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0040.6-2013

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6部分:监测井用传感器显示系统

Leakdetectionsystems―Part6:Sensorsinmonitoringwell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6部分:监测井用传感器显示系统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6部分:监测井用传感器显示系统的编号:GB/T30040.6-2013。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6部分:监测井用传感器显示系统共有6页,发布于2014-09-012013年第25号公告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G93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3.020.01;23.040.99;29.260.20
  • 实施日期2014-09-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6页
  • 文件大小274.38KB

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6部分:监测井用传感器显示系统


国家标准 GB/T30040.6一2013 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 第6部分;监测井用传感器显示系统 Leakdetetionsystems一Part6:Sensorsinmontoringwes 2013-12-17发布 2014-09-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0040.6一2013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概述 监测井 液体识别传感器 蒸气传感器 渗漏指示装置 图1监测井的构造
GB/T30040.6一2013 前 言 GB/T30040(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分为7个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压力和真空系统; 第3部分:储罐的液体媒介系统; 第4部分;应用于防渗漏设施或双层间隙的液体或燕气传感器系统; 第5部分储罐液位仪测漏系统; 第6部分:监测井用传感器显示系统; 第7部分双层间隙、防渗漏衬里及防渗漏外套的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部分为GB/T30040的第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技术内容与BsEN13160-6;2003《渗漏检测系统第6部分;监测井用传感器显示系统》 英文版)一致 本部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8/SC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铸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北京危险 品储罐检测检验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冷静、赵彦修、冷成冰
GB/T30040.6一2013 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 第6部分;监测井用传感器显示系统 范围 GB/T30040的本部分规定了用于设计存放易燃、但闪点不超过100C的燃料系统的V级渗漏检 测系统的概述、监测井,液体识别传感器,蒸气传感器和渗漏指示装置 本部分适用于设计存放易燃、但闪点不超过100C的燃料系统的V级渗漏检测系统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4208 GB/T30040.1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1部分;通则 GB/T30040.4一2013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4部分;应用于防渗漏设施或双层间隙的液体或 蒸气传感器系统 术语和定义 GB/T30040.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概述 通用技术要求按照GB/T30040.1的要求进行 监测井 5.1从地面向下钻孔形成监测井,其直径最小为300mm 5.2如果使用液体传感器,则监测井应从地表向下延伸到下述位置再向下至少1.0m的深度: a)最低的正常地下水位; 储罐或管道的低端 b 5.3选择a),b)两者的最低点 5.4如果使用蒸气传感器,监测井应从地表向下延伸到储罐或管道中较低一端的最低点再向下至少 1.0m的深度 5.5如果存在正常的地下水位下降到监测井放射孔最低的开口上方1.0m以下的风险时,应使用蒸气 传感器 5.6监测井应具有从地表延伸到井中最低点的套管,该套管在垂直和圆周方向上都均匀布满放射孔 放射孔的分布应允许液体在任意高度都能进人井内,同时阻止周围的土质进人 套管应具有足够的强 度,无论监测井中是否有液体,都不应在周围土地的压力下受损
GB/T30040.6一2013 5.7监测井应具有上盖,能防止地表水进人井中,同时能防止液体溢出 上盖应能够移开,以便对井内 进行检查 其密封应根据GB4208符合最低要求IP66 5.8监测井应具有可密封的基座,能与上盖永久性地固定,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用于防止土质进人其 中 在一个系统周围应当安装足够数量的监测井,其分布位置应保证系统任何部位泄漏的储液都能进 人监测井 5.9监测井套管的规格 a)尺寸;内径最小100 mm 壁厚:最小6.0n D mm c 材质:聚乙烯或性能相当的材料 d狭缝 mm0.6mm 宽度0.4 n,均匀分布在套管圆周上 长度45mm一55mm 2 3垂直间隔6.8mm 能与上盖永久性固定的可密封基座 在细土能够通过狭缝的土壤条件下,应安装相当规格的过 5.10 滤网,过滤网应能阻止土质的进人 如果土质不能使存储系统和监测井之间渗人足够的储液或蒸气,则 不能使用监测井 监测井周围应具有至少直径为300mm的填砂或豆状砾石 5.11监测井的构造如图1所示 单位为毫米 >300 说明: 可锁定的密封井盖,应符合GB4208中的IP66; 放射孔套管 填砂或豆状石 监测井盖; 封区域的无孔管 为防止上方污染而进行的密封 混凝土或沥青 地下水位; 土地物质; 图1监测井的构造
GB/T30040.6一2013 液体识别传感器 6.1当传感器发生断路或短路时,应当启动警报 6.2能抵抗空气和水的腐蚀 6.3能够区分水和储液,只有水存在时不会启动警报 6.4如果传感器的正常运行需要有地下水存在时,当地下水位下降到正常运行所需的最低水位以下, 或上升到最高水位以上时,应启动警报 6.5传感器应满足GB/T30040.4一2013第11章型式试验所规定的性能要求 蒸气传感器 7.1当传感器发生断路或短路时,应当启动警报 .2能抵抗空气和水的化学属蚀 7.3当存在储液的蒸气时,能启动警报 74当用于可能被水或其他液体浸没的地方时,应在浸没时启动警报 7.5蒸气传感器应符合GB/T30040.42013第12章或第13章的试验要求 渗漏指示装置 检测系统应有渗漏指示装置 8.1 8.2当检测到储液存在时应发出警报 如果正常运行需要有水存在,当检测到没有水时,应发出警报

