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7456-2019

海洋平台电驱动齿轮齿条升降装置

Electricdrivenrackpinionjackingsystemforoffshoreplatform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海洋平台电驱动齿轮齿条升降装置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海洋平台电驱动齿轮齿条升降装置的编号:GB/T37456-2019。海洋平台电驱动齿轮齿条升降装置共有16页,发布于2019-12-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U35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47.020.99
  • 实施日期2019-1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6页
  • 文件大小1.21M

海洋平台电驱动齿轮齿条升降装置


国家标准 GB/T37456一2019 海洋平台电驱动齿轮齿条升降装置 Eleetrieirivenrackpinionjackingsystemforoffshoreplatform 2019-05-10发布 2019-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币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37456一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精锻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船级 社、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精锻海洋工程创新研究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平平、欧阳涛、曹树杰、陈裕彬、陆军、许正中、陈永福、李光远、张静波、 马振军、刘会涛、麦志辉,邓达、陈庆林、陈峰,黄志坚、凌爱军、王泓、张文斌、宋庆国、曲健冰、洪明辉、 方孙、刘洪波、宋林松、陈文礼、蒋爱国、邹付兵
GB/37456一2019 海洋平台电驱动齿轮齿条升降装置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洋平台电驱动齿轮齿条升降装置(以下简称“升降装置”)的分类、结构与标记、技术 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升降装置的设计、制造、试验和验收,其他用于海洋工程船舶的齿轮齿条升降装置可 参照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712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 GB/T1184一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1356通用机械和重型机械用圆柱齿轮标准基本齿条齿廓 1800.1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极限与配合第1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础 GB 1801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极限与配合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 GB 18042000 -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 1958产品儿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检测与验证 GB 2970厚钢板超声检测方法 GB 2975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GB 8480.5直齿轮和斜齿轮承载能力计算第5部分;材料的强度和质量 GB 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 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 6402钢锻件超声检测方法 GB 6463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厚度测量方法评述 GB 9443铸钢件渗透检测 GB 10095.1圆柱齿轮精度制第1部分:轮齿同侧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 GB 0095.2圆柱齿轮精度制第2部分:径向综合偏差与径向跳动的定义和允许值 GB/T1061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 GB 11345一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 11352 -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GB/T13306标牌 GB/T17107锻件用结构钢牌号和力学性能 GB/T20066一2006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GB/Z24637.2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通用概念第2部分;基本原则、规范、操作集和不确 定度 GB/T25295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
