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1510-2008

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

Antimicrobialpropertydetectionmethodsfornano-inorganicmaterial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的编号:GB/T21510-2008。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共有10页,发布于2008-08-012008-08-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G7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实施日期2008-08-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0页
  • 文件大小745.63KB

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


国家标准 GB/T21510一2008 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 Antmtrobialprpertydetectonmethndsfnan-inorganicmaterials 2008-03-13发布 2008-08-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1510一2008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纳米材料分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纳米科技中心、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赛特瑞科技发展有限 公司、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抗菌材料 及制品行业协会 本标准起草单位:科学院抗菌材料检测中心、上海润河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海泰纳米 材料有限公司、江苏常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南通纵横化工有限公司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运法、刘秀岩、季君晖、付玲、王开利任玉枝、吴镇江、丁培
GB/T21510一2008 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的术语和定义、试验方法、试验数据处理、检测结果计算、检测 报告和注意事项等 本标准适用于纳米抗菌粉末以及以纳米抗菌粉末为抗菌功能组分(结构单元)的材料,如纤维,织 物、塑料、涂料和陶瓷等 其他材料的抗菌性能检测也可以参照本标准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619纳米材料术语 GB/T13221纳米粉末粒度分布的测定x射线小角散射法 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年版) 术语和定义 GB/T19619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抑菌 具有抑制或妨碍细菌或真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作用 3.2 杀菌 具有杀灭细菌或真菌生长繁殖的作用 抗菌 具有杀灭或妨碍细菌或真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作用 3 纳米抗菌粉末 符合GB/T13221要求,并具有抗菌作用的离散纳米颗粒的集合体 3.5 纳米抗菌材料 纳米抗菌粉末以及以纳米抗菌粉末为抗菌功能组分(结构单元)的材料 试验方法 纳米粉末抗菌性能的试验方法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 4. 2 纤维、织物、塑料粉体和微孔滤材等材料抗菌性能的试验方法按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 4. 3 塑料、陶瓷、漆膜、板材和金属等硬质表面材料抗菌性能的试验方法按附录C规定的方法进行 试验数据处理 将各平板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本实际回收菌落数
