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7172-2018

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EPON系统互通性

Testmethodsforaccessnetworkequipment—InteroperabilityofEPONsystem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EPON系统互通性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EPON系统互通性的编号:GB/T37172-2018。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EPON系统互通性共有58页,发布于2019-04-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M42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3.040.50
  • 实施日期2019-04-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58页
  • 文件大小4.64M

以图片形式预览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EPON系统互通性

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EPON系统互通性


国家标准 GB/T37172一2018 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EPO系统互通性 Iestmethodsfoaeeessnetworkequipment一InteroperabilityorEPONsystenm 2018-12-28发布 2019-04-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币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7172一2018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缩略语 系统参考配置及测试参考点 EPON系统参考配置 4.2EPON互通性测试参考点 EPON基本功能的互通性测试 5.1MPCP帧格式的验证 5.2MPCP注册的互通性测试 5.31GEPONONU和10GEPONONU共存下MPCP注册的互通性测试 5.4FEC的互通性测试 OAM互通性测试 6.1标准的OAM发现过程的互通性测试 6.2扩展OAM发现过程的互通性测试 ll 6.3标准OAM帧格式的验证 1l 6.4扩展的事件通告测试 12 6.5管理对象实例索引TLV测试 13 扩展OAM!属性/操作的互通性测试 6.6 14 6.7oNU认证相关的扩展oAM远程管理互通性测试 16 6.8oNU软件升级相关的扩展oAM远程管理互通性测试 17 6.9搅动相关的扩展OAM远程管理互通性测试 17 6.1o基于扩展oAM的ONUDBA参数远程管理互通性测试 18 19 6.l1ONU设备配置信息远程查询的互通性测试 业务承载相关功能互通性测试 20 20 7.IVLAN的互通性测试 23 7.2QoS的互通测试 26 7.3DBA的互通性测试 29 7.4ONU的认证功能的互通性测试 7,5 搅动功能互通性测试 2 32 7.6ONU的光链路测量和诊断功能的互通性测试 7.7用户接人线路标识互通测试 38 7.8异常发光ONU的检测功能的互通性测试 4 35 7.9组播功能的互通性测试 45 7.10光链路保护倒换的互通性测试 48 7.11ONU的软件远程升级的互通性测试
GB/T37172一2018 49 7.12告警互通性测试 50 7.13性能统计互通性测试 50 7.14ONUPON口节能的互通性测试 52 7.15语音业务的互通性测试 53 7.16ONU端口环路检测的互通性测试
GB/T37172一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电信集团公司、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烽火 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德智、蒋铭、陆洋、邵岩、周箴、陈晓
GB/37172一2018 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EPO系统互通性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传输速率为千兆比(1G)和万兆比(10G)的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系 统的互通性测试方法,包括EPON基本功能互通性,业务承载相关功能互通性、操作管理和维护功能互 通性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FTTH/FTTO场景下的EPON设备 FTTB场景下的EPON设备也可参考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7081一2018接人网技术要求10Gbit/s以太网无源光网络(10GEPON GB/T37083一2018接人网技术要求EPON系统互通性 YD/T1292基于H.248的媒体网关控制协议技术要求 YD/T1522.4会话初始协议(SIP)技术要求第4部分;基于软交换网络呼叫控制的sIP协议 YD/T1522.5会话初始协议(SIP)技术要求第5部分;统一IMS网络的SIP协议 YD/T2275接人网技术要求宽带用户接人线路端口)标识 EEE802.1D局域网和城域网的IEEE标准媒体访问控制网桥[IEEEStandardforL.ocaland metropolitanareanetworks一MediaaccesscontrolMAC)Bridges] EEE802.1Q局域网和城域网的IEEE标准虚拟局域网协议(IEEEStandardforl.ocaland metropolitanareanetworks一VirtualBridgedlocalAreaNetworks IEEE802.3一2012IEEE以太网标准(IEEEstandardforEthernet) SFF-8077i10Gb/s的小型可插拔光收发器(10GigabitSmallFormFactorPluggableModule) SFF-8472光收发器的诊断监控接口规范(DiagnosticMonitoringInterfaceforOpticalTransceiv- erS BBFTR-069Amendment2CPEWAN管理协议1.l1版(CPEWANManagementProtocolvl.1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ericanStandardCodeforInformationlnterchange AsCI;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Am BRAs;宽带远程接人服务器(BroadbandRemoteAccessServer) CIR:保证比特率(CommittedInformationRate) DA:目的地址(DestinationAddress) DBA;动态带宽分配(DynamieBandwidthAlocation) 1 在本标准中,1G/1(GEPON称为1GEPON;l0G/1(GE:PON和10G/10GEP(ON统称为10(GEPON,l(GEP(ON 和10GEPoON统称为EPON.
GB/T37172一2018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 nmie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 ? EPON;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thernet OptiealNetwork Passve FCs;帧校验序列(FrameCheekSequence) FE;快速以太网(FastEthernet FEC;前向纠错(ForwardErrorCorretion) FIR:固定比特率(FixedlnformationRate FTTB:光纤到楼(FiberToTheBuilding FTTH:光纤到户(FiberToTheHome FTTO:光纤到办公室(FiberToTheOffice GE;吉比特以太网(GigabitEthernet) tedAccessDevice) IAD,综合接人设备(Inte Integrate' IFNc;局端PON接口(InterfaceofPONforCentralOffice) F nNR;用户侧PON接口InterfaceofPONforResidential GMP: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mm nternetGroup ,ManugementProtoeol) IMs,P多媒体子系统(PMdlimediaSsubystem) LLID;逻辑链路标识(LogicalLinkIdentifer) LOID;逻辑ONU标识(LogicalONUIdentifier L.SB;最低位(LeastSignifieantBit MAC:媒质访问控制(MediumAccessControl MPCP;多点控制协议(Multi-PointControlProtocol MPCPDU:MPCP协议数据单元(MPCPProtocolDataUnit MSB;最高位(MosSignifieantBit peration,Administration&.Maintenance OAM:操作、管理和维护(Op OAMPDUOAM协议数据单元(OAMProtocolDataUnit) ODN;光分配网络(OpticalDistributionNetwork OLT;光线路终端(OpticalLineTerminal ONU;光网络单元(OptiealNetworkUnit) PIR;峰值比特率(PeakInformationRate) PON;无源光网络(PassiveOpticalNetwork POTS:传统电话业务(PlainOldTelephoneService) QoS: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 sCB单拷贝广播(SingleCopyBroadcast) essionInitiationProtocol SIP:会话初始协议(Sse sL.A服务等级协议(se ServiceLevelA Agreement SNI业务节点接口(ServiceNodelnterface) SP;严格优先级(StrictPriority) SR:业务路由器(ServiceRouter) TIV;类型长度值(Type-Length-Value) TQ:时间量子(TimeQuantum UNI 用户网络接口(UerNetwokmertace) VILAN:虚拟局域网(VirtualL.ocalAreaNetwork wRR;加权轮询(weightedRoundRobin)
GB/T37172一2018 系统参考配置及测试参考点 4.1EPON系统参考配置 EPON系统参考配置如图1所示 该系统由局侧的光线路终端OLT、用户侧的光网络单元 ONU)和光分配网络(ODN)组成,为单纤双向系统 本标准涉及的所有测试项目中OLT和ONU应 采用不同厂商的设备 PON网管 S/R R/s SNMP ONU1 oLT oDN oNU2 网体糊快自 ONUn FNe IF-R 用户侧接口UNI 物理链路 说明: FN -局端PON接口; -用户侧PON接口 FR -物理链路; -oAM通道 图1EPON系统参考配置 EPON系统参考配置图1中,测试点有如下4个 网络侧接口(SNI):OLT与业务节点间的参考点 a 测试点s.紧靠在发射机(oLT或ONU)光连接器后的光纤点 b c 测试点R:紧靠在接收机(OLT或ONU)光连接器前的光纤点; 用户倒接口(UN).ONU与用户终端或其他用户侧设备间的参考点 d 4.2EPON互通性测试参考点 光传送信号测试目的在连到发射机的光纤的输出端(参考点s) 如果没有特殊规定,本标准中测 试目的的所有发射机测量和测试都在s处进行 光接收信号测试目的在连到接收机的光纤的输出端 参考点R) 如果没有特殊规定,本标准中所有接收机测量和测试都在R处进行 Fo接口为OLT侧的PON接口,包含一个oLT发射机的测试点s和一个oLT接收机的测试 点R IFk接口为ONU侧的PON接口,也包含一个ONU发射机的测试点s和一个ONU接收机 的测试点R 本标准的描述中,如果没有明确区分1GEPON和10G-EPON,则相关的内容均适用于1G-EPON 和10GEPON系统
GB/T37172一2018 5 EPON基本功能的互通性测试 5.1MCP帧格式的验证 5.1.1测试目的 MPCP协议数据单元被用于在OLT和ONU之间交换控制信息,实现在点到多点的物理网络上的 点到点仿真 MPCP协议数据单元包括GATE、REPORT、REGISTER-REQ、REGISTER REGISTER_ACK等五种 其中GATE分DiscoveryGATE和NormalGATE两种 本项目验证被测 设备发出的MPCP帧格式是否符合EPON相关标准 5.1.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2所示 R/S s/R 2:N 光纤 分路器 oLT oNU PoN协议分新仪 IF-x Fc 图2OAM互通性测试基本配置 5.1.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按照图2搭建测试配置,确保ONU与光分路器之间IFwNR点的光纤断开; a b) 使EPON协议分析仪开始捕获OLT和ONU之间的帧, c 连接ONU与光分路器之间的IFwNR点的光纤,使ONU开始注册,EPON协议分析仪捕获 ONU注册过程中的MP(CPDU; 分析捕获到的DhveryGATE.NormlGATE.REroRT.REGsTER_REa.REG1sTER d REGISTER_ACK帧以及前导码,验证其MPCP帧格式是否符合标准 5.1.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各种MPCP帧的格式应符合GB/T370832018中6.3,IEEE802.3一2012中77.3.6的规定 a b)用于开窗的DiscoveryGATE消息采用广播的LLID,其余的GATE都是单播LLlD;
GB/37172一2018 比较GATE帧的Timestamp字段与其Grant StartTime字段,应满足:0x03B9ACA0>(Grant startTime-Timestamp)>0x400 5.1.5注意事项 本测试项采用一个ONU进行 5.2MPCP注册的互通性测试 5.2.1测试目的 MPCP注册是指新连接或者非在线的ONU在OLT上注册的过程 该进程由OLT发起,它周期 性地产生合法的发现时间窗口(DiscoveryTimewimdows),新上线的ONU可以在这个上行窗口中向 OLT发送注册请求,进而实现ONU的发现和注册 5.2.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2所示 5.2.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按照图2搭建测试配置,确保待测oNU与光分路器之间IFmk点的光纤断开 a b)使EPON协议分析仪开始捕获oLT和ONU之间的; 连接待测oNU与光分路器之间的IFoew点的光纤,使oNU开始注册 通过EPoN协议分 c 析仪捕获的MPCPDU分析ONU注册的流程,观察ONU是否完成MPCP注册过程,判断 OLT采用的哪种注册方式 如果ONU不能成功注册,则分析注册失败的原因 5.2.4预期结果 MPCP的发现过程应符合GB/T37083一2018的规定 5.2.5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本测试项采用一个ONU进行; a 如果OLT发送REGISTER消息后,在5ms的时间以内发送下个GATE消息,则OLT采用 b) 的是GB/T370832018中6.3.3方式一规定的注册方式 gateTime的取值范围为1ms一 ms,缺省值为2ms gate_tx应小于Gate_Num,且Gate_Num取值范围为232,缺省值为 0 GateTime与Gate_Num的乘积应不小于20ms,不超过50ms 如果OL.T发送REGISTER消息后,相隔20ms发送下个GATE消息,则OL下采用的是 GB/T370832018中6.3.3方式二规定的注册方式,定时器Register_Gate-_Timer取值范围 为2m一50. ms,缺省值为20s 1GEPON系统中广播LLID为mode=“1”,LLID=“Ox7FFF”),在10G-EPON系统中广播 LLID为(mode=“1”,LLID=“Ox7FFE”) 5.31G-EPONONU和10G-EPONONU共存下MPCP注册的互通性测试 5.3.1测试目的 GEPONONU在OLT的10GEPON接口下的MPCP注册协议同1GEPONONU在1G
GB/T37172一2018 EPONoLT下的MPCP注册协议保持一致,且1G-EPONONU与10GEPONONU能注册在同一个 10GEPON接口下 5.3.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3所示 S/R R/S 2:N 分路器 10G-ONU 光纤 10G-OLT G-ONU EroN协议分析仪 FrNe F) 图31G-EPON和10G-EPONONU的MIPCP注册发现配置图 5.3.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按照图3搭建测试配置,确保OLT与光分路器之间IFc点的光纤断开; aa b)使EPON协议分析仪开始捕获OLT和ONU之间的 连接OLT与光分路器之间的IFnNe点的光纤,使ONU开始注册 通过EPON协议分析仪 c 捕获的MPCPDU分析1GEPONONU和10GEPONONU注册的流程,观察ONU是否完 成MPCP注册过程 如果ONU不能成功注册,则分析注册失败的原因 5.3.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MPCP的发现过程应符合GB/T37083一2018的规定; a b GEPONONU、10G/1GEPONONU和10G/10GEPONONU能够在OLT的10G/10G EPON口注册成功 1GEPONONU和10G/1GEPONONU能够在OLT的10G/1G EPON口注册成功; OLT的10GEPON口在1Gb/s下行通道采用LLID=“Ox7FFF”(mode=“1”)作为广播 LLID,在10Gb/s下行通道采用ILID=“Ox7FFE"(mode=“1”)作为广播lLID. 5.3.5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本测试项中,当OLT采用10G/10G,EPON口时,ONU分别采用一个1GEPONONU、一个 a
GB/37172一2018 10G/1GEPONONU和一个10/10GEPONONU进行,当OLT采用10G/1GEPON口时, ONU分别采用一个1GEPONONU、一个10G/1GEPONONU进行; b Dis icoveryGATE和REGISTER_REQ消息的格式应符合GB/T37081一2018中附录C的C 2的规定; 10GEPONOLT下混合接人1GEPONONU、10G/1GONU,以及10G/10GONU时,应符 合G;B/T37081一2018中附录C的C.3的规定 5.4FEC的互通性测试 5.4.1测试目的 前向纠错(FEC)技术可用于提高点到多点光网络的光连接可靠性和传输距离,提高光链路预算 1GEPON系统中的FEC功能采用Rs(255,239)编码,l0GEPON的FEC功能采用Rs(255,223)编 码 该测试项目仅适用于1GEPON和10G/1GEPON系统 5.4.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4所示 数据网络分析仪 s/R RS 可调谐光衰减器1 波长解复用器 波长复用器 分光器 270nmmm 1310mn oLT m而 ONU 577nm 光功率计 光功率计 可调谐光衰减器2 IF lFNe 图4FEC互通性测试系统配置 5.4.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按照图4搭建测试配置 aa b ONU注册到OLT上后通过网管关闭OLT和ONU的FEC功能 从数据网络分析仪分别向OLT和ONU发送10Mb/s的以太网数据流,同时从数据网络分析 c 仪分别统计oL.T和ONU接收以太网数据流; 通过调节可调光衰减器2增大下行光链路的衰减,测量ONU的接收灵敏度Al(以ONU接收 d
