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9277-2020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

Vesseltrafficservice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的编号:GB/T39277-2020。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共有69页,发布于2021-06-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U6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47.020.70
  • 实施日期2021-06-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69页
  • 文件大小4.53M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


国家标准 GB/T39277一2020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 vesseltrafricservices 2020-11-19发布 2021-06-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涯花警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39277一2020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分类和编码 4.1系统分类 4.2编码 技术要求 5.1系统通用要求 5.2子系统要求 试验方法 总用 18 6.1 6.2系统总体试验方法 18 子系统试验方法 6.3 21 检验规则 30 7.1检验分类 30 30 7.2出厂检验(FAT) 7.3现场验收检验(sAT) 30 30 7.4判定规则 8 31 标志、标签和随行文件 31 8.1标志 31 8.2标签 31 8.3随行文件 31 包装,运输和贮存 9.1包装 31 9.2运输 31 9.3贮存 31 附录A(资料性附录)系统设备编码范例 32 A.!已定义设备类型编码范例 2 32 A.2未定义设备类型编码范例 33 附录B(规范性附录雷达数据格式要求 33 B.1雷达数据报文结构
GB/T39277一2020 33 B.2雷达数据定义 62 B.3sAC和sIC示例 65 参考文献
GB/39277一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船舶电气及电子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海事局、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中船 重工鹏力(南京)大气海洋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中 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大连海事大学、中电莱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士明、金家龙、夏亮、李啸、徐伟马锦平、卞方顺,孙大金、赵显峰,张建龙 杨明远、王子骏、陈张奕、夏金锋、徐斌、龚瑞卿、任广富、杨宗保、曹伟,谢向前、崔松、陈静、范钦、孙伟 田池、江晓竹、柏晓锁、何肿、易中立、文捷、肖飞、许瑞雪、顾晶
GB/39277一2020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的术语和定义、缩略语、分类和编码、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和随行文件,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VTS的设计、开发、生产和验收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260行政区划代码 GB 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 2423.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 2423.1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GB 2423.24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Sa;模拟地面上的太阳辐射及其试验导则 GB 2423.41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风压 GB 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 12649气象雷达参数测试方法 GB 14574 声学机器和设备噪声发射值的标示和验证 GB 17838船舶海洋水文气象辅助测报规范 GB 20068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技术要求 21431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28181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T30287.2卫星定位船舶信息服务系统第2部分;船用终端与服务中心信息交换协议 GB/T30790.6色漆和清漆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第6部分;实验室性能测试 方法 GB/T32401VHF/UHF频段无线电监测接收机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GB/T34089VHF/UHE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开场测试参数和测试方法 GB/T37079设备可靠性可靠性评估方法 GB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174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YD/T2022时间同步设备技术要求 1SO12944-6色漆和清漆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第6部分;实验室性能试验方 intsandvarnishesCorrosion -Part 法(Pain protectionofsteelstruetures byproteetivepaintsystems testmethods 6:laboratoryperformanceer IEC60945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通用要求测试方法及要求的测试结果