GB/T37456一2019 GB/T26952一2011焊缝无损检测焊缝磁粉检测验收等级 GB/T269532011焊缝无损检测焊缝渗透检测验收等级 GB/T29712一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验收等级 GB/T30790.5一2014色漆和清漆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第5部分;防护涂料 体系 GB50661一2011钢结构焊接规范 CB/T4397海洋石油平台电气设备防护,防爆等级要求 JB/T7665通用机械噪声声功率级现场测定声强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驱动齿轮齿条升降装置 eleetricdrienrackpinionjackingsystem 由电动机驱动升降单元,利用升降单元中的升降齿轮作用于平台桩腿上的齿条以实现在桩腿站立 状态下升,降平台体或在平台体漂浮状态下升降桩腿的升降装置 3.2 额定升降载荷ratedjackingload 升降平台体时,升降装置通过升降齿轮传递到桩腿齿条齿面的额定垂直有效载荷 3.3 预压载载荷prelodingload 升降装置的最大动态升降载荷,包括平台自重、可变载荷及压载水重量 hodin 最大静态保持载荷 maximumstatic ingload 升降装置在升降齿轮保持静止状态时传递到桩腿齿条齿面的最大垂直有效载荷 分类、结构与标记 4.1分类 升降装置按结构形式分为两类 A类:一台电动机驱动一台升降单元; a b B类;一台电动机驱动两台或多台升降单元 4.2结构 4.2.1组成 升降装置主要由升降单元、动力单元及电气控制单元组成 4.2.2升降单元 升降单元主要由减速器与升降齿轮(与桩腿齿条啮合的齿轮)组成 4.2.3动力单元 动力单元主要由电动机与电磁制动器组成
GB/37456一2019 4.2.4电气控制单元 电气控制单元主要由中央控制台、控制箱和桩边操作箱组成 4.2.5典型结构示意图 升降装置的典型结构(电气控制单元除外)如图1和图2所示 说明: -齿条; -桩腿 -升降齿轮; -减速器 -电动机; -电磁制动器 图1A类升降装置典型结构示意图
GB/T37456一2019 说明: -齿条; -桩腿; 升降齿轮 减迷器; 电磁制动器 电动机; -过桥齿轮 -同步齿轮 图2B类升降装置典型结构示意图 4.3产品标记 4.3.1型号表示方法 升降装置的型号表示方法如下 GB/工37456-HL.SI -额定升降载荷的数值,单位为千牛(kN) 结构类型,A表示A类,B表示B类 -电驱动齿轮齿条升降装置代号 本标准编号 4.3.2产品标记示例 产品标记示例如下 额定升降载荷为2000kN,一台电动机驱动一台升降单元的电驱动齿轮齿条式升降装置标记为 GB/T37456-IDQS-A一2000 5 技术要求 5.1设计 5.1.1升降装置的设计应满足升降装置平台的预定用途,可参照附录A或根据平台要求确定升降装置
GB/37456一2019 的具体技术条件 升降装置的设计应保证平台在下列工况可能的最大载荷下能正常工作: a 平台的正常升降; b 平台的固定支撑保持; 平台预压载下平台的升降; 平台预压载下平台的固定支撑保持 d 桩腿的正常升降; e 桩腿的固定保持; 平台的极限风暴固定支撑保持(站立状态和漂浮状态) 8 5.1.2升降装置的设计应确保具有一定的冗余度,使其任一构件/部件的单一失效不会损害平台安全 5.1.3升降单元的齿轮(包括减速器齿轮和升降齿轮)设计应满足齿面接触强度最小安全系数不小于 1,齿根弯曲强度最小安全系数不小于1.5,确保齿轮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5.1.4升降齿轮的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a 齿轮材料的硬度一般不小于齿条材料的硬度; b 齿轮齿根极限强度(破坏负荷)不小于齿条的极限强度的1.1倍 5.1.5电气控制单元应设有必要的监控、报警和控制装置,包括平台体倾斜指示、电压、电流、升降齿轮 运转情况指示,超载荷及故障报警等 5.1.6升降装置应设有可靠的安全装置,具备自锁功能,以使升降装置在失去动力时仍可保持桩腿与 平台的锁紧状态 5.1.7升降装置在下述环境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最高室外温度为十45C,相对湿度为70%;最低室外温度为一10C,相对湿度为50%; a 平台升降过程及作业过程所产生的振动和冲击; b 盐雾含量在0.33mg/m23.6mg/m范围的海洋作业环境 c 5.2材料 升降装置主要零部件材料按表1选取,可采用性能不低于表1规定的其他材料 材料应按6.1检 验合格后方可投产 表1升降装置主要零部件材料 材料 零部件名称 适用标准号 材料名称 牌号 减速器齿轮 锻钢 42CrMo,40CrNiMo GB/T17107 齿轮轴 锻钢 40Cr,42CrMo GB/T17107 升降齿轮 GB/T17107 锻钢 34Cr2Ni2Mo 减速器箱体 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 IDH36 GB/T712 ZG270-500 GB/T11352 减速器支撑架 铸钢 5.3尺寸及公差 5.3.1升降装置的齿轮尺寸及公差应符合GB/T1356,GB/T10095.1,GB/T10095.2的规定 除齿轮以外的其他零部件的尺寸及公差可按GB/T1800.1,GB/T1801的规定,采用适合的尺 5.3.2 寸及公差带组合配合