GB/T37172一2018 的下行以太网数据流出现丢包为灵敏度测量标准); 通过调节可调光衰减器1增大上行光链路的衰减,测量OLT的接收灵敏度A2以OLT接收 的上行以太网数据流出现丢包为灵敏度测量标准); 通过网管开启上下行的FEC功能,配置数据网络分析仪分别向oL.T和ONU发送一定速率 的以太网数据流(例如10Mb/s),同时从数据网络分析仪分别统计OL.T和ONU的接收以太 网数据流,判断是否有丢包,并且分别捕获OLT和ONU收到的以太网帧,比较帧格式是否与 发送的以太网格式一样 通过调节可调光衰减器2增大下行光链路的衰减,测量ONU的接收灵敏度A3(以ONU接收 g 的下行以太网数据流出现丢包为灵敏度测量标准); h 通过调节可调光衰减器1增大上行光链路的衰减,测量OLT的接收灵敏度A4(以OLT接收 的上行以太网数据流出现丢包为灵敏度测量标准) 5.4.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系统的FEC功能正常,FEC功能的打开不影响被测系统以太网业务的互通; a D)FEC功能为下行链路至少产生3dB的功率增益,为上行链路至少产生1dB的功率增益(A3-A 为FEC产生的下行功率增益,A4-A2为FEC产生的上行功率增益 5.4.5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本测试项选用一个ONU进行; a b)ONU上行方向的FEC功能测试可选; ONU的FEC功能的打开/关闭由网管通过OAM消息进行远程配置 c d 本测试项要求EPON系统不启用搅动功能 对于10G/10G;EPON系统该项不予测试,10G/1GEPON系统的下行FEC功能不予测试 e 6 OAM互通性测试 6.1标准的oAM发现过程的互通性测试 6.1.1测试目的 EPON系统提供了一种发现远端DTEOAM子层功能的一种机制,即OAM发现流程 本项目测 试OLT和ONU进行IEEE802.3一2012中规定的标准的OAM发现过程 标准的发现过程通过OLT 和ONU交换InformationOAMPDU完成 在OAM发现完成后,OLT和ONU的OAM子层周期性 地向对等的OAM实体发送特定OAMPDU以维持OAM链路的有效性 6.1.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2所示 6.1.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如图2配置测试系统(初始状态下,ONU不连接到光分路器上); a b)使EPON协议分析仪开始捕获OLT和ONU之间的OAM;
GB/37172一2018 将ONU连接到光分路器,在ONU完成MPCP注册后会自动开始IEEE802.3一2012规定的 标准的OAM发现过程,利用EPON协议分析仪捕获标准的OAM发现过程中的Infor ormation OAMPDU,观察标准的OAM发现过程是否完成 d 观察标准OAM发现完成后的OAM的保活(KeepAive)机制是否正常 6.1.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ONU与OLT能够以图5a)和图5b)所示的流程之一完成标准的OAM发现和保活过程; a b OAM发现完成后,OLT和ONU以至少1/s的频率交换OAMPDU以保持OAM链路处 于激活状态; OLT ONU 评估中 oAMNFo0 Qag- -Ox08,oLT LTeailealul unting) 评估中 oNUleleains =028.ON o" 稳定 oon Oug-= 2Ox30.OLr Tlocal 1sable) 稳定 stabley ,bothsides5 =x50. oAMINFolug 稳定 ewNeonn -0x50,t ,bohside desstabley 稳定 auon nag= O.s0.kepais 0x5O.keepali9 oAMINFoa二 OAM MNFon ag g-Ox50. ,s c9aie) NFong=05O.kespaise oAMIN 注:OAM的保活时间为5s 标准的oAM发现和保活过程一 图5两种典型的标准OAM发现和保活过程
GB/T37172一2018 ONU OLT 评估中 euseeeoen 9,oLTloe localeva auating 稳定 localstable 一也anou" oAMINFOTla三 稳定 Mseses hg=Ox50.6 haohsds sable 稳定 -0.bohsdeshe NFoflag=ON OAM 稳定 ose一的的1 D.kcepalive paive oMrore=n.oks空 OAMINRe VFonag Mue-OO,ke kceaive) wwsoa的me 注oAM的保活时间为5、 D 标准的OAM发现和保活过程二 图5(续 6.1.5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本项目应在ONU完成MPCP注册的条件下进行 a b) 本项目采用一个ONU进行 专门用于keepalive的OAMPDU中仅填充标准的InformationTLV(LocalInformationTLV c 和RemoteInformationTLV) 10
GB/T37172一2018 6.2扩展oAM发现过程的互通性测试 6.2.1测试目的 在完成标准的OAM发现过程后,OLT和ONU还应完成GB/T370832018规定的扩展的 OAM发现过程 扩展的发现过程通过OLT和ONU交换包含OrganizationSpeciieInformation 本项目测试oL丁和oNU能否完成扩展的oAMM发现过程 TIV的InformationOAMPDU完成 6.2.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2所示 6.2.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如图2配置测试系统(初始状态下,ONU不连接到光分路器上); aa b 使EPON协议分析仪开始捕获OL.T和ONU之间的OAM帧; 将ONU连接到光分路器,利用EPON协议分析仪捕获OAM帧,观察MPCP注册和标准的 c OAM发现完成后,扩展的OAM发现过程是否完成,采用EPON协议分析仪分析OAM格 式是否正确; d OLT网管上显示最终协商的扩展OAM版本信息 6.2.4预期结果 扩展的oAM发现流程见GB/T37083一2018中图10;OLT网管可显示最终协商的扩展OAM版 本信息,并与实际情况一致 6.2.5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本项目应在ONU完成MPCP注册和标准的OAM发现的条件下进行; a b 本项目采用一个ONU进行; ionTLV(LocalInfa TLV c 专门用于keepalive的OAMPDU中仅填充标准的Informati ormation 和RemoteInformation nTLV 6.3标准OAM帧格式的验证 6.3.1测试目的 EPON系统中,OLT和ONU通过OAM协议数据单元的交互实现对ONU的能力发现、链路监 控、故障指示和远程管理等功能 GB/T37083一2018规定了EPON系统中的OAMPDU的帧格式 EPON设备应以符合GB/T370832018要求的oAMPDU帧进行OAM交互 6.3.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2所示 6.3.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如图2配置测试系统(初始状态下,ONU不连接到光分路器上); a 11
GB/T37172一2018 D)使EPON协议分析仪开始捕获OLT和ONU之间的OAM帧 c 将ONU连接到光分路器,在ONU完成MPCP注册后会自动开始IEEE规定的OAM发现过 程和GB/T37083一2018扩展的OAM发现过程,利用EPON协议分析仪捕获OAM发现过 程中的InformationOAMPDU,观察InformationOAMPDU及其包含的(本地的、远程的和 扩展的)InformationTLV的格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触发EPON系统产生事件通告消息,利用EPON协议分析仪捕获的PON接口上的Event d NotificationOAMPDU,观察OLT和ONU发出EventNotificationOAMPDU是否符合 GB/T37083一2018的要求; 触发OL.T产生标准的VariableRequestOAMPDU(例如产生IEEE802.3一2012中第30章 规定的aMPCPMode属性和acMPCPAdminControl操作),利用EPON协议分析仪捕获的 oN接口上的oAMPDU,观察oLT发出VarialeReesroAMPU及其包含的variabe De eseriptor.ONU返回的VariableRe kesponseOAMPDU及其包含的VariableContainer r的格 式是否符合GB/T37083一2018的要求; f 触发OLT产生标准的LoopbackControlOAMPDU,利用EPON协议分析仪捕获的PON接 口上的LoopbackControlOAMPDU,观察OLT发出LoopbackControlOAMPDU和ONU 返回的InformationOAMPDU的格式是否符合GB/T370832018的要求 6.3.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在OAM发现过程中,OLT和ONU发出的InformationOAMPDU,包括GB/T37083一2018 a 规定的InformationOAMPDU及其包含的InformationTLV均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b)在步骤d)中,OLT和ONU发出EventNotificeation OAMPDU均符合GB/T37083一2018的 要求; OLT和ONU产生的VariableRequestOAMPDU,VariableResponseOAMPDU、L.oopback ControlOAMPDU均符合IEEE802.32012中第30章和第57章的规定 6.3.5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本项目采用一个ONU进行 a b) 本项目及其以后所有的项目应是ONU完成MPCP注册,标准OAM发现及扩展OAM发现 后进行 注意观察OAMPDU中的Flag,Code以及扩展OAMPDU中的扩展的操作码、OU1等字段的 位置和值是否正确; d VariableDescriptor仅包括Branch和Leaf两个字段(三个字节),VariableContainer包含 Branch、Leaf、Width和Value字段长度不固定) 6.4扩展的事件通告测试 6.4.1测试目的 按照GB/T370832018的规定,EPON系统中的oL.T和ONU应支持通过扩展的事件通告实现 告警与警示 6.4.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2所示 12
GB/37172一2018 6.4.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按照图2搭建测试配置,并使ONU完成MPCP注册和OAM发现 aa b)使EPON协议分析仪开始捕获PON接口上的OAM消息; 通过网管远程查询ONU某特定告警事件(如objeetIype为PONIF,AlarmlD为RxPower c LowAl 和 larm)的告警上报功能状态,使用EPON协议分析仪分析EvemtStatus_Request EventStatus_Reponse消息格式是否正确; 使EPON协议分析仪开始捕获PON接口上的OAM帧 d 通过网管远程配置ONU某特定告警事件的阂值,使用EPON协议分析仪分析EventThreshold Se和EventThresholdL_Response消息格式是否正确; 使EPON协议分析仪开始捕获PON接口上的OAM帧 使ONU某特定事件超过告警阔值如增加oDN链路中的衰诚,使ONU的接收光功率使其 g 低于已配置的最低接收光功率值); h)通过OLT的网管观察是否有告警事件上报,并通过EPON协议分析仪观察OLT发出的扩展 事件通告的oAMPDU格式是否正确 6.4.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扩展事件通告的OAMPDU格式符合GB/T370832018中7.5的规定 a b Eveatstatus_Request消息用于oLT查询特定Alarm/warning的告警上报功能状态(打开 关闭),包含一个或者多个ObjectIype,Objetlnstance和AlarmlD的三元组;EventStatus_Set消 息用于OLT来设置特定Alarm/Wa /arning的告警上报功能状态(打开/关闭),包含一个或者 多个objeetType,Objenstance和AarmD的三元组;EventStatus_Reponse消息用手 ONU返回对EventStatusL_Request消息和 EventStatus_Set消息的应答; EventThresholdReguest t消息用于OLT查询特定Alarm/warninn 的告警产生/清除的阔值 E 包含一个或者多个ObjeetType,ObjeetInstance和AlarmlID的三元组;EventThreshold_Set 消息用于OLT来设置特定Alarm/warming的告警产生/清除的阔值,包含一个或者多个 ObjeetType,ObjectInstance和AlarmID的三元组;EventThreshold_Reponse消息用于ONU 返回对EventThreshold_Request消息和EventThresholdSet消息的应答; d EPON系统应支持的告警/警示类型及其AlarmID值应符合GB/T370832018中8.13的 规定 6.4.5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本项目采用一个ONU进行; aa b OLT根据本地时钟的时间确定时间通告发生的时间,对于事件通告TIV中的timestamp的 值做忽略处理, 测试过程中告警的事件应采用合适的手段触发,例如可以通过光路上增加可调衰减器的方式 使得ONU的接收光功率低于闵值,产生告警名称为“RXPowerlow”,告警标识为0xo102的 告警 6.5管理对象实例索引TL测试 6.5.1测试目的 为实现对ONU某些管理对象可能存在的多个实例进行远程管理,GB/T37083一2018规定了一种 13
GB/T37172一2018 管理对象实例索引的机制 管理对象的实例索引用于标识其后的标准的或扩展的属性与操作所应用的 管理对象的实例 管理对象实例索引采用与IEEE802.3一2012第57章中规定的VariableContainer 相同的TLV格式 本项目测试OLT和ONU是否支持符合GB/T370832018规定的管理对象实例 索引TLV机制 6.5.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2所示 6.5.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按照图2搭建测试配置,并使ONU完成MPCP注册和OAM发现; a b)使EPON协议分析仪开始捕获PON接口上的OAM c 通过OLT的网元管理系统输人对该ONU的特定管理对象如Port)的一个实例如1号以太 网端口)的特定属性如aPhyAdminState)的查询(ExtendedGetRequest)指令,通过EPON GetRequestoAMPDU和oNU返回的Extended 协议分析仪观察oL.T发出的Extended GetResponse0AMPDU的格式和OAMPDU是否正确的支持管理对象实例索引机制 通过O1.T的网元管理系统输人对该ONU的特定管理对象(如Port)的一个实例(如1号以太 d 网端口)的特定属性(如aPhyAdminState)的配置(ExtendedSetRequest)指令,通过EPON协 议分析仪观察OL.T发出的ExtendedSetRequestOAMPpU和ONU返回的ExtendedSet ResponseOAMPDU的格式和OAMPDU是否正确的支持管理对象实例索引机制 6.5.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OLT和ONU均正确的支持管理对象实例索引机制; a 管理对象实例索引TLV的格式符合GByT37083一 b -2018中7.6.2的规定; 管理对象包括端口、LLID,PON接口,对应的leaf值应符合GB/T37083-2018中表5的 c 规定 6.5.5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本项目应在ONU在OLT上完成MPCP注册、标准的OAM发现和扩展的OAM发现的条件 a 下进行; b)在这些OAMPDU中,管理对象实例索引TLV后面为针对该TLV所指定的管理对象实例的 VariableDesG seripor或VariabeComtiner c 不是每个OAMPDU都应采用管理对象实例索引TLV; d)本项目采用一个ONU进行 6.6扩展oAM属性/操作的互通性测试 6.6.1测试目的 本项目测试OLT和ONU是否支持符合GB/T370832018规定的扩展的属性和操作 6.6.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6所示 14
GB/T37172一2018 数据网络分析仪 s/R Rs 2:N 光纤 分路器 OLT ONU 协议分析仪 EPO FMN Fow-e 图6ONU以太网业务承载及OAM互通性测试系统配置单ONU 6.6.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a)按照图6搭建测试配置,并确保ONUoAM工作正常; b) 通过数据网络协议分析仪使得OLT和ONU之间产生数据业务; 使EPON协议分析仪开始捕获PON接口上的OAM帧" c d)配置网管下发查询某个特定的扩展OAM属性(如,EthLinkState),通过EP(ON协议分析仪观 察ExtendedGetRequest/ResponseOAMPDU格式是否正确,ONU返回的信息是否与实际 情况相符 配置网管下发配置某个特定的扩展OAM属性(如;acPhyAdnminControl),通过EPON协议分 析仪观察ExtendedSetRequest/ResponseOAMPDU格式是否正确,ONU返回的操作码是 否成功; 通过数据网络协议分析仪观察OT和ONU之间产生数据业务是否中断 检查网管上的显示是否正确,与查询和配置的情况是否一致 g 6.6.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扩展oAM属性和操作的ExtendedGetRequest/Response消息,ExtendedSetRequest/Re aa sponse消息的格式均能符合GB/T37083一2018中7.7、7.8、7.9和7.10的规定 b OLT发出的ExtendedGetRequest(OAMPDU中包含一个参数VariableDescriptor;(ONU返 回的ExtendedGetRe ResponseOAMPDU中包含一个参数VariableContainer;OLT发出的 ExtendedetRe RequestOAMPDU中包含一个参数VariableContainer;ONU返回的Extended SetRe kesponseOAMPDU中包含一个VariableContainer, 且不携带参数Value域; 特定扩展OAM的属性/操作的Branch和lLeaf代码应符合GB/T37083一2018中7.6.4.3的 规定; d 扩展OAM属性的配置生效; 步骤)中数据业务中断 15
GB/T37172一2018 6.6.5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a 本项目适用于扩展的OAM属性和操作,扩展的管理对象见GB/T37083一2018中的表8 不同的扩展oAM属性管理对象是不同的应符合GB/T37083- b -2018中7.6.4的规定; oLT和各种类型ONU支持的扩展oAM的管理对象分为ProfileA和ProfleB两类 oLT c 和各种类型ONU应支持ProfileA的扩展OAM管理对象或ProfileB的扩展OAM管理对 象或同时支持ProfleA和ProfleB的扩展OAM管理对象 当OLT和各种类型ONU同时 支持ProfileA和ProfleB的扩展OAM管理对象时,应根据扩展OAM发现时协商的版本来 选择使用ProfileA或ProfileB的扩展OAM管理对象 6.7ONU认证相关的扩展oAM远程管理互通性测试 6.7.1测试目的 EPON系统应支持基于扩展OAM方式的ONU的逻辑标识认证 GB/T370832018规定了 ONU逻辑标识认证的oAM消息格式和消息交互流程 本项目测试ONU认证相关的OAM消息格 式和消息交互的互通性 6.7.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6所示 6.7.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a) 按照图6搭建测试配置; 网管配置OLT采用逻辑标识认证方式,且将ONU的逻辑标识号写人OLT的合法列表中; b c 连接好光纤后,使得待测ONU能够成功注册到OLT上,并且完成标准的OAM发现过程和 扩展的OAMI发现过程" 使EPON协议分析仪开始捕获oLT和ONU之间的oAM;分析Auth_Request,Auth d ResponseAuth_SucessOAMPDU的格式是否正确 本地修改ONU的逻辑标识信息使其未在OLT的合法列表内,重启ONU e fD 使EPON协议分析仪重新开始捕获OLT和ONU之间的OAM帧,分析Auth_Failure OAMPDU的格式是否正确 6.7.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a OLT和ONU能正常发送和接收ONU认证相关的OAMPDU消息格式符合GB/T37083- 2018中7.11的规定; b)基于逻辑标识的ONU认证的扩展oAM消息采用值为“Ox05”的扩展操作码 6.7.5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本测试项采用一个ONU进行; a D)本项目的管理对象为ONU,不存在多个实例,所以OAMPDU中不采用管理对象实例索 引TLV 16