GB/T39277一2020 General -Meth Maritimenavigation.andradiocommumicationequipmemt andsystems requirements odsoftestingandrequiredtestresults) ITU-TRee.P.863语音质量的客观评测标准(Perceptualobjectivelisteningqualitypredietion 1AL.Av-145VTS数据交换服务(VEF)[InterVTsExchangel Format(IVEF)ServiceV-145]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esseltrarrieserices 为保障船舶交通安全,提高船舶交通效率,保护水域环境,对船舶实施交通管制并提供咨询服务的 系统 3.1.2 VIs主管机关VIsauthority 由政府设立的,全部或部分负责区域内安全(包括环境安全)、船舶交通效率及环境保护的机关 3.1.3 VIs区域VSarea 由VTS主管机关划定并对外公布的,VTS能够实施有效监视和服务的区域 3.1.4 Vs中心VIscenter VTS的管理和运作中心 3.1.5 雷达站radarstatiom VTs中以雷达为主要技术手段的信息采集站 注,通常还可能配有VHF,水文气象,视频监控,网络传输等设备,以及配套的电源,环境动力监测,防雷和消防监 测等 3.1.6 雷达扫描周期radar ceaigperwd 雷达天线完成一次完整扫描所需的时间 3.1.7 距离分辨力rangeresolutiom 在同一方位上,雷达区分相邻点目标最小距离间隔的能力 3.1.8 方位分辨力azimuthresolutionm 在同一距离上,雷达区分相邻点目标最小方位角的能力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IS: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ldentificationSystem) 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SateliteSystem) cAT数据分类(Datacateory FSPEC;字段规格(FieldSpecification
GB/39277一2020 FX字段扩展指示符(FieldExtensionIndieator) IALA;国际航标与灯塔协会(International 1AsocdiationofMAarineAidtoNavigationandLghe houseAuthorities LEN;长度指示符(LengthImdietorn) LSB;最低有效位(Le .east SignifieantBBit) MMSI:海上移动服务识别码(Mar aritimeMobileSserviceldentity 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eanTimeBetweenFailures) leanTimeToFailure MTTF:平均失效前时间Me RCS;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ection REP:字段重复指示符(FieldRepetitionIndieator (SystemAreaCode SAC;系统区域码( (SystemIdentificationCode SIC;系统识别码 SSR;固态雷达(Solid StateRadar 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 TCP;传输控制协议(Tr UAP:用户应用说明(UserApplicationProfile)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Use JserDatagramProtocol oordinatedJniversalTime UTC;协调世界时(Co VHF:甚高频(VeryHighFrequeney) DirectFinder) VHF-DF;甚高频测向仪(VeryHighFrequeney VTs;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esselTrafficServices) 分类和编码 4.1系统分类 根据VTs区域特点可将VTs分为三类,如表1所示 表1VIs分类 VTS分类 分类说明 用于提高河流、湖泊或其他与海祥或内陆相连的水域中航行的安全性和效率,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内陆水域VTs 保护水域环境、堤岸,附近的居民和企业免受船舶交通运输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它能够识别和 监测船舶,对船舶的航行进行合理规划,通过空间分配来管理交通,以及提供导航信息和协助 沿海VTs 协助船舶安全,迅速地通 通过沿海水域,以及在引航员上船或下船之前为船舶提供协助 对船舶在港口区域内的航行进行特定的交通管理,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防止不必要的延误,确保 港口 的经济效益、生命安全 和环境保护 港口VTS可能会发布船舶进出港口的规定或指示信息,包括 进人/离开VTS区域的许可; VTs 港口 引航员或拖船的配备要求; 该区域的最大速度; 船舶间距 锚地位置的分配; 在狭窄通道中的超越权限 注;实际情况下,某些vTs可能兼具上述几种类型的特点
GB/T39277一2020 4.2编码 4.2.1 系统编码 系统的编码结构见图1: -版本代号 系统名称 -商标代号 注,编码结构中的系统名称宜统一为“VTs",即×××VTs××× 图1系统编码结构 4.2.2 系统设备编码 VTs的设备编码由中心编码(8位)用户自定义编码(2位),类型编码(3位)和序号(7位)四个码 段共20位十进制数字字符构成,即设备蝌吗-中心编吗十用户自定义编码十类型编码十序号. VTs设备编码的详细规则见表2 其中,中心编码指设备所属的VTs中心的编码,按照vTs中心 所在地的行政区划代码确定,当不是基层单位时空余位为0 行政区划代码采用GB/T2260规定的行 政区划代码表示 用户自定义编码是指由用户按照实际需求自定义的识别代码(例如,以设备所属的站 点为单位进行统一的设备编码,范例参见附录A) 类型编码规定了设备的具体类型 表2Ts设备编码规则 码段 码位 含义 取值说明 1、2 省级编号 由VTs中心所在地的行政区划代码确定,符合GB/T226o 3、4 市级编号 的要求 中心编码 5、6 区级编号 基层接人单位编号 VTs主管机关确定 7.8 由 9、,1o 用户自定义编码 用户自定义识别编码 由VTS用户按照需求自行设置 11 雷达天线编码 112 雷达收发机编码 1ll129表示类型为 雷达子系统设备 l13 雷达维护终端编码 l1l4129 扩展的雷达子系统设备编码 130 VHF天线编码 VHF收发机编码 131 类型编码 11、12,13 132 VHF控制服务器编码 133 VHF操作终端编码 130149表示类型为 VHF通信子系统设备 134 主控语音网关编码 麦克风编码 135 136 扬声器编码 137l49 扩展的通信子系统设备编码
