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8029-2019

苏绣

Suembroidery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苏绣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苏绣的编号:GB/T38029-2019。苏绣共有18页,发布于2020-03-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W43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59.080
  • 实施日期2020-03-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8页
  • 文件大小1.13M

苏绣


国家标准 GB/T38029一2019 苏 绣 Sembridery 2019-08-30发布 2020-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38029一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丝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0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丝绸及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苏州刺绣研究所有限公司、苏州市古吴 绣皇工艺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仁和织绣工艺品有限公司、苏州太湖雪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丝绸 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杭志伟、郑桂泉、李婷、黄春娅、周颖、伍冬平、沈德龙、谢睛容、胡毓芳
GB/T38029一2019 引 言 纵观我国刺绣艺术的发展历史,长时间以来,按地域、民族的不同,逐渐形成了风格各异的艺术绣 品,至清代确立了“苏绣(江苏),湘绣(湖南),粤绣(广东,蜀绣(四川)”四大名绣 苏绣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经国务院批准列人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绣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至明代已形成“精、细、雅、洁”的风格,精细是苏绣艺人技艺高超、精湛的 表现,雅洁则是苏绣的美学特色,这四个字凝结着苏绣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 苏绣具有很高的历史,文 化、艺术和收藏价值 本标准旨在提高我国苏绣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推动苏绣的保护传承和产业发展
GB/38029一2019 苏 绣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苏绣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和标识 本标准适用于以桑蚕丝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苏绣观赏品和实用品 注:苏绣观赏品有摆件、挂件、立件,册页等,实用品有生活小用品、衣饰、家居用品等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 GB/T2910所有部分)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 GB/T3917.2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2部分;裤形试样(单缝)撕破强力的测定 GB/T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GB/T3921 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GB/T392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溃色牢度 