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40665.1-2021

中医四诊操作规范第1部分:望诊

Operationspecificationsforfourdiagnosticmethods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art1:Inspection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中医四诊操作规范第1部分:望诊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中医四诊操作规范第1部分:望诊的编号:GB/T40665.1-2021。中医四诊操作规范第1部分:望诊共有10页,发布于2021-11-26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C04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11.020
  • 实施日期2021-11-26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0页
  • 文件大小660.76KB

中医四诊操作规范第1部分:望诊


国家标准 GB/40665.1一2021 中医四诊操作规范第1部分:望诊 Operationspeeificationsforfourdiagnosticethodsinm 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art1:lnspectionm 2021-11-26发布 2021-11-26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涯花警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40665.1一2021 目 次 前言 引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望诊基本要求 ###+ 望诊内容 附录A规范性望诊操作注意事项
GB;/T40665.1一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40665《中医四诊操作规范》的第1部分 GB/T40665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望诊; 第2部分;闻诊; 第3部分:问诊; 第4部分:切诊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78)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北京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 药大学 朱文锋、顾星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进、杨梅,何丹、王雪梅、郭宇博,苏样飞、王天芳、李灿东
GB/T40665.1一2021 引 言 中医诊察疾病的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四种(合称“四诊”),是在历代医家长期医疗实践 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 作为中医“四诊"之一的望 诊,在中医临床信息的收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其操作程序及方法的规范化、标准化,是促进中医 学科建设、学术发展和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的基础性工作,是教学、医疗、科研、管理及对外交流的 需要 GB/T40665《中医四诊操作规范》是指导教学、临床、科学研究、医政管理、出版及国内外学术交流 中有关“四诊”操作的基础性和通用性标准 “四诊”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诊察和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各 有其独特的方法和依据,四者之间不能互相取代 因此,GB/T40665《中医四诊操作规范》拟由四个部 分构成 第1部分望诊 目的在于指导望诊的操作 第2部分;闻诊 目的在于指导闻诊的操作 第3部分;问诊 目的在于指导同诊的操作 第4部分;切诊 目的在于指导切诊的操作 望诊是中医“四诊"之一,在中医临床信息的收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内涵丰富,是在历代医家长 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 中医望诊的- 些内容虽然与时俱进,反映了时代的特征,但临床实际中的实施、操作过程,仍以传统方式为主导,即实 施者通过运用视觉感觉器官获取病情相关资料和信息 因此,本文件是在参考当代对中医望诊最新认 识的基础上,对长期以来形成的望诊操作过程的归纳与凝练,并希望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结合 最新的、成熟的研究成果,得到不断地修订、补充及细化 对望诊操作程序及方法的规范化、标准化,是使中医诊察技能得以更好地传承的需要,是促进中医 学科建设、学术发展和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的基础性工作,是教学、医疗,科研、管理及对外交流的 需要