GB/39277一2020 表2(续) 取值说明 码段 码位 含义 显示控制终端 150 150~169表示类型为 VHP-DF子系统设备 151169 扩展的VHF-DF子系统设备编码 170 AIS接人设备编码 171 前端摄像机 172 北斗授时服务器编码 173 风速风向仪编码 气压传感器编码 174 温湿度记录仪编码 175 170199表示类型为 数据接人子系统设备 176 能见度传感器编码 17? 雨量传感器编码 178 水深测试仪编码 179 水位传感器编码 180 流速仪编码 扩展的数据接人子系统设备编码 181199 200 多传感器综合处理器编码 200219表示类型为 数据综合处理子系统 雷达数据处理器编码 201 设备 202219 扩展的数据综合处理子系统设备编码 类型编码 11、12、13 交通显示处理器编码 220 221 交通显示器编码 220一299 表示类型为 交通显示与控制子 222 高清解码编码 系统设备 223 操作台编码 扩展的交通显示与控制子系统设备编码 224一299 300 管理信息服务器编码 300~329表示类型为 管理信息子系统设备 扩展的管理信息子系统设备编码 301一329 330 记录重放处理器编码 330 -349表示类型为 331 磁盘阵列存储器编码 记录重放子系统设备 332349 扩展的记录重放子系统设备编码 中心路由器编码 350 351 网络交换机编码 表示类型 350369 352 信息管理终端编码 为信息传输与网络子 PcM1复用器编码 353 系统设备 354 数字微波信道机编码 355369 扩展的信息传输与网络子系统设备编码
GB/T39277一2020 表2续) 取值说明 码段 码位 含义 外网服务器编码 370 370一399表示类型 371 数据交换服务器编码 为信息交换与共享子 类型编码 l1、12、13 372 NAs网络存储器编码 系统设备 373399 扩展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子系统设备编码 400~999为扩展类型400999 扩展类型 0000000 序号 14一20 设备、用户序号 用户自定义的序号 9999999 技术要求 S 5.1系统通用要求 5.1.1 系统组成 Vrs通常由以下基本系统要素组成 雷达子系统 a) b VHF通信子系统; VHF-DF子系统 c 数据接人子系统; d 数据综合处理子系统; 交通显示与控制子系统; 管理信息子系统; 日 记录重放子系统; h 信息传输与网络子系统; 信息交换与共享子系统 VTs的各子系统按照其功能划分为信息感知层、信息传输层、信息处理层和信息应用层,VTs的 组成及其分类见图2 注VTS可以仅包含上述子系统中的一部分,也可以包含除上述各子系统之外的其他子系统
GB/39277一2020 数据综合处理 雷达子系统 子系统 交通显示与控制 管理信息 子系统 VHF通信子系统 子系统 信息传输与网络 记录重放 VHF-DF子系统 子系统 子系统 信息交换与共享 数据接入子系统 子系统 信息传输层 铝息处理层 信息跑用层 信息感知层 图2VIs组成和子系统分类 5.1.2基本功能要求 VTS基本功能分为内部功能和外部功能,其中,内部功能应包括信息收集和信息评估;外部功能应 包括交通组织、信息服务,助航服务和参与联合行动 具体内容如下: 内部功能如下 a 信息收集应包括以下内容 获取船舶交通动态信息; 接收船舶动态报告和有关船舶、人员及危险货物装载的情况报告 收集航行计划信息; 收集水文气象信息 信息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 处理、存储和查询船舶交通动态信息 统计处理、存储和查询船舶动态报告和有关船舶、人员及装载的情况报告以及航行计 划和水文气象信息 预测未来船舶航行动态和交通态势; 融合信息 b)外部功能如下: 交通组织应包括以下内容 组织船舶编队航行,允许进人、通过或离开; 指定遵循的航线或限制航速; 指定锚泊位置 信息服务可包括以下内容: 播发有关船舶动态和水文气象情况的信息,以协助船舶安全航行 发布航行警告或向船舶提供有关船位、航向、碍航物等助航信息 向港口,航运和搜救等有关部门提供信息服务 当船方请求或VTs中心认为必要时,VTS应能向船舶提供协助航行信息 助航服务应 包括以下内容
GB/T39277一2020 助航需求与确认 航行信息服务 航行建议或警告 4 参与联合行动应包括向船舶和有关机构提供信息,协助海上搜救、抢险及防止污染扩大等 工作 不同类型的VTs所要求的基本功能有所不同,具体如表3所示 表3VIs功能要求 VIS类型 功能要求 内陆水域VTs 信息收集信息评估、交通组织信息服务助航服务和参与联合行动 沿海VTS 信息收集、信息评估、信息服务和参与联合行动 港口VTS 信息收集、信息评估、交通组织、助航服务和参与联合行动 5.1.3总体性能要求 5.1.3.1 系统性能要求 系统性能要求如下 分辨力 a 1) 分道通航水域的系统分辨力应满足.w30kn, e' 最大可跟踪加迷度>0.38m/ 最大可跟踪角速度>4”/s D 5.1.3.2系统可用性 表4规定了VTs不同能力等级对应的可用性指标要求
GB/39277一2020 表4可用性指标 能力等级 可用性 基本 标准 高级 在任意给定的VTs区域内,基本服务最大允许的 24h 8h 4h 年度停机时间 99.7% 99.9% 99.95% 相应的可用性 99% 99.6% 99.9% 单个子系统的可用性 注1这些可用性指标适用于整个系统,并适用于所有硬件与软件的工作要求 对 tVIs工作带来显著影响的定 期维护工作也包括在这些可用性数据之中 注2:工作于重点监控区域的VTS的可用性需要高于99.95%,此时,可能需要配置冗余的服务器和通信系统,甚 至配置备用的操作中心 注3,如果需要的备件无法顺利投人使用,修理时间将会延长,并在一定程度降低可用性指标 因此,VTs宜配 备足够的备件并对维修服务做出计划安排,以满足可用性指标要求 5.1.3.3系统设备的环境适应能力 系统设备的环境适应能力要求应按照表5和表6确定 表5室内设备要求 环境 科目 设备室 工作人员室 温度 0C45C 10C一35C 相对湿度 在45C时,<95% IP20 防护等级(IP P52(粉尘和水滴15) 噪声 1m范围内<45dB(A 表6户外设备要求 环境 科目 正常 极热 很冷 -30笔45C 10C~55C 温度 太阳辐射 1120w/m 65w 紫外辐射 /m 防护等级(IP)y P65(尘密和喷水) 针对具体现场条件 腐蚀类别 C5-M海洋环境 盐雾 盐度(1),相当于5%含盐量 风 针对现场具体条件 雷电 针对现场具体条件