GB/T37456一2019 5.3.3升降装置零部件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应符合GB/T1804一2000中m级的规定 5.3.4升降装置零部件未注形位公差应符合GB/T1184一1996中k级的规定 5.4外观 5.4.1升降装置所有零部件应无毛刺、碰伤,划痕、锈蚀痕迹等缺陷 升降装置主要零部件的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表2的要求,其余零部件的表面粗糙度一般应不大于 5.4.2 Ra3.24m 表2升降装置主要零部件的粗糙度 单位为微米 零部件名称 重要位置 表面粗糙度Ra 减速器齿轮 内径、齿面 s0,8 齿轮轴 外径,齿面 0.8 <1.6 升降齿轮 外径,齿面 减速器箱体 内径 <1.6 支撑架 内径 <1.6 5.4.3有防腐蚀要求的裸露零部件,宜采用防腐蚀材料,若不宜采用防腐蚀材料,应经防锈处理,也可 采用镀层和钝化层、漆层等进行防腐 采用漆层防护时可按GB/T30790.5一2014的要求进行涂漆防 护 除另有规定外,刷涂或喷涂的道数应不少于4道,干膜厚度应不低于150m. 5.4.4涂层和镀层不应有针孔、麻点、起皮、起泡及脱皮现象 5.5焊接 减速器的箱体焊缝质量等级应不低于GB50661一2011规定的二级 5.6齿面热处理 齿轮及齿轮轴的齿面热处理质量应符合设计图样的技术要求,不应低于GB/T3480.5的要求 5.7升降单元 5.7.1升降单元在空载、额定升降载荷、预压载载荷及超载荷下应能正常运行 5.7.2升降单元运行时应无异常噪声和振动,噪声级应不高于90dB 5.7.3升降单元运行时各处轴承温度不应超过其可靠的使用温度范围 5.7.4升降单元各密封处应无泄漏 5.7.5升降单元的升降速度应大于0.2m/min或达到设计要求 不同模数升降齿轮在额定升降载荷下运行50h后,其齿面平均磨损量应满足表3的要求 5.7.6 表3升降齿轮的齿面平均磨损量 单位为毫米 项目 参数范 模数 m150 50180 m180 平均磨损量
GB/37456一2019 5.8动力单元 5.8.1电动机的转速应与升降速度相匹配 5.8.2电磁制动器的制动力矩应不小于额定提升载荷的1.5倍或最大静态支撑载荷的1.1倍,两者比 较取较大值 5.8.3电磁制动器应能在2s内完全停止升降动作 5.8.4电动机的外壳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56 5.9电气控制单元 5.9.1电气控制单元应能实时监控升降装置的电压、电流、载荷、运行和制动的状态,并能对升降的动 作、速度、位置和制动实现精确控制 5.9.2电气控制单元应有报警与相应保护功能 5.9.3电气控制单元的中央控制台、控制箱和桩边操作箱应能分别控制升降装置,中央控制台应具有 控制模式转换功能 5.9.4中央控制台和桩边操作箱的应急切断开关应能正常工作 5.9.5中央控制台和控制箱的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44,桩边操作箱的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56,其他电 气控制单元元器件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T25295的规定,电气设备外壳的防护等级应符合CB/T4397 的规定 试验方法 6.1材料 6.1.1升降装置所用锻钢件、钢板、铸钢件的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方法和试验方法见表4 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方法和试验方法 表4 序号 取样数量 检验项目 取样方法 试验方法 化学成分 每炉不少于1个按GB/T20066一2006 拉伸 每批不少于2个不同钢件,按(GBy/T2975 按GB/T17107 冲击 每批不少于2组不同钢件,按GB/T2975 硬度(有要求时每批不少于3个 不同钢件 锻钢件逐件检测 按GB/T6402 逐件 超声波探伤检测 钢板逐件检测 按GB/T2970 铸钢件逐件检测 渗透检测 逐件 按GB/T9443 外观 逐件 逐件检验 目视及测量 尺寸 逐件 逐件检验 合适的量具,如卡尺,千分尺等 每组U型缺口试样取2个或V型缺口试样取3个 6.1.2升降装置其他材料可采用检查材料牌号和核对材质证书的方法进行检验
