.3 A2.5 编号、盖章 2.4.2. 发文归档 A2.42.5 图10分工组成树的示例 分工组成树中的每个层次由行为单元节点组成,这些单元的基本类型依次为“组织- 部门 作岗位 -岗位职责活动步骤”,其中“机构,部门、工作岗位、岗位职责”还可称为组织单元或活动 主体,这构成了分工组成树的层次关系 为简单起见,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本标准把工作岗位简称为岗位,把岗位职责简称为职责,把活 动步骤简称为步骤 5.3.2机构中的部门组成 组织中的部门组成结构可参见图11,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个部门承担的工作种类较多或工作量 较大,往往会设立子部门 机构领导 机构 办公室 业务处室 图11分工组成树的示例- -组织中的部门组成 5.3.3部门中的岗位组成 本标准所说的工作岗位是一个逻辑类别概念,而不是一个具体的人,参见图12,所以在分工组成树 中,办公室只应列举“秘书.收发员"这种岗位,而不应列出“张秘书,、李秘书”这样具体的人员 另外,在 很多组织中存在身旅数职的情况,如秘书可能还会鞭任收发员工作,所以在分工组成中,应该描述成"秘 l4
GB/T19487一2004 书、收发员”两个概念上的岗位,而不应描述成一个实际上的人 办公室主任 A2.I 办公室副主任 A2.2 办公室 办公室秘书 2.3 办公室收发员 A2 档案管理员 A2.5 图12分工组成树的示例 -部门中的岗位组成 5.3.4岗位中的职责组成 通常每个岗位会担负多项职责,参见图13 文件接收 A2.4. 办公室收发员 2. 文件发送 A2.4.2 图13分工组成树的示例岗位中的职责组成 如果一项岗位职责的工作负担比较重,那么会设立一个岗位由一个人承担这项职责,比如,大型组 织的会计会有成本会计、工资会计这类岗位,而中小型组织往往只设立会计这一岗位,成本核算、工资核 算是其工作职责,所以岗位划分与岗位职责的划分是相对的 同样的道理,部门与岗位的划分也是相 对的 5.3.5岗位职责中的活动步骤组成 需要指出的是,分工组成树的岗位职责列举了活动步骤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参见图14 职责执 行/操作流程图在此基础上描述了业务信息的提供者、接受者及处理方式,参见图18 15
GB/T19487一2004 接受 填写办文编号 A24.1.1 A2.4.1.2.1 转抄文件标题 A2.4.1.2.2 填写收文日期 A2.4.1.2.3 转抄来文单位 A2.4.1.2.4 来文记 转抄紧急程度 A2.4.L.2 A2.4.L2.5 转抄办文时限 文件按收 A2.4.L.2.6 A2.4.1 转抄密级 A2.4.l.2.7 填写接受单位 A2.4,l.2.8 接收签字 A2.4.1.2.9 Yee 内部传递 是否需要其他业 A2.4.L.4 务处室办理 C2.4.1.3 o 送存档 A2.4.1.5 图14分工组成树的示例岗位职责中的活动步骤组成结构 活动步骤可以分解细化成子步骤,参见图15,这种分解可以细化到不可再分的程度,本标准把不可 再分的步骤称为原子活动步骤 填写文件类别码 填写4位年份 A2.41.2L A2.4.1.2.1.2.l 填写日期编码 填写2位月份 A2.4.1.2.12 A2.4.12.l22 填写办文编号 A2.4.1.2. 填写2位日 A2.4.2.12.3 确定当日已收 文件数 填写流水号 2.4.L.2.1.3. A2.4 1.2.1.3 已收数十1作为 流水号 A24..2.1.3.2 图15分工组成树的示例活动步骤可继续分解成子步骤 5.3.6分工组成树的拆分 如果分工组成树占据的幅面比较大,那么可以进行拆分,图12是图11的拆分子树 16