GB/37172一2018 6.8oNU软件升级相关的扩展oAM远程管理互通性测试 6.8.1测试目的 方式实现 软件/固件的远程升级信息由扩展OAMPDU承载,采用Orgnization-SpeeifieExtension 其交互过程,本项目测试软件升级相关的OAM消息格式和消息交互的互通性 6.8.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6所示 6.8.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按照图6搭建测试配置; a 连接好光纤后,使得待测ONU能够成功注册到oLT上,并且完成标准的OAM发现过程和 b 扩展的oAM发现过程,使用EPON协议分析仪捕获OAMPDU 网管上启动软件下载的功能,捕获和分析FileWriteRequest、FileTransferData、File TransferAck、EndDownloadRequest和EndDownloadRes esponse消息的格式是否正确 网管上配置激活新下载的软件镜像,捕获和分析Ae Reuet/Repone消息的格 Activatelmage 式是否正确; 网管上配置加载新下载的软件镜像,捕获和分析CommittlmageRequest/Response消息的格 式是否正确; 网管上启动软件下载的功能,且新下载的软件镜像文件名与ONU本地镜像中存储的文件名 相同,捕获和分析Eror消息的格式是否正确 6.8.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OLT和ONU能正常发送和接收软件升级相关的OAMPDU,消息格式符合GB/T37083- a 2018中7.12的规定 ONU应能正确地下载软件,并且激活和加载新的软件镜像 b 6.8.5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本测试项采用一个ONU进行; a b)本项目的管理对象为ONU,不存在多个实例,所以OAMPDU中不采用管理对象实例索 引TLV; ONU应至少有两个存储区;主用存储区和备用存储区,用来保存软件镜像; c ONU软件升级的扩展OAM消息采用值为“Ox06”的扩展操作码 d 6.9搅动相关的扩展oAM远程管理互通性测试 6.9.1测试目的 搅动功能采用基于扩展的机构特定OAMMPDU消息进行密钥更新和同步的系统,本项目测试和搅 动相关的OAM消息格式和消息交互的互通性 17
GB/T37172一2018 6.9.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6所示 6.9.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按照图6搭建测试配置; a 连接好光纤后,使得待测ONU能够成功注册到OL.T上,并且完成标准的oAM发现过程和 b 扩展的OAM发现过程,使用EPON协议分析仪捕获OAMPDU, 网管配置启用搅动功能,捕获和分析新密钥请求顿(new_key_request)和新密钥通知帧(new churning_key)消息的格式是否正确 6.9.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OLT和ONU能正常发送和接收搅动相关的OAMPDU消息格式符合GB/T37083一2018中 a 7.13的规定; b 1GEPONONU的ChurningKey字段包含3字节的新搅动密钥,传送顺序为[(MSB)XI, X2,,X8,PI,P2,,P16(LSB)],消息格式符合GB/T37083一2018中图25的要求 10G EPONONU的ChurningKey字段包含3个3字节的新搅动密钥,第一个3字节的Churning Key字段包含第一级搅动的新搅动密钥,传送顺序为[MSB)X1,X2,,X8,P1,P2,,P16 LsB)],消息格式符合GB/T370832018中图26的要求 6.9.5注意事项 本测试项采用一个ONU进行 6.10基于扩展oAM的oNUDBA参数远程管理互通性测试 6.10.1测试目的 ONU的DBA参数包括ONU的REPORT支持的QueueSet数量和每个QueueSet所对应的 闵值(Threshold) EPON系统应支持基于扩展OAM方式的ONUDBA参数的远程管理 GB/T37083一2018规定了DBA参数远程管理的OAM消息格式和消息交互流程 本项目测试ONU DBA配置相关的OAM消息格式和消息交互的正确性 6.10.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6所示 6.10.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a 按照图6搭建测试配置; b)连接好光纤后,使得待测ONU能够成功注册到OLT上,并且完成标准的OAM发现过程和 扩展的OAM发现过程; c 使EPON协议分析仪开始捕获OLT和ONU之间的OAM帧; d)通过OLT的网元管理系统输人对该ONU的set_DBA_request消息(典型配置参数如下 18
GB/37172一2018 NumberofQueuesets=0x02,每个Queueset包括4个队列,Queue井14,Queueset1中的 OAMPDU Queue井1一4的闵值均为0x800);通过EPoN协议分析仪分析et_DBA_reuest" 和set_DBA_responseOAMPDU的格式是否正确 利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和EPON协议分析仪观察DBA参数配置是否生效,ONU的REPORT 帧格式是否正确; 使EPON协议分析仪重新开始捕获OLT和ONU之间的OAM; fD 通过OLT的网元管理系统输人对该ONU的Get_DBA_request消息;通过EPON协议分析 g 仪分析Get_DBA_requestoAMPDU和Get_DBA_responseOAMPDU的格式是否正确 6.10.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网管及OLT发出正确的ONUDBA参数的查询和配置OAMIPDU,网管上能够正确显示 aa ONU的DBA参数信息 步骤d),步骤g)中ONU分别返回正确的Set_DBA_RequestoAMPDU和Ge_DBA b ReguestOAMPDU; ONU的REPORT恢格式与OLT发出的DBA参数配置指令的内容一致 6.10.5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本测试项采用一个ONU进行; a b)本项目的管理对象为ONU,不存在多个实例,所以OAMPDU中不采用管理对象实例索 引TLV 6.11oNU设备配置信息远程查询的互通性测试 6.11.1测试目的 本项目测试EPON系统中ONU设备信息的互通性 6.11.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6所示 6.11.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按照图6搭建测试配置,使得ONU成功注册到OLT上 a b)在OLT网管界面上通过查询下挂OU的扩展oAM属性如FirmwareVver、ChipsetID等 查看技术制式(1oG/1G-EPON,10G/1oG-EPON,1G-EPON),终端型号、终端厂商、终端 MAC地址、软硬件版本信息,ONU芯片厂商、芯片型号、芯片修订情况,芯片的版本和芯片的 Firmware版本等 在OLT网管界面上通过查询下挂ONU的扩展OAM属性如ONUCapabilities-2,查看ONU 的相关业务能力,查询:ONU类型、是否支持多LLID,支持的保护类型支持的PON口数目、 槽位数量,UNI接口类型、是否支持备用电池等信息 通过网管查询以太网端口状态、E1/VOIP端口状态、VLAN配置模式、组播控制模式、Classi fieation&.Marking功能,FEC功能状态,端口自协商状态,告警功能、ONU配置版本计数器; 19
GB/T37172一2018 如果是GB/T37083一2018中附录A定义的类型3的ONU,通过数据网络协议分析仪判断任 意两个端口之间的业务是否能够转发 6.11.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步骤b)和步骤c)中OLT网管上可查到上述信息,并与实际信息一致 a 步骤d)和步骤e)中OLT和ONU能正常发送和接收相关的OAMPDU,消息格式符合 b) GB/T37083一2018中7.17的规定 步骤d)中查询应符合下面列举的信息 1 以太网端口状态(aPhyAdminState):Enabled E1/voP端口状态:Disabled 2 3 VLAN配置;Transparent模式 组播控制lIGMP/MLDSnooping模式(动态可控组播协议;Disabled); 4! 5 Classification&.Marking功能.Disabled 6 FEC功能aFECmode);Disabled(仅针对10G/1GEPONONU的上行及1GEPON ONU); 端口自协商;Enabled 7 8) ONU的端口之间是隔离的; 9 告警功能;关闭; 0)ONU配置版本计数器(ConfigurationCounte ter)默认是0 d 步骤e)中类型3的ONU,端口之间无法进行业务传输 6.11.5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测试步骤b)和步骤c)中采用一个ONU进行; a b) 测试步骤d)和步骤e)中采用三个ONU进行,每种技术制式各一个 ONU配置版本计数器仅适用于ProfileB c d)仅类型3的ONU验证是否支持端口隔离 业务承载相关功能互通性测试 7.1LAN的互通性测试 7.1.1测试目的 本项目测试ONU支持的VLAN模式,包括VLAN透传、VLAN标记、VLAN转换、N:1VLAN 聚合,VILANTRUNK,并能基于扩展的OAM实现ONUVLAN的远程管理功能 7.1.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6所示 7.1.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a 按照图6搭建测试配置,使得ONU成功注册到OLT上,并配置OLT的VLAN模式为“透 传” 20
GB/37172一2018 b)使EPON协议分析仪开始捕获OLT和ONU之间的OAM帧 c 通过OLT的网元管理系统输人对该ONU的特定以太网端口例如以太网端口号为0x01)的 VLAN配置指令ExtendedSetRe cequestOAMPDu(VLAN)(将该端口配置为VLAN透传模 式),查看ONU是否能返回正确的操作确认码[通过ExtendedSetResponseOAMPDU OAMPDU和ExtendedSet VLAN],通过EPON协议分析仪分析ExtendedSetRee equest Re cesponseOAMPDU的格式是否正确 d 利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分别向该ONU端口和所连接的OL.T上联口发送以太网业务(均包含 3 个流;流1为VLANID=100的Tagged业务流,流2为VIANID=200的Tagged业务流 流3为untagged的业务流),观察数据网络分析仪能否分别从OLT的上联口和ONU以太网 端口无改变地接收到所发的上下行业务,进而判断VIAN透传模式设置是否生效; 使EPON协议分析仪重新开始捕获OLT和ONU之间的OAM帧, e f 通过oLT的网元管理系统输人对该ONU以太网端口[与步骤e]相同地端口号的vLAN状 态查询指令ExtendedGetRequest OAMPDU(VIAN),查看ONU是否能否返回正确的以太 网端口LAN状态信息ExtendedGeRep onSe OAMPDU(VLAN),通过EPON协议分析 仪分析ExtendedGetRequestOAMPDU、ExtendedGetResponseOAMPDU的格式是否 正确; 通过oLT的网元管理系统输人对该ONU的特定以太网端口(例如以太网端口号为0x01)的 g VLAN配置指令(将该端口配置为VLAN标记模式,且所打tag的VLANID=200);参考步 骤b)和步骤c),验证ExtendedSetRequestoAMPDU和ExtendedsetResponseoAMPDU 的格式是否正确; 利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分别向该OU端口和所连接的OLT上联口发送以太网业务(均包含 h 3个流;流1为VLANID=100的Tagged业务流,流2为VLANID=200的Tagged业务流 流3为untagged的业务流),观察数据网络分析仪分别从OLT的上联口和ONU以太网端口 接收到的上下行业务,进而判断VLANTag模式设置是否生效;参考步骤e)和步骤f),验证 ExtendedGetRequestOAMPDU和ExtendedGetResponseoAMIPDU的格式是否正确 通过OLT的网元管理系统输人对该ONU的特定以太网端口(例如以太网端口号为0x01)的 VLAN配置指令(将该端口配置为VLAN转换模式,转换条目为;VLANID=100->VIAN D=200默认的VLANID=300.);参考步骤b)和步骤c).验证ExtendedSetRequest OAMPDU和ExtendedSetResponseOAMPDU的格式是否正确; 利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分别向该ONU端口和所连接的OLT上联口发送以太网业务(均包含 个流;流1为VIANID=100的Tagged业务流,流2为VL.ANID=200的Tagged业务流 3 流3为untagged的业务流,流4为VL.AND=300的业务流,观察数据网络分析仪分别从 OLT的上联口和ONU以太网端口接收到的上下行业务,进而判断VLAN转换模式设置是 否生效;参考步骤e)和步骤f),验证ExtendedGetRequestOAMPDU和ExtendedGetRe sponseOAMPDU的格式是否正确; 通过OLT的网元管理系统输人对该ONU的特定以太网端口(例如以太网端口号为0x01)的 k VLAN配置指令(将该端口配置为VLANTRUNK模式,且允许通过的业务的VLANID=200 默认的VL.AND=300);参考步骤b)和步骤),验证Extendes SetRequest OAMPDU和 ExtendedSetResponseOAMPDU的格式是否正确 利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分别向该ONU端口和所连接的OLT上联口发送以太网业务(均包含 4个流;流1为VLANID=100的Tagged业务流,流2为VLANID=200的Tagged业务流 流3为untagged的业务流,流4为VLANID=300的tagged的业务流),观察数据网络分析 仪分别从OLT的上联口和ONU以太网端口接收到的上下行业务,进而判断VLAN 21
GB/T37172一2018 TRUNK模式设置是否生效;参考步骤e)和步骤D,验证ExtenrdcdGetRequetoAMPDU和 ExtendedGetRe ResponseOAMPDU的格式是否正确; 通过OLT的网元管理系统输人对该ONU的特定以太网端口例如以太网端口号为0x01)的 m VLAN配置指令(将该端口配置为N:lVLAN聚合模式,转换条目为VLANID=10一> VILANID=200,VI.ANID=20->VI.ANID=200,默认的VLANID=300);参考步骤b) kesponseOAMPDU的格 和步骤c),验证ExtendedSetReguestOAMPDU和ExtendedSetRe 式是否正确; 利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分别向该ONU端口和所连接的OLT上联口发送以太网业务(均包含 n 66 个流;流1为VLANID=10的Tagged业务流,流2为VLANID=20的Tagged业务流,流 3为 untagged的业务流,流4为VIANID=200的t tagged业务流且其目的MAC地址为流1 的源MAC地址,流5为VILANlD=200的tagged业务流且其目的MAC地址为流2的源 MAC地址,流6为VLANID=300的tagged的业务流),观察数据网络分析仪分别从OLT 的上联口和ONU以太网端口接收到的上下行业务,进而判断N:lVLAN聚合模式设置是否 生效;参考步骤e)和步骤f),验证ExtendedGetRequestoAMPDU和ExtendedGet ResponseOAMPDU的格式是否正确 7.1.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ONU按照oLT发出的指令设置其以太网端口的VLAN状态(VLAN标记、VILAN透传、 a) vLAN转换、VLANTRUNK.N:IVLAN聚合等),且各种VLAN模式下的VLAN操作符 合IEEE802.1Q和GB/T37083一2018的规定.具体如下 步骤d)中,数据网络分析仪分别从oLT上联口和ONU的以太网UNI口接收到与其所 1! 发送的完全相同的3个流,ONU未对以太网报文的VLAN进行任何处理, 步骤h)中,数据网络分析仪分别从OLT上联口接收到业务流3,且业务流被打上VIAN D=200的Tag,从ONU的UNI口接收到tag被ONU剥除的业务流2,其他业务流均 为ONU丢弃; 步骤)中,数据网络分析仪从OLT的上联口接收到业务流1和流3,且流1的VL.ANI 变为200,流3被打上tag,其VILANID为缺省值“300”;流2和流4被丢弃;数据网络分 析仪从ONU的UNI端口接收到业务流2和流4,且流2的VL.ANI变为100,流4的 VLANID被剥除,其他业务流被丢弃; 步骤I)中,数据网络分析仪从O1T的上联口接收到业务流2和流3,流3被标记上默认 的VLANID=300,其他业务流被丢弃;数据网络分析仪从ONU的UNI端口接收到业 务流2和流4,且流4的VLAND被剥除,其他业务流被丢弃; 步骤n)中,数据网络分析仪从OLT的上联口接收到业务流1、流2和流3,流1和流2的 VLAN被聚合为VILANID=200,VLAN流3被标记上默认的VLANID=300,其他业 务流被丢弃;数据网络分析仪从ONU的UNI端口接收到业务流4流5和流6,且流4的 VLANID被转换为10,流5的VL.ANID被转换为20,流6的VLANID被剥除,其他业 务流被丢弃 b OLT发出正确的ONUVLAN状态查询和配置OAMPDU[ExtendedGetRequestOAMPDu VLAN)和ExtendedSetRequestOAMPDu(VLAN)] 上述过程中,ONU均返回正确的ONU端口VLAN状态响应OAMPDU,且VLANGet/S6 e ResponseoAMPDU的格式正确,承载的oNU特定端口vL.AN状态信息与ONU的实际情 况相符 22
GB/T37172一2018 d 网管上能够配置并显示ONU端口的VLAN状态 7.1.5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a 本测试项采用一个ONU; b ONU的VLAN模式应由网管通过OAM消息远程配置 c 本项目的管理对象为ONU的以太网端口,存在多个实例,所以需采用管理对象实例索 引TLV; d VLAN属性的Branch代码为0xC7,L.eaf代码为0x0021; 如果网管对ONU的VLAN模式配置失效,则应通过EPON协议分析仪分析ExtendedSet Request/ResponseOAMPDU是否正确; f 步骤m)和步骤nm)只适用于类型3的ONU; 类型2的ONU,如果使用BBFTR-069Amendment2进行配置,则不测试该项目 g 7.2QoS的互通测试 7.2.1ONU的业务流分类、标记、排队和调度的互通性测试 7.2.1.1测试目的 oNU应能根据同管配置的分类规则通过扩展的oAM属性(Claifeaion&.Miarkting)实现oNU 对上行业务流进行分类,并将业务流映射到相应的队列里面,打上用户优先级标记,根据优先级调度算 法实现业务流的上行调度 本项目测试ONU的业务流分类、标记排队和调度功能 7.2.1.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6所示 7.2.1.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按照图6搭建测试配置; a b) 连接好光纤后,使得ONU能够成功注册到OLT上; c 通过网管配置ONU的上行SLA,其中CIR=PIR;OLT设置为VLAN透传模式,且不启用任 何Qos策略; 使EPON协议分析仪开始捕获OLT和ONU之间的OAM帧; d 通过OLT的网元管理系统输人对该ONU的Qos状态查询指令ExtendedGetRequest e OAMPDU(Classifieation&.Marking),查看ONU是否能否返回正确的以太网端口QoS状态 信息ExtendedGetResponseOAMPDU(Classification&.Marking),通过EPON协议分析仪 G 分析ExtendedGetRequestOAMPDU,Extended ResponseOAMPDU的格式是否正确; 通过OLT的网元管理系统输人对该ONU的特定以太网端口例如以太网端口1)的基于 VLANID的分类和标记规则例如VLANID=100的业务流进人队列7并标记其业务优先 级为0x07,VLANID=200的业务流进人队列3并标记其用户优先级为0x03;查看ONU是 充 eOAMPDU(Classification&.Markin 否能返回正确的操作确认码[通过ExtendedSet 门 Response ing). 通过EPON协议分析仪分析ExtendedseRceguestoAMPDU和ExtendedsetResponse OAMPDU的格式是否正确; 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向ONU的特定以太网端口(例如以太网端口1)同时发送VLAN分别为 23