GB/T21510一2008 6 检测结果计算 计算菌落数 将各平板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本实际回收菌数 6.2计算抗菌率 抗菌率R按式(1)计算,具体的评价指标由相应的产品标准规定 A一旦 R= ×l00% 式中 抗菌率,% 对照样品与受试菌接触一定时间后平均回收菌数,单位为菌落形成单位每毫升(cfu/mL); B 试验样品与受试菌接触一定时间后平均回收菌数,单位为菌落形成单位每毫升(cfu/mL) 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受试样本名称、状态,加人量; D) 受试菌株 c)接触时间 d) 检测日期 e)检测结果,平均抗菌率应为各次试验抗菌率的算术平均值,抗菌率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检测人员; 送检单位; g h 生产单位 注意事项 8.1微生物试验操作均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8.2菌液滴染样片时,勿溢出片外 8.3振荡前须将振荡摇床上的三角烧瓶固定牢,以免碰破 8.4称量粉末样品时,操作人员应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GB/T21510?2008 ?A 淶?? ?鷽?? A.1÷Χ 鷽?????? A.2豸? A.2.1豸 A???,(300r/min)????? [0250)c]????(>700w)?(0.001g). A.2.2 ?(?500mL250mL150mL)?(??90mm)?(18mm180 mm),? 100ml),(10ml5ml1ml),????? A.2.3? A.2.3.1?? 0? ? 5 ? 8 ? 5g 1000ml ? pH?7.2?7.4?121C,20min. ??????? A.2.3.2??? ? 10g ??5 5g 20g ? ?? 1000ml pH?7.2~7.4.?121C,20min ?;?????? A.2.3.3?? ? 10g 40g ? 20g ?? 000ml pH?5.4?5.8,?115C,30 min ?:?? A.2.3.40.1%()-80λ?[PBs,0.03mol/LplH(7.2~7.4 2.83 (NaHPO,?) g 1.36 (KH,PO g 1.0 ??-80 g
GB/T21510一2008 l000mL 蒸馏水 高压蒸汽灭菌121C,20 min 用途:用于菌液和试验样本的稀释 A.2.4试验用标准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ecusaureusATCC6538、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8099或 ATcC25922、白色念珠菌(eandidaalbicans)ATcC10231 注,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可选用其他菌种或菌株作为试验用菌,但所有菌种或菌株必须由国际微生物菌种保藏中 或国家相应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提供 心 A.2.5对照样本 二氧化硅粉末,要求粉末尺度不大于100nm,纯度为98%99%,不具有抗菌作用且对试验结果的 判定无影响 A.3试验程序 A.3.1菌种斜面的制备 A.3.1.1菌种活化 取干菌种管,在无菌操作下打开,以毛细吸管加人适量营养肉汤,轻柔吹吸数次,使菌种融化分散 取含5.0ml10.0ml营养肉汤培养基试管,滴人少许菌种悬液,置37C士1C培养18h一24h A.3.1.2分离 用接种环取第一代培养的菌悬液,划线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在37C士1C培养18h~ 24h A.3.1.3纯化 挑取上述第二代培养物中典型菌落,接种于营养琼脂斜面,在37士1C培养18h一24h,即为第 三代培养物 A.3.1.4菌种保藏 将菌种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上,在37C士1C培养24h后,在0C5C下保藏,一般不超过 个月转种1次 怀疑有污染时,应以菌落形态、革兰染色与生化试验等方法进行鉴定 A.3.2试验步骤 A.3.2.1菌悬液的制备 取菌种第三代至第八代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18h24h新鲜培养物,用5.0mlL 吸管吸取 3.0ml5.0mL的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加人斜面试管内,反复吸吹,洗下菌苔 将洗下的菌液 移至另一试管中,用振荡器混匀后,用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稀释至适宜浓度(约为10'cfu/mL) 细菌繁殖体悬液应保存在4C冰箱内备用且保存不应超过4h A.3.2.2对照组样液的制备 称取对照样本0.5g士0.05g粉末放人三角烧瓶中,加人95ml含0.1%吐温-80的磷酸盐缓冲液, 混匀后,再加人5.0mL预制菌悬液 A.3.2.3试验组样液的制备 称取试验样本0.5g士0.05g粉末放人三角烧瓶中,加人95ml含0.1%吐温-80的PBS,混匀后 再加人5.0nmL预制菌悬液 A.3.2.4对照样本“0”接触时间活菌计数 振荡前,将对照样液经适当稀释,吸取1.0mL接种于灭菌平m中,每样液平行接种2个平m,倾注 45C55C已溶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待琼脂培养基凝固后翻转平板,将上述平板置于37C士1C恒温 培养箱中,做菌落计数 A.3.2.5振荡接触培养 将含对照样本和试验样本的三角烧瓶固定于恒温振荡培养箱的摇床上,在作用温度37C士1C条