GB/T19487一2004 5.3.7行为单元的编码规则 分工组成树的根节点编码为A0,第一层为A1、A2,A3,第一层的第二个节点的下一层为 A2.1,A2.2、A2.3,以此类推,其中A代表活动(Activity). 5.3.8分工组成的分解原则 上面提到的原子活动步骤表示了活动步骤的分解程度,其界定标准首先是要达到对业务信息每个 栏目进行的处理都要描述的程度,如图14中“转抄文件标题”,然后还要达到以下两种指标之一,如图 15中“填写办文编号”就需要继续分解 -完成相应专业的中等职业教育的人能够理解接受 -准备相应专业的中等职业教育的人能够理解接受 前者意味着可以用从课堂上获得的业务知识来理解活动步骤的内在含义,就上面的例子而言,他 她应当知道如何“转抄文件标题”,;而后者意味着需要对活动步骤的内在含义进行彻底的理解,通过建模 他/她学习了一门专业课,就上面的例子而言,需要通过活动步骤的分解来讲述如何“填写办文编号” 对业务模型现状描述后需要进行信息化的组织,分工组成的描述必须要精细化到圈外人能够理解 接受的程度,这种方式能够确保将要进行的微观需求定位及软件设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因为软件开发 人员可能对应用领域的业务知识了解得很少甚至一无所知,所以必须全面详细地描述所有业务操作(即 活动步骤)细节,以利于后继的信息化需求定位和软件设计 5.3.9分工组成的描述范围 如果应用领域组织规模较大,那么整理分工结构工作量也会相应较大,所以为了有的放矢进行建模 工作,需要确定相应的描述范围,具体方式是 只关注需要规范化管理的部门及其与之有业务往来的部门 只关注需要规范化管理的部门中所有的工作岗位 只关注需要规范化管理的岗位中所有的岗位职责 只关注需要规范化管理的职责中所有的活动步骤,直至原子步骤 5.3.10行为单元类型划分的相对性 应当指出,行为单元的基本类型划分是相对的,特别是部门,岗位和职责,它们往往和具体业务工作 量的多少等因素有关 比如,财务方面的工资核算工作,在人员规模比较小的组织中,工资核算是会计 的一项岗位职责,在比较大的组织中,常常会设置工资会计这样的工作岗位,在更大的组织架构下,甚至 会设置工资科这种部门 业务协作流程图 5.4.1业务协作流程图简述 在本标准提供的集成化业务建模方法中,业务流程比平常理解的内容要多一些,包括业务协作流程 和职责执行/操作流程 前者是通常所说的业务流程,它主要描述组织之间、部门之间或岗位之间的工 作协作流程;后者则更详细地描述了每个工作岗位自身应如何完成其具体的工作职责 业务协作流程 侧重于宏观描述,体现业务人员之间的工作交互关系,职责执行流程是业务协作流程的微观具体展开 5 4.2业务种类与业务协作流程的分类 业务管理是结合“责、权、利”来进行的,每种业务按部门或岗位具体展开形成了业务流程(业务协作 流程),业务协作流程种类与业务种类是同义语 质量保证体系中活动要素的概念为业务类别的划分提 供了很好的框架,应当说明的是,业务类别划分会因为组织使命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5 .4.3业务协作流程图的内容 业务协作流程图用于描述部门或岗位之间的工作协作流程,分为矩阵型和自由型,前者的活动主体 在建模图上部成直线状水平有序排布,后者的活动主体自由放置 图16和图17分别是矩阵型业务协作流程图和自由型业务协作流程图,描述了“收文”的业务交互 流程,体现了 17
GB/T19487一2004 参与协作的活动主体,如“办公室收发员”、“办公室秘书”、“办公室副主任”等 a b)活动主体之间发生的事件,如“送秘书收文,送副主任签收”等; 伴随事件的业务信息,如“传人文件,办文表”等 c “办公室收发员”为完成“接收文件”这一职责而进行的关键活动步骤,如“来文登记”等 外部发文单位办公室收发员 办公室秘书 办公室副主任 办公室主任 、档案管理员 A2.4 A2.3 A2.2 A2. A2.5 ;送文 传入文件 来文登记 2送秘书收文 传入文外 填写办理意见 3:送副主任签收 传入文件 苏文 副主任来文批示 是否需要主 Yes4;送主任签收 任批示 传入文件 表 送交办理 传入文件 主任收文批示 办文表 6 返回主任签收批示 传入文件 是否内部 办 办理 办公室内部 办理来文 送交来文 8:送已批示来文 传入文件 办表 是否需要其 9直接送收文存档 No 他业务处室 传入文件 办理 存档 办文表 图16矩阵型业务协作流程图的示例 业务协作流程图的绘制要点是 明确参与协作的活动主体,这里活动主体应当是岗位,如果是部门,那么它们之间的业务协作 aa 