GB/T39277一2020 5.1.4运行保障要求 为保障VTs的安全稳定运行,系统还应满足 系统软硬件采用经过严格质量检测和可靠性检验的成熟产品,对系统的关键硬件设备,采用必 a 要的冗余配置 b 系统有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达到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二级(及以上)标准,以避免系统 软件、数据遭到攻击和破坏; 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具备时间同步功能,时间同步设备符合YD/T2022的规定; c d 系统具备对关键设备的工作状态实时监测.远程启停控制、联动控制等功能; e 系统的设备机房符合GB50174的规定; f VTS雷达子系统的供配电设备符合GB50052中一级负荷的规定,其他子系统的供配电设备 符合GB50052中二级负荷的规定 5.2子系统要求 5.2.1雷达子系统 5.2.1.1 基本组成 雷达子系统由天线、雷达收发机和维修终端等组成 5.2.1.2功能要求 雷达子系统主要功能要求如下 具备扇形发射/停止发射能力,扇形区域大小可配置 a 具备抗雨雪、海杂波自动滤波等功能 b) 具备冗余热备功能; c 具备脉冲重复频率,扇形发射区、抗海浪、抗雨雪、磁控管雷达脉冲宽度等参数的设置和记录功 d 能,并预置晴天,雨雪天、雾天等3个或以上的最佳工作模式; 雷达维修终端应能够对雷达进行监测、控制记录性能参数和故障信息,并显示雷达的原始 视频 5.2.1.3性能要求 雷达子系统主要性能要求如下 雷达的距离分辨力和方位分辨力应满足5.1.3.1中规定的要求 a 雷达的发射功率、接收机灵敏度等应结合实际环境和需求具体确定 b) 5.2.1.4接口要求 5.2.1.4.1接口类型 雷达收发机应预留2个以上信号输出接口,其中至少包含一个模拟信号输出接口 模拟信号输出 接口采用同轴电缆输出,数字信号输出接口采用EIA-422EIA-644或R-45输出接口 5.2.1.4.2数据类型 提供雷达视频数据、雷达目标航迹数据和雷达状态/控制数据 10
GB/39277一2020 5.2.1.4.3数据格式 雷达视频数据、雷达目标航迹数据和雷达状态/控制数据的数据格式要求详见附录B 5.2.2VHr通信子系统 5.2.2.1基本组成 VHF通信子系统由VHF收发信机、中央控制器和操作终端等组成 5.2.2.2功能要求 VHF通信子系统主要功能要求如下 VHF频道设置方案可根据实际的使用效果和管理需求进行调整,调整方式应简单便捷 aa b)VTs中心应能设置操作终端的VHF控制权和使用权的优先级; 在操作终端上能使用多个基站的多个频道来发布同一个信息 ce 语音播放模块应能实现话音录制和自动语音播发,且支持循环播放设置 d 5.2.2.3性能要求 VHF通信子系统主要性能要求如下 在vTs区域内,vHr通信话音质量应符合IrU-TRec.P863中3级或以上等级标准的规定 b)VHF设立的呼叫和工作频道应避免同频干扰、三阶互调干扰等 工作频率;156MHz~174MHz; c d VHF通信子系统的其他性能应符合GB/T32401中三级设备的要求 5.2.2.4接口要求 5.2.2.4.1接口类型 EIA-232C,EEIA-422或RJ-45接口 5.2.2.4.2数据类型 语音文字信息 5.2.2.4.3数据格式 数据格式参照JT/T628一2005的规定 5.2.3HF-D子系统 5.2.3.1 基本组成 VHF-DF子系统由前端传感器和VTs终端显示模块等组成 前端传感器一般包括至少2个 VHF-DF站,每个VHF-DF站包括VHF-DF天线、测向接收机、信号处理单元等 5.2.3.2功能要求 VHF-DF子系统主要功能要求如下 能够对在VHF通信链路上进行通信的船舶进行测向或定位,具有至少8个可同时工作的测 向信号通道; 1
GB/T39277一2020 b 每个操作终端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单个或多个VHF-DF基站的监测频率 5.2.3.3性能要求 VHF-DF子系统主要性能要求如下 工作频率:l56MHz174MHz; a D)测向误差;<1.5", c 测向灵敏度;<2AV/m 5.2.3.4接口要求 5.2.3.4.1 接口类型 EIA-232,EIA-422或RJ-45接口 5.2.3.4.2数据类型 方位数据 5.2.3.4.3数据格式 单位为度(") 5.2.4数据接入子系统 5.2.4.1 基本组成 数据接人子系统由AIS,视频监控、水文气象,北斗卫星导航等数据接人设备组成 5.2.4.2功能要求 数据接人子系统主要功能要求如下 能够接人船舶的AIS信息,包括船舶标识、船名、船型、船舶吃水、位置、对地航向、对地航速、 a 危险货物、目的地、计划航行路线等; 能够接人前端摄像机视频监控数据 b 能够接人北斗卫星的基本导航数据和短报文通信数据,包括船舶的位置信息,航速信息、UTC c 信息、短报文信息等; 能够接人水文气象数据,包括风速、风向、温湿度、气压,水流流速等信息 d e 能够接人VTs需要的其他类型的数据 5.2.4.3性能要求 数据接人子系统主要性能要求如下 AIS数据接人性能要求如下 a AIS信息传输速率:>9600bit/s; 22 数据接人延时时间;<500ms b 视频监控数据接人性能要求如下 数据传输带宽:>2Mbit/s; 能够以不少于每秒25的速度传输分辨率720P(及以上)图像 北斗卫星导航数据接人性能要求如下 BDs信息传输速率:>9600bit/s; 12
GB/39277一2020 22 数据接人延时时间;<500 ms; 33 授时误差;<50ns 5.2.4.4接口要求 5.2.44.1接口类型 EIA-232,EIA-485,EIA-422和R-45等接口 5.2.4.4.2数据类型 船舶静态/动态信息、航行信息、视频监控信息,视频监控设备控制信息、船舶北斗卫星导航数据位 置、速度、时间短报文通信、水文气象监测信息等数据 5.2.4.4.3数据格式 数据接人子系统数据格式应符合如下规定 AIS数据格式符合GB/T20068的规定; D视频监控数据格式符合GB/T28181的规定; c 北斗卫星导航数据格式符合GB/T30287.2的规定; d)水文气象数据格式符合GB/T17838的规定 5.2.5数据综合处理子系统 5.2.5.1 基本组成 数据综合处理子系统由雷达数据处理器和多传感器综合处理器等组成 5.2.5.2功能要求 数据综合处理子系统主要功能要求如下 雷达数据处理器应具备如下功能 aa 能够对雷达站的雷达信号进行数字化、杂波处理及信号压缩,形成雷达数字视; 能够实现雷达站本地雷达视频处理、目标录取和跟踪处理等设备的状态监测和参数设置 22 功能; 断电停止工作后,再次通电应能够自启动并恢复运行 多传感器综合处理器应具备如下功能 能够统计识别和未识别的跟踪目标数及跟踪丢失目标数,并记录通过船舶报告线的船舶 信息、数量及时间; 能够对雷达数字视频和跟踪信息、AISs,IBDS,VHF-DF,视频监控以及水文气象等数据进 行融合处理,实现目标自动识别和交通形势分析评估等功能,可预判事件等级进行报警 具备冗余热备功能 5.2.5.3性能要求 数据综合处理子系统主要性能要求如下 目标发生会遇、追越或交叉时,在10个扫描周期内跟踪丢失率<10% a b 在目标航向和航速基本不变或基本按照预定的航向和航速航行的情况下,当跟踪目标被遮挡 时间60s时,系统出现误跟踪、漏跟踪或跟踪丢失的概率<10% 雷达数据处理器单站跟踪目标容量>1000个,,多传感器综合处理器跟踪目标容量 13