GB/T21510一2008 件下,以150r/min速度,检测样品需要稀释后使用的材料振荡接触1h4h,不需要稀释直接使用的 材料振荡接触4h24h A.3.2.6振荡接触一定时间后活菌计数 振荡后的对照样液和试验样液经适当稀释后,分别取1.0mL的样液接种于灭菌平皿中,每样液平 行接种2个平皿,倾注45C55C已溶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待琼脂培养基凝固后翻转平板,将上述平 板置于37C士1C恒温培养箱中,做活菌培养计数 A.3.2.7阴性对照组 阴性对照组分别吸取试验同批次稀释液、培养基与试验样本一起放人37C士1C恒温培养箱中培 养 观察有无污染 A.3.2.8观察结果 对细菌培养46h48h后观察最终结果,对白色念珠菌培养70h72h后观察最终结果 菌落计 数按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年版)中菌落总数测定方法 A.3.2.9试验次数 以上试验重复3次 A.4试验要求 A.4.1“0”接触时间对照组的菌落数应在1X10'cfu/ml~5×10'cfu/ml 阴性对照应无菌生长 A42对照样本不应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经振茜后对照组回收菌落数不应低于""接触时间回收菌 落数的10%,否则试验无效
GB/T21510一2008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材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振荡法 B.1适用范围 本试验适用于测定溶出性和非溶出性的纤维、织物、塑料粉体和微孔滤材等材料的抗菌性能 B.2试验设备和材料 B.2.1试验设备,试验器材和试验用标准菌种 试验设备,试验器材和试验用标准菌种的要求应符合A.2.1A.2.4的规定 B.2.2对照样本 对照样本为纯棉平纹白布剪取的样片(32支纱),样片本身不具有抗菌作用且对试验结果的判定无 影响 试验前应进行脱脂处理:将纯棉平纹白布放在含洗涤剂的水中煮沸30min,用自来水漂洗3次; 然后用蒸溜水煮沸5min后,再漂洗、晾干、熨平;在剪开前,按制备样片的大小抽去经纬纱,再按抽纱痕 剪开 B.3试验程序 B.3.1菌种斜面的制备 菌种斜面的制备应符合A.3.1的规定 B.3.2试验步骤 B.3.2.1将抗菌织物样品剪成10mmX10mm,抗菌塑料、微孔滤材、长丝、短纤、纱线按原状态采用 称取抗菌样本1.0g士0.05g放人三角烧瓶中,加人95ml含0.1%吐温-80的PBS,混匀后,再加人 5.0ml预制菌悬液 B.3.2.2菌悬液的制备、对照组样液的制备,对照样本“0”接触时间活菌计数、振荡接触培养、振荡接 触一定时间后活菌计数、阴性对照组、观察结果、试验次数等应符合A.3.2.1A.3.2.2、A.3.2.4 A.3.2.9的规定 B.4试验要求 试验要求应符合A.4规定
GB/T21510一2008 c 附 录 规范性附录 材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贴膜法 C.1适用范围 本试验适用于测定非吸水性且可制成有一定面积的材料或涂层,如塑料、陶瓷、漆膜、板材和金属等 硬质表面材料的抗菌性能 C.2试验设备和材料 C.2.1试验设备 A 型二级生物安全柜、恒温培养箱、压力蒸汽灭菌器、电热恒温干烤箱[(0~250)C]、冷藏冰箱、 微波炉(输出功率>700w). C.2.2试验器材 ×180 mm)、量筒 三角烧瓶(容量为500ml、250mL)、平m.(直径为90mm)、试管(18mm (00mL),吸管(10mL5mL、lmL),移液管(精确度0.0nmL)酒精灯,试管架、70%乙醇(体积分数) 和聚乙烯薄膜等 C.2.3培养基及试剂和试验用标准菌种 培养基及试剂和试验用标准菌种应符合A.2.3和A.2.4的规定 C.3试验程序 C.3.1菌种斜面的制备 菌种斜面的制备应符合A.3.1规定 C.3.2试验步骤 c.3.2.1覆盖膜的制备 覆盖膜采用聚乙烯薄膜,尺寸为40mmX40mm(士2mm),厚度为0.05 mm0.10mm 若试验 样本规格较小,可按其表面积减小该覆盖膜尺寸,以使菌悬液不溢出为适 c.3.2.2对照样本 对照样本用卫生级高密度聚乙烯(HDPE)注塑成型,标准尺寸为50mm×50mm(士2mm),厚度 不大于5mm,要求其本身不具有抗菌作用且对试验结果的判定无影响 C.3.2.3试验组样本的制备 将试验样本制成标准尺寸为50mmX50mm(土2mm),若试验样本规格较小,应不小于20mm× 20mm C.3.2.4样品的预处理 取对照样品和受检样品,用70%乙醇溶液擦拭其表面,5tmin后用无菌蒸水冲洗,自然干燥 若 不适于消毒剂处理的样本,可根据样品特性直接用无菌蒸水冲洗或采用其他方法消毒,但不得影响其 抗菌性能和干扰检测结果 c.3.2.5制备菌悬液 取菌种第三代至第八代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18h24h新鲜培养物,用5.0mlL 吸管吸取 3. 一5.0mL的0.03mol/儿磷酸盐缓冲液加人斜面试管内,反复吸吹,洗下菌苔 将洗下的菌液 0ml 移至另一试管中,用振荡器混匀后,用0.03mol/儿磷酸盐缓冲液稀释至适宜浓度(约为10efu/mL). 细菌繁殖体悬液应保存在4C冰箱内备用且保存不得超过4h