GB/T37172一2018 100和200的以太网业务流,流量均为PIR,帧的大小为512字节 h) 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在OLT上联端口统计来自ONU不同VLAN业务流的通过比例,验证其 优先级分类和调度功能;同时用EPON协议分析仪在光路上抓取报文分析,查看其优先级标 记(见IEEE802.1D)字段的值是否符合网管配置; 依次验证源MAC,UserPriority(见IEEE802.1D),Ethernet类型、目的IP地址、源IP地址、 四层端口号等业务流分类规则,测试步骤参考VIAN的测试步骤d)一步骤h). 7.2.1.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ONU应能按照网管配置的分类规则进行分类.OLT收到的业务流应能打上相应的优先级; a) b)如果oNU的本地调度算法是严格优先级队列调度(sP),则OLT收到的流量应全是高优先 级的业务;如果oNU的本地调度算法是加权轮循队以列竭度(wRR),则oLT收到不同优先级 的以太网流量,流量的比例应与wRR的配置相同;如果OU的本地调度算法是SPwRR ”和“6”的业务流,OILT仅收到高优先级的以太网流量,否则,OLT收到的流量 当优先级是"7” 的比例应与wRR的配置相同 ONU应支持的分类规则包括:目的MAC地址、源MAC地址、VLAN,UserPriority见IEEE 802.1D)、Ethernet 类型、目的IPv4地址、源IPv4地址、IP协议类型、,IPDSCP(IPv4),IPDsCP IPv6),源L4协议端口、目的L4协议端口、NextHeader(IPv6)等; d OLT发出正确的ONUQoS规则查询和配置[ExtendedGetRequestOAMPDU(Clasificeation &.Marking)和ExtendedSetRequest OAMPDU(Classifieation&.Marking];ONU均返回正 确的ONUClassification&.Marking规则响应OAMPDU[ExtendedGetResponseOAMPDU Classificeation&.Marking)和ExtendedSetRe OAMPDU(Classification&.Marking)] Response 且消息的格式正确,承载的oNUChassifleaton&Mankin规则信息与oNU的实际情说 相符 ONU均按照OLT发出的指令设置其QoS规则状态生效且能够正确的执行; e 网管上能够配置并显示ONU端口的Qos规则 fD) 7.2.1.5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本测试项采用一个ONU; a b)本项目的管理对象为ONU以太网端口,存在多个实例,所以需采用管理对象实例索引TLV Classification&.Marking属性的Branch代码为0xC7,Leaf代码为0x0031: c 类型2的ONU不测试该项目 d 7.2.2ONU的端口限速的互通性测试 7.2.2.1 测试目的 ONU能够根据网管配置的速率通过扩展0AM属性(EthPortUSPolicing)实现ONU特定端口上 行业务流量限速,通过扩展OAM属性(EthPortDSRateLimiting)实现ONU特定端口下行业务流限 速 本项目测试ONU端口上行限速和下行限速功能 7.2.2.2 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6所示 24
GB/T37172一2018 7.2.2.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按照图6搭建测试配置,使得ONU注册到oL.T上; a b 使EPON协议分析仪开始捕获OLT和ONU之间的OAM帧: 通过网管远程配置ONU的特定端口(例如端口1上行端口限速功能[ExtendedSeResquest c oAM4PDU(EhPoarUsPoliaing),眼速为U1],下行端口限速功能[ExtendedseResquest OAMPDU(EthPortDSRateLimiti ing),限速为D1],查看ONU是否能返回正确的操作确认码 oAMPDu(EthPorUsPolieing)和ExtendedSetResponse [通过ExtendedSetResponse OAMPDUEthPortDSRateLimiting],分析ExtendedSetRequestOAMPDU和Extended SetResponse e0AMPDU的格式是否正确; 通过OLT的网元管理系统输人对该ONU的ONU特定端口例如端口1)上行流量限速和下 行流量限速功能查询指令[ExtendedGeRequestOAMPDU(EthPortUsPolieing)和 ExtendedGetRequestOAMPDU(EthPortDSRatelimiting)],查看ONU是否能返回正确的 以太网端口上行流量限速状态及参数信息[通过ExtendedGetResponseOAMPDU(EthPor tUSPolicing)和ExtendedGetResponseOAMPDUEthPortDSRateLimiting],通过EPON 协议分析仪分析ExtendedGetRequestoAMPDU、ExtendedGetResponseOAMPDU的格 式是否正确; 通过网管配置该ONU的sL.A.ONU上行速率CIRw=PIR且大于ONU端日上行限速即 cIRip=PIRp>U1,ONU下行速率cIR训=PIR且大于ONU端口上行限速,即cIR一 PIRo>D1l; 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发送大于U1的上行数据流,大于D1的下行数据流; 用数据网络分析仪统计从OLT的sNI口收到的上行流量,判断是否与端口限速速率相符,用 g 数据网络分析仪统计从ONU的UNI口收到的下行流量,判断是否于端口限速速率相符 7.2.2.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OLT收到的流量应等于网管配置的ONU端口上行限速速率,超过ONU端口限速速率的业 a 务流被ONU丢弃,ONU收到的流量等于网管配置的ONU端口下行限速速率 OLT发出正确的ONU端口流量限速状态查询和配置ExtendedGet/SetResquest b OAMPDU(EthPortUSPolieing)和ExtendedGet/SetResquestOAMPDU(EthPortDSsRate Limiting)0AMPDU;ONU返回正确的端口流量限速状态响应OAMPpU[ExtendedGet/Set ResponseOAMPDU(EthPortUSPolicing和ExtendedGet/SetResponseOAMPDU(Eth PortDSRateLimiting)],承载的ONU端口上行和下行流量管制状态信息与ONU的实际情况 相符; 网管上能够配置并显示ONU的端口上行和下行流量限速状态信息 7.2.2.5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本测试项采用一个ONU; aa b 本项目的管理对象为ONU的以太网端口,存在多个实例,需采用管理对象实例索引TLV c EthPortUSPolieing属性的Branch代码为0xC7,Leaf代码为0x0013 d EthPortDSRateLimiting属性的Branch代码为0xC7,Leaf代码为0x0016; 25
GB/T37172一2018 类型1,类型3和类型4的ONU可选测试该项目,类型2的ONU不测试该项目 7.3DBA的互通性测试 7.3.1oNU的REPoR帧格式的验证 7.3.1.1测试目的 ONU通过REPORT帧向OLT汇报其本地队列状态 OLT根据ONU汇报的队列状态和与用 户的SLA向ONU发布上行带宽授权 本项目验证REPORT恢格式是否符合IEEE802.32012和 GB/T37083一2018的规定 7.3.1.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6所示 7.3.1.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按照图6搭建测试配置 a) b) 连接好光纤后,使得ONU能够成功注册到oLT上 通过网管设置ONU的sLA.(cIR,PIR); c 从数据网络分析仪向OU发送两条优先级不同的以太网业务流,帧长度为固定(例如512字 d 节);通过网管远程配置ONU的业务流分类规则为IEEE802.1D,两条以太网业务流分别映 射到队列Queuel和Queue2中; 通过网管远程配置ONU的REPORT帧包含两个Queueset,每个QueueSet包含两个队列 且设置QueueSet1对应的队列阂值(例如两个队列为Queuel和Queue2,其阔值分别为 0x800和0xl000); 从数据网络分析仪分别向ONU发送大小为;小于CIR,大于cIR且小于PIR,大于PIR的以 太网数据流,使EP(ON协议分析仪分别捕获REPORT帧,分析REP(ORT帧的格式.,Queue sset的数量以及队列Queuel和Queue2上报的队列长度值 通过网管配置ONU增加QueueSet数量,利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和EP(ON协议分析仪测试 日 ONU支持的最大QueueSet数量 7.3.1.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REPORT帧格式应符合GB/T370832018的规定,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QueueSet a b) 当网管配置两个队列的阀值(thereshold)时,REPORT帧中应有两个QueueSet,每个Queue Set内有两个队列,分别是Queuel和Queue2 当数据网络分析仪发送的以太网流量小于该ONU的上行保证比特率(CIR)时,同一个队列在 两个QueueSet内上报的队列长度值相同,且该值均应小于网管配置的值; 当数据网络分析仪发送的以太网流量大于该ONU的上行保证比特率(CIR)但是小于ONU d 的上行蜂值比特率(PIR)时,第一个Queueset中Queuel租Qewe2上报的队列长度值应略 小于值,且大于值减去512字节,第二个queueset中的队列长度值应大于第一个Queue Set的值; 当数据网络分析仪发送的以太网流量大于该ONU的上行峰值比特率(PIR)时,第一个Queue Se中Queuel和Queue2上报的队列长度值应略小于值,且大于囤值减去512字节,第二个 26
GB/37172一2018 QuesSet中的队列长度值应大于第一个QueueSet的队列长度值,且接近0xFFFF 步骤g)中ONU的REPORT帧支持的QueueSet数量至少为两个 7.3.1.5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本测试项选用一个ONU,且ONU只有一个LLID a b 注意REPORT帆中Queue井nREPORT的值能否与所配置的Queue#nThreshold对应 起来; ONU的Queuese的数量及队列的阂值由网管通过OAM消息进行远程配置,其配置功能的 互通性测试见6.10. 7.3.2oLT的带宽授权的互通性测试 7.3.2.1 测试目的 OLT根据ONU汇报的队列状态和与用户签署的SLA向ONU发布上行带宽授权包括Grant起始 时刻.Gin窗口长度等信息) 本项目验证GAE赖格式是青符合EEE82.一212和GBT33 2018的规定 7.3.2.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7所示 数据网络分析仪 2:N 分路器 R/s 光纤 s/R ONU oNU oLT ONUn EPoN协议分析仪 FR FvN 图7EPON系统业务承载及oAM互通性测试配置多oNU) 7.3.2.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按照图7搭建测试配置 a 连接好光纤后,使得ONU1能够成功注册到OLT上 b 通过网管配置ONU1的sLA,包括FIR,CIR和PIR参数 c 配置数据网络分析仪向ONU1发送以太网数据流,帧长度固定(例如512字节 d 数据网络分析仪发送的以太网流量的大小分别配置成如下几种 e 27
GB/T37172一2018 1) 小于该ONU的固定比特率(FIR); 22 小于该ONU的上行保证比特率(CIR)且大于该ONU的上行固定比特率, 3)大于该ONU的上行保证比特率(CIR)且小于该ONU的上行峰值比特率(PIR) 4)大于该ONU的上行峰值比特率(PIR). f 用数据网络协议分析仪统计从OLTsN口收到的上行流量,判断是否与sLA的配置相符 同时用EPON协议分析仪捕获ONU1发送的REPORT帧和oLT发送的GATE帧,分析 REPOR帧的队列长度、GATE帧的格式、grantstarttime、grantlength字段,比较 REPORT顿上报的队列长度和GATE帧的带宽授权长度 在该环境下再加人ONU2和ONU3,使得EPON系统内有三个ONU,通过网管配置新加人 ONU的sL.A 从数据网络分析仪分别向三个ONU发送以太网数据流,同时用数据网络分析 仪统计OLT收到每个ONU的流量,判断是否与ONU的SLA的配置相符 7.3.2.4 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在不同的SLA下,OLT分配的带宽授权应与REPORT上报的队列长度和SLA的配置 a 相符; b)步骤e)和步骤g)中,oNU获得的上行带宽应符合SLA的配置 7.3.2.5注意事项 本测试项采用3个ONU,分别是1G-EPONONU、10G/1GEPONONU和10G/10G-EPON ONU 每个ONU上仅配置一个队列即可 7.3.3ONU上行发送时隙冲突监测 7.3.3.1测试目的 个互通性良好的EPON系统不应因系统中存在多个ONU而导致该系统发生上行时隙冲突 本项目测试系统中多个ONU之间是否存在上行时隙冲突 7.3.3.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7所示 7.3.3.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按照图7搭建测试配置; a b 连接好光纤后,使得全部ONU都注册到OLT上; c 通过网管配置每个ONU的SLA(例如对FE接口的ONU,CIR=PIR=100Mb/s) 从数据网络分析仪向所有ONU发送尽可能大的以太网数据流<例如每个ONU为100M流 d 量),所有oNU的总流量不宜超过900.Mb/s,赖长度随机 在IFc接口处用EPON协议分析仪分别统计每个ONU上行的以太网数据流,并与数据网 络分析仪所发送的以太网包数量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存在时隙冲突导致的错帧和丢帧;同 时用数据网络分析仪统计从OLT的SNI口收到的上行以太网数据流,判断数据流是否丢包 7.3.3.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28
GB/37172一2018 ONU可以无冲突的发送上行业务; a b)每个ONU在IFmc接口处统计的数据流量应与从数据网络分析仪发送给ONU的数据流量 相同,也与OLT收到的数据流量相同 7.3.3.5注意事项 本测试项采用至少三个ONU,每个ONU上仅配置一个队列 7.4ONU的认证功能的互通性测试 7.4.1oNU的MAC地址认证功能的互通性测试 7.4.1.1测试目的 OLT应支持通过对ONU的MAC地址的认证,确保非法ONU无法接人PON网络 本项目测试 EPON系统ONU的MAC地址认证功能和ONU的静默机制 7.4.1.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7所示 7.4.1.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按照图7搭建测试配置; aa 通过网管配置EPON系统的ONU认证方式为MAC地址认证 b 启动EPON协议分析仪,使之捕捉PON接口的各种报文 c d 配置OLT的合法ONUMAC地址表中包含ONU1的MAC地址,并不包含ONU2ONU 的MAC地址;使ONU1,ONU2ONUn同时连接到该PON系统中,通过网管查看各 n ONU是否完成注册和认证过程;查看EPON协议分析仪捕获的PON接口报文,查看各ONU 发现、注册、解注册过程中的MPCP报文 查看ONU2,ONUn多长时间后再次发送REGISTER_REQ请求注册; e 通过数据网络分析仪向所有ONU发送上下行流量,检查各ONU是否能传送数据 本地配置ONU2的MAC的值与ONU1相同,并且重启ONU2; g h 查看OLT的网管上能否认证ONU1和ONU2 7.4.1.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步骤d)中,ONU1应能够通过OL.T的认证,ONU2、,ONU"则无法通过OLT的认证并被 解注册; b 步骤e)中,OLT应解注册未通过认证的ONU,并将该事件上报网元管理系统 该ONU在解 注册后应保持在静默状态,经过若干秒后(缺省值为60s),ONU重新进人发现和注册状态,等 待当下一个发现窗口打开时,ONU将重新发送REGISTER_REQ消息以实现注册 步骤)中,只有ONU1能够正常传输数据 d 步骤h)中,只有ONU1能够通过认证且正常传输数据,ONU2被解注册 7.4.1.5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29
GB/T37172一2018 本测试项采用至少两个ONU; a b)用EPON协议分析仪捕获非法ONU的MPCP报文时间应至少为120s 7.4.2oNU逻辑标识认证功能的互通性测试 7.4.2.1测试目的 OLT应支持通过对ONU的逻辑标识认证确保非法ONU无法接人PON网络,本项目测试 EP(ON系统采用ONU的逻辑标识地址认证的功能和ONU的静默机制 7.4.2.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7所示 7.4.2.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按照图7搭建测试配置 a) 通过网管配置EPON系统的ONU认证方式为逻辑标识认证,且仅判断L.oID的取值 b c 配置OLT的合法ONU逻辑标识表中包含ONU1的IOID值,并不包含ONU2ONUn 的LOID值;使ONU1,ONU2、ONUn同时连接到该PON系统中,通过网管查看各ONU 是否完成注册和认证过程;查看各ONU的注册和认证的MPCP报文和OAM消息 d 查看ONU2ONU多长时间后再次发送REGISTER_REQ请求注册; 通过数据网络分析仪向所有ONU发送上下行流量,检查各ONU是否能传送数据 e 本地配置ONU2的L.OID的值与ONU1相同,并且重启ONU2: 查看OLT的网管上能否认证ONU1和ONU2: 8 h 通过网管配置EPON系统的ONU认证方式为逻辑标识认证,且判断LOD+Password的 取值 配置OLT的合法ONU逻辑标识表中包含ONU1的LOID值和Password,并不包含ONU2 D ONUn的LOD值和Password值;使ONU1、ONU2、ONUn同时连接到该PON系统 中,通过网管查看各ONU是否完成注册和认证过程;查看各ONU的注册和认证的MPCP报 文和OAM消息;重复步骤d)一步骤g): 本地修改ONU1的Password,使其与OLT上的合法逻辑标识表中的password不同,重启 j ONU1,查看ONU1是否能够注册成功 7.4.2.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步骤c)中,OU1应能够通过OLT的认证,ONU2、ONU用则无法通过OLT的认证并被 a) 解注册; 步骤d)中,oLT应解注册未通过认证的ONU,并将该事件上报网元管理系统 b 该ONU在解 注册后应保持在静默状态,经过若干秒后缺省值为60s),ONU重新进人发现和注册状态,等 待当下一个发现窗口打开时,ONU将重新发送REGISTER_REQ消息以实现注册; 步骤e)中,只有ONU1能够正常传输数据 c d)步骤g)中,只有ONU1能认证成功并且正常传输数据,ONU2被解注册, e 步骤)中,ONU1能认证成功且正常传输数据; fD 步骤j)中,ONU1注册失败; 30
GB/37172一2018 LOD和Password均以AsCI码表示 如果LoID/Password的实际长度小于24字节/12 g 字节,则在实际的ONU_ID/Password前面填AsSC码的“NUL”(十六进制数为0x00)以补足 24字节/12字节 实际的LOID和Password(不包含为补足24/12字节而填充的“NUL”)均 不应以从“NU”到“SPACE”的特殊字符(十六进制值为0x00~0x20),“@”字符,“DEL”字符 以及标点符号开始,也不应以上述字符结束 7.4.2.5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本测试项采用至少两个ONU; a 用EPON协议分析仪捕获非法ONU的MPCP报文时间应至少为120s; b) 逻辑标识认证相关的oAM消息的格式和消息交互互通性测试见6.7 7.4.3EPON系统的混合认证功能的互通性测试 7.4.3.1测试目的 EPON系统采用混合认证时.OLT设备同时支持基于MAC地址的ONU认证方式和基于逻辑标 识的ONU认证方式 对于未通过MAC地址认证的ONU,OLT仍然允许其完成MPCP发现和oAM 发现,并发起基于逻辑标识的ONU认证 本项目测试EPON系统的混合认证功能 7.4.3.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7所示 7.4.3.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按照图7搭建测试配置; aa b 通过网管配置EPON系统的认证方式为混合认证方式,且逻辑标识仅判断LoD 启动EPON协议分析仪,使之捕捉PON接口的各种报文; c 配置O1.T的合法ONUMAC地址表中包含ONU1的MAC地址,配置O1.T的合法逻辑标 d 识表中包含ONU2的逻辑标识号,其余ONU均不包含在这两个表中 使ONU1,ONU2 ONUn同时连接到该PON系统中,通过网管查看各ONU是否完成注册和认证过程;查看 EPON协议分析仪捕获的PON接口报文,查看各ONU发现、注册,解注册过程中的MPCP 报文和OAM消息; 通过数据网络分析仪向所有ONU发送上下行流量,检查各ONU是否能传送数据 7.4.3.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应能够通过oL丁的MAC地址认证,ONU2通过逻辑标识认证,其余 步骤d)中,ONU1 a ONU则无法通过OLT的认证并被解注册; b 步骤e)中,ONU1和ONU2能够正常传输数据 7.4.3.5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本测试项采用至少3个ONU; a 31