GB/T3923.1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5296.4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 GB GB 571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四氧乙烯干洗色牢度 GB 57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 8427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缸弧 GB GB/T8628纺织品测定尺寸变化的试验中织物试样和服装的准备、标记及测量 GB/T86292017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T8630纺织品洗涤和干燥后尺寸变化的测定 GB/T13772.2纺织品机织物接缝处纱线抗滑移的测定第2部分;定负荷法 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19981.2纺织品织物和服装的专业维护,干洗和湿洗第2部分;使用四氯乙烯干洗和 整烫时性能试验的程序 GB/T29862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GB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FZ/T01057(所有部分)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GB/T38029一2019 3.1 苏绣suembroidery 以苏州地区为中心产区,以染色纯桑蚕丝含盘金)为绣线,应用苏绣针法并手工运针走线,在桑蚕 丝织物,桑蚕丝粘胶长丝交织物等底料上刺绣成具有特殊艺术效果的单、双面观赏品和实用品 注,底料即基布 3.2 embrodery stitch 苏绣针法 Su 刺绣运针的技法,也是刺绣线条的组织形式 注:每一种针法都有一定的组织规律和独特的表现效果,选用合适的针法,能恰如其分地表现刺绣的质感,增加苏 绣“精,绷、雅、洁”的艺术表现力 苏绣针法分类参见附录A 要求 4.1要求内容 苏绣的要求分为基本安全性能、内在质量、外观质量 观赏品的内在质量包括纤维含量允差,底料 断裂强力、蠕变伸长度,色牢度等四项 实用品的内在质量包括纤维含量允差、尺寸变化率,断裂强力、 撕破强力,绀裂程度、色牢度等六项 观赏品和实用品外观质量包括色差(与确认样对比),规格尺寸允 许偏差、外观疵点、缝制质量等四项 4.2分等规定 苏绣品质由内在质量、外观质量中的最低等级项目评定 其等级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4.3基本安全性能 苏绣应符合GB18401要求,其中婴幼儿及儿童产品的安全性能应符合GB31701要求 4.4内在质量要求 观赏品内在质量要求见表1,实用品内在质量要求见表2. 表1观赏品内在质量要求 要求 项目 优等品 -等品 合格品 纤维含量允差/% 按GB/T29862执行 200 断裂强力/N 底料 蠕变伸长度/mm 耐光 3-4 色牢度"b/级 干摩擦 3-4 耐摩擦 3-4 湿摩擦 2-3 注,可采集与绣样相同材质的绣线与底料供检测 底料、绣线分别考核 底料如为本白、漂白织物不考核色牢度 每 色种的绣线,取最深色样品用于测试耐摩擦色牢度、,最浅色样品用于测试耐光色牢度
GB/T38029一2019 表2实用品内在质量要求 要 求 项 目 优等品 -等品 合格品 纤维含量允差/% 按(GB/T29862执行 -2.0十2.0 -3.0十2.0 -5.0+3.0 尺寸变化率"/% 断裂强力/N 200 撕破强力/N 裂程度h/mm 耐光 3-4 3-4 变色 耐皂洗" 沾色 3-4 2-3 3-4 3-4 变色 耐干洗" 3-4 2-3 沾色 色牢度/级 变色 3-4 3-4 耐水 沾色 3-4 干摩 3-4 耐摩擦 湿摩 3-4 2-3 变色 耐汗渎 3-4 沾色 明示不可水洗的产品不考核水洗尺寸变化率,明示不可干洗的产品不考核干洗尺寸变化率 纱,纳,罗类织物不考核,含有氨纶的弹力产品不考核 款型和尺寸设计宽松,应在产品使用说明中明示相关注 意事项警示用语,且考核讹裂程度 明示不可水洗的产品不考核耐皂洗色牢度 明示不可干洗的产品不考核耐干洗色牢度 4.5外观质量要求 外观质量要求见表3 表3外观质量要求 项 目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3-4 色差(与确认样对比/级 规格尺寸允许偏差"/cem -l.0+1.0 -2.0+2.0 -3.0十3.0 图案与确认样一致,整体图案与确认样基本一致,图案与确认样相似,整体 不偏位,字,画、像的关键整体轻微偏位,不影响外轻微偏位,不影响外观、 外观疵点 图案 部位不允许有影响外观观,字、画、像的关键部位字、画、像的关键部位不 的疵点 不允许有影响外观的疵点允许有影响外观的疵点
