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3740-2017

手机支付基于2.45GHzRCC(限域通信)技术的非接触射频接口测试方法

Mobilepayment—Testmethodsofcontactlessradiofrequencyinterfacebasedon2.45GHzrangecontrolledcommunicationtechnology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手机支付基于2.45GHzRCC(限域通信)技术的非接触射频接口测试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手机支付基于2.45GHzRCC(限域通信)技术的非接触射频接口测试方法的编号:GB/T33740-2017。手机支付基于2.45GHzRCC(限域通信)技术的非接触射频接口测试方法共有82页,发布于2017-12-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M32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3.050.99
  • 实施日期2017-1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82页
  • 文件大小4.26M

以图片形式预览手机支付基于2.45GHzRCC(限域通信)技术的非接触射频接口测试方法

手机支付基于2.45GHzRCC(限域通信)技术的非接触射频接口测试方法


国家标准 GB/T33740一2017 手机支付基于2.45GHzRCC限域 通信)技术的非接触射频接口测试方法 NMobhilepayment -Testmethodsofcontactlessradiofreqencyinterface hasedn2.45GHrangecontrledeomunieationteehnoogy 2017-05-12发布 2017-12-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3740一2017 15 6.8.3数据交换测试 20 6.8.4链路维持测试 6.8.5关闭连接测试 225 6.8.6冲突机制测试 6.8.7 通道绑定测试 6.8.8超时时间测试 31 s 6.8.9加密算法验证 s9 6.8.10频点范围测试 39 6.9发起方协议测试项目 39 6.9.1激活测试 4 6.9.,2连接测试 6.9.3 数据交换测试 48 6.9,4 链路维持测试 50 6.9.5关闭连接测试 51 6.9.6异常处理测试 s 超时时间测试 6.9.7 662 6.9.8加密算法验证 6.9.9频点范围测试 68 70 附录A规范性附录)标准感应线圈 附录B(资料性附录)磁通道感应电压与场强的推导 71 附录c(规范性附录)测试命令 72
GB/33740一2017 前 言 本标准是基于2.45GHzRCC(限域通信)技术,以及基于13.56MHz和2.45GHz双频技术的手机 支付系列标准之一 该系列标准预计包括 手机支付基于2.45GHzRCC限域通信)技术的非接触射频接口技术要求; 手机支付基于2.45GHzRCc(限域通信)技术的智能卡技术要求 手机支付基于2.45GHaRcc(限域通信)技术的非接触式读写器终端技术要求; 基于13.56MHz和2.45GHz双频技术的非接触式读写器射频接口技术要求; -手机支付基于2.45GHzRCc(限域通信)技术的非接触射频接口测试方法 手机支付基于2.45GH2Rcc(限域通信)技术的智能卡测试方法; 手机支付 基于2.45GHzRCC限域通信)技术的非接触式读写器终端测试方法; 基于13.56MHz和2.45GHz双频技术的非接触式读写器射频接口测试方法 本标准按照GB/T1.l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通信研究院、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联合 通信有限公司、电信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亮、袁琦、吕松栋、李美祥、杨贤伟、黄鹏、戴军尧、葛欣、李铭轩、顾闵霞、 王志军、张强、王兆申、吴淳、王邀
GB/33740一2017 手机支付基于2.45GHzRCC限域 通信)技术的非接触射频接口测试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2.45GHzRCc限域通信)技术的非接触射频接口的测试方法,包括物理层、数 据链路与传输会话协议层的测试环境、测试方法和步骤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基于2.45GHzRCc(限域通信)技术的非接触射频接口协议符合性测试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37362017手机支付基于2.45GHzRCC(限域通信)技术的非接触射频接口技术要求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限域通信rangecontrolledeommunieation 通讯距离范围可控的无线近距离通信技术 3.2 发起方initiator 45GHz手机支付系统距离控制通信的发起命令请求的一方 2. 3.3 响应方target 45GHz手机支付系统对命令请求做出响应的通信方 2. 3.4 接入标识码aceessidentifier 用于标识不同的接人响应会话 3.5 多响应方冲突multitargetcoisionm 多个响应方位于同一个发起方的可接人范围内,发起方将随机地选择任意一个响应方进行接人,使 得用户无法直观判断出被接人的响应方,从而造成本次交易具有不确定性 3.6 冲突检测码colisionm detectc0de 用于冲突检测的识别码
