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8989-2020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单轴压缩弹性模量试验方法(中间段法)

Uniaxialcompressiveelasticmodulustestmethodofmaterialsstabilazedwithinorganicbinder(middlesegmentmethod)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单轴压缩弹性模量试验方法(中间段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单轴压缩弹性模量试验方法(中间段法)的编号:GB/T38989-2020。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单轴压缩弹性模量试验方法(中间段法)共有8页,发布于2021-06-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Q2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93.080.20
  • 实施日期2021-06-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8页
  • 文件大小502.65KB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单轴压缩弹性模量试验方法(中间段法)


国家标准 GB/T38989一2020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单轴压缩 弹性模量试验方法(中间段法 Uniaxialeompressiveelasticmodulstestmethodofmaterialsstabilazedwith iinorganicbindermiddlesegmentmethod 2020-07-21发布 2021-06-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涯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38989一2020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试件准备 5 仪器设备 6 试验步骤 结果计算 8 结果整理 试验报告
GB/38989一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混凝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5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长安大学、齐鲁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公路建设 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市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建科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路达试验仪器有限公司河南交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建工市政交 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日照公路建设有限公司、东营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山东铁路投资控股集团有限 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韦金城、王林、沙爱民,余四新、付建村,曾国东、马士杰、王向刚同翔鹏、辛星 李黎、李春花、高雪池、刘甲荣、陈成勇、张晓萌、唐飞、李健,孙强、乐海淳、李炳跃,那景干,张勇、陈红奎 苏春华、郭立成、张正超、韩文扬、王延春,安平,唐传背、蒋玮、董昭、胡家波、王光勇
GB/T38989一2020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单轴压缩 弹性模量试验方法(中间段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单轴压缩弹性模量(中间段法)的试件准备、仪器设备、试验步 骤、结果计算、结果整理及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道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单轴压缩弹性模量的试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件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E5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inorganicbindersstabilizedmaterial 经过粉碎的或原来松散的材料中掺人足量的无机结合材料和水,经排和并在压实和养生后,其抗压 强度符合规定时的混合料 3.2 essiveelasticmodulus 单轴压缩弹性模量niaxial《 compres 圆柱形试件受到与其中心轴平行的压力,在线弹性状态下产生单位轴向变形所需的压应力 3.3 中间段法middlesegmentmethod 为消除端部效应而测量试件中间段变形的试验方法 试件准备 4.1本方法采用直径为150mm,高为150mm的试件,可室内成型或现场钻取 4.2室内成型试件时,按照JTGE51中To843成型,并按照JTGE51中To845养生 4.3现场钻取试件时,采用切割机切除所取试件两端,保证试件高度为150nmm士2.5mm 4.4样本量不宜少于9个 5 仪器设备 5.1试验机 采用液压伺服或电子伺服材料试验系统,测量精度为士1%,具备均匀连续地加载卸载和保持固定
GB/T38989一2020 荷载的能力 试验机的测力量程应介于试件破坏荷载的1.25倍5倍之间 5.2加载板 宜采用带有球形支座的硬质钢板或高强度铝板,直径不小于试件直径,分别置于试件的底部和顶 部,球形支座能灵活转动 5.3形变测量装置 如图1和图2所示,两个刚性环通过螺栓固定在圆柱体试件侧面,螺栓端部应为圆形以免贯人到试 件内部 三个位移传感器夹角为120",固定在同一个刚性环上以测量两个环之间的位移 上下两刚性 环间距L为70mm士2mm. , 说明: -试件; -刚性环; -螺栓; 传感器 -可拆卸螺栓 图1传感器安装正视图
GB/T38989一2020 f 长 e 说明: -试件; -刚性环; -螺栓; 传感器 -可拆卸螺栓 图2传感器安装俯视图 5.4位移传感器 量程不小于5mm,分辨率不大于14m 5.5数据采集系统 采集频率100Hz2000Hz 5.6切割机 宜采用双面锯,能保证试件两个锯面平行时可采用单面锯 5.7游标卡尺 量程150mm,精度士0.02mm 试验步骤 0.6mm 6.1将试件浸水24h后从水中取出,擦干试件表面的水 在试件顶面撒少量粒径为0.3mm~ 的细砂,将加载板置于试件顶面,边按压边旋转,应使砂填补试件表面不平整处,并使多余的砂流出 在 试件上下端面各放置一张直径略大于试件的聚四氟乙烯薄膜,将试件放置在加载架上对应加载板中心 位置,应使试件中心与加载架中心对齐 6.2将形变测量装置固定在试件中间段,两刚性环与中轴线垂直且沿试件中间横断面对称分布,刚性 环中心与试件中心重合,位移传感器安装到位
GB/T38989一2020 6.3试验机以1 mm/min的速度连续均匀地加载与卸载,对试件进行2次预压试验,使加载板与试件 表面紧密接触 预压荷载取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值的15% 6.4以1mm/min的加载速度连续均匀地施加荷载,直至试件破坏,记录破坏时的最大荷载F, 6.5试件应变e应取三个高精度位移传感器测得试件变形量的平均值计算得到 试验过程中应记录 “荷载-应变曲线”,如图3所示 当“荷载-应变曲线”起点不在0点位置或曲线起始有轻微震荡时,应修 正曲线起点使(ena,0.3F,)点与修正后的(o',0)点连线在曲线上为直线 6.6试验过程中应记录荷载-应变曲线,如图3所示 F,和s根据曲线记录的数据得到 F 0.3 0.1 Ga.3 图3荷载-应变曲线 结果计算 弹性模量按照式()计算 1.2F E 开D°e Eo3 式中 弹性模量,单位为兆帕(MPa); 厂 最大荷载,单位为牛(N); D 试件直径,单位为毫米(mm); 加载到0.3倍最大荷载时的压应变,无量纲 E0.3 8 结果整理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单轴压缩弹性模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弹性模量精确至1MPa a b 同一组试件试验中,采用3倍均方差方法剔除异常值,可以允许有2个3个异常值 异常值 数量超过上述规定的试验重做 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中粒土,标准差小于10%;粗粒土,标准差小于15% 如不能保 证标准差小于上述规定,应按允许10%和90%概率重新计算增加试件数量,并另做试验 新 试验结果与原试验结果一并重新进行统计评定,直到标准差满足上述规定
GB/38989一2020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 集料的颗粒组成; b 无机结合料类型及剂量 重型击实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g/m); c d 试件干密度或压实度; 吸水量及压缩弹性模量测试时的含水率(%) 单轴压缩弹性模量(MPa),用整数表示; 个试验结果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平均值E,均方差s和变异系数C.,(%)一定保证率下的代 表值E(E=E一Z.S),其中Z 为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而变的系数 h)执行标准(GB/T38989一2020).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单轴压缩弹性模量试验方法(中间段法)GB/T38989-2020