GB/T38029一2019 表3(续 要 求 项 目 优等品 -等品 合格品 针迹平服,无毛、脱漏,跳针迹平服,无毛、脱漏,跳 针迹平服,无毛,脱漏,无 绣制 针,浮针,谢针每处不超针,浮针、漏针每处不超 跳针、浮针、漏针 过1针,每件不超过1处 过1针,每件不超过3处 线状疵点 不允许 外观疵点 条块状疵点 不允许 溃 不允许 破损 不允许 附件 各类附件完整、不破损 针迹平服,无毛、脱漏,跳针迹平服,无毛、脱漏,跳 针迹平服,无毛、脱漏,无 缝针质量 针、浮针,漏针每处不超针、浮针、漏针每处不超 跳针,浮针,漏针 过1针,每件不超过1处 过1针,每件不超过3处 缝制质量 平缝针8针/3em;包缝针>8针/3cm;边三角针8针/3cm 针距密度 包梗针>23针/3cm;装饰缝线的针距幽度不考核 注1,线状疵点指宽度不超过0.2cn的所有各类批点 注2:条块状疵点指宽度超过0.2cm的疵点,不包括色溃、污溃和破损 注3,破损指相邻的丝线断2根及以上的破洞,或0.3cm及以上的蛛网 注4:普通疵点指需近距离(60cm80cm)仔细辨认才能发现的疵点,不影响产品总体外观 规格尺寸大于100cm的制品,每增加1m及以内,规格尺寸允许正偏差增加2" o 试验方法 5.1基本安全性能试验方法 按GB18401,GB31701规定执行 5.2纤维含量试验方法 定性分析按FZ/T01057(所有部分)规定执行,定量分析按GB/T2910(所有部分)规定执行 5.3断裂强力试验方法 按GB/T3923.1规定执行 5.4撕破强力试验方法 按GB/T3917.2规定执行 5.5蠕变伸长度试验方法 按附录B规定执行
GB/38029一2019 5.6绀裂程度试验方法 按GB/T13772.2规定执行 5.7水洗尺寸变化率试验方法 按GB/T8628,GB/T86292017,GB/T8630规定执行 A型标准洗衣机洗涤程序4G,干燥程 序A 5.8干洗尺寸变化率试验方法 按GB/T19981.2规定执行,其中干洗程序中的干洗加载量降低至正常材料的66%,不使用水添加 剂洗涤时间降至5min,冲洗时间降至3min,其余材料干洗参数与正常材料相同 整烫使用熨斗 5.9色牢度试验方法 5.9.1耐光色牢度 按GB/T8427一2008中的方法3规定执行 5.9.2耐皂洗色牢度 按GB/T39212008规定执行,采用试验条件A(1),单纤维贴衬 5.9.3耐干洗色牢度 按GB/T5711规定执行,采用单纤维贴衬 5.9.4耐水色牢度 按GB/T5713规定执行,采用单纤维贴衬 5.9.5耐摩擦色牢度 按GB/T3920规定执行 5.9.6耐汗溃色牢度 按GB/T3922规定执行 5.10色差试验方法 采用D65标准光源或北向自然光,或用6o0lx及以上等效光源 人射光与样品表面约成45"角,检 验人员的视线大致垂直于样品表面,距离约60cm目测,与GBy/T250标准样卡对比评定色差等级 5.11规格尺寸偏差试验方法 使用精度为1mn的钢卷尺或直尺,矩形产品在整个产品长,宽方向的四分之一和四分之三处测量 两次,圆形产品测量直径尺寸,多边形产品测量最大外形尺寸 分别计算测量值与规格值的差值,结果 取绝对值较大的差值,精确到1位小数 5.12外观疵点试验方法 检验时产品表面照度不低于600lx,检验员眼部距产品60cm80cm,检验员以目测、手感进行检
GB/T38029一2019 验 必要时使用钢卷尺或直尺测量 以产品平摊正面为准,反面疵点影响正面时也应考核 5.13缝制质量试验方法 按表3规定,其中针距密度在缝纫线迹上任取3cm进行测量 6 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交收检验) 型式检验时机根据生产厂实际情况或合同协议规定, -般在转产、停产后复产,原料或工艺有重大改变时进行 出厂检验在产品生产完毕交货前进行 6.2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项目为外观质量项目(见4.5) 型式检验项目为第4章中的所有项目 6.3组批 以同一品种、花色为同一检验批 6.4抽样 出厂检验 6.4.1 外观质量项目逐件检验 6.4.2型式检验 样品应从经工厂检验的合格批产品中随机抽取 内在质量,基本安全性能检验用试样在样品中随 机抽取各1份,但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芳香胺染料、色牢度试样应按花色各抽取1份 每份试样的 尺寸和取样部位根据方法标准的规定 外观质量抽样数量按GB/T2828.1一2012中采用一般检验水平l,接收质量限(AQL)为2.5的正 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参见附录C 当批量较大、生产正常,质量稳定情况下,抽样数量可按GB/T2828.1一2012中一般检验水平I规 定,采用放宽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参见附录C 6.5检验结果的判定 6.5.1外观质量按件评定等级,其他项目按批评定等级,以所有试验结果中最低评等评定样品的最终 等级 6.5.2试样内在质量、基本安全性能检验结果所有项目符合标准要求时,判定该试样所代表的检验批 内在质量、基本安全性能合格 批外观质量的判定按GB/T2828.1一2012中一般检验水平规定执 行,接收质量限(AQL)为2.5,参见附录C 批内在质量、外观质量和基本安全性能均合格时判定为合 格批,否则判定为不合格批 6.6复验 如交收双方对检验结果有异议时,可执行一次复验 复验按首次检验的规定执行,以复验结果 为准