GB/T37172一2018 D)用EPON协议分析仪捕获非法ONU的MPCP报文时间应至少为120s 7.5搅动功能互通性测试 7.5.1测试目的 搅动功能用于实现PON接口的数据加密,包括搅动和解搅动过程,基于Preamble中Enc字节的 密钥同步机制、基于扩展OAM的密钥更新机制 本测试项主要验证在这三方面的互通性 7.5.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6所示 7.5.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如图6所示配置测试系统; a b)设置OLT与ONU之间PON接口处于明文状态;启动EPON协议分析仪,使之捕捉PON接 口的双向MPCP报文、数据报文、OAM报文 通过网管配置oLT启动针对该ONU的搅动功能 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发送从oLT到ONU的以太网数据流,持续时间超过密钥更新周期,用 d EPON协议分析仪分析PON的以太网数据报文是否被搅动、密钥是否定期更新、以太网帧中 Preamble的Ene字节的密钥同步是否正确;同时,观察数据网络分析仪从ONU的UNI口输 出的下行以太网业务报文是否被正确的解搅动 7.5.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当该ONU的下行工作于明文状态时,报文前导码的第五个字节搅动信息标识字段(Ene)的值 a 为0x55,当PON接口数据被搅动时,Enc字节的值应在0x56和0x57之间定期轮换(轮换周 期为密钥更新周期;在搅动功能关闭情况下的IFwR接口的R点处的以太网帧前导码的第4 字节的值应为“Ox55”;在搅动功能打开情况下的IFmk接口的R点处的以太网帧前导码中第 4个字节应为“Ox56”或者“Ox57” b lGEPONONU针对每个LLID提供的搅动密钥为3字节,10G;EPONONU针对每个LLID 提供的搅动密钥为9字节; 搅动的范围为DAMAC到FcS,并搅动的报文类型包括数据赖.OAMI顿 c 密钥更新过程中包括新密钥请求帧(new_key_request)、新密钥通知倾(new_ehurning_key)等 d 两种扩展的OAM报文,其格式应符合GB/T37083一2018中8.6的要求,密钥更新过程符合 GB/T370832018中图36所示流程 7.5.5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本测试项采用一个OU; a) b) 搅动功能的打开/关闭应由网管通过oAM消息远程配置,其OAM功能的互通性测试见6.9 7.6ONU的光链路测量和诊断功能的互通性测试 7.6.1测试目的 ONU应支持基于SFF-8472/SFF-8077i的光收发机参数测量功能,包括光模块工作温度、供电电 32
GB/37172一2018 压、偏置电流、发送光功率和接收光功率等参数 本项目测试OLT远程读取ONU光收发机参数的 功能 7.6.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4所示 7.6.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a 按照图4搭建测试配置; b 数据网络分析仪产生上下行数据流,流量为50Mb/s c 分别调节光衰减器使PON光功率计显示功率值为-10dBm、-15dBm、-20dBm、-25dBm、 -30dBm(一30dBm时掉线则不再验证测量精度),在网管上观察是否支持对ONU1的接收 光功率的测量[通过ExtendedGetResponse OAMPDUOpticalTransceiverDiagnosis)],并将 PO光功率计的读数和网管显示的读数进行比较,计算其精度; 网管上设置ONU接收光功率的低阔值为一20dBm,调整光襄减器,逐渐加大衰减值,当 d ONU接收到的oLT的下行光功率低于所设定的光功率阀值时,在网管上观察是否有相应的 光功率越限告警, 测试网管是否能读取ONU自身光模块的工作温度和供电电压,光发射机的偏置电流、发送光 功率和接收光功率的参数[通过ExtendedGetResponseoAMPDU(OpticalTransceiverDag nosis)] 7.6.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ONU支持对工作温度、供电电压、偏置电流,发送光功率和接收光功率的实时测量,且网管上 a 能够显示出上述参数; b)步骤c)中,在一10dBm-30dBm的范围内,测量的精度为士2dB 步骤d)中,ONU支持光功率越限告警,且光功率闵值可设定 c 7.6.5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本测试项采用一个ONU; a b)OpticalTransceiverDhagnosis、属性的Bxranceh代码为0xC7,l.eaf代码为0x0005,OptiealTIransceiver Diagnosis属性的管理对象为ONU,无需使用管理对象的实例索引TIV 7.7用户接入线路标识互通测试 7.7.1测试目的 EPON系统应支持PPPoE,DHCPv4、DHCPv6、DHCPv6-PD用户认证方式并支持相应的用户接 人线路(端口)标识即PPPoE中继代理、DHCPv4/v6中继代理)功能 本项目验证用户接人线路标识 的实现方式和格式是否符合YD/T2275的规定 7.7.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8所示 33
GB/T37172一2018 数据网络分析仪 RadiuS 2N 服务器 光纤 分路器 DHCP 二层汇聚网络 OLT 服务器 ONU BRAS/SR EPON协议分析仪 图8EPON系统中接入线路标识互通测试配置图 7.7.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如图8所示配置测试系统; a 通过网管配置启用OLT和ONU的DHCPv4Option82/DHCPv6Option18功能 b) 按图8连接被测OLT,被测ONU,BRAs和PC机,配置数据业务,测试仪通过ONU/OLT发 c 送上下行数据,数据业务正常 通过数据网络分析仪发送DHCP请求(untag报文),分别在EPON协议分析仪、数据网络协 d 议分析仪上捕获DHCPv4Option.82/DHCPv6Option18报文,并且分析报文格式; 在BRAs上捕获DHCPv4Option82/DHCPv6Option18,并且分析报文格式 7.7.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oLT和ONU能够同时支持DHCPv4Option82/DHCPv6Opion18功能具体的 格式应符合YD/T2275 7.7.5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本测试项采用一个ONU; a b)本测试仅适用于类型3的ONU进行测试 7.8异常发光oNU的检测功能的互通性测试 7.8.1测试目的 O1.T应具备检测异常发光ONU的能力,并且ONU应支持在O1T控制下关断或开启其PON口 光发射机电源的功能 7.8.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7所示 7.8.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34
GB/37172一2018 按照图7搭建测试配置,并使得ONU成功注册到OLT上 a b 数据网络分析仪产生上下行数据流,且数据业务正常; ONU的本地网管或者命令行强制命令ONU1长发光,使其他ONU去注册; c d)网管上配置OLT开启异常发光ONU的检测功能,从网管上观察该PON口下所有ONU是 否仍然注册,从数据网络分析仪上判断是否ONU的数据业务受到影响,从EPON协议分析 仪上分析ExtendedSetRe tOAMPDU(ONUTxPowerSupplyContro)格式是否正确 equest 重启ONU1后,从网管上观察该PON口下ONU的注册情况,从数据网络分析仪上判断其他 ONU的数据业务是否受到影响; f ONU的本地网管或者命令行强制命令ONU1长发光关闭,网管开启ONU1的发送机电源 [发送ExtendedSetReg OAMPDU(ONUTxPowerSupplyControl],通过网管观察ONU1 1uest 是否能够成功注册,数据业务是否恢复 7.8.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步骤小)中oLT应能支持异常发光ONU的检测,并且能够远程关闭ONU1的发送机电源, 其他ONU均完成注册且数据业务正常 b)步骤e)中,从网管上观察不到oNU1的注册请求,其他oNU的业务数据正常; 步骤b中,网管上观察到ONU1的注册请求,ONU1能够完成注册 c oAMdPDU(ONUTxPowersSupplyControl)符合GB/T37083一2018中附 dExtendeSetreguest 录B的要求,且ONU不应答该消息 oLT和ONU应支持控制ONU光发射机电源的oAM消息(ONUTxPowerSupplyControl 属性)通过广播LLID进行发送和接收 7.8.5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本测试项至少采用两个ONU; aa b ONUTxPowerSupplyControl属性的Braneh代码为0xC7,l.eaf代码为Ox00AI 7.9组播功能的互通性测试 7.9.1sCB功能互通性测试 7.9.1.1测试目的 EPON利用其下行信道的广播特性,通过单拷贝广播(SCB)机制实现发送单个帧拷贝到多个 ONU,单拷贝广播业务承载在广播LLID中 本项目测试EPON系统的单拷贝广播机制 7.9.1.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7所示 7.9.1.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按照图7搭建测试配置,并使得ONU成功注册到OLT上,启用OLT的IGMPProxy功能和 a ONU设备的IGMPsnooping功能; b 数据网络分析仪向OLT发送一个组播流,组播的MAC地址分别为;0x01-00-5e-01-01-01目 35
GB/T37172一2018 的IP为224.1.1.1映射到MAC地址的值),流量为50Mb/s 同时使数据网络分析仪向oLT 发送900Mb/s的单播的以太网业务到ONU3,的大小为512字节; 用数据网络分析仪通过ONU1和ONU2的以太网端口分别向上行发送IGMPREPORT 包,组播地址均为224.1.1.1,用数据网络分析仪统计ONU1和ONU2的以太网端口上是否 能无丢包的接收到下行组播业务流,同时用数据网络分析仪统计在ONU3上接收的单播以 太网流量是否有丢包 使用EPON协议分析仪捕获下行的组播业务流,观察组播业务在 P(ON接口上的传输方式和组播业务所采用的LLID的值 7.9.1.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oLT和ONU均支持sCB功能,在1GEPON系统中组播业务采用广播LLID为(mode一 a “1",LLID=“ox7FFF”),在10G-EPON系统中广播LLD为(nmode=“1”,LLD- “0x7FFE”); D)ONU1和NU2均能收到组播业务,且无丢包且ONU3收到的单播业务流也无丢包 7.9.1.5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本测试项至少采用3个ONU,建议选取支持GE端口的ONU; a b)如果1GEPON系统不支持sCB功能,则OLT需要复制两份组播流,则系统总业务量超过 1Gb/s,这时会有单播或者组播业务发生丢包;而如果系统支持sCB功能,则OLT仅向单拷 贝广播信道发送一份组播流,两个ONU均能收到组播流,ONU3的单播业务也不受影响,因 为这时PON接口上的总业务量为950M/s,这一般是小于EPON系统吞吐量的;如果ONU3 无法接收900Mb/、的下行以太网流量,则可以采用更多的ONU使总下行单播流量达到 900Mb/s; 如果是10GEPON系统,可以提高ONU3的下行以太网流量或者采用更多的ONU,使其接 近系统吞吐量 7.9.2分布式IGMP组播控制方式的互通性测试 7.9.2.1测试目的 O1.T利用IGMP/MLDProxy,ONU利用IGMP/MLDSnooping实现对组播组成员的管理,通过 IGMPReport/Leave,IGMPQuery消息实现组播组成员的动态加人/退出和维持 本项目测试分布式 IGMP组播控制、快速离开功能及组播相关oAM消息的互通测试 7.9.2.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7所示 7.9.2.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a 按照图7搭建测试配置,并使得ONU成功注册到OLT上 b)通过网管启用OL.T的IGMPProxy功能,且配置OL.T的组播VLAN为100,包含一个特定 组播组例如组地址为224.1.1.1); 使EPON协议分析仪开始捕获OL和ONU之间的OAM;通过网管配置ONU1和 36
GB/37172一2018 ONU2启用分布式IGMP组播控制模式,查看ONU是否能返回正确的操作确认码,分析Ex tendedSetRed kequestOAMPDU(MulicastSwitch),ExtendedSetResponseOAMPDUMul tSwitch)的格式是否正确 ticast、 d 通过网管配置ONU1和ONU2组播VLAN模式为不剥除组播VIAN例如Mulie cast VLANlID=100),查看ONU是否能返回正确的操作确认码(通过ExtendedSetResponse消 息),分析ExtendedSetRe OAMPDU(MultieastTag(Oper)、ExtendedSeRe .equest esponse OAMPDUAdd/DelMulticast OAMPDUMultieastTagOper)、ExtendedSetRec equest VLAN、ExtendedSetRes O)AMPDU(Add/DelMulticast VLAN)的格式是否正确 esponse 数据网络分析仪向OLT发送一个下行组播流,组播MAC地址为:0x01-00-5e-01-01-01(目的 P为224.1.1.1映射到MAC地址的值,流量为30Mb/s,在OLT侧用广播LLID传送 到ONU; 用数据网络分析仪使得ONU1的端口1和ONU1的端口2先后加人组播地址为0x01-00 5e-01-0101的组播频道,查看ONU1的端口1和ONU1的端口2的用户的接收情况,利用 EPO协议分析仪捕获IGMPRepor报文;用数据网络分析仪使得ONU1的端口2离开组 播地址为0l00.5cl的组播频道,查看oNU1的端口1和oNU1的端口2的用户 的接收情况,利用EPON协议分析仪捕获IGMPLceave报文 用数据网络分析仪使得ONU1的端口1和ONU2的端口1先后加人组播地址为0x01-00- 5e-01-01-0的组播频道,查看ONU1的端口1和ONU2的端口1的用户的接收情况,利用 EPO协议分析仪捕获IGMPReport报文;用数据网络分析仪使得ONU2的端口1离开组 播地址为0x01-00-5e01-01-01的组播频道,查看ONU1的端口1和oNU2的端口1的用户 的接收情况,利用EPON协议分析仪捕获IGMPLeave报文; 使EPON协议分析仪开始捕获oLT和oNU之间的oAM,通过oLT的网元管理系统分 h 别查询ONU是否支持FastLeave功能和ONU的FastLeave状态,查看ONU是否能返回正 确的操作确认码,分析ExtendedGetRequestoAMPDU(aFastLeaveAbility,ExtendedGet ResponseOAMPDUaFastl.eaveAbility),ExtendedGetRequestoAMPDU(aFastLeaveAd minState),ExtendedGetResponseOAMPDUaFastLeaveAdminState)的格式是否正确; 对于支持Fastl.eave模式的ONU,使EPON协议分析仪开始捕获OL.T和ONU之间的 OAM顿,通过OLT的网元管理系统配置先打开关闭后打开ONU的FastLeave功能.查看 ONU是否能返回正确的操作确认码,分析ExtendedSetRequestOAMPDU(acFastLeaveAd minContr,ExtendedSetResponseOAMPDUaeFastLeaveAdnminContr)的格式是否正确; 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向OLT发送一个下行组播流,组播MAC地址为;0x01-00-5e-01-01-01目 的IP为224.1.1.1映射到MAC地址的值),流量为30Mb/s,在OL.T侧用广播LLID传送 到ONU; 用数据网络分析仪使得ONU1的端口1和ONU2的端口1先后加人组播地址为0x01-00- k 5e-01-01-01的组播频道,查看ONU1的端口1和ONU2的端口1用户的接收情况,利用 EPON协议分析仪捕获IGMPReport报文;用数据网络分析仪使得ONU1的端口1离开组 播地址为0x01-00-5e-01-01-01的组播频道,查看ONU1的端口1用户的接收情况,利用 EPoON协议分析仪捕获IGMPLeave报文和和特定组查询报文IGMPGroupSpecifieQuery 报文 7.9.2.4 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ONU应支持IGMPsnooping功能; a 37
GB/T37172一2018 b同一个ONU下的两个端口或者不同ONU的两个端口,申请同一个组播组时,均能收到组播 业务;如果仅一个端口申请了组播组,则只有申请组播频道的端口收到组播业务,其他端口不 会收到组播业务; 用户端口加人/离开组播组时,不影响组播组内其他ONU或者同一个ONU下其他端口用户 接收该组播业务; PON系统应支持通过aFasLl.eaeAhiliy.aFastLe d .eaveAdminState和acFastLeaveAdminContt 扩展的OAM属性和操作,进行Fast" leave e功能的查询和配置; 当ONU在开启FastLeave 功能后,一旦该ONU上的用户离开组播时,则该ONU在接收到 GMPIeave消息后立刻停止向用户端口转发该组播组的业务流;同时将该IGMPIe 报文 eaVe 透传给OLT 在该PON口可以捕获到oL.T下发的特定组查询报文(L.astMemberQuery). 及其他ONU的IGMPReport报文,且其他ONU上用户观看的组播频道则不受影响 7.9.2.5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本测试项采用两个ONU; a 如果是单端口ONU,则忽略步骤D b MulticastSwitch属性的Braneh代码为0xC7,Leaf代码为0x0043,switch字段的代码为 c 0x00;本属性对应的管理对象为ONU,不需要使用管理对象的实例索引TLV; Add/DeMulticastVL.AN属性的ranch代码为0xC7,ILeaf代码为0x004l;MulticastTagOper属 d 性的Braneh代码为0xC7,Leaf代码为0x0042;这两个属性对应的管理对象为ONU以太网端口. 存在多个实例,所以需采用管理对象实例索引LV; aFastLeaveAbility属性的Branch代码为0xC7,Leaf代码为0x0046;由于本属性的操作对象 为ONU,不需要使用管理对象的实例索引TLV; aFastLeaveAdminState属性的Branch代码为0xC7,Lea代码为0x0047;由于本属性的操作 对象为ONU,不需要使用管理对象的实例索引TLV aeFastLeaveAdminContr属性的Branch代码为0xC9,Leaf代码为0x0048;由于本属性的操作 g 对象为ONU,不需要使用管理对象的实例索引TLV 类型3和类型4的ONU可选测试该项目 h i 以上步骤以测试IPv4的IGMP功能为例,当测试IPv6的MLD功能时,可参考使用 7.9.3可控组播控制方式的互通性测试 7.9.3.1测试目的 OLT维持一个用户组播业务权限控制表,集中管理用户的组播业务访问权限 OLT利用用户的 LLID和上行的lGMPreport报文携带的VLANID进行端口(用户)识别,并基于组播权限控制表判断 该端口用户)是否具有所申请的组播业务的访问权限及其参数 OLT通过扩展的组播控制OAM报 文将端口(用户)对该组播频道的访问权限下发到ONU,由ONU执行对该端口(用户)的组播业务流的 转发或关断操作 本项目测试可控组播方式下的组播控制方式、快速离开功能及组播相关的OAM消 息的互通测试 7.9.3.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7所示 38