随着建筑工程对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单轴压缩弹性模量试验方法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而中间段法作为一种目前较为先进的试验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测试材料的弹性模量,得到更加精确的结果。

中间段法是通过对样品在不同应力下的变形率进行实验,从而得到样品在不同应力下的应变值,然后计算应力和应变之间的斜率即可得到相应应力下的弹性模量。相对于传统的试验方法,中间段法具有更大的适用范围和更高的精度。

在进行中间段法试验时,需要注意控制样品的应力变化速率,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试验结果偏差。同时,还需要对试验设备进行正确选用和校准,确保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和精度。

通过使用GB/T38989-2020标准规定的中间段法,可以更加准确地测试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单轴压缩弹性模量,为建筑工程提供更加可靠和高质量的材料选择。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单轴压缩弹性模量试验方法(中间段法)的相关资料

和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单轴压缩弹性模量试验方法(中间段法)类似的标准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37部分:铌含量的测定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37部分:铌含量的测定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37部分:铌含量的测定的编号:GB/T20975.37-2020。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37部分:铌含量的测定共有9页,发布于2021-06-01
民用无人机系统型号命名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民用无人机系统型号命名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民用无人机系统型号命名的编号:GB/T38905-2020。民用无人机系统型号命名共有6页,发布于2021-02-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再生沥青混凝土

温拌沥青混凝土

彩色沥青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