GB/38029一2019 包装和标识 7.1每件产品应有包装 包装盒材质可为木材、纸板或织物 包装材料应保证产品在贮藏和运输中不 散落、不破损、不沾污、不受潮 用户有特殊要求的,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7.2产品使用说明应符合GB/T5296.4要求 规格以厘米为单位,矩形产品标注长度×宽度,圆形产 品标注直径,非矩形产品可标注外形最大尺寸 苏绣观赏品可不采用耐久性标签
GB/T38029一2019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苏绣针法分类 A.1 直针系列 A.1.1齐针 -个图案内,沿同一方向刺绣,针迹平行排列的针法,包括斜直、横直和竖直 A.1.2正抢)针 齐针的衍生针法一个图案之内,渐层绣出的一组齐针,成为钱针 正针是由外层绣至内层的 针法 A.1.3反饯(抢)针 齐针的衍生针法,一个图案之内,渐层绣出的一组齐针,成为饯针 反针是由内层绣至外层的 针法 A.1.4叠(迭)(抢 用齐针分批间隔绣,先隔一批绣,再绣一批衔接前后批的针法 A.1.5平套针 平套针是分批顺序进行,由后批线条嵌人前批线条中间,丝丝相夹,还衔接着前一批线条的末尾,使 之镶色和顺,绣面平服 A.1.6散套针 线条高低参差排列,批与批相叠,针针相嵌的针法 A.1.7集套针 由外向内,用套针绣圆形或椭圆形纹样的针法 每一针迹都要对圆心,在圆心处要做藏针 A.1.8撒和针(属针、参针 针法与散套大同小异,线条平铺,针迹显露 A.1.9施针 由稀针分层逐步加密的针法 A.1.10接针 用线条均等的短针,前后衔接连续刺绣的针法 A.1.11滚针 两线紧逼连成条纹,后针插人前一针线条中间,后以此类推针法
GB/T38029一2019 A.1.12切针刺针 -种短而相连的针,俗称一芝麻三针 第一针往反方向人针,第二针须人针在第一针出针的原眼 第三针人针在第二针出针的原眼,如此往复的针法 A.1.13搔绒针 以经纬线拟出各种不同花纹,适宜绣出规律的连续性的图案花纹 A.1.14鸡毛针 形似鸡毛由人字形线条排聚而成 针法组织可分为交叉形、稀针交叉形和人字形三种 A.1.15松针(三角针、三脚针 呈放射状散开绣直针的绣法,出针皆在同一点或同一条线上,落针处针脚随图形边缘弧度而走,或 随图形边缘弧度出针,落针到同一点 A.1.16打点针 又称斜一丝或一丝串,和戳纱绣法相同,但每次只在十字纹上斜扣一针 A.1.17扎针 配合齐针、套针,结合短针使用的针法 常用于绣制飞禽胫爪 A.1.18刻鳞针 以短针绣出鳞纹,富有装饰性 A.1.19虚实针 按光线阴阳部位来绣,阴暗面满绣为实针 由暗转亮,针迹渐稀,至高处则又不绣为虚针 A.1.20大乱针 线条交叉都有一定的方向性,如直斜、横斜或倾向角度的交叉线条运针的针法 A.1.21小乱针 又称三角乱针,线条交错没有方向性,丝线光泽不易受光源角度的影响 A.1.22施毛针 根据羽毛纹路绣羽毛,用稀针成排的进行,绣制鸟与蝴蝶的翅膀 A.2锁针系列 A.2.1辫子股针 形状像头发梳成辫子的针法 A.2.2拉锁子针 又称打倒子,两枚绣针各引一线,相互缠绕绣制的针法
GB/T38029一2019 A.3平金钉线系列 A.3.1平金 用金、银线与丝线在图案上铺钉而成,是加于丝绣图案上的装饰针法 A.3.2盘金(钉线绣 用金线盘成轮廓线 A.3.3钉线针 运用棕线即包根线,轴底加钉线的针法 A.4打子(籽)系列 A4.1打子(籽)针 每绣一针将丝线绕成粒状小疙瘩,子(籽)均匀,大小统一,细密排列成形的针法 注子(籽),由丝线缠绕成粒状的小疙瘩 A.4.2结子针 每绣一针将丝线绕成形状似珠子,颗粒饱满的实心子籽)的针法 A.4.3松子针 每绣一针将丝线绕成空心的子(籽)的针法 A.4.4拉尾子(籽)针 形似打子(籽),在打子籽)针的后面拖一短针 A.5贴布,拼布系列 A.5.1贴绞 将绫粘贴绣面后,用细线沿绫边缘点针固定的针法 A.6编织针系列 A.6.1编针 用横、直、斜线条绣成形如竹编的花纹,有三角、六角、菱形等 A.6.2格锦针夹锦、迭格锦》 由经纬交叉相压,绣成几何图案花纹的针法 A.6.3网绣针 运用横直、斜三种不同的线条,搭成各种网状形图案的针法 10