GB/T39277一2020 >10000个 d 雷达数据处理器的定位误差、跟踪误差、最大可跟踪直线速度和最大可跟踪加速度应满足 5.1.3.1中规定的VTS要求 5.2.5.4 接口要求 5.2.5.4.1接口类型 EIA-232或R]-45接口 5.2.5.,4.2数据类型 系统的输出为以下经过综合处理后的数据 aa 雷达目标数据; b VHF通信数据 c VHIF-DF数据; 管理信息子系统数据; d AIs,视频监控、水文气象、北斗卫星导航等外部接人数据 e 5.2.5.4.3数据格式 数据综合处理子系统的数据格式应与其他子系统输出的数据格式相匹配 5.2.6交通显示与控制子系统 5.2.6.1 基本组成 交通显示与控制子系统由交通显示与控制系统工作站和交通显示器等组成 5.2.6.2功能要求 交通显示与控制子系统主要功能要求如下 能够显示电子海(江)图、雷达视频图像、目标跟踪状态,VHF测向信息、目标统计信息、AIS数 a 据、视频监控数据、北斗卫星导航数据,水文气象数据、用户编辑区域等,并能够根据需要选择 显示内容; 能够实现任意位置偏心显示,无级缩放交通图像、对选择区域进行全屏显示,开窗显示特定窗 b 口等功能; 支持符合国内和国际标准的标准电子海(江)图格式,能够实现自动更新电子海(江)图,支持光 盘电子海(江)图数据和U盘电子海(江)图数据导人等功能 能够关联显示船舶数据库的船舶档案、航行计划等信息 d 能够设定和修改各类报警区域,设置文字弹出、视觉提示、声音提示等报警方式; fD 能够对雷达、VHF通信、雷达数据处理器和视频监控等设备进行远程操作; 能够提供操作、培训、重放等不同的操作模式; 8 能够记录和保存系统信息和用户操作信息 h 5.2.6.3性能要求 交通显示与控制子系统主要性能要求如下: 交通显示器上一个操作命令的响应时间:<500ms; a D)海(江)图缩放、移动操作完成后,船舶目标标签、雷达回波等应能在500ms内自动实现与海 14
GB/39277一2020 江)图的匹配: 雷达视频回波,雷达目标信息的刷新时间;<3s 5.2.6.4接口要求 5.2.6.4.1接口类型 R-45接口 5.2.6.4.2数据类型 各子系统的控制指令数据 5.2.6.4.3数据格式 对于其他需要交管对其进行控制的子系统,符合其所要求的控制指令数据格式 5.2.7管理信息子系统 5.2.7.1 基本组成 管理信息子系统主要由管理信息服务器和数据库客户端等组成 5.2.7.2功能要求 管理信息子系统主要功能要求如下 能够以服务接口的形式实现VTs与VTS主管机关数据中心的数据共享,具备VTS对船舶交 a 通管理的辅助决策功能; 能够实现按照时间、船名、呼号,MMSI等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查询的功能 b 能够实现数据分析统计功能,并自动生成VTS主管机关运行管理要求的报表; 能够实时接收多传感器综合处理子系统传人的信息,并根据实际情况输出定制化数据 d 能够实现排班计划、值班日志记录、值班信息发布等值班管理功能 e 能够实现用户管理和权限管理功能 fD 5.2.7.3性能要求 管理信息子系统主要性能要求如下 系统最长响应时间;<500ms; aa b)船舶位置更新间隔;3s 5.2.7.4接口要求 5.2.7.4.1接口类型 RJ-45接口 5.2.7.4.2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应符合IALAV-145的规定 5.2.7.4.3数据格式 数据格式应符合IALAV-145的规定 15
GB/T39277一2020 5.2.8记录重放子系统 5.2.8.1 基本组成 记录重放子系统由记录服务器、记录重放软件、网络存储器等组成 5.2.8.2功能要求 记录重放子系统主要功能要求如下 能够实现循环记录存储的功能,在磁盘空间饱和的情况下新产生的数据会覆盖历史最早的数 a 据 系统记录的数据应包含雷达视频数据、VHF语音数据、跟踪目标航迹数据、AIS数据、目 标关联数据、VHF-DF数据、水文气象数据、报警信息、操作记录数据等 b 能够实现数据重放功能,根据选择数据源类型,时间和检索结果进行自由组合同步重放 c 能够实现自定义导出通用数据格式,并进行格式转换 能够实现多倍速的快放、慢放及反方向播放,边记录边插放等功能 d 5.2.8.3性能要求 记录重放子系统主要性能要求如下 数帮逢然储存时 a) :90d; b)同步时间误差:<500ms; c 响应时间:500ms 5.2.8.4接口要求 5.2.8.4.1接口类型 R-45接口 5.2.8.4.2数据类型 雷达视频数据、,VHF语音数据、跟踪目标航迹数据、AIS数据、目标关联数据、VHF-DF数据、水文 气象数据、报警信息、操作记录数据等类型 5.2.8.4.3数据格式 记录重放系统数据应以文件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并提供这些数据文件的数据格式说明 5.2.9信息传输与网络子系统 5.2.9.1基本组成 信息传输与网络子系统由前端路由设备、传输链路和中心路由设备等组成 5.2.9.2功能要求 信息传输与网络子系统主要功能要求如下 网络层应支持IP协议,传输层应支持TCP和UDP协议 a b 各网络设备断电停止工作后,再次通电后应能够自启动并恢复运行 按照不同的信息处理类型,可在不同的虚拟局域网(VLAN)实施数据传递和交换 16
GB/39277一2020 5.2.9.3性能要求 信息传输与网络子系统主要性能要求如下 网络带宽能够保证VTs所有子系统数据传输的质量和稳定性,并预留20%带宽容量余量, a b 网络时延:<400 ms; 时延抖动:50ms; C d)丢包率;<0.1% 5.2.9.4接口要求 接口类型:光纤接口、R-45接口等 5.2.10信息交换与共享子系统 5.2.10.1 基本组成 信息交换与共享子系统由服务器、数据库和信息交互平台等组成 5.2.10.2功能要求 信息交换与共享子系统主要功能要求如下 VTS应按照IALAV-145的规定向其他VTS或第三方系统共享VTS数据,包括航迹数据、 a 船舶数据和航程数据; b)VTS应能从第三方其享数据库接人船舶相关数据,包括船舶基础数据、船企基础数据、通航环 境基础数据、船舶业务动态数据、船员基础数据等 5.2.10.3性能要求 信息交换与共享子系统主要性能要求如下 系统存储容量应满足项目建设实际需求,并留有20%的余量; a 数据连续储存时间:>90d b 响应时间:<500ms c 5.2.10.4接口要求 5.2.10.4.1接口类型 R-45接口 5.2.10.4.2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应符合IALAV-145的规定 5.2.10.4.3数据格式 数最格式应符合IALAV15的规定 17