GB/T37456一2019 6.2尺寸及公差 6.2.1升降装置零部件尺寸及公差应依据设计图样按GB/Z24637.2的要求采用相应等级的量具进行 检验 6.2.2升降装置主要零部件的重要尺寸可选用表5推荐的量具,也可选用测量精度高于表内所列量具 的其他量具或检测设备 表5升降装置主要零部件尺寸检测推荐量具 序号 零部件名称 检测项目 检测量具 齿轮 齿面 游标卡尺、齿厚卡尺、齿轮公法线千分尺、齿轮测量仪等 齿轮轴 外径 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三坐标测量仪等 减速器箱体 内孔、中心距 游标卡尺、内径百分表/千分表、三坐标测量仪等 游标卡尺,内径百分表/千分表邻 内径 支撑架 升降装置零部件形位公差应依据设计图样按GB/T1958规定的方法采用相应等级的量具进行 6.2.3 检验 6.2.4升降装置零部件的形位公差可选用表6推荐的量具,也可选用测量精度高于表内所列量具的其 他量具或检测设备 表6升降装置主要零部件形位公差检测推荐量具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量具 直线度,平而度,圆,圆柱度,同轴度,对称百分表/千分表,V型块或测量支座、三坐标测量仪,形位误差 度,圆跳动,全跳动、平行度 测量仪等 垂直度、倾斜度 直角尺,万能角度尺、三坐标测量仪、形位误差测量仪等 6.3外观 6.3.1目视检查升降装置零部件是否有毛刺、碰伤、划痕、锈蚀痕迹等缺陷,涂层和镀层表面是否有针 孔、麻点、起皮、起泡及脱皮现象 6.3.2升降装置零部件的表面粗糙度应依据设计图样按GB/T10610规定的方法采用粗糙度检测仪进 行检验 6.3.3采用涂漆方式表面处理的零部件应依据设计图样按GB/T30790.5一2014规定的方法采用涂镀 层测厚仪进行检验 6.3.4采用电镀方式表面处理的零部件应依据设计图样按GB/T6463规定的方法采用涂镀层测厚仪 进行检验 6.4焊接 6.4.1按GB50661一2011的规定对焊接质量进行检验 升降装置零部件的焊缝应按设计图样要求的验收规范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但不应少于或低于 6.4.2 表7中规定的检验项目和检查要求,所有焊缝应冷却到环境温度后方可进行检测
GB/37456一2019 表7升降装置焊缝检查项目和检查要求 煤缝质量等级 检验项目 检查方法 级 级 三级 裂纹 不准许 目视,探伤检测 不大于0.2/十0.2'且不大于1nmm.不大于0.2十0.且不大于2mm. 未焊满 每100mm长度焊缝内未焊满累计每100mmm长度焊缝内未焊满累计 长度不大于25mmm 长度不大于 25mm 不准许不大于02十0.2且不大于1nmm不大于02十0.且不大于2nmm 根部 目视及测量 长度不限 长度不限 收缩 不大于0.05r且不大于0.5 ,连 mm, 不大于0.1且不大于1mm,长度 咬边 续长度不大于100mm,且焊缝两侧 不限 咬边不大于10%焊缝全长 炽接 电弧 不准许 允许存在个别电弧擦伤 目视 质量 擦伤 缺口深度不大于0.05且不大于缺口深度不大于0.l且不大于 接头 0.5mm,每1000mm 不准许 长度焊缝内 】mm,每100mm长度焊缝内不 不良 不超过1处 超过1处 每50mm长度媒缝内允许存在直目视及测量、 表面 探伤检测 径小于0.4且不大于3mm的气 气孔 孔2个,孔距应不小于6倍孔径 不准许 表面 深度不大于0.21,长不大于0.5且 夹渣 不大于20mm 焊缝焊脚不大于6mm时,允许似 角媒缝 且不大于10mm,允差0mm1.5mm; 炽脚尺寸不小于(H 焊脚 焊缝检验尺 尺寸 焊缝焊脚大于6mm时,允许偏差 许偏差0mm一2.0mm 尺寸 0mm~3.0mm 探伤检 00% 抽检比例不小于20% 测比例 探伤UT十MT UT十MT、 UT:超声波 UT+PT MT 类型 探伤 无损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相关的无损 粉 UT验收等级不低于GB/T11345一2013中B MT:磁 检测 检测 级或GB/T29712一2013中2级 探伤 验收MT验收等级不低于GB/T26952一201l中 PT:渗透探伤 等级 2级; P'T验收等级不低于GB/T26953一2011中 2级 注:表中1为板厚,单位为毫米(mm
GB/T37456一2019 6.5齿面热处理 齿轮及齿轮轴的齿面热处理质量检验项目和试验方法见表8 表8齿轮齿面热处理检验项目和试验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试验方法 外观 目视 齿面硬度 有效硬化层深度 GB/T 按 3480,5 金相组织 表面裂纹磁粉或着色渗透探伤 变形量 相应量具或设备 6.6升降单元 6.6.1将升降装置连接到专用试验设备上,升降单元按表9的规定分别进行空载、额定升降载荷、预压 载载荷及超载荷试验 表9升降单元载荷试验 试验时间 序号 检验项目 试验载荷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空载试验 往返运行不少于2次 10min 空载 >50h >1h 额定升降载荷试验 额定升降载荷 >1h >10nminm 预压载载荷试验 预压载载荷 3 不小于1.5倍额定升降载 超载荷试验 荷或1.1倍最大静态保持升降齿轮正反运行各1次 载荷,取其大者 6.6.2载荷试验后至少解体检查1套升降单元,检测重要零部件的关键尺寸、表面质量及无损检测 6.6.3噪声试验;升降单元进行6.6.1的试验时,每10min30min按照JB/T7665规定的方法测试 -次噪声 6.6.4温升试验;升降单元进行6.6.1的试验时,每10min30min用温度测量仪检查一次各轴承温度 情况 6.6.5密封试验;升降单元进行6.6.1的试验时,每10min30min观察一次各处轴封与密封处的密封 状况 6.6.6升降单元在进行6.6.1的额定升降载荷试验时,测试升降速度 6.6.7升降单元置在进行6.6.1的额定升降载荷试验时,运行50h后测量升降齿轮齿面磨损量 6.7动力单元 6.7.1升降装置进行6.6.1的试验时,用数字转速表检测电动机的转速 6.7.2电磁制动器静态制动试验;进行6.6.1的试验后,升降装置在1.5倍额定提升载荷或1.1倍最大 10