接口人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面向信息化系统设计的建模中活动主体必须是岗位, b 体现PDCA质量环,保证过程内容的完整性,其中P代表计划(Plan),D代表执行(Do),C代 表检查(Check),A代表处置(Actid on; 明确开始事件、结束事件; 确保事件链一环紧扣一环,流程不中断; 明确伴随事件的业务信息 标注每个岗位进行的工作职责或活动步骤,这样就建立了“业务协作流程图”与“分工组成树” 和“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的关系 通常我们只标注与协作有关的步骤或使岗位活动连续,而 不 -定要标注每个岗位职责的所有活动步骤 18
GB/T19487一2004 开始 办公室 传入文件 来文登记 收发员 办公室 传入文件 填写拟办意见 秘书 传入文件 分管主任 办公室 来文批示 分管主任 需要主任批示 办公室 主任收文批示 任 内部办理 办公室内部 办公室 秘书 办理来文 办公室 送交来文 秘书 需要其他 业务处室办理 香 档案 传入文件 存档 办表 管理员 结束 图17自由型业务协作流程图的示例 5.5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 与业务协作流程不同,职责执行/操作流程更聚焦每个工作岗位自身如何完成其具体的工作职责 是业务协作流程的微观具体展开 用顺序执行,条件分支、循环执行等逻辑单元形成执行活动步骤的逻辑流程,这项工作在 “5.3.5岗位职责中的活动步骤组成”中已作过说明; 注明对业务信息具体栏目的处理方式,该处理方式包括增改、,读取,删除等,这项工作只有在完 成业务信息栏目描述后才能进行,参见图19 图18是办公室收发员进行“接收文件”职责的执行/操作流程图,图16中的办公室收发员进行的活 动步骤也体现在这张图中 另外这张图还体现了对业务信息“传人文件”中具体栏目的读取操作及对 “文件接收登记簿”中具体栏目的填写操作等步骤 19
GB/T19487一2004 开始 填写办文编号 A2.4.1.2.1 转抄文件标题 A2.4.l.2.2 文件接收登记簿 传入文件 填写收文日期 办文编号 文什标愿 文件标题 收文日期 来文单位 来文单位 转抄来文单位 紧3程 紧急程度 办文时限 A2.4.1.2.4 办文时限 秘密等级 秘密等级 文件内容 转抄紧急程度 送出日期 A2.4.L2 接受单位 返日期 按收签学 转抄办文时限 2.4.l.2. 转抄级 2.4.l.2 填写接受单位 2.4.1.2.8 接收签字 A2.4.L.2.9 送秘书收文 入文件 结束 办公室秘书 A2.3 图18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的示例 5.6业务信息关系图 5.6.1业务信息的描述方法 业务信息主要由信息的名称、信息栏目(标题)组成,参见图19 业务信息可分为业务单证和业务 报表,前者是原始性信息,后者是派生性信息,由业务单证综合而来 业务信息名称 栏目1 栏目2 图19业务信息的示例 5.6.2业务信息之间的关系 5.6.2.1概述 本标准使用业务信息关系图描述业务信息之间的关系,主要有 计算合成链,用于描述由原始性信息合成综合性信息的方式,是一种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分类链,用于描述业务信息之间的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是面向对象中的继承关系; 连接链,用于描述业务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 20