GB/T39277一2020 6 试验方法 6.1总则 在对VTS进行正式试验前,应满足如下实验条件 a 完成全套设备到达现场的开箱检验,设备型号、数量、生产厂家、出厂日期、备品备件数量、技术 文件以及生产合格证和设备外观等均应满足要求; b 确认完成了全套系统的安装,连接调试和标定,各项测量误差已调至最小; 依据现场验收测试条件,参照本标准规定的系统设备现场检验内容与方法,拟定检验计划、实 施步骤与方法以及检验记录表格等; d 备妥所需的测试仪器、设备与工具,所用仪器应备有近期(半年内)检验合格证 e 商定参加系统设备现场检验的人员和分工; f 系统供货商应提供全套符合本标准及合同文件要求的验收文本 6.2系统总体试验方法 6.2.1功能试验 系统功能试验方法;检查VTs是否具有5.1.2规定的各项基本功能 6.2.2性能试验 6.2.2.1性能要求试验 VTs性能要求试验应选择在睛天,3级及以下海况下展开,所使用的高精度差分定位设备定位误 差不大于0.5m,方法如下 a)距离分辨力测试: 选择两个测试目标,初始位于雷达站同方位且保持一定距离,确保两个目标的雷达回波清晰可辨 测试目标沿雷达同方位向另一目标靠近,记录测试目标与点目标在回波融合瞬间的间距,测试不少 于10次 计算系统的距离分辨力Ar,确认是否满足5.1.3.1规定的要求 距离分辨力计算见式(1): r 式中 -测试目标与点目标间距的测量值 -测试次数 b)方位分辨力测试: 选择两个测试目标,初始位于距离雷达站同距离不同方位的位置,确保两个目标的雷达回波清晰可 辨,测试目标向另一固定点目标靠近(靠近过程中两目标保持与雷达站同距离),记录测试目标与点 目标在回波融合瞬间的两目标间距和测试目标与雷达站之间的距离,测试不少于10次 计算系统 的方位分辨力Aa,确认是否满足5.1.3.1规定的要求 方位分辨力计算见式(2): AL 】" Aa= R 式中 R -测试目标与雷达站间距离的测量值; 18
GB/39277一2020 公! -测试目标与点目标间距离的测量值; -测试次数 静止目标定位误差测试: c 选择一个静止的测试目标(目标等效RCS宜为1m'),将高精度差分定位设备固定在测试目标上 开启高精度差分定位设备数据采集和定位功能,分别记录高精度差分定位设备测得的测试目标的 经纬度信息(需转换为距离方位数据与VTS给出的测试目标的距离和方位,每次记录时间不少于 2min,测试不少于10次 分别计算距离固定误差平均值A,,方位固定误差平均值A.距离误差 标准差,和方位误差标准差,并计算距离最大误差ERm和方位最大误差E m,确认是否满足 5.1.3.1规定的要求 测量误差计算见式(3)和式(4): 习(R,一R) 误差标准差计算见式(5)和式(6) 一A,) >说一人 -习 (a,一a,一A. 式中 -VTs距离测量值; -VTs方位测量值; a R -根据高精度差分定位设备测得的经纬度信息转换得到的距离值; 根据高精度差分定位设备测得的经纬度信息转换得到的方位值 -测试次数 最大误差计算公式为;ERm=|A,十3o,Ea=|A.十3o 运动目标定位误差测试 d 选择一个移动的测试目标(目标航速不宜低于5kn),将高精度差分定位设备固定在测试目标上 开启高精度差分定位设备数据采集和定位功能,每间隔1s分别记录一次高精度差分定位设备测 得的测试目标的经纬度信息(需转换为距离方位数据)与VIS给出的测试目标的距离和方位,记录 时间不少于2nmin 分别计算距离固定误差平均值A,、方位固定误差平均值A.,距离误差标准差 a,和方位误差标准差o. ,并计算距离最大误差ERm和方位最大误差Em,确认是否满足5.1.3.1l 规定的要求 测量误差计算见式(7)和式(8): R,一R, A a -Q 误差标准差计算见式(9)和式(10) (R,一R,一A," -,习 9 (10 (a,一a;一A. 19
GB/T39277一2020 式中 VTS距离测量值; VTS方位测量值; a R 根据高精度差分定位设备测得的经纬度信息转换得到的距离值 -根据高精度差分定位设备测得的经纬度信息转换得到的方位值 a -记录次数 最大误差计算公式为.EAa 、=A,十3o,,Em=A 十3d 目标跟踪误差测试: e 选择一个移动的测试目标(目标航速不宜低于5kn),将高精度差分定位设备固定在测试目标上 开启高精度差分定位设备数据采集和定位功能,每间隔1s分别记录一次高精度差分定位设备测 得的测试目标的经纬度信息(需转换为距离方位数据)与vTs给出的测试目标的航速和航向.记录 时间不少于2nmin 分别计算航速固定误差平均值Av,航向固定误差平均值A,航速误差标准差 ,和航向误差标准差o),并计算航速最大误差Ev和航向最大误差Enm.,确认是否满足5.1.3.1 中规定的要求 测量误差计算见式(11)和式(12) 点之 -V Av A 一6 12 误差标准差计算见式(13)和式(14) 吉习M-v一A ( (0,-一A,))1 14) "-习 式中: V VTS距离测量值; VTS方位测量值; 根据高精度差分定位设备测得的经纬度信息转换得到的距离值 V 根据高精度差分定位设备测得的经纬度信息转换得到的方位值; 记录次数 最大误差计算公式为;Ev,=|A|+3av;E,=|A,|十3a 目标最大可跟踪直线速度/加速度性能测试 fD) 测试目标以最大加速度均匀加速到最大速度(直线前进).记录系统能够保持稳定跟踪的最大直线 速度和最大加速度 测试不少于10次,计算最大可跟踪直线速度AV和最大可跟踪加速度 a、,确认是否满足5.1.3.1规定的要求 最大跟踪速度计算见式(15): 4V V 15 nm, max n 最大跟踪加速度计算见式(16): Aam am (16 max 式中: AV 系统能够保持稳定跟踪的最大直线速度; max 系统能够保持稳定跟踪的最大加速度 Aamx 20
GB/39277一2020 -测试次数 目标最大可跟踪角速度性能测试: g 测试目标以最大速度作匀速圆周运动(确保船舶本身航行安全),记录系统能够保持稳定跟踪的最 大角速度 测试不少于10次,计算最大可跟踪角速度确认是否满足5.1.3.1规定的要求 最大跟踪角速度计算见式(17): 0 0a 17 nmax=一 文 式中: 系统能够保持稳定跟踪的最大角速度 Am -测试次数 6.2.2.2可用性试验 VTS可用性试验方法如下: 按照GB/T37079的规定进行测试得到VTs的MTTF和MTBF的数值,计算VS的可用性,确 认是否满足表4规定的要求 系统可用性计算公式为;可用性=(MTTF/MTBF)×100% 6.2.2.3环境适应能力试验 VTS环境适应能力试验方法如下 室内温度;按照GB/T2423.1和GB/T2423.2的规定进行测试 aa 室内湿度;按照GB/T2423.3的规定进行测试; b 室内防护等级:按照GB/T4208的规定进行测试; c d 室内噪声;按照GB/T14574的规定进行测试; 户外温 H度;按照GB/T2423.1和GB/T2423.2的规定进行测试 e 太阳辐射:按照GB/T 2423.2 .24的规定进行测试; 紫外辐射;按照IEC60945的规定进行测试 g 户外防护等级;按照GB/T4208的规定进行测试; h 腐蚀;按照ISO12944-6的规定进行测试; 盐雾;按照GB/T2423.17的规定进行测试; kk 风;按照GB/T2423.41的规定进行测试 雷电:按照GB/T21431的规定进行测试 6.3子系统试验方法 6.3.1 雷达子系统 6.3.1.1 功能试验 雷达子系统功能试验方法如下 收发机扇区发射功能测试:在雷达子系统中设置一定角度的静默区0"360',观察该区域内雷 a 达回波的显示情况; b 抗雨雪/海杂波自动滤波功能测试:选择雨雪和海杂波天气进行试验,观察雷达抗雨雪和海杂 波自动滤波效果; 冗余热备功能测试:重启一台正在工作的雷达收发机,观察交通显示器上的雷达回波显示 情况; 21