GB/37456一2019 静态支撑载荷下(两者比较取其大值)保持静止制动状态,每次至少持续5min,升降齿轮各齿均进行静 态制动试验,试验过程中检查电磁制动器是否有滑动现象 6.7.3电磁制动器动态制动试验;进行6.6.1的试验后,升降装置在1.1倍设计预压载载荷下运行,制动 器执行5次动态制动动作,检测每次制动过程完成时间,应不大于2s 6.7.4电动机按GB/T4208的规定做相应等级的防护试验 6.8电气控制单元 6.8.1在实验室内对电气控制单元进行信号模拟试验,检测是否能实时监控升降装置的电压、电流,载 荷、运行和制动的状态,并能对运行动作,速度,位置和制动实现精确控制 6.8.2在实验室内对电气控制单元进行报警与保护功能测试 6.8.3测试中央控制台和桩边操作箱的应急切断开关是否有效,检查此开关是否有红色标志并附有 铭牌 6.8.4分别对中央控制台控制箱和桩边操作箱进行应急操作功能及控制模式转换的测试 6.8.5中央控制台、控制箱和桩边操作箱按GB/T4208的规定做相应等级的防护试验 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升降装置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 7.2型式检验 7.2.1检验时机 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升降装置型式检验 新产品首次投产或定型; aa 产品结构、材料、工艺有重大改变足以影响产品性能或质量; b 停产2a后恢复生产 c 产品转厂生产;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 e 主管检验机构提出要求 7.2.2试验样品数量 升降装置型式检验的样品数量为一套 7.2.3检验项目 升降装置型式检验的项目及顺序按表10的规定进行 表10升降装置的检验项目及顺序 序号 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要求章条号 试验方法章条号 6. 材料 5.2 尺寸与公差 5. 6.2 外观 5." 6.3 1
GB/T37456一2019 表10(续 序号 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要求章条号 试验方法章条号 媒接 5.5 6.4 齿面热处理 5.6 6.5 5.7 升降单元 6.6 动力单元 5.8 6. 电气控制单元 5.9 6.8 注:表中“”"为必检项目;“O”"为协商检验项目 7.2.4判定规则 升降装置样品全部检验项目符合要求,判定升降装置型式检验合格 若有任一检验项目不符合要 求,允许采取纠正措施后进行复验,复验只允许一次;若复验符合要求,仍判定升降装置型式检验合格 若仍有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则判定升降装置型式检验不合格 7.3出厂检验 7.3.1检验数量 每套升降装置均应进行出厂检验 7.3.2检验项目 升降装置出厂检验的项目按表10的规定进行 7.3.3判定规则 全部检验项目符合要求的升降装置,判定为该升降装置出厂检验合格 若有任一检验项目不符合 要求,允许返修后复验,若复验符合要求,仍判定该升降装置出厂检验合格;若复验仍有不符合要求的项 目,则判定该升降装置出厂检验不合格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随机文件 8.1标志 8.1.1升降装置重要零部件应有唯一的标识号,如有可能,应以永久的和明显的形式标记在零部件上 8.1.2每套产晶均应在平坦且醒目处固定产品标牌,标牌应标示下述内容,且符合GB/T13306的 要求 产品型号; a 产品名称; b c 额定升降载荷,单位为千牛(kN); d 出厂编号; 产品重量,单位为千克(kg); e fD 制造日期 制造厂名称 8 12
GB/37456一2019 8.1.3电缆应进行清晰的标识,该标识应与设计图样一致 8.2包装 8.2.1升降装置的包装应符合GB/T191和GB/T6388中的有关规定 8.2.2包装箱内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装箱清单等文件 8.2.3包装方式应与运输方式相适应,包装箱上应标识吊装点 8.3运输 升降装置包装箱不应受雨水侵袭,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防运输、安装过程中变形及损坏 8.4贮存 升降装置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环境中,避免与酸、碱、盐类物质接触 8.5随机文件 随机文件应包含且不限于以下内容 操作手册, a b产品图册; 产品合格证; c 产品检验证书; d 质量证明文件 13
GB/T37456一2019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升降装置一般技术内容 升降装置一般技术内容包括 额定升降载荷 a b) 升降速度; 装置的使用寿命; c 工作环境温度范围; d 所用润滑油类型; 摩擦损失 吊装要求 操作要求; h 应急和安全性要求 油漆和保护涂层的细节; kk 平面布置,其中包括位置和尺寸; D 基础要求,包括对平台结构的载荷 电源要求; m 线路布置; n 其他要求 o 14