GB/T21510一2008 C.3.2.6接种菌液 将对照样品和受检样品分别放人灭菌平中,吸取0.2mL一0.5ml试验菌液分别滴加在对照样 品和受检样品表面,每个样品做3个平行样 用灭菌子夹起覆盖膜分别盖在样品表面并且要铺平,不 得有气泡,使菌液均匀接触样品,盖好平皿l.,在37C士1C、相对湿度90%条件下接触培养16h24h 若检验的样品采用的是光触媒类抗菌剂,应根据样本试验要求,在恒温培养箱中安装光源 C.3.2.7 菌落计数 经接触培养16h24h的样品,分别加人20ml.洗脱液,反复洗脱3次样品及覆盖膜,将洗脱液移 人三角烧瓶中,摇匀后经适当稀释,每样液平行接种2个平皿,倾注45C55C已溶化的营养琼脂培养 基,待琼脂培养基凝固后翻转平板,将上述平板置于37C士1C恒温培养箱中,做活菌培养计数 C.3.2.8阴性对照组 阴性对照组应符合A.3.2.7的规定 C.3.2.9观察结果 观察结果应符合A.3.2.8的规定 C.3.2.10试验次数 以上试验重复3次 C.4 试验要求 C.4.1“0”接触时间对照组的菌落数应在1X10'cfu/片5X10cfu/片 阴性对照应无菌生长 C.4.2同一对照样品的3个平行活菌数值要符合以下要求 最高对数值一最低对数值 0.3 琦对戴 C.4.3对照样本不应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经接触一定时间后对照组回收菌落数不应低于“0”接触时 间回收菌落数的十分之一,否则试验无效

食用植物油中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测定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中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测定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食用植物油中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测定的编号:GB/T21512-2008。食用植物油中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测定共有7页,发布于2008-08-012008-08-01实施
纳米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第2部分:技术要求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纳米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第2部分:技术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纳米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第2部分:技术要求的编号:GB/T21511.2-2008。纳米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第2部分:技术要求共有8页,发布于2008-08-012008-08-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标签
化工专用仪器仪表 橡胶、塑料用机械 非金属化工机械设备 化工设备 化工机械 化工机械与设备零部件 化工机械与设备综合 火工产品 工业气体与化学气体 其他化工产品综合 照相级化学药品 磁记录材料 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水处理剂 水处理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催化剂 催化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学助剂 化学助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生化试剂、临床分析试剂 一般有机试剂、有机溶剂 一般无机试剂 化学试剂综合 染料 染料中间体 染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颜料 颜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涂料辅助材料 涂料 涂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炭黑 再生胶 其他橡胶制品 医用和食品工业用橡胶制品 胶乳制品 橡胶密封件 胶管、胶带、胶布 轮胎 橡胶制品综合 胶粘剂 胶粘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塑料型材 合成树脂、塑料 合成树脂、塑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材料综合 农药 农药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肥、化学土壤调理剂 化肥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煤焦油加工产品 一般有机化工原料 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有机化工原料综合 其他无机化工原料 氧化物、单质 无机盐 无机酸、碱 无机化工原料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电子计算机应用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技术管理 标准化、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