GB;/T40665.1一2021 中医四诊操作规范第1部分:望诊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医“四诊"中望诊的基本要求、望诊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中医药领域教学,临床、科学研究、医政管理,出版及国内外学术交流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望诊inspeetionm 通过视觉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象、排出物,小儿食指络脉等的异常变化 望小儿食指络脉infantileindexfingerveinsdiagnosis 医生通过观察3岁以内小儿食指络脉的显现部位、色泽、,形态等变化以诊察病情的方法 望诊基本要求 4.1应先对患者的整体状况如神,色、形体及姿态等)进行观察 4.2根据病情诊断的需要,应对患者的全身、局部,舌等进行观察 4.3望色泽时应注意排除各种体内、外因素所致色泽的生理性改变(如饮食、气温、情绪等)及人为因素 所致改变(如染发、化妆等);应注意将患者色泽的变化与正常色泽进行比较 4.4观察舌时,要求病人自然伸舌,舌体放松,舌面平展,舌尖略向下,充分暴露舌体,不可过度用力伸 舌 望舌下络脉时,让病人张口,将舌体向上愕方向翘起,舌尖轻抵上愕,使舌体自然放松,舌下络脉充 分显露 必要时可辅以刮舌、揩舌等其他诊察方法配合望舌 4.5对3岁以下的小儿,还应注意望小儿食指络脉的情况 4.6望诊操作注意事项应符合附录A 望诊内容 5.1全身 5.1.1 神 应观察患者的神志是否清楚、两目有无光彩、眼球运动是否灵活、表情是否自然、反应是否灵敏及呼 吸是否均匀等,以判断患者神气所属类型(如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神乱等)
GB/T40665.1一2021 5.1.2 色 应观察患者面部肌肤颜色(如青,赤、黄、白、黑)及光泽(如:荣润含蓄或晦暗枯碚)的情况,以区分 常色与病色 如属常色,则需区分主色与客色;如属病色,则应区分善色与恶色,并进一步辨别青,赤、 黄、白、黑等颜色的变化 在观察整体气色的基础上,可对患者面部不同部位(如额部、鼻部、左右颊部,左右颧部、下颁部等 的色泽进行仔细观察 5.1.3形体 应观察患者形体的强弱、胖瘦及其体质形态 必要时对青春期的男、女观察第二性征 5.1.4姿态 以动静、强弱、仰俯、伸屈为要点,应观察患者自然状态下的动静姿态 应观察患者被迫出现的一些特殊姿态,并注意姿态变化与病情变化间的关系 应观察患者出现的一些异常动作(如半身不遂、四肢异常动态,肌肉痿软、行走困难等. 5.2局部 5.2.1头面 应观察头发的色泽、形质,多少,分布等情况,以判断是否出现发白、发黄、润泽枯椭、稀疏及脱 发等 应观察面部及五官是否对称,表情是否自然,局部有无肿胀,凹陷,有无异常动态等,以判断是否存 在口眼歪斜、肌肉抽搐、腮部肿大.颜面水肿及惊恐貌、普笑貌等特殊面部表情 应观察头部的动态是否自然,以判断有无头摇、头颤等 如患者是小儿,应观察头颅的大小及形状,以辨别是否存在头颅过大、过小及方颅等 如患者是小儿,应观察囱门的形状及闭合情况,以判断是否存在囱门凹陷,突起、迟闭、早闭等 5.2.2 目 5.2.2.1目色 应观察眼眶周围的肤色有无发黑,发青等 应观察白晴的颜色有无发红、黄染、蓝斑、出血等 应观察目内、外毗脉络的颜色有无变浅、变紫或变红,形状是否变细,变粗、弯曲等 应观察眼脸结膜的颜色是否变浅或变红 5.2.2.2目形 应观察眼脸是否浮肿、下垂,有无红肿,赤烂、流脓水等 应观察眼窝有无凹陷眼球有无突出等 5.2.2.3目态 应观察其眼脸的闭合、睁开是否自如、到位,有无眼脸的拘挛,有无昏睡露睛等 应观察眼球是否可灵活转动,有无瞪目直视、戴眼、横目斜视等 应观察两眼的瞳孔有无缩小,散大及对光反射是否灵敏等
GB;/T40665.1一2021 5.2.3 耳 应观察耳廓的色泽、润燥、形态变化等,以辨别是否出现耳轮淡白、青黑、焦黑及红肿、干枯、耳轮肌 肤甲错等;对于发热小儿,应观察其耳背有无红络显现,以辨别是否有麻疹将出 应观察耳道内有无分泌物,耳痔、,耳巾及异物等 5.2.4 鼻 应观察鼻部的色泽、形状及鼻翼的动态等,以辨别是否有鼻部红肿或生疮,酒鼻及鼻翼煽动等 应观察鼻道内有无分泌物及其质地,颜色的改变等 5.2.5口与唇 应观察口唇的颜色,形状、润燥及动态等情况,以辨别口唇的色泽是否有淡白、深红、青紫、发黑或某 些特异性色泽变化如樱桃红色),口唇是否出现肿胀、干裂,渗血,脱皮,水瘪,糜烂,结痂等,口角有无流 涎,口开合是否自如及有无口唇紧聚、口角歪斜、口开不闭、口角抽动等 应观察口腔内有无破溃、出血及黄白腐点等,以辨别有无口疮、鹅口疮及糜烂.,麻疹黏膜斑等 5.2.6齿与娘 应观察牙齿的形质、润燥及动态,以辨别是否存在牙齿光泽改变、牙齿稀疏松动、齿根外露及牙关紧 闭等 应观察牙龈的色泽、形质等,以辨别是否有牙龈色淡、红肿、溢脓、出血及黑线、萎缩等 