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2493-2008

大豆蛋白粉

Soybeanproteinflour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大豆蛋白粉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大豆蛋白粉的编号:GB/T22493-2008。大豆蛋白粉共有7页,发布于2009-01-012009-01-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X1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67.060
  • 实施日期2009-0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7页
  • 文件大小469.00KB

大豆蛋白粉


国家标准 GB/T22493一2008 豆蛋 白 粉 大 Soybeanproteinflour 2008-11-04发布 2009-01-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2493一2008 前 言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工业大学,双汇集团公司,益海嘉里粮油集团公司、安阳漫天雪食品制造有限 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瑞宝、魏安池、李红伟、张宏荣、杨晓明祁、朱新亮
GB/T22493一2008 大豆蛋白 粉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豆蛋白粉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识以及包装、 储存和运输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作为食品工业原料的商品大豆蛋白粉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4789.2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T4789.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GB/T478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T4789.5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T4789.10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T4789.15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总则 GB/T5009.1 GB/T5009. 食品中总呻及无机呻的测定 GB/T5009.12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5009.117食用豆粕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5492 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鉴定 GB/T5497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 GB/T5505粮油检验灰分测定法 GB/T5511一1985粮食,油料检验粗蛋白质测定法 GB/T5512粮油检验粮食中粗脂肪含量测定 GB/T5515粮油检验粮食中粗纤维素含量测定介质过滤法 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大豆蛋白粉 soybeanproteinflour 大豆经清选、脱皮、脱脂、粉碎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蛋白质含量(干基.N×6.25)不低于50%的粉状 产品 pteinlwwr 热变性大豆蛋白粉heat-denaturedsyhean 采用热处理后的大豆粕经粉碎等生产工艺加工得到的大豆蛋白粉 3.3 低变性大豆蛋白粉 low-denaturedsoyheanproteinfour 低温脱溶大豆粕经碾磨等生产工艺加工,得到的氮溶解指数(NSI)不低于55%的大豆蛋白粉
GB/T22493一2008 4 3. 形态appearanee -批大豆蛋白粉的外观形体状态 3.5 色泽color -批大豆蛋白粉的综合颜色 3.6 气味odor -批大豆蛋白粉的综合嗅感味道 3.7 氮溶解指数nitrogensolubilityindex NSI 样品中水溶性蛋白质氮含量占总氮量的质量分数 细度 fineness 大豆蛋白粉粉末的粗细程度 产品分类 依据产品中蛋白质的变性程度,分为热变性大豆蛋白粉和低变性大豆蛋白粉两类 质量要求 5 感官要求 大豆蛋白粉感官要求见表1 表1大豆蛋白粉感官要求 项 目 质量要求 形 态 粉状,无结块现象 色 泽 白色至浅黄色 具有大豆蛋白粉固有的气味,无异味 气 味 无肉眼可见的外来物质 质 杂 5.2质量指标 各类大豆蛋白粉的质量指标见表2 表2大豆蛋白粉质量指标 目 项 热变性大豆蛋白粉 低变性大豆蛋白粉 氮浴解指数(NsID)/% 55 50 粗蛋白质(以干基计,NX6.25)/% 水分/% 10.0 灰分(以干基计/% 7.0 粗脂肪(以干基计/% 2.0 5.0 粗纤维(以干基计/% 95 细度(通过直径0.l54mm筛/%
GB/T22493一2008 5.3 卫生指标 大豆蛋白粉卫生指标见表3 表3大豆蛋白粉卫生指标 低变性大豆蛋白粉 项 目 热变性大豆蛋白粉 30000 二50000 菌落总数/CFU/g) 大肠菌群/MPN/100g) S90 2400 霉菌和酵母菌(CFU/g) s100 1000 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S0.5 总础(以As计/(mg/kg S0,5 s1.0 s1.0 铅(以Pb计)/mg/kg 残留溶剂/(mg/kg <500 500 检验方法 6 抽样 按GB/T5009.1执行 o 色泽、气味的鉴定 按GB/T5492执行 粗蛋白质的检验 6 按GB/T5511一1985执行 水溶性蛋白质检验 按GB/T5511一1985附录A执行 6.5氮溶解指数(Ns)检验 根据6.3、6.4规定的方法,测得样品蛋白质的总氮含量和水溶性蛋白质的氮含量,按式(1)计算氮 溶解指数 NxI0 X= 式中 氮溶解指数(Ns),以质量分数计,% 水溶性蛋白质的氮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N 样品中蛋白质的总氮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N 注氮含量为蛋白质测定时未乘换算系数的实测氮含量值 粗脂肪的检验 按GB/T5512执行 6 水分检验 按GB/T5497执行 灰分的检验 按GB/T5505执行 粗纤维的检验 按GB/T5515执行
GB/T22493一2008 6.10总碑的检验 按GB/T5009.11执行 铅的检验 6.11 按GB/T5009.12执行 6 .12残留溶剂的检验 按GB/T5009.117执行 6.13微生物指标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按GB/T4789,2执行 大肠菌群测定按GB/T4789.3执行 致病菌检验按GB/T4789.4、GB/T4789.5.GB/T4789.10执行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按GB/T4789.15执行 检验规则 检验批 同一批原料同一班次生产的同一规格的产品为一批 7.2逐批检验 水分、氮溶解指数,粗脂肪等检验项目应随生产按班抽样检验;粗纤维,灰分、细度等检验项目可按 原料批量定期抽样检验 7.3 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时按5.1、5.2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项目逐批检验,检验合格,方可出厂 每批产品出厂时应出具检验报告 7.4型式检验 7.4.1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投产时 正常生产时每半年应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当原料、,设备、工艺有较大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提出要求时 7.4.2型式检验按本标准第5章规定的内容检验 7.5判定规则 7.5.1质量要求和卫生要求均合格,判该批为合格产品 7.5.2检验结果不符合5.1和5.2规定的,判定该批为不合格产品,不合格产品不能供人食用 标签和标识 8.1产品的标签应符合GB7718的规定 8.2采用转基因大豆生产加工的大豆蛋白粉,其标签和标识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凡标识“大豆蛋白粉”的产品,应符合本标准规定的相应指标 8.3 包装、储存和运输 9.1包装 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包装应封口严密,结实,无破损,应能确保产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 保持清洁、干燥和不受污染
GB/T22493一2008 9.2储存 应储存在通风、干燥、清洁及避光的地方,严禁与有异味、有毒物品一同存放 9.3运输 运输工具要清洁,防晒、防雨、防潮 不得与有毒、有异味的物品混运

大豆肽粉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大豆肽粉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大豆肽粉的编号:GB/T22492-2008。大豆肽粉共有11页,发布于2009-01-012009-01-01实施
大豆膳食纤维粉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大豆膳食纤维粉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大豆膳食纤维粉的编号:GB/T22494-2008。大豆膳食纤维粉共有5页,发布于2009-01-012009-01-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小麦粉

低筋小麦粉

高筋小麦粉

工业玉米淀粉

魔芋精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