GB/T37172一2018 7.9.3.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按照图7搭建测试配置,并使得ONU成功注册到OL.T上 a b 通过网管配置OLT的lGMPProxy功能,且配置OLT的组播V1AN为100和101的组播 VLANID=100内包含2个组播频道(224.1.1.1和224.1.1.2),组播VLANID=101的组播 VLAN内包含一个组播频道(224.1.1.3)包含一个特定组播组(例如组地址为224.1.1.1);通过 网管配置OLT的组播业务权限控制表; 使EPON协议分析仪开始捕获OLT和ONU之间的OAM帧;通过网管配置ONU1和 ONU2启用可控组播控制模式,查看ONU是否能返回正确的操作确认码通过SetRes SpOnse 消息),分析ExtendedSeReeuestOAMPDU(Mdliceastswiteh)、ExtendedSetResponse OAMPDU(MulticastSwitch)的格式是否正确; 通过网管配置ONU1和ONU2组播VLAN模式为不剥除组播LAN(例如Mwlticeas d VLANID=100),查看ONU是否能返回正确的操作确认码,分析ExtendedSetRequest OAMPDU(MulticastTagOper、ExtendedSetResponseOAMPDU(MulticastTag(Oper)、Ex tendedSetRequest0AMPDUAdd/DelMultieastVL.AN)、ExtendedSetResponseOAMP DU(Add/DelMulticastVIAN)的格式是否正确; 通过网管配置oNU1和ONU2的本地组播控制表[ExtendedsetRequest(MulticastCon trol,组播业务的控制方式为GDAMAC十组播VLANID].ONU1的端口1配置为组播 VLAN为100,目的组播地址为0x01-00-5e01-01-01和0x01-00-5e-01-01-02(分别对应于 GDA=224.1.1.1和224.1.1.2)的组播访问权限均为允许;ONU1的端口1对组播VLAN为 01,目的地址为0x01-00-5e01-01-03(对应于GDA一224!.1.1.3)的频道访问权限为预览;ONU2 的端口1对组播VLAN为100,目的组播地址为0x01-00-5e-01-01-01和0x01-00-5e01-01-02的 频道访问权限为禁止,ONU2的端口1对组播VLAN为101,目的地址为0x01-00-5e-01-01 03的频道访问权限为允许 使用数据网络协议分析仪发送数据网络分析仪向oLT发送3个组播流,组播的MAcC地址分 别为;0x01-00-5e-01-01-01目的IP为224.1.1.1映射到MAC地址的值),0x01-00-5e-01-01-02 目的IP为224.1.1.2映射到MAC地址的值).0x01-00-5e-01-01-03(目的IP为224.1.1.3映射 到MAC地址的值)分别对应于组播VILANID=100,100和101; 通过数据网络分析仪分别向ONU1和ONU2的端口1发送IGMPREPORT包,其目的IP 组播地址为224.1.1.1、224.1.1.2和224.1.1.3,通过EPON协议分析仪观察IGMPRepor报文 的VLAN,并且通过数据网络分析仪观察ONU1和ONU2是否按照组播权限配置的要求收 到组播业务; 待ONU1的端口1对224.1.1.3的频道预览超时前,采用EPON协议分析仪观察是否删除该 h 组播频道[ExtendedSetRequest(MulticastControl],通过数据网络分析仪观察ONU1的端 口1是否能接收组播224.1.1.3 使EPON协议分析仪开始捕获OL和ONU之间的OAM帧,通过OLT的网元管理系统分 别查询ONU是否支持FastLeave功能和ONU的FastLeave状态,查看ONU是否能返回正 确的操作确认码,分析ExtendedGetRequestOAMPDUaFastL.eaveAbility),ExtendedGet astLeaveAd kesponseOAMPDUaFastLeave eAbility),ExtendedGetRequestOAMPDU(aFa minState,ExtendedGetResponseOAMPDUaFastL.eaveAdminState)的格式是否正确 对于支持FastIeave模式的ONU,使EPON协议分析仪开始捕获OLT和ONU之间的 OAM,通过OLT的网元管理系统配置先打开关闭后打开ONU的Fastleave功能,查看 39
GB/T37172一2018 ONU是否能返回正确的操作确认码,分析ExtendedSetRequestOAMPDu(acFastl.eaveAd minContr),ExtendedSetResponseOAMPDUacFastl.eave e.AdminContr)的格式是否正确; k 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向OLT发送一个下行组播流,组播MAC地址为:0x01-00-5e01-01-01(目 的P为224.1.1.1映射到MAC地址的值),流量为30Mb/s,在OLT侧用广播LLID传送 到ONU; 用数据网络分析仪使得ONU1的端口1和ONU2的端口1先后加人组播地址为0x01-00 5e-01-01-01的组播频道,查看ONU1的端口1和ONU2的端口1用户的接收情况,利用 EPON协议分析仪捕获IGMPReport报文;用数据网络分析仪使得ONU1的端口1离开组 播地址为0x01-00-5e-01-01-01的组播频道,查看ONU1的端口1用户的接收情况,利用 EPON协议分析仪捕获IGMPIeave报文 7.9.3.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ONU接收到上行的IGMPReport报文后,打上标识端口的VIANTag 该VLANTag的 a TPID值为0x8100,CFI值为0,Pri值为0,VILANID的值为接收到该IGMP控制报文的以太 网UNI端口的端口号; oLT接收到1GMPReport报文后,根据端口(用户)标识、该Report报文的组播IP地址查询 b 该端口(用户)对该频道的访问权限及其参数; 当该端口(用户)对该频道的访问权限为“允许”时.OLT通过一个扩展的组播控制oAM报文 通知ONU增加一个组播转发表项; 当用户对该频道的访问权限为“禁止”时,OLT不做任何其他操作,ONU也不做任何操作; d 当该用户对该频道的访问权限为“预览”时.OLT通知ONU增加一个(临时的)组播转发表 项;同时OLT启动一个定时器和/或计数器,用于控制用户的预览时长,预览次数、预览间隔 时长等参数;当OLT的预览定时器和/或计数器超时或超数后,oL.T立即通过一个扩展的组 播控制oAM报文通知ONU删除原组播转发表项并将定时器和/或计数器复位,同时根据是 否有同一个PON内其他用户申请了该组播业务流判断是否停止向该PON接口转发该组播 业务流,并执行相关操作 PON系统应支持通过aFastLeaveAbility、aFastL.eaveAdminState和acFastleaveAdminContr fD) 扩展的OAM属性和操作,进行Fastl.eave功能的查询和配置 当ONU在开启FastLeave功能后,一旦该ONU上的用户离开组播时,则该ONU在接收到 日 GMPLeave消息后立刻停止向用户端口转发该组播组的业务流;同时将该IGMPLeave报文 标示为接收端口的VLANTag上传给OL.T;而其他ONU上用户观看的组播频道则不受 影响 7.9.3.5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本测试项采用两个ONU;对于类型1,类型2型的ONU,该ONU对应于一个用户;对于类型 a 3,类型4型的ONU,一个以太网用户端口对应于一个用户; b MultieastSwitch属性的Branch代码为0xC7,L.eaf代码为0x0043,Switch字段的代码为 0x01;本属性对应的管理对象为ONU,不需要使用管理对象的实例索引TLV; Add/DlMuticastVL.AN属性的Braneh代码为0xC7,Leaf代码为0x004l;MuicastagOper属 性的Branch代码为0xC7,Leaf代码为0x0042;这两个属性对应的管理对象为ONU以太网端口, 存在多个实例,所以需采用管理对象实例索引TLV; 40
GB/37172一2018 d MulticastControl属性的Branch代码为0xC7,Leaf代码为0x0044;由于本属性对应的管理对 象为ONU,不需要使用管理对象的实例索引TLV; Ability属性的Braneh代码为0xC7,Leaf代码为0x0046;由于本属性的操作对象 aasteave 为ONU,不需要使用管理对象的实例索引TLV; aFastLeave.AdnminState属性的Branch代码为0xC7,L.eaf代码为0x0047;由于本属性的操作 对象为ONU,不需要使用管理对象的实例索引TLV; acFastleave.AdminContr属性的Braneh代码为0xC9,l.eaf代码为0x0048;由于本属性的操 作对象为ONU,不需要使用管理对象的实例索引TIV; h)类型3和类型4的ONU可选测试该项目 7.9.4oNU的组播LAN功能远程管理互通性测试 7.9.4.1测试目的 ONU应能支持基于扩展的OAM实现对以太网端口的组播VLAN标签的查询和配置 本项目测 试ONU的组播VIAN功能的配置和组播VLAN相关OAM消息的互通测试 7.9.4.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7所示 7.9.4.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按照图7搭建测试配置; a b OLT和ONU的配置同7.7.2; 使EPON协议分析仪开始捕获OLT和ONU之间的OAM帧,通过OLT的网元管理系统查 c 询oNU的猫日的组播vL.AN处理模式及组播vL.AN信息[ExtndadGRequest OAMPDUMulticastTagOper)和ExtendedGetRequestOAMPDUAdd/DelMulicast VLAN],查看ONU是否能返回正确的组播VLAN信息,通过EPON协议分析仪分析Ex endedGetRequestOAMPDU,ExtendedGetResponseOAMPDU的格式是否正确" 通过OLT的网管系统删除该ONU的特定以太网端口例如以太网端口号为0x01)的所有组 播VL.AN配置[ExtendedSetRequestOAMPDU(Add/DelMulticastVIAN)],查看ONU 是否能返回正确的操作确认码,通过EPON协议分析仪分析ExtendedSetRequest OAMPDU和ExtendedSetResponseOAMPDU的格式是否正确;重复步骤c),查询ONU的 特定以太网端口的组播LAN信息 利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向所连接的oLT上联口发送一个组播业务流,其例如224.1.l.1)的组 播VLANID等于从该ONU端口删除的组播VLANID;利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向ONU端口 发送申请该组播组业务的IGMPReport报文观察数据网络分析仪能否从ONU以太网端口 接收到这个下行组播业务流,进而判断组播VLAN删除操作是否生效 通过OLT的网管系统配置该ONU以太网端口剥除组播VIAN[ExtendedSetRequest OAMPDUAdd/DelMulticastVLAN和ExtendedSetRequestOAMPDUMulticast TagOper),例如MultieastVLANID=100],观察ONU是否能返回正确的操作确认码通过 SetResponse消息),通过EPON协议分析仪分析ExtendedSetRequestOAMPDU和Ex tendedSetRes sponseOAMPDU的格式是否正确 利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向所连接的OLT上联口发送1个带组播VL.AN标签的组播业务流例
GB/T37172一2018 如224.1.1.1),且组播VLAN标签的VLAND等于该ONU端口配置的组播VLANID(例如 VL.ANID=100);利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向ONU端口发送申请该组播组业务的IGMPReport 报文,利用数据网络分析仪捕获从ONU端口发出的下行组播业务流,观察组播VLAN标签 是否被剥除; h 通过oL.的网元管理系统配置该oNU以太网端口切换组播VLAN[ExendedSeReqest OAMPDU(MultieastTagOper),例如MultieastVLANID=100切换为VLANID=10],观察 ONU是否能返回正确的操作确认码,通过EPON协议分析仪分析ExtendedSetRequest OAMPDU和Set Resp OAMPDU的格式是否正确 onse 利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向所连接的OLT上联口发送1个带组播VLAN标签的组播业务流(例 如224.1.1.l),且组播VILAN标签的VLANID等于该ONU端口配置的组播VLANID(例如 VLANID=100);利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向ONU端口发送申请该组播组业务的IGMPReport 报文,利用数据网络分析仪捕获从ONU端口发出的下行组播业务流,观察组播VILAN标签 是否被切换; i 采用类似于步骤d,步骤e)的方法验证组播VLAN清除操作是否生效 7.9.4.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oLT发出正确的oNU组播VLAN查询和配置Extendedset/GetRequestoAMPDU(Add/ a DelMulticastVLAN),ExtendedSet/GetRequestoAMPDu(MulticastTagOper);ONU均 返回正确的ExtendedSet/GetResponseOAMPDU(Add/DelMulticastVLAN)、Extended Set/GetResponseoAMPDU(MulticastTagOper),且格式正确,与OU的实际情况相符; 如果设置oNU执行跨VLAN组播操作时,OLT宜直接发送MulticastTagOper属性来配置 b ONU.,ONU据此来完成跨VLAN组播操作;如果设置ONU执行不剥除组播VLAN和剥除 组播VLAN操作时,OLT宜先发送Add/DelMulieastVLAN属性配置oNU端口允许的组 播VLAN,然后发送MulticeastTagOper属性来完成不剥除组播VLAN和剥除组播VLAN的 操作 步骤c)中,ExtendedGetRequestOAMPDUAdd/DelMulticastVLAN)消息中Muli c astVLANOperation为列出特定端口的所有组播VLAN.代码为0x03;multieastTagOper ExtendedGetResponse消息中TagStriped代码为0x00: d 步骤d)中,ExtendedSetRequestOAMPDU(Add/DelMulticastVLAN)消息中MulticastV LANOperation代码为0x02;步骤e)中,组播业务流不同,ONU以太网端口的组播VILAN全 部删除; 步骤f)中,ExtendedSetRequestOAMPpU(Add/DelMulticastVLAN)中MulticastVLAN Operation代码为0x01,组播VLANID为100;ExtendedSetResponseOAMPDUu(Multi castTagOper)中TagStriped代码为0x01;步骤g)中,组播业务流正常转发,ONU以太网端口 的组播业务VLAN被剥除; 步骤h)中,OLT仅发送ExtendedSetResponse(MulticastTagOper),且TagStriped代码为 0x02,步骤)中,组播业务流正常转发,ONU以太网端口的组播业务VLAN被转换为VL.AN D=10:; 网管上能够配置并显示ONU以太网端口的组播VLAN配置信息 g 7.9.4.5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42
GB/T37172一2018 本项目采用一个ONU进行; a b 本项目的管理对象为ONU以太网端口,存在多个实例,所以需采用管理对象实例索引TLV; Add/DelMulicastvLAN属性的Branch代码为0xc7,L.eaf代码为0x0041; c dMulticastTagOper属性的Branch代码为0xC7,l.eaf代码为0x0042:; 类型3和类型4的ONU可选测试该项目 e 7.9.5ONU端口的组播组数量限制功能远程管理互通性测试 7.9.5.1测试目的 ONU应支持受OLT的控制实现端口组播组数量限制功能 GB/T370832018中规定了基于扩 展的OAM方式的远程管理功能,实现ONU以太网端口的组播组数量限制功能,并规定了Group NumMax的格式 本项目测试ONU是否支持OLT通过扩展的OAM查询/配置其以太网端口同时 支持的组播组数量的限制 7.9.5.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6所示 7.9.5.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按照图6搭建测试配置,通过OLT的网元管理系统配置该ONU的特定以太网端口(例如以 a 太网端口号为0x01)加人特定的组播VLAN(例如VLANID=100); 使EPON协议分析仪开始捕获oLT和ONU之间的oAM帧; b c 通过OLT的网元管理系统配置该ONU以太网端口的最大组播组数量限制功能Extended SetRe tOAMPDUGrd roupNumMax)(Gr NumMax使能,且最大组播组数量的值为 Request roup X,X>l,例如3个),观察ONU是否能返回正确的操作确认码[通过ExtendedSetResponse (GroupNumMax)],通过EPoN协议分析仪分析EtendedseRewuest O)AMPDU OAMP DU和ExtendedSetResponseOAMPDU的格式是否正确" 利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向所连接的OLT上联口发送带组播VLAN标签的多于X个组播业务 流(例如4个组播组),且组播VLAN标签的VLANID等于该ONU端口配置的组播VLAN D;利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向OU端口发送申请这些组播组业务的IGMPReport报文,利用 数据网络分析仪捕获从ONU端口发出的下行组播业务流,观察数据网络分析仪能够从ONU 以太网端口接收到的组播组数量 使EPON协议分析仪重新开始捕获OL和ONU之间的OAM帧, e 通过oLT侧网元管理系统输人对该ONU端口的组播组数量限制(GroupNumMax)属性的 状态查询指令(通过ExtendedVariableRequest),查看该ONU能否返回正确的GroupNumm Max状态信息通过ExtendedVariableResponse消息),通过EPON协议分析仪分析Ex tendedVariableRequestOAMPDU、ExtendedVariableResponse OAMPDU的格式是否 正确 7.9.5.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OLT发出正确的ONU以太网端口组播组数量限制功能的查询和配置OAMPDU[Extended a VariableRequestoAMPDU(GroupNumMax和ExtendedSetRequestoAMPDU(Grroup NumMax)] b Num OAMPDUGr( 步骤e)、f)中ONU均返回正确的ExtendedVariableRe esponse roup 43
GB/T37172一2018 Max),且承载了ONU以太网端口的GroupNumMax信息与ONU的实际情况相符 c ONU均按照OLT发出的指令正确的执行端口组播组数量限制功能 网管上能够配置并显示ONU以太网端口的组播组数量限制信息 d 7.9.5.5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a本项目的管理对象为ONU以太网端口,存在多个实例,所以需采用管理对象实例索引TLV b) 本项目采用一个ONU进行 GroupNunmMax属性的Braneh代码为0xC7,Leaf代码为0x0045; c d)类型3和类型4的ONU可选测试该项目 7.9.61GEPON和10G-EPON的组播共存的互通性测试 7.9.6.1测试目的 当OLT的某一10G-E:PON口下既有1G-EPONONU又有10GEPONONU时,OL.T应能够根 据加人组播组的用户所属的ONU速率类型复制组播数据到相应的广播通道 本项目测试1GEPON ONU和10GEPONONU共存下组播业务的互通测试 7.9.6.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9所示 数据网络分析仪 2:N Rs 光纤 分路器 S/R GONU OLT 0GONU EPON协议分析仪 fow "nw 图91G-EPoNoNU与10G-EPooNU组播共存的互通性测试 7.9.6.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按照图9搭建测试配置,并使得1GEPONONU和10G-EPONONU成功注册到OLT上.启 a 用OLT的IGMPProxy功能和ONNU设备的IGMPsnooping功能 b 数据网络分析仪向OLT发送一个组播流,组播的MAC地址分别为:0x01-00-5e-01-01-01目 的IP为224.1.1.映射到MAC地址的值),流量为50Mb/s; 44