GB/T33740一2017 3.7 响应方随机标识targerandommindentifier 用于冲突检测关闭时,响应方进行连接确认的随机识别码 3.8 冲突响应时间窗 colsionresponsetimewindow 响应方在检测到MTC冲突后连续发送冲突响应消息的时间段 3.9 会话命令超时时间sesioncomandtimeout 响应方接收超时:发起方应当在规定的超时时间内发出相应的会话命令,否则响应方认为该次会话 发起方超时 发起方接收超时:响应方应当在规定的超时时间内对发起方的命令做出响应,否则发起方认为该次 会话响应方超时 3.10 磁通道基本消息magetiechamnelmessage 在磁通道上传输的长度不大于15字节的消息 3.11 磁通道扩展消息extendedmagneticchannelmessage 在磁通道上传输的长度大于15字节的消息 3.12 被测设备DUT 被测试对象,为响应方或者发起方 3.13 发起方测试仪ilester 用于模拟响应方,对发起方DUT进行空中接口协议测试 3.14 响应方测试仪tTester 用于模拟发起方,对响应方DUT进行空中接口协议测试 3.15 测试流程testscenario 与测试步骤相对应的由一组测试命令及其响应组成的特定序列 3.16 测试指令 testc0mand 测试专用的特殊消息命令 3.17 工作区域operatingrange 发起方DUT或者响应方测试仪的工作区域,为响应方在其表面正上方的可接人范围 3.18 静默Mute DUT在接收到测试指令后不做任何响应 符号和缩略语 4.1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GB/33740一2017 数据的第x个bit位,x为十进制数 bx A(X)xx: ‘A'代表具体的测试命令的名称 .X’可以为无效的测试命令‘e',或者为有效的测试命令‘t'‘tl'、*t2'、't3'‘t4’ x'是命令的下标编号,为两位十进制数 xx 4.2缩胳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D AccessID 接人标识码 Dc CollisionDetectCode) 冲突检测码 DUT DeviceUnderTest 被测设备 GFSK: GaussianFrequency-ShiftKeying 高斯频移键控 iTester: InitiatorTester) 发起方测试仪 LMF: LongMess essageFormat 长消息编码格式 磁通道 MC MagneticChannel MFsSM 磁场场强斜率调制 MagneticFieldStrengthSlopeModulation PRBS. 伪随机二进制序列 eudorandomBinarySequence) 射频通道 R RC hannel Rcc 限域通信 ControlledCommunication RF: 射频 RadioFrequency) 保留 RFU: ReserveforFutureUse Tester 响应方测试仪 TargetTester) 物理层测试 5 5.1测试对象 本标准针对发起方和响应方分别进行物理层测试,包括对发起方磁通道和射频通道的物理层测试、 以及对响应方磁通道和射频通道的物理层测试 5.2测试环境 按照图1所述方式,对发起方磁通道测试环境进行连接配置,按照图2所述方式,对响应方磁通道 测试环境进行连接配置,按照图3所述方式,对射频通道测试环境进行连接配置 除非另有说明,测试应在环境温度为24C士3C(73"F土5“F),相对湿度为40%~60%之间的环 境下进行 5.3默认容许误差 除非另有说明,测量设备和测试过程的默认容许误差为士5%
GB/T33740一2017 5.4物理层测试配置 5.4.1发起方磁通道测试配置 发起方磁通道测试装置包括;被测发起方,标准感应线圈、双绞线或同轴电缆、数字示波器及探头 测试配置如图1所示 双绞绒 标准感 向输电须 应线圈 数字 探头 被测 示波器 发起方 图1发起方磁通道测试配置示意图 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标准感应线圈符合附录A的规定; a 被测发起方与标准感应线圈相互平行且同轴,其相互之间的垂直距离r,在测量不同指标时分 b 别设置如下 测量被测发起方数据编码符号率和符号周期抖动时,r,=0cnm; 测量被测发起方表面磁信号强度时,广,=0cm 测量被测发起方10cm磁信号强度时,r,=10em. 双绞线或者同轴电缆的一端连接标准感应线圈的输出端口,另一端连接数字示波器探头 c 数字示波器及其探头的带宽应不小于20kHz,测量精度应不小于10uV/Div d 磁通道感应电压与场强的推导参见附录B 5.4.2响应方磁通道测试配置 响应方磁通道测试装置包括:被测响应方、响应方驱动设备以及标准发起方,测试配置如图2所示 响应方驱动设备 被测响应方 标准发起方 图2响应方磁通道测试配置示意图 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标准发起方符合GB/T33736一2017; a 响应方驱动设备应能驱动被测响应方正常工作,且对磁通道信号不产生屏蔽作用 b 被测响应方装载于响应方驱动设备中,被测响应方与标准发起方相互平行且同轴 c
GB/33740一2017 5.4.3发起方/响应方射频通道测试配置 发起方/响应方射频通道测试配置如图3所示,DUT为被测发起方或者被测响应方 2.45GHz天线 DUT 频谱分析仪 射赖电绩 图3发起方/响应方射频通道测试配置示意图 发起方/响应方射频通道测试装置主要指频谱分析仪 频谱分析仪应具备下列功能特性 通用频率域的测量; 频率范围;10MHz一3GHz; 检波方式;可选峰值或平均值; RF输人阻抗:标称50Q; 具有FsK解调功能 5.5发起方磁通道测试项目 5.5.1数据编码符号率测试 测试编号;5.5.1 测试项目;数据编码符号率 测试目的 验证发起方磁通道的数据编码符号率是否符合要求 预置条件;按照图1进行连接 测试步骤 1.设置被测发起方重复无间断连续发送标准帧格式的PRBS数据 2.将标准感应线圈置于被测发起方工作方向设备表面垂直距离0cm处,线圈平面与被测发起 方设备表面保持平行,且线圈中心位置与被测发起方设备中心位置重合; 3 通过标准感应线圈测量被测发起方磁信号的16个符号周期总时间为1; 4 根据f=16/t计算得到数据编码符号率 预期结果 磁通道数据编码符号率为4ks/s,符号率容许偏差范围为士5% 5.5.2磁场信号强度测试 测试编号;5.5.2 测试项目;磁场信号强度