海洋平台电驱动齿轮齿条升降装置GB/T37456-2019

海洋平台是开展海洋工业活动的重要设施之一。而电驱动齿轮齿条升降装置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将各种设备、物品等升降到不同的高度。为确保海洋平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对其电驱动齿轮齿条升降装置进行合理的设计。GB/T37456-2019作为我国海洋平台电驱动齿轮齿条升降装置设计方面的标准,对该领域的相关设计做出了详细规定。

1. 设计原则

根据GB/T37456-2019的规定,海洋平台电驱动齿轮齿条升降装置的设计应当符合以下原则:

  • 安全可靠:升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保证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因疏忽或故障导致事故发生。
  • 适用性强:升降装置应当能够满足不同高度的升降需求,并且能够适应各种工作环境。
  • 结构简单:升降装置的结构应当尽可能简单,以便于维护和保养。

2. 主要组成部分

电驱动齿轮齿条升降装置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主要包括电动机、减速器、传动装置、齿轮齿条机构、上下行限位开关等。

3. 设计要求

GB/T37456-2019规定了海洋平台电驱动齿轮齿条升降装置的多项设计要求,包括:

  • 升降速度:升降装置的速度应当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同时应当考虑到负载情况和噪音要求。
  • 运行平稳:升降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应当保持平稳,避免产生震动或者其他异常情况。
  • 安全保护:升降装置应当配备相应的安全保护装置,如上下行限位开关、断电保护等。
  • 材料选用:升降装置的零部件和材料应当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其强度和耐腐蚀性。

4. 使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海洋平台电驱动齿轮齿条升降装置时,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 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避免超负荷使用或者误操作。
  • 4. 使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海洋平台电驱动齿轮齿条升降装置时,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 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避免超负荷使用或者误操作。
    • 定期进行保养和维护,确保升降装置的正常使用。
    • 如发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当及时停止使用,并进行检修和维修。

    综上所述,GB/T37456-2019规定了海洋平台电驱动齿轮齿条升降装置的多个设计原则、组成部分、设计要求以及使用注意事项。这些规定对于确保海洋平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和海洋平台电驱动齿轮齿条升降装置类似的标准

海洋平台起重机结构要求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海洋平台起重机结构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海洋平台起重机结构要求的编号:GB/T37450-2019。海洋平台起重机结构要求共有8页,发布于2019-12-01
机车车辆转向架货车转向架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机车车辆转向架货车转向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机车车辆转向架货车转向架的编号:GB/T25024-2019。机车车辆转向架货车转向架共有10页,发布于2019-12-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