GB/T39277一2020 d 参数设置和记录功能测试:在VTS中心和雷达站分别调节脉冲重复频率、扇形发射区、抗海 浪、抗雨雪和磁控管雷达脉宽参数等雷达设置参数,并选择睛天、雨雪天和雾天预置模式,观察 雷达视频变化情况; 维修终端控制功能试验;在维修终端查看雷达运行状态并进行控制操作,观察控制操作是否生 效;打开记录文件夹,查看性能参数和故障信息记录情况;查看雷达原始视频的显示情况 6.3.1.2性能试验 雷达子系统性能试验方法如下: a 雷达的距离分辨力和方位分辨力试验方法与6.2.2.1相同 b)雷达发射功率和接收机灵敏度按照GB/T12649的规定进行测试 6.3.1.3接口试验 雷达子系统接口试验方法:由雷达子系统向虚拟接收方分别发送雷达视频数据、雷达目标航迹数据 和雷达状态/控制数据,然后检测所发送的数据类型和格式是否符合5.2.1.4.2和5.2.1.4.3的要求 6.3.2VH通信子系统 6.3.2.1 功能试验 VHF通信子系统功能试验方法如下; 频道设置功能测试;在操作终端改变VHF频道设置,然后在设置的频道进行语音呼叫,确认 a 语音播发情况 优先级设置功能测试;在VHF显示终端软件中将某操作终端设置为第一优先级,另一操作终 b 端设置为第二优先级 测试时,在低优先级操作终端喊话的同时,尝试用较高优先级操作终端 进行播报信息,确认高优先级操作终端是否能够抢断低优先级操作终端的喊话 同步发布功能测试:控制所有基站的所有频道来发布相同信息,确认发布情况 c 录制、自动语音播发和循环播放功能测试;录制一段特定语音,然后进行自动播发和循环播放 d 确认播发的语音与所录制的语音相同且系统支持自动播发和循环播放 6.3.2.2性能试验 VHF通信子系统性能试验方法如下 通话质量使用ITrU-TRec.P.863推荐的音频质量测试软件进行测试 a b) 在VHF通信系统中所有频道进行通话,检查是否存在同频干扰现象 然后计算设置的频道 是否存在三阶互调干扰现象 其他性能指标按照GB/T32401的规定进行测试 c 6.3.2.3接口试验 VHF通信子系统接口试验方法;由VHF通信子系统向虚拟接收方发送语音文字信息,然后检测 所发送的数据类型和格式是否符合5.2.2.4.2和5.2.2.4.3的要求 6.3.3VHF-DF子系统 6.3.3.1功能试验 VHF-DF子系统功能试验方法如下 测向定位功能测试:在操作终端通过VHF与8艘船舶直接通信,检查VHF-DF输出的每艘通 a 22
GB/39277一2020 信船舶的位置和测向信息是否正确 b 频道切换功能测试;在操作终端选择和切换VHF-DF基站,并修改其监测频率,然后呼叫对应 基站和频率的测试船舶确认位置和测向信息是否正确 6.3.3.2性能试验 VHF-DF子系统性能试验方法如下 测向误差;按照GB/T34089的规定进行测试; a b) 测向灵敏度:按照GB/T34089的规定进行测试 6.3.3.3接口试验 接口试验方法;由VHF-DF子系统向虚拟接收方发送位置数据,然后检测所发送的数据类型和格 式是否符合5,2.3.4.2和5.2.3,4.3的要求 6.3.4数据接入子系统 6.3.4.1 功能试验 数据接人子系统功能试验方法如下 As信息接人功能测试,在VTs交通显示与控制子系统查看过往船舶的船名、船型、船舶吃 a 水.位置.对地航向、对地航逃,危险货物.目的地.,计划航行路线.uTc等AIs信息是青完整 且正确; b 视频监控接人功能测试:在VTs交通显示与控制子系统查看接人的监控视频是否显示对应 区域; 北斗卫星导航数据接人功能测试:在VTs交通显示与控制子系统查看船舶的位置、航速、 UTC等信息是否完整且正确 水文气象信息接人功能测试:在VTS交通显示与控制子系统查看风速、风向、温湿度、气压,水 d 流流速等信息是否完整且正确 6.3.4.2性能试验 数据接人子系统性能试验方法如下 AIS/北斗卫星导航信息传输速率测试:向数据接人子系统传输10000条随机的AIS信息数据 a 和10000条随机的北斗卫星定位数据,计算出传输数据所用的总时间,通过总数据量的大小 计算传输速率是否>9600bit/s; AIS/北斗卫星导航数据接人延时测试;在系统中进行10000次AIS数据和10000次北斗卫 b 星导航数据接人请求,记录系统每次的数据接人延迟时间并计算平均接人延迟时间,确认系统 的平均响应时间是否500ms; 人带宽测试向数据接人子系统传输10.000条随机的视颗监控数据,通过测 视频监控数据接 试传输速迷度计算出传输的实际带宽,确认系统的视频监控数据传输带宽是否>2Mhit/s; 视频监控图像传输速率测试:向数据接人子系统传输10000张随机的分辨率720P视频监控 图像,计算出传输数据所用的总时间,通过总数据量的大小计算传输速率是否满足每秒不少于 25帧 6.3.4.3接口试验 数据接人子系统接口试验方法:由数据接人子系统向虚拟接收方分别发送船舶静态/动态信息、航 23
GB/T39277一2020 行信息,视频监控信息,视频监控设备控制信息,船舶北斗卫星导航数据(位置,速度,时间、短报文通 信,水文气象监测信息等数据,然后检测所发送的数据类型和格式是否符合5.2.4.4.2和5.2.4.4.3的 要求 6.3.5数据综合处理子系统 6.3.5.1 功能试验 数据综合处理子系统功能试验方法如下 视频显示与压缩功能测试:从雷达输人至雷达数据处理器经过信号处理后,检验形成的数字视 a 频是否能在雷达数据处理器中显示,确认视频压缩率是否能够设置,分别计算出原始视频的大 小以及压缩后视频的大小 b 状态监测与参数设置功能测试:在雷达数据处理器中,确认目标能够手动录取跟踪,并记录跟 踪信息;改变参数的设置,观察视频信号是否改变 通电自启动功能测试:在雷达数据处理器运行时切断电源,重新连接电源后,观察雷达数据处 理器是否能够自动启动并正常运行 跟踪统计功能测试;在多传感器综合处理器中检索识别和未识别的跟踪目标信息以及跟踪丢 d 失目标信息,确认这些信息是否持续更新 检索重点关注区域(锚地、自动跟踪区)内的目标 数,检查目标数量是否正确;检索通过报告线的船舶信息、数量以及时间,每当有船舶通过报告 线后,观察多传感器综合处理器中通过报告线的船舶信息是否持续更新,以及是否按照船舶种 类进行分类统计 数据融合功能测试;观察多传感器综合处理器的输出,观察雷达目标与AIs目标是否准确 叠加 fD 冗余热备功能测试;重启一台正在工作的多传感器综合处理器,观察前端雷达回波以及目标信 息是否存在,另一台机器是否能够自动顶替前一台机器的角色 6.3.5.2性能试验 数据综合处理子系统性能试验应选择在睛朗的白天.3级及以下海况下展开,方法如下 目标追越跟踪性能测试 a 选择两个测试目标目标航速不宜低于2kn),初始保持300m~500m间距,调整测试目标航 速航向,确保测试目标在追越过程中满足: 测试目标的雷达回波融合周期数不低于10(1020个雷达扫描周期为宜); 测试目标在雷达回波融合前后10周期内保持航速航向稳定 2 VTs交通显示器上观察两个测试目标的跟踪情况,若仍能保持跟 测试过程示意图见图3,在 踪不交换、不丢失,则记录跟踪成功,否则记录跟踪失败 重复上述测试不少于10次,计算跟 踪成功率P.,确认是否满足5.2.5.3a)规定的要求 跟踪成功率计算见式(18): 跟踪成功) 18 "-豆"-" 跟踪不成功 24