GB/T33740一2017 测试目的 验证发起方磁通道的磁场信号强度是否符合要求 预置条件;按照图1进行连接 测试步骤 设置被测发起方连续重复不间断地发送PRBS数据,测量其中的全“1”数据对应的磁场信号 强度; 2.将标准感应线圈置于被测发起方工作方向设备表面垂直待测距离处,线圈平面与被测发起方 设备表面保持平行,且线圈中心位置与被测发起方设备中心位置重合 3 通过标准感应线圈分别测量被测发起方工作方向设备表面垂直距离0cm处和10cm处的磁 p计算相应位置的发起方磁场信号强度 感应电压峰峰值Vp,并由Hp=5.4关V 预期结果 以被测发起方设备工作位置中心为基准,工作方向设备表面垂直距离0em处磁场信号强度峰值 应不小于160A/m且不大于300A/m;设备表面垂直距离10cm处磁场信号强度峰值应小于 4.2A/m. 5.5.3磁场信号符号周期抖动测试 测试编号5.5.3 测试项目;磁场信号符号周期抖动 测试目的 验证发起方磁通道的磁场信号符号周期抖动是否符合要求 预置条件按照图1进行连接 测试步骤 1.标准感应线圈测量位置位于被测发起方工作方向设备表面垂直距离0em处,线圈平面与设 备表面保持平行,且中心位置与被测发起方设备中心位置重合; 设置被测发起方连续不间断发送标准帧格式的PRBS数据 22. 3. 通过示波器采集标准感应线圈感应的磁场信号,并设置示波器为“上升/下降时间”触发模式 读取触发点后第三个过零点的时间抖动 预期结果 磁场信号符号周期抖动应不大于604s 5.6响应方磁通道测试项目 5.6.1磁场信号强度门限测试 测试编号;5.6.1 测试项目;磁场信号强度门限 测试目的 验证响应方的磁场信号强度门限是否符合要求
GB/33740一2017 预置条件:按照图2进行连接 测试步骤: 1 设置标准发起方连续不间断发送标准帧格式的PRBS数据 2.将标准感应线圈置于标准发起方工作方向区域,线圈平面与标准发起方设备表面保持平行, 且线圈中心位置与标准发起方设备中心位置重合 3 通过标准感应线圈确定被测磁场信号强度给定值所对应的标准发起方工作方向设备表面垂 直距离; 4.将被测响应方置于步骤3所确定的距离位置处,并测试被测响应方是否能够与标准发起方建 立并保持连接; 5 重复步骤3到4,分别测试在磁场信号强度为6.7A/m和4.2A/m处被测响应方的连接状态 应分别符合技术要求 预期结果 被测响应方设备置于标准发起方设备的磁场信号工作区域,在标准发起方磁场信号强度峰值为 6.7A/m处,被测响应方应能够与标准发起方建立并保持连接;被测响应方设备置于标准发起方设备 的磁场信号工作区域,在标准发起方磁场信号强度峰值为4.2A/m处,响应方应不能够与发起方建 立或保持连接 5.7发起方/响应方射频通道测试项目 5.7.1发射功率测试 测试编号5.7.1 测试项目:发射功率 测试目的 验证发起方或响应方的射频发射功率是否符合要求 预置条件: 1.按照图3进行连接;2.在屏蔽室环境下进行测试 测试步骤 1.将2.45GHHz天线接口通过射频电缆连接到频谱分析仪:; 2.设置被测设备以最大功率通过射频通道发送PRBS数据 测试射频信号峰值功率; 3. 重复步骤2到3,对中心频率为2468MHz、2434MHz,2401MHz的三个信道分别进行测试 4, 预期结果 各射频信道发射功率最大不得超过十3dBm
GB/T33740一2017 5.7.2频率容限测试 测试编号;5.7.2 测试项目;频率容限 测试目的 验证发起方或响应方的射频频率容限是否符合要求 预置条件 1.按照图3进行连接;2.在屏蔽室环境下进行测试 测试步骤 1.将2.45GHz天线接口通过射频电缆连接到频谱分析仪; 2. 设置被测设备通过射频通道重复发送0x55数据 3. 通过频谱分析仪测量射频通道信号的中心频率Ft,并测量Ft在一个数据帧传输时间内的累 计漂移量; 重复步骤3,对中心频率为2468MHz、2434MHHz、2401MHHz的三个信道分别进行测试 预期结果 发射载波的初始中心频率Ft应在本信道标称中心频率Fc的士75kHz频率范围内,即 Fc一75kHGB/33740一2017 预期结果 1.频率偏移幅度应在135kHz~275kHz之间 2.在0xAA数据序列传输中对应的最小频率偏移幅度Fmin应当不小于0x0F数据序列传输中 的频率偏移幅度F的士80%,且应大于或等于115kHz 5.7.4带内杂散测试 测试编号;5.7.4 测试项目;带内杂散 测试目的: 验证发起方或响应方的射频带内杂散是否符合要求 预置条件 1.按照图3进行连接;2.在屏蔽室环境下进行测试 测试步骤 1.将2.45GHz天线接口通过射频电缆接到频谱分析仪; 设置被测设备通过被测信道即第M信道发送PRS数据 2. 3 通过频谱分析仪测量中心频率相邻第N信道的功率值总和,即为相邻第N信道上的杂散 功率; 重复步骤3,完成所有相邻信道的测试: !. 重复步骤3到4,对中心频率为2468MHz,2434MHz,2401MHz的三个信道分别进行 5. 测试 预期结果 当射频信号发射设备在第M信道发射包含伪随机二进制序列(PRBS)数据的射频信号时,相邻 第N信道上的杂散功率应小于如下表所示的最大限制 发射频谱带内杂散 相邻信道间隔 杂散功率最大限值 2MHz(IM一N|=2 -20dBm >3MHHz(INM-N>3 -30dBm 协议测试 6.1测试对象 本标准针对发起方和响应方分别进行协议测试 6.2测试环境 按照图4所述方式,对响应方协议测试环境进行连接配置,按照图5所述方式,对发起方协议测试 环境进行连接配置
GB/T33740一2017 除非另有说明,测试应在常温、相对湿度为40%~60%之间的环境下进行 6.3默认容许误差 除非另有说明,测试过程中空口交互协议的时间指标默认容许误差为土30% 6.4协议测试仪 本标准使用响应方测试仪tTester和发起方测试仪iTester两种测试装置,分别用于响应方DUT 和发起方DUT的测试 iTester和tTester应能测量两次I/0之间的时间,并能记录和检查来自DUT的数据 Tester和tTester的空中接口物理层和链路层必须符合本系列标准要求 iTester和tTester应能够按照本系列标准的要求产生I/0字符流 6.5RFU域 如果RFU域未设置为其默认值,则测试失败,且认为DUT不符合规定 6.6测试命令 本标准定义的测试命令见附录C DUT必须支持ECHo数据交易指令APDATA_REQ(tl)、APDATA_REQ(t2) 6.7协议测试配置 6.7.1响应方协议测试配置 使用响应方测试仪Tester执行测试命令,接收并检查DUT的响应 测试配置如图4所示 注意:在进行各项测试之前务必将DUT置于响应方测试仪tTester的工作区域 DUT 测试命令测试响应 tTester 图4响应方测试配置示意图 6.7.2发起方协议测试配置 使用发起方测试仪iTester通过串口线与DUT连接,并控制DUT执行测试命令,iTester模拟响 应方接收并检查DUT的请求 测试配置如图5所示 注意;在进行各项测试之前务必将发起方测试仪iTester置于DUT的工作区域 10