GB/37172一2018 用数据网络分析仪通过1GEPONONU和10GEPONONU的以太网端口分别向上行发送 IGMPREPORT包,组播地址均为224.1.1.1,用数据网络分析仪统计ONU1和ONU2的以 太网端口上是否能无丢包地接收到下行组播业务流 使用EPON协议分析仪捕获下行的组 播业务流,观察组播业务在PON接口上的传输方式和组播业务所采用的LLID的值 7.9.6.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步骤c)中,1GEPON系统1GEPONONU和10G-EPONONU均能收到组播业务无流且无 a 丢包; b 1GEPONONU接收到的组播业务采用LLID=0x7FFF,10GEPONONU接收到的组播业 务采用LLID=0x7FFE 7.9.6.5注意事项 本测试项至少采用两个ONU 7.10光链路保护倒换的互通性测试 7.10.1主干光纤保护倒换的互通性测试 7.10.1.1 测试目的 支持光链路保护的oLT应支持ONU注册、测距,业务配置信息等在主用PON口和备用PON口 上的实时同步 OU应支持“状态保持(holdover)”功能 oLT检测到链路失效后,应启动PON口和 光纤的倒换,如果OL.T确认为分支链路失效,则不启动PON的倒换 本项目测试主干光纤保护倒换 的功能及ONU是否能够支持“状态保持”功能 7.10.1.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10所示 数据网络分析仪 S/R R/S 1N 22 分路器 分路器 光纤 ONU OLT pPoN协议分析仪 Foe IFNR 图10主干光纤保护配置图 45
GB/T37172一2018 7.10.1.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如图10所示搭建测试配置; a b ONU注册到OLT后,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使得ONU和OLT之间发送正常的数据业务 通过网管配置,启用OLTPON口的主干光纤冗余保护倒换功能,开启ONU的“状态保持 holdover)”功能[ExtendedSetRe RequestOAMPDUHoldoverConfig],配置ONU 的 holdover状态保持时间为200ms,在此初始配置下,分别执行步骤d)步骤f); d 将工作的主用光纤拔掉,查看业务是否能自动倒换到备用光纤上,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观察丢 包情况,并且使用EPON协议分析仪观察在光纤倒换期间ONU是否解注册,分析Extended SetRequest/Response OAMPDUAetivePON_IFAdminstate)格式是否正确; 通过网管触发,将工作光纤强制倒换到备用光纤上,观察是否成功倒换到备用光纤上,观察业 务丢包情况; f 将ONU的分支光纤拔掉,查看OLT是否切换到备用光纤; 网管关闭oNU的状态保持功能,重复步骤小 )步骤f g 7.10.1.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步骤d)中,业务能够自动切换到备用光纤,并且ONU没有被解注册进人holdover状态; a) b) 步骤e)中,业务能够强制切换到备用光纤; 步骤f)中,业务中断,且oLT不做PON口和光纤的切换 c 步骤g)中,业务能够自动切换到备用光纤,但是倒换过程中ONU被解注册; d 在保护倒换过程中,在Holdover定时器超时前,ONU应能维持在holdover状态下,ONU不 e 会被解注册 7.10.1.5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本测试项至少采用一个ONU; a b) HoldoverConfig属性的Branch代码为0xC7,Leaf代码为0x0008; AetivePON_IFAdminstate属性的Branch代码为0xC7,l.eaf代码为0x000B c 7.10.2全光纤保护倒换的互通性测试 7.10.2.1测试目的 本项目测试全光纤保护的互通测试 7.10.2.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11所示 46
GB/T37172一2018 数据网络分析仪 s/R R/s EPoN协议分析仪 ONU 2N 光纤 OLT 分路器 EoN协议分新仪 I IFR 图11全光纤保护配置图 7.10.2.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如图11所示搭建测试配置; a b) ONU注册到OLT后,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使得ONU和OLT之间发送正常的数据业务; 通过网管配置,启用oLTPON口的全光纤冗余保护倒换功能,默认的ONU状态保持时间为 c 200ms,分别执行步骤d)和步骤e); 将在用的主干光纤拔掉,查看业务是否能自动倒换到备用的主干光纤上,观察丢包情况,并且 观察ONU是否解注册,通过EPON协议分析仪观察ExtendedSetRequest/Response(Active PON_IFAdminstate)消息格式是否正确; 将在用的分支光纤拔掉,查看业务是否能自动倒换到备用的分支光纤和备用PON口上,观察 丢包情况,并且观察ONU是否解注册 7.10.2.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步骤d)和e)中,OLT的PON口切换到备用PON口,主干光纤切换到备用主干光纤,且ONU a 未被解注册; b ExtendedSetRequest/Respons nse(AetivePON_IFAdminstate)消息格式符合GB/T37083- 2018的要求; 倒换时间应小于501 ms 7.10.2.5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本测试项至少采用一个ONU; a 47
GB/T37172一2018 b 具备一个PONMAC的ONU在光纤保护倒换中ONU应进人holdover状态;在具备两个 PONMAC的ONU光纤保护倒换中,ONU应同时注册在两个PON口下,ONU不需要进人 holdover状态 AetivePON_IEFAdnminstate属性的Branch代码为0xC7,L.eaf代码为0x000B c d)支持ActivePON_IFAdminstate属性的ONU,应不回复ExtendedSetRequest消息;对于不 支持全光纤保护倒换功能的ONU,应对可能接收到的AetivePON_IFAdminstateOAM消 息回复ExtendedSetResponse消息表明其“不支持(Ox87)”该类型的光链路保护倒换功能 7.11oNU的软件远程升级的互通性测试 7.11.1测试目的 本项目测试ONU基于扩展OAM方式的ONU软件远程升级功能 7.11.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6所示 7.11.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按照图6搭建测试配置,并使得ONU成功注册到OLT上 D)数据网络分析仪产生上下行数据流,且数据业务正常; ONU在运行的软件版本为Versionl.0,待升级的软件版本为Verion2.0 网管将ONU的 c Version n2.0的版本下载至OLT; d 启动ONU的软件下载的功能,查看是否将ONU的version2.0的版本成功下载到ONU存储 器中;通过EndDownloadRequest/Response消息校验ONU下载的软件的正确性,并判断该 软件是否写人非易失性存储器,通过EPON协议分析仪查看消息交互流程是否正确 成功下载有效的软件后,通过ActivateImageRequest/Response消息的交互启动激活流程; e 软件激活后,查看ONU在用的软件版本; ONU重启后,查看该ONU在用的软件版本; D 通过CommitlmageRequest/Response消息启动comnmit流程,查看ONU在用的软件版本; g ONU重启后,查看该ONU在用的软件版本; h) i 重新启动基于OAM的软件远程升级功能,在版本升级过程中分别制造链路故障断纤)和写 软件失败(ONU掉电)的现象,导致升级失败,查看ONU在用的软件版本 7.11.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基于oAM的远程软件升级的流程应符合GB/T37083 a -2018中8.12的要求; bActivatelmageReguest/Response和CommitlmmageReguest/Response消息分别是用来激活 和设置缺省加载(Commit)新下载的软件,应可通过网管灵活应用 步骤e)中,激活后ONU的软件版本应为Version2.0,步骤f)中,ONU重启后仍然加载原有的 软件版本Versionl.0; d 步骤g)和步骤h)中,加载新软件后,Version2.0为主用软件镜像; 在设备软件升级过程中遭遇电力或者链路故障导致升级失败,或者ONU无法正常工作由 ONU判断)情况下,ONU能够自动回滚到原来的版本; 48
GB/37172一2018 fD 当服务器不能处理读请求或写请求的情况,或者在文件传输过程中的读和写差错,ONU会上 报ERROR消息,并停止软件传输 7.11.5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本测试项采用一个ONU; a b) ONU应至少有两个存储区;主用存储区和备用存储区,用来保存软件镜像; ONU的软件镜像文件中应包含必需的PON芯片Firmware的文件,即ONU软件和芯片固 c 件的升级同步完成 ONU的软件/固件中应包含配置文件以及对该文件的CRC32校验 7.12告警互通性测试 7.12.1测试目的 本项目测试EPON系统中基于扩展的事件通告实现的告警与警示功能 7.12.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2所示 7.12.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按照图2搭建测试配置,并使ONU注册到OLT; aa b 通过网管配置ONU某个特性的告警上报状态打开; 通过网管配置ONU某个特性的告警阔值如配置ONU的最低接收光功率值) c d 人为地调整,使ONU的某个特性超过告警囤值(如增加ODN链路中的衰减,使ONU的接收 光功率使其低于已配置的最低接收光功率阂值) 通过网管观察ONU是否上报告警; e 人为地调整ONU的某个特性,使其恢复到正常范围如恢复ODN链路的衰减,使ONU的接 收光功率高于已配置的最低接收光功率值); 通过网管观察是否有告警清除的事件上报 7.12.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oLT应能通过GB/T37083一2018中7.5和7.15规定的事件相关的扩展OAM消息来查询 a 配置告警上报功能状态、查询/配置特定告警的闵值,上报告警和清除告警; EPON系统应支持的告警/警示类型及其AlarmD值应符合GB/T370832018中8.13的 b 规定 7.12.5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本项目采用一个ONU进行; b 告警对象包括Port、LLID,PONIF和ONU; OLT根据本地时钟的时间确定时间通告发生的时间,对于事件通告TIV中的timestamp的 值做忽略处理; 49
GB/T37172一2018 测试过程中告警的事件应采用合适的手段触发,例如可以通过光路上增加可调衰减器的方式 d 使得ONU的接收光功率低于阔值,产生告警名称为“RXPo Powerl.ow”,告警标识为0x0102的 告警 7.13性能统计互通性测试 7.13.1测试目的 ONU应有两个存储区来存储当前的性能统计数据和历史的性能统计数据,OL工应通过Performm anceMonit gHHistoryData来查询oNUPoN接口和oNUUNI接口上一周期的性能统计数据,应 torIng 通过PerformanceMonitoringCurrentData来查询/设置ONUPON接口和ONUUNI接口当前周期 实时的性能统计数据 本项目测试是否支持远程统计ONU的性能 7.13.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6所示 7.13.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按照图6搭建测试配置; a) 连接好光纤后,使得待测ONU能够成功注册到oLT上,并且完成标准的OAM1发现过程和 b 扩展的oAM发现过程,使用EPON协议分析仪捕获OAMPDU 网管配置统计当前的性能统计数据和上一周期的性能统计数据捕获和分析Performanece MonitoringHistoryData和PerformanceMonitoringCurrentData的消息格式是否正确; 网管配置重新开始性能统计,捕获和分析PerformanceMonitoringCurrentData的消息格式 d 是否正确 7.13.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PerformanceMonitoringHistoryData和PerformanceMonitoringCurrentData的消息格式 a 符合GB/T37083一2018中附录B的规定; OLT通过ExtendedSetRequestOAMPDU(PerformanceMonitoringHistoryData)来重新 b 开始ONUPON接口和类型1的ONUUNI接口的性能统计,此时OAM消息中携带的该属 性的所有统计数据域应均为0 7.13.5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本测试项至少采用一个ONU进行; a b) 这两个属性的操作对象为PONIF或Port,需使用管理对象的实例索引TLV; 类型1的ONU测试该项目,类型2,类型3和类型4的ONU只有在操作对象是PONIF时测 c 试该项 7.14oNUPON口节能的互通性测试 7.14.1测试目的 OLT负责检测ONU的上下行数据流量等信息来决定ONU是否能够进人节能状态,ONU在 50
GB/37172一2018 OLT的控制下进人节能状态 ONU节能机制应能保证语音业务的正常使用,应尽量减少用户数据业 务的丢包和时延 本项目测试ONU是否支持PON口的节能功能 7.14.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7所示 7.14.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a 按照图7搭建测试配置,并使得ONU成功注册到OL.T上 网管查询oNU1的节能能力[oLT发送ExtendedGeRequest b ONUPowerSavingCapa billities)],查看ONU可能支持的节能模式、是否支持提前退出节能状态功能; 网管配置ONU1提前退出节能状态[oL丁发送ExtendedSetReeu uest(ONUPowerSaving Config)]; d 数据网络分析仪产生上下行数据流,且数据业务正常后,停止发送ONU1的上下行的数据 业务; EPON协议分析仪捕获oL.丁和oNU之间的oAMM消息 持纱观察OU!一段时间(时间应长于oLT所配置的睡眠时间),使用EPON协议分析仪分 析ExtendedsetRequest(sleepControl)格式是否正确,判断ONU1被配置的节能模式、睡眠 时间和等待时间,观察其他OU的数据业务; 数据网络分析仪向ONU1发送下行数据业务,EPON协议分析仪捕获OLT和ONU之间的 OAM消息,观察OU1是否退出节能模式,观察其他ONU的数据业务,使用EPON协议分 析仪分析ExtendedsetRequest(sleepControl)格式是否正确 7.14.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步骤f)中OLT通过持续检测的ONU上下行流量等信息来决定ONU是否能够进人节能状 aa 态及进人哪种节能模式 如果OLT检测到ONU可以具备进人节能状态的条件,O1T发送 ExtendedSetRequest(sleepControl)消息配置ONU进人节能模式 步骤f)中的其他ONU的数据业务正常; 步骤g)中OLT能检测到数据流量并发送ExtendedSetRequest(SleepControl)通知ONU提 前退出节能模式 d 步骤g)中的其他ONU的数据业务正常 7.14.5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本测试项至少采用两个ONU,至少其中一个ONU应具备节能功能; aa b ONU最大的睡眼时间值应小于ls,以避免因为MPCP的超时导致的ONU解注册;当ONU 处于节能状态的睡眠时段时,应能保持在“注册”状态,而不解注册;ONU从睡眠时段醒来收 到OLT发送的MPCPDU消息后,应能容忍超过8个TQ的时间戳漂移(timestampdrift);即 使由于ONU的睡眠导致时间戳漂移超过8个TQ,ONU仍应立即按照OLT发送来的 MPCPDU所携带的timestamp值更新其本地计数器(本地时钟); ONUPowerSavi ingapabities属性的Braneh代码为0xC7,Lea代码为0x0oD, d ProfileA中SleepControl操作的Branch代码为0xC9,Leaf代码为0x0002;ProfileB中 51
GB/T37172一2018 sleepconrol操作的Branch代码为0xC9,Leaf代码为0x003 ProfleA中oNUPowersavingconfig属性的Brneh代码为0xC7,Leal代码为0x000E ProfileB中ONUPowerSavingConfig属性的Branch代码为0xC7,Leaf代码为0x00.A5 7.15语音业务的互通性测试 7.15.1测试目的 本项目测试EPON系统中语音业务的互通性 7.15.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12 软交换/IMS平台 电话(传真A 分光器 电话(传真B OLT ONU 大话务渊试仪 ON网管 图12语音业务测试配置图 7.15.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按照图12搭建测试配置,并使得ONU成功注册到oLT上; a) 通过PON网管配置ONU语音端口的相关参数,包括sSIP数图,.LAD模块的操作,软交换平台 b 的全局参数、语音端口的号码等; 通过电话机、传真机验证语音相关业务是否正常 7.15.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语音相关的业务可以正常通信; a b 语音业务相关的扩展OAM属性应符合GB/T37083一2018中7.6,.4的规定包括:lADlnformma tion,GlobalParameterConfigH.248ParameterConfigH.248UserTIInformation,H.248RTP TXConfig,H.248RTPTIDlnformation,sIPParameterConfg,IPUserParameterConfig,Fax/Modenm Config,H.248IADOperationStatus,POTsSatus,RMsGlobalParanmeterConfigl,RMsGlobalParam 52
GB/T37172一2018 eter(Config2,SIPDigitMap,IAOperation 7.15.5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a 本测试项采用一个ONU; b 仅适用于有PoTS端口的类型1的ONU; 根据软交换/IMS采用的协议:软交换SIP见YD/T1522.4),IMsSIP(见YD/T1522.5)或者 c H.248(见YD/T1292),来选择相应的语音端口的扩展OAM属性 7.16ONU端口环路检测的互通性测试 7.16.1测试目的 本项目测试EPON系统中ONU端口环路检测的互通性 7.16.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13所示 数据网络分析仪 FE/GE FE/GE OLT ONU 交换桃 FE/GE 图13oNU端口环路检测的互通性测试 7.16.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按照图13搭建测试配置,并使得ONU成功注册到OLT上; a b 数据网络分析仪通过ONU/OLT发送上下行数据,数据业务正常; OLT向ONU发送携带PortL.oopDetect TLV的setRequest消息来打开oNU的环路检测 功能; 断开数据网络分析仪和ONU的连接,在ONU的FE/GE端口下挂家庭网关/小交换机,并用 网线将家庭网关/小交换机的两个FE口连接起来 观察OL.T上是否有端口环路告警,观察ONU的端口是否被自动关闭 e oL.T向oNU发送携带PorlpDxteTIV的sdReuest消息来关闭oNU的环路检测 功能; 重复步骤d)和步骤e),记录结果
GB/T37172一2018 7.16.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a)步骤e)中OLT上可观察到有端口环路告警,ONU的端口自动关闭; b步骤g)中OLT上可观察到有端口环路告警,ONU的端口不会自动关闭 7.16.5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如下: a 本测试项采用一个ONU进行; b)仅适用于类型1和类型2的ONU c PortL.oopDeteetTLV的操作对象为Port,需使用管理对象的实例索引TLV; d)如果ONU有多个FE/GE口,可在步骤d)中直接用网线将ONU的两个FE/GE端口连接起 来进行测试,此时关闭哪个端口由OLT自行决定; 测试使用的家庭网关/小交换机应不支持环路检测功能,或不打开环路检测功能