5.2.7 咽喉 应观察咽喉部的色泽,外形等,以辨别咽喉部色泽有无变化,有无出现伪膜,庖疹或溃烂,扁桃腺体 有无肥大、红肿,溃烂及脓液等 若有伪膜,则应进一步观察其颜色、形状,分布范围及擦除的难易程度 5.2.8颈项 应观察颈项部是否对称,活动是否自如,生理弯曲是否正常,有无平直或局限性后凸、侧弯、扭转等 畸形改变,局部肌肉有无痉挛或短缩,有无项强及项软等 应观察颈项部有无包块,并结合按诊辨别是否存在瘦瘤、,腺病及颈动脉异常搏动、颈静脉怒张等 应观察颈部气管是否居中,喉结是否正常、吞咽动作是否自如等 5.2.9躯体 5.2.9.1 胸胁 应观察胸廓形态是否正常、双侧是否对称,有无桶状胸、扁平胸、鸡胸,漏斗胸、串珠肋等 应观察胸式呼吸是否均匀节律是否规整,胸席起伏是否左右对称、.均匀协调,吸气时肋间隙及锁骨 上窝有无四陷等 必要时,应观察两侧乳房的大小,形状,位置、对称性皮肤及乳晕颜色、乳头有无凹陷、有无异常泌 乳及分泌物;男性有无乳房异常发育等 5.2.9.2 腹 应观察腹部是否平坦、对称,有无胀大、凹陷及局部膨隆 应观察腹式呼吸是否存在或有无异常
GB/T40665.1一2021 应观察腹壁有无青筋暴露及脐部有无突起或分泌物等 5.2.9.3腰背 应观察腰背部两侧是否对称,脊柱是否居中注意颈、胸、腰,纸段的生理弯曲是否正常,有无脊柱侧 弯、局限性后凸等改变 应观察腰部活动是否自如,有无局部的拘挛、活动受限等 5.2.10四肢 应观察四肢、手足及其关节是否对称,活动是否自如,有无肿胀、肌肉萎缩、畸形、形状及颜色改 变等 应观察下肢有无青筋暴露等 5.2.11二阴 必要时,应观察男性的阴毛分布是否正常及阴茎、阴囊和睾丸有无肿胀、内缩、青筋暴露及其他异常 的形色改变 肿胀的阴囊和睾丸是否因体位如站立、平卧)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必要时,应观察女性的阴毛分布是否正常及外阴部有无肿胀,溃疡、肿物、畸形,皮色变化及分泌 物等 必要时,应观察肛门及其周围有无赘生物、脱出物及红肿,分泌物等,以辨别有无肛痛、肛裂、痔疮、 偻管,脱肛等 5.2.12皮肤 应观察全身皮肤的色泽、涧燥、形质等,有无肌肤颜色的异常,是否出现肌肤干燥、甲错,以及有无结 节,斑、疹,水疤,疮疡、蜘蛛!等 5.2.13 舌 5.2.13.1 舌质 5.2.13.1.1舌神 应观察舌体颜色是否红活明润,舌体运动是否灵活自如,舌苔是否有根等,以辨有神无神 5.2.13.1.2舌色 应观察舌体颜色的浅深,以辨别舌色的淡红、淡白、红、绛,青,紫等变化,应注意舌色的变化在舌的 不同部位是否存在差异等 5.2.13.1.3舌形 应观察舌形的老与嫩,胖与瘦或肿胀,舌上有无点刺及点刺的颜色、出现部位,舌上有无裂纹,舌边 有无齿痕等 5.2.13.1.4舌态 应观察舌体运动时的柔软、强硬状态,有无不自主震颤或吐舌、舔砥动作,有无伸缩障碍、歪斜、运动 不灵等,以辨别痿软舌、强硬舌、歪斜舌、颤动舌、吐弄舌、短缩舌等 5.2.13.1.5舌下络脉 应观察舌系带两侧的大络脉有无长短、粗细,颜色、怒张、弯曲等改变
GB;/T40665.1一2021 应观察舌系带周围细小络脉的颜色、,形态以及有无紫暗的珠状结节和紫色血络等 5.2.13.2舌苔 5.2.13.2.1苔质 应观察舌苔的有,无及多、少等 应观察透过舌苔能否隐隐见到舌体,舌苔表面津液的多少,以辨别舌苔的厚,薄与润、滑、燥、糙等 应观察苔质的致密程度、颗粒大小,必要时,应借助揩舌、刮舌等方法,以区分腐苔与腻昔 应观察舌苔是否有剥脱及剥脱的位置、范围及特征等,以区分前剥苔、中剥苔、根剥苔、花剥苔、镜面 舌,地图舌,类剥苔等 应观察舌苔是否紧贴舌面、是否容易刮去,以辨别苔的真假或有根与无根 5.2.13.2.2苔色 应观察舌苔颜色的浅深变化,以辨别白苔,黄苔、灰苔、黑苔等 应注意舌面上不同部位舌的颜色变化及舌面上多种颜色的相兼出现 应区分伙食或药物造成的染苔,如有怀疑可结合同诊帮助判断 小儿食指络脉 5.2.14 医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握住小儿食指未端,以右手拇指在小儿食指掌侧前缘由指尖向指根部推擦 数次,即从命关向气关、风关直推,至医生可以看清络脉为止,应注意用力要适中,以络脉显见为宜 若 络脉十分显著,可直接观察 望小儿食指络脉显现部位的浅深、位置、形状及色泽 5.2.15排出物 应观察患者的痰、涕、涎、唾,月经、带下、大便、小便、呕吐物等分泌物、排泄物、病理产物的形、色、 质、量等 如;痰中是否夹有血块、泡沫、黑点;大便中是否夹有不消化的食物
GB/T40665.1一2021 附 录 A 规范性) 望诊操作注意事项 A.1心身状态 患者宜在心情平静、呼吸均匀、全身放松、主动配合的状态下接受诊查;遇到患者不能配合进行某些 操作,如神志昏迷、神乱、语言障碍听力障碍、不愿意配合等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宜尽可能 地获取患者的信息 A.2体位姿势 患者一般采取坐位或仰卧位,医生根据诊察需要,指导患者改变体位或做出相应动作以配合检查 根据望诊需要,患者充分暴露受检部位,并注意双侧对比等 A.3着装打扮 医生宜注意患者是否化妆、染发,或佩戴假肢及其他矫正肢体的辅助器械,区分由于人为因素所致 的改变 A.4体内外环境 医生宜注意年龄、性别、体质、种族、季节、昼夜、地理环境以及饮酒、饮食、药物、情绪、运动、日晒等 体内、外因素对面色、舌象、脉象等的影响