GB/33740一2017 iTester 测试命令测试响应 串口命令 DU 图5发起方测试配置示意图 6.8响应方协议测试项目 6.8.1激活测试 测试编号;6.8.1 测试项目;激活测试 测试目的 验证响应方DU在激活阶段的数据格式,逻辑操作和响应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预置条件:按照图4进行连接 测试步骤 测试子项1 子项目的测试DUT收到无效的激活命令和正确的激活命令时,响应是否正确 子项步骤 1.tTester发送无效的激活命令INQUIRY(e); 2.tTester在8ms内接收DUT的响应,若收到DUT的射频消息,则测试Fail,否则继续第 3步; 3.tTester发送有效的激活命令INQUIRY(t); 4.tTester在8ms内接收DUT的响应ATI,若未收到DUT的ATI响应,则测试Fail,否则 继续第5步; tTester 检查AT数据格式 5. 测试流程1 DUT 响应方测试仪tTester NQUIRY(e) Mute INQUIRY(D, ATI 子项预期结果;见“预期结果” 1
GB/T33740一2017 预期结果 1.执行测试子项1,DUT应按照测试流程进行响应,不出现测试Fail的情况 2.ATI的数据格式与下表一致 字段 期望值 Rfu(4bit) FormatType(4bit) Status(8bit) 0x00或者0xD00xFF MAgCdC8bin 16 MsgL.en(16bit 24 D(5byte 随机数 0x03 AccessVersion(1byte 响应方使用K0作为密钥对ID1ITargeDT AccessVersion) 进行MAC计算 16字节K0使用SKG0中同样的扩展方式 Mac(4byte 由14字节Dmm扩展生成 MAC算法见GB/T33736一2017附录B.5 Reserved(6Byte CheckSum2Byte) 对消息头和消息体数据进行CheckSum校验 6.8.2连接测试 测试编号6.8.2 测试项目连接测试 测试目的 验证响应方DUT在建立连接阶段的数据格式,逻辑操作和响应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预置条件;按照图4进行连接 测试步骤 测试子项1: 子项目的;测试DUT在连接阶段收到数据交换请求时响应是否正确 子项步骤: 1.tTester发送激活命令INQUIRY(t)m; tTester在8nms内接收DUT的激活响应AT; 22. 3.tTester发送APDATAREQ(tl); 4.tTester在500ms内接收DUT的响应,若收到DUT的射频消息则测试Fail,否则测试结束 测试流程1 DUT 响应方测试仪tTester INQUIRY(t) AT APDATA_REQ(tl)0 Mute 12
GB/33740一2017 子项预期结果见“预期结果” 测试子项2: 子项目的测试DUT在连接阶段收到维持连接请求时响应是否正确 子项步骤: tTester发送激活命令INQUIRY(t) 2. tTester在8ms内接收DUT的激活响应ATI; tTester的发送LINKCTL__REQ(t)m; tTe rester在8ms内接收DUT的响应,若收到DUT的射频消息则测试Fail,否则测试结束 测试流程2 响应方测试仪tTester DUT INQUIRY(t ) ATIm LINKCTLREQ(t)a1 Mute 子项预期结果;见“预期结果” 测试子项3: 子项目的;测试DUT在连接阶段收到关闭连接请求时响应是否正确 子项步骤: 1.tTester发送激活命令INQUIRYt)e; tTester在8nms内接收DUT的激活响应AT; 2. tTester发送cLOSE_REQ(tl) 3. tTester在500ms内接收DUT的响应,若收到DUT的射频消息则测试Fail,否则测试结束 测试流程3 DUT 响应方测试仪tTester INQUIRY(t)8 ATL CLOSEREQ(tl) Mute 子项预期结果;见“预期结果” 测试子项4 子项目的测试DUT在连接阶段收到有效的连接请求时响应是否正确 子项步骤: 1.tTester发送激活命令INQUIRY(t); tTester在8ms内接收DUT的激活响应AT; 2. 3. ..tTester发送有效的连接命令CONNECT_REQ(e)m 4.tTester在8ms内接收DUT的响应,若收到DUT的射频消息则测试Fail,否则测试结束 13
GB/T33740一2017 测试流程4 DUT 响应方测试仪tTester INQUIRY(t) AT CONNECT_REQ(e)8 Mute 子项预期结果;见“预期结果” 测试子项5 子项目的测试DUT在连接阶段收到有效的连接请求时响应是否正确 子项步骤 tTester发送激活命令INQUIRY(t) iTeter在8ms内接收DUuT的微话响应AT . 3.tTester发送有效的连接命令CONNECT_REQ(t); 4.tTester在8ms内接收DUT的连接响应cONNECT_RSP,tTester 检查CONNECT RSP的数据格式 测试流程5 响应方测试仪tTester DUT INQUIRY(t)m ATI ONNBcT_REQ(o) C CONNECT_RSP 子项预期结果;见“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 1.执行测试子项15,DUT应按照测试流程进行响应,不出现测试Fail的情况 2.CONNECT_RSP数据格式符合下表要求: 字段 值 Rfu4bit FormatType(4bit Status(8it) 0x00或者0xI0~0xFF 18 MsgCode(8bit MsgLen(16it) 24 Result(1Byte 0x00或0x01 RootKeylndex(1Byte) 0x00 Sessionkey(1Byte 0x01 0x0100 EncAlg(2Byte SDnfo(5Byte 自定义 SDRand(8Byte) 随机数 Reseved(6Byte' CheckSum(2Byte 对消息头和消息体数据进行CheckSsum校验 注意:除此测试项之外,所有测试项DUT返回的CONNECT_RSP的Result必须为0x00. 14