GB/T19487一2004 5.6.2.2计算合成链 计算合成链描述了原始性信息与综合性信息的合成关系,在图20中,报表“出口成交统计”由单证 “出口计划”“出口计划执行情况”合成而来,在这个关系中,通过“出口计划”贡献的“本年度成交计划” “出口计划执行情况”贡献的“成交数量”,形成计算合成链关系定义“[出口成交统计(总].[计划总数] =sum([出口计划].[本年度成交计划])”和“[出口成交统计总].[实际成交总数]=sum([出口计划 执行情况].[成交数量])” 出口成交统计总 计划总数 实际成交总数 C出口成交统计总]计划总数]=m([出口计划[本年度成交计 L出口成交统计总j.[实际成交总数]=sum(C出口计划执行情况.C成交数量]) 本年度成交计划 成交数量 出口计划 出口计划执行情况 计划编号 计划编号 出口国别 -事度合同成交情况 出口地区 A 出口地区 商品类别 商品类别 贸易方式 出口单位 木年度成交计划 贾易方 成交期 成交数量 图20业务信息间计算关系的示例 5.6.2.3分类链 分类链描述了业务信息之间的一般与特殊部分的关系,在图21中,“几何图形”分为“平面几何图 形”“立体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 重心 平面儿何图形 立体儿何图形 周长 体积 面积 表面积 图21业务信息间分类关系的示例 5.6.2.4连接链 连接链描述了业务信息之间的业务关联关系,在图22中,“外商订单”属于出口管理业务,“外商来 款”属于财务管理业务,通过连接链把两种业务的信息资源集成在一起,这样通过出口信息,迅速得到相 关外商的来款情况,从而进行外商的信誉评价以及组织实际出口收人能力的评价,体现了出口管理与财 务管理两种业务集成带来的好处 21
GB/T19487一2004 外商订单 外商来款 与相关 客户编码 客户编码 米额 产品名称 来款日期 数量 交货期 图22业务信息间连接关系的示例 5.7业务信息与组织单元作用的建模图 5.7.1业务信息与组织单元的作用关系简述 业务信息与组织单元的作用关系可以用数据接口图、数据流图、信息操作权限图,业务信息共享图 来表示,这些建模图可由分工组成树、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业务协作流程图和业务信息关系图导出 5.7.2数据接口图 它用来描述组织单元之间业务信息的输人/输出关系,参见图23 外部发文单位 传入文件 传入文件 传入文件 办文表 办文表 办公家 机构领导 主办处室 传入文件 传入文件 办文表 办文表 图23数据接口图的示例 5.7.3数据流图 数据流图横向描述了组织单元之间功能的信息依赖关系(参见图24),这种建模图在有关软件工程 的标准中有详细描述 外部发文单仪 传入文件 机构导 传入文件 办文表 办公室 传入文件 传入文件 办文表 办文表 主办处室 传入文件 办文表 图24数据流图的示例 5.7.4业务信息操作权限图 信息操作权限图是组织单元对业务信息处理的权力,它包括编写、修改、删除、审查和读取权限,有 阴影标志的业务信息栏目是这些权限发挥具体作用之处,参见图25 22
GB/T19487一2004 业务信息1 栏11 栏目12 编写 组织单元A 栏目13 业务信息2 栏目21 栏目2 栏目33 图25业务信息操作权限图的示例 5.7.5业务信息共享图 业务信息共享图对每种业务信息来讲,表示了有哪些业务流程(业务协作流程)会对它进行处理,它 同样包括了编写、修改,删除、,审查和渎取权限,参见图26 业务信息1 别除 编 配额申请 修改 配额招标 流程 栏目1 流程 栏目2 读取 市核 使用 配额分配 业务信息2 流程 编写 修改 栏目1 栏目2 栏目3 图26业务信息共享图的示例 5.8信息化的需求定义 如图27所示,使用分工组成树准确定义哪些部门需要软件、哪些岗位需要软件、哪些职责需要软 件),哪些步骤需要软件,实现了全面,深人,细致的信息化的功能需求定义和流程需求定义 哪些部门需要软件 嘱些岗位需要软件 业务成分 哪些职责需要软件 哪些步骡需要软件 软件成分 部门A 子步A 部门A所需软作 子步骤A所需软件 岗位A 岗位A所需软件 步骤A 子步B 责A 步A所需软件 子步骤B所需软件 组织 部门B 职责A所软件 岗位B 组织所需软件 部门B所需软作 步c 步餐B 岗位C 职责B 岗位C所需软件 职责B所需软件 步骤C 部门C 职贡c 步C所需软件 图27采用分工组成树定义信息化的功能需求和流程需求的示例 23