中医四诊操作规范第1部分:望诊GB/T40665.1-2021解读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外部表现来获取疾病信息的方法,包括望色、望舌、望面等。此次规范主要针对望色进行规范。

首先是望色时应注意的事项。根据标准,望色应在自然光线下进行,避免人工光源或过强的阳光干扰。同时,应确保患者胸前无遮挡物,如衣物或饰品。

其次是观察的部位和顺序。标准规定,望诊应从颜面部开始观察,依次向下至胸腹部。具体而言,包括面色、目色、唇色、舌质等。在观察每个部位时,应从整体到局部,由远及近,由浅入深进行。

除了观察的顺序,标准还规定了望诊的距离和角度。通常来说,应与患者保持一臂距离,并以正对着患者为原则,调整自己的位置和高度。在观察时,可采用多种角度,包括斜视、俯视、仰视等,以便更好地发现问题。

最后是望诊结果的判断。标准指出,应综合分析各个部位的观察结果,找出主要矛盾和问题,确立证型和辨证依据。同时,应结合其他诊断方法,如闻诊、问诊、切诊等,进行综合诊断和治疗。

总之,GB/T40665.1-2021标准为中医四诊中的望诊提供了详细的操作规范,将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专业人士应该认真学习并遵守这一标准,不断提升自身的诊断水平。

中医四诊操作规范第1部分:望诊的相关资料

    和中医四诊操作规范第1部分:望诊类似的标准

    中医四诊操作规范第4部分:切诊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中医四诊操作规范第4部分:切诊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中医四诊操作规范第4部分:切诊的编号:GB/T40665.4-2021。中医四诊操作规范第4部分:切诊共有11页,发布于2021-11-26
    中医四诊操作规范第2部分:闻诊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中医四诊操作规范第2部分:闻诊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中医四诊操作规范第2部分:闻诊的编号:GB/T40665.2-2021。中医四诊操作规范第2部分:闻诊共有8页,发布于2021-11-26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