GB/33740一2017 6.8.3数据交换测试 测试编号;6.8.3 测试项目:数据交换测试 测试目的 验证响应方DUT在数据交易阶段的数据格式、逻辑操作和响应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预置条件:按照图4进行连接 测试步骤: 测试子项1: 子项目的:测试DUT在数据交易阶段接收到无效的数据交换命令时响应是否正确 子项步骤: tTester发送激活命令INQUIRY(t)m, tTes 在8ms内接收DUT的激活响应ATL; ester tTIester 发送有效的连接命令cONNECT_REQ(t)m; 在8ms内接收DUT的连接响应CONNECT_RSPm tTester tTester在MC通道持续发送CHECK1_REQ(t)或者CHECK2_REQ(t); tTester发送无效的数据交换命令APDATA_REQ(e)m; 6. tTester在500ms内接收DUT的响应; 88. tTester发送数据交换命令APDATA_REQ(tl)m; tTester在500ms内接收DUT的响应,若收到DUT的射频消息则测试Fail,否则测试结束 测试流程1 响应方测试仪tTester DUT INQUIRY(t). AT cONNECT_REQ(t) cONNECTRSP CHECK1_REQ(t)orCHECK2_REQ(t) APDATA_REQ(e) Mute APDATA_REQ(tl)m Mute 子项预期结果;见“预期结果” 测试子项2 子项目的;测试DUT在数据交易阶段接收到数据交换命令(单包)时响应是否正确 子项步骤: 1.tTester发送激活命令INQUIRYt); 2.tTester在8ms内接收DUT的激活响应ATI; 15
GB/T33740一2017 3.tTester 发送有效的连接命令cONNECT_REQ(t)m; 4.tTester在8ms内接收DUT的连接响应cONNECTRSPa 5. tTester在MC通道持续发送CHECK1_REQ(t)或者CHECK2_REQ(t) tTester发送数据交换命令APDATA_REQ(tl). 6. .tTester在500ms内接收DUT的数据交换响应APDATA_RSP 88. 记录并检查APDATA_RSP的数据格式,之后延时等待至DUT返回到激活阶段 测试流程2 响应方测试仪iTester DUT NQuIRYo ATI cONECT_REQ(tDa1 C(ONNECT_RSP1 CHECK1_REQ(t)orCHECK2_REQ(t) APDATAREQ(tl. ol APDATA_RSP 子项预期结果:见“预期结果” 测试子项3: 子项目的:测试DUT在数据交易阶段接收到数据交换命令(多包)时响应是否正确 子项步骤 tTester发送激活命令INQUIRY(t); 2. tTester在8ms内接收DUT的激活响应ATIa; tTeste r发送有效的连接命令CONNECT__REQ(t)g; tTester r在8ms内接收DUT的连接响应CONNECT_RSPa; tTester在MC通道持续发送CHECK1_REQ(t).或者CHECK2_REQ(t)g; 5. tTester发送数据交换命令APDATA_REQ(t2)e; 6. 7.tTester在500ms内接收DUT的数据交换响应APDATA_RsP,记录并检查APDATA RSP的数据格式 测试流程3 响应方测试仪tTester DUT INQUIRY(t) ATI cONNECT_REQ(t)a cONNEcT_RsP CHCK! CHCK2REQ(t) LREQDor了 APDATA_REQ(t2)e APDATA_RSP 子项预期结果;见“预期结果"” 16
GB/33740一2017 测试子项4: 子项目的:测试DUT在数据交易阶段接收到长度超出本系列标准范围的数据交换命令时响应 是否正确 子项步骤 tTester 发送激活命令INQUIRY(t)s; ? tTe rester在8ms内接收DUT的激活响应ATl; tTester发送有效的连接命令cONNECT_REQ(t) tTester在8ms内接收DUT的连接响应cONNECT_RSP tTester在MC通道持续发送CHECK1_REQ(t)或者CHECK2_REQ(t).; Tester发送数据交换命令APDATA_REQ(3)a; tTester在500ms内接收DUT的响应,若收到DUT的射频消息则测试Fail,否则继续第 8步; 8.tTester发送数据交换命令APDATA_REQ(tl)a; 9.tTester在500ms内接收DUT的响应,若收到DUT的射频消息则测试Fail,否则测试结束 测试流程4 DUT 响应方测试仪tTester INQUIRY(t) ATI cONNECTREQ(t) CONNBCT_RSP CHECK1_REQ(t)orCHHECK2_REQ(t) APDATA_REQ(t3) Mute APDATA_REQ(tl) Mute 子项预期结果;见“预期结果” 测试子项5 子项目的;测试DUT在数据交易阶段接收到CDC错误的冲突检测命令CHECK1_REQ(e)时 是否正确地更新消息的状态Status 子项步骤: tTester发送激活命令INQUIRY(t) tTester在8m、内接收DUT的激活响应ATL tTester发送有效的连接命令CONNECT_REQ(t)a; tTester在8ms内接收DUT的连接响应CONNECT_RSPu; tTester 发送CHECK1_REQ(e)a tTester发送APDATA_REQ(tl).; 6. 7.tTester在500ms内接受APDATA_RSP,检查其Status字段的值 17