GB/38029一2019 A.6.4挑花针 在底料上数丝点格,利用绣地、绣线的深浅对比,按格绣出各种图案纹样的针法 A.6.5桂花针 由极短的十字形线条组成,且十字对准花的中心,适用于绣图案的花、叶等 A.6.6戳纱(穿纱 用横、直、斜针,以数格子的方式在格形布地上绣出一组组图案的方式 通常只绣图案,留素地 A.6.7纳锦针 与戳纱针法相似,但不留纱地 A.6.8冰纹针 运用各种不同角度的线条顶接,绣出冰裂纹图案的针法 A.7复合针法系列 A.7.1旋针 用接针或滚针顺着形体回旋的纹路,盘旋而绣的针法 A.7.2扣绣 以针线绣出网纹,但不绣在布地上,在绣幅边缘出针,凌空绣出纵横、经纬或所设计的图案的针法 可分为结边扣连锁扣和空心扣三种 A.7.3高迭绣 为使刺绣立体化,将棉线、布块、棉花或麻绳等固定在绣面上,结合用齐针或套针在纹样上多层刺绣 的针法 A.7.4平迭绣 先用粗线打底-再用绣线反其打底方向以接针或滚针方法旋转而绣的针法 A.8装饰性针法系列 A.8.1穿珠 用珍珠、琉璃珠、珊瑚珠等小珠子钉在花样上,以此代替丝线,在整幅作品中起点缀作用 A.8.2借色绣 借绣面画稿的着色以助匀密,在画好的绣面上,顺画的笔势用稀稀的线条绣上,或借绣底的颜色以 减少刺绣工时的针法 1
GB/T38029一2019 A.8.3帘绣 运用接针排列成行,似竹帘形的针法 A.9发绣 采用人发代替丝线绣制的针法 12
GB/38029一2019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织物蠕变伸长度的测定方法 B.1原理 采用重锤悬吊的方法,在织物上施加一定时间且恒定不变的拉力,以测定织物的蠕变伸长度 B.2仪器和工具 B.2.1悬挂支架;支架上配置夹钳 B.2.2重锤;2000g砝码 B.2.3不锈钢棒;直径3mm一5mm,质量15g士2g B.2.4钢直尺;最小分度值1mm B.3试验用标准大气 调湿、试验用标准大气为20C土2C,相对湿度为65%士4% B,4试样 B.4.1 试样截取 从样品中勇取两组试样,一组为经向(或纵向),另一组为绑向(或横向) 每组试样至少包括2块试 样,试样应距布边至少150mm处剪取 经向或纵向、纬向(或横向)试样组不应在同一长度上取样 每块样品尺寸为有效宽度为25mm,长度为400 mm B.4.2试样预处理 经调湿平衡后,将试样的一端沿宽度方向缝制成套状,尺寸适宜不锈钢棒穿人其中 B.5试验步骤 将试样的另一端夹持在配置于悬挂支架的夹钳中心位置,试样宽度方向与钳口平行,以保证拉力中 心线通过夹钳的中心;另一端缝制成套状后穿人不锈钢棒,并使其两端外露的长度均等 采用轻质绳线 绕在不锈钢棒的两端并悬挂2000的重锤,使重锤重心落在拉力中心线上 重锤悬挂后,立即在试样 长度方向的上端与下端做好标记,使上端、下端标记的竖直距离L,为200mm 保持重锤静态悬挂 48h后用钢直尺量取织物上端、下端标记间的竖直距离L! B.6试验结果的计算 织物蠕变伸长度按式(B.1)计算 13
GB/T38029一2019 (B.1 SL=L一L 式中 Al 织物蠕变伸长度,单位为毫米(mm); " -试样悬挂48h后,上端与下端标记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试样上端与下端标记间的初始距离,单位为毫米(m I mm 分别计算经向或纵向),纬向(或横向)试样组的蠕变伸长度平均值,修约至1 以较大的平均 mm 值为试验结果 B.7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记录以下内容: a 样品名称、编号; b 织物蠕变伸长度; c 使用主要仪器型号及编号; d 偏离本试验的细节及异常情况描述; 试验日期及试验人员 14
GB/38029一2019 录 附 C 资料性附录 检验抽样方案 根据GB/T2828.12012,采用一般检验水平I,AQL为2.5的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如表c.1 所示 表c.1AoL为2.5的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 样本量字码 批量N 样本量n 接收数Ae 拒收数Re -25 2650 5190 13 91150 20 151280 32 281500 H 50 50l200 80 120l3200 125 3201一10000 200 根据G8T2881一203,采用一般检验水FI.AQL为25的放宽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如表c.2 所示 表C.2AQL为2.5的放宽检验一次抽样方案 批量N 样本量字码 样本量n 接收数Ae 拒收数Re 915 6~25 26~50 5190 91~150 13 151280 281500 H 20 5011200 32 12013200 K 50 320110000 80