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6部分:监测井用传感器显示系统GB/T30040.6-2013

概述

双层罐是一种常见的油品储存设备,广泛应用于加油站、石油化工等领域。为了确保双层罐的安全运行,必须采取有效的渗漏检测措施。GB/T30040.6-2013标准规定了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的监测井用传感器显示系统,是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系统组成

监测井用传感器显示系统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 液位传感器:安装在监测井内,用于监测双层罐中的液位变化。
  • 信号线缆:将液位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传输至显示终端。
  • 显示终端:接收信号并进行数据处理、显示和报警。

系统特点

监测井用传感器显示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 高精度:液位传感器采用高精度电容式传感器,能够实现毫米级别的液位测量。
  2. 稳定可靠:信号线缆采用抗干扰性能强的双绞线结构,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可靠。
  3. 易操作:显示终端采用人机交互界面,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实现数据查询、设置参数等功能。
  4. 多种报警方式:当液位超出设定范围时,系统会通过声光报警、短信、邮件等多种方式进行预警。

系统优势

相比其他监测手段,监测井用传感器显示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 全面性:液位传感器可覆盖整个双层罐的液位监测,不遗漏任何一个角落。
  • 实时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到液位变化,及时预警潜在的泄漏问题。
  • 自动化程度高:系统采用数字化控制技术,实现了数据自动采集、处理和显示,降低了人为失误的风险。

总结

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6部分:监测井用传感器显示系统GB/T30040.6-2013是保障双层罐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该系统具有高精度、稳定可靠、易操作、多种报警方式等优点,能够全面、实时、自动化地监测双层罐内部的液位变化,及时预警潜在的泄漏问题。因此,对于使用双层罐储存油品的企业来说,安装监测井用传感器显示系统是保障生产安全的必要措施。

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7部分:双层间隙、防渗漏衬里及防渗漏外套的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7部分:双层间隙、防渗漏衬里及防渗漏外套的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7部分:双层间隙、防渗漏衬里及防渗漏外套的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的编号:GB/T30040.7-2013。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7部分:双层间隙、防渗漏衬里及防渗漏外套的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共有23页,发布于2014-09-012013年第25号公告
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5部分:储罐液位仪测漏系统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5部分:储罐液位仪测漏系统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5部分:储罐液位仪测漏系统的编号:GB/T30040.5-2013。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5部分:储罐液位仪测漏系统共有25页,发布于2014-09-012013年第25号公告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标签
化工专用仪器仪表 橡胶、塑料用机械 非金属化工机械设备 化工设备 化工机械 化工机械与设备零部件 化工机械与设备综合 火工产品 工业气体与化学气体 其他化工产品综合 照相级化学药品 磁记录材料 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水处理剂 水处理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催化剂 催化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学助剂 化学助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生化试剂、临床分析试剂 一般有机试剂、有机溶剂 一般无机试剂 化学试剂综合 染料 染料中间体 染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颜料 颜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涂料辅助材料 涂料 涂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炭黑 再生胶 其他橡胶制品 医用和食品工业用橡胶制品 胶乳制品 橡胶密封件 胶管、胶带、胶布 轮胎 橡胶制品综合 胶粘剂 胶粘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塑料型材 合成树脂、塑料 合成树脂、塑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材料综合 农药 农药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肥、化学土壤调理剂 化肥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煤焦油加工产品 一般有机化工原料 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有机化工原料综合 其他无机化工原料 氧化物、单质 无机盐 无机酸、碱 无机化工原料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电子计算机应用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技术管理 标准化、质量管理