GB/T33740一2017 测试流程5 响应方测试仪iTester DUT INQUIRY (t)at ATI CONNBCT_REQ(m CONNECT__RSP cHEcK1_REQ(e) APDATA_REQ(O APDATA_RSPa 子项预期结果:见“预期结果” 测试子项6: 子项目的;测试UuT在数据交易阶段接收到cT错误的连接确认消息cHBCK2_REQ(e)时 是否正确地更新消息的状态Status 子项步骤 tTester发送激活命令INQUIRY(t) o5; tTester在8ms内接收DUT的激活响应AT; tTester 发送有效的连接命令CONNEEC'T_REQ(t)n; tTester在8ms内接收DUT的连接响应cONNECT_RSP tTester发送CHECK2_REQ(e); 5. tTester发送APDATA_REQ(tl); 6. tTester在500ms内接受APDATA_RSP,检查其Status字段的值 测试流程6 DUT 响应方测试仪iTester INQUIRYt)s ATI CONNECT_REQ(t) coNEcr RSP CHECK2_REQ(e) APDATAREQ(tl) 的 APDATA_RSPa 子项预期结果;见“预期结果” 测试子项7: 子项目的测试DUT在数据交易阶段收到处理时间超过500ms的数据交换指令时,是否正确 地响应1Tw 子项步骤: 1.tTester发送激活命令INQUIRYt) 2.tTester在8ms内接收DUT的激活响应AT; 3.tTester发送有效的连接命令CONNECT_REQ(t)n; 18
GB/33740一2017 4.tTester 在8ms内接收DUT的连接响应cONNEEC'T_RSPn; Tester在MC通道持续发送CHECK1_REQ(t),或者CHECK2_REQ(t)e; 1T 5. tTester发送数据交换命令APDATA_REQ(t4)m 6. tTester在500ms内接收LTw命令,重复此步骤直至接收到APDATA_RSP; 8.tTester记录并检查ITW数据格式和APDATARSP的数据格式 测试流程? DUT 响应方测试仪tTester INQUIRY(t) AT CONNECT_REQ(t) CONNEECT_RSP CHECK1_REQ(t)eorCHCK2_REQ(t)e ITWo APDATA_REQ(t4) TW APDATA_RSPe 子项预期结果;见“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 执行测试子项1一7,DUT应按照测试流程进行响应,不出现测试Fail的情况. 2.APDATA_RSP和APDATA_RSP的Status字段值为0x01 3.APDATA_RSPa的数据格式符合下表要求 字段 值 Rfu(4bit FormatType(4bit Status(8bit 0x00或者0xD0一0xFF MsgCode(8bit) 20 MsgL.en(16bit 24 d(24 与APDATAREQ(tl) 中En nePayL.oad匹配,详见附录c EnePayload Byte CheckSum(2Byte 对消息头和消息体数据进行CheckSum校验 4.APDATA_RSPe的数据格式符合下表要求 字段 Rfu(4bit) FormatType(4it Status(8it 除0x01,0x02.0x82的其他数值 MsgCode(8bit) 20 Msglen(16bit) 248 与AATAREQ E 相同 Ro EncPayload(248Byte Q(t2)中 ePayload CheckSum(2Byte) 对消息头和消息体数据进行CheckSum校验 19
GB/T33740一2017 APDATA 5, _RSP的数据格式符合下表要求 字段 值 Rfu4bit) FormatType(4bit Status(8bit 0x00或者0xD00xFF MsgCode(8bit) 20 Msgl.en(16bit) 自定义,与EncPayLoad匹配,不超过288 EncPayl.oad(小于288Byte 自定义,与DUT匹配 CheckSum(2Byte) 对消息头和消息体数据进行CheckSum校验 6.LTw的数据格式符合下表要求 值 字段 Rfu(4bit) FormatType(4bit) 0x00或者0xD0~0xFF Status(8bit MsgCode(8bit 25 Msgl.en(16bit) RandData(1Byte 随机数 Reserved(1Byte) 对消息头和消息体数据进行CheckSum校验 CheckSum(2Byte) 6.8.4链路维持测试 测试编号;6.8.4 测试项目;链路维持测试 测试目的 验证响应方DUT在链路维持阶段的数据格式,逻辑操作和响应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预置条件;按照图4进行连接 测试步骤 测试子项1 子项目的测试DUT在链路维持阶段收到无效的维持连接请求时,是否响应正确 子项步骤 tTester发送激活命令INQUIRY(t)m; tTester在8ms内接收激活响应ATm; tTester发送的连接命令cONNECT_REQ(t); Tester在8ms内接收连接响应cONNEECT_RSPw; tTester在MC通道持续发送CHECK1_REQ(t)丽或者CHECK2_REQ(t)m; 5. tTester发送无效的LINKCT_REQ(e)m; 6. 20
GB/33740一2017 7.tTester 在8ms内接收DUT响应,若收到DUT的射频消息则测试Fail,否则继续第8步; 8.tTester 发送APDATA_REQ(tl); 9.tTester在8ms内接收DUT响应,若收到DUT的射频消息则测试Fail,否则测试结束 测试流程1 DUT 响应方测试仪tTester INQIRY() AT CoNNECT_REQ(t)m CONNECT_RSP0 CHECK1_REQ(t)orCHECK2_REQ(t) LINKcTLREQ(e) Mute APDATA_REQ(tl) Mute 子项预期结果;见“预期结果” 测试子项2: 子项目的;测试DUuT在链路维持阶段且磁通道设有消息的条件下,连续三次收到维持连接请 求,对第三次维持连接请求的响应是否正确 子项步骤 tTester发送激活命令INQUIRY(t) tTester在8nms内接收激活响应AT tTester 发送连接命令cONNECT_REQ(t)m; tTe rester在8ms内接收连接响应CONNEECT_RSPu; tTester在44ms后发送LINKCTL_REQ(t),之后在8ms内接收DUT响应LINKCTL RSPu; 6.tTester在44ms后发送LINKCTLREQ(t).,之后在8ms内接收DUT响应LINKCTL RSP 7.tTester在44ms后发送LINKCTI_REQ(t)u,之后在8ms内接收DUT响应LINKCTI RSP,检查LINKCTL_RSP的数据格式 测试流程2 DUT 响应方测试仪tTester INQIRY()m AT coNNECT_REQ(t)m CONNCT_RSP