GB/T19487一2004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业务建模技术的作用 A.1业务建模技术有助于业务管理规范化 规范化分工与协作是管理的最基本要素,而信息是实现分工与协作的必备载体,本标准提供的业务 建模表示法为这些基本要素的全面准确表达提供了必要手段,图A.1说明了建模图与管理规范文件和 管理规范化的关系 建模图 形成 管理规范文件 支持 管理规范化层次 任务分工责任化 分 工 组 成 树 纲 《管 业务运行程序化 租 图 务协作流 《程序 件》 信息处理精细化 希 职 执行/操作流程图 《作业指导书 业务表格 业 系 务 信 中 图 关 图A.1建模图与管理文件及管理规范化间的关系 A.2业务建模技术从源头上为有效益的信息化提供技术手段 信息化系统的每个开发阶段都会产生一些错误,每个阶段造成的错误都不可避免地带人下一个阶 段,形成错误的积淀现象,而每个阶段遗留的错误在下一个阶段几乎都会成5~10倍的放大,形成了信 息化系统开发中错误的积累与放大效应,见图A. 2 业务管理素材 x10 错误的 业务模型 正确的 x10 需求定义 正确的 错误的 ×10 设计方案 正确的 错误的 X10 软件代码 正确的 错误的 x10 测试结果 正确的功能 可改错误 不可改错误 未知错误 带病运行的软件 图A.2管理软件开发中错误的积累与放大效应 这种错误至少起源于两个因素,一个是业务管理不规范造成源头污染,另一个是每个阶段的描述语 -造成理解上的差异 言不统 错误出现的越早,危害越大,错误消灭的越早,危害越小 本标准包括的业务建模方法首先从源头 上提供了解决方法 -规范的业务表达,为软件开发人员与业务人员提供了沟通手段;其次在A.3中 说明了通过使业务建模、需求建模、软件建模具有同样建模语言(表示法),以实现业务建模、需求建模和 24
GB/T19487一2004 软件建模的平滑过渡 这样,在信息化系统开发中可以保证质量、提高效率、保证进度,确保建设有效益 的信息化系统 A.3业务建模技术为业务建模、需求建模和软件建模平滑过渡提供技术支持 业务建模技术用于进行信息化需求定义,这部分内容参见图27 以此为基础可以为软件系统设计 提供详尽的素材,这样实现了业务建模、需求建模和软件建模的平滑过渡,如图A.3 建模图 提供素材 软件设计 工 组 成 树 总体功能结构设 分 务 图 协作流程 系统交互流程设 系统/模块接口设 按 据 数据库/报表设计 图 信 息 模块内流程设 职贵执行/操作流程图 图A.3建模图用于设计软件 这种平滑过渡的基础是业务建模、需求建模、软件建模具有同样建模语言(表示法),这样在语法上 消灭了理解上出现差异的可能性 业务建模技术用于提取数据元,设计电子文档,进行数据标准化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上各类不规范信息的大量出现,信息的通行速度将会极大地降低,甚至会造成通 行的堵塞 因此,对数据必须进行规范化管理,而数据标准化则成为全球信息化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 通过职责执行/操作流程图和业务信息关系图,可以提取数据元实体的名称等基本属性和主要管理属 性,并设计电子文档,同时在此基础上支持数据标准化,用来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25

电子政务主题词表编制规则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电子政务主题词表编制规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电子政务主题词表编制规则的编号:GB/T19486-2004。电子政务主题词表编制规则共有17页,发布于2004-10-01
电子政务数据元第1部分:设计和管理规范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电子政务数据元第1部分:设计和管理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电子政务数据元第1部分:设计和管理规范的编号:GB/T19488.1-2004。电子政务数据元第1部分:设计和管理规范共有93页,发布于2004-10-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