EPON系统互通性测试方法及步骤

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是一种基于以太网技术的被动光纤接入网络,在现代通信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设备的不同厂商、不同版本等原因,可能会存在EPON系统之间的互通性问题。因此,进行EPON系统的互通性测试非常重要。

GB/T37172-2018标准介绍

GB/T37172-2018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被动式光纤接入网(PON)互连性测试规范》,主要针对EPON系统的互通性测试方法进行规范。该标准包括了测试环境、测试设备、测试项目、测试报告等方面的内容。

EPON系统互通性测试步骤

EPON系统互通性测试主要分为以下步骤:

  • 确定测试环境:测试环境应该尽可能与实际应用环境相同,包括设备类型、版本、配置等。
  • 选择测试设备:根据GB/T37172-2018标准规定的测试设备要求,选择测试设备。
  • 进行测试项目:测试项目包括基本互通性测试、FRAM帧格式测试、透明传输测试、光功率测试、误码率测试等。
  • 编写测试报告:测试完成后,按照GB/T37172-2018标准规定的测试报告格式编写测试报告。

结论

EPON系统互通性测试是确保EPON网络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通过本文介绍的GB/T37172-2018标准和测试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EPON系统的互通性测试,保证EPON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和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EPON系统互通性类似的标准

含有菱形固体润滑剂的青铜板材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含有菱形固体润滑剂的青铜板材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含有菱形固体润滑剂的青铜板材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的编号:GB/T37171-2018。含有菱形固体润滑剂的青铜板材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共有7页,发布于2019-07-01
接入网技术要求GPON系统互通性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接入网技术要求GPON系统互通性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接入网技术要求GPON系统互通性的编号:GB/T37173-2018。接入网技术要求GPON系统互通性共有56页,发布于2019-04-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