GB/T33740一2017 续 响应方测试仪tTester DUT LINKCTL_REQ(t)m1 ILINKcTIRSP LNKc_REo(o LINKCTL_RSP INKCTL_REQ(t)m1 LINKCTL_RsP 子项预期结果;见“预期结果” 测试子项3: 子项目的,测试DUT在链路维持阶段且磁通道存在冲突检测请求cCHECK1_REQ的条件下,收 到多次维持连接请求时响应是否正确,之后收到数据交换指令是否响应正确 子项步骤 tTester发送激活命令INQUIRY(t)e; 22. tTester在8ms内接收激活响应ATI 2; tTester发送连接命令CONNECT_REQ(t)g; tTester 在8ms内接收连接响应cONNEECT_RSPe; 5 tTester在MC通道持续发送CHECK1_REQ(t)a; Tester在44ms后发送LINKCTLREQ(t),之后在8nms内收DUT响应LINKcTL t? RSP2; rTester在4m、后发送LINKcTL_REQ(t)e,之后在8ms内收DU响应LINKCTL RSP o2,; 8.tTester在44ms后发送LINKCTL_REQ(t),之后在8ms内收DUT响应L.INKC'TL RSPe,检查LINKCTIRSP的数据格式; 9.tTester发送APDATA_REQ(tl); 0.tTester在500ms内接收DUT响应的APDATA_RsP 测试流程3 DUT 响应方测试仪tTe ester INQUIRY(t)g ATI CONNECT_RQ(t)m coNNEcT RsP CHECK1_REQ(t)m lINKCTL_REQ(t) LINKCTLRSP LINKCTLREQ(t) LINKCTL_RsP 22
GB/33740一2017 续 响应方测试仪tTester DUT NKCREQD LINKCTIRSPe APDATA REQ APDATA_RSPa 子项预期结果;见“预期结果” 测试子项4 子项目的测试DUT在链路维持阶段且磁通道存在连接确认消息CHECK2_REQ的条件下,收 到多次维持连接请求时响应是否正确,之后收到数据交换指令是否响应正确 子项步骤 tTester发送激活命令INQUIRY(t) )8; tTester 在8ms内接收激活响应ATI; 发送连接命令CONNECTREQ(t)e; tTester tTester在8ms内接收连接响应cONNECT_RSPa; tTester在MC通道持续发送CHECK2_REQ(t)3; tTester在44mms后发送IINKCTLREQ(t)s,之后在8ms内接收DUT响应IINKCTI RSP; 7.tTester在44ms后发送LINKCT_REQ(t),之后在8ms内接收DUT响应LINKCTL RSP P3; tTester在44ms后发送LINKCTL_REQ(t),之后在8ms内接收DUT响应LINKCT RsP,检查LINKCcTL_RsP的数据格式; tTester发送APDATA_REQ(tl); 10.tTester在500ms内接收DUT响应的APDATA_RSP o3 测试流程4 DUT 响应方测试仪tTester INQUIRY(t) AT cONNECTREQ(t) CONNECT_RSP cHECK2_REQ(t) LINKCTL_REQ(t) LINKCTI_RSP LINKCT_RE:Q(t) LINKCTLRSP LINKCTI__REQ(t)3 LINKCTLRSP APDATA_REQ(tl)a APDATARSP 23
GB/T33740一2017 子项预期结果;见“预期结果” 测试子项5 子项目的测试DUT在链路维持阶段接收到CDC错误的冲突检测命令CHECK1_REQ(e)时 是否正确地更新消息的状态Status 子项步骤 tTester发送激活命令INQUIRY(t) 2. tTester 在8ms内接收激活响应AT; 3.tTe ester发送连接命令CONNECT_REQ(t)a; tTester在8ms内接收连接响应cONNECT_RSP; 4. tTester在MC通道持续发送CHECK1_REQ(e)a; 6. tTester发送IINKCTIREQ(t); tTester在8ms内接收LINKCTI_RSP,检查其数据格式 测试流程5 DUT 响应方测试仪tTester INQUIRY (t) AT cONNECTREQ(t t)t CONNECT_RSP CHECK1REQ(e) LINKCTlREQ(t)m LINKcTLRSP 子项预期结果:见“预期结果” 测试子项6: 子项目的,测试DUT在链路维持阶段阶段接收到CDC错误的冲突检测命令CHECK2_REQ(e) 时,是否正确地更新消息的状态Status 子项步骤: tTester发送激活命令INQUIRY(t) tTester在8ms内接收激活响应ATI临; tTester发送连接命令CONNECT_REQ(t)g; 4.tTester 在8ms内接收连接响应cONNECT_RSPs; tTester在MC通道持续发送CHECK2_REQ(e); 5. tTester发送LINKCTI_REQ(t)m; 6. tTester在8ms内接收LINKcTIRSP,检查其数据格式 测试流程6 响应方测试仪tTester DUT INQUIRYt)e A 24