GB/39277一2020 测试目标1 测试目标2 TI时刻 7O时刻 T+2时刻 图3追越测试示意图 b 目标会遇跟踪性能测试 选择两个测试目标(目标航速不宜低于2kn),初始保持300m500m间距,调整测试目标航 速航向,确保测试目标在会遇过程中满足 ) 测试目标的雷达回波融合周期数不低于10(10~20个雷达扫描周期为宜); 2)测试目标在雷达回波融合前后10周期内保持航速航向稳定 测试过程示意图见图4,在VTs交通显示器上观察两个测试目标的跟踪情况,若仍能保持跟 踪不交换,不丢失,则记录跟踪成功,否则记录跟踪失败 重复上述测试不少于10次,计算跟 踪成功率P,,确认是否满足5.2.5.3a)规定的要求 跟踪成功率计算见式(19). 跟踪成功 P,= (19 跟踪不成功 测试目标1 测试目标2 r40时刻 +1时刻 T+2时刻 图4会遇测试示意图 目标交叉跟踪性能测试: 选择两个测试目标(目标航速不宜低于2kn),初始保持300m500m间距,两个测试目标航 向成20"一70"角交叉行驶,调整测试目标航速航向,确保测试目标在交叉过程中满足 1 测试目标的雷达回波融合周期数不低于10(1020个雷达扫描周期为宜) 测试目标在雷达回波融合前后10周期内保持航速航向稳定 2) 测试过程示意图见图5,在VTS交通显示器上观察两个测试目标的跟踪情况,若仍能保持跟 踪不交换,不丢失,则记录跟踪成功,否则记录跟踪失败 重复上述测试不少于10次,计算跟 踪成功率P,,确认是否满足5.2.5.3a)规定的要求 跟踪成功率计算见式(20) 跟踪成功 "-习-" 20 跟踪不成功) 25
GB/T39277一2020 测试目标2 测试目标1 20"~70") 图5交叉测试示意图 d 目标遮挡跟踪性能测试: 用VTS对测试目标进行跟踪,为等效目标遮挡场景,关闭雷达设备无线电发射功能,1min后 打开雷达设备的无线电发射功能 在VTs中心交通显示器上观察测试船的跟踪情况,若仍 能保持测试船的跟踪不丢失,则记录跟踪成功,否则记录跟踪失败 重复上述测试不少于 10次,计算跟踪成功率P,,确认是否满足5.2.5.3b)规定的要求 跟踪成功率计算见式(21): 跟踪成功) 21 -习 P, 小/, 跟踪不成功) 6.3.5.3接口试验 数据综合处理子系统接口试验方法:;由数据综合处理子系统向虚拟接收方分别发送处理后的目标 融合数据、雷达目标数据、VHF-DF设备,水文气象数据、AIS,北斗定位信息、VHF通信、视频监控视频 和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等数据,然后检测所发送的数据类型和格式是否符合5.2.5.4.2和5.2.5.4.3的 要求 6.3.6交通显示与控制子系统 6.3.6.1功能试验 交通显示与控制子系统功能试验方法如下: 交管显示功能测试: a 1 打开交通显示与控制子系统客户端,以任何权限进人交通显示与控制子系统,观察电子海 江)图能否正确加载,电子海(江)图要素信息是否完整且正确 观察交通显示与控制子系统中是否可以显示雷达视频图像、目标跟踪状态、VHF测向信 息、AIS数据,视频监控数据,北斗卫星导航数据,水文气象数据,用户自定义区域等信息, 并观察能否根据需要选择显示的内容; 观察交通显示与控制子系统是否具有AIS目标统计数、雷达目标统计数、融合目标统计 数以及多功能区域目标统计数等功能 b)偏心显示,无级缩放交通图像,选择区域全屏显示、开窗显示特定窗口功能测试;在交通显示与 控制子系统中进行移动界面、缩放界面、偏心显示,选择区域全屏显示和开窗显示特定窗口操 26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GB/T39277-2020

船舶交通是海上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但由于其特殊性质,往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为了提高船舶交通安全和效率,我国制定了船舶交通管理系统GB/T39277-2020标准。

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船舶动态监控与信息服务
  • 通过对船舶动态信息进行采集、处理、传输等工作,为航行决策提供支持,实现船舶交通流优化和安全管理。

  • 航道交通管理
  • 通过对航道交通信息的采集、分析和掌握,提供给船舶相关信息,辅助决策,加强对航线的监管和控制。

  • 灾害应急管理
  • 通过加强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预警、监测和信息发布,提高船舶在遇到灾害时的适应能力,保障船舶交通的安全性。

  • 船舶交通指挥与调度
  • 通过对船舶运行情况的跟踪、分析和判断,实现船舶交通流优化和安全管理。

总之,GB/T39277-2020标准为船舶交通领域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从船舶动态监控到指挥调度,再到应急响应,都给出了明确和详细的规范。

管法兰用金属齿形组合垫片第2部分:Class系列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管法兰用金属齿形组合垫片第2部分:Class系列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管法兰用金属齿形组合垫片第2部分:Class系列的编号:GB/T39245.2-2020。管法兰用金属齿形组合垫片第2部分:Class系列共有16页,发布于2021-06-01
乘用车车道保持辅助(LKA)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乘用车车道保持辅助(LKA)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乘用车车道保持辅助(LKA)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的编号:GB/T39323-2020。乘用车车道保持辅助(LKA)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共有11页,发布于2021-06-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