苏绣GB/T38029-2019:传统工艺与现代发展

苏绣是江苏省传统手工刺绣技艺之一,具有鲜艳、绚丽、富有表现力的特点。苏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朝时期,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演变,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顶峰,成为广为流传的艺术品种。

GB/T38029-2019标准是针对苏绣这一传统工艺及其现代发展而制定的,旨在规范苏绣的生产和销售。标准涵盖了苏绣的基本要素,包括图案设计、线样、色彩搭配、绣法等方面,以及苏绣产品的质量评价、检验、标识等内容。

标准的出台对苏绣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标准提高了苏绣产品的质量和规范性,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另一方面,标准也促进了苏绣产业的升级和创新,推动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在现代化生产设备和技术的帮助下,苏绣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也扩大了市场需求。苏绣已经从传统的衣物饰品逐渐延伸到各个领域,如家居装饰、礼品定制等。在国内外市场上,苏绣的销售额不断攀升,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文化艺术品。

总的来说,GB/T38029-2019标准的出台,标志着苏绣产业向着更加规范、专业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我们相信,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苏绣这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品会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

和苏绣类似的标准

苏绣

苏绣

微纳卫星产品接口要求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微纳卫星产品接口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微纳卫星产品接口要求的编号:GB/T38024-2019。微纳卫星产品接口要求共有18页,发布于2020-03-01
遥感卫星地面系统接口规范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遥感卫星地面系统接口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遥感卫星地面系统接口规范的编号:GB/T38025-2019。遥感卫星地面系统接口规范共有22页,发布于2020-03-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再生纤维素丝织物

出口桑蚕丝织物

合成纤维筛网

海岛丝织物

丝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