GB/33740一2017 绒 DU 响应方测试仪tTester CONNCT_REQ(t)g coNNEcT_RSP CHECK2_REQ(e)s LINKcTLRQ(t) lINKCTI_RSPs 子项预期结果;见“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 执行测试子项1一6,DUT应按照测试流程进行响应不出现测试Fal的情况. 1 2.LINKCTIRSPa、,LINKcT_RSP数据格式符合下表要求 3.LINKCTI_RSPu1、ILINKCTL_RSP和LINKCTL_RSP的Status值为0x01,其余内容与下 表相同: 字段 值 Rfu(4bit) e(4bit FormatType(4 Status(8bit) 0x00或者0x00xFF MsgCode(8bit 24 Msglen(16bit RandData(1byte 随机 Reserved1byte CheckSum(2byte) 对消息头和消息体数据进行CheckSum校验 6.8.5关闭连接测试 测试编号;6.8.5 测试项目:关闭连接测试 测试目的 验证响应方DUT在关闭连接阶段的数据格式,逻辑操作和响应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预置条件: 按照图4进行连接 测试步骤 测试子项1 子项目的:测试DUT结束阶段收到错误的关闭连接请求时,响应是否正确 子项步骤 1.tTester发送激活命令INQUIRY(t)m; 25
GB/T33740一2017 2.tTester 在8ms内接收激活响应ATm; ET rester发送的连接命令cONNECT_REQ(t)m; 33. tTester在8nms内接收连接响应cONNEcT_RSPm; 4. tTester在MC通道持续发送CHECK1_REQ(t)或者CHECK2_REQ(t); 5. 6 tTester发送APDATA_REQ(tl); tTester在500s内接收DUT响应APDATA_RSPw; tTest 发送CLOSE_REQ(e)m; tIster在500ms内接收DU响应,若收到DUT的射频消息则测试Fal,否则继续第10步; 99. .tTeter发送APrDATA_REQ()w 10 1.tTester在500ms内接收DUT响应,若收到DUT的射频消息则测试Fail,否则测试结束 测试流程1 响应方测试仪tTester DUT INQUIRY(t)0 ATI CoNNECT_REQ()m CONNECT_RSPm CHECK1_REQ(t)orCHECK2_REQ(t)m APDATA_REQ(l) APDATA_RSP CL0SE_REQ(e)m Mute APDATA_REQ(l)m Mute 子项预期结果:见“预期结果” 测试子项2: 子项目的:测试DUT结束阶段收到需要回复的关闭连接请求时,响应是否正确 子项步骤 Tester发送激活命令INQUIRY(t)m tTester 在8ms内接收激活响应AT; tTester发送的连接命令cONNECT_REQ(t)m; tTester在8ms内接收连接响应CONNEBCT_RSPa tTester在MC通道持续发送CHECK1_REQ(t)或者CHECK2_REQ(t); ester发送APDATA_REQ(tl); tTester在500ms内接收DUT响应APDATA_RSP tlester 发送CL.OSEREQ(tl)" tTester 在500ms内接收并检查DUT响应CLOSE_RSPu; 0.tTester发送APDATA_REQ(tl)m; 11.tTester在500ts内接收DUT响应,若收到DUT的射频消息则测试Fail,否则测试结束 26

手机支付基于2.45GHzRCC(限域通信)技术的非接触射频接口测试方法GB/T33740-2017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和发展,手机支付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手机支付的实现离不开2.45GHzRCC技术,这种限域通信技术通过非接触射频接口与读写器进行通信。

为保证手机支付的安全和可靠性,非接触射频接口测试变得至关重要。GB/T33740-2017是我国针对手机支付基于2.45GHzRCC技术的非接触射频接口测试方法的标准。

非接触射频接口测试的目的

非接触射频接口测试的主要目的是验证手机支付读写器的射频接口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在真实环境中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非接触射频接口测试包括了信号质量测试、通讯距离测试、抗干扰性测试等多个方面。

基于2.45GHzRCC技术的测试方法

GB/T33740-2017中规定了手机支付基于2.45GHzRCC技术的非接触射频接口测试方法。具体来说,测试过程需要使用限域通信测试仪器进行测试,并严格控制测试环境和测试参数。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根据测试要求选择不同的测试场景和测试对象,例如不同类型的读写器和不同类型的手机。同时,还需要对测试仪器进行准确的校准和使用,以避免测试误差。

总结

非接触射频接口测试是保障手机支付正常工作的重要手段,GB/T33740-2017标准提供了基于2.45GHzRCC技术的测试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正确评估产品性能并提高生产质量。

基于13.56MHz和2.45GHz双频技术的非接触式读写器射频接口测试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基于13.56MHz和2.45GHz双频技术的非接触式读写器射频接口测试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基于13.56MHz和2.45GHz双频技术的非接触式读写器射频接口测试方法的编号:GB/T33739-2017。基于13.56MHz和2.45GHz双频技术的非接触式读写器射频接口测试方法共有15页,发布于2017-12-01
手机支付基于2.45GHzRCC(限域通信)技术的非接触式读写器终端技术要求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手机支付基于2.45GHzRCC(限域通信)技术的非接触式读写器终端技术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手机支付基于2.45GHzRCC(限域通信)技术的非接触式读写器终端技术要求的编号:GB/T33741-2017。手机支付基于2.45GHzRCC(限域通信)技术的非接触式读写器终端技术要求共有12